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體系建立論文
時間:2022-12-21 02:12:00
導語:農業保險體系建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的保險主體架構難以適應大面積開辦和發展農業保險的需求,存在商業性保險公司受制、專業性保險公司受限、政策性保險公司受阻的問題。加速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體系,是推進農業保險發展的當務之急,是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業保險體系,要堅持體制上的多樣性、區位上的特殊性、中介的靈活性、分保機制的配套性。加速制定農業保險法,促進各保險主體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保險主體的專業技能,搞好農險新產品的開發推廣,是發展農業保險的重要條件。
[關鍵詞]農業保險體系;體制多樣性;區位特殊性;中介靈活性;分保配套性
我國的農業保險由于其保險標的的分散性,風險存在的廣泛性,控制風險的艱巨性,經營管理的復雜性,政策配套的缺位性,嚴重制約和阻礙了其發展進程。《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保險發展模式……有步驟地建立多種形式經營,多渠道支持的農業保險體系。在我國目前情況下,加速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體系,是推進農業保險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必由之路。
一、我國現行保險架構不適宜發展農業保險
目前我國現有的保險主體及架構,由于種種原因,難以適應大面積開辦和發展農業保險的需求。主要表現:
(一)商業性保險公司受制
雖然現存的商業保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相對的比較優勢,但在發展農業保險上,卻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一是缺乏抗御自然風險的能力。農村種植業地廣面大,農、林作物面積廣闊,區域氣候差異大,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而商業保險公司不具備有效的保險防御措施;養殖業種類繁多,管理和防疫條件較差,缺乏風險控制能力;對于現代農業中科技含量較高的生產項目,商業保險公司更是缺乏相應的管控人才和技術。二是缺乏對道德風險的防控能力。農村人口眾多,法律意識比較淡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騙保騙賠等道德風險的比率較高,防控難度較大。三是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商業保險公司在經營農業保險中,特別是種養兩業,由于風險大,成本高,導致嚴重的經營性虧損,在沒有政府政策性補貼的情況下,不具備長期或大面積開辦農業保險的能力。
(二)專業性保險公司受限
近年來成立的一些專門的農業保險公司,由于其人力資源匱乏,地域限制,經營范圍限制及政策不到位等因素,導致業務量太小,形不成業務規模,承保和理賠能力較低,難以發揮保障作用。例如總部設在上海的安信農業保險公司到2006年11月底承保蔬菜9388畝,保費收入175萬元,盡管在專項承保上有了一些突破,但遠不能滿足廣大農戶的保障需求。
(三)政策性保險公司受阻
國外及一些發達國家的實踐已證明,由國家組建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或對商業保險公司實行必要的政策性補貼,是建立農業保險主體的主要手段,是完善農業保險體系的重要方式,是推進農業保險的有效措施。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的建立由于受資金、政策、法律、體制等種種因素的制約屢屢受阻。農業和農村保險這一重大的社會保障范圍,需要政府的權威功能,而正是由于政府長期處于缺位狀態,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農業保險的舉步維艱。
二、加速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重視“三農”問題的一貫思想,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我國是農業大國,由于受不同自然環境及各種因素的影響,農業災害和事故頻發,但農業保險卻幾盡空白。因此,加速建立以服務“三農”發展為重點的農業保險體系,不斷提高農村保障能力已成為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國現有的農村經濟及文化環境下,根據不同地域的不同情況,在建立農村保險經營機構和經營方式上,要特別注意考慮以下因素:
(一)體制上的多樣性
經營農業保險的機構體制應不拘一格,要多種方式共同發展。現有的商業保險公司,在機構網絡、經營經驗、專業人才等方面具有相對的比較優勢,但要大幅度地發展農業保險仍有實際困難。因此,可對其予以必要的政府財政補貼,減免“三農”保險稅賦,使其減輕為開拓農村保險市場而擔負的高成本,并支持其建立巨災風險準備金制度,增強抗風險能力;組建股份制農業保險公司,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與農民利益結合起來,利用其資金優勢、管理優勢、責任優勢來提高保障能力;完善相互制農業保險公司的功能,創造條件將其墾區農業保險范圍延伸到農業地區,提高盈利能力來反哺農業保險;引入外資農業保險公司,效仿發達國家保險的先進理念和經驗,活躍農村保險市場;以政府為主體組建相應的政策性保險公司,通過建立與市場機制有效結合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將政策性功能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為農業保險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
(二)區位上的特殊性
根據不同性質的農業保險主體,視其特點有效地經營保險業務。全國性的公司,可利用自身優勢在全國廣大農村大面積地開展業務;區域性保險公司要發揮區位優勢,特別是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特點、不同需要及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提供有效的保險服務;專業性公司發揮其專業技術人才配置、業務經營專門化的技術和資源優勢,針對種養業、林業及水產業不同特色開展專項保險,增強專項農業經濟的風險保障能力。
(三)中介的靈活性
農村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服務需求量大。但由于標的分散,展業成本較高,現有的保險機構網絡難以適應需求,而保險中介具有機構廣、人員多,服務方式靈活多樣,快速方便,展業成本低的優勢,這是一種不可忽略的保險服務體系,利用這個機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分保機制的配套性
農業保險具有風險的不確定性、頻發性和災害事故的大面積性的特點,建立必要的農業保險分保機制是對農業保險的一種完善。一是組建多種形式的農業再保險公司,增加再保險主體,提高對巨額及大額風險的分保能力;二是完善農業保險業務的分保機制。對風險較高的農村種植業和養殖業,可規定實施法定分保;其它類農業保險可視不同種類,實施協議分保、標的較大業務的合同分保及臨時分保。
三、積極創造發展農業保險的有利條件
(一)加速農業保險法的制定
農業保險既不是純粹的商業保險,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社會保險,是一種既介于兩者之間,又具有自身特別性質、特殊形式的保險。而現行的保險法主要針對商業保險,社會保險的各項法規又不適用于農業保險。當務之急是需要出臺適宜中國特色的農業保險法,從根本上明確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目標、方向及法律規范。
(二)促進各保險主體的建立和完善
面對廣闊的農村保險市場,單靠某種形式的保險主體難以適應發展需求,必須加速多種形式的保險主體的建立和完善。現有的商業性保險公司,需在政策融通、成本核算、專業人才技能等方面予以改進和調整,切實增強適應性。實踐證明,區域性的保險公司是推進農業保險的有效嘗試,應在現有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和發展。同時,賦于其更寬松的政策環境、展業條件,并適當地擴大其經營品種和范圍,不斷提升其自身實力和發展農村保險業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創造條件,加速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建立農業保險制度,提高政府財政支持農業保險的能力,使農業保險的發展步人良性循環的軌道。
(三)提高保險主體的專業技能
開辦農業保險必須熟悉農村情況,懂得農業政策,了解農業經濟,精通農險業務。一是要迅速造就出高素質的農業保險人才隊伍;二是進行必要的農業保險業務培訓,以適應農業保險發展新形勢的需要;三是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不斷拓展農業保險服務領域。
(四)增強農險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能力
目前農業保險產品的匱乏與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別是農險產品需求的多樣性、分散性、差異性、地域性變化很大。因此,針對農村的需求,加強農險產品的開發迫在眉睫。可根據農村市場的需求,開發設計出引導消費潮流的新產品,以占領市場;根據農村購買力狀況,開發出不同消費檔次的保險產品,以豐富市場,擴大銷量;根據農民的保險多樣化的愿望,進行必要的產品組合包裝,使產品更具靈活性、適用性和選擇性,適應農業保險的廣泛需要。
- 上一篇:我國中小企業信貸保證保險制度論文
- 下一篇:勞保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