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評價提供決策依據論文
時間:2022-06-15 09:30:00
導語:業績評價提供決策依據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企業業績評價是指運用數理統計和運籌學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定量和定性對比分析,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作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價。包括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目標、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程序和評價報告等八大要素。
關鍵詞:企業;業績;業績評價;企業業績評價體系
1企業業績評價的概念
業績一詞,也有將其稱作績效或效績的,反映的是人們從事某一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的集合;評價是人們對這一過程和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業績評價作為企業管理中頻繁提到的一個概念,則是指企業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如政府、股東、債權人、財務分析師、供應商和客戶、社會公眾等為達到特定的目的,選擇特定的標準,設定特定指標,并采用特定方法對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經營管理活動過程及結果作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判斷。
企業業績評價也稱為企業績效評估或企業效績衡量,在現實工作中也常常被稱為“考核”、“考評”,而對于其書面解釋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同學者給出了不同定義,筆者認為,企業業績評價是指運用數理統計和運籌學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定量和定性對比分析,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做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價。包括對企業經濟效益的評價和對經營者業績的評價。通過對企業經營績效的評價,可以為企業各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依據,有利于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2企業業績評價的內容
一個完善且有效的企業業績評價體系所涵蓋的內容通常應包括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目標、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程序和評價報告等八大要素。
2.1評價主體
評價主體指與評價對象的利益密切相關的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及職員、政府管理部門、供應商以及顧客等。
(1)投資者。投資者投入資本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資本最大化的保值增值。一方面,投資者從投資決策角度對于企業業績進行評價以決定其應否投資,這種評價也叫企業價值分析。另一方面,投資者從委托人角度會對其所投入企業的資源的保值增值情況予以充分關注,對作為人的企業經營者在企業價值創造中的貢獻進行評價。
(2)債權人。債權人盡管通過契約享受固定收益,明確了其自身權益,不承擔留剩風險和留剩收益,但如果企業破產、倒閉,債權人同樣也會遭受損失。
(3)管理者和職員。企業管理者和職員的人力資本價值實現和薪水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經營業績。當企業經營失敗時,他們就可能面臨價值降低甚至完全喪失的風險,所以企業的各項決策所帶給職員的人力資本的風險和財務資本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是相同的。對這些人力資本價值的保護要求企業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職員利益。
(4)政府管理部門。政府一方面要考慮企業交納的稅金,另一方面要考慮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這種可持續發展要求企業從整個社會的利益出發,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在短期內這一要求可能會與企業的自身利益相沖突。因此,政府將采取相應的措施把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破壞納入企業的經營成本當中,制定相應的評價體系來約束企業的行為。為此,政府管理部門應從行政管理和社會公眾利益代表的角度對企業進行社會貢獻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企業所提供的稅金、就業機會以及對職工的社會福利保險、環境保護等責任義務的履行情況。
(5)供應商。供應商是企業的長期合作伙伴,是企業價值鏈的重要環節。供應商通過對企業經營的可持續發展和企業信譽的評價來決定是否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6)顧客。顧客是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購買者,是企業實現價值增值的有力保障。顧客對企業進行評價的目的在于決定是否購買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2.2評價客體
評價客體是指評價活動實施的對象。任何客體都是相對于特定的主體而言的,它由主體的需要而定。因此,評價客體的選擇有賴于評價主體的確定,不同的評價主體決定了不同的評價對象,評價指標和標準也有差異,對評價對象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企業業績評價的對象包括企業和經營管理者。評價結果對業績評價對象必然會產生影響,勢必關系到評價對象今后的發展。一般來說,以企業為評價對象,著重反映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的管理水平、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四個方面,評價的結果關系到企業的擴張、維持、收縮、轉向或退出;以經營管理者為評價對象,則著重反映經營者對企業的經營、成長、發展的貢獻和成果等方面,評價的結果則關系到管理者的選聘、職務的升降和報酬等問題。
2.3評價目標
企業業績評價的目標是整個評價系統運行的指南和目的。沒有明確的目標,整個業績評價系統將處于無序狀態。基于財務契約主體的多元性,業績評價的目標也各不相同。例如:債權人在進行信貸或賒銷決策時,要對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評價,業績評價能夠很好地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降低債權人的風險;投資者對企業進行業績評價的目的則是進行投資決策,業績評價能提供經理人的努力程度的信息等,讓投資者更好地決定是否聘請該經理人;資源提供者對企業經營者進行的經營業績評價,其目的主要是用于經營者聘任決策、報酬計劃、公司治理結構的構建。
企業業績評價的目標應當與企業總體戰略目標相協調。業績評價應當為企業戰略的調整提供有用信息,并通過業績評價引導人們的行為,使企業管理者和員工自覺地為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而努力。一般來說,企業業績的評價目標主要體現在財務目標、價值目標和平衡目標三個方面。
2.4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是指根據評價目標和評價主體的需要而設計的、以指標形式體現的能反映評價對象特征的因素,是實施企業業績評價的基礎和依據。有財務方面的,如投資報酬率、成本利潤率、銷售利潤率、每股收益率等;也有非財務方面的,如產品市場占有率、顧客滿意程度、售后服務水平、產品質量、創新速度和能力等。可見,如果沒有這些評價指標,業績就無從展開,評價也不可能進行。因此,如何將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關鍵因素準確地體現在各具體指標上,是業績評價系統設計的重要問題。
設計業績評價指標通常的做法是,由社會公認的機構或行業部門設計共性指標,企業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需要進行取舍,并適當補充一些個性指標。由于企業是社會的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使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群體的利益受到企業業績的影響,在選擇評價指標時則更要注意評價指標的規范性、通用性和可比性。需要說明的是,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企業以及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評價指標的設置以及各指標的重要程度也不盡相同。
目前,業績評價的評價指標由財務業績定量評價指標和管理業績定性評價指標兩大體系構成。確定各項具體指標之后,再分別分配以不同的權重,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
2.5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是指判斷評價對象業績優劣的基準。它是對企業的業績進行價值判斷的標尺,一般是根據數理統計方法經測試和調整后確定的。常用的標準有年度預算標準、資本預算標準和競爭對手標準等。具體選用標準時,一般應與評價客體相聯系,評價標準的選擇對評價結果有重大的影響。對比的標準不同,判斷業績好壞的標準也不同,得出的結論將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按照不同的標準得出的業績評價信息,所起的作用不同,它們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滿足企業戰略性業績管理的需要。此外,評價標準的選擇還取決于評價的目的。
實務中,業績評價標準分為財務業績定量評價標準和管理業績定性評價標準。財務業績定量評價標準包括國內行業標準和國際行業標準兩方面。國內行業標準根據國內企業年度財務和經營管理統計數據,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分年度、行業、規模統一測算。國際行業標準根據居于行業國際領先地位的大型企業相關財務指標實際值,或者根據同類型企業相關財務指標的先進值,在剔除會計核算差異后統一測算。財務業績定量評價標準按照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及指標類別,劃分為優秀、良好、平均、較低和較差五個檔次。管理業績定性評價標準根據評價內容,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水平和出資人監管要求等統一測算,并劃分為優、良、中、低和差五個檔次。
應該指出的是評價標準選定后并非一成不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和技術環境等外部條件的不斷變化,業績評價的目的、評價的范圍和出發點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評價標準也應相應地作出調整。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評價標準是發展變化的。然而,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評價標準應該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2.6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是根據評價指標對照評價標準進行價值判斷,得出最終業績評價結果的手段。它是將評價指標與評價標準聯系在一起的紐帶,因為在選擇了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之后,還需要采用一定的評價方法,從而實施對評價指標與評價標準的運用,以獲取客觀公正的評價結果。顯然,沒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就成了孤立的評價要素,因而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評價方法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2.6.1財務業績定量評價方法
財務業績定量評價是運用功效系數法的原理,以企業評價指標實際值對照企業所處行業(規模)標準值,按照既定的計分模型進行定量測算。其基本步驟包括:①提取相關數據,加以調整,計算各項指標實際值;②確定各項指標標準值;③按照既定模型對各項指標評價計分;④計算財務業績評價分值,形成評價結果。
2.6.2管理業績定性評價方法
管理業績定性評價是運用綜合分析判斷法的原理,根據評價期間企業管理業績狀況等相關因素的實際情況,對照管理業績定性評價參考標準,對企業管理業績指標進行分析評議,確定評價分值。其基本步驟包括:①收集整理相關資料;②參照管理業績定性評價標準,分析企業管理業績狀況;③對各項指標評價計分;④計算管理業績評價分值,形成評價結果。
2.6.3計算綜合業績評價分值,形成綜合評價結果
根據財務業績定量評價結果和管理業績定性評價結果,按照既定的權重和計分方法,計算出業績評價總分,并考慮相關因素進行調整后,得出企業綜合業績評價分值。綜合評價結果是根據企業綜合業績評價分值及分析得出的評價結論,分為優、良、中、低和差五個等級。
2.7評價程序
業績評價程序主要包括六個步驟,即第一步:明確戰略目標;第二步:確定評價對象;第三步:尋找關鍵成功因素;第四步:設計評價指標并確定評價標準;第五步:進行業績評價,得出評價結論;第六步,編制業績評價報告。
2.8評價報告
評價報告是企業評價系統的輸出信息,也是評價系統的結論性文件。它是根據業績評價結果編制、反映被評價企業業績狀況的書面文件,由報告正文和附件構成。其中,評價報告正文應當包括評價目的、評價依據與評價方法、評價過程、評價結果以及評價結論、需要說明的重大事項等內容;評價報告附件應當包括企業經營業績分析報告、評價結果計分表、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專家咨詢報告、評價基礎數據及調整情況等內容。
評價主體以業績評價對象為單位,通過會計信息系統及其它信息系統,獲取與評價對象有關的信息,經過加工整理后得出業績評價對象的評價指標數值或狀況,并將該評價對象的評價指標的數值狀況與預先確定的評價標準進行對比,然后通過分析找出產生差異的原因、責任及影響,從而得出評價對象業績優劣的結論,形成企業業績評價報告。
參考文獻
1王化成.企業業績評價[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張蕊.企業經管業績評價理論與方法的變革[J].會計研究,2001(12)
3財政部統計評價司.企業業績評價工件指南[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孟建民.中國企業業績評價[M].北京:中國財政出版社,2002
(轉自:科技創業月刊)*基金項目:咸寧學院院級課題《基于環境責任的企業業績評價研究》(項目編號:KY0836)階段性研究成果
- 上一篇:超市主管個人工作總結
- 下一篇:體制創新推動教育績效增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