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教學中案例的運用(共2篇)

時間:2022-03-06 02:52:21

導語:經濟法教學中案例的運用(共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法教學中案例的運用(共2篇)

第一篇 一、案例分析法在經濟法教學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法在教學過程中受到老師和學生普遍歡迎,老師能通過一個簡單的案例分析讓學生快速理解知識點并長期記憶,學生也喜歡通過一個小案例來掌握復雜的知識點,使教與學在娛樂寓教的過程中進行。因而使繁瑣無味的經濟法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能更加易懂、易理解。和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高專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對差些,通過一個個案例,一個個情境,就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其次,通過案例分析,可以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會用大部分時間來講授理論知識,是一種填鴨式的灌輸知識,較少有時間和學生交流,運用案例分析法,從單向灌輸到雙向互動,到激烈的討論,就會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還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分析推理、語言表達、活動社交等能力。通過案例分析,著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重點掌握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去解決,從而培養高職高專應用型學生。

二、經濟法教學中如何使用好案例分析

(一)選擇案例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針對性要強

案例是經濟法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引用案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更好的去理解這個知識點,所以,案例的選擇必須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二者不能存在牽強附會、若引若離的情況,否則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讓學生產生更多的疑問。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需要引入案例時,必須選擇和教學內容關聯性強,針對性強的案例。例如,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會計崗位較多,接觸票據機會非常多。因此,我們在選擇案例時,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和現實生活為例,如你作為一名會計工作人員,不慎丟失票據后應該怎么辦?可以采取哪些補救措施?通過一個案例把以上問題都包含在內。這些內容和經濟法中的《票據法》一章就有直接關系,就可以引用票據相關案例,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清晰懂得票據的種類、簽發程序、補救措施等。其次,我們也可以選擇播放和教材內容相關視頻,通過節目里的案例能讓學生更加形象的去思考問題,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也積極的調動起來,達到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選擇案例要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

學習經濟法的最終目的,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經濟法的基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能在實踐中得到嘗試、鍛煉。如經濟法中某章節內容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我們可以引用一些經典案例和身邊消費者如何維權等小案例,通過分析這些案例,提高學生維權的意識,掌握維權的方法和途徑。同時引導學生在課下觀看《消費主張》一節目,節目將以數據調查、深度分析解讀市場動向為核心,講述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消費問題,包括消費內幕、誤區、陷阱、新型消費模式等。通過節目中當事人的維權行為,不斷鞏固所學的各種知識點。再如章節內容《公司法》、《企業法》,教學需要插入案例時,可以以學生自身為例,如大學畢業后創業的話,你會選擇創立什么形式的公司,各種形式的公司企業有哪些利與弊,結合自身條件如何正確選擇等。再如《合同法》一章,選取和大學生自身相關案例,如畢業后如何公司簽訂合同,解除合同,以及發生糾紛如何維權,如何解決等案例。因此,選取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案例,能使學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增加他們對現實生活的風險了解并容易使他們運用已學的相關法律知識進行維權和解決,從而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三)教學過程中合理分配案例分析時間

案例分析法是經濟法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如何分配它占用教學時間,這個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過度使用案例,而課堂時間有限,勢必會縮減理論教學時間,不利于學生掌握經濟法各章的理論基礎知識,而經濟法一門課是需要有一個扎實的理論基礎為前提,才能更好地去運用它,學生沒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在講解案例時,也很難對案例消化、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合理使用這一方法,合理分配使用時間。我們以兩個學時為例,從引入案例,再到分析案例,和學生互動,最后到解決案例,所用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學時。否則就可能造成教學時間緊張,影響教學計劃完成和教學效果。也容易讓學生偏離本應掌握的知識,課后只沉浸在一個個故事中,反而起不到案例配合教材的作用,有喧賓奪主的意味。

(四)合理使用案例分析法

選擇合適、準確的案例是前提,合理運用案例分析法才是教學的關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設計好如何運用該教學方法。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目標是適用型、實踐性學生,在案例分析中要著重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首先,老師應把課堂所講的知識點進行詮釋和講解,讓學生有初步的了解和理解。其次,導入課前選擇好的案例,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考慮,去分析和解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讓同學們主動回答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要著重提醒學生回答時要結合實際生活。如在學到《公司法》章節時,為了區別公司類型和合伙企業一知識點,可以假設學生大學畢業后如果要進行創業,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如資金多少,行業的風險等方面如何正確選擇公司類型。學生在解決這類案例時,就會把自己將來創業的情境融入到案例中,極大的提高了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最后,老師總結、評價學生的回答,重新把案例和教材中知識點結合,通過教材中的知識點和現實生活中如何解決兩方面對該案例進行分析。通過合理的課堂案例教學,一方面使學生加深理解教學知識點,另一方面著重培養高職高專應用型學生。

(五)選擇案例到實踐案例

從案例走向實踐,這是我們所學經濟法教學的必然結果。因此,我們要把案例呈現到我們現實實踐中來。

第一,選擇當地基層法院作為校外實踐基地。例如在學習經濟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章節時,可以聯系校外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去當地法院旁聽庭審,使學生從抽象的教材走向現實的案件,了解法官如何分析案件和判決案卷,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增強了他們的實踐分析能力。

第二,情景模擬,建立模擬法庭,根據經濟法不同的章節內容,組織學生以不同身份的當事人模擬案件,從中真實的體驗案件如何分析及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第三,建立法律社團組織。

經濟法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經濟法基礎理論知識和解決生活實踐問題,成立該組織后,定期向同學們宣傳法律小常識和我國最新經濟法動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班級學習氛圍。

總之,案例分析法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法的教學效果,不僅通過案例的探討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中掌握經濟法的理論知識,又能夠讓學生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了解如何防范風險的發生和解決的途徑,從而培養學生利用經濟法律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法很多條文也有相應的變化,教學過程中也要根據教材內容的變化,使用較新的、貼近時代和生活的案例。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搜集編寫案例,也可以結合經濟法某章節的內容,讓學生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相關案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和圖書館等渠道獲得各種信息和素材,讓他們在課堂上對案例進行分析、解決。這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反而能取得意外的驚喜和結果。因此,我們要堅持先進的教育理念,重視優化經濟法案例分析法教學的課堂設計,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創造自由討論的學習氛圍和便于參與的有利條件,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促進良性互動,從而進一步提高經濟法教學的水平。

作者:王志濤

第二篇 一、案例實訓教學法的內涵

(一)案例實訓教學法的內涵

案例實訓教學法指以實際案例的方式,賦予學生不同的角色,營造出類似于未來工作實際狀況的環境,并圍繞未來的工作實務開展教學的方法。案例實訓教學法可以令學生在學校就獲得未來的實際工作經驗,積累未來工作技能、技巧。案例實訓教學法以學生未來工作需求為視角進行考量,全面關注學生的實訓、實操、實務等動手能力。

(二)案例實訓教學法的顯著特點

案例實訓教學法的主要特點即以三實為原則,即實訓、實操、實務。以切合實際為宗旨,在既切合實際又有適度超前的案例模型的驅動下,使得學生可以在接觸這些案例的過程中觸碰到未來工作的脈搏,進而深入了解本職工作的重要性與實際意義,并能對工作的內涵加深認識,最終形成每一位學生個人風格的職業素養。案例實訓教學法讓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紙上得來”的理論知識,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學生還將得到對未來工作進行全方位超視角的遍歷機會,這樣的機會可以讓學生超前獲得職業生涯的各種體驗,學生在案例實訓教學過程中可以分別體驗未來法律工作崗位中由低到高的種種角色。這對于學生了解不同角色視角下的工作技能要求、角色管理要求等極有益處,并且還對學生的未來工作有著不可或缺的指導性價值。學生在“尚未畢業,提前工作”的案例實訓教學當中,可以體會到語言文字所無法給予他們的失敗的辛酸的淚水、成功的喜悅的歡笑以及走向成功的自豪[1]。

二、案例實訓教學法中的教學模式新突破

(一)案例實訓教學法具有實訓性、實用性、實務性、實踐性的優勢

實訓性、實用性、實務性、實踐性這四大優勢是案例實訓教學法的無與倫比的優勢。案例實訓教學法的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實訓性。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實訓性的新突破在于不同于傳統的灌輸式的機械的教學,實訓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經濟法的概念,而且還囊括了工作體驗、實習經驗、司法素養等方方面面的實際訓練。通常,這些體驗必須要等到學生進入司法機構之后才能獲得。未來,我國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將實行這種十分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教學方法,我國越來越多的學子們也將在實訓過程中獲得臨場經驗。案例實訓教學法在實用性上的新突破在于以實用性為教學的根本,在此基礎上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能夠做出立足于實際、應用于實際,學以致用地將所學應用到所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將會體會到學習在實際工作當中的重要價值與重要意義。案例實訓教學法在實務性方面的新突破就在于以實務為出發點,將工作領域中的全部事務性工作全面引入到案例實訓教學法當中來,學生在案例實訓教學法中學到的是由學生自主探索案例中的蛛絲馬跡與可疑線索。案例實訓教學法教授給學生的是工作中的具體工作方法以及處理具體事務的具體的工作流程。因此,案例實訓教學法在教學領域中的新突破在于這種教學方法的理論指導意義,能夠讓學生的能力在培養知識與智慧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提升,能夠讓學生在案例實訓教學法學習過程當中業務能力也得到不斷的提升。

(二)案例實訓教學法在滿足未來社會需求方面的新突破

在經濟法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意識到的是,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的法學從業者,因此,必須以滿足未來社會需求作為教學與培養的重點。案例實訓教學法的實踐性以及實操性無不體現著滿足未來社會需求的巨大的優勢。案例實訓教學法重在以科學思想為學生建立科學思維,以實訓任務為學生創立未來工作中的務實的工作作風與自主學習、奮發向上終其一生的治學精神,這對于滿足未來的知識型社會與創新型社會具有突破性的社會價值。

三、案例實訓教學法的設計與應用

(一)案例實訓教學法的經濟法教學課堂設計

案例實訓教學法的理念重在實訓二字,因此課堂的設計同時鎖定了學生在畢業以后就要立即進行的實習與培訓兩大實務過程,在課堂上既融合了較為先進的任務教學法的精髓,又務求將實務教學方法進行到底,同時還要兼顧教學大綱的進度與心理學的基本范式。案例實訓教學法的課堂設計通常可以分為下述幾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案例實訓教學法的經濟法實務課堂設計過程。

參照教學大綱的進度要求,溫故知新,設計承上啟下的法學課題。案例實訓教學法的實務設計中將以前所學的基礎知識與應用新知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解決應用過程中的經濟法問題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地使用了以往的學習重點。實務設計可以由數名教師共同完成,初步的設計方案可以與學習成績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學生一起設計,以確定設計的最終方案,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課堂模擬以檢驗其實務性、實踐性、教學性與趣味性。

第二步,案例實訓教學法的經濟法實務準備過程。

案例實訓教學法在設計了合適的課堂計劃之后就可以進入課堂的準備過程,案例實訓教學法由于涉及的經濟法案例不同,其所需要的場景、道具、場地以及實務流程亦不盡相同,有時可能需要校方或與校方有合作關系的司法機構的緊密配合與精誠合作,因此,教師應提前對各方進行協調。其中的輔助角色既可以由教師充當,也可以由校外請來具備基本法學知識與實踐的當事人或部分演員充當[2]。準備工作中的硬件準備包括場地、人員、道具等,軟件準備即為教師們精心設計的實務實操流程,全部的實訓任務應全部實現流程化,學生只有通過一道流程才能繼續下面的課程。這樣就既保證了課堂教學過程的連續性又保證了學生學習過程的可持續性。某些實訓可以落實到每一位學生個人,以專項實訓考查學生進入司法機構以后的個人表現,實行實訓任務的個人解決制;某些實訓則可以采用任務分組,學生以組為單位對實訓任務進行組內解決制;較大規模的實訓任務則可以采用班集體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聯合解決制。上述三種解決方案既兼顧了學生個人的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法律法規的靈活運用能力,又兼顧了學生團隊解決問題的協調與組織能力。

第三步,案例實訓教學法的實施、評估、討論、總結過程。

計與準備之后,就可以進入實訓課題的實施階段,實施階段決不是簡單的實施直至結束,而是要在實施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與分析,同時,在學生完成實訓之后還要進行分組評估、分組討論以及最后的大總結。案例實訓教學法的分三步走的課題設計方法中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步驟,設計過程應把握好實訓性,場景趣味性,在此基礎上還應切合社會經濟現實。在切合社會經濟現實的情況下更要有適度的超前性,以保證學生在接觸到這樣的實訓之后,進入司法機構即可將所學運用自如。

(二)案例實訓教學法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

1.豐富了教學實踐。案例實訓教學法各環節包括設計課題———準備課題———實施、評估、討論、總結等,全過程中均對學生的技能、智慧、知識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單靠任何一點都無法很好地完左芳/經濟法教學中的新突破———案例實訓教學成課題,因此,必須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將知識與技能完美結合,再運用自己的智慧[3],最終才能完成課題的研究。這一過程與學生未來的工作情況完全相同,既提高了學生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又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實踐工作[4]。

2.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實訓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強烈的求知欲望,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并進而一步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相對機械學習,學生更愿意“提前工作”。案例實訓教學法的“提前工作”,將學生從長達數十年的機械學習過程中提升到了一個極其類似工作的環境中,學生普遍對這種“提前工作”的課題研究與學習反響較好,案例實訓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5]。四、應用案例實訓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一)案例實訓教學法的法學課題設計難易度問題

案例實訓教學法的法學課題設計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思考與應用所學的法學知識,恰如其分地解決法學實際問題。因此,在設計課題的過程中必須掌握好難易度方面的問題。不應設計得過于簡單平實,過于簡單的課題會讓學生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一眼就能得出解決辦法的課題就是失敗的法學課題[6]。好的法學課題不僅可以讓學生找到答案,還可以讓學生思考不唯一的答案,比如,作為甲方的辯護律師你會如何做答,作為乙方的辯護律師又會如何做答,針對你的兩種做答,再換位讓你成為法官之后你又會如何權衡上述兩種辯護陳述?只有這樣多視角多維度思考題目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學會以法學視角的思考。

(二)案例實訓教學法的設計必須注意時代氣息與趣味性

案例實訓教學法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增強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以滿足學生對于法學教學事件的高度關注,使他們的興趣點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他們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思考,本案到底應該怎樣處理?實訓案例的時代氣息必不可少,緊跟時代并且適度超前于時代是法學課題設計的基本要求,務必要使設計的法學案例實訓環節能夠緊扣時代的脈搏,賦予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一種時代感與使命感[7]。設計課題中可以將趣味性作為提高學生接受法學教育的潤滑劑,而將時代感作為助推劑,讓學生在興趣作用下不知不覺地理解,并能在未來的法學實踐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應用,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跟上時代的腳步[8]。

案例實訓教學法之所以能夠在法學教學實踐過程中脫穎而出,成長為一種目前較為先進的法學學科教學方法,得益于其得天獨厚的“由實踐中探索,于實踐中感悟”。案例實訓教學法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僅收到了較好的教學反饋,而且也在學生畢業后的法學實踐過程中收到了良好的實際應用效果。這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而且還能促進教學工作的無障礙化順利展開。同時,在案例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為社會提供了滿足經濟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司法專業人才。

作者:左芳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經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