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在化工專業的應用
時間:2022-09-02 09:02:31
導語:教學模式在化工專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科特征、學生的學情及PAD教學模式的特點,探討了PAD教學模式在儀器分析課程理實一體教學應用中的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策略、考核評價,為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PDA;教學模式;教學改革;應用
《儀器分析》是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儀器分析技術是化工產品的質量控制和檢驗的重要分析技術,在化工領域廣泛應用。P(Presentation,講授)A(Assimilation,內化)D(Discussion,討論)教學模式,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很多高校的多門課程得到成功應用[1-2]。相比傳統“滿堂灌”講授式教學,PAD教學把課堂時間一半的支配權交給學生,講授使內化輕駕就熟,內化使討論有的放矢,提高了教學效果。
1《儀器分析》課程學科特征
1.1學習內容理解難度大
作為典型的理工科課程,本課程要求在一定的前導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化學分析、化學分析實訓)基礎上學習。如果學生前導課程基礎不扎實,極易出現看不懂的困惑,這種狀況下強制學生完成老師安排的自學任務,不但作業質量達不到要求,而且浪費了時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1.2分析方法眾多并在不斷更新發展
高職教材中一般節選常用幾種分析方法,各分析方法之間相互獨立,分析使用參數各異。但分析課程內容會發現它們的共性,每一種分析方法都是從方法的原理、儀器設備、方法的應用三個方面進行講解的。在對就業學生的跟蹤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存在上崗后用到的方法在學校沒學過的困境。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遷移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1.3應用性較強
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儀器分析技術應用能力,重點學習各種分析方法的原理、儀器的結構及操作方法、應用范圍及實驗技術。在教學中,理實一體的項目化教學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獨立思考與承擔分析項目的能力。
2化工專業學生學情分析
2.1前導課程基礎差
上課不認真學習、下課不鞏固復習,期末考核前突擊背重點的現象較普遍,前導課程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學過的知識用的時候想不起來。
2.2學習動力不足
學生一般用就業或者考證時能否正好用到來評價一門課的價值。經常聽到頂崗實習或已畢業的學生抱怨“感覺學校里學的都沒用”。學生認為課程體系里很多課程他們是無用的,于是心安理得的應付他們認為沒用的課。
2.3課程多、課余活動豐富
儀器分析為化工專業第三學期的課程,本學期共有7門課,周一到周五平均有大約6h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另外,豐富的課余活動,如學生會、社團、勤工儉學等等,也占用了學生不少時間。因此,學生很難抽出大量時間完成各門課老師安排的課前預習任務。
2.4作業應付、抄襲現象嚴重
在對化工專業17級和18級的教學中發現,明確時間上交的作業,95%以上的同學會按時提交作業,但其中只有約60%的作業是本人獨立完成的;只作為預習、鞏固不要求上交的作業,截至下次課上課,90%以上的同學沒有完成。
3PAD教學模式的特點
3.1先教后學
弱化預習強調復習,讓學生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出發,用新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避免了學生預習中因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能力不足造成的預習成果不一,因難點出現困境而產生學習的挫敗感,并失去知識的新鮮感。相比預習,復習的效果可能事半功倍,學生知道要學什么、怎樣學,更容易讀懂教學資料,達成教學目標。
3.2精講留白
教師呈示框架和脈絡,讓學生在教師畫好的樹干上添枝加葉,發揮自己的能力讓知識豐富多彩起來,繪出枝繁葉茂的知識大樹,體驗努力付出之后的收獲感和成就感,增強不斷成長、勇于探索未知領域的信心。
3.3時間對分
相信很多老師曾嘗試過面面俱到的“滿堂灌式”教學,教師苦口婆心、身心疲憊,學生消極反抗、游離課堂,結果是教師“一片好心”,學生“不領情”。哪怕教師是一個優秀的演員,也很難長時間用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PAD教學把時間還給學生,降低了對學生聽講長時間注意力的要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帶著明確的任務、問題,體驗探索知識的快樂,努力之后收獲的喜悅。
4《儀器分析》課程PAD教學模式的應用
應用化工專業《儀器分析》課程為理實一體化課程,根據課程的特點及學情,理論教學采用當堂對分的模式,實踐教學采用隔堂對分模式。教學過程采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方式,明確學習方向、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工業碳酸鈉中鐵含量的測定為例探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學習。
4.1理論教學過程設計
理論教學內容由工業碳酸鈉中鐵含量的測定項目分解任務產生,根據難易適中、夠用為度節選學習內容。根據學習內容的難度將內容分解成課堂問題和知識點。要求學生當堂完成教學設計的學習任務,教學過程設計錦囊妙計、挑戰自我、交流共享、長話短說四個環節。4.1.1錦囊妙計環節教學中嘗試過講授之前讓學生先閱讀資料,發現多數學生讀完資料提煉不出學習要點,甚至因讀不懂產生厭學情緒,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此環節,教師明確學什么(框架、重點、難點)、為何學(意義)、怎樣學(方法),根據教學經驗將學生可能碰到的困難提前處理,將能理解和看懂的留給他們,為學生自主學習明確方向、清除路障,同時留有余地、激發學習興趣。4.1.2挑戰自我環節課堂上經常遇到,幾分鐘前剛講過甚至PPT還在眼前,提出一個問題,想不到用眼前的知識來解決,或者學生早已游離于課堂之外。此環節,學生按照教師的學習要求及學習指導獨立學習和應用練習,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形成知識構架、吃透重難點,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提供足夠的線下(課本)和線上(云課堂線上課件、視頻、題庫)支撐材料,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決定學習的深度。譬如一些拓展性材料,留給有余力的學生學習。學生獨立學習資料,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消化吸收知識、并通過習題、問題等強化。4.1.3交流共享環節經過上一環節的獨立學習,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學習困惑,有些是經過同伴討論能解決的,有些是經過小組交叉討論解決不了的,原則是學生能解決的問題不能問老師。此環節可通過“亮(自己的收獲)考(別人可能不會的)幫(不會的)”活動讓主動性比較差的學生動起來,活躍課堂氛圍。4.1.4長話短說環節有些問題經過學生討論依然沒有解決,或者學生做的不夠好,由教師來解答提升。學生用思維導圖完成本節課的知識總結,并展示優秀的成果,取長補短。通過本環節的總結,學生可以明確自己學會了什么,提高學生學習的收獲感和價值感,增強進一步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4.2實踐教學過程設計
工業碳酸鈉中鐵含量的測定項目實踐教學過程設計項目認領、設計方案、實戰演練、成果展示四個環節。4.2.1項目認領(項目第一次課)學生認領工業碳酸鈉中鐵含量的測定項目,根據項目實驗方案,分解成學習任務。本環節明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理論學習的意義和方向,激發學生探索實驗過程的興趣。4.2.2項目準備(理論課進行中)本環節穿插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隨著理論知識的推進,項目中涉及的原理、方法、實驗技術、儀器使用等相關問題得到解決,學生能詳細的寫出實驗的步驟,為實戰做好充分準備。4.2.3實戰演練(實驗課)教師對學生做出的實驗預習報告進行檢查、點評并提出改進措施。學生實施實驗并根據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策略,記錄并處理實驗數據,得出結論。4.2.4成果展示(章最后一次課)學習完理論、做完實驗項目,學生要完成實驗報告,根據實驗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查漏補缺,梳理總結本章知識(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形成思維導圖。教師挑選比較好的成果進行展示交流,解決依然存在的共性問題。
5教學策略
5.1系統性知識的碎片化
根據“學以致用”原則的選取適當數量和難度的教學內容并進行片段切割,設定讓學生在規劃的時間內踮腳夠得著的目標,學生能夠比較輕松愉快的完成學習任務。
5.2線下線上相結合
教師講,學生忙著找教材記筆記,很可能錯過了老師講解的精彩的部分。講授環節,要求學生少記甚至不記筆記;在內化環節,結合教學參考書及線上云課堂中教師的講授課件及其他輔助學習資料進行反思、整理。
5.3思維導圖式知識體系重構
在學生的交流中發現,哪怕是學習比較好的同學,依然存在下了課忘了課上學習內容的現象。幾個學期過去,甚至忘記自己某門課學過什么。思維導圖建立的知識樹讓學生平常學習的碎片化知識形成體系,有力于知識的鞏固和提升。
5.4互助合作小組
在以往教學中,特別是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一個同學提出問題,教師講解后,其他同學遇到同樣的問題依然會問老師,遇不到同樣的問題時不聽或聽不懂。固定的兩人結伴師徒小組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踏實感,小問題倆人商量解決。隨機的兩組四人互助大組有助于擴大學生討論的范圍,自主解決學習中的非共性問題。小組合作有效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6考核評價
教學中發現,越是繁瑣的考核評價體系,教師執行的難度越大,很難準確的對每個同學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本課程采取(智慧職教云課堂線上儀器分析課程)線上(出勤、教學資料學習、章節測試、階段考試)和線下(期末考試、實驗過程、實驗報告)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進行考核評價。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教師在平常考核過程中的工作量。線上學生可查的平時成績也讓學生隨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狀態跟進學習。通過幾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在儀器分析教學中,PDA教學模式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繼續學習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PDA教學模式讓教師從面面俱到的講解中解放出來,讓學生釋放潛力和活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精彩的舞臺,營造生機勃勃、充滿溫情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5):5-10.
[2]陳瑞豐,張學新,趙玲玲.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對創新性學習的促進作用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8(48):174-176.
作者:張彩霞 單位: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化工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 下一篇:化工專業創新創業素質培養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