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治療論文:神經科醫生與疾病治療探索

時間:2022-01-18 04:18:01

導語:疾病治療論文:神經科醫生與疾病治療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疾病治療論文:神經科醫生與疾病治療探索

本文作者:艾秀梅工作單位:公主嶺市中心醫院神經科

在我國絕大部分醫院尚未建立規范化卒中單元,在發病急性期住院治療期間大部分患者未得到相應的早期康復治療指導,不能夠有效預防并發癥、異常運動模式的構筑化或定型化的出現,給后續康復治療帶來不利影響。故應對臨床神經科醫生加強早期康復治療知識培訓,在發病后適時(生命體征平穩時)進行早期康復治療指導,如良肢位擺放可預防或減輕以后出現痙攣模式、體位變換預防褥瘡和肺內感染,不斷變換體位可使肢體的伸屈肌張力達到平衡、預防痙攣模式出現等,有效降低生存患者的致殘率,以提高腦血管病整體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偏癱患者生存質量。

據研究資料顯示,在腦梗死急性期進行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于病后72小時~7天或腦出血發病后7~10天、生命體征平穩即開始進行康復治療,是最佳的康復治療時期。早期康復治療包括:①保持抗痙攣體位,預防或減輕以后易出現的痙攣模式。②體位變換預防壓瘡和肺內感染,不斷變換體位可使肢體的伸屈肌張力達到平衡,預防痙攣模式出現。③肢體被動運動,預防關節活動受限并可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和增加刺激輸入的作用。④上肢自助被動運動有利于降低患側上肢痙攣。⑤床上翻身訓練。⑥橋式運動訓練伸髖,可有效防止站位時因髖關節不能充分伸展而出現的臀部后突。⑦夾腿運動訓練患髖的內旋和內收,防止行走時出現患腿外旋步態。⑧坐位訓練可預防體位性低血壓。如患者發病早期即得到臨床神經科醫生康復指導,可增加患者恢復正常的信心,可預防異常運動模式的產生,也可減少腦血管病后抑郁的發生。正如Rusk所說,腦血管病康復應該是每位神經科醫師的職責,而不能只是康復醫學專家的職責,應當使腦血管病康復的觀點和基本技術成為所有神經科患者醫療計劃的組成部分,也應當使之成為所有神經科醫師醫療手段的組成部分,為腦血管病患者更好康復做出貢獻??祻椭委煹睦碚摶A基于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具有結構和(或)功能上的重組能力,神經功能重組的機制可能與肢體運動使相關神經支配興奮增加或(和)在病變半球中興奮性神經元增加有關,即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這是神經系統康復的重要理論依據[1]。

腦血管病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應著重建立隨意和協調的正常運動模式,單靠藥物治療是不夠的,故神經科醫生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掌握康復治療的基本知識,能夠在患者發病后住院藥物治療期間,適時地給患者早期康復指導,能有效防治并發癥,使存活的腦血管病患者避免肢體出現異常運動模式,使后續康復治療更順利,使運動功能盡可能達到協調和隨意,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質量意義重大,為患者進一步康復及回歸社會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