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中小物流企業的應對之策
時間:2022-08-28 10:23:59
導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中小物流企業的應對之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6年,我國經濟增長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主要經濟指標間的聯動性出現了一定的背離,經濟增長態勢持續下行,居民收入增加,企業利潤率卻在下降,消費在上升,投資卻在下降。也就是說我國經濟結構性分化越來越明顯。為了適應以上變化,供給側環境的改善和供給側機制優化勢在必行,利用改革制度供給去激發微觀經濟的主體活力,繼而增強經濟穩定發展新的動力。而物流行業是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紐帶,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國民經濟的增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其加以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同樣重要。
1物流企業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作用
1.1對消費需求形成的影響
1.1.1通過消費數量拉動總需求
對商品需求能夠產生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商品的價格,我國的物流成本長期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在物流行業中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使物流成本的降低落到實處,從而進一步降低商品的價格,將需求量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
1.1.2通過消費方式的升級來提升消費質量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購物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改變了人們選擇商品的方式,實現了對商品信息對稱性的提升,使供需之間的溝通向著多維化的方向發展。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進行科學的分析,并向消費者供給出商品的具體信息,能夠降低消費者的時間成本,滿足消費升級的具體需求,從而使消費需求的質量和結構得以進一步提升。
1.2對生產企業在供給上形成的影響
1.2.1可以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
生產企業在生產前端所應用的原材料是由物流行業所供給的,在供給過程中所產生的高昂費用自然就計入了產品生產的成本當中,而在物流行業推行供給側改革能夠實現生產端運輸以及儲存成本的降低。
1.2.2可以實現企業的有效供給
經濟的快速發展讓消費的需求呈現出個性化以及多樣化的特征,物流業能夠較為及時的掌握市場的具體反應以及需求方面出現的變化。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市場細分化,把相應的信息反饋給生產企業,繼而讓企業能夠實時掌握市場的需求動態,對產品的具體結構加以調整,從而提升企業的有效供給。
1.2.3可以將過剩產能加以消化
現代物流能夠充分利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優勢,實現企業在庫存方面的壓縮,并且能夠實現產品銷路的拓展。利用網上銷售和預訂的形式將流通渠道加以拓寬,不僅解決了產品銷售難的實際問題,拓展了銷售區域,而且給訂單生產模式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
2.1發展戰略規劃的欠缺
如前所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中小物流企業壓縮成本、提高產品服務附加值以及競爭力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和作用,但是由于我國大多中小型物流企業,長期處于一種不平等的市場地位和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中,企業管理團隊素質參差不齊,重視程度不夠,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形成一套健全、科學的發展規劃,從而使其在供給側環境之下很難利用管理機制的完善實現自身良好的發展。
2.2政府扶持力度不夠
在我國,政府通常更加重視那些大型企業發展的進程,而對于中小型物流企業在各方面政策上的扶持力度都非常有限,對其發展形成了較大的制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的規劃與實施,很多地方政府還不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其實質內涵和重要性,因此也就不能針對中小企業制定出具體的扶持計劃,從而使得中小物流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環境之中很難獲得高質量的發展。
2.3市場競爭機制不完善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經歷30多年的發展與完善,但在其運行中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市場競爭機制不完善,令許多中小物流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中很難獲取跟大企業同等的地位,很難利用自身所具備的實力參與到公平的市場競爭之中,從而使得中小物流企業即使處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仍然面臨著諸多未知的不利因素和實際困難。
3中小物流企業針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體的應對措施
3.1微觀方面
3.1.1物流企業應重視并加大發展戰略規劃方面的研究
物流企業管理人員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逐漸加大企業內部發展戰略方面的規劃。企業如果沒有長期的規劃,只是始終保持同樣的生產和經營模式,在社會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過程當中必然會被淘汰。而在國家推行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企業要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創建出屬于本企業的更為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模式。聘用行業內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加大對企業未來發展策略的研究力度,逐漸確定一個符合本企業自身特征的未來發展方向。
3.1.2物流企業應充分利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利環境,苦煉內功
國家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中小型物流企業既是一種考驗,也是一個來之不易的發展機會。管理人員應該對企業內部以往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加以大力的改革,拋除那些對企業經濟效益和發展形成障礙的因素,形成一種人人自律的良好工作環境。在公司內部制度上,應該結合當下的市場環境和公司目前的發展狀況加以與時俱進的改動,確保其促進公司發展作用的實現。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模式以及管理制度方面的革新,才是推動中小型物流企業發展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
3.2宏觀方面
3.2.1加大對中小物流企業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對中小物流企業扶持力度,就必須強化政府服務職能。政府有必要設置專門的中小物流企業政策性融資服務機構或管理渠道,在融資方面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政府擔保或財政貼息,在政策方面可以考慮制定并實施中小物流企業特殊財稅優惠政策或采取差別化利率政策。此外,還要通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為廣大中小物流企業提供公平合理、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
3.2.2推行基礎設施標準化
目前我國物流運行中存在的諸如物流運行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等問題,與我國物流基礎設施非標準化有直接的關系,要解決物流領域中的種種問題,相關部門就要建立物流基礎設施的最低門檻制度和相應的物流基礎設施標準,明確提出對物流基礎設施的具體要求,將那些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標準不規范的企業從物流行業中剔除出去,并且對已有的物流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令其限期整改,以達到或符合相關的標準要求。在逐步推行物流標準化的大環境下,有目的地正確引導中小物流企業朝著集約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市場力量將沒有達標的企業加以淘汰,實現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將有限的物流資源配置到那些高效率、有前途的物流企業中去。近幾年我國逐漸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在這種情況下,中小物流企業應該提升物流基礎設施在技術方面的改造,對那些能耗過高、整體狀況過差的運輸供給和機械設備加以更新,依靠大型物流企業所提供的物流平臺,實現分揀速度以及管理軟件平臺的提升,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戶的體驗以及服務的質量。
3.2.3利用“互聯網+”加快對新技術的推廣
在對供應鏈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其支撐,這樣才能真正提升物流的效率。政府應該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物流企業掌握并利用更為先進的物流實用技術。物流企業自身也應該充分認識到新技術、新方法對于企業提升其競爭力的重要性,從而主動掌握當今最先進的物流應用技術。在新技術、新方法日益涌現的今天,發達地區的一些物流企業通過融入“互聯網+戰略”,實現物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升級發展。經過這些物流行業中龍頭企業的牽頭,搭建起面對中小型物流企業的信息服務平臺,將貨運資源加以高效合理的整合,繼而開發設計出智慧型物流模式。正是利用當今“互聯網+”新技術,已經有很多物流企業推出了一站式“門到門”的發貨服務,實現了發貨企業跟物流企業之間的鏈接,讓運輸的全過程更加的透明化、合理化。在“互聯網+物流”背景下,倉儲管理和倉儲作業應該積極實施條碼技術、EDI技術、ERP技術、物流信息跟蹤等現代物流科技,讓企業能夠實時了解產品在供應鏈當中所處的位置,及時做出合理而有效的反應,提前發出預警,采取自動補貨的模式,以降低商品庫存,避免過高空架率,從而實現倉儲安全、分揀精確、配貨智能化以及運輸過程高速化的物流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互聯網+物流”新技術可以幫助物流企業建立起良好的物資配送體系和貨運體系,積極倡導自動化設備的推廣與應用,實現“產—存—運—銷”的一體化供應鏈管理,使得物流業在“新常態”化逐漸朝著高速化、多樣化、智能化、標準化、個性化方向發展[2]。
3.2.4推進傳統物流企業的轉型與升級
當前傳統物流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物流企業怎樣由傳統經營模式逐漸向現代物流模式進行轉型。當前,互聯網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大批融入互聯網思維和技術的新生物流企業正在悄悄地影響著傳統物流業。無論是市場發展的需求還是自身轉型的必經之路,積極引入互聯網思維,已經成為物流企業抵御市場競爭的有力手段。通過傳統觀念的實際轉變,不斷拓寬市場渠道,逐漸朝著生活性物流方面滲透,為中小企業提供出良好的服務。通過逐步引進新型的經營主體,包括外資、合資、境內獨資等投資主體,避免行業壟斷現象的出現。通過細分物流市場群,逐漸形成專業化、個性化的物流服務。通過主動疏通各物流節點,逐漸推進鐵路、公路以及水路運輸之間的對接。通過逐步推進企業信息化、市場化以及標準化方面的發展,將互聯網技術充分的利用起來,建立起貨運網絡的相關系統,增強貨運信息企業間聯系的程度,以實現生產性物流運輸以及倉儲效率的提升。在“一帶一路”構建中,應充分發揮鐵路物流和鐵路在速度快、網點廣以及運輸成本較低方面的優勢,加強各個地區跟歐亞大陸之間的貿易聯系。在推進傳統物流企業轉型的同時,還應提升物流的服務質量,逐漸朝著智能化、集約化、標準化以及增值服務之類的高端服務門類升級[3]。
4結語
綜上所述,物流行業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基礎性行業,是連接生產者跟消費者之間的一個紐帶,能夠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物流行業從業人員應該積極將傳統物流當中所呈現出的問題加以革新,促進我國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參考文獻[1]史錦梅.我國物流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對之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6(8).[2]何黎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物流業發展動能[J].中國流通經濟,2016(6).[3]黃鞍鋼,周紹杰,任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J].清華大學學報,2016(2).
作者:葛穎波 單位:清遠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小微物流企業服務券研究
- 下一篇:“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