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改革保險發展問題探討
時間:2022-11-27 10:48:41
導語:農業改革保險發展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湖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情況
湖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省情說明了湖南省是極其需要農業保險的。1.1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背景介紹。中國農業保險一路走來飽經波折:1950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即試辦農業保險。1958年,由于政社合一,農險停辦。1982年保險復業后,至1990年代中期,我國農險保持較快發展勢頭。1994年起,農險開始全面市場化經營,業務停滯不前,日漸萎縮。2004年以來,中國啟動了新型農業保險試點。1.22007年情況介紹。2007年中央決定采用“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在中央試點政策號召下,湖南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拉開帷幕,共選擇了56個縣市區(含管理區)展開農業保險推廣工作。在農業保險險種選擇上,選擇了5種產品,在糧棉的保障基礎上,增加了對能繁母豬的保障。2007年前3季度湖南省農業險保費收入7.48億元,同比增長39.5倍,增速為全國的11倍,農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拓寬,獲得高速發展。1.32008—2009年情況介紹。2008年4月21日,《湖南省2008年農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方案要求湖南省農業保險種植業險種增加油菜種植保險,養殖業險種增加奶牛養殖保險。2009年湖南省農業保險繼續面向全省推廣,對于水稻、棉花、油菜的保費分攤增加5%,達到40%,進一步減輕農戶繳費壓力。1.42010—011年情況介紹2010、2011年湖南省鞏固發展水稻、棉花、能繁母豬等廣泛開展險種,繼續擴大森林保險試點面積,力爭覆蓋全省,大力推動油茶、柑橘、煙草等特色農業保險的發展。1.52012—2013年情況介紹。2012年湖南省農業保險在產品設計上進一步擴大了保障范圍,將玉米、甘蔗納入可保標的范圍,開展種植險“省到縣”風險區劃研究,提升農業保險抗風險能力。1.62014年情況介紹。2014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為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明確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機遇,注入了新動力。
2湖南政策性農業保險存在的主要問題
湖南政策性農業保險逐步拓寬保障范圍,大大滿足了市場需求,當然仔細梳理,也不難發現,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2.1政策性農業保險產品設計不合理,存在保障不足的通病。由于我國農業保險是在摸索前進,缺乏數據支持,也缺乏專業人士參與到產品設計和費率厘定、核保核賠,導致產品與實際需求出現偏差。(1)種植業保險要為農作物提供的保障水平應該包括保險標的生長期內所發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包括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灌溉、機耕和地膜的成本。但是在相關部門選取農業生產條件較好的兩個地區青林鄉采菱村、莫南村進行的水稻保險樣本調研可見保障水平不足,與實際物化成本相比,分別缺失27.2%、37%。那么對于農業生產條件不如這兩個樣本地區的大部分農村來說,保障水平更是遠低于需求的。不僅種植業保障水平不足,養殖業有同樣的情況,比如一頭奶牛保障額度為4000元,但實際上奶牛價格如下所列:小奶牛3~8個月的價格為2600~4300元左右;10~16個月育成牛的價格為3600~5200元左右;第一胎懷孕奶牛,懷孕在3個月以上的價格為7500~8500元左右;第二胎至第四胎,懷孕在3個月以上,產奶30kg以上的奶牛價格為8000~9500元左右;特殊高產奶牛,以質論價。相比較而言,奶牛保險的保障與實際需求也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能滿足農戶的需要,反而促使農戶在奶牛價低于4000元就出售,由保險公司來補足差價,農業保險被農民當作是一種“以小錢換大錢”的逐利方式,擾亂了奶牛養殖行業的正常規律,不利于奶牛養殖和保險行業的發展。2.2農民缺乏自主投保積極性,還是依托政府“主導”。就目前而言,國家及各級政府對農業保險的扶持力度很大,引導也很積極,據不完全統計,從投保結果上看農民參保率也很高,除2007年平均約為87.31%外,很多年份投保率均達到100%,但是經過調查得知,農民自主參保比率大約只有30%,可能是村干部在村民不知情的情況下,代買保險,代繳保費,甚至可能存在個別村干部謀私利的情況。2.3政府支持不足。據調查,政府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支持雖初心不變,但是農業保險逐漸演變成災后政府對農民的“福利性救濟”。除了部分地方財政存在拖欠或拒付應配套財政補貼等現象外,有的把保險公司的賠款當作救災款按照救災模式發放;有的要求保險公司把農業保險賠款打入指定的政府戶頭,再根據政策目標和偏好,重新分配給農民;有的擅自制定費用辦法,要求保險公司超標準支付防災防損費用等等。如果政府支持力度逐漸變小,保險公司就開始擔心“農險短命”,從而缺乏長遠發展規劃,不愿對農村服務網點、查勘設備及查勘技能提升、管理人員隊伍、業務人員培養等加大投入,造成管理和服務被動,專業優勢無從體現。2.4經辦公司不能盈利,漸失推進農險的動力。政策性農業保險開始試點時,由于有高達70%的財政補貼,多家財險公司都將政策性農業保險當成“唐僧肉”,紛紛爭搶經營權,努力將農業險發展成新的保費“增長點”,誰知道幾年時間的經營,由于定價不準、核保困難、理賠不易等原因,難以盈利,“香饃饃”變成了“雞肋”,經辦保險公司逐漸失去了推廣的信心和動力。
3湖南政策性農業保險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
3.1加大宣傳力度。加大農業保險宣傳和政策推動力度,通過教育宣傳和采取政策手段提高農民對農業風險的警覺,培養其保險意識,認可農業保險在受災后起到的雪中送炭的作用,調動農民的參保自主性。比如在7月8日“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保險知識普及宣傳活動。通過報刊、微博等多種形式,強化對農業保險熱點問題的宣傳力度,擴大保險的社會影響。在輿論環境方面,集中行業力量開展“保險讓生活更美好”形象宣傳,廣泛宣講農業保險惠及受災農民的真實典型案例,營造有利于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3.2政府積極引導。政府不能強制農民參保,但可以將農民是否參加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各種惠農資金的撥付、農業優惠貸款、水稻良種補貼、糧食直補、災后救濟等惠農政策相掛鉤,通過利益激勵的聯動服務模式,在各個環節宣傳農業保險,能夠達到理想的推進效果。3.3提高商業保險公司積極性。通過穩定保險公司的經辦資格,鼓勵保險公司加大機構設置和服務設備的投入力度,創新保費收取和承保方式,提高防災防損和理賠服務水平。如一旦確定某保險公司有經辦政策性農業保險資格,就給予三年或是五年的時間來發展,不要一年一換,讓保險公司失去勇氣,不敢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發展農業保險,這樣,保險公司可以培養、聘用利益相關的農險協保員,培養專業化農業風險防災防損和理賠隊伍,對分散農戶和種養大戶采取不同保險方式,以險養險等。3.4增加服務網點。目前部分保險公司嘗試增加五、六級農業保險服務部、服務網點,給予大力財力支持,比如達到一定級別的服務部就可以配置一臺新款標志轎車作為服務車,便于工作出行,另外在村上設置的服務點,由村干部作為服務人員,利用其便利身份,完成走街串戶的承保工作,比如每一農戶的簽名,以及理賠中的提供損失清單等等,他們更加熟悉農戶的實際情況,在本職工作之余進行農險的數據匯總工作,可以提高農險的承保質量,進而提高利潤。3.5提高服務水平。保險公司要加快農業保險網點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加強銷售、核保核賠、服務等崗位隊伍培養;建好業務臺賬,實行分險種單獨核算;原則上農業險根據先別不同,要做到簽單到村(場)或者鄉鎮(場),最好是能夠簽單到組、戶,由投保人簽字確認并且約定好投保地塊的詳細坐落地點、保單號、投保面積、保險責任、保險金額、報案電話及各級財政、農戶等承擔的保費比例等信息;在理賠時,也要工作到位,確保理賠數據張榜公布,公開透明。3.6創新產品設計。迎合市場需求,開發新險種,并逐步擴大特色農業財政補貼范圍,促進農業保險更快速發展。比如為蜜橘提供凍害指數保險,保險果樹所在行政鄉氣象觀測站經審核的日最低氣溫達到保險合同約定的起賠溫度標準(分-3℃、-4℃、-6℃三檔),視為保險事故發生,給與農戶一定額度的賠償。在產品設計中采用更科學的定損標準和方法,是農民損失得到充分保障。
4結語
農業是一項基礎產業,但同時又是一項弱質產業,因此,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農業保險“保駕護航”。保險公司必須累積足夠多的數據,科學合理的利用大數據進行定價,聘請專家進行行業指導并設定保障額度標準,以及核保核賠技術支持,必將對農業及保險業起到重大的作用。
作者:王君 單位:保險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農業保險發展改革路徑[EB/OL].21世紀網,2017-12-07.
[2]關于印發《湖南省2010年農業保險實施方案》的通知[Z].湘財金〔2010〕15號.
[3]張旭升.湖南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情況的調查與績效評估[J].中國鄉村發現,1-3.
[4]齊彩鳳.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EB/OL].百度文庫.[5]保險2014年鑒[Z].2014:779-785.
[6]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財政廳等單位湖南省2008年農業保險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Z].湘政辦函[2008]44號.
- 上一篇:期刊編輯教育模式
- 下一篇:農業保險災損預估模型分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