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護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7 06:02: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植物保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植物保護

植物保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減輕農業有害生物危害,加強植物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對農業有害生物實施監測、預報、預防、治理和控制的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植物保護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農業生物災害治理與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并重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植物保護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建立健全植物保護體系,將公益性植物保護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村民委員會、農業生產經營者對農業有害生物實施綜合治理,做好本轄區的植物保護工作。

查看全文

野生植物保護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野生植物的保護、發展和利用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保護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長并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的瀕危、稀有植物。

藥用野生植物和城市園林、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內的野生植物的保護,同時適用有關法律、行政法規。

第三條國家對野生植物資源實行加強保護、積極發展、合理利用的方針。

查看全文

野生植物保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野生植物的保護、發展和利用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保護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長并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的瀕危、稀有植物。

藥用野生植物和城市園林、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內的野生植物的保護,同時適用有關法律、行政法規。

第三條國家對野生植物資源實行加強保護、積極發展、合理利用的方針。

查看全文

植物保護生態農業論文

一、生態農業的理念

深化加工,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與廢物資源利用率,實現經濟增值;以生態保護、防治污染、維持生態平衡為發展目標,實現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協同,提升生態農業的持續性。

二、推廣植物保護技術的重要性

植保技術是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內容與條件,將其應用于生態農業建設中具有積極意義,具體表現在:其一,植保新技術轉變了傳統植保方式。植物生長所需酸堿度、溫濕度、滲透性等指標是植物生長的必須條件,受土質因素、管理因素、環境因素影響,土壤難免出現害蟲、真菌、細菌,這就要求及時處理各種危害。傳統植保多采用噴灑農藥的方式進行殺菌除害,雖然起到了殺菌抑害的目的,但由于化學農藥含有有害物質,導致環境污染、生態破壞、食品安全問題等。植保新技術在栽培上推廣“三免”技術,田間管理上推廣“三避”技術,植保措施上實施“三誘”技術,這有效避免了傳統植保技術的負面效應。其二,植保技術的應用推動了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關注于綜合效益的實現,植保新技術的推廣益于生態農業發展。首先,植保新技術可有效防治農作物病害,減少病蟲害帶來的環境危害、生態損害及經濟損失;其次,植保新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業生產力投入,節省了農業生產成本,且以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提升了農作物產量與附加值,利于實現農業的經濟效益。最后,運用植保新技術可有效控制生態保護成本,減輕環境污染,對實現生態農業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三、植物保護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

當前植保新技術從防治角度來看,主要包括生物防治技術(天敵昆蟲、病原微生物、昆蟲信息素、植物源農藥等)、物理防治技術(光、高溫、電磁波、物理阻隔、人工器械防治等)及化學防治技術,在植保措施上主要為“三誘”技術,即為頻振式殺蟲燈、黃板和性誘劑。下面說明“三誘”技術的應用。頻振式殺蟲燈。殺蟲燈應用效果已被確定,其能夠殺死吸果夜蛾、斜紋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等多種害蟲,且在夏季高溫季節能夠誘殺成蟲700多頭,其殺蟲范圍極廣,殺蟲量極大,促使其廣泛應用于生態農業之中;同時,在本季度害蟲量減少的前提下,下季或來年蟲口密度減少,這對減少蟲害防治成本,降低蟲害所帶來的生態問題具有積極作用。通過對比可知,在未用殺蟲燈前,高溫季節每月需噴灑農藥4~5次以殺死螟蛾科害蟲、金龜子,使用殺蟲燈后,可不用農藥防治螟蛾科害蟲,其他科害蟲防治只需噴灑農藥1~2次,這既減少了勞動時間與強度,又減少了農藥用量與成本,利于實現農業生產效益與效率。再就是,頻振式殺蟲燈在其作用中無污染,且對人畜無害,使用安全性較好。黃板。黃曲條跳甲是葉類植物害蟲之一,且較難防治,若要藥效防治,則需農藥藥性極大,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黃板對趨色害蟲,尤其是趨黃害蟲具有較強的誘殺作用,如小白菜應用黃板殺蟲調查中,一張黃板一般可粘黃曲條跳甲83~241余頭,貼近蔬菜、加大用量后可達364頭。由此可見,使用黃板可有效避免高毒農藥在葉類蔬菜中的應用,減少化學農藥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且利于保護人體健康;黃板使用過程中,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適度調整用量,靠近蔬菜,以提升黃板粘蟲量,減少蟲害,促進農作物成長。性誘劑。性誘劑誘殺害蟲效果較好,如1個防治周內,小菜蛾性誘劑可在1個甘藍生長季節誘殺成蟲853頭,在1個誘芯使用期內,斜紋夜蛾性誘劑可誘殺成蟲384頭,小食蠅誘劑誘蟲效果也較好。

查看全文

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的作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具體應用,介紹了全新的生態農業中應用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方式,它不僅能夠克服原生態農業解決措施的缺點,而且具有安全系數高、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高等優點。文章詳細分析了殺蟲應用、性誘劑等全新的植物保護技術在生態農業上的具體應用,以期為生態農業的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保障,創造出最大化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關鍵詞:植物保護;生態農業;新技術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了更好地順應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農業地發展也越來越快速,并且生態農業正在逐漸取代傳統農業,生態農業有助于自然環境的穩定和糧食作物的增產。為了更好地發展生態農業,植物保護新技術的使用顯得越來越重要。

1植物保護技術的價值

生態農業在我國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生態農業注重綠色生產和循環利用,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所有物質。在生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植物保護新技術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所謂植物保護新技術,就是完全區別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化學物質的使用,除此之外,植物保護新技術也是完全適合植物生長的各個階段[1],可以在每一個階段,為植物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和能量,這樣一來,植物就可以更加健康地生長。首先,植物保護新技術充分考慮到了土壤的質量。在所有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土壤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一定程度上說,土壤的質量決定了植物的最終情況[2]。在這個方面,植物保護新技術會充分考慮土壤的酸堿度和各種物質的含量,并且根據植物在生長各個階段所有營養物質的情況來為植物提供最適合的土壤,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植物缺少營養物質的情況,植物保護新技術也會考慮到土壤中各種真菌的作用,為了達到植物生長的需求,植物保護新技術會充分研究土壤真菌的具體作用,并且對所有的真菌進行分類,然后和各類植物進行匹配[3],如此,在健康真菌的作用下,植物的生長會變得更加順利,生態農業的發展也會更加穩定。上述的這些都是植物保護新技術的具體內容,這些植物保護新技術對植物的生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對于生態農業來說,植物保護新技術是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2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具體應用

查看全文

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講話

同志們:正值全國人民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之際,省林業廳召開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會議,研究和部署我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切實推進新時期新階段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健康發展。前面,柏陽同志就做好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們認真領會,結合實際貫徹執行。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供同志們討論。一、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大是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大會系統總結和論證了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寫入了全黨的政治報告,實現了建設和諧社會理念在生態與經濟發展方面的升華,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強烈的現實意義。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科學發展新的手段和方式,也是新的目標和任務。總書記在報告中十二次提到“生態”一詞,強調要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為林業發展賦予了新的使命。林業必將在建設生態文明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們一定要振奮精神,自加壓力,以實際行動推動我省林業工作實現新的跨越。野生動植物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物基因庫。保護好野生動植物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直接表現,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在野生動植物保護上,我認為,就是要重點做到“四個結合”。(一)從全局利益上講,要堅持以人為本,把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農民增收致富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建設生態文明就是發展生產力,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于人民,“以人為本”中最大的“人”就是農民。野生動植物保護的主要地域在農村,基本方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當地群眾為此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我們要從黨和國家全局工作出發,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保護區周邊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結合新農村建設,通過“社區共管”等模式,合理開發林下資源,引導群眾參與生態旅游、現代種植等生態產業活動,幫助農民發展生產,讓社區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結合扶貧開發,盡力為保護區周邊群眾解決人畜飲水、道路、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幫助和支持周邊群眾改善生活條件。要積極探索野生動物造成當地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的補償辦法,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要求盡快頒布實施*省野生動物危害補償辦法,維護好周邊群眾的切身利益。要加強同當地群眾之間的密切聯系,廣泛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有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群眾的保護意識,激發群眾共同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努力做到保護為了人民、保護依靠人民、保護成果由人民共享。(二)從外部環境上講,要堅持發展第一要義,把野生動植物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結合起來。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取向是發展,既有保護事業自身的發展,更有經濟社會全局的發展,要發展就必須利用。從根本上講,我們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不僅是為了長遠利益上的利用,也是為了當前的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合理、有效的開發利用,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而且對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通過保護法頒布20年來的辛苦工作,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環境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全社會保護意識顯著增強。但是,由于我們在注重保護的同時,忽視了對野生動植物開發的正確引導和宣傳,缺乏分類指導政策,導致社會上對野生動植物保護與開發的認識存在片面性,致使正常的開發活動不完全被社會所理解和接受。人工馴養繁殖的野生動物產品上餐桌不能被部分市民所接受,正常狩獵活動不被社會所理解。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把握好我省林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處理好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利用和自然保護區等地的生態旅游已被列入我省林業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各地要在不破壞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在現有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鼓勵社會組織和業主馴養繁育野生動物、培植珍稀野生植物。要通過鼓勵野生動植物基因資源保護、種源繁育和基地建設,進一步推進以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狩獵場為主的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通過建立狩獵俱樂部的方式,促進經營性狩獵活動的開展,規范狩獵活動的管理。要正確引導公眾樹立合法消費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理念,通過合理的開發利用為保護事業的繼續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三)從內部關系上講,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把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數量與質量和效益結合起來。從規模上看,我省現有保護區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已超過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水平,但保護區建設質量卻無法相提并論,差距非常明顯,影響了保護效果。在推進全省保護區建設的進程中,要始終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既要看自然保護區增長的數量和面積,更要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質量和管理水平,看保護區機構是否健全,人員編制是否落實,關系是否理順,管護責任是否到位,保護對象是否增加,保護效益是否最大化,社會保護觀念是否進一步增強。這是用科學發展觀來檢驗一個地區自然保護區建設成效的基本標準,必須貫徹落實到位。要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確定生產方式和規模,正視矛盾和問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要逐步提高保護區自身科研、監測能力和水平,隨時了解和掌握重點保護對象種群數量和生存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確保重點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四)從行業發展上講,要堅持統籌兼顧,把野生動植物保護與林業其他工作結合起來。我省自1998年先后啟動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以來,林業實現了由以生產木材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全省2153萬公頃森林得到有效管護,森林覆蓋率由24.23%提高到30.27%。目前已建自然保護區117個,保護管理面積達到734萬公頃,占全省幅員面積的15.15%,基本涵蓋了我省典型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精華地帶,組成了類型多樣、保護價值極高的自然保護區網絡,為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更好的生態條件,以大熊貓為代表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不斷擴大。今后要繼續鞏固和發展林業重點工程成果,加強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加強森林病蟲害監測防治,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為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特別要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通過改革將集體林地落實到各家各戶,明確權利和責任,強化林農保護和壯大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自覺性。二、狠抓薄弱環節,切實履行好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職責林業是野生動植物保護的主要主管部門,依法行使法律法規賦予林業部門的管理職能是林業行政部門的權力,更是責任,放棄管理就意味著失職。管理學上有一個重要的理論:一只沿口不齊的木桶,決定其盛水量的不是為數眾多的長板,而是短的那塊木板。當前,我們在野生動植物保護上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影響了保護的整體效果,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一)加強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動植物疫病防控,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這次更是被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近年來,我省野生動植物疫病在得到有效防控的同時,老問題、新情況仍不斷出現,野生動物禽流感全球關注,蜀柏毒蛾大面積發生。特別是前段時間發生的大熊貓疫病和最近在德格縣發生的動物間疑似鼠疫疫情,更是反映出我們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秋冬季節正是野生動物特別是禽鳥疫病的危險期,我們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要求,切實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要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各地林業主管部門必須編制防控體系規劃,制定監測方案,完善監控應急預案。要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與野生動物保護、自然保護區管理、鳥類環志、生態觀測、宣傳教育等功能整合起來,實現一站多能,搞好監測和防控工作。二是要提高防控能力。省林業廳除抓好大熊貓疫病防控基地建設外,還將積極爭取在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重點發生區建立國家級重點檢測鑒定實驗室,在成都建立省級野生動物檢測鑒定實驗室。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與衛生、畜牧等部門的互相交流與合作,提高野生動物疫情整體應對能力。三是要加強物資和人員準備。今年蜀柏毒蛾大面積暴發及德格縣動物疫情都暴露出我們防控物資儲備嚴重不足和專業人員嚴重短缺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做好物資儲備工作,想辦法解決資金投入問題,開展疫源疫病專業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防控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努力建設平安林業。(二)加強濕地保護和荒漠化治理工作。濕地和荒漠是陸地上除森林之外的重要生態系統,同樣是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野生植物生長地。治理好荒漠,保護好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途徑。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被譽為"地球之腎"。濕地又是非常脆弱的自然生態系統,一旦喪失或者破壞將很難恢復,目前我省濕地大多需要進行搶救性保護。長期以來,人們對濕地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濕地保護管理體制不順,權屬不清,政策法規不健全,導致大量開墾和隨意侵占濕地。特別是近年來有的地方盲目開發濕地資源,建設水電設施,造成河流濕地斷流,嚴重影響濕地生態功能和濕地生態平衡。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賦予林業部門濕地保護管理的組織協調職能。我們要加快濕地保護立法進程,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保護好有限的濕地資源。對重要的濕地區域,要建立自然保護區加強保護,努力做到應建盡建,應管盡管。各地要按照國務院、省政府的通知要求,著力抓好自然濕地保護與恢復,探索可持續利用示范、社區共管等管理模式。在荒漠化治理上,要加強技術攻堅,積極實施植樹種草等治理活動,積極推進我省防沙治沙立法工作。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彰顯林業部門的管理能力,鞏固和擴大管理職能,更好地履行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重任。(三)加強野生植物保護管理工作。我省地理和氣候類型多樣,野生珍稀植物十分豐富,擁有珙桐、攀枝花蘇鐵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13種和松茸、桫欏等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9種。加強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就是以保護為基礎,通過合理利用來促進保護,做到保護、發展、利用的有機結合。與野生動物保護相比,我省野生植物保護工作相對薄弱。過去,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利益,亂采濫挖、非法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現象屢禁不止,破壞了大量珍貴的野生植物資源,也損害了我省保護事業的公眾形象。由于野生植物保護管理涉及農業、建設、環保等多個部門,部門職責存在交叉現象,一些地方的林業部門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管理權限。根據《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的規定,林業行政部門是林區內各種野生植物和林區外珍貴野生樹木的主管部門,農業行政部門是其他野生植物的主管部門,并被賦予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采集審批、行政處罰等多方面職權。其他相關部門則是各自職責范圍內的責任部門。因此,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地負起責任,切實加強野生植物保護。有條件建立野生植物自然保護區的,要想辦法盡快建立。特別是要加強對風景名勝區、園林綠化區等區域野生植物保護的監督檢查,做好植物疫病防治、種類標識、技術栽培等服務工作,切實履行起主管部門的責任,不斷強化管理和服務職能。(四)依法加強對其他保護區域的執法監管。目前,除林業部門建立的森林生態和野生動植物等自然保護區外,一些相關部門也建立了其他類型的保護區。一些重要的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野生植物生長地被劃為旅游景區或歸入其他部門建立的保護區內。由于區域管理權限或者已不屬于林業部門,再加上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地方林業部門便放棄了對這些區域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監管職責。這同樣是我們的失職。實際上,野生動植物保護執法屬于類別管理,不是區域管理,區域總體管理權限歸屬并不影響林業主管部門對于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專項執法權限。林業部門所屬的自然保護區同樣也不能阻礙相關職能部門的執法管理。因此,凡是法律法規賦予林業部門管理和建設的權力,要嚴格執行。要利用好現有的執法資源,加大執法監督力度,通過執法實現資源的有效保護,通過執法監督樹立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形象和威信。與相關部門有職能交叉的工作,要爭取主動;現有法規還沒有完全明確主管部門的相關工作,我們要站在對國家、對人民、對生態保護認真負責的高度,積極工作,做好工作。既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又要堅守陣地,防止無原則的退讓。要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采取靈活的工作方式,注重合法性與合理性相結合,依法行政,文明執法。要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和溝通,發揮林業部門的主導作用,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切實負起各個區域的野生動植物保護責任。三、加強組織領導,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健康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全省生態建設快速推進,生態環境大為改善,大面積荒山荒地披上了綠裝。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以大熊貓為代表的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得到了國家和世界的認可,全民生態保護意識進一步加強,關愛野生動植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崇尚生態文明正逐步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全省各級林業部門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克服困難,顧全大局,創新工作思路,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物質產品、文化產品和生態產品。(一)積極爭取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發展保護事業,關鍵在領導。各級林業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加強生態保護特別是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像抓造林綠化和林木林地的保護那樣,重視和加強保護工作。在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和構建和諧*的進程中,切實加強和重視對保護工作的領導,真正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多向黨委政府匯報,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把保護事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切實解決好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努力做到領導心中有位子、規劃計劃有盤子、資金投入有份子。要加強部門間溝通協調,發揮好林業部門的主導作用,利用好其他行政資源和社會資源,形成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合力。(二)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動動植物保護的重要場所,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總體投入不足,渠道單一。據統計,國家已投入我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資金3億多元,主要用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建設,還有許多保護面積大、生態功能重要的自然保護區未能獲得應有的投入。加之地方配套資金不落實,財政事業經費沒有保障,致使部分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差、技術裝備落后,無法正常開展日常保護管理工作。二是機構設置不健全。一些地方管理組織體系薄弱。全省117個保護區中,人員編制落實到位的只有91個,而有專職領導、正常運行的只有42個,“批而不建”的問題十分嚴重。三是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人員素質不能滿足有效保護的需要,內部機制還不適應現代管理的要求。至今仍有部分野生動物重點分布縣未設立專管機構和配備專管人員,更未能全面、系統地開展野外救護、宣傳教育、巡護監測等工作。各級林業部門要充分重視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努力協調解決機構設置、人員編制和經費投入問題,杜絕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現象。要切實加強保護管理,堅決杜絕非法征占用保護區土地,嚴格禁止在區內非法開展建設項目,堅決打擊破壞自然保護區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要配強領導班子,創新工作機制,激發工作活力,使保護區在保證生態效益的前提下,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益的和諧發展。(三)重視保護隊伍人才培養。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涵蓋多學科、多領域,需要相應的人才隊伍承擔。要搞好保護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充分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不斷創新發揮人才作用的體制和機制。要從培育、使用、關心、激勵環節著手,努力營造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良好環境。針對全省保護事業人才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要堅持從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入手,突出實用人才的培養,最大限度地激發現有保護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人才培養上,要做到引進人才和培訓現有人員相結合、內部培訓與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進一步壯大和提高保護能力,適應新形勢下保護事業發展的需要。同志們,野生動植物保護是林業部門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也是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全省各級林業部門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抓好保護的各項工作,努力實現人與野生動植物和諧發展,為我省林業行業發展、農民增收,推進林業資源大省向林業經濟強省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查看全文

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綜合治理探討

摘要:在國家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人們對可持續發展關注程度不斷提升。相應的,植物保護技術以及病蟲害綜合治理相關研究也得到豐富。植物生長過程病蟲害的發生難以避免,植物保護以及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防治各類病蟲害的發生,為植物的健康生長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植物保護技術;病蟲害;綜合治理

吉林省德惠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遼平原腹地,為京哈鐵路上重要的節點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先進市。德惠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具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境內具有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的野生植物42科77種,德惠市對于植物保護工作十分重視,堅決落實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1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綜合治理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對于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迅速提升,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果。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黨中央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表明了生態系統保護工作開展的重要性,社會各界都具有承擔生態系統保護工作的責任及義務。植物在生態系統當中扮演著生產者的角色,其可以與生態系統進行物質循環,在對有毒有害物質進行吸收的同時,還可以釋放大量氧氣,賦予地球生機盎然以及豐富多彩性[1]。植物病蟲害的發生與其周期生長特點有關,同時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當病蟲害得不到及時治理,其危害范圍會不斷擴大,自然資源也會得到嚴重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空間也會受到巨大的威脅。植物對于人類生存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在生物鏈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同時還會對生態環境改善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不斷落實的背景下,社會群眾的植物保護意識也得到明顯增強。植物在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可是植物一般都具有生長周期性特點,在不同生長發育期都會受到環境以及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而產生病蟲害,對植物健康生長產生阻礙作用,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植物的大范圍死亡。為了提高植物保護水平,應當對植物保護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相關研究進行加強。

2德惠市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綜合治理現狀

查看全文

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解析

摘要:本文以植物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解析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以及通過植物保護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方法為主要依據,分析了植物保護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植物保護手段、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推動植物保護;從轉變農民種植思想、科學使用經濟和農藥、推廣發展生態農業、實施綠色生態理念、增強宣傳力度、提升科技投入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植物保護力度,從而更好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植物保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綠色生態理念;宣傳力度

可持續發展思想已經進入到社會上各個行業和領域中,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人們必要工作內容,也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礎,農業發展也是如此。農業發展一定要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從保護植物入手,做好環節工作,進而可以推動農業行業發展。并且,從可持續角度出發保護植物效果更好,便于農業植物健康生長。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存在一定關系,兩者相互促進和發展,可以有效提升農業產量,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兩者和諧發展。從現在農業經濟發展情況分析,植物保護和農業發展需要得到政府以及社會群眾支持,不能為整個社會贏取更多經濟效益。

1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關系

對大量實踐進行研究,發現植物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相互促進和影響關系,具體情況如下所示。1.1植物保護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植物保護可以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農業上濫用農藥,導致地面植物被嚴重破壞。隨著植物數量、種類以及規模的減少,使得土壤肥力逐漸下降,進而成為阻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提升對植物的保護力度,才能有最大限度提升土壤肥力,從而推動農作物發展,促進整個農業發展[1]。1.2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植物保護手段。為確保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我國農業范圍內一定要加大力度研究科學技術,將各種先進技術應用其中,在農業中有效使用,減少農業發展對于整個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確保植物安全性。在推動農業迅速發展期間,還要注重提升農業產能,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從而可以促進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同時,農業生產管理部門需要將自身基本職能展示出來,使農民群眾文化素質得以提升,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可行植物保護對策,從根本上提升農業抵抗力以及自我調節能力,推動我國農業穩定性發展。1.3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推動植物保護。有效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為植物保護工作奠定基礎。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期間,一定要高度重視養殖和物質循環等各項工作,注重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針對科學方法進行改進和調整,提升農業產值和經濟,從而可以推動植物保護工作進展[2]。

2通過植物保護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方法

查看全文

園林植物保護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園林植物保護課程的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為了培養應用型的園林專業人才,為了明確實踐教學目標、優化實踐教學內容、改進實踐教學方法和多角度靈活考核學生掌握程度,對園林植物保護實踐教學的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園林植物保護;實踐教學;應用型人才;教學改革

園林植物保護實踐課程具有知識點廣泛,實踐與應用復合性較強的特點,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可鞏固園林植物保護理論課程教學成果,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實踐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發展的自然規律,能夠識別常見園林植物病蟲害,并根據理論課程所講授的內容,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現有的文獻資料表明[1-8],部分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已經根據自身專業需求,對園林植物保護理論課程的建設進行了探討和改革,然而針對實踐教學的改革卻鮮有涉及。根據近年來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發現學生對園林植物保護的理論知識掌握得較好,但是其實際動手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的能力較低,因此,如何在園林植物保護實踐課程中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園林植物保護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是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8]。近年來,教育部提出高校需要重視本科教學的實踐環節,根據這一精神,也為了切實改善園林植物保護的教學效果,為了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園林應用人才,園林植物保護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均需要進行改革,切實提高這一課程的應用性、操作性和實踐性,使園林和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不僅能夠通過理論課程學習植物保護基礎知識,也能夠通過實踐課程掌握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相關防治技術。

1指導原則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園林植物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其具有調節城市局部氣候、美化城市環境、減少噪聲和空氣污染的作用[9]。而園林植物常遭遇病害和蟲害,嚴重影響了園林植物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能否正確快速地進行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是對園林專業學生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提出的考驗。通過對植物保護實踐課程教學工作的總結,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實踐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本地植物病蟲害防治內容偏簡略,實踐課程的教學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生缺乏動手能力等。對于學生而言,創新能力、實踐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是在實踐教學中逐漸鍛煉和培養出來的,因此對園林植物保護實踐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對園林植物保護實踐教學的目標、方法、內容、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探討和改革,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學授課模式,主要遵循“四個有益于”的原則。1.1有益于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對實踐教學的改革,可以使教師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指導,打破傳統教師“一言堂”的刻板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課程教學,逐漸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把控全局的課堂新秩序,從而完成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1.2有益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手段的提高,舊有的教學模式也要進行變革。通過PPT、短視頻等手段讓學生對植物病蟲害初步進行了解,再到實訓基地和野外實地調研,影像與現實進行對比映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成立學習小組,通過網絡或課本查找資料,分別對不同的病蟲害進行了解、掌握,再分享給其他組學生。通過小組間的良性競爭,起到提高學習動力的效果。1.3有益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針對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方法日益增多,常見的防治方法有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這些方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聯合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校內園林實訓基地中的病蟲害案例,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防治方案,提升其創新能力,對其中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的防治方案進行現場操作,讓學生進行跟蹤記錄,并對防治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負責引導,全部過程由學生獨立完成,這種模式可以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實踐,全方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10]。1.4有益于學生對園林植物保護實踐技術的掌握。園林植物保護的教材中,所涉及的植物病蟲害種類繁雜,防治方法多樣,實踐操作難易不一。如何使學生掌握實用的、可靠的植物保護技能,是實踐教學改革中應該重視的環節。在園林植物保護實踐教學過程中,將病蟲害龐雜的知識點進行分門規類,將教材中的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變枯燥的知識為形象直觀的操作,在實踐學習中進行歸納總結,加深學生對實踐技術的掌握程度,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切實的提升。

2教學目標的改革

查看全文

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發言

同志們:正值全黨全國人民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之際,我們召開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會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自然保護區工作會議和大熊貓保護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近年來我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圍繞“行業發展,農民增收,推進森林資源大省向林業經濟強省跨越”的思路,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供大家討論。一、回顧過去,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取得新的進展*5年初,在唐家河自然保護區召開的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會議,全面總結了我省自然保護區建設和濕地保護管理成就和基本經驗,明確了保護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近年來,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緊緊圍繞全省林業發展的總體部署,真抓實干、開拓創新,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推進依法行政,野生動植物及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進一步規范按照《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我們對野生動植物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行政審批工作進行了清理,將行政許可項目17項全部納入省政務中心集中受理,占全廳行政許可項目總數的40%。從而把全省野生動植物憑證獵捕、養殖、經營、收費以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等各個環節都納入了規范化管理的軌道。重點開展了黑熊、獼猴養殖經營行為的清理和整頓,取締不規范的黑熊養殖場7家,取締不規范的獼猴養殖場3家。實行麝香、熊膽成分產品專用標識制度,批準向醫藥企業發放熊膽成分產品專用標識2700萬枚。加強松茸的采集管理,嚴格實行松茸采集證制度,先后為50多家出口企業辦理了松茸采集許可手續。加強自然保護區內旅游設施、水電站建設的管理,依法批準20個建設項目進入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的行政許可,首次對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建設設施項目實行社會公示制度。(二)加強能力建設,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鞏固完善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功能放在首位,把強化管理、提高質量作為自然保護區建設的核心工作來抓。全省117個自然保護區中,已獲得人員編制的有91個,占78%,編制人數共2665人;全省63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中,已完成本底資源調查的有46個,占73%;已完成總體規劃的有56個,占89%;組織開展了全省自然保護區界范圍的重新核定,完成了380多張地形圖勾繪和數字化處理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積極爭取國家、省以及國際援助資金投入自然保護區建設,累計達4.6億元,其中,中央投入資金3.1億元,國際援助資金1.5億元。全省1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全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2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已開展了部分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唐家河、若爾蓋等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完成第一期(或第二期)工程驗收。自然保護區基礎性工作的加強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了自然保護區管護能力和水平,使由搶救性劃建自然保護區向提升管護能力水平轉變的工作思路得到較好落實,并取得重要成果。(三)就地與遷地保護相結合,大熊貓科研繁育工作取得新突破近年來,我們在重視野外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的同時,大熊貓科學研究和人工繁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全省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達到40個,保護管理面積220萬公頃。大熊貓人工繁育在攻克“發情難、配種難、育幼難”三大世界性難題的基礎上,*5年繁育存活20只,*6年繁育存活29只,連續兩年創造大熊貓人工繁殖歷史最高紀錄,今年截至目前已繁育存活24只。目前,全省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196只,占全國的85%。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發展成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大熊貓圈養種群,且種群數量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快速增加。隨著我省大熊貓圈養種群規模的快速擴大,已具備了復壯野外種群的能力。*5年8月8日,國家林業局和省政府聯合在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將救護的大熊貓“盛林1號”放歸野外。*6年4月28日,國家林業局和省政府又聯合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將全球首只人工繁殖大熊貓“祥祥”放歸野外,并對其進行跟蹤監測,積累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數據和資料。兩只大熊貓野外放歸及其科研活動的開展,標志著我省從重視圈養大熊貓種群發展,轉入重視圈養種群對野外種群的補充,具有里程碑意義。今年,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大熊貓國家級實驗室的揭牌,臥龍大熊貓黃草坪新基地的開工建設,大熊貓疫病防控中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將開創我國大熊貓保護工作的新局面,譜寫大熊貓保護工作的新篇章。(四)貫徹國辦[*4]50號文件精神,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由林業廳牽頭,會同省發改委、財政廳、水利廳等9個部門,組織科研設計單位編制完成了《*省濕地保護工程規劃》(*6-2030),甘孜州、阿壩州也結合本地實際編制完成了濕地保護工程規劃。目前,全省已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35個,保護管理面積298萬公頃。為加快濕地保護立法進程,我廳配合省人大農委,于*5年、*6年分別赴阿壩州、涼山州開展濕地立法調研工作,省廳起草了《*省濕地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力爭納入*8年省人大立法計劃。*5年,國家啟動實施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我省若爾蓋、海子山等12個濕地保護項目已納入《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十一五”實施規劃》,其中,部分項目已經國家批準建設。為加大濕地保護宣傳教育力度,我省自*5年以來,先后在綿陽仙海湖濕地、成都北湖公園、成都植物園組織開展了“世界濕地日”、“愛鳥周”等大型宣傳教育活動,多家新聞媒體深度報道,產生了較好的宣傳教育效果。今年,我廳擬稿的《關于將川西北防沙治沙納入國家重點治理工程的請示》已由省政府報國務院,若經批準立項,將對我省阿壩州、甘孜州濕地保護產生重要影響,為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生態文明作出新的貢獻。(五)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生態旅游和野生動植物產業穩步推進自然保護區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景觀資源和生態文化資源,為發展生態旅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省九寨、黃龍自然保護區已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區,生態旅游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臥龍自然保護區依托大熊貓這一知名品牌,全力打造生態旅游精品。王朗、唐家河、若爾蓋等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也駛入了加快發展的快車道。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生態旅游年接待游客5800多萬人,收入70多億元。近年來,我省堅持以實驗獼猴馴養繁殖為突破口,做大做強實驗獼猴產業,帶動全省野生動植物產業的發展。目前,全省有野生動物養殖場110家,養殖種類30多種,主要包括獼猴、黑熊、麝、梅花鹿、虎紋蛙等;有觀賞類動物養殖單位27家,有加工、銷售類企業82家,主要產品有熊膽膠囊、含麝香類藥品、鹿產品、紅豆杉、松茸等,年產值約18億元。據初步統計,*6年全省野生動植物產品(含木竹制品等)進出口總額19.4億元,其中,創匯13.5億元。(六)開展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彰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形象近年來,我省先后與世界銀行、美國動物園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護國際、濕地國際等國際組織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不僅有力地推動了我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的發展,而且也進一步擴大了我省的國際知名度。目前,參與國際國內交流合作的大熊貓已達62只。其中,有30只大熊貓在美國、日本、泰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地開展合作研究,為國家對外交流合作作出了巨大貢獻。*5年,原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訪問祖國大陸,中央從我省臥龍自然保護區挑選一對大熊貓“團團”、“圓圓”贈臺;*6年,大熊貓申報*8年奧運會吉祥物成功,大熊貓棲息地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人民大會堂將“獻給地球的禮物”榮譽獎項頒發給*省政府,以表彰我省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今年,時值香港回歸10周年之際,中央再次從我省臥龍自然保護區選送一對大熊貓“樂樂”、“盈盈”贈送香港特別行政區。我省圍繞大熊貓開展的一系列國際國內宣傳活動,不僅宣傳了大熊貓,也宣傳了我國我省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國內形象。二、分析形勢,增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黨的十七大賦予林業部門建設生態文明光榮而艱巨的重大使命,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任務,把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作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野生動植物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和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在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人們的生態意識逐步增強,保護野生動植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崇尚生態文明已初步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其關注度和顯示度日益提高。通過多年的艱苦努力,我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目前,全省林業系統已建立多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17個,保護管理總面積達734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5.15%。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8個。這些自然保護區基本涵蓋了生物多樣性最豐富、自然風光最優美、珍稀物種最富集的區域。九寨、黃龍、臥龍、王朗、唐家河、若爾蓋等自然保護區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大熊貓作為和平、友好的使者,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物種保護的旗艦,使我省在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中的地位尤為突出和重要。但是,要把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中去謀劃和思考,當前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一)經濟快速發展,給保護工作帶來新的壓力黨的十七大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地方開發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熱情高漲,對自然保護區內的資源過度開發,部分地方的公路建設、輸電線路建設、輸氣管道建設等活動或多或少都涉及自然保護區。個別地方生態意識不強,在開發利用中沒有做到以保護為前提,甚至違反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違法違規占用林地和濕地;個別地方政府違規擅自與開發商簽訂生態旅游開發協議,甚至違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規律,為了所謂的班子政績,零轉讓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資源,剝奪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對生態旅游活動的統一管理權和收益權,造成良好自然生態系統受損,國有資源和資產流失;個別地方政府擅自出讓自然保護區內水能資源,在不履行有關報批手續的情況下,業主違法強行開工建設。有的自然保護區國家安全意識淡薄,不執行內外有別的規定,或為了蠅頭小利,擅自將國外人員或國際組織人士帶入自然保護區緩沖區、核心區。特別是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動下,亂捕濫獵、亂采濫挖、獵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現象屢禁不止,非法買賣、非法經營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大要案時有發生,涉及野生動物行政案件數量仍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眾形象。(二)林業內涵拓展,給保護工作帶來新的使命近年來,在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管理上,國家賦予林業部門部分新的職能,這就要求我們在加強管理方面進行新的探索。實施《行政許可法》,國家取消了建設部門核發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項目,強化了林業部門在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管理方面的職能,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對野生動物園的監管和指導;*4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賦予林業部門濕地保護管理的組織協調職能,這就需要我們據此積極推進《濕地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通過立法來強化濕地保護管理職能,確立林業部門綜合管理濕地的法律地位;特別是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是新形勢下國家賦予林業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當前,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仍面臨嚴峻形勢,禽流感、犬瘟熱等流行疾病隨時都有發生的可能,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履行職責,強化對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的監測工作,制定完善林業部門和馴養繁殖單位的野生動物安全管理辦法和疫病處置應急預案,切實提高野生動物疫病監測防控能力,確保野生動物和人類的健康安全。(三)推進新農村建設,給保護工作帶來新的任務黨的十七大提出,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社區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大多分布在邊遠貧困地區,社區居民生產、生活條件艱苦,推進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這就需要我們在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統籌兼顧周邊社區群眾的利益,科學合理地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系,認真探索自然資源的科學開發利用方式,研究解決野生動物對社區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危害的補償問題,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積極幫助社區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野生動植物開發利用的生態產業。野生動植物的利用繁育是正在發育壯大的一個生態林產業,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途徑。目前,我省實驗獼猴、黑熊、林麝、梅花鹿、虎紋蛙等野生動物繁育利用已形成一定的基礎,我們要在規范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管理的基礎上,積極鼓勵人工馴養繁殖,培育壯大野生動植物產業,研究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和機制問題,以此豐富林產品供給,擴大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省野生動植物馴養繁殖產業的發展由現在主要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向主要利用人工培育資源的轉移,實現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四)推行依法行政,給保護工作帶來新的考驗黨的十七大提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的新要求,我們在實施《行政許可法》和推行依法行政過程中,無論是執行法律法規還是制定法律法規,都給保護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在執行法律法規方面,一是涉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的行政許可項目多,需要不斷夯實行政許可的基礎依據,切實做到科學審批、廉潔審批和安全審批;二是現行法律法規確定的部門職能有的存在交叉現象,導致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溝通與協調,有理有節地妥善處理,確保本部門的職能不被弱化。在制定法律法規方面,各部門都不斷通過立法程序來強化自身的職能,例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賦予林業部門濕地保護管理的組織協調職能,這就需要我們據此積極推進《濕地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并通過立法來強化林業部門綜合管理濕地的法律地位。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和深入思考立法工作,對有可能出現職能范圍變動的,就需要多方努力,多做工作,做好工作。三是隨著形勢的變化和發展,與當前實際不相適應的法律法規條款和行政許可項目,需要我們積極提出修改意見。三、強化措施,努力開創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新局面野生動植物資源、濕地資源是促進生態修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載體,是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當前,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正處在鞏固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各樣的新事物、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地進入我們的認識領域和工作領域。我們要將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加強林業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恢復,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作為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緊緊圍繞“行業發展,農民增收,推進林業資源大省向林業經濟強省跨越”的總體思路,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培植、科學發展利用的方針,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從過去單純強調保護繼續轉移到保護與可持續開發利用協調發展上來,把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發展工作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規劃,以建立和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體系為重點,進一步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典型生態系統的修復,力爭到2020年,建成比較完備的保護管理體系,使9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95%的典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建立起較為發達的野生動植物產業體系,為社會奉獻出更多的生態產品。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應著力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第一,以大熊貓保護為重點,帶動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大熊貓是我國國寶,是全世界人民喜愛的珍稀動物,是世界自然保護的旗艦物種。加強大熊貓的保護,始終是*保護工作的一個重點。我們要以加強大熊貓及其棲息環境的保護,來帶動其它珍稀物種的保護,達到保護好金絲猴、扭角羚、林麝等伴生珍稀物種的目的。要進一步加強協調指導,推進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棲息地管理站的建立和完善;通過植被恢復和強化管理,推進黃土梁、施家堡、土地嶺等大熊貓走廊帶的建設,為大熊貓種群之間創造良好的基因交流環境,促進野生種群繁衍壯大;通過積極努力,盡快實現大熊貓生態監測的全覆蓋。各大熊貓分布縣和自然保護區,要采取切實措施,規范大熊貓救護管理,加強保護大熊貓的宣傳教育和棲息地的保護,確保大熊貓的安全。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要在繼續做好大熊貓人工繁育、擴大圈養種群規模的同時,切實加強大熊貓健康安全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在認真分析總結“盛林1號”、“祥祥”兩只大熊貓野外放歸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大熊貓野外放歸研究工作,盡快實現從重視圈養大熊貓種群發展,轉移到重視圈養種群發展、種群安全和對野外種群的補充復壯上來。第二,以自然濕地為重點,抓好典型生態系統的修復。濕地和森林是維系我省國土安全最重要、最典型的生態系統。自然濕地又是非常脆弱和特殊的生態系統,一旦遭到破壞將難以恢復。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措施加強自然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一是抓好濕地保護工程建設。認真組織實施《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十一五”實施規劃》和《*省濕地保護工程總體規劃》,若爾蓋、曼澤塘、日干喬濕地自然保護區,要在加快現有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積極謀劃濕地恢復、濕地移民、濕地持續利用示范項目,做好項目儲備;海子山、卡莎湖、樂安、瀘沽湖濕地自然保護區要做好項目開工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二灘濕地自然保護區要抓緊理順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盡快編制項目可研報告。二是推進自然濕地資源的有效保護。我省濕地仍處在急需搶救性保護的階段,各地要因地制宜,對適宜建保護區或濕地公園或濕地保護小區的,應積極劃建,并實行嚴格保護。三是川西北濕地保護還需要高度關注國務院對省政府《關于將川西北防沙治沙納入國家重點治理工程的請示》的批復情況,及時做好相關工作準備。第三,以提高能力為重點,抓好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自然保護區肩負著保護好生物資源及生態環境的重任,肩負著保護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生物資源、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可持續利用的重任,肩負著為科學研究、生態文明教育提供重要場所的重任。*的自然保護區建設得如何,直接關系到*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建設,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8700萬人民與自然是否和諧。我們現在的歷史性任務,首要的就是繼續下大力氣提升自然保護區的管護能力和水平,努力把保護區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一是認真組織自然保護區開展滿足保護管理需要的本底資源調查,制定科學的總體規劃,劃定統籌兼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功能分區,明確主要保護對象、保護目標、保護措施和資源利用方案等。二是加強科學管理和技術隊伍建設,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切實提高人員素質和能力。三是開展省級示范保護區建設,指導一批代表性強、積極性高和基礎條件好的保護區,制定科學的保護和發展方案,提高保護和發展水平,帶動全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的提高。省廳按照兼顧地域平衡、機構和人員能力、示范和輻射潛力等原則,確定了我省首批省級示范自然保護區,并將在這次會議上授牌。各地也應開展市州級示范自然保護區建設。四是進一步加強保護管理基礎工作,完善監測數據統計,加強檔案管理,搞好巡護記錄,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等工作,促進保護區基礎工作全面改善。五是開展自然保護區形象工程建設。明年,我廳將根據國家林業局等部委印發的自然保護區徽章,聘請專業的形象設計公司和服裝設計公司,按照不同的工作崗位,設計工作制服的式樣和臂章、胸標與身份標志,推薦給有條件的自然保護區著裝。六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崗位培訓執證上崗制度,對管理、生態監測、巡護、環境教育、科研等管理和技術崗位實行執證上崗。明年,省里將在部分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嘗試生態監測、環境教育兩類崗位的執證上崗。七是通過資源調查,建立自然保護區資源數據檔案,為保護管理與科學開發利用自然保護區各類資源,為人們奉獻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和生態文化產品奠定基礎。第四,以監測為重點,抓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總書記在黨的代表大會上強調做好疫源疫病工作有重大現實意義,我們要本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強化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止疫病傳播,確保野生動物與人類和諧相處。近年來發生的禽流感、鼠疫等野生動物疫情表明,野生動物疫病已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際聲譽的重要因素,加強野生動物防疫和衛生檢驗工作,是當前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編制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規劃,完善監測和防控體系建設,制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方案,完善監控應急預案,建立和完善監測站點,擴大監測范圍,消除監測盲區。要與衛生、畜牧等部門加強協調與合作,開展疫源疫病監測與防控培訓,提高應對突發性野生動物疫情的防控能力。第五,以拓寬融資渠道為重點,加大保護資金投入。資金投入不足仍是制約我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要進一步研究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資金籌措方式,多渠道籌集野生動植物、濕地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發展資金。一是要按規定把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管護費落實到工程實施單位,兌現到自然保護區;二是要積極爭取落實國家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優先將自然保護區納入生態效益補償范圍;三是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投入,做好保護區的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搞好項目儲備,通過工作成效爭取國家投入,加大與有關部門的協調,爭取更多保護資金;四是進一步拓展國際援助資金渠道,尋求與國際跨國大公司直接合作,繼續抓好與世界銀行、美國動物園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護國際、濕地國際、香港保育協會、世界雉類協會等機構的合作,切實搞好項目申報和項目管理。第六,以加強協會建設為重點,抓好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教育工作。野生動植物保護是一項社會性、公益性和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強宣傳和不斷提高保護意識作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各地要加大對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保護組織和團體的指導和協調,在資金、技術和人員上給予扶持,充分發揮協會組織在宣傳方面的作用。還沒有成立保護協會的地方,要創造條件,盡快成立協會,發展會員,搞好組織建設;協會組織協調能力不強的地方,要推薦精干人員到協會中去,充實協會力量,通過協會宣傳引導社會各界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大力支持協會舉辦野生動植物夏令營、科普講座等活動,在中小學生中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和“國際濕地日”等時機,擴大社會影響,增強公民生態道德、生態文明意識,樹立保護野生動植物光榮的良好風尚,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圍。同時,要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對破壞野生動植物的典型案件公開曝光。第七,以加強執法監督為重點,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當前,我省個別地方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現象仍然十分突出。對此,我們必須切實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繁育單位、集散地、交道干線、經營場所的監管,加大野生動植物案件查處力度,繼續保持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高壓態勢,堅決遏制非法獵捕、非法經營、非法采集等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行為。嚴肅查處自然保護區內發生的未經許可開展旅游、毀林開礦、修筑設施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好我省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保護區資源。各地要嚴格執行案件報告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對轄區內發生的大要案、新聞媒體曝光的案件,要及時上報,認真查處。第八,以培育利用為重點,抓好野生動植物產業發展。我們要按照《*林業產業發展綱要》和全省林業產業大會提出的要求,加快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林業產業體系,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引導扶持野生動植物產業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加工為龍頭,加快發展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和植物培植為主的第一產業,加快發展以人工培育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為主要原料加工的第二產業,加快發展依托野生動植物資源開展生態旅游的第三產業。我省有野生動植物1萬多種,每一種生物都有可能發展成一個大產業。在資源開發利用上,一定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開發利用,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鼓勵和支持高起點、高科技含量的深度合理開發。淺層次的粗放型開發,將極有可能破壞景觀和資源。景觀和資源一旦遭到毀損或破壞,將難以恢復,不復再有。------以保護區生態旅游為重點,抓好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一是要緊緊圍繞全省旅游發展規劃,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龍頭,以省級自然保護區為骨干,在保護區實驗區開展生態旅游,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應突出抓好臥龍、龍溪――虹口、瓦屋山、王朗、雪寶頂、唐家河、小寨子溝、若爾蓋、喇叭河、蜂桶寨、米亞羅、白河、貢嘎山等保護區特色生態旅游和觀光生態旅游示范項目建設;二是在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要把牢管理權,放活經營權,確保收益權,形成自然保護區、地方政府和業主互利共贏的長效機制。堅決反對和杜絕生態旅游資源的“零轉讓”或“低價轉讓”。三是通過發展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帶動周邊社區農家樂、漁家樂等生態旅游服務業的發展。四是在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開發利用水能等資源,必須確保自然保護區應有的長效收益。------以人工馴養繁殖為重點,抓好野生動物產業發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是野生動植物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僅關系到種群擴大和野生動物產業發展,還關系到野外資源保護成果的鞏固,以及醫藥和食品原料供給。與其它林業產業相比,野生動物產業具有生產周期短、產品多樣、社會需求大等特點,產業發展潛力大,發展前景廣闊。我們要本著規范管理、積極扶持和促進發展的原則,通過建立統一標記、推廣標準化養殖等措施,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和扶持獼猴、鹿類、黑熊、虎紋蛙和雉類等人工繁育成熟動物養殖場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對經批準從事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要引導企業減少初級產品銷售,重點開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以人工培植為重點,抓好野生植物開發利用。對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要積極開展野外引種試驗,通過組培技術及其它無性繁殖手段,縮短人工培植周期和工藝成熟年限;對以利用植物枝、葉、液等非主干成份的植物,要加強科技攻關,提高產品產量。各地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找準自身優勢和特色,著力培育和發展科技含量高、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和種植業主,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為保健、中醫藥等領域提供豐富產品,增加林農收益。通過野生植物的培植,促進以野生植物觀賞為主的生態旅游業的健康發展。------以珍稀野生動物資源為重點,抓好品牌運用。大熊貓、金絲猴、鹿類、黑頸鶴、綠尾虹雉等一批國家珍稀瀕危動物是我國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響的保護動物,各地要以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景觀資源為依托,充分利用這些動物觀賞價值高的特點,卓有成效地開展特色旅游,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區。*是大熊貓的故鄉和主要棲息地,重點是抓好大熊貓品牌戰略的實施。而實施大熊貓品牌的核心是生態和諧,我們要充分利用資源、文化和環境優勢,把握國家發展戰略機遇,以市場為導向,以大熊貓品牌來促進和帶動我省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促進大熊貓保護事業的發展,建設生態*。成都、雅安、阿壩等大熊貓重點地區,要充分利用大熊貓品牌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積極支持地方發展名特優新林產品,及時依法注冊大熊貓商標、標識或企業名稱;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以及相關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要對科研成果、設計圖案、網絡域名以及有關名稱等及時申請專利、商標、標識或進行著作權登記,依法保護好相關權利。各地要按照分布的野生動物資源特點,挖掘潛力,切實利用好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無形資產,抓好品牌運用,帶動產業發展。------以規范狩獵場為重點,抓好經營性狩獵活動。近年來,我省相繼批準建立狩獵場7個,但總體水平較低,大多沒有發揮應有作用。各地要大力宣傳合法有序的狩獵活動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和理解野生動物合法狩獵活動。同時,要通過論證,科學確定狩獵動物的種類、數量及獵捕方式、方法。在條件具備的地方,可以建立高水平的國際狩獵場,邀請國際國內狩獵愛好者來我省開展狩獵活動。通過建立狩獵俱樂部的方式,規范和促進經營性狩獵。今后,要對上報的“護青保秋”獵捕申請進行專家論證,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指標。同志們,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事業光榮,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主題和“行業發展,農民增收,推進林業資源大省向林業經濟強省跨越”的思路,加強資源保護,科學發展利用,推進我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又好又快發展。謝謝大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