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管理系教學革新探索

時間:2022-09-25 08:36:00

導語:高校物流管理系教學革新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物流管理系教學革新探索

摘要:通過分析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社會背景,提出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相應目標;同時,針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提出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物流管理;教學改革;社會背景;基本思路;具體措施

在現代物流發展的問題上,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是裝備、技術、資金上的差距。加強理論教學研究和實踐教學,使現代物流理論知識與社會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人才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是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社會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國際化的步伐逐漸加快,現代物流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運輸產品的單位產值的重量由重變輕,產品價值逐漸增大,短、小、薄、輕的產品將占主流。運輸需求量的增加速度逐漸放緩,但運輸質量、效率和服務需求越來越高,時效性越來越強。

(一)全國性物流基礎設施日益完備

在全國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產、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已建成多個合理規模、運作規范的現代化物流中心和專業配送中心,構建了全國性物流配送網絡,培養了多個國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條件的地區如深圳、上海已發展成亞洲乃至國際的重要物流中心。在此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了一大批具有全國性經營網絡的專業化骨干物流配送中心。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蓬勃發展

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對工商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產生重點影響,使之更加強化核心業務,加強企業聯盟,進一步實行社會化分工,不斷將核心業務之外的供應、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剝離出來。互聯網的普及,是運輸業進一步貫穿于國民經濟的生產、分配、流通和分配的全過程,體現了運輸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一大批規范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蓬勃發展起來。

(三)物流專業人才需求持續旺盛

從國外物流發展的經驗來看,企業要求物流方面的從業人員應具有一定物流知識和實踐經驗。為此,國外物流的教育和培訓非常發達,形成了比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訓系統。相當多的大學和學院設置了物流管理專業,同時在各國物流協會的領導下,全面開展了物流的職業教育。而我國在高等院校中設置物流專業和課程的尚為數不多,職業教育更加貧乏,遠遠不能滿足物流業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目前,社會上大量物流企業(企業物流)急需物流管理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的物流人才出現了緊缺,高薪的物流總監無人應聘現象不斷見諸報端。從全國的物流人才需求初步統計來看,人口缺口達4∕5之多。近幾年的畢業生出現供不應求現象,難以滿足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

(一)專業教學目標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一致

專業教學目標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相結合,教學計劃的設置、實施和修正,要以社會需求以及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為導向,力求專業教學改革與社會需求動態吻合。

(二)教育目標以培養學生持久學習能力為本

要使學生獲得具有普通與持久價值的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自己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三)大力培養“雙師型”為主的教師隊伍

專業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培養一支以“雙師型”為主的教師隊伍,根據物流專業特點,應以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訓為突破口,建成一支既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符合高職教育需要的師資隊伍。

(四)創新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

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點,同時也是專業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目前我國主要沿海港口的國際貨物運輸已經或正在取消紙張交易形式,代之以無紙貿易(EDI)方式,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盡快開發和使用與之相適應的現代化計算機教學系統。同時,可以合作開發或引進進出口模擬操作系統、集裝箱橋吊仿真操作系統、集裝箱碼頭的配載模擬操作系統、集裝箱碼頭的檢查口模擬操作系統等,豐富物流實訓教學內容。

(五)加強產學結合,體現專業改革的職業特征

為實現早期實習和多次實習,使實習系列化,應加快建設具有直觀性、仿真性和先進性的技術實訓中心。同時應大力拓展實習基地,采取多種形式,由校企共同設計、執行和評價教學過程,使產學合作更直接和有效。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物流管理在專業教育改革上,突出了素質培養和能力訓練,以職業分析為基礎,以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須的知識、技能、行為意識等綜合職業素質和能力,增強就業針對性,同時了解市場環境、企業運作、管理模式等實際問題,為畢業后上崗做好實際準備。

(一)理論知識的針對性、實踐技能的應用性

高職高專修業年限短,為提高就業和從業的競爭力,就必須突出自己的優勢。按“基礎理論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的特點,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體系。理論教學在體系上不求系統,針對專業平臺,強化支撐作用;在深度上,以夠用為度。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的優勢所在,實踐教學側重的就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在時間、設備、工程環境等方面能優先保證。通過實驗、實習尤其是實訓等,不斷提高學生的供應操作水平,加之隊伍和施教和產業部門的配合,走產學結合的道路,定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二)落實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主線

物流管理專業隸屬工商管理類,其支撐學科是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等。在以必需夠用原則下,它們支撐著專業應用平臺。在此之上,再根據工作的技術領域和崗位群的業務能力要求,結合突出高職院校辦學特色,把課程按邏輯關系整合成知識模塊,形成網絡狀的課程體系,成組培養所需的工作能力。按照“大平臺、小模塊”的構思,在工商管理的大平臺上,設置如下模塊:工作對象和手段(物流設施與設備、計算機軟、硬件)的構造、原理及應用技能和訣竅;物流業務的實事、現象和規律性知識;物流業務活動的商務管理知識,企業管理知識;專業信息獲取與技術知識模塊等。這些教學模塊目的明確,針對性強,能滿足培養目標的要求。

在技術應用能力培養方面,著重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在教改方案中按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和計算機應用三個層次組織安排教學,三年不斷線。并通過考證、實訓和和畢業設計等強制環節,使之熟練掌握這一應用技能。借助于產學合作和業務培訓,使學生能對社會上的常見物流管理軟件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較熟練的完成物流業務中信息流的組織工作。了解物流過程的各個環節,能初步設計產品的物流方案,并組織實施。另外,為增強就業、從業能力,組織安排學生報考推銷員資格證書、報關員資格證書、理貨員資格證書和機動車駕駛執照。并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講座、興趣小組、第二課堂及讀書研討、社會調查等活動,加強專業熏陶,鍛煉組織管理能力。課外培養計劃緊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及技術進步的步伐,把最新的理論技術和社會理念引入學校,縮短學校與社會的距離。

(三)注意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首先,現代工作內容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工作的完成更多的師依賴從業人員的智能而非體能,這就必然要求職業教育內容做出相應變革。其次,現代工作變化的速度日益加快,為了使從業人員具有更大的彈性,以適應繼續學習和轉崗的需要,不僅要延長普通教育年限,而且也應對職業教育內容做根本變革,以職業群為基礎設置專業,增強從業人員在某一大范圍中的遷移能力,從而增強其就業適應能力;再次,生產的自動化使得許多工作崗位合并,工作范圍被拓寬,對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的要求更寬,他們應具備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才能完成這些工作。

正是鑒于這些考慮,世界各國紛紛改變其職業教育的內容,由原來的崗位技能培養轉向更注重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物流管理專業綜合職業能力構建如下:A外語能力、B計算機能力、C物流業務能力、D自學能力、E適應能力、F基礎研發(創新)能力。

(四)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措施

1.突出為地方經濟服務的辦學宗旨。高等職業教育是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的產物,同時,高等職業教育只有堅持為地方經濟服務的辦學宗旨,才有發展的動力,形成勃發的發展后勁。物流專業的設置是依據各地政府提出的緊缺人才的目錄,即各類綜合性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級專業人才而設置得。鑒于我國目前已躍居世界第二貿易運輸國,迫切需要大批精通貨物運輸經營管理人才,物流專業的開發與發展,將為社會提供更多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專門人才。

2.專業內涵“窄中求寬”,擴展專業人才的適應性。從高職教育實踐看,高職院校即不能照搬普通大學一套,搞大而全。設置同樣的專業,也不能照搬職工大學一套,只搞職業性比較單一的專業。物流管理專業以物流業務能力為核心,以商務儲運、集裝箱運輸和國際貨運為專業內涵。商儲專業是個傳統專業,現在這一領域已有了很多新的發展。集裝箱運輸管理是八十年代后出現的新的行業與專業。國際貨運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也是一種新的行業與專業。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即掌握國際貨運業務,又通曉商業儲運業務與集裝箱運輸管理業務,還了解供應鏈管理知識,使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加強的適應能力。同時,物流管理專業在建設與發展過程中,還將不斷跟蹤社會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地動態調整專業結構,以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

3.形成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高職教育應突破傳統的重知識輕能力素質、重知識的現有結論而輕知識的發展方向,調整理論教學體系,并不斷吸納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去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同時。要大力提高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水平,提高理論教學效果。

四、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構建合理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體系

1.構建強支撐的物流管理專業理論教學體系。構建理論教學體系,著重處理好人才需求的多變性與人才培養的穩定性,人才需求的長期性與人才培養的短期性的問題,即要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應用性,又要讓學生具備一定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還要注重人文社會科學與技術教育相結合,就是實現共性與突出特色。

首先,根據所需工作能力組建知識模塊,形成網絡狀課程體系。第二,打破教研室界限,按知識模塊組成教學組,定期召開研討會。研究各模塊與大平臺的過渡與銜接,各模塊間的相互關系。第三,各模塊教學中,聘請產業單位的兼職教師開辦相應的課程與講座。2.構建全面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教學環節上,注重了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1)實踐教學內容要貼近生產和管理實際在培養共性的基礎上,針對崗位群所需的技能,借助于生產管理一線的實際,組織安排教學,使學生掌握實際工作的規程和標準;(2)實踐教學要營造工程環境與氣氛,加強硬件建設,建立先進的物流實驗室,把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引入學校,使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具有超前性;(3)實踐教學要加強與社會的聯系,把物流實驗室建成社會知名的物流培養基地。一方面能吸引和豐富軟件資源,另一方面來自生產一線的收訓人員也能留下寶貴的經驗,改進專業教學。深入開展產學合作,創造機會讓學生定崗實習,全面培養其組織管理能力。

(二)改革實用性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和方式

物流管理專業“素能本位”的培養模式,將當今社會需求和未來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能力進行分解,根據素質培養和能力培養的要求,合理確定學生必備的知識與技能,統籌安排學制年限內的各種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其他形式的教學活動。

為實現“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的高職高專培養要求,在教學方法上,實行課內教學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培養相結合,充分利用校內的實驗、實訓條件,訓練基本技能,利用校外的生產管理實訓基地培養綜合能力。

(三)建設扎實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基礎

1.加強物流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物流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應以工程實踐和教學雙重能力為主,具體措施如下:(1)物流管理專業教師須先進行實踐鍛煉2年,從事教學輔助工作2年,才可以擔任部分課程的主講工作;(2)持續聘請企業、科研等單位有名望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專家兼職教授、副教授了,并進一步發揮他們的作用;(3)積極引進具有豐富工程經驗和一定教學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積極引進和招聘高學歷和高級職稱的青年教師,提高專職教師的學歷層次和職稱比例。

2.加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建設。良好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是培養學生實踐意識和專業技能的可靠保證,是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場所。在設備、場地和技術等方面具有優勢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可以在國家職業標準的統一指導下,建立職業技能鑒定場所,使其成為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示范窗口。

完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物流企業建立項目合作協議,互惠互利共同發展。進一步擴大與工商企業物流部門的聯系,拓展專業面。在條件成熟時,可在當地物流園區設立專業培訓點,開展物流教育培訓工作。

3.加強物流管理專業教材建設。專業教材建設目標是以校企聯合為依托,可精選和出版一批即能滿足教學要求,又能適應企業實際需要的主干課程。如:物流管理學、物流信息管理、物流運籌、物流運輸、物流倉儲與配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