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管理價值導向與改革路徑

時間:2022-11-30 08:31:27

導語:高校學生管理價值導向與改革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生管理價值導向與改革路徑

摘要:高校堅持內涵式發展是在一定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其在發展理念、發展目標、發展主體、發展動力等方面為高校辦學提供了新思路。在內涵式發展的引領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被提出新的要求,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科學導向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人才成長觀、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全面發展觀、管理工作過程要素的質量標準觀等價值導向,構建服務型內涵式的高校學生組織管理體系、學生管理評估體系、學生管理保障體系、學生管理智慧化體系。

關鍵詞:內涵式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價值導向

一、高校內涵式發展的釋義與要素

內涵式發展是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式之一,相對于外延式發展的差別,其是以高等教育內因為主導的發展理念、發展主體、發展動力,要求高校領導管理水平、專業建設水平、師資隊伍水平、人才培養水平的共同提高。“學校內涵式發展程度將關聯學校的生存、發展、人才培養的質量”[1]。高校堅持內涵式發展是在外延式發展到一定程度與階段的必然走勢,內涵式發展是外延式發展的目的,外延式發展通過內涵式發展而彰顯特定階段的發展價值。高校實行內涵式發展方式主導在于高校的管理層,關鍵在于教師的轉變,效果體現于學生智慧能力的不斷提高。高校管理者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應根據實際出發,采取各種辦法和措施,及時改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優化科學管理方式;高校教師應在教育教學中進行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道德情操,提升高校的專業建設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學生則要求在學習中開拓思路,不斷創新學習方法,推進自身素養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內涵式發展要求高校要均衡發展、均衡提升,展示自身的發展特色,打造內涵式發展的堅強著力點,其不僅需要高校內部部門、成員間的共同努力,還需要政府、社會團體、企業等方面的支持,共同促進各要素的提升和發展。高校內涵式發展牽動著內部各要素的共同發展。首先,內涵式發展牽動著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人才培養是高校的辦學之根本,人才培養的質量直接由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決定,高校堅持內涵式發展從根本上說是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其次,內涵式發展牽動著高校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好的辦學依賴于好的管理,高校構建現代大學制度體系,強化內部管理是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管理要素的發展是改革的關鍵,而學生管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最后,內涵式發展牽動高校師生的共同發展。高校發展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于教師和學生的轉變,高校堅持內涵式發展根本上是提升教師與學生的能力和素養,只有教師與學生在觀念、思想、方式上實現轉變,才是堅持內涵式發展的根本所在。

二、高校內涵式發展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1.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打造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陣地。高校要想提升學生管理的內涵,就必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夯實文化建設基礎,降低不良文化對學生價值觀的侵襲,要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徹學生管理全過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升級,高校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越來越嚴重,他們受網絡文化的影響深刻,其審美情趣、行為方式逐漸產生異化現象。高校內涵式發展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重要的是德育教育,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養成學生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品格,著力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求高校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陣地,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養成學生愛國、敬業、守則的良好的價值取向與行為習慣。同時,高校應創新學生管理模式,延伸第二課堂,充分利用網絡化手段,打造涵蓋理論、黨建、法制教育等內容為網絡文化平臺,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全面、理性、客觀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不斷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價值屬性。2.要求創新教育實效性的提高,打造創新創業素質教育基地。高校堅持內涵式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包括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養成教育,這既是國家新時期對高校學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作為育人的重要環節,必須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助力創新教育實效性的不斷提高。首先,內涵式發展要求高校在學生管理中給予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供給學生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鼓勵學生將創新創意大膽落實到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管理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其次,內涵式發展要求高校要為學生提供創新活動平臺,學生管理工作要輔助學術論壇、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創業大賽等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活動,調動各方資源,服務大學生創新園的建立,營造出良好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最后,高校要將創業教育融入學生管理過程中,鼓勵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開展創業教育并不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去創業,而是鼓勵學生以創業為鞭策,主動創意,主動創新,從而培育學生的主體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2]。高校要通過有效的管理提高學生的思維觀念,認清創業不只是結果,更重要的是成長的過程,通過學生創業實踐,以創業促進就業,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素養。3.要求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打造學生成長發展服務平臺。內涵式發展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有著較高的要求,強調在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實際提倡的就是人的價值至上、人的權利至上,教育的本質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傳統的粗放式管理過多停留在淺層次上,致力于實現學生的基本學習與生活保障的目標訴求,在新的發展時期已然不適合高校發展的新要求。大學生同社會的聯系愈發密切,接觸的形式也日益廣泛,學生的競爭意識、民主意識與法制意識逐漸增強,高校學生管理的難度與復雜性也在不斷加大,其對于自身人生觀、價值觀的盡快形成以及自身價值的充分實現有著極強的渴望,要求高校提升學生管理的內涵,做好學生成長發展的服務工作。首先,高校必須將人本化的理念貫徹管理全過程,堅持教育人、引導人、鼓勵人,同時給予學生充分的理解與幫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差異性特點,引導學生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和人生目標,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其次,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具有“全納性”,關注與照顧到每一名學生,關心家庭困難及有心理障礙等特殊群體,彰顯高校的人文關懷;最后,高校要搭建學生服務平臺,作為學生管理的重要內容,發揮好各類學生組織在進行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學生管理的透明度,維護學生的切身利益,做好相關服務工作。4.要求構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打造服務型、專家型師資隊伍。“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開展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關鍵”[4]。高校堅持內涵式發展必須對傳統的發展方式進行轉變,而轉變的關鍵在于教師。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適應內涵式的發展方式,必須打造高水平的學生管理團隊,具有服務型和專家型的特點,“服務型”體現在管理的方向上,要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專家型”體現在管理的水平上,要為學生的發展謀劃科學、有效的路徑。內涵式發展對高校學生管理隊伍的要求較高,首先,要強化其思想政治和意識形態教育能力,增強自身的黨性修養,不斷更新思維觀念,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學生的行為;其次,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適應內涵式發展,必須強化教師的服務理念,改變將思想政治工作視為教育目的的錯誤觀念,管理者必須以服務學生的成長發展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領學生發展的重要方式與手段,要真正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再次,高校要加強學生管理者的“內功”養成訓練,將聘請相關專家進行講座與外出培訓相結合,引導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努力變成“專家型”教師,并吸引優秀人員加入學生管理隊伍,擴大學生管理隊伍的視域范圍,充分利用其豐富的社會經驗、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及其他現代科學知識,提升學生管理的內涵;最后,高校要在學生管理人員管理能力提升的基礎上,根據管理人員的能力特點與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著眼不同領域學生能力與素養的提升,適應高校內涵發展的新要求。

三、高校內涵式發展下的學生管理價值導向

1.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科學導向觀。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要求以質量提升為根本落腳點,從注重硬性指標增長到軟實力提升的轉變,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式與發展戰略的重大變革。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內涵式發展的影響下,逐步在實踐中追求全面、均衡、協調的管理模式,樹立科學發展的工作導向,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形成適應內涵式發展的新要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必須有科學化的理論指導和學科支撐,把握高等教育的內在運行規律,適應高校發展的體制機制建構,能夠靈活把握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相關的前沿問題,將依靠經驗的管理方式朝著科學化管理的方向轉變。在內涵式發展方式的指引下,高校學生管理要切合需求,適應高等教育發展新環境、新趨勢、新目標的特征,挖掘內隱價值,結合新時期學生的身心特點,保持管理的適切性。高校在注重學生管理內涵建設的同時,需進一步明確發展的目標,將推進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及推動社會的發展落到實處,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注重人才發展的多元化、個性化特征,引入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理念、思路、方式的科學化。2.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人才成長觀。新時期,高校在人才培育工作中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作為首要工作和秉持的價值觀念,將德育教育貫穿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必須樹立學生管理工作者的職業價值觀,清晰職業準則,在工作中時刻守住職業操守和底線,扮演好學生的人生導師與知心朋友的角色。高校學生內涵式的管理方式注重對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的心理疏導,從認知、情感、信念、意志等方面養成學生良好的價值觀,通過宣傳教育機制、監督考核機制的構建,做好對學生的宣傳與教育工作,內化學生對美好事物、積極樂觀精神、拼搏意志信念的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實踐中樹立以道德為核心的人才成長觀的重要引擎與航向標,需要在行為導向上滲透德育教育,特別注重對學生理想信念的養成,通過有效的學生管理,助長學生成長中的道德意識與道德觀念。3.秉承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全面發展觀。“教學工作和學生工作同為高校人才培養鏈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學生工作內含對學生行為方式的培養、思維方式的滋養、精神力量的激發,具有學科教學不具有的獨特性”[5]。毋庸置疑,人才培養是高校的首要職能,工具理性主義主導下的高等教育發展觀過于重課內教學輕課外培養,將辦學注意力集中在教學活動這一點,嚴重弱化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內涵式發展方式注重發展的均衡性,強調發展要素學生管理工作不是教學工作的附庸,同人才培養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社會需要有責任感、有創新意識、有解決問題能力的青年,不僅需要良好的專業教育,還需要通過有效的引導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內涵式發展的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需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但并不是從屬于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結合教育教學活動,構建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的銜接機制,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配合與參與學生管理活動,產生積極的催化作用,這便需要樹立統籌兼顧的全面發展觀。因此,高校要改變將學生管理工作視為人才培養工具的思維,提高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認識,將其作為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人才培養的需要制定學生管理細則,強化學生管理在促進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文化活動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推動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的良性互動,在實踐中形成全面的發展觀。4.深化管理工作過程要素的質量標準觀。高校堅持內涵式發展必然要求以質量提升為核心,落實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將人才質量的優劣程度作為檢驗管理成效的重要標準,這關系到高校的核心競爭力與發展的軟實力,必須牢固樹立學生工作質量觀,形成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為核心的思想觀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應同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目標、層次水平、規格要求相適應,改變對學生籠統的管理方式,重新設定質量評價標準,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構建全方位的學生管理質量監控體系,強化質量監控,著眼學生管理質量的提升。高校要注重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管理目標要求,不斷深化學生管理過程,進行系統的要素分析,改革學生管理機制與模式,實施矩陣式扁平化管理,強化每一層級的管理質量,將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服務學生成長需求,優化學生管理工作資源分配,及時對學生評價結果進行反饋,并促進學生管理質量的提升。

四、高校內涵式發展下的學生管理改革路徑

1.構建服務型內涵式的高校學生組織管理體系。構建服務型內涵式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必須解決組織管理問題,以學生組織建設牽動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運用團體動力學理論和組織行為學理論,組建豐富的群團組織,研究適合學生成長的有效載體”[6]。內涵式發展方式落實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求高校將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關注每個時期和每個階段大學生的不同心理訴求,保證學生需要,做到以人為本,充滿人文關懷,組建不同類別的群團組織。比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成立學習型組織、社團型組織、社會實踐組織等,逐步在學生管理中打破專業界限,成立以興趣愛好為導向的活動團隊,學生管理人員要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并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更好更快地成長發展。高校通過嘗試實踐,不斷地完善和規范管理的組織結構,增強管理的實效性,將學生管理工作同專業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組織的引領功能,擴大管理范疇,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需求。2.構建服務型內涵式的高校學生管理評估體系。根據內涵式發展要求,高校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改革,需要形成以服務學生為導向的管理理念,而檢驗管理工作成效,必須構建科學、有效的高校學生管理評估體系,形成評價監督機制。“高校學生工作服務評估體系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工作的服務態度、工作業績、實效和質量”[7]。基于服務型內涵式管理模式的要求,高校學生管理評估的對象具有系統性,不僅包括學生管理人員,還應對相關責任領導、責任部分及基層單位進行評估,一般分為學校、職能部門、具體人員等三個層次。首先,對學校層次的評估,由高校內部涉及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如高校學工隊伍、大學生、相關職能部門人員以及高校外部企事業單位進行聯合評估,改變對高校頂層的管理工作沒有評估的局面;其次,對學生處、基層單位的學生管理工作進行評價,需要由高校頂層、學工隊伍以及大學生共同完成,這是對學生管理執行層面的考核評估,是落實服務型內涵式學生管理工作要求的重要環節;最后,對學生管理人員的評估,主要由高校頂層抽測與基層單位評估相結合進行,這一評估決定著學生工作者自身的評優評先和自身的去留問題,同時也需要對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行評估,檢驗管理工作的成效。構建高校學生管理評估體系在劃分評估層次之外,重要的是根據內涵式發展的要求,科學制定評估指標,既能夠引導學生管理工作朝著提質增效方向發展,也能夠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良好運行機制的形成。3.構建服務型內涵式的高校學生管理保障體系。服務型內涵式的管理模式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較高的要求,其將管理效度與質量作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標,并提出以服務學生為本的工作導向,致力于不斷提高學生管理的針對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高校提高學生管理質量,實現內涵式發展,必須在方式方法上實現創新,抓好關鍵環節,提高質量效益,樹立科學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在實踐中克服關系壁壘、標準缺失等一系列問題,亟須構建有效的保障體系。首先,高校在遵循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管理的具體特點,科學設定學生管理目標,強調管理的針對性,抓住學生管理的細節,實現以點帶面、重點突破,進一步明晰管理思路。其次,高校要根據學生管理目標不斷改革與完善學生管理制度,重點提高制度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打破制度在權力牢籠的誤區,讓制度真正發揮作用,保證學生管理工作能夠按照服務型內涵式的要求形成運行機制。高校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然不適合當今學生多樣化的發展需求,新型的書院制、“5S”管理制等形式被高校逐步采納和應用,具有較強的創新性,但相應的管理制度必須完善,從而有效地保障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最后,高校對學生管理工作要進行強力的組織保障,凈化學生管理隊伍,形成學工隊伍一體化管理,明確學生管理人員的發展方向,激發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需要帶動學生群團的組織建設,讓學生在組織群體中實現自身的價值。4.構建服務型內涵式的高校學生管理智慧化體系。服務型內涵式的學生管理要求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服務水平,依賴于網絡化的技術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首先,高校要健全學生管理信息化平臺,通過QQ、微信、網站等方式形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的技術優勢,收集學生關于成長發展、興趣特點、活動情況等信息,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其次,高校要抓住微媒體時代的優勢,不斷拉近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的距離,學生管理人員要幫助學生識別對自身成長發展有價值的信息,有效地開發微媒體信息平臺,更好地監督與引導學生的成長發展;最后,高校學生管理人員要科學使用信息媒體資源,不能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應根據大學生對主流媒體關注的實際情況,適時優化與更新管理平臺,保持信息管理平臺對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續促進作用,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服務內涵。

參考文獻:

[1]吳宏,張丹.關于內涵式發展與提升高校教育質量的思考[J].中國高新區,2018(4):63.

[2][4]蔣乃永.內涵式發展背景下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轉型[J].江蘇高教,2013(6):109-110.

[3]孫杰.依法治校視角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5(7):68-70.

[5]葛楠,李琢.民辦高校內涵式發展下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文教資料,2014(21):102-104.

[6]龔燕,王麗萍,張明志.內涵式發展背景下高校學生工作的新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6):147-149.

[7]許媛媛.構建服務型內涵式高校學生工作模式初探[J].中國外資,2013(87):128.

作者:葛驍歐 唐德先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