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關鍵點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24 09:37:00
導語:教學關鍵點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教學研究中,人們討論較多、較深入的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鉆研與處理教材乃至課堂教學中,除了重難點外,還存在一個關鍵點的問題,教學就是要在確定與處理教學關鍵點上下功夫。只有把握好關鍵,才能突破難點,抓住重點。這是優化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化學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
一、重點、難點與關鍵點
在新課學習中,教學的重難點總是與學生原有知識存在一些距離,教學的任務就是縮短乃至消除這種距離。教學關鍵點突出反映了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認識上的矛盾性,體現了教材內容上已學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系與銜接,展示了教學過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過渡。因此,確定與處理好教學關鍵點,對于順利學習新知識能起決定性的作用。
在鉆研教材時,弄清教材內容的層次與聯系,明確重難點是抓關鍵點的基矗例如初中化學中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這部分內容,教學重點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純凈物的質量。由于這部分化學計算是學生初次接觸,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配平及如何理解題意方面存在一些困難,這就是教學的難點所在。而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是如何根據題意,找出已知物與待求物之間的質量關系,這就是該內容的教學關鍵點。教學中抓住已學知識,如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書寫、配平及質量比的計算等與新課題的聯系,提出幾個有坡度的問題,讓學生逐步領會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原理,初步學會抓住關鍵點分析題意和計算的方法、步驟。這樣就能把握教學關鍵點,順利地達到突破重難點的教學目的。所以,關鍵點是“課眼”,處理好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關鍵點的確定與處理
確定與處理教學關鍵點,必須抓住兩方面的矛盾。一是學生在學習認識過程中新舊知識或經驗之間的矛盾;二是教材內容安排與合理的認識順序之間的矛盾。要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在深入鉆研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做好確定與處理關鍵點的工作。
1.深入鉆研教材,在明確重點、難點的基礎上確定關鍵點。
要確定與處理好關鍵點,最基礎的工作是深入鉆研教材,弄清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不僅要對所教授的內容作深入地剖析,理出知識的層次與聯系,還要相應地找出已學知識和后續知識與這些內容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確定本單元的重難點、本課時的重難點,進而確定關鍵點。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原理教學內容為例分析如下:重點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裝置及制取方法;難點是從設計思路出發進行學習。怎樣突破難點,抓住重點呢?從學生已經學過的氧氣和氫氣的實驗室制法,歸納和總結出氣體實驗室制法的設計思路和方法。這些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1)先要了解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以用什么藥品,通過什么化學反應來制取這種氣體;(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所需條件和生成氣體的性質來設計實驗裝置;(3)需要通過什么實驗來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需制的氣體。當學生明確了以上三點后,討論本節課的內容,教學關鍵點就選在這里。抓住這個問題不放,追根求源,學生會對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有豁然開朗、恍然醒悟之感。
2.突破教材框框,設計合理的教學程序。
合理的教學程序設計體現在教學內容的安排與學生認識順序的科學統一上。就把握關鍵點這一教學環節而言,合理的認識順序應該是:從整體看,要把握住教材體系、編者意圖,抓住知識間的聯系與銜接,了解學生學習的難處,調整教學程序,為突出重點、分散難點作好準備;從局部看,在解決關鍵問題前,要通過直觀手段使學生感知問題所在,并進行必要地鋪墊,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思維的注意力集中到關鍵點上,在著手解決關鍵問題時,通過適當的發散與收斂,達到突出重點、難點的目的。例如:實驗室制取氧氣,有關催化劑的概念就是一個關鍵點。如果按照教材內容平鋪直敘地進行教學,就不能根據實驗現象突出地創設問題情境,就不能及時地把學生的興趣及思維聚集到關鍵點上。而如果把課文中三個實驗同時集中演示給學生看,使學生通過現象對二氧化錳有一個生動直觀地認識,再在總結實驗現象,初步得出有關結論的基礎上給出一些思考題,讓學生結合實驗,通過閱讀、自學、討論、思考來解決關鍵問題。
3.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強化實驗問題的研究性。
化學實驗中所產生的問題,往往對確定與把握教學關鍵起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所產生的問題在教學上往往是提示物質變化規律的突破口。與化學實驗有關的教學內容,其關鍵點的選擇與處理大都是從這個“突破口”開始逐步深入的,如證明質量守恒定律的白磷燃燒實驗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強化實驗問題的研究性,對于把握好關鍵點是至關重要的。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變消極的接受為積極的觀察與思考。如電解水的實驗有兩種做法:一是觀察實驗后,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負極上產生的是氫氣,反應是什么;另一種是觀察后問學生,負極上放出的是什么氣體。學生可能會說是氫氣,教師追問一句“你怎么知道是氫氣?”顯然只有第二種做法才會使學生產生急切的探究心理,創設出良好的問題情境。在此基礎上,才能根據發散、收斂的思維規律,聯系實驗現象,針對關鍵問題做不同角度的研究,直到探究出實驗現象與變化規律的內在聯系。通過實驗問題的研究來把握教學的關鍵點,不但能達到理解重點、難點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研究實驗來體會科學研究的樂趣,學會科學思維方法,促進其智力與能力的發展。
4.在“結合部”選擇突破口,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同樣的教學時間內,在相同的教育對象和教學條件下,怎樣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實踐證明,選擇與處理好教學關鍵點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如:在講溶解度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濃溶液”和“稀溶液”這些概念,對它們之間的關系不少學生仍分辨不清。在他們看來,“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因為在一定條件下,溶質不能再溶解了;反之,“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這種看法正是“先入為主”造成概念性錯誤,也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難點所在。為突破這一難點,教師應把問題具體化,巧妙地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思考題,讓學生分析、判斷。例如先讓學生計算20℃時氫氧化鈣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啟發學生回答下列問題:(1)這時氫氧化鈣溶液是否飽和?(2)這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3)這時溶液是濃溶液還是稀溶液?(4)飽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濃溶液?這樣組織教學,既解決了疑難,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消除心理定勢的消極影響,促進學習的正遷移。
心理定勢是指學生以前學習中形成的一種思維習慣。對于求解已學的同一類型的問題,這種定勢能夠趨使學生沿著某一固定的思維模式去思維。駕輕就熟地進行解答,對于鞏固知識技能有積極的一面,但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這種心理定勢往往會限制發散性思維的展開,阻礙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為促進學習的正遷移,避免發生負遷移,必須消除心理定勢的消極影響。教師應該把握教材體系知識間的聯系,應該非常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備課時就應該預料到哪里會產生這種影響,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如“溶液”一章中,學生對溶解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數學表達式很熟悉,但涉及到結晶水合物如膽礬的計算時,部分學生單純地把無水物的質量和溶劑水的質量作為溶液的質量,而忽視了結晶水的質量也要作為溶劑這一事實。消除心理定勢的消極影響,正是把握教學關鍵點的一項重要任務,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定勢的范例作用來消除定勢的消極影響。
把握關鍵點這一教學環節盡管主要是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的,但在確定與處理時要注意一方面在把握教學關鍵點時,必須注意運用鋪墊與呼應的方法,充分發揮直覺思維在創造思維活動中的作用,啟發學生的直覺思維;另一方面與教材中一般知識的教學緊密結合,與其他教學環節緊密銜接。當然,每位教師所面對的學生不同,所處的教學環境不同,對教材理解的側重點不同。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來處理教學關鍵點是最優化原則的要求,更是每位教師藝術的生動體現。
- 上一篇:隧道斷層破碎帶施工技術論文
- 下一篇:消聲室隔振彈簧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