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林工程建設論文

時間:2022-09-02 08:40:53

導語:經濟林工程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林工程建設論文

一、工程建設的主要特點

(一)在建設規模上呈現基地化、園區化。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的建設思路,明確目標、合理規劃、嚴格標準。各地分別建成了一批千畝方、萬畝片,規模聚集效應十分明顯。從而促進了當地由傳統農業種植向高效生態林果業的轉變和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如:欒城區以北趙臺為中心建成萬畝櫻桃片區、以東牛村為中心建成萬畝核桃片區;正定縣滹沱河沿岸雙萬畝核桃片區;鹿泉區大河鄉萬畝核桃片區、滹沱河南岸萬畝核桃、蘋果片區;藁城區以九門潤田為中心的萬畝核桃片區、以南大章為中心的萬畝核桃片區;長安區南村鎮的萬畝核桃、桃樹片區也初具規模。“規模化種植、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成為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的一大亮點,出現了一批種植規模大、栽植質量高、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現代果品產業園區。據統計,環省會經濟林工程種植經營面積在100-500畝有132家、500-1000畝35家、1000畝以上18家。

(二)在建設模式及投入上呈多樣化、多元化。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由于采取靈活的機制、優惠的政策,更加激發和調動了廣大群眾和工商企業等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形成種植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林(果)場、農戶一齊上多元化開發格局。欒城區引進經營理念新、市場運作成熟、整體實力強的山東金田地農業公司建成高水準的現代櫻桃產業園區2000畝,制定了優質生產、貯藏加工、觀光采摘建設規劃,獲得省林業廳重點項目100萬元支持資金,帶動了周邊櫻桃產業發展;毗鄰金田地基地的弘順農業科技公司栽植櫻桃2200畝,建成集生產、采摘、觀光、休閑于一體的“蘇園”,二者成為欒城區比翼齊飛的“雙雄”;藁城區紅霞種植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發展優質核桃、蘋果2200畝,成為當地高效林果業發展的“領頭羊”。正定縣東曲陽綠家生態農業觀光采摘園種植甜櫻桃、優質桃、鮮食棗、薄皮核桃2200畝,卯足勁建設生態觀光果園。知名食品加工企業石家莊綠寶露農林科技開發公司在鹿泉區小壁村建立高標準優質核桃基地3800畝,不僅成為企業加工的優質原料基地,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也為當地林果業發展發揮了示范作用。

(三)在建設功能上呈現復合化、多功能化。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定位準確、交通便利,一批起點高、手筆大、思路新的觀光旅游項目有機融入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區,一些有規模、功能全、品位高的觀光采摘園已具雛形。欒城區發揮傳統草莓采摘優勢,借助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契機,謀劃、打造精品觀光路線,推出櫻桃、核桃、無花果、優質蘋果、葡萄等觀光采摘特色果品板塊,被評為“河北省農業觀光采摘與鄉村游示范縣”。該區的京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引進、種植意大利紅嘎啦、紅之愛、德國VITA蘋果、甜櫻桃、月光鮮食棗等名、特、優品種800畝,投巨資購進數百株百年古棗樹建園造景,營造休閑文化氛圍,打造集游、賞、教、食、娛于一體的現代科技農業園區。神農福地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春雪桃、大櫻桃、鮮食葡萄等名優果品,建設有現代化溫室大棚,建立了果品質量安全檢測追溯系統,打造“田園果蔬采摘,鄉村園生態觀光”園區。鹿泉區聯民土地托管專業合作社種植映霜紅桃、維多利亞葡萄、優種蘋果、薄皮核桃等2000畝,投資600萬引進、構建以色列式具觀光效果的葡萄架型,利用荒棄地建設了餐飲和娛樂設施,為開展采摘、休閑、娛樂打下基礎。

(四)林下經濟蓬勃發展。由于宣傳到位、引導及時,環省會經濟林區不間作玉米等高桿作物已成為上下共識和果農自覺行動,同時,各地對各類間作物的種植形式進行有益探索,形成以經濟林為主體、多種間作模式并存的格局。林糧、林菜、林藥、林苗等間作模式均得到有效推廣,林下經濟蓬勃發展。欒城區2014年在4.95萬畝經濟林區域發展林下經濟3.65萬畝,從事林下種植的種植戶100余戶,發展林藥、林菜、林糧、林油等特色基地35個,畝增收2000元以上,林下經濟總產值7500萬元,實現了經濟林和林下經濟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鹿泉區綠寶露核桃基地推行林藥(丹參、黃芪、白術、牛膝)間作、年藥材收入達5000元/畝以上;鹿泉區聯民土地托管專業合作社實行林菜(胡蘿卜、紅薯)間作,取得每畝收入1500元的好收成。

(五)群眾對經濟林產業發展積極性日趨高漲。工程區群眾對經濟林管理極為重視,學技術、用技術,科學管理積極性高。市林業局去年九月份在欒城舉辦的核桃管理技術培訓班場面十分火爆,參訓果農超300人,是原計劃的三倍。經過林業部門宣傳、培訓、指導以及種植大戶的示范帶動、合作社的組織引導等,經濟林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欒城區天亮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群眾發展核桃基地1700畝,堅持挖大坑、施足肥、科學管理,果樹成活率高、長勢好,成為遠近聞名的核桃種植樣板。正定縣大孫村王立國開發荒灘600畝,全部種上薄皮核桃,為了確保成活,今春新購置移動式噴灌機8臺,1-2天即可完成澆水作業。長安區大豐屯村集體在荒灘建設果園550畝,種植核桃、蘋果、櫻桃、桃樹等,為加強管理,購置了移動式噴灌機,村支部書記親自掛帥成立了管護專業隊,精心管護,果樹長勢良好,結果在望。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市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市財政、林業、農業、水務、交通、國土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林業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各有關縣、區經濟林工程建設工作。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環省會經濟林建設工作,孫瑞彬書記提出了建設30萬畝環省會經濟林構想,并責成市政府辦公廳、市林業局、有關縣(市)區進行先期調研,給予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工作極大關注;王亮市長親自主持市政府專題辦公會,在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動員會上作動員講話,對工程建設提出具體要求;市委副書記司存喜2次調研環省會經濟林建設;張樹志副市長先后8次召開動員會、推進會、現場會、調度會,針對各個階段工作重點做出周密的安排部署;市政協王華清主席、各位副主席分組包縣(區)全程督導,形成合力攻堅的良好氛圍。

(二)精心謀劃,科學規劃。為科學制定環省會經濟林發展規劃,市林業局領導親自帶隊赴北京學習環首都生態綠化工程經驗做法,還多次深入一線調研,組織有關縣、區的林業局長、果樹站長、果樹專家及重點鄉鎮長、村干部、種植大戶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圍繞地塊落實、苗木樹種、栽植標準、資金補貼、檢查驗收等環節進行調研論證。制定了《石家莊市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總體規劃》,代市政府起草了《關于環省會經濟林建設的實施意見》,確立了“政府引導、農民自愿、財政支持、社會參與”的建設原則,并根據各縣、區土壤、氣候等特點提出了區域化發展建議。如:欒城區原則上以核桃為主栽樹種,櫻桃為補充;藁城區以核桃為主栽樹種,桃、梨、杏為補充;正定縣以桃為主栽樹種;鹿泉區以杏、櫻桃樹種為主。三環路和市區通向各組團縣的道路兩側以觀光、采摘、生態旅游的開花、結果樹種為主。

(三)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在總體規劃基礎上,將年度任務分解下達,限期完成。市直各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共同推進。林業部門負責做好統籌協調、指導服務、考核驗收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籌措資金,并會同林業部門制定補貼資金撥付、使用、管理具體辦法,以及經濟林驗收合格后按管理辦法予以撥付。同時,各縣、區也將環省會經濟林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形成了縣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村干部包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將經濟林建設任務層層分解,逐級落實到戶、落實到地塊,充分調動發揮各級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促進了環省會經濟林建設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四)創新機制,多元投入。為加快工程建設,市政府出臺《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指導意見》按照政府支持、市縣分擔、社會參與的原則,多方籌措資金。規定群眾建一畝經濟林補助苗木費550元,由市、縣(區)財政各負擔一半。考慮經濟林前三年沒有收益,市、縣兩級政府給予一定的經濟林建設補助,其中,市政府給予經濟林建設補助費每年每畝800元,連補三年。各縣、區政府在此基礎上均制定不同標準的補助政策,推動了工程建設發展。同時,各地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進產業化公司參與工程建設,幫助大戶協調規范土地流轉協議,強化種植大戶的主體地位,運用“公司(大戶)+基地(合作社)+農民”的合作方式,實行產業化經營,帶動村民共同發展,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在環省會經濟林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亮點工程示范作用,推動全市環省會經濟林建設。各縣、區均建立1-3個一千畝以上的高標準規模化示范園區,樹立樣板,帶動經濟林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工程規模大、建設水平高、經營理念新、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建設典范。

(六)強化督導、嚴格驗收。為保證工程建設健康發展,該市先后制定了《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技術指導方案》、《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督導檢查方案》、《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驗收考核辦法》等,市林業局會同相關部門組成聯合督導組,深入實地,對各縣、區組織領導、方案制定、建設進度、造林質量、林木管護、任務完成等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在建設關鍵時期實行周報告制度,對建設進度定期通報。為科學評價建設成效,為兌現財政補貼提供精準依據,市林業部門和財政局共同制定下發了《石家莊市環省會經濟林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辦法》,規范檢查驗收和資金使用管理。對各地工程建設完成情況、存活情況,在各縣、區自查的基礎上,聘請有資質的河北省林業規劃設計院進行現場勘查核實,圖、文、表精準到小班地塊,再經縣、區工程技術人員復核確認,經市林業局、財政局組織人員抽查核實后,對確認合格的兌現財政補貼。

作者: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