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工作改革創新論文
時間:2022-03-01 04:29:00
導語:小學德育工作改革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意見》中針對國內形勢的新變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任務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況和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五個不適應”,明確提出了“堅持七個必須”的正確的指導思想。這一指導思想具有創新性、系統性和理論性,蘊含有極深的思想內涵,是面向二十一世紀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強有力的指針。其中首次提出中小學德育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同志《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精神為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首次提出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堅持把學校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將‘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的要求落實到教育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首次提出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堅持“四個結合”,即“必須堅持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首次提出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做好青少年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總之,“堅持七個必須”,實際上也就是創新性地提出了二十一世紀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七條基本原則,即:方向性原則、首要性原則、實效性原則、實踐性原則、約束性原則、創新性原則和協同性原則。堅持這七條基本原則,我國的中小學德育工作就能不斷開創新的局面。
二、分層次地提出了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并賦予了新的內涵
過去,《通知》、《若干意見》和《規程》均是較概括地提出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而《意見》則分小學、中學,中學又專門對高中、職業學校分別提出了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和緊迫要求。這樣就更有利于各級各類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踐操作,更有利于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有利于克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
此外,與《通知》、《若干意見》和《規程》比較,新增加了六個方面的教育內容,即社會常識教育、國情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理想教育、創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時新提出了三個方面的目標要求,即“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確認識當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難,以及黨和政府努力解決這些問題的決心和措施,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法制意識,從小就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這些新增加的德育內容和目標要求是針對當前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熱點、難點等突出問題提出來的,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三、對中小學主輔渠道實施德育提出了新的系統的要求
與《通知》、《若干意見》和《規程》比較,《意見》對中小學主輔渠道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要加強“三課”建設和教學。“三課”即中小學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和職業學校德育課。過去一般只提出了搞好“兩課”建設和教學,《意見》新增加了職
業學校德育課,使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重視和強調,也使中小學主渠道德育課的體系更加完善,更加全面,也更加系統。
二是首次提出了學科德育的要求。《意見》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學科教學之中”。其中要求中小學語文、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自然等學科要注意“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國情、民族團結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育,以及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教育”。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要注意“陶冶學生情操,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團結協作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首次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意見》提出,要將德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因此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即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是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小學德育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和高度概括,也是對過去中小學德育工作中的“教書育人”、“整體育人”、“三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改革實踐和理論的繼承、發展和創新。
四是首次提出了德育活動課程的要求。《意見》指出:中小學要“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努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并分別對校園文化活動、校外教育活動、校班的有益活動、業余黨團校教育、改進教育活動手段等提出了系統的要求。尤其是專門對“社會實踐活動”作了概念界定,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還對加強“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提出了有力措施。這應當說是對同志“各級各類學校,都要認真貫徹執行教育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針”①的正確理解和切實貫徹。對此,中小學應當予以高度重視。
四、明確提出了中小學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系統思想
《通知》、《若干意見》和《規程》曾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作出過一些要求,但《意見》則首次專門明確地提出了中小學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系統思想,這是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改革創新的一個重大舉措。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明確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即“以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同志《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精神,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行)》的規定,主動適應新形勢下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主動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廣大教師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中的主力軍作用,使廣大教師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一指導思想和目標是二十一世紀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根本指導,應當準確地把握。
二是明確了中小學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即“四要”:一“要將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必修課程”,二“要建立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培訓制度”,三“要大力宣傳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職業道德高尚的教師的先進事跡和經驗”,四“要把職業道德教育與組織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只要堅持并創新地運用這四種方式,我國的中小學師德教育工作就會卓有成效。
三是明確了中小學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即“三個建立”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保障機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獎懲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教師職業道德監督機制”。這“三個建立”是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創新機制,也是二十一世紀我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堅持有效開展的根本保證。
五、強調指出了社會各部門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必須履行的主要職責
《通知》、《若干意見》和《規程》對社會各有關部門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出了一些要求,《意見》根據同志關于“對教育事業,全社會都要來關心和支持”②的指示,進一步強調指出“全社會共同努力,各部門通力協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并進一步明確了各自的主要職責任務。
《意見》指出:要“切實加強青少年學生校外教育工作”。其中要做到“三個加強”,即“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領導”,“加強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場所的管理”,“加強社區教育工作”。這樣就能減少社會消極因素對青少年學生的不良影響,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達成有效統一。
《意見》對新聞宣傳、文化、廣播電視、出版、公安、工商、司法、工會、婦聯、共青團、綜合治理、教育行政部門等社會各有關部門關心支持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提出了要求,其中的主要要求是:“兩個大力宣傳”、“兩個積極開展”和“四個加強”。“兩個大力宣傳”是“大力宣傳正確的人才觀、成才觀和教育思想,大力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兩個積極開展”是“積極開展警校共建活動”,“積極開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活動。”“四個加強”是“加強對電子信息產品和計算機網絡的監管”,“加強校園及周邊地區治安綜合治理”,“加強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場所的治安管理”,“加強和改善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和管理”。總之,就是要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使我國廣大青少年都得到健康成長。
六、強調指出了切實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建立健全的領導管理體制和必須實行強化的運作保障評估機制
《通知》、《若干意見》和《規程》都曾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領導管理問題作過一些要求,還曾在《規程》中明確提出了“中小學校的德育工作應實行校長負責的領導管理體制”。而《意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調并創新地提出了領導管理體制和運作保障評估機制等系列問題。
首先《意見》站在國家命運和教育戰略的高度嚴肅指出:“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關系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成敗,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途和命運”。因而,必須切實加強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領導。為此,《意見》明確指出了要建立實行和不斷強化“一個體制”、“三個機制”。“一個機制”是中小學德育工作校長負責的管理體制,“三個機制”是建立健全校內外共同關心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運
行機制、德育工作運作的保障機制、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表彰獎勵和督導評估機制。這“一個體制”和“三個機制”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一個管理系統,一個整體工程,缺一不可。如果我們能較好地建立健全并實施強化之,就能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運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促進作用。
總之,《意見》是指導新形勢下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文獻,我們必須認真學習,堅決貫徹。而在實施過程中還應當力求克服八種不良傾向,即只重視文化知識教育不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只重視小學德育不重視中學德育,只重視普通學校德育不重視職業學校德育,只重視學生德育不重視師德教育,只重視課內德育不重視課外德育,只重視學科德育課程不重視隱形德育課程,只重視校內德育不重視校外德育,只重視轟轟烈烈的德育活動不重視實際的德育效果等不良傾向,從而使我國的中小學德育工作真正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改進,真正能夠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任務的需要,為二十一世紀我國的偉大復興培養大批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注釋:
①、②《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人民教育》2000年第2期。
摘要:本文認為《意見》是指導新形勢下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文獻,它創新性地提出了二十一世紀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堅持的正確的指導思想,分層次提出了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并賦予了新的內涵,對中小學主輔渠道實施德育提出了新的系統的要求,還明確提出了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系統思想,同時強調指出了社會各部門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必須履行的主要職責和切實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建立健全的領導體制和運作機制。
關鍵詞:新世紀;中小學德育;改革創新
- 上一篇:平凡的崗位寄深情三八婦女節演講稿
- 下一篇:三八婦女節護士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