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資源與旅游業的關系綜述論文
時間:2022-12-08 03:32:00
導語:人文資源與旅游業的關系綜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文資源是人類的寶貴財富,也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資源。要使旅游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認識人文資源與旅游業既互助又沖突的關系,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人文資源,使人文資源與旅游業有機地結合,更好的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關鍵詞:人文資源;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人文資源是人類活動的痕跡,是人類的一筆寶貴財富。我國著名的學者費孝通先生認為,所謂的人文資源就是人工的制品,包括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它和自然資源一樣,只是自然資源是天然的,而人文資源卻是人工制造的,是人類從最早的文明開始一點一點地積累、不斷地延續和建造起來的。它是人類的歷史、人類的文化、人類的藝術。“人類通過文化的創造留下來的、可以供人類繼續發展的文化基礎,就叫人文資源。”從費孝通先生對“人文資源”的解釋和定義可知,人文資源有有形與無形之分,人文資源是可以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利用的。同時,人文資源又是與自然資源相對應的,但與自然資源相比,人文資源與人類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體現了人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反映了人類豐富多彩的歷史和文化,也能使人獲得更多的樂趣、享受、情感和知識。對自然資源,一般只能被動地接受,而人文資源卻能引起人們的反應、共鳴和參與。所以如果沒有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就無法為人們所欣賞。
因此,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少不了人文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旅游業的發展也不例外,重視文化建設,充分合理地開發和利用人文資源,對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人文資源對旅游的互助與沖突
人文資源對旅游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第一,旅游地的民眾道德水準高,文化涵養好,精神風貌新,會使游客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山好水好不如人好。第二,自然景觀如蘊涵了豐富的人文資源,其魅力當然更大。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喀斯特地貌溶洞里的鐘乳石造型會被賦予文學作品或傳說里的人物、故事的緣故了。第三,人文資源是全人類的財產,所以它也可以為各國各民族所用,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如香港的迪斯尼樂園,深圳的世界之窗和“中國民俗文化村”等等,都是借他國或他民族之人文資源發展本地旅游業的成功范例。
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可以為人文資源的保護提供資金的支持。
但是,發展旅游業在很多方面也會與人文資源的保護發生沖突。
首先,旅游業的發展會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人文資源,而旅游企業受利益的驅動,也不可避免地會只顧眼前利益透支人文資源。如一些摩巖石刻壁畫等人文資源,利用過度了就會加快其風化腐蝕的速度,造成嚴重毀壞。
其次,旅游業的發展,提高了旅游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會改變其生活方式,進而影響人文資源生存、傳承與發展的環境。如上網、跳現代交誼舞、唱卡拉OK等等,還有與旅游者的接觸,都會對旅游地的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其原有的生活方式、穿著打扮受到影響并改變。這些改變必然會影響到當地人文資源的存在方式與環境等,嚴重的可能會導致一些人文資源消失。
再次,過量的游人涌入也會使旅游地在用水用地等方面不堪重負,從而造成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這個環境當然也包含了人文資源。
因此,要發展旅游業,必須正確認識人文資源與旅游業的關系,只有合理適度地開發利用人文資源,才能更好地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二、當前人文資源開發利用與旅游業的結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足,對人文資源重視不夠,導致對旅游景點文化資源投入不足,文化品位太低。缺乏吸引力
在市場經濟社會里,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已不足為奇。但是對文化建設的忽視,對人文資源的誤解,已經導致環境的污染、自然生態的失衡、人類精神家園的失落等嚴重的社會問題,并進而損害經濟建設環境與外商投資環境,同時也嚴重影響旅游環境。這就不得不加以重視了。費孝通認為,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不是導彈的精確度,而是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而以人文資源為基礎的文化建設正是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煥發人們的精神風貌的最有效手段。
當人們的物質文明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精神的享受(藝術的欣賞與參與、旅游、體育運動等等)就會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精神的愉悅、心理的健康,會成為提高工作效率及活躍創造性思維的動力。
這就是人文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的原理。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看不到人文資源的作用,在旅游景點中人文資源的開發力度不夠,致使景點的文化含量低,缺乏對游客的更大吸引力。廣西岑溪市的吉太白霜澗漂流,是一段既可欣賞兩岸原始森林美麗景色,又能享受驚險刺激的漂流。但也只限于純粹的漂流。如增加人文資源的開發,將當地的民情民俗傳說等融入漂流的過程中,對游客的吸引力還可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二)認識偏差。本末倒置,對人文資源重利用輕保護,導致人文資源的生存危機,影響了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個地方區別于另一個地方的區域文化,一個民族區別于另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資源,是推動旅游發展的核心要素。民族文化、民族風情是一種重要的人文資源,旅游業的發展,就是依靠異彩紛呈的多民族文化與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的支持。因此,在發展旅游業中必須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人文資源。如果對文化資源、人文資源重視不夠,一味地將其作為旅游業的工具,看不到文化資源與人文資源相對的獨立性,對文化資源與人文資源的保護缺乏力度,這些資源就會受到嚴重破壞。這必然會損害旅游業的根本。輝煌的麗江旅游業憑借的不僅是當地獨特的自然景觀,更有其享譽全球的納西東巴文化,但伴隨旅游業的發展也嚴重地影響了東巴文化的生存環境。僅從接待海內外旅游者的數量這一旅游經濟指標來看,2000年后,麗江每年的接待量超過300萬人,是麗江市人口的三倍,玉龍雪山每年完成的接待量超過120萬,麗江古城每年總接待量超過150萬,是麗江古城人口的30倍,是麗江城市人口的20倍。外來人口的流動、轉換、沖擊,給當地的本土文化帶來很大的沖擊,本土文化面臨著外來文化如漢族文化、西方文化同化的危險。納西語的普及面越來越窄,納西語中的漢語成分越來越大,許多新一代納西人已不會講納西話。納西服飾、傳統納西建筑、東巴文字、納西民俗風情等普及程度越來越低,現代西服、鋼筋混泥土建筑、漢族語言文字、漢族習俗等普及面越來越廣,已有覆蓋本土文化之勢,納西民族文化面臨嚴峻的危機。如今居住在古城內的納西族人已寥寥無幾,而新城區又沒能把現代建筑風格與納西族能的建筑文化風格相融合,喪失了自己應有的風格。旅游業發展引起的一系列變化,使麗江文化與外來文化發生劇烈的碰撞,更主要的是對人文資源的保護力度不夠,導致麗江的人文資源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伴隨旅游業發展而至的色情、暴力等外來文化糟粕對麗江社會文化特別是對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沖擊力也不可低估。筆者就曾親眼目睹一群本地少年在酒吧唱卡拉、喝酒至深夜的情景。這種生活方式對麗江的傳統文化的傳承肯定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因此,麗江古城內的納西文化資源的保護已經日見嚴峻了。而像麗江這樣的文化旅游城市存在的問題,在全國、在廣西、在桂林,甚至在各縣、鄉鎮都存在著。
人文資源可以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資源,但也不都是可以無限利用的。有形的人文資源需要保護,無形的也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挖掘整理發展。人文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應該是一個原則。
(三)人才匱乏,人文資源與旅游結合檔次不高,目前旅游業的發展遇到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創新不夠,點子不新
人文資源雖然在很多地方都很豐富,但是卻沒有能夠很好地開發利用,或者說是人文資源與旅游業的結合不上檔次。主要原因是缺乏懂旅游善經營的人才,對本地旅游資源(包括人文資源)特點及其與周邊地區的旅游資源的屬性與異同缺乏準確的分析,對本地的旅游城市形象定位不準,缺乏系統科學的策劃與操作,因而造成人文資源與旅游業的結合不倫不類,旅游產品缺乏亮點,或者與旅游消費需求不相吻合。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還是要有人才。
另外,由于資金有限、文化設施簡陋,或者設施規模太小,人文資源與旅游的結合難成氣候,使自然景觀僅僅停留在原生狀態,遠遠不能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
三、合理利用人文資源。促進旅游業發展
如果任由人文資源的被毀壞,或者毫無節制地利用人文資源,文化生態平衡將會受到無以復加的破壞,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會成為一句空話。
(一)正確認識人文資源與旅游業的關系人文資源是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也可以為人類的經濟活動帶來巨大的動力,成為人類經濟活動的工具。同樣,人文資源也可以成為旅游業的資源,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的結合,能使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和生命力。一個湖泊與仙女沐浴的結合,一塊石頭凹痕與人形腳印的吻合,還有望夫石、飛來峰等等,都是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有機結合,之后才有趨之若鶩的旅游人群。
但是,人文資源也有其存在的相對獨立性,它不可以被人為所欲為地拿來作為旅游的工具。南方某縣意圖把當地包裝成楊貴妃的故鄉并以此招攬旅游人群,但卻始終無法調動人們的旅游欲望。原因就是無視人文資源的相對獨立性,拿人文資源在旅游業上濫用的結果。可以說,人文資源來自文化資源,而文化是“人類確立自身超越動物性的存在意義的根本所在。一部人類史,說到底是一部自然的人化與自然的文化的歷史,是一部動物的生存超拔到人類文化的生存境地的歷史”。可見文化以及文學藝術、人文資源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意義。
因此我們要給予文化人以充分的自主、自由創作的空間,明確文學藝術、人文資源的相對獨立性,使之與旅游業成為有機的、自然而然的結合。而不是把文化資源與人文資源當作單純的發展旅游業的工具或附庸。當然對人文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是每一個國家和每一個民族的權利,關鍵是要開發利用得當,不可濫用。更重要的是,對文化生態要有危機意識,對人文資源要加以保護,加以挖掘、整理與發揚光大。
(二)大力培養具有高文化素質的旅游人才-促進人文資源與旅游業的結合
大多數的情況下,旅游業是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結合,如何結合,結合得怎么樣,必須由懂文化懂旅游的專業人士進行系統的策劃和操作。否則,前述二者的結合就會成為生拉硬扯而顯得不倫不類并成為笑柄。為此,引進人才與培養人才必須得到充分的重視,對于懂旅游善管理的高級人才,要舍得本錢引進來,特別是一些專家,他們能夠從更高的角度用更科學的方法,對一個地區的旅游業加以規劃,能使一個地區的人文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利用。深圳作為一個從小漁村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市,其人文資源比很多城市都缺乏,但其旅游業卻發展迅猛。“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觀瀾高爾夫旅游勝地等等,一個個響當當的旅游品牌,是深圳大膽引進和大力培養高素質旅游人才的結晶。可以說,高素質的人員結構正是深圳旅游業的成功之本。
目前很多地方的學校還存在忽視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的傾向,或者培養的此類人才不適合旅游市場的需要,再一個是培養出來的人才留不住。為此,除了引進高級人才,本地的高校、普通職校還得擔負起培養高素質旅游人才的重任,地方政府必須進一步改革人才使用、人才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政策,培養起一支高素質的旅游專業隊伍,使人文資源與旅游業能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根據當地的文化背景、文化淵源及文化特點。開展橫向聯系。整合周邊旅游文化資源,準確定位旅游城市形象每一個城市都有其區別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點與人文資源特點,這種特點與自然景物的特點結合,就成為其旅游的特點,也是旅游的吸引力所在。但是,任何一個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城市之間也會互相影響的。一個城市的旅游業對另一個城市的旅游業也會產生影響。因此,發展一地的旅游業必須將該地的旅游業放到與之有密切聯系的大環境當中,并加強與周邊城市的聯系和融合,使其成為周邊大旅游環境的中的一分子,使之成為另一城市旅游的自然延伸與必要補充。所以,發展城市的旅游業應在找準其特點的基礎上,還必須進行城市之間的橫向比較,明確其異同,以準確定位其城市旅游形象。桂林、肇慶、梧州的旅游內涵實質都是山水,怎樣突出其鮮明個性,樹立起鮮明的形象,并使之家喻戶曉,更好地吸引游客,恐怕考慮其山水與人文資源的結合才是關鍵。
(四)要順應世界旅游業的發展趨勢。不斷開發旅游新概念、新產品
旅游業發展到今天,沒有創新就很難有大發展,創新就是要走旅游業與人文資源的結合,發掘不同區域人文資源的特點,使之與旅游業緊密結合,促進旅游業的更大發展。桂林有溶洞,貴州也有溶洞,你必須告訴人們它們之間的不同點是什么,才能使游客游了貴州的溶洞還想游桂林的。桂林有甲天下的山水旅游產品,桂林更有聞名中外的文化旅游產品——印象劉三姐與樂滿地。梧州有龍母廟,廣東悅城也有龍母廟,那你得明確梧州的是龍母太廟,地位更尊貴,才能刺激人們的游玩心理。
(五)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提升品質,同時。要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和諧旅游
旅游同經濟一樣,也必須講究資源利用,特色突出。講究檔次,突出精品。講究人性,突出和諧。目前很多地方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但卻沒有突出重點,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平均用力,點多面廣,特色不鮮明,旅游產品不上檔次,導致其吸引力不強,給人不值一游的感覺。以梧州為例,市區內有建筑人文景觀——騎樓城,有龍母文化的龍母廟,有道教的白鶴觀,有佛教的四恩寺,還有儒教的圣文院,縣市下面有蒙山的太平天國封王建制地,藤縣的太平獅山,蒼梧的爽島庫區,岑溪的吉太白霜澗,這些景觀或者文化底蘊深厚,或者自然特色鮮明。如果能將其中一個加以大力開發,推向市場。都有可能成為梧州的旅游拳頭產品。可惜的是開發力量過于平均,使得這些景點與人文資源的結合缺乏深度與廣度,不能滿足人們的旅游消費需求。僅就市區而言,如能將龍母文化及佛道儒有機地統一于遙相呼應的三山(分別為河東、河西、河南的白云山、鶴山、火山)之內,將騎樓城房屋加以改造,使之成為供游客悠閑住宿之地。這樣把梧州市區內的旅游資源重組后打造成旅游基礎設施齊備、環境和諧,與人文資源結合充分的旅游品牌應是完全可能的。公務員之家
(六)運用多種方法保護人文資源,將人文資源與旅游業有機地結合
當代人文資源的保護就是每一國家、每一民族、每一地域對自身文明軌跡的保護,是對人類精神財富的守護與發揚,其終極意義,是對人類文明及其生存意義的保護,它對提高一個國家、國民的素質,對提高國際競爭力,對達到更高程度的文明水準,具有重要意義。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要通過學校、文化場所、傳習館、研究會、演奏會等多種途徑,從現在開始,從娃娃抓起,傳承和弘揚好民族文化。人文資源的保護還要通過采取政府、市場、法律、社會等多種途徑、多種形式,那些不符合新形勢的人文資源保護體制、機制必須加以改革,以保證文化生態的平衡。在人文資源得以充分保護與發展的基礎上,必須開拓思路,大力促進人文資源與旅游業的結合,以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淺談企業股權結構與治理論文
- 下一篇:剖析校園安全建設預警設立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