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二年級上冊介紹
時間:2022-07-28 10:49:00
導語:小學語文教案:二年級上冊介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內容
本冊教材還是延續一年級教材的思路,全書共十六個主題單元,其中包括三個集中識字單元(《丁丁冬冬學識字》),和一個開放單元《書的世界》。每個單元大致包括兩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一共27篇主體課文,讀背古詩7首,自讀短文12篇。集中識字單元需要學習25個部首:第二單元學習6個部首,第一篇看圖識字,從北京的一些著名的建筑引入。后面分三部分,學寶蓋(宀)頭、穴字頭、廣字頭、廠字頭還有門字框和戶字頭這6個部首,都是和建筑有關的部首。第七單元學9個部首,學和身體各部位有關的一些名稱,和人體有關的9個部首,通過這9個部首來識字。第十二單元又安排了10個部首的學習,先學的是山、土、石這些偏旁的生字,由丁丁、冬冬對話:山上有什么?有巖石有土,引出和山石土有關的一些生字;地上有什么?有金屬礦藏、寶石,引出了金、玉這些偏旁的生字;水中有什么?有魚、有貝,就引出了帶魚字旁、貝字旁和貝字底的生字;最后是和廚房有關的皿字底、刀字旁、立刀旁等等。按照山上、地下、水中、廚房中的這個排序,選擇了相關的部首進行識字,目的也是為了學生識字有興趣,并和他們的生活經驗發生聯系。
二、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和開展各種學習活動,在語文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策略、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個方面都得到發展。
2.認字475個,學習偏旁部首累計至70個左右。學習利用漢字的規律,重點是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并對認字方法有個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初步學會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書上的77頁金鑰匙有認字方法小結。方法就是看字形來認字,比如是山字就是象形字;看拼音來認字;也可以去問別人,還有看上下文來猜,還有讀字讀半邊,比如說青等一些字;還有查字典。可以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以后就可以熟練運用了。一年級滲透性的學習了字理識字,但它一直不是作為知識點來講授的,只要求學生接觸,有感性認識,讓學生自己發現,去思考。在一年級識字量的積累上,對漢字的表意功能有初步認識,有體會。三個集中識字單元都是引導學生對漢字的表意功能有一個認識,而漢字的形聲字,用聲旁來表音的特點也開始在本冊滲透,第十單元和第十四單元就出現了這類的設計。比如說67頁那個小話筒,“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就開始滲透漢字聲旁的特點。另外第十四單元93頁有一個“比一比,讀一讀”,就是進行比較,深一步了,讓學生想一想字意有什么變化。這一冊集中識字是從表意的特點來進行,到下冊的時候再來講聲旁。在教學中希望老師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的實踐。認字目標應當靠學生的實踐來完成,而不能當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知道了,懂了并不等于會了,更不等于能熟練掌握,要注意學生在實踐中感悟,來體會漢字的特點,感受漢字之美,實現認字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第二,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過程。本學期的教學目標至少需要半年的努力,教學時也應把它當一個過程來看待,不要企圖一蹴而就,也不要奢望所有的孩子同時都能掌握,難點越分散學生學起來越容易,積極性也越高。第三,要正確處理認字、識字能力、文字知識三者之間的關系,識字量是形成認字能力的基礎,文字知識是為多認字、快認字和培養識字能力服務的。但它不能成為識字教學的支柱內容,教學中老師可以使用形聲字、形旁、部首等概念,但不應要求學生掌握它們,適度的滲透字理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能讓他們悟出漢字的特點,可是過分的重視字理分析使學生失掉了自主學習的興趣并不利于識字教學的效率,即使是那些學生明白了字理的字,也需要循序漸進的教學。一年級上冊是點點滴滴的滲透,下冊是稍做面上的滲透,本冊爭取讓孩子在認識上產生飛躍。但是教材也沒有涉及聲旁表音的情況,許多部首學了也不要求學生了解它的原意,查字典也并不要求學生要讀懂正文,總之文字知識要掌握精當、好懂、有用的原則,不宜要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學生在分析字形的時候,(因為在這個學期,我們開始要求學生來學習分析字形)編上一句話等等,這是一種記憶術,老師不必用所謂正規的字理知識去糾正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只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學會這個字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老師本人要說的就必須是符合文字學的知識了。3.學習查字典。從第二單元開始學習部首查字法是以金匙鑰的形式出現的,第13頁認識字典,第三單元19頁學習查字典,第四單元27頁學習查找難檢字,這三個單元連續出現學習部首查字法的內容,但并不要求學生一步到位。第七單元的時候開始限時,要求學生通過練習提高查字典速度,基本上要求一分半鐘查到。學習部首查字法,如果由老師來講那將包括很多的內容,特別容易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們的設計希望能利用畫面,引導學生來讀畫,讀畫中的文字,有的學生就開始說了,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既然要查字典肯定有一些問題需要前期解決,這個孩子就說提手(扌)旁、門字框、單人旁都是部首,用部首來查,那咱們找一找部首的目錄,找一找檢字表,看一看正文。可以像圖畫表現的一樣,分成小組讓學生用字典自主來學習,根據畫中的提示自己一步一步去發現,去學習,遇到障礙可以小組交流,其他的同學可以幫助,老師也可以給予一些適當的指點。這樣就需要老師創設情景讓學生產生學習查字典的欲望,學生想學查字典了,就引出這個活動。像19頁學習查字典,是用丁丁冬冬交流的形式說你是怎么查字典的?他說我的方法是數、查、記,數部首的筆劃,查部首的目錄,記住檢字表的頁碼,查到后到檢字表上就要數另一部分的筆劃,再查檢字表,從檢字表上找到正文的頁碼這樣才能找到,底下查一查、試一試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按照文字表述嘗試做一做。這時候如果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生生之間的交流,他們之間的語言是比較直接和有效的,比老師去說更好。難檢字在“勇敢”單元,學查難檢字設計這個金匙鑰有三個目的:學習如何確定一個字的部首,熟悉沒學過的常用部首,學查難檢字表。字的部首,一般是以上到下、左到右、內到外的順序來確定的,如果在這幾個位置都找不到,就可以去查難檢字表了。教學生學習查難檢字表之前,應該先熟悉部首目錄,給學生比較充裕的時間去看,對照目錄去想例字,再由學生出例字練習,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上中下都可以,然后學生會找部首在哪個位置,學生可能找不到,這時候就引出問題:這樣的字怎么辦?那就去查難檢字表。凡是做部首的字都不在難檢字表里,比如鮮血的血,身體的身,因此熟悉部首目錄是非常重要的。一次練習是不可能使學生熟悉所有常用部首的,學習的主要方法,就是一邊查一邊認識生的部首。凡是沒學過的部首可以暫且可以稱它為什么旁,由學生自己給它命名,盡量讓學生自己活動,不要求非常的精確、準確,讓他們在自己的實踐中去發現,去學習,去找出學習的辦法來。
部首查字法應該用來獨立認識生字。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愛查、會查、自覺查,把查字典當作最可靠的認字方法來對待,把使用工具書當作最重要的閱讀習慣之一來培養。由于學生識字量小,讀正文是有困難的,學習查字典剛開始只要求他會查,能找到字,讀準字音就行了。初學的時候不宜要求速度,日后通過反復的練習逐步加快速度。到第七單元的時候就明確提出了速度的問題:丁丁冬冬就有一個提示,我用八分鐘查了五個字,你怎么樣啊?到了十五單元就要組織查字典的比賽,比一比誰查的快。要讓學生在學查字典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學生來說,查字典的困難,第一個就是確定部首,還有翻頁找頁挺麻煩,但有些孩子很聰明,他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有的孩子把部首的頁碼記住,到時候就翻那一頁,有的孩子在某頁碼夾紙條,有的孩子把字典用彩筆涂了,到時候一翻,這都是非常有效的辦法。老師要發現這些小創造,要及時讓孩子總結經驗,在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怎么能查的快,引導學生先找出耽誤時間的環節在哪兒,再想辦法,這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發現問題以后對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教參上也提了幾點建議,第一個記住部首的目錄,檢字表和難檢字表的頁碼。第二掌握確定部首的方法適時地使用難檢字表。第三要記住同一部首同一筆劃的字是按照橫豎撇點折的順序排列的,比如說月旁,六劃的字有32個,要找臟字,第一筆是點,點在32個字中靠后排,如果學生能夠發現最好,如果學生沒有找到這個規律,老師也可引導他適當注意一下。查字典是一項技能,技能要靠練,不能靠講,所以讓學生反復進行練習,在實踐中提高速度,他就會產生興趣。4.寫字260個。在語文天地中設計了例字描紅,并對字形結構的安排做了指導,我們有一個寫字本,對所寫的漢字做了規范的很具體的指導,但教師不要把這些指導做為知識來傳授,也不必特意提醒學生對照指導去寫每個字,而是由學生去感知,去體驗,去發現漢字的美。在低年級階段首先是要求把字寫正確、寫工整、寫規范。可以指導學生注意關于書寫的提示,能領悟多少是多少,能嘗試多少是多少。在今后的書寫過程中逐步通過量的積累,通過比較逐步理解、掌握。由學生自己去看、去嘗試,發現字體的變異,字形的框架。老師不要太著急,不要反復枯燥的練習、書寫,以免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學習寫字的興趣。要在恰當的時機用恰當的方法實現部分認字與寫字的合流,學生學習字理的過程,學習練習分析字型既是認字也是寫字的步驟,所以凡是那些引導學生分析過字型的漢字即使是不要求寫的也可以在分析以后試著寫一寫。當然要學生自愿,有興趣就可以寫一下。這樣學生就會體會到分析字型的藝術,也會鞏固學會的字,同時會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因為他已經超過了必學的范圍。什么是恰當的時機恰當的方法呢?恰當與否一要看是否出于學生自愿,二要看是否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三要看效果是否好。之所以特別強調恰當是說教材并沒有要求學生必須認寫合流,在這里教師有廣闊的自主空間,可以根據你班學生的發展情況自己確定。二年級下冊將繼續學習將近450個生字。到二年級的結束是一個學段了,有許多事情要做。所以希望老師能根據四冊教材的整體安排正確把握本冊的教學目標。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我們前面也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剛開始學漢語拼音時,拼音都不要求寫,很多老師很著急,實際我們安排在第二學期,學生大量的看了以后基本上就掌握了,寫起來就很容易。我希望老師盡量按照教材的安排來做,不要把某些東西提前,不適當的提前就容易加重學生的負擔。當然我們也尊重有些老師的創造性,您可以根據您學生的狀況,選擇學生學習的內容。但是我們希望不要加重學生負擔,這做為一個基本原則吧。
5.繼續練習抄寫音節。在本冊語文天地里沒有出現抄寫,但是老師們不要把這個忽略掉,要讓學生練習抄寫,要求學生給生字標音,能夠在查字典的時候準確的讀出生字字音,注意不要返生。這里提醒各位老師注意,我們把拼寫的一些規則和寫都放到一年級下冊,但一年級下冊實際上是沒有全部講完,有一部分需要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比如大Y和小i在拼寫的時候就要出問題了,就是一定要教給學生這個規則,大Y在什么情況下用,小i在什么情況下出現,什么時候用。再比如ü上兩點什么時候去,什么時候不去,老師一定要強調。還比如說u和o相拼,和o,活潑這個詞,聲母和o之間什么時候需加u,這些需要老師帶學生去做練習,去發現它的規律。
6.閱讀。第一,一年級上冊提出指讀,讓學生把小手指放在要讀的對應的文字上,讓他們集中注意力;下冊開始要求指但不要出聲或者說小聲讀不用手指;本冊繼續練習。這樣逐步逐步的過渡到二年級下冊以后能夠盡量的使學生脫開手指降低聲調來學習默讀,第二學段就要求學習默讀。學生現在脫不開手指也可以,但要把聲放小,或者只用手指別出聲。由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差異,不必要求所有學生一步到位,到本冊結束大部分孩子能夠默讀一個段落就可以了。第二,要學會借助課文的插圖來閱讀,能夠看懂情節簡單的多幅畫面講故事。如書上36頁有個看圖講故事,能看出圖與圖之間的聯系,也能夠看懂單幅圖,根據文字提示和圖中顯示的一些細節來理解這個圖表現的內容。又如《勇敢》單元42頁,放了一個小話筒,進行口語表達練習,你自己在家害怕嗎?介紹你獨自在家的經歷。這個練習就是要求學生看圖想象編一個故事,老師就要引導孩子注意他的表情,在什么環境里他的動作都要注意,注意細節。第三,在閱讀中要積累詞語,學習不同的句式,同時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愿意和書交朋友,同時學習查找目錄,樹立查找資料的意識,初步知道書是應該分類的,這在第九單元《書的世界》里面。要知道在哪里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書,還有怎么辦圖書角?在老師帶領下參觀一下當地的圖書館和閱覽室,看一看別人是怎么查找圖書的,向同學們介紹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給自己的圖書分一下類,交流怎么分類,這是最基本的,讓學生接觸這方面的知識。第四,背誦和朗讀是按教材的要求,但是我們鼓勵多背,多認字,自讀的短文里有很多學生不認識的字。第五,要積極地認真地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能結合課內外的閱讀共同討論,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象。總之是要在語文的學習的過程中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素養。三、教學建議
1.關于備課。備課備什么?應該從四個方面來備。一是準備教參以外的相關資料。我們提供的教學參考資料是遠遠不夠的,各地情況各位老師的水平、經歷、教學風格不同,要和當時當地的實際相結合,要準備教參以外的相關資料。二是對每個單元總體思路的把握。每個單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來研究教材內容。三是了解學生原有的基礎和水平。要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策略和方式,這點特別重要。要了解學生,不然備的課就白備了。四是樹立科研意識。把我們的教學和科研聯系起來,要理性的備課。那么教案的形式是什么樣的呢?教案不再是線性的形式,不再是由一連串的序號組成。不再是一導入,二學習新知,三鞏固練習。而應該是板塊式的或者是網絡形的,學生的狀況,教材的內容,要達到的三維目標,還有教師自身的優勢都應該考慮在內,都應該在教案上體現出來,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在動態環境下的主體創新活動,每教學四十分鐘,既有學生的創造也有老師的創造,每一份設計都是有多個方案的,而不是一個。這里要特別強調,不能無視兒童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要了解到他們頭腦中已有了哪些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備課。教育要以人為本,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的需求和利益為主要依據,不要再一廂情愿的編寫和導演劇本。一年級下冊有一篇課文叫《好事情》。有一位老師講這篇課文的時候把尤拉想做的好事寫在黑板上,希望同學明白尤拉想做的好事是做不到的,由此揭示這個故事的主題。讀完以后問學生,尤拉想做的好事你能做嗎?同學都表示能做。這個回答出乎老師的意料,不能因勢利導。上述這樣的一個過程是老師把學生的思維強行納入了成人的思維。老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案,漠視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真誠的想辦法做好事,都被否定了,也就打擊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損傷了學生向善的美好的情感。教材是學本,是學生的直接的對話者。我們不要把它當成至上性的東西,老師們可以進行再創造再修改,讓它更符合自己地區的需求。
2.關于教學的策略問題。我們所有語文學習活動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要引導學生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學習語文,在各種實踐活動中來學習語文。不要單一的,而是整體推進。有的老師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訓練能力,放棄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僅僅保證知識單線出擊了,明顯的表現在識字和寫字的問題上。還有單純搞活動,為活動而活動。就是說活動和學習不要脫離,不要成為單一的課型。關于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我們現在經常說要進行小組合作,同學們一起進行探究,學習者與他人互動的社會環境是學習的媒介。我們鼓勵學生參與,去探究,去合作,但是要講究適當二字,只有當多個人比一個人更好的時候才應該采取合作的形式。當分享交流對每一個人來說是有益的時候才應該采取合作的形式,合作學習不要流于形式。而且要注意要有個人體驗的空間,進行獨自思考,要有這個過程。學生頭腦中的錯誤觀念要讓他自己去修正,學生是通過修正來實現他的學習和發展的。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自己修正自己總結。放在板書上解決,需要老師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處理。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還要注意一點:除了合作學習外,要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有效的學習需要學生來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要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可以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做一個流程圖,當一個人在陳述的時候,在反駁的時候才可能重建自己的知識的結構,所以說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策略方面,教師應該創設問題情境,給學生思考探究答案的機會。教師要實現幾個轉變。第一,由重視講知識結論轉變為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第二由重視學生記錄現成的知識轉變為重視引導學生再次發現和重組知識。第三由重視書本知識轉變為重視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多角度的考慮問題和靈活的解決問題。第四由重視單科獨進只作知識點的教學轉變為重視學科間和知識點之間的綜合貫通。第五由重視統一要求轉變為重視學生的差異和個體發展。注意:第一培養學生學習的愿望。第二是把學生需求做為教學的出發點。第三要給學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間。第四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3.課堂的即時評價。一年級下冊提出讓學生設立評委。如第一單元“元宵節”的口語交際,由學生輪流擔任評委。本冊仍繼續采用學生評委的形式。學生對別人做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客觀地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學會合作,學會尊重別人。教師的指導要具體,不要走形式。目前課堂評價的偏差,一是一律化——你真棒!學生的稱贊并不是發自內心。況且讓學生看到差距也會是一種激勵。二是一邊倒——或者都挑刺,或者都說好。本冊應有評價水平的提高。評價時要講出理由:為什么給這個成績?還應能提出建議:需要怎樣改進?教師可進一步組織學生評價評價者,這種評價是一種示范,一種提高,教會學生如何評價,也是一種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所以,應當作一個教育的過程來對待。
4.自主學習。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學習內容等不同情況組織自主學習的形式。提出自主學習的要求,不要空泛地開展,沒有具體措施或要求過多。
5.整體推進。兩種偏向:活動和學習分離,趨向兩極,形成單一課型。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做任何學習活動都要考慮三個維度,促使學生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創新精神的培養必須有臨場發揮,要有教學機智,新就新在前面沒有,教案上沒有。教師需創新,也需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
6.自主性作業的設計建議:
難度自選——根據學習目標設計ABC三個等級的作業。分別體現語文綜合能力的運用、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等。例如,一年級下冊《大熊貓》一課,課后思考題是:“大熊貓是什么樣的?描一描,說一說。”可設計為:A完成要求,并編一個熊貓的故事講給別人聽;B完成要求,并用“熊貓”一詞寫一句話;C邊讀課文邊完成要求。A級作業適合于程度較高的學生——掌握了熊貓的基本特點,且想象力豐富、表達能力強——可要求離開課本獨立完成;B級作業適合于大多數學生——熟悉課文,了解有關熊貓的資料,且有表達愿望——要求能夠借助課文完成;C級作業適合于程度較低的學生——要求完成最基本的要求,老師應多加關注,給以及時的指導或采取同學互助的形式,保證這些孩子能夠獲得一定的學習成果。
數量自選——允許學生根據各自的記憶特點,接受能力的差異,選擇確定各自的作業量。此種方式適用于重復性作業。例如抄寫生字:如果抄寫三遍即可掌握,就不必一律要求寫五遍。這需要老師在開始時即提出明確要求,并及時檢測,逐漸使學生養成注意力集中,自覺運用學習技巧加快學習速度,有效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這樣做也可以使抄寫的過程不再枯燥,成為學生激勵自身不斷追求更高目標的體驗。
形式自選——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長、不同愛好、不同水平,設計形式多樣的作業,供學生自選;也可由學生自主設計練習,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例如,《池塘邊的叫聲》文后思考題是:“青蛙會給小魚講什么故事呢?”可以設計以下幾項作業,由學生自選其中一二項。(1)替青蛙編故事,講給別人聽;(2)表演青蛙和小魚的對話;(3)畫出青蛙和小魚,貼在板報上,最好有個文字介紹;(4)查有關青蛙或魚的資料,抄寫下來,貼在教室里;(5)有語氣地讀課文,錄音,請同學猜猜是誰在讀;(6)完成“語文天地”中的“在橫線上填空”后,再寫出青蛙與小魚的一兩點區別;(7)完成“語文天地”中的“讀多音字,組詞語”后,試著用上其中的幾個多音字詞語說幾句話。
自主學習既是終極目標,也是階段性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一個過程,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在這全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清醒地把學生發展放在首要位置,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層次要求,有不同的學習形式;不同的教學內容也要有不同的策略設計。例如,課文長,可一段一段地學習生字;課文短或學生程度高,則可以全文學習。此外,要注意語文學習的個性化特征,要重視學生的個人體驗,這是不可超越的。必須給學生個人內化的時間和空間,不能一強調小組合作學習,就把所有的過程都設計成討論、交流、互助,要有學生獨立思考、體驗、整合的過程。
- 上一篇:小學語文教案:《我長大了一歲》教學設計
- 下一篇:小學語文教案:小貓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