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協同模式在骨科護理人員的運用
時間:2022-04-09 04:39:31
導語:科室協同模式在骨科護理人員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科室協同模式是以醫護統一流程、全方位銜接下,充分調節各科室主動能力性,相互協作、優勢互補的一種新型的工作管理模式[1-3]。手術室是一個流動性大、配合多、時限性強的部門,難以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式,不同的主刀醫生有不同的操作習慣,配合難度高,不僅降低了手術配合的水平,更易因配合的誤差影響手術床的周轉,從而降低手術室整體工作效率[4-6]。多科室協同模式以骨科專業特征為基礎,建立了關節組、創作組、脊柱組與運動醫學組4個專業小組,充分配合骨科醫師,開展多科室協調合作模式,采用手術室護理人員三級責任制,以體現專科、專人的高業務水平護理配合優勢。本研究旨在探討骨科手術室多科室協同模式在骨科護理人員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62名骨科手術室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是否使用骨科手術室多科室協同模式分為應用前組和應用后組,每組各31名。應用前組中,男3名,女28名;年齡22~48歲,平均(29.68±3.65)歲;研究生1名,本科11名,大專18名,中專1名;職稱: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5名,護士22名;職務:護士長1名,教學組長1名,組長4名,器械護理人員4名,巡回護理人員6名。患者共348例,其中男201例,女147例;年齡18~76歲,平均(46.21±9.61)歲。骨科手術醫師:主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任醫師1名,主任醫師、教授1名;麻醉醫師4名。應用后組中,男4名,女27名;年齡22~49歲,平均(29.71±3.69)歲;研究生2名,本科11名,大專17名,中專1名;職稱: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6名,護士21名;職務:護士長1名,教學組長1名,組長4名,器械護理人員4名,巡回護理人員6名。應用后組患者共351例,其中男213例,女138例;年齡18~79歲,平均(47.02±9.92)歲。骨科手術醫師:主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任醫師1名,主任醫師、教授1名;麻醉醫師4名。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1.2方法。應用前組的工作模式采取早班、白班、一線24h輪值,二線輔助的三班制。早班為8∶00~15∶00,白班為8∶00~12∶00,14∶30~17∶30。急診為24h輪值,二線白班主要為早班,晚間為急診的備班。由護士長安排手術及配合人員,以工作年限>5年的器械護士為主,搭配青年護理人員,工作年限≥5年的護理人員主要以巡回護士為主,護士長于12∶00、17∶00前完成兩次巡房,依據手術情況調整手術室配合護理人員。應用后組的工作模式采取多科室協同模式,具體措施如下。①建立專業小組:依據骨科手術特點建立創傷組、關節組、脊柱組及運動醫學組4個專業小組,與骨科手術治療專業范疇對應,各專業小組分別設置組長1名,組員5名,組長由主管護師、護師或高年資護士擔任;由組長負責相關工作流程、崗位責任等的制定與落實,組織組內專業技能、知識培訓與考核,監督手術配合,根據日常工作需要管理相關儀器、設備、耗材等并及時購進補充;負責本組手術配合等課件、視頻的制作;根據本組專科特點、醫師操作習慣、要求等建立本組醫師的配合檔案;制定本小組的工作計劃,并進行月工作總結匯報。護師及以上資歷的護理人員不參與輪轉,主要負責配合各專業小組工作。工作年限<5年的護士每6個輪轉1次。②手術室配置:1間為急診專業,其他為平診手術室,根據本院以往手術頻率情況,運動醫學組、關節組分別占用1.5間,創傷組、脊柱組分別占用2間;由護士長負責應急手術室的臨時調配。③工作班次,將應用前的班次時間調整為:A班8∶00~15∶00,B班15∶00~22∶00,急診24h輪值;按醫院信息系統(HIS)安排手術,手術科住院總醫師于12∶00前在HIS中進行手術申請,安排手術臺序、手術室;各專業小組長據此安排本組護理人員;護士長對上述手術安排進行監控、調整;護理人員根據手術安排做好相關器材、設備、耗材的術前準備,器械護士、巡回護士可實現交叉審核。④相關培訓與配合:各專業小組長制定本組的培訓計劃,于每周五的18∶00~20∶00由小組長組織相關醫師、麻醉師及護師等進行培訓;術前由主刀醫師根據本臺手術特點,明確參與科室,由專業小組長組織各相關科室,如血管外科、神經外科等多科室相關醫師參與協作。⑤問題反饋:各專業小組長于每月爭取各協作科室意見與建議,完善小組工作內容、制定等。1.3觀察指及標評價標準。比較兩組醫護人員及患者的總滿意度;比較兩組專業小組護理人員的考核合格率;比較兩組器械護理人員和巡回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①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每季度開展1次滿意度調查。醫師調查內容:手術室護理人員術前準備情況,各項操作的規范程度,與醫師的配合情況,護理人員的職業素質,急診手術準備效率,術中器械傳遞效率,體位架、主動擺位配合等情況,相關設備、儀器等參數的設置操作熟練程度,臺上、麻醉配合等。每組每季度分別抽查3名主刀醫師、2名麻醉醫師,每年共調查80人次。每項調查內容均以非常滿意計5分、滿意計4分、基本滿意計3分、不滿意計0分。醫師、麻醉醫師滿意度調查總分25分,23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20~<23分為滿意;10~<20分為基本滿意;<1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護理人員調查內容:相關設備、儀器的操作指導,手術醫師的配合態度,麻醉醫師的配合態度,協作科室的配合度,搭班護理人員的配合度,工作環境等。參與調查的4組組長及組員共計24人次,每季度調查1次,全年共96人次。計分標準與醫師滿意度相同。患者調查內容:對于手術室環境,醫護人員態度,護理人員核對信息,術前訪視,入室護理等;患者每季度隨機調查30人次,每年共120人次。計分標準與醫師滿意度相同。②護理人員考核各專業小組每月開展1次專業技術、知識考核,參與考核的共計27名護理人員,全年共考核324人次;滿分100分,≥90分為合格。③器械、巡回護理人員工作質量主要統計器械護理人員物品準備齊全率、器械傳遞及時準確率,巡回護理人員物品準備齊全率、儀器操作熟練準確率;每月抽查器械、巡回護理人員各3名,全年共統計72人次[(3名巡回+3器械)×12個月=72人次)]。1.4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醫護人員、患者滿意度的比較。應用后組的醫師、麻醉師、手術室護理人員及患者的總滿意度高于應用前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2.2兩組專業小組護理人員考核結果的比較。應用后組的專業小組護理人員考核合格率為89.51%,高于應用前組的76.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2.3兩組器械與巡回護理人員工作質量的比較。應用后組的器械護理人員和巡回護理人員的物品準備齊全、器械傳遞及時準確和儀器操作熟練準確發生率高于應用前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骨科手術易受到合并神經損傷、皮膚損傷、血管損傷及年齡等因素的影響,需要多科室協同合作[7-8]。傳統手術室配合模式的效率較低,難以滿足骨科手術的要求[9]。多科室協同模式根據骨科手術特征建立不同專業小組,組內成員相對固定,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與配合水平[10-12]。目前,多科室協同模式在醫院管理、設備器材管理及諸多疾病臨床得到廣泛應用,均取得良好效果[13-15]。建立醫師配合檔案能夠極大提高術中醫護人員配合的默契程度,不僅能有效提高手術效率,而且可以輔助提高手術操作水準。器械與巡回護理人員的交互式檢查,能有效提高手術準備的準確率、降低錯漏率,從而有效減少了巡回護理人員術中的往返次數,使護理人員之間的滿意度得到有效提高,使護理人員的情緒得到改善,從而使醫護人員間的和諧度上升[16-18]。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后組的醫師、麻醉師、手術室護理人員及患者的總滿意度高于應用前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骨科手術室中應用多科室協同模式能有效提高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滿意度,對于維持醫患和諧度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后組的專業小組護理人員考核合格率為89.51%,高于應用前組的76.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后組的器械護理人員和巡回護理人員的物品準備齊全、器械傳遞及時準和儀器操作熟練準確確發生率高于應用前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多科室協同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術及工作質量。綜上所述,骨科手術室多科室協同模式可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全面提高醫護人員與患者各方的滿意度。
作者:孫月琴 單位:湖北省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血吸蟲病診療中心
- 上一篇:骨科圍術期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分析
- 下一篇:手術室護理質量監控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