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中韓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2-11-09 10:49:08

導語:人民幣對中韓貿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民幣對中韓貿易的影響

摘要:在當前人民幣逐步實現國際化的背景下,中韓雙邊的貿易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相應的貨幣合作也隨之增加,有效提高了中韓兩國的貿易依存度。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中韓貿易更好的發展應加深雙邊貿易合作,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深化金融體系改革,促進雙邊貿易發展。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中韓貿易

人民幣國際化主要指的是人民幣在國際化的范圍內行使計價、結算和儲備貨幣功能的一個過程,這也是人民幣逐漸從中國的主權貨幣發展成為主要國際貨幣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是自然形成與政府導向的結合,而且也是整個國際力量博弈的過程,更是中國軟實力增強的過程。通常一個國家的貨幣國際化的常見標準主要包括:該國貨幣在世界外匯儲備的比重;該國貨幣在國際結算貨幣中的比重;該國貨幣在國際債券計價貨幣中的比重和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交易貨幣的比重等。通常在當前“一超多元”的國際貨幣格局之下,人民幣想要真正改變整個國際市場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美元、歐元的使用慣性和路徑的依賴,不斷強化網絡效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將中國經濟和貿易地位相匹配的貨幣地位凸顯出來。[1]

一、中韓雙邊貿易的發展狀況

通過對2018年商務部和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韓國是中國十大貿易伙伴之一,而中國又是韓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這兩個經濟體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其中,韓國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主要有中國、美國和越南。2018年,韓國在中國的出口額則達到了1621.6億美元,且增長的幅度為14.1%,基本上占據了韓國總出口額的26.8%;韓國進口排名前三名的國家主要有中國、美國和日本。韓國在2018年則從中國進口了1064.8億美元,這樣中國的進口增長率為8.8%,主要占據了韓國進口總額的19.9%。通常韓國的貿易逆差主要來源于日本、德國和中東的產油國家,而貿易順差則主要是來源于中國、中國香港和越南。但2018年,對中國的順差額則達到了556.8億美元。這兩個國家在發展貿易的過程中主要是因為各個要素的稟賦不盡相同,而韓國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相關產業都比較完善,且主要出口的零部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資金充足,所以需要有較大的市場。中國的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所以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因此,韓國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主要出口的是一些豐裕要素資本的產品,而中國則主要出口的是密集型的豐裕要素勞動力的產品。中韓兩國是在1992年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讓兩個國家從此結束了長期互不承認和相互隔絕的歷史。[2]中韓兩國家在政治經貿方面的往來不斷加深,貿易規模發展不斷擴大。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進行關稅下調,并逐步將進口限額和進口審批等限制性的措施取消,讓中韓經濟貿易更加的深化。

二、人民幣國際化對中韓雙邊貿易的具體影響

(一)促進了中韓雙邊貿易規模擴大。人民幣國際化有效降低了中韓企業在雙邊開展貿易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能夠有效減少交易成本,從而促進中韓雙邊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其中,因受到現有的貿易結算體制的影響,我國外貿企業在與韓的貿易過程中采取美元進行貿易結算所占據的比例達到了80%。從2009年開始,當人民幣試點作為國家的結算貨幣時,部分企業便逐步摒棄了美元開始選擇人民幣,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美元變動所產生的匯率風險。尤其是我國在與其他各個國家開展雙邊貿易的過程中,人民幣的幣值不僅相對穩定,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認可度。[3]因此,通過在國際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便能夠最大限度減少雙方規避匯率波動的風險。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將人民幣應用于中韓貿易企業之間的結算,便能夠讓人民幣的“硬通貨”的地位真正得到鞏固。中韓雙邊貿易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的過程中主要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尤其是旅游帶來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讓中韓雙邊的交往結算手段中存在的不足點得到了緩解,逐步推動了雙邊經貿更好的發展。(二)改善了中韓雙邊貿易結構。人民幣國際化對中韓兩國的雙邊貿易不管是在產品結構,還是貿易的方式、雙邊貿易的地理分布均具有影響,也讓中韓兩個國家的雙邊貿易結構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在2009—2018年這幾年間,韓國對中國所出口的機電類產品的金額和占比變得越來越高,且光學、鐘表、醫療設備和化工產品等出口金額也主要呈現出上升后再下降的趨勢。然而,塑料、橡膠的出口量則主要是先上升,而近幾年則略微有點下降的趨勢。同時,礦產品的出口額則先是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而后幾年才呈現出快速下降的趨勢。在2009—2018年之間,韓國從中國進口的機電產品所占據的比例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而化工類的產品進口量也主要是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尤其是光學、鐘表和醫療設備的進口額更是呈現出快速上升再下降的趨勢。[4]中韓兩個國家在2009-2018年期間的貿易進口結構均在發生變化,而韓國主要是在生產高新技術產品和服務業方面更占優勢,而我國則主要是在原材料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占據主要優勢。根據大衛•李嘉圖的優勢理論分析,中韓兩個國家便能夠在雙邊貿易上達成分工。將美元與人民幣進行對比分析,美元作為一種國際貨幣,具有結算成本低的優勢。[5]尤其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韓兩個國家的要素稟賦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比較優勢上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性。因此,在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程度逐步變深的背景下,兩個國家便可以直接利用人民幣進行簡化交易,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和規模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議價權,所以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機電產品類的貿易占比呈現出逐步增加的趨勢,而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化,如化工、紡織品等,則在中韓兩國的雙邊貿易中的占比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6]通過表1中的數據能夠清晰的看出,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受益的產業在整個貿易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三)對雙邊貿易的保護作用。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人民幣國際化均對出口具有一定的保護和緩沖性作用。這種情況主要是從美元供給轉移效應和人民幣的海外存量緩沖效應兩個方面進行解釋。其中,美元供給轉移效應主要是為了發揮國際支付結算的職能作用,這樣當外部需求的增量一定的時候,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民幣對美元所需的升值幅度。在這樣的基礎上,人民幣的海外存量緩沖則主要發揮的是儲藏職能。當人民幣在既定升值的幅度下,便能夠有效降低對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從長遠的發展方向來進行分析,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的兩大職能能夠有效降低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沖擊。因此,當人民幣長時間處于升值的結構性中的時候,其不僅對我國的出口企業發展有利,而且還對我國在進口方面所占比重較大的國家進口商有利。(四)人民幣匯率波動的負面影響。根據克魯格曼的三元悖論知識點,便可以在人民幣自由流動和完全可兌換的基礎上無法實現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和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其中,這三個目標最多只能夠同時滿足兩個目標。尤其是在人民幣朝著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更是存在一些浮動的匯率制度,但這樣容易出現一系列的負面影響。1.人民幣匯率波動容易加大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在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偏低的狀態下,當中韓貿易在結算時的貨幣主要為美元;當人民幣在兌換美元時,匯率呈現出大幅度的波動狀態,便容易增加雙邊貿易的風險。通過從整體上分析中韓貿易,大部分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都比較擔心風險,所以為了能夠最大限度減少風險,常常都會采取套期保值的措施,而這樣也需要付出一些的成本。在一些出口型企業的競爭力較弱的情況下,出口產品的出口價格存在的彈性和市場替代性也比較大,而如果單價的利潤較低的情況下則對市場所占據的份額不敏感,無法產生規模效應,這樣則難以更好的應對世界市場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價格波動風險。根據相關的測算,當人民幣升值3%的時候,中國的一些低利潤行業,如紡織業則會出現虧損的狀態;當人民幣的跨境可流動性和可投資性呈現出增加的狀態下,國外的一些資金則會追求一些更高的利潤,讓人民幣雖然在短時間內會出現貶值的情況,但將會出現長期升值的狀態。2.嚴重影響出口,降低對外資的吸引力。當人民幣在升值的過程中讓一些出口的產品無法在價格上產生優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商直接投資的成本,并降低了對外貿易行業的利潤水平。通常當出口減少的情況下,國內的總需求量也會隨之降低,讓經濟的增長速度嚴重受到影響。同時,在利率提高的情況下將會直接提高投資的成本,嚴重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這樣在外資企業資金減少的情況下,便會嚴重阻礙雙邊貿易的開展。3.國際游資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外貿的風險。通常投資者在利用杠桿原理進行市場操縱的情況下,再準確把握全球金融市場的關聯性,將會嚴重阻礙中韓雙邊貿易的開展。

三、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影響雙邊貿易的政策建議

(一)加深雙邊貿易合作,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在中韓兩個國家進行貨幣互換的過程中,中韓兩個國家先后三次簽訂和續簽了貨幣交換協議。尤其是在2019年,韓國央行便開始動用與中國央行所簽署的應用于貿易結算的貨幣互換安排,讓人民幣在結算方面所占據的比重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2019年,中韓兩國在開展貿易時使用人民幣結算所占據的比重較大,這也是當前中韓兩國在貨幣合作方面推動雙方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案例。同時,構建人民幣離岸市場也是貨幣合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7]因此,根據美元和人民幣的使用經驗,便能夠在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加快在世界金融中心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以此來強化各個地區人民幣離岸市場的聯動發展。(二)優化對外貿易結構。由于中國向韓國主要出口的是原材料或者是一些中間的產品,而能夠真正進入到韓國市場的終端消費者所占據的比例較低。因此,我們需要加大對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力度,逐步引導中國的資金由以往的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流動。尤其是立足于微觀層面上進行分析,相關企業更是應該增加科研的投入量,充分凸顯出產品的差異性和獨特性,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同時,還應該強化整個行業內的合作,讓各個企業在不斷發展中能夠真正形成規模效應。這樣當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競爭力越強的時候,企業在開展的跨境貿易談判過程中的話語權則更多,自主選擇結算貨幣的可能性則更大。因此,為了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影響雙邊貿易,便需要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有效推動中韓兩國貿易發展。(三)深化金融體系改革,促進雙邊貿易發展。為了能夠將人民幣國際化對貿易的作用充分凸顯出來,便需要構建科學完善的金融體系。尤其是立足于相關理論和實證結果來進行分析,“三元悖論”則充分說明了人民幣國際化在人民幣匯率發生變化的時候具有一定的彈性;人民幣在跨境流動過程中的難易程度也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通過建立起具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但能夠提高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讓貿易雙方均愿意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但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依然需要使用公開的市場操作調控方式,這樣才能夠真正避免人民幣匯率出現較大波動的時候將會對兩國的貿易產生較大的沖擊,以此推動雙邊貿易發展。

四、結論

總之,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中韓兩國的雙邊貿易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兩國的貿易結構也隨之得到了改善,貨幣間的合作也隨之增加,有效提高了兩國之間的貿易依存度。通過就人民幣國際化對中韓雙邊貿易的影響,發現一國的貨幣國際化并不單單是一個國家政府推進就能夠實現的,而是一種被動選擇和被動接受的過程。因此,需要中韓兩國在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長久的活力,立足于多個層面來增強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吳雨辰.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9(12):7-8.

[2]顏璧嬌.人民幣國際化對中韓雙邊貿易的影響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9.

[3]姚淑梅.中韓經貿合作中人民幣結算現狀、問題及前景[J].中國經貿導刊,2013(24):45-47.

[4]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人民幣國際化報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5]喬陽,沈孟,劉杰,等.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用現狀分析[J].對外經貿,20119(3):39-41.

[6]葉留娟,趙有廣.國際知識產權貿易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9(4):55-57.

[7]孫穎.防范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對策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8(6):6-8.

作者:于江韻 單位:北京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