建筑學與生態學思索

時間:2022-11-17 09:18:44

導語:建筑學與生態學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學與生態學思索

作者:李延喜隋大權單位:哈爾濱大成營造咨詢有限公司哈爾濱市建筑設計院

前言

建筑生態學是運用生態手段著重研究建筑物對生物的體系以及生物對這種影響所產生的反應,而生態建筑學是主要運用建筑學手段著重研究如何將生態理念引入建筑的設計當中,因此兩者是有所不同的。這就是為什么建筑師往往重視生態建筑多于非建筑生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為了給人們構建一個舒適的環境,這也是學者們提出建筑生態和生態建筑的本質意義。既然如此,就要想出要生態建筑和建筑生態更好的結合的方法,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建立一種評價、鑒定建筑的新規范,另一方面則是要在建筑院校中國開展生態學專業的研究。

1建立一種評價、鑒定建筑新規范

隨時時代的發展變化,建筑的風格和適用性也在日新月異的變化著,因此在人們的腦中早已形成評價一個建筑好壞的概念,這就是主要著眼于建筑的實用性、經濟性、獨創性和視覺效應。我們不得不承認,當我們欣賞一個建筑的時候,它是否美觀、獨特,是否具有高新的技藝在它的身上,是我們首要關心的,這就是為什么有些設計師只是著眼于建筑的外觀上,從而忽視了建筑會產生什么不好的效應。這樣有些建筑的風格規范就會被流傳下來,就像數學中的公式一樣,被建筑師們每每套用。因此會給今天的人類以很多的挑戰,以及留給人們錯綜復雜的問題去解決,這就同這種評價、鑒定建筑的傳統規范是有很大的聯系的。我們不得不承認生物學規律約束著人類的發展,人類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員,然而建筑是人類創造的,這里有人類的想法、意念,因此這建筑也使守著生物學規律的約束。我們不妨想想如果建筑違背生態學規律會發生什么?如果違背生態學規律就會失調,建筑的形式美是不復存在。因此一棟建筑的好壞要取決于很多的因素,如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整體與局部是否相協調等等,盡量增加局部的自然生態因素,并與特定的氣候及地理環境向適應,這樣才能有利于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避免系統循環的梗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

目前,建筑學的新時代到了,它正處于過去和未來的邊界線上,一項重大的突破正在等待著它。而這個突破卻需要一種與之相適應、向伴隨的評價、鑒定建筑的新規范;需要人們從新的視角去解讀建筑,這個視角是廣闊的,需要新的審美觀,確立比較客觀多樣性價值體系。擁有熟稔的建筑技藝和豐富的創造力,這對于一個建筑師是不夠的。新時代的建筑學發展還需要具有道義和責任感的人,是集技術、生態、人文等多種文化素養于一身的人。只有這樣,歷史才能翻篇,建筑的新規范才能孕育而生--即不僅著眼于建筑的有效性、經濟性、獨特性和視覺效應,要找出其副作用,即對生態、對社會可能產生的危害。

在當今,如果要建筑學的歷史發生徹底的顛覆,只靠一個人或一部分人掌握其規律是不夠的,應該講新的想法傳遞下去,因此發展就要靠教育。要啟發一個學生將自己作為一個整體來塑造,從傳統的專業本位掛念中超脫出來,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和未來的事業視為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發揮系統整體功能的角度去認識自己的存在價值,那么如果各個院校能夠如實貫徹這種培養方案,那么培養出的學生就再是"賣書本"的工人了,而是一批批能從哲學、生態學、社會學和人文科學的高度去創造、評價和應用建筑技術的中流砥柱。這是建筑教育的一種升華,一種質的飛躍。建筑業的未來是要與自然向協調發展,在這個基礎上醋精物質與能量在人類生態系統中形成新的自然循環與流動。隨著全球生態變化日益嚴重,我們的建筑設計必須在這個條件下發展出一條寬闊大道,我們需要新的技術,新的設計理念,拋棄歷史的塵埃,建立一種評價鑒定建筑的新規范,以便對建筑結合自然、保護自然、更新自然做出建筑界合理的應對方式。

2在建筑院校中開展生態學專業研究

建筑業的中國市場不斷發展,這就推動著我國的建筑教育也應該隨之變動,顛覆歷史的建筑業需要大批的人才,這樣就需要有超前的教育,視野廣泛的教育。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無疑是將建筑人才拉上了更高層次的舞臺,現代社會對建筑人才提出了更深層次的理論水平和更開放的設計思維的高標準要求,不僅要具有合格的建筑技藝,還要有豐富跳躍的思維,寬泛的視角,責任心,正義感……隨著教育的改革,將來我們會不難發現,我們的建筑師是昔日院校中生態學和建筑學的混搭性人才,其即具有生態知識又不缺乏建筑技藝。建筑市場的不停發展必定會那些生態專業在建筑院校開設的不同于目前已在農業院校、林業院校乃至師范院校中開設的生態專業,也就是說帶有一定建筑專業的色彩,又反過來推動建筑專業的發展,它一定會與建筑學專業碰撞出火花,并為建筑、環境、規劃等部門提供高級技術人才。

2.1結合建筑的生態學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無疑是當今社會的發展主題,即使建筑業的廣闊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可能,建筑師們也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自己的才華,但是現實的條件還是制約著我們,高層建筑所造成的資源短缺等諸多不良后果也暴露出來了。因此,在建筑院校中開設生態專業,無疑使適時而生,選修建筑學的生態專業的學生會更有遠見,他們既了解自然,又會減少在建設中對自然的毀壞,這樣他們就會將現有的經濟、社會、技術和生態環境統籌規劃,充分利用資源,用建筑個體設計促進城市生態系統有機發展。基于生態學的建筑并不是簡單的回歸自然,它是跟高層次上的回歸自然,它更加理性化,具有更高層次的回歸自然,它不僅追求自然美,也追求人文美,不僅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更強調人與社會的協調,生態學的理論可以服務于建筑學,反之對建筑學的研究也必然會促進生態學的發展。

2.2結合生態的建筑學

人與自然之間的傳媒是建筑,人在建筑物中的活動包含了物質、能量的吸收、排放的過程,同時每座建筑中有人的居住,這樣就對建筑內的環境有著很高的要求,就要無廢無污、高校和諧的良性生態建筑環境。其實設計和鍵槽適用性的綠色建筑并不是技上的難題,關鍵在于建筑師的觀念,有了這種觀念,建筑師只要在深刻理解地方條件和需求的基礎上作一些技術組合,一般意義上的了綠色色建筑即可產生,因此,在建筑院校中開設生態專業,使非生態專業的學生將生態學原理管飯地滲透到建筑設計中的許多方面成為可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舊的經濟模式和舊的建設方式已不再可行,結合生態因素的房地產開發和基建設施發展簡史通向未來的保證。

在研究人文學的的同時,融入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在探討藝術的同時,融入高科技的運用;在利用心態學研究造型美的同時,融入高科技的運用;在利用形態學研究造型美的同時,融入生態學,這樣環環相扣,未來的建筑學的趨勢必將如此。然而在未來一名優秀的建筑師,不能僅僅具有建筑學知識,他還應該是一名合格的生態學家,高科技與生態學結合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