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信息化論文

時間:2022-02-22 03:51:00

導語:物流管理信息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管理信息化論文

一)相關理論綜述:

物流管理信息化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性問題,它包含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企業物流信息化

由于物流管理的基礎是物流信息,是用信息流來控制實物流,因而企業紛紛將物流信息化作為物流合理化的一個重要途徑,主要做法有:

(1)普遍采用條形碼技術(Bar-Coding)和射頻識別技術(RFID),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準確性;采用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數據交換技術(WebEDI)進行企業內外的信息傳輸,實現訂單錄入、處理、跟蹤、結算等業務處理的無紙化。

(2)廣泛應用倉庫管理系統(WMS)和運輸管理系統(TMS)來提供運輸與倉儲效率。

(3)通過與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共享,實現供應鏈的透明化,運用JIT、CPFR、VMI、SMI等供應鏈管理技術,實現供應鏈伙伴之間的協同商務,以便“用信息替代庫存”,降低供應鏈的物流總成本,提高供應鏈的競爭力。

(4)通過網上采購輔助材料、網上銷售多余庫存以及通過電子物流服務商進行倉儲與運輸交易等手段,借助電子商務來降低物流成本。

2、物流企業信息化

由于在倉儲、運輸管理和基于互聯網的通訊方面的技術與實施能力,已成為進入第三方物流行業的門檻,物流企業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并呈現以下特點:

(1)物流信息服務包括預先發貨通知、送達簽收反饋、訂單跟蹤查詢,庫存狀態查詢、貨物在途跟蹤、運行績效(KPI)監測、管理報告等,已成為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基本內容。

(2)物流企業在客戶的財務、庫存、技術和數據管理方面承擔越來越大的責任,從而在客戶供應鏈管理中發揮戰略性作用。物流外包影響供應鏈管理的最大因素是數據管理,因為用企業及其供應鏈伙伴廣泛接受的格式維護與提取數據以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物流企業不僅需要在技術方面進行較大投入,而且還需要具備持續改進、例外管理和流程再造能力。所以對技術、人才和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已成為物流企業區別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

(3)物流企業大都采用面向客戶自主開發物流信息系統的方式來實現物流信息化。

3、物流信息服務業

物流信息化需要物流信息技術的支撐;同時,物流信息化的發展也帶動了物流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目前,物流信息服務業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供應鏈軟件提供商:供應鏈軟件提供商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提供WMS、TMS等物流功能管理的軟件商,如EXE、Provia;二是提供供應鏈管理計劃與執行系統(SCP、SCE)的軟件商,如i2、Manugistics;三是在提供ERP的基礎上向上下游擴展到企業資源管理(ERM)的軟件商,如SAP、Oracle、PeopleSoft。這些軟件商將行業標準、優化的流程和商業智能融入在軟件系統,客戶既可以選擇成套的行業解決方案,又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先上一部分模塊。

(2)信息中間商(Informediary):主要是提高專門的信息基礎設施。物流服務商要和客戶之間實現供應鏈一體化,又沒有辦法自己來做這么大的信息平臺,因此通過信息中間商來進行這樣的服務。如Capstan公司,通過建立一個公共信息平臺,把采購商、供應商、物流服務商、承運人、海關、金融服務等機構都放到上面。通過這個平臺,大家來交換數據,完成國際物流服務。數據交換的方式很多,可以用傳統的EDI方式,也可以用在網上作FTP文件傳輸,或者是采用現在比較流行的XML聯接。這種服務商通過會員制來提供服務。由于全球供應鏈最難的或者說信息最容易脫節的地方,就是跨越國境,因而這一服務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3)網上市場(E-Marketplace):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網上交易不斷涌現,其中物流特別是運輸網上交易日益活躍。運輸網上交易形式多樣,包括合并第三方提供商,如由J.B.HuntTransport等六個伙伴合并而成;也包括行業中立交易商如,提供運輸能力與需求的自動匹配與優化,管理現場交易等各種運輸交易形式,以便為參與者提供交易的靈活性,創造專門的和定向的交易市場,為客戶提供一個客戶化運輸管理系統(TMS)軟件包的所有益處,而不需要購買、安裝并盡量利用現有員工。

四)案例分析:

建立高效、迅速的現代物流系統,才能建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海爾集團可以說是企業物流信息化的一個成功案例,海爾認為,圍繞訂單而進行的采購、設計、制造、銷售等一系列工作,最重要的一個流程就是物流。離開物流的支持,企業的采購與制造、銷售等行為就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預知性。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使其能夠在物流方面一只手抓住用戶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全球供應鏈。海爾實施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現代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的主要特征是速度,而海爾物流信息化建設需要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使供應鏈上的信息同步傳遞,能夠實現以速度取勝。

(2)海爾物流需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能夠向客戶提供競爭對手所不能給予的增值服務,使海爾順利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變。

海爾采用了SAP公司提供的ERP和BBP系統,組建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統。

ERP系統:共包括五大模塊MM(物料管理)、PP(制造與計劃)、SD(銷售與定單管理)、FI/CO(財務管理與成本管理)。

ERP實施后,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孤島”,使信息同步而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實時性與準確性,加快了對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如原來訂單由客戶下達傳遞到供應商需要10天以上的時間,而且準確率低,實施ERP后訂單不但1天內完成“客戶—商流——工廠計劃——倉庫——采購——供應商”的過程,而且準確率極高。

另外,對于每筆收貨,掃描系統能夠自動檢驗采購訂單,防止暗箱收貨,而財務在收貨的同時自動生成入庫憑證,使財務人員從繁重的記賬工作中解放出來,發揮出真正的財務管理與財務監督職能,而且效率與準確性大大提高。

BBP系統(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主要是建立了與供應商之間基于因特網的業務和信息協同平臺。該平臺的主要功能:

(1)通過平臺的業務協同功能,既可以通過因特網進行招投標,又可以通過因特網將所有與供應商相關的物流管理業務信息,如采購計劃、采購訂單、庫存信息、供應商供貨清單、配額以及采購價格和計劃交貨時間等給供應商,使供應商可以足不出戶就全面了解與自己相關的物流管理信息(根據采購計劃備貨,根據采購訂單送貨等等)。

(2)對于非業務信息的協同,SAP使用構架于BBP采購平臺上的信息中心為海爾與供應商之間進行溝通交互和反饋提供集成環境。信息中心利用瀏覽器和互聯網作為中介整合了海爾過去通過紙張、傳真、電話和電子郵件等手段才能完成的信息交互方式,實現了非業務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網上。

實施和完善后的海爾物流管理系統,可以用“一流三網”來概括。這充分體現了現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指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三網”分別是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和計算機信息網絡。整個系統圍繞訂單信息流這一中心,將海爾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整合之后的物流平臺使供應商和客戶、企業內部信息網絡這“三網”同時開始執行,同步運動,為訂單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目前海爾已實現了即時采購、即時配送和即時分撥物流的同步流程。100%的采購訂單由網上下達,提高了勞動效率,以信息代替庫存商品。

海爾的物流系統不僅實現了“零庫存”、“零距離”和“零營運資本”,而且整合了內部,協同了供貨商,提高了企業效益和生產力,方便了使用者。

我們再來看一看通過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優勢的典型案例。成立于1907年的美國聯邦快遞公司(UnitedParcelService,UPS)是世界上最大的配送公司。2000年,聯邦快遞公司年收入接近300億美元,其中包裹和單證流量大約35億件,平均每天向遍布全球的顧客遞送1320萬件包裹。公司向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服務公司以及個人提供各種范圍的陸路和空運的包裹和單證的遞送服務,以及大量的增值服務。表面上聯邦快遞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來源于其由15.25萬輛卡車和560架飛機組成的運輸隊伍,而實際上聯邦快遞公司今天的成功并非僅僅如此。

80年代初,聯邦快遞公司以其大型的棕色卡車車隊和及時的遞送服務,控制了美國路面和陸路的包裹速遞市場。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隨著競爭對手利用不同的定價策略以及跟蹤和開單的創新技術對聯邦快遞的市場進行蠶食,聯邦快遞的收入開始下滑。許多大型托運人希望通過單一服務來源提供全程的配送服務,顧客們希望通過掌握更多的物流信息,以利于自身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隨著競爭的白熱化,這種服務需求變得逾來逾迫切。正是基于這種服務需求聯邦快遞公司從90年代初開始了致力于物流信息技術的廣泛利用和不斷升級。通過應用三項以物流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服務提高了競爭能力:

第一,條形碼和掃描儀使聯邦快遞公司能夠有選擇地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地跟蹤和報告裝運狀況,顧客只需撥個免費電話號碼,即可獲得"地面跟蹤"和航空遞送這樣的增值服務

第二,聯邦快遞公司的遞送駕駛員現在攜帶著以數控技術為基礎的筆記本電腦到排好順序的線路上收集遞送信息。這種筆記本電腦使駕駛員能夠用數字記錄裝運接受者的簽字,以提供收貨核實。通過電腦協調駕駛員信息,減少了差錯,加快了遞送速度。

第三,聯邦快遞公司最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是創建于1993年的一個全美無線通信網絡,該網絡使用了55個蜂窩狀載波電話。蜂窩狀載波電話技術使駕駛員能夠把適時跟蹤的信息從卡車上傳送到聯邦快遞公司的中央電腦。無線移動技術和系統能夠提供電子數據儲存,并能恢復跟蹤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數百萬筆遞送業務。通過安裝衛星地面站和擴大系統,使適時包裹跟蹤成為了現實。

今天,提供全面物流信息服務已經成為包裹速遞業務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核心競爭要素。以聯邦快遞為代表的企業應用和推廣的物流信息技術更成為現代物流的核心,是物流現代化的標志。

三)結論和建議:

物流信息化已成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改進客戶服務、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基本手段,更成為物流企業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前提條件,但物流信息化,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還需要一個漫長的摸索提高過程,以上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把握住以下幾點,你就握住了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首先,要把服務是物流信息化的核心。許多成功企業,無不是以滿足客戶服務需求為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出發點,通過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供應鏈伙伴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共享;特別是物流企業,更要把為客戶提供的信息服務內容作為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依據。

其次,實現標準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礎。物流活動包括運輸、倉儲、包裝、配送、流通加工等多個環節,在運輸方面涉及鐵路、公路、航空、海運和國際運輸等多種模式,在服務方面涉及電子、汽車、藥品、日用消費品等眾多行業,需要物流信息系統像紐帶一樣把供應鏈上的各個伙伴、各個環節聯結成一個整體,這就需要在編碼、文件格式、數據接口、EDI、GPS等相關代碼方面實現標準化,以消除不同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障礙。可以說,加快我國物流標準化特別是物流信息標準化步伐,是推進我國物流信息化的基礎。

第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物流信息化的關鍵。要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于實際的物流業務之中。特別是要廣泛應用互聯網建設物流信息平臺,為企業間的信息溝通創造條件。近年來,我國從政府到企業對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提高,但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統建設仍以專線為主,不便于信息網絡間的連接;由于缺少實用可*的成熟物流軟件,使企業在建設物流信息系統時不敢投入,自主開發又存在起點低、周期長的問題;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缺乏,也使企業物流信息系統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中小企業的物流信息化舉步維艱。因此,創造物流信息化良好的應用環境,提高物流信息化的應用水平,是推進我國物流信息化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