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征程百年變局新考驗
時間:2022-07-28 03:53:27
導語:人民幣國際化征程百年變局新考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0年,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蕩。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相交織,世界各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疫情沖擊下,中國經濟金融體系彰顯韌性,人民幣國際化逆勢前行。人民幣國際貿易計價結算功能不斷夯實,國際金融計價交易功能持續深化,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穩中有進。截至2020年年末,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為5.02,同比大幅增長54.20%(見圖1),創下歷史新高。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首次超過英鎊,躋身第四大國際貨幣。
疫情沖擊下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臺階
在貿易領域,人民幣計價結算職能進一步鞏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起點與基礎。2020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逆勢攀升14.7%,不僅與全球貿易萎縮7.56%形成鮮明對比,也遠高于我國進出口1.9%的增速,這背后反映了我國經濟貿易的韌性與人民幣使用的價值。2020年,我國在疫情沖擊下率先復工復產,先后出臺4輪穩外貿政策,進出口總值達32.16萬億元人民幣,東盟首次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外貿總額占比高達14.7%,國際市場布局更加多元,為人民幣計價使用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同時,由于疫情下我國企業充當了全球最后供應商的角色,貿易話語權有所提升。面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人民幣使用意愿顯著增強,更多境內外企業綜合考慮匯兌風險與安全成本,主動選擇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2020年,經常項目下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6.77萬億元,同比增長12.09%。其中,貨物貿易項下人民幣收付金額4.79萬億元,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下人民幣收付金額1.98萬億元。截至2020年年末,全球貿易人民幣結算占比為2.91%,較2019年大幅提高了18.40%。在金融領域,人民幣計價交易職能大幅提升疫情沖擊下,人民幣國際金融計價交易表現為高速增長、大幅波動的特征。2020年年末,人民幣國際金融計價交易綜合占比為9.89%,同比增長84.23%,成為RII攀升的主要驅動力。從直接投資來看,人民幣結算增長勢頭勢頭強勁。2020年,盡管受到肺炎疫情干擾,人民幣直接投資仍創下5年來最快增速,其規模為3.81萬億元,同比增長37.05%,創歷史新高,為人民幣國際使用提供了強勁的動能與廣闊的平臺。從國際信貸來看,人民幣使用規模調整回升,主要離岸市場逐漸走出低迷期。截至2020年年末,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英國、中國澳門人民幣存款規模分別同比增長了14.15%、32.51%、13.56%、13.51%和38.56%。從國際債券來看,人民幣計價債務證券存量規模相對萎縮,但人民幣資產備受國際資金追捧。疫情暴發以來,全球開啟新一輪貨幣寬松浪潮,美元、歐元作為主要貨幣與廉價資金充斥國際債券市場,人民幣份額不可避免地受到擠壓,截至2020年年末,全球計價占比為0.41%,較2015年四季度末0.59%的峰值下降0.18個百分點。但相較其他市場的高估值、高波動,人民幣資產估值處于低位,價格表現更為穩定。2021年第一季度,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超過9萬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在國際儲備領域,人民幣鞏固第五大貨幣地位2020年,我國經濟金融體系經受住了疫情考驗,開放節奏沒有動搖,人民幣穩定價值進一步凸顯。在全球長期低利率的大環境下,境外央行類機構投資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的意愿顯著上升。截至2020年12月末,共有71家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人民幣國際儲備功能進一步顯現。截至2020年年末,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資產中的份額為2.25%,較剛加入SDR籃子時提升了1.18個百分點。
“雙循環”新格局帶來國際化新機遇
一是中國經濟彰顯韌性,人民幣國際化基礎進一步夯實。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2020年,中國GDP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增速達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世界經濟深度衰退、保護主義泛起的背景下,中國采取多項措施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展現出強勁的動能與扎實的韌性,進一步增豐富和擴展人民幣使用場景。同時,在全球經濟金融動蕩的背景下,中國鼓勵本幣優先,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政策,更好完成“六穩”“六?!比蝿?,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跨境人民幣使用流程更加簡化便利,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使用意愿與能力。二是中國加速金融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渠道不斷拓展。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持續推進,加速對外開放的基本方向不動搖,著力打造“留得住”的市場環境,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和營商環境,進一步拓寬并暢通人民幣跨境使用渠道,提升了人民幣國際競爭力。2020年,我國明確并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完善熊貓債信息披露與發行規則,取消QFII和RQFII等一系列限制條件,“跨境理財通”“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等相繼試點或落地,不僅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持,也進一步提高了人民幣可自由使用程度與國際金融計價交易職能。三是國際貨幣合作不斷深化,人民幣使用平臺更加廣闊。2020年,在疫情沖擊與國際金融動蕩的大環境下,我國積極推動國際貨幣合作與雙邊本幣結算。1月,中國人民銀行與老撾央行簽署雙邊本幣合作協議,允許在兩國已經放開的所有經常和資本項下交易中直接使用雙方本幣結算;9月,中國人民銀行與印度尼西亞央行簽署《關于建立促進經常賬戶交易和直接投資本幣結算合作框架的諒解備忘錄》,成為兩國金融合作的重要里程碑。2020年,人民銀行先后與埃及、老撾、巴基斯坦、智利、蒙古、新西蘭、匈牙利、韓國、中國香港等簽署、續簽或擴大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土耳其央行則首次使用互換安排下的人民幣資金,用于支付自中國進口的費用。雙邊本幣互換體系進一步拓展、功能多元化,有助于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并為人民幣流動性供給提供充實保障。四是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構筑堅實基礎和光明前景。暢通國內循環,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與現代產業體系,將吸引并推動全球要素資源配置?;颈P穩固,國內經濟繁榮,人民幣的國際價值將進一步提升。“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未來十年,我國商品進口就會累計超過22萬億美元,將為世界創造更多需求,為人民幣跨境結算與交易提供堅實載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將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市場相通、規則相連,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國際聲譽,夯實基礎設施,實現人民幣高質量走出去”、高水平“流回來”。需要看到,人民幣國際化仍面臨諸多結構性挑戰。外部環境上,當前形勢復雜多變,大國博弈加劇,貨幣競爭更加激烈。內部機制上,我國改革步入深水區,資本項目可兌換問題擺在眼前。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應立足“十四五”時期的“雙循環”新格局,探討并明確與之相匹配的資本項目可兌換目標、次序、風險和路線,重新評估金融管理框架,在百年變局、大國博弈的新發展時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百年變局中人民幣國際化需穩慎推進
面對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大環境更加嚴峻,但也面臨一些結構性、周期性的新機遇。我國應明確原則,凝聚共識,化“?!睘椤皺C”,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第一,擺正新階段的基本原則和態度?;仡?009年,全球性金融危機深刻改變了世界經濟和金融格局,我國為了免受不合理國際貨幣體系的侵害,保障經濟穩健增長,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業務,開啟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十多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從貿易、直接投資到金融交易逐步鋪開,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國際認可度逐步提升,晉升成為全球第五大貨幣。人民幣國際化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和平發展道路,取得的重大成就正源于我國實體經濟的崛起以及服務實體經濟、順應世界大局的政策導向。我國應總結前期經驗,因勢利導,擺正新階段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的基本原則和態度。一是立足服務實體經濟不動搖,金融交易與服務緊密圍繞實體經濟發展;二是中短期內美元國際地位難以撼動甚至得到強化,與美元脫鉤不僅不切實際,反將深受其害;三是面對大變局與市場震蕩,以穩為主,只有行穩,方可致遠;四是保持低調,少說多做,深化與各方合作,夯實人民幣國際化配套機制與市場體系,疏通國際循環路徑。第二,堅持以國內穩定發展為中心。在德國馬克國際化歷程中,有三個時期值得特別關注,對當前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具有較大借鑒價值。一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通脹泛濫,德國強調貨幣政策獨立性與物價穩定,為馬克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二是1973年美元危機爆發、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時期,德國馬克與西歐共同市場其他成員貨幣實現聯合浮動,以保障國內經濟和貿易發展為優先目標。三是1985年“廣場協議”時期,德國當局堅持央行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制定權,并逐步開啟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市場開放。馬克計價資產具有良好收益、較高流動性和安全性,自然而然受到投資者青睞,德國馬克逐步成為全球第二大貨幣。我國應借鑒德國馬克經驗,推動貨幣國際化水到渠成。一是以國內穩定發展為中心,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強調金融紀律與匯率穩定。二是支持跨境貿易與直接投資本幣優先使用,配套更豐富多元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更加便利化的流程手續。三是針對新興市場美元荒以及價格震蕩痛點,簽訂、升級雙邊本幣結算協定與貨幣互換協議,拓展金融機構雙邊合作,開發更多小幣種交易產品,保障雙邊貿易與投資發展。四是重啟離岸市場,發揮境外清算行的做市功能,提供充足人民幣流動性,搭建人民幣使用路徑與平臺,培育人民幣實需。第三,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支持人民幣國際化。一是推動自貿區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協同發展,支持開展人民幣跨境貿易融資和再融資、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等業務,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推進人民幣在直接投資中的使用,強化人民幣國際化的產業基礎。二是完善金融市場建設,打造“上海價格”,強化人民幣金融資產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形成多元的人民幣資金回流機制。三是培育一批全球領先金融機構,建立多層次金融標準化體系,提升營商環境與創新氛圍,夯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軟實力。第四,推進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我國應把握周期性機遇,大力推進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一是鼓勵大宗商品貿易企業人民幣計價結算,規避美元等外匯敞口風險,同時在國內交易所利用衍生品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形成從交易結算到風險管理的完整鏈條。二是繼續發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業務(QFLP),擴大大宗商品貿易結算國家相關機構投資者的境內投資范圍,形成從貿易到投資的有效循環。三是擴大黃金、商品等期貨交易所成員機構范圍,引入更多上下游機構參與市場交易,提供更加豐富的國際產品系列,允許金融機構參與市場交易,保持市場流動性,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四是盡快強化大宗商品倉儲與航運能力,提升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的綜合競爭力。
作者:吳雨微 趙雪情
- 上一篇:直銷銀行未來發展趨勢
- 下一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