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人生演講

時間:2022-10-01 11:12:00

導語:真實人生演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真實人生演講

抑制不住對楊媽媽和五個孩子的思念,去年春節。提著一大包送給他衣物,再一次走訪了楊媽媽。明顯地老了可五個孩子卻比以前長得結實和健康了楊媽媽說,由于記者的報道,得到來自社會的關心和捐助。然而,楊媽媽僅僅留下了少部分的生活必需金,其它全部捐給了五個孩子讀書的學校,楊媽媽欣慰地對我說,如今最高興的事就是政府為她做法撐了腰、正了名,已經別無所求,唯一擔憂的自己的年紀一天天大了這五個孩子今后該怎么辦。孩子們聽到這兒,不約而同地跑到楊媽媽身邊,幫她捶背捶腿,并嚷著說:媽媽不會死的媽媽會長命百歲。那一刻我眼淚再一次忍不住掉下來。告別他時候,已是暮靄時分,五個孩子抱著我送他衣物歡呼雀躍,楊媽媽卻蹣跚著腳步將我送了一程又一程。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哀憐他命運,沒有資格僅僅付出很有限的金錢就承受他莫大的感激,因為恰恰是讓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人世間的真善美。

新聞工作者靠著這份精神源泉揚善懲惡。人民用他正直、善良和勇敢賦予了新聞工作者創作的靈感和激情。

一名來自貴州的新聞工作者。貴州—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各位朋友。同時,又是一個經濟相對滯后的地方。貧窮與落后,常常使我心痛。然而,正是這樣的環境中,手中的筆一次次顯得沉重,心中的淚一次次奪眶而出,因為,面對的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滄海一粟,然而,面對逆境,展現的卻是感天動地的堅韌與奮爭。因為這份源泉,感覺自己的良心唯有正直,才能更真實地反映這些普通民眾;感覺自己的文章唯有正直,才能更如實地傳達我所獲得的感動。

很難想像真正的貧困是什么:那是苦捱歲月,曾經采訪過生活在喀斯特山區的山里人。無指望;那是徹底的一無所有,被迫地聽天由命;那是全部的家當加起來還不足10元人民幣…而這群山里人沒有向命運低頭,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變山河,改變生活,行為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與命運抗爭。

感到自己的心境是如此的輕松和純凈。當他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唱起大多數人已經久違的咱們工人有力量》這首歌時,也曾經采訪過在許多人信奉“金錢至上”今天、卻仍然將“勞動模范”這個似乎過時的稱號當作三代人追求目標的一家人。坐在中間。眼睛濕潤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脫世俗、淡泊名利,讓我真正看到人生價值的取向。

離開繁華的都市,還曾經采訪過響應黨的號召。來到貴州,將青春乃至生命都獻給了三線建設的三線工人。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不是沒有眼淚,也不是沒有怨言,可我所看到情景是幾個月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了仍然是聽著廠里的廣播準時上下班。中間的許多人,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可他今天的穿著,已經絲毫沒有大都市的氣息。這些三線工人中,很多是生產飛機的心臟零件的但大部分人卻一輩子沒有坐過飛機。今年春節,親眼看見一位第一次乘坐飛機回上海探親的三線職工不知道怎樣系扣安全帶,除了默默地幫他扣上安全帶外,還能說些什么呢?這群善良而敦厚的人,教會了什么叫愛崗敬業、什么叫無私奉獻。

要給大家看一張照片。照片上的這位老媽媽叫楊家珍,這里。今年已經70歲了自從被丈夫遺棄后,一直靠撿垃圾為生。照片上的五個孩子,都是撿垃圾時撿回來的棄嬰。13年前,拾回了第一個孩子,如今,這個孩子已經讀到小學六年級。民政局的同志介紹說,楊媽媽很善良,行為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值得寫一寫。于是去了楊媽媽的家。

孩子們都去上學了一貧如洗的家里,那天。楊媽媽對我哭訴:不是要當人販子,也不想靠他養老送終,只是想,也是一條生命,養活了興許還能為國家做點貢獻。楊媽媽哭著說,也哭著聽。楊媽媽說,記者同志,信不信,現在做菜時,就是將油放在鍋里過一遍就拿出來留著下次用,但孩子們需要營養,所以我總是一個勁兒地扒飯,盡量將菜留給他但孩子們懂事,總是搶著給我夾菜。那一次的采訪,采訪本被自己的淚水浸濕了

這個世界,唯情是真,唯愛是本。我沒有想到,情和愛,這世間最浪漫的兩個字眼,竟被一位古稀老人演繹得如此深刻和感人。

現在每當走在華燈初上的街上,當一個個素不相識的行人與我擦肩而過時,我總是想,他們或許就是我采訪的眾多可親可敬的人當中的一個。是的,正是這些可親可敬的普通人用他們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感動著我,教育著我,一直讓“正直”這種清明的心境從來沒有在我心中動搖過。我慶幸的是,在許多人用“物欲橫流”用“人心不古”之類的詞來形容這個社會時,在許多人因為價值取向的偏差而變得玩世不恭時,我卻常常能被這些普通人所感動,常常因為他們的精神和信念而淚流滿面。

一次次的采訪經歷讓我明白,為什么新聞工作的先行者鄒韜奮先生會那么鞠躬盡瘁地去反映“農人的苦生活,工人的苦生活,學徒的苦生活,乃至工役的苦生活,女仆的苦生活”,因為是人民的精神激勵著他;為什么蕭乾老人在他十幾年的記者生涯中,總是秉承“我來自社會的最底層,我不可能脫離人民去寫新聞”的信念,因為同樣是人民的精神激勵著他。人民用他們的正直、善良和勇敢賦予了新聞工作者創作的靈感和激情,新聞工作者也正是靠著這份精神源泉來揚善懲惡的。正因為如此,我深深領會了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新聞輿論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新聞輿論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

我想,人的一生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往事和經歷,不管將來我是否還從事記者職業,不管今后我是否還拿著話筒穿梭于大街小巷,我都將永遠忘不了記者這段生涯。因為從這里開始,我學會了人類許多美好的品質,而這些品質,將始終如一地貫穿我的整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