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探析
時間:2022-10-24 09:22:29
導語: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融媒體時代對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廣播電視新聞在媒體融合實踐上的不足,提出了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創新發展策略,以期對廣播電視新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媒介形式層出不窮,當今的社會已經步入了媒體融合的時代。融媒體時代,傳統廣播電視的直線式新聞生產流程已經無法適應用戶需求,必須充分借助新興媒體平臺,創新新聞內容和形式,提高新聞質量,探索廣播電視新聞新的發展路徑。
1廣播電視新聞在媒體融合實踐上的不足
1.1內容形式單一,創新意識不足。在媒體融合逐步加深的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卻少有創新,一般以時政新聞和民生新聞為主的新聞內容單一,且各媒體同質化現象嚴重。大量使用公文話語,空話、套話充斥其中,味同嚼蠟。形式上,報道格式化、結構程式化,多采用萬能鏡頭或進行擺拍,缺少現場感,容易造成觀眾疏離。1.2信息更新滯后,融媒體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新媒體新聞在時效性上具有傳統媒體無法企及的優勢,因為在新媒體上,用戶不需要在固定時間守在電視機前就能收看新聞。但目前,我國大多數廣播電視媒體沒有樹立新的思維方式,僅僅將新媒體看作是一種新型的傳播渠道,是對傳統媒體的延伸和補充。因此,我國廣播電視媒體創辦的微信公眾號、微博、新聞客戶端以及視頻網站上傳播的新聞內容多為傳統媒體新聞的移植,這就導致新媒體與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新聞的內容完全相同,對新聞的推送不及時,沒有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優勢。1.3互動方式單一,觀眾參與程度淺。新媒體的雙向傳播方式為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提供了更多的與觀眾交流溝通的平臺。但現階段,廣播電視新聞對這些平臺的利用不夠充分,僅僅通過投票、留言等方式與觀眾進行互動,沒有開發新的互動方式引導用戶深入新聞節目中,而且觀眾的反饋和建議、意見得不到及時回應,觀眾對新聞節目的參與程度低。1.4廣播電視新聞人才緊缺。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若想取得快速發展,人才是關鍵。但是,傳媒業轉型時期,“一專多能”的融媒體人才大量缺失,記者、編輯要么急功近利、心浮氣躁,不再愿意下苦功找尋新聞線索,研究新聞業務,毫無新聞專業精神和職業素養可言;要么樂于參與新媒體新聞傳播,卻鮮有對新媒體新聞發展的深入思考,一味地以吸引眼球、增加點擊量為目標,不顧及社會效應;要么只是將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原封不動換個渠道直接放在新媒體上,無法勝任融媒體的發展要求。
2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創新路徑
2.1堅持“互聯網思維”,重視用戶體驗需求。融媒體環境下,互聯網帶給傳統媒體的不僅是生產內容、生產方式和生產渠道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轉變。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平等、開放、互動,廣播電視臺要以平等的心態和專業水準進行新聞生產,變傳統的宣傳思維為服務思維和引導思維,發揮自身優勢,滿足不同終端的用戶需求。融媒體時代,用戶的地位已經發生深刻變革,廣播電視新聞要改變過去“我播你看”的壟斷方式,不僅以用戶的需求為根本進行內容生產,更要注重用戶對新聞的體驗和反饋,及時創新調整,為用戶進行多樣化、多層次、個性化的新聞服務。2.2堅持“內容為王”,轉變新聞話語方式。新媒體雖然時效性強,但在權威性和公信力方面遠不及傳統媒體。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要在新聞上謀求發展,必然要回歸媒體本質,堅持內容為王,強化新聞品牌,轉變話語方式,在變與不變中尋求突破。時政新聞力求新穎。時政新聞要收起過去高冷刻板的面孔,改變就會議報道、會議就活動報道活動的方式,而是將國家政治生活中發生的大事與百姓的關切結合起來,拓展新聞廣度,使觀眾愿意通過時政新聞了解自己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從而擴大傳播效果。主題新聞力求深刻。主題新聞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常用的宣傳報道手段,要抓住重點的人物、事件,提煉其中的典型精神和時代特點,全媒體協同集中報道,從而吸引受眾關注。民生新聞力求戒俗。民生新聞在表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風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融媒體時代,民生新聞要擺脫家長里短和雞毛蒜皮的沒有新聞意義的瑣事,創新視角和立意,選取具有思想性、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話題,拓展新聞視野,努力推出精品,避免同質化競爭。數據新聞力求發展。數據新聞是大數據時代的產物,是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抓取和處理,生成可視化新聞的新型新聞生產模式。它能夠增加新聞精確度,提升新聞質量,節省人力物力成本,提高新聞制作速度,是融媒體時代必須掌握的新聞樣式,有利于促進廣播電視新聞的融合發展。2.3堅持“多屏互動”,創新新聞傳播渠道。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向是單向的,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受眾參與新聞活動的工具和平臺不斷出現,不僅能夠通過廣播電視單屏收聽收看新聞,而且可以通過多屏回放參與,從而實現新聞的真正融合發展。構建新聞媒體融合機制,促進新聞融合傳播。通過生產流程重構,改革新舊媒體各自為政的格局,記者在采集新聞時,有意識地根據各個終端的需求采集必要的素材,并與編輯協同對素材進行整合加工,從而向不同渠道用戶傳播,實現同一新聞的多平臺、多層次、多維度展示,“一次采集、多渠道”,提升新聞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多媒體預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提高內容到達率。通過新舊媒體協同傳播,實現新聞節目預熱,廣泛進行預告,不僅可以讓受眾快速收聽收看新聞,而且可以吸引年輕用戶在網絡上進行收看。同時,在微信、微博或視頻網站上進行二次傳播,既可以實現新聞的多元化傳播,又可以達到裂變式傳播效果,引起廣泛關注。“多屏互動”,提高受眾參與度。融媒體時代,用戶不僅僅是廣播電視新聞的收聽者和收看者,也是新聞節目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用戶地位發生了深刻變化。基于此,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應采取多種方式,方便用戶參與互動。可以在新聞播出前將話題提前提供給受眾,通過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使用戶直接實時參與;可以在視頻網站上同時播放節目,開放即時評論功能,廣泛收集用戶意見;也可以通過抽獎等線上線下聯合活動方式吸引用戶參與新聞節目。2.4堅持“一專多能”,培育全媒體采編人才。融合發展時期,廣播電視媒體應該把對新聞人才的培養作為基礎因素,不僅要能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首先要積極引進人才,不僅要引進新聞專業人才,更要引進適合新媒體發展的、懂技術的多元化人才。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激勵和考核機制。制定合理的、規范的績效考核目標,為從業人員提供一個具有人文關懷的公平競爭環境,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要定期對采編人員進行培訓。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使每位采編人員都有知識更新、觀點轉變、理念創新的機會,從而優化記者、編輯的結構,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3結語
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迎來的不僅是挑戰,同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把握機遇,遵循規律,融合轉型,廣播電視新聞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盛佩發.新媒體崛起對電視新聞的影響[J].新媒體研究,2017(8):96-97.
作者:丁雷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
- 上一篇: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及其防范
- 下一篇: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工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