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辨析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5-17 11:28:00

導語:道德辨析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德辨析能力培養論文

思想品德課必須重視對學生道德辨析能力培養,提高學生判斷是非和辨別真假、善惡和美丑的能力。

道德辨析的內容

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社會公德、淺顯的政治常識、同小學生有關的法律常識,以及一些生活常識。教學中可以通過辨析題讓學生進行辯析,幫助學生鞏固道德知識,提高道德認識,明確什么是正確的行為。

一、政治常識。淺近的政治常識,教學中運用辨析的方法,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避免知識混淆。如教學《八一軍旗飄》后,可以把國旗、黨旗、軍旗、隊旗排列起來,讓學生用線條把旗幟和名稱連起來。

二、基本概念。有些道德概念比較近似,通過辨析,可以使學生對基本概念更加明確。涉及謙讓()禮讓()忍讓(),學生往往把所有的“讓”都說成是“謙讓”。教學《謙讓》后,可以出示以下選擇題,讓學生解答。

小明不小心踩了小華一腳,小明忙說“對不起”,小華說“沒關系。”這是謙讓精神、禮讓精神、忍讓精神。

三、行為方式。進行行為辨析和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正確的行為準則,分清行為的是非善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教學《積極參加正當有益的活動》后,教師列舉學生常常搞的各種游戲活動:打乒乓球、打彈子、跳繩、捉迷藏、老鷹抓小雞、上樹掏鳥窩、彈弓打鳥、追逐打鬧等,讓學生分辨歸類,說出哪些是正當的,哪些是不正當的。

四、道德倫理。進行倫理辨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初步的共產主義道德觀念,提高他們的道德評價能力和說理能力。例如學生學習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課后,雖然懂得了要關心集體,為集體做好事,珍惜集體榮譽的道理,但對應該用什么手段獲得集體榮譽,存在著模糊認識。有位教師就出了這樣一道題:“值日老師突擊檢查同學們有沒有帶手帕,小琴沒帶,小玲忙把多余的一塊悄悄地借給小琴。后來全班受到表揚。有人說,小玲熱愛集體,為班級爭得了榮譽。也有人認為,小玲這樣做是欺騙行為。你認為小玲的行為是不是熱愛集體?

為什么?”

辨析題的形式

辨析題的命題形式要活潑多樣,要根據不同內容、來確定,適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主要有以下5種類型。

一、判斷型。根據一幅圖或一段文字提供的內容,判斷其“正確”或“錯誤”。

比如:“小敏學習很抓緊,他總是一邊走路一邊看書。”要學生打對或錯。

二、選擇型。在若干種答案中,要學生找出正確的答案。又可分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和歸類選擇三種。

單項選擇是在可供選擇的答案中,有一個且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比如:“少先隊員王華剛走進校門時,校內正在升國旗。他應該:①原地立正;②立正敬隊禮;③趕快跑到本班的隊伍中去。”要學生在正確答案后面打Y。

多項選擇是一道題有兩個以上正確答案。比如學了《不玩火,防觸電》后,可出題:“電線掉下來,媽媽觸了電,小強應該怎樣去救媽媽?①趕快去拉開媽媽;②用燥竹竿挑開電線;③拉開閘刀,切斷電源。”

歸類選擇,把正確的和錯誤的混在一起,或者把不同性質的問題混在一起,要學生分析并歸類。比如學了《小學生要學法守法》后,可出示如下題目,問學生哪幾種行為是違法行為,哪幾種行為是違紀行為:①私拆別人信件;②買東西不排隊;③賭博;④不遵守課堂紀律;⑤故意把人打傷。

三、填空型。這里指的不是知識性填空,而是辨析性填空。比如學了《真正的友誼》后,要學生填空:“張平踢足球時把禮堂的一塊玻璃打碎了。李明見了心里想:張平是我的好朋友,我要為他保密。李明這樣想是()的。因為()。”

四、改錯型。不僅要求辨析一件事物的正確或錯誤,而且要求指出如何改正。

比如學習《真正的友誼》后,出示“好朋友互相護短,才是真正的友誼”這句話,要求學生辨析這句話對不對,“如果不對,請在原句上改動個別詞語,使這句話的意思變為正確”。學生至少有三種改法:“好朋友互相幫助,才是真正的友誼”;“好朋友互相護短,不是真正的友誼”;“好朋友不互相護短,才是真正的友誼。”

五、說理型。這類題要求最高,在判斷是非的同時,還要講清道理,進行論述。如在四年級學生學了《騎自行車要遵守交通規則》后,出示:“小華今年11歲,已經學會了騎自行車,爸媽很高興。爸爸說:‘小華,你就騎自行車上學去吧,可以節省時間。’媽媽說:‘不,不能騎自行車去上學。’你認為誰說得對?

為什么?”要求學生以《交通管理法規》中“未滿12周歲的兒童一律不準騎自行車上街”的規定來說明,如果只是籠統他講騎自行車危險,就答得不夠確切。有的題目可要求學生把課文中學到的道理,結合實際加以發揮。如在四年級學生學了《積極參加公益勞動》后,麗娟說‘我們應該講衛生,干這樣的臟活是要生病的。

我不干。’麗娟的話對嗎如果你是小組長,請對麗娟說幾句話。”

教學中應注意之點

一、要有坡度,體現對不同層次學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這個“坡度”既指內容,比如“熱愛學習”方面,低年級著重培養學習習慣,中年級著重端正學習態度,高年級著重明確學習目的;也指辯析的題型,如低年級一般是判斷型、選擇型,中年級增加填空型,高年級則以改錯型和說理型為主。

二、難度要適當,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特別是中、高年級,要設計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或學生生活中時常遇到的兩難問題,讓他們分析、說理。太難太易都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要有一定的廣度。學生所見、所聞、所想、所行,涉及面很廣,而教材的內容往往比較狹窄,辨析題的內容復蓋面要適當大一些。

四、要有一定的可靠性題材,要確實是學生思想上、行為上或社會現實生活中存在或可能存在,與學生生活比較接近,易于為他們理解的題材。因此,同一個主題,城市和農村,經濟發達地區和相對貧困地區,辨析的具體內容可以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