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現代詩歌范文
時間:2023-04-05 05:02: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植物的現代詩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樺,
仿佛涂上了銀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頭,
雪繡的花邊瀟灑,
串串花穗齊綻,
潔白的流蘇如畫。
2、《油菜花》
從南到北,
一片黃從西到東,
一片黃隨著春風的吹動像金色的大海洋海浪一浪還比一浪高像徜徉在媽媽的懷抱。
3、《蓮的心事》
我是一朵盛開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見現在的我,
風霜還不曾來侵蝕,
秋雨也未滴落,
青澀的季節(jié)又已離我遠去,
我已亭亭不憂也不懼。
現在正是,
我最美麗的時刻,
重門卻已深鎖,
在芬芳的笑靨之後,
篇2
[關鍵詞]現代詩歌;教學策略;資料介入;對比;練筆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6-0073-01
《長江之歌》是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話說長江》主題曲的歌詞,被編排在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的開篇。詩歌以簡練而富有深情的語言,展現了長江綿延千里的宏偉氣勢、剛毅博大的精神以及敢于奉獻的高貴品質,表達了詩人對長江的依戀和贊美之情。筆者以這篇文本的教學為例,談談高年級現代詩歌教學的一些做法。
一、資料介入,明晰內容
詩歌對事物的介紹,并不是平鋪直敘的,而是以獨特的表達方式加以呈現。因此,如果不對所描繪的事物進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學生也就難以真正讀懂文本的核心內容。
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這首《長江之歌》之前,就引領學生分別從長江的概況、長江的發(fā)展以及長江的貢獻三個維度進行資料收集,讓學生了解長江的具體長度、流經的區(qū)域、起點與終點等,了解長江的起源、歷史發(fā)展的軌跡,了解長江對各種植物的哺育情況以及沿江開發(fā)、貿易發(fā)展的相關信息。然后,教師將這些信息與文本中的內容進行整合,讓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大意。如將長江終點、起點的知識與詩歌第一段中“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相結合,感受作者藝術化語言表達所形成的豐富意蘊;將沿江開發(fā)和貿易發(fā)展的資料與詩歌中“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相結合,感受在改革開放中,長江在經濟發(fā)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詩歌語言精練而具有跳躍性,僅僅憑借著詩歌自身的語言,學生難以揣摩作者意欲表達的內涵。而廣泛的資料收集,為學生拓展補充了相應的知識信息,為解構和感知詩歌的內蘊起到了鋪墊性作用,教學效果鮮明。
二、對比感知,洞察思路
相對于一般的現代詩歌而言,歌詞的創(chuàng)作有著自身的規(guī)律與原則,其中上下段之間的對應聯系,就是歌詞形式上最大的特點。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采用對比、聯系、整合的視角進行解讀,從而在深入辨析中既明確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又能感知如此設置的表達效益。
如教學《長江之歌》時,教師組織男女生分別誦讀課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并在對比中明晰兩個自然段在語言形式和寫作策略上的特點。學生在深入思考之后進行分享。有的學生發(fā)現兩個自然段在語言形式上有對仗關系。教師相機引領學生緊扣語言形式的特點,深入感知作者分別是從哪些視角來描寫長江的。在教師的點撥之下,學生逐步意識到第一段,作者借助長江的起源和終點,以空間概念,展現了長江綿延千里和剛柔相濟的特點;而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則是從時間的角度出發(fā),凸顯了長江滄桑的悠久歷史和全新的青春活力。
兩個語段并列呈現,讓學生以立體化、多層次的方式感知了作者表達的內在情韻,不僅深入洞察了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基本構思,更促進了學生文本解構能力的有效發(fā)展。
三、拓展補充,實踐練筆
Z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閱讀教學就應該在學生深入感知與悅納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真實可感的平臺,引領學生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語用能力。
教師在執(zhí)教完《長江之歌》之后,為學生拓展補充了另一首描寫長江的詩歌《長江禮贊》,并引領學生在對比閱讀中感受兩篇文本在創(chuàng)作上的共有特色:首先,都是借助第二人稱“你”的口吻來直接抒情,便于詩人將自己獨特的情感和盤托出。其次,兩首詩歌都大量使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以藝術化的手法對長江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感知,從而促進了表達效果的整體性提升。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則引領學生在自己生活中,選擇一個與自己情感最深的事物,并模仿這兩首詩歌的寫法,嘗試寫一段詩。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感知詩歌與普通文本之間的區(qū)別。然后,再讓學生深入實踐,進行練筆,從而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始終以語用訓練為核心,通過其他類群文本的拓展補充、對比細讀,進一步明晰了詩歌的體裁特征,并以一個價值點為范例,對學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進行了深入指導,為學生的實踐練筆奠定了基礎。
篇3
一、對話
“對話仿佛是一種流淌于人們之間的意義溪流,它使對話者都能參與和分享這一意義之溪,并因此能夠在群體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識。”英國思想家戴維的這一句話,亦是對生成課堂的描述吧。
對話生成的起點可以是學生意料之外的回答。我從不要求學生的回答契合我的預設,我從來都是在期待學生給我意料之外的驚喜,這能與我碰撞出更美的火花。
《春天,我的春天》(人教版《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讀本》)的第六段是作者記憶中的春天的畫面,畫面感特別強,我的強烈的感覺是一幅兒童蠟筆畫。我想試一下學生們的感覺與我有幾分類似,亦想訓練他們構建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的能力。于是我設置了這一個問題:春天,是作者記憶中的生動畫面。如果這真的是一幅畫,你覺得是一幅什么畫?請從畫面特點、色彩、構圖元素來說說理由。對于他們回答是什么畫,我作了如下的預備:油畫、水粉畫、水彩畫、蠟筆畫、兒童畫、版畫等。
陳涓銘:我覺得這是一幅沙畫。沙畫的特點是畫一幅,抹去,再畫一幅……而這一段的場景是不斷更迭,便給人沙畫之感。
師:這個回答令人驚艷。咱們回憶一下見過的沙畫……第六段的畫面更迭的節(jié)奏很快,而且每一幅的畫面都簡潔如沙畫。沙畫,真的很有意境。
這個回答的驚喜之處在于,沙畫突出不斷更迭,表明記憶的豐富。這是我沒有預設過的。而這更能突出作者失明之后對色彩的鮮明記憶與對光明世界的留戀。
有時候,哪怕是學生惡作劇式的回答,亦是可采擷的生成資源。因為,惡作劇,恰是最真實的流露。
《合歡樹》(人教版《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史鐵生反復提到那個小孩。九班那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大咖梁揚立大聲說:“那是作者母親的投胎!”我說,對,確實是投胎!學生們見我居然肯定這個答案,頗為驚異。
師:那些神話傳說、故事中的投胎是怎么回事?
生:貌似是逝者生命的延續(xù)。
師:唯物論,真的是生命的延續(xù)么?
生:一廂情愿。
師:為什么有一廂情愿?
生:因為太想那個人了。
師:那么,院兒里的這個小孩是作者母親的投胎么?請揚立同學說說看。
梁揚立:不是,又是吧。不是,就不說了。說是吧。小孩意味著生命的輪回,母愛的延續(xù)。
師:精彩!
我還注意傾聽。葉瀾教授說過:“教師,要把孩子們的思維看成是豐富的教學資源,要收攏學生頭腦中發(fā)出的‘波’,集‘波’成‘瀾’,再推給學生,這便是生動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上,與學生對話過程中,我要求自己凝神諦聽,這樣才能不錯過學生回答時的一些稍縱即逝的亮光。
學習《李憑箜篌引》(人教版《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我設置的問題之一是:“詩中出現了那些意象?”設置問題的意圖是探究李賀詩的瑰麗的神話色彩這一特點。
梁錦飛:(在列舉的部分意象后)我覺得這就好像是開一場演唱會的感覺!(這句他說得飛快,大概拿不準大家會對他有何評價)
師:開演唱會的感覺!不愧是咱班的“流浪詩人”!感覺從何而來?
梁:樂師李憑開演唱會,動物、植物、人、神一起來聽。
師:真的,這首詩難道不是在寫一場演唱會么?主角是李憑,舞臺的背景是“高秋”“空山凝云”“十二門前融冷光”,多么瑰麗!聽眾是各界的“名流”:昆山玉、鳳凰、芙蓉、香蘭、紫皇、神嫗、吳剛、玉兔……這是一場充滿神話色彩如夢如幻的演唱會!
演唱會,這個切入點真精彩!此時,教室里所有人的思路,都被“演唱會”打通了;詩中的先前在我們腦海中分散的畫面此時集中到演唱會的現場了。而這個完整的畫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李賀詩作的瑰麗詭異風格。
對話生成的起點可以是“錯誤”。教室就是讓學生出錯的地方。我的原則是寬容、尊重,因勢利導,化弊為利。
學生未達到老師的要求,亦可作為對話生成的起點。
收假的第一節(jié)課,按照放假前的布置,是檢查必修四宋詞單元的背誦情況。柳永、李清照等人的詞,在學習之前希望他們能先背下來。冼旺,女生心目中的“男神”,這回是自毀形象了。他坦率地承認,只能背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為什么能背這一句,這句特別容易背。為什么容易背?因為是疊詞。為什么疊詞容易背?――其實,他們在被我一步一步地引進“圈套”,解這首詞,就從疊詞開始。這是預設之外,現場生成,顛覆了我原來的預設――我原來的預設是從對比《醉花陰》與《聲聲慢》的愁切入――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比預設更佳的切入點,突出了這首詞最出色、最有特色的句子。
二、討論
當課堂上存在疑點是,可以通過討論來解決。討論,一般不是直奔主題,結論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個綻放的過程,意味著一個又一個意外的事件發(fā)生。我跟學生的關系較好,在學生面前臉皮較厚,所以也不害怕不計較討論的結果令我難堪。
三、合作
合作是學生之間在教師的指導下,為了達到學習目標而互相配合的過程。在我的課堂中合作形式有同桌合作、小組合作,相比之下,小組合作更多一些。因為,小組合作,組內的角色更豐富些,動態(tài)交流產生的思想火花更耀眼。小組合作的結論如何,亦是無法預料,特別是現場討論,現場結論。那么在小組發(fā)言人發(fā)言時,如有必要的話,我亦會用對話的方式與發(fā)言人一起走到問題的結論那一步。
篇4
藝術匯:你的作品早期的時候多以裝置為主?
劉窗:主要做裝置,也間斷做一些影像的作品。
藝術匯:《分割的風景》系列是從2005年開始的,這次展出的《什么是屏幕》這個作品,似乎是從整體的創(chuàng)作中拿出來一個來,做跟歷史的對接。
劉窗:其實這個作品是一個很長的計劃,上次在上海雙年展的作品也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后來k11武漢也展了一部分,每次形式都不一樣,這套系列主要是我對建筑的研究:一方面建筑是社會的的模型。也可以把它看做生物體,門窗可以看成它的器官,一個屏幕,在上面一些事物顯現,屏幕本身是一個中介,面對人的大腦,另一面是機器化的‘大腦’,或者另外一種混沌的東西,是無腦,它包括很多非人的事物,譬如時間等等。
藝術匯:所以你的創(chuàng)作針對的也是一種無腦型機制的形成,像你的創(chuàng)作《舞蹈》一樣,兩輛車血栓一樣行走在高速公路的這樣的動脈體里?
劉窗:高速公路是和現代國家同時出現的,你可以把它當作一種模型,我對‘模型’這個概念很感興趣,模型可能意味著它有一個共通的范式在里面,但同時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問題是怎么讓其中的很多東西顯現出來,為了去看而去創(chuàng)造一個更大的或更不一樣的框架。但對我來講,模型也是一種‘反模型’。我可以把交通的系統(tǒng)當作一種媒介,但我沒有從有機體角度來考慮它,它有很多的規(guī)則,就像一個封閉的國家。國家的系統(tǒng)也是封閉的,這可以在一個高速公路里面體現出來,它也是一處各種規(guī)則集成的系統(tǒng),所以《舞蹈》這件作品這有點像一個測試,這個測試并不破環(huán)系統(tǒng),而是激進地去遵守規(guī)則,兩輛車平行,以最低限速行駛,它有可能是反對某種自由競爭的,同時也是在一個合法的規(guī)則里的。
藝術匯:此次《活的遺跡》你帶來了《什么是屏幕》,《抑花一號》。《愛情故事》它的之間邏輯關系是什么?
劉窗:這個展覽的線索叫‘活的遺跡’,中文比較簡單,英文(LiveRemnants)更準確,‘活的剩余’或者‘活的殘骸’,一些事物在今天已經無用了,比如說楊樹、柳樹自身的繁殖系統(tǒng)在城市里已經沒有用了,因為它們都是通過人工培育的。但一方面,楊絮和柳絮的這種傳統(tǒng)的繁殖系統(tǒng)又會制造的一種城市景觀“五月飄雪”。這是一種主動的生產,不是在人的規(guī)劃里面的。在另外一件作品《什么是屏幕》中,這里面有另外一條線索,里面有一個花紋,叫方勝紋,在元代它就出現了,據考是由新石器世代的菱形紋樣變異過來的,它在明清家具、建筑、瓷器上面出現頻繁。我把這個圖案當作一個生物體,有點像適應性的生存。今天在北京很多防盜窗都會使用這個圖案,一方面能觀察到它和新的技術結合在一起了,因為它使用的是這種20世紀才發(fā)展出來的鐵焊接技術,同時它又和一些現代化的單元樓結合在一起,這個過程特別有意思。這個圖案不停地變異發(fā)展然后病毒式的傳染的這種變異過程,這個圖案也是一個‘活的殘骸’,它和新的技術和新材料結合在一起,這是展覽主要的兩組線索。
藝術匯:《抑花一號》作品你采用了影像和裝置倆種方式呈現自然物被機制化,人工化的過程,這里面標題是‘殘骸’,但也涉及到生命體死亡的議題,就是現代社會一直用一種實用主義態(tài)度來面對曾經鮮活的機體,使得所呈現的死亡的局部不管是紋樣或者繁殖功能或辭藻都以一種僵化,死亡,批量方式重新進入到我們的生存當中。
劉窗:現代化生產當然是在‘活化’這些東西,也是在利用它的生命周期,以一種經濟的原則在運作,所以我們面對更多是一種人造的自然。我們會從一個能動的角度去判斷什么是自然的,什么是人工的,但是你要把這個觀念拿掉,可能就不會是這樣,你會發(fā)現不光是人在里面有一種主動性,植物它自身的生長也不是人為的,因為人的思考是不會讓一棵樹長出來的,不會讓一棵花開放,所以它的存在本身是沒有辦法進行人為去解釋或人為去描繪干預的東西,只能是在一個通過另外途徑,比如說植物怎么被現代性過程捕獲,怎么被組織在這里面,這是一個非常長的時間過程。
藝術匯:你的作品似乎都有意識的精簡語言,做到不說廢話,這是怎么做到的?
劉窗:這個工作有點像編輯,怎么樣讓別人觀看一些東西,關閉掉一些東西,這是一些技術性的操作手法。
藝術匯:85時期的藝術家創(chuàng)作對你作品有影響嗎?
劉窗:很難說有影響,大學時候最早接觸到的是廣州大尾象小組的作品。但要說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從西方的一些藝術家身上看到的東西。國內這些前輩的藝術家的作品是看過的,但影響沒那么大,可能在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這時候會有一些同感。
藝術匯:《愛情故事》涉及到中國傳統(tǒng)的言情小說,這種文本模式很早就有。本身也是通過不斷變異而形成的,你此次作品呈現的是書里讀者隨機寫下的文字是怎么考慮的?
劉窗:言情小說唐代就有,主要是女性讀者,后來到明清章回體小說,之后有上海20年代的鴛鴦蝴蝶。49年之后大陸香港臺灣都沒有人寫,到了80年代香港臺灣經濟騰飛的時候出了一批作家,因為新的階層白領出現,這些書作為一個文化產品被大量生產,后來被很多大陸出版商盜版,也獲得了大量的讀者群。我當時在東莞和另外一個藝術家開辦了一個工廠,但很快就倒閉了,在閑逛的時候發(fā)現有很多書店都是在網吧旁邊。最開始我這些書本身比較感興趣,當時還想把其中一本翻譯成英文,因為當時在英國有一個駐村項目,想把書翻譯過去,但是沒有成功,因為費用和版權的問題。后來過了幾年,我有個機會從一個倒閉的書店中買到了1000多本書,當時是想重新做這件作品,在翻閱的過程中發(fā)現很多當時讀者留下的筆跡,一般都寫在書頁的空白處,其中有些寫的很有趣。因為這些書是用來出租的,2塊錢壓金5毛一天,它會形成一種循環(huán),某種意義上讀與看的過程,象一個低版本的英特爾網絡論壇,一個讀者寫給另一個讀者。這些筆跡有一部分是寫給朋友的信,還有日記,還有一部分特別像現代詩歌,不是主動的創(chuàng)作,更多是無意為之,把它整理出來后發(fā)現特別像現代派詩歌的形式,是一些不合邏輯的語法和句子,這些符號以非常奇特的方式還原作者當時所處的情景。后來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書店慢慢消失了,差不多是在2008年,書店慢慢倒閉,現在大家都用手機下載小說。
篇5
“當代著名作家兼評論家阿倫?塔特說,他第一次讀《荒原》時,一個字也看不懂,不過他已意識到這是一首偉大的詩篇。”[2](P128)《荒原》的晦澀難懂,首先就在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立場觀念等深深的藏在其中,使讀者琢磨不透。例如,《荒原》的題目本身就是一個象征。在作者筆下,“荒原”是一個寸草不生,破敗荒涼的地方,它象征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方人的精神狀態(tài)。戰(zhàn)前的西方是什么模樣呢?是世界的楷模和榜樣,是理性主宰的地方,是自由平等博愛的天堂。而現在,卻是充滿災難、人欲橫流、毫無生機的荒原!在這里,詩人通過荒原的象征意蘊,把西方人對社會現實的厭惡,普遍的失望情緒和幻滅感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諸如這樣的象征在《荒原》中還有很多,例如“四月是最殘忍的一個月,荒地上/長著丁香,把回憶和欲望/摻和在一起,又讓春雨/催促那些遲鈍的根芽。/冬天使我們溫暖,大地/給助人遺忘的雪覆蓋著,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許生命。[3](P51)四月本是春暖花開,生機盎然的季節(jié),但是詩人卻說是最殘忍的一個月。這的確令人費解。為什么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的四月在詩人筆下是“最殘忍的一個月”?為什么詩人對四月橫加蹂躪?就是因為作家用自己的情感、或者說用戰(zhàn)后西方人的精神危機,把四月浸泡過了,用它象征“殘忍”和“死亡”,表現的是荒原人的孤獨和絕望。而且,這種孤獨和絕望、殘忍和死亡無以復加,無法挽回,沒有任何獲得拯救的可能。即使是生機勃勃的春天,也無法使西方人的精神危機起死回生。讀了這兩句詩后,我們的靈魂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這里,艾略特所用的象征不同于傳統(tǒng)的象征,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區(qū)別。在傳統(tǒng)的藝術方法中,象征物和象征意義之間具有某些相同之處,聯系比較密切。例如,我們用白色象征純潔,因為白色表示單一,一塵不染,所以與純潔有相同之處。用紅色象征革命,因為革命要流血,紅色是血的顏色,它們二者之間不僅具有某些相同之處,而且聯系也相當密切。但是,我們在《荒原》的象征中,卻很難找到那些相同和聯系。四月和殘忍、死亡之間,荒原和西方人的精神狀態(tài)之間,不僅很難找到密切的關聯,相反,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這樣,作者通過運用象征手法,達到了陌生化的藝術效果,從而引起了讀者對西方現代社會現狀的思索。
其次,《荒原》中的象征還是多層次的,其中有些意象在不同層面有不同的象征意義。譬如“水”這個意象就具有雙重象征意義。《荒原》第四章中《水里的死亡》有這樣的詩句:腓尼基人弗萊巴斯,死了已兩星期/忘記了水鷗的鳴叫,深海的浪濤/利潤與虧損。[3](P61)第五章《雷霆的話》中有這樣的詩句:只要有水/而沒有巖石/若是有巖石/也有水/有水/有泉/巖石間有小水潭/若是只有水的響聲/不是知了/和枯草同唱/而是水的聲音在巖石上/那里有蜂雀類的畫眉在松樹里歌唱/點滴點滴滴滴滴。[3](P62)在以上的詩句里,“水”這個意象就具有雙重象征意義:既是土地肥沃、農業(yè)豐收的根本保證,也是各種欲望的象征。荒原缺水,要等待水來拯救,這時水是“活命之水”;西方社會人欲橫流,水太多了,窒息了生命,這時水是“死亡之水”。這種象征閃爍著辯證的光輝:希望不可無,否則荒原永無生機;荒原忌太濫,否則同樣會溺斃生命。
第三,《荒原》中的象征還具有純主觀的特點,把象征完全看成主觀的東西,全憑個人直覺和內心夢幻,從而打破了傳統(tǒng)的象征似與不似,主觀與客觀統(tǒng)一等等規(guī)律,甚至根本不顧別人懂不懂。如艾略特詩歌中的霧像睡貓,黃昏像“麻醉在手術臺上的病人”之類。在這里,我們在霧和貓之間,黃昏和麻醉的手術病人之間完全找不到關聯。它們純粹是作者的主觀想象的產物。不僅如此,在后期象征主義的其他詩人中,例如葉芝,我們也能找到相當多的、類似的象征手法的運用。葉芝的許多詩中都出現過一個象征物:旋體。在詩歌《駛向拜占庭》中有這樣的詩句:請走出圣火來,參加那旋體的運動……在詩歌《基督重臨》中也有這樣的詩句:在向外擴張的旋體上旋轉呀旋轉……這個旋體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不深入思索,簡直是不知所云,如墮五里霧中。明白之后,豁然開朗。原來,葉芝認為人類歷史是從野蠻到文明,又從文明到野蠻,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他詩歌中不斷重復出現的這個“旋體”,竟然就是指歷史的不斷循環(huán)往復。在他看來,人類歷史就像詩歌中的旋體,循環(huán)往復,周而復始。所以,在運用象征這一藝術手法時,不論葉芝、還是艾略特,同樣是純主觀的。
深邃而怪誕的意象
意象是中國首創(chuàng)的一個審美范疇。袁行霈指出,“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固有的概念和詞語,并不是外來的東西。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是指運用想象、幻想、譬喻所構成的各種具體鮮明的、可以感知的詩歌形象。意象派主張把自己的情緒全部隱藏在意象背后,通過意象將它們暗示出來。”[4](P49)它的最早源頭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辭》。其云:“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所以意象的古義是‘表意之意’。這個‘意’是指那種只有圣人才能發(fā)現的‘天下之賾’,孔穎達在《周易正義》解釋為只有圣人才能發(fā)現的‘天下深賾之至理’。所以意象的古義是指用來表達某種抽象的觀念和哲理的藝術形象”。[5](P200)“意象”作為一個概念,最早出現于漢代王充的《論衡?亂龍》里。到了近現代,意象被西方文論接納。卡登在《文學術語詞典》中的解釋,指的是用語言來重復客觀物體,行為,情感,思想,心理狀態(tài),以及所有感覺與超越感覺的體驗。[6]龐德給意象下的定義是:“在一剎那時間里呈現的理智和情感的復雜混合物。”[7]龐德還進一步指出“意象主義的要點,就是不把意象用于裝飾。意象本身就是語言,意象是超越公式化了的語言的道。”西方現代詩歌對意象的闡釋,更強調詩歌創(chuàng)造的“象”的印象性、主觀性。不僅如此,西方人竟然以意象為主要藝術手法,形成了所謂意象派詩歌。在當代,意象一詞在文藝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學科中有廣泛的用途。“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心理意象,內心意象,泛化意象以及觀念意象。其中觀念意象是意象的高級形態(tài),又可以稱為審美意象或者文學意象。”[5](P199)
在袁行霈看來,作為文學理論術語,意象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意,即詩人的情感、思想、觀念等等。一個是物象。“物象是客觀的,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帶上了詩人的主觀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過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經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經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4](P52)“意象可分為五大類: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社會生活的,如戰(zhàn)爭、游宦、漁獵、婚喪等;人類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臟腑、心理等;人的創(chuàng)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飾、城市等;人的虛構物,如神仙、鬼怪、靈異、冥界等。”[4](P53)
在文學形象的構成中,主觀之“意”即主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最基本的因素,“象”因“意”而生,為“意”的顯現提供感性形態(tài)。在意象創(chuàng)造上,中國古代文論強調“情”與“景”的結合,即詩人的內在情感,必須通過一個外在的景物來表達。因此,內在的感情與外在的景物要有對應性。如宋代詩人賀鑄寫“閑愁”: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詩人要表達的意是“閑愁”,他一連用了三個自然風物做比,水草、柳絮、梅雨,自然風物的輕飄、散漫、若隱若現,與閑愁的莫名與散淡確實對應。
而西方文論則強調意象是主觀經驗的表現或創(chuàng)造。如龐德的一首有名的短詩:人群里這些面孔的幽靈;濕淋淋黑枝上片片殘英。據龐德自己說他是在一個地鐵車站看到一些美麗的面孔忽而有了些感受。這首詩歌象征著一種人生感受,詩人只想把他的感情感染給讀者。在濃黑的背景上(人群、濕枝),美好的事物(面孔、殘英)顯得格外光彩,同時也顯得格外短暫(花殘將逝,幽靈一閃),由此給人一種莫以名狀的悵惘感,這大約就是詩人所要表現的剎那間的感受。而在詩歌創(chuàng)作道路上,艾略特受龐德的影響很深,所以,《荒原》中大量使用了意象。
篇6
[關鍵詞]品味特點;探究寫法;遷移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4)26-0056-03
[作者簡介]陸正浩(1974―),男,江蘇太倉人,本科,江蘇省太倉市浮橋鎮(zhèn)九曲小學教師,小學一級。
科普說明文的教學中最難處理的是科學知識、說明方法與語言形式之間的關系,而這部分也常常為教師所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固然很重要,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始終是它的主要目標。針對科普類說明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有以下建議:
一、品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生動
在科普說明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淡化了文本色彩的教學。例如在教學《麋鹿》一文時,有不少教師在教學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時,有層次地引導學生講述麋鹿的上述特點。他們先自己練講,后在小組內合作講述,各小組再在全班展示。這樣講故事雖然熱鬧有趣,卻淡化了說明文的文本色彩。其實在教學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品味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師:請同學們看這兩段話,思考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
[原文:從此,麋鹿在國內幾乎絕跡。至今全世界麋鹿總數估計已經超過2000頭。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左右。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站著的時候,麋鹿角的各指尖都指向后方。
改文:從此,麋鹿在國內絕跡。至今全世界麋鹿總數已經超過2000頭。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麋鹿角的各指尖都指向后方。]
生:與原文相比,少了幾個詞語,“左右”“一般”“幾乎”。
師:這三個詞可以刪除嗎?為什么?
生:不可以。(學生仔細分析了“左右”“一般”“幾乎”的意思,初步體會到說明文語言表達的特點)
師:說明文的語言是準確、周密、生動的。在寫作時,我們要學會用這樣的表達。
說明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學習準確、周密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兩段話為例,引導學生對重點詞語進行思考,讓他們切實感受說明文語言精準表達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認識說明文。
二、在知識要點的掌握中探究說明方法的豐富多樣
科普說明文的使命是普及科學知識,但知識的普及只有通過說明方法的運用才能有效地實現。而當前的科普說明文教學中,教師們也都能重視說明方法的介紹。可是他們往往習慣于先梳理科學知識,后介紹說明方法,再聯系生活講知識的運用。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僵化的固定模式:梳理知識―研究寫法―聯系生活。在這種模式中,知識的描述與說明方法的介紹基本被割裂開來。這樣的教學,知識是落實了,說明方法也講明白了,但學生學得索然無味,其效果可想而知。為改變這樣的現狀,筆者試著把知識的傳授與說明方法的滲透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例如《恐龍》一文,筆者設計了如下教學片段:
師:雷龍給你的感覺怎樣?作者怎樣說明它?
生1:它是龐然大物。作者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師:(出示原文與改文)我們來具體體會雷龍、梁龍、翼龍的特點。
[原文:1.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fā)出轟響,好似雷鳴一般;2. 梁龍的身體很長,從頭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來,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3. 翼龍身體兩側長著翅膀,展翅高飛時,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輕型飛機。改文:1.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重;2.梁龍的身體很長;3.翼龍身體兩側長著翅膀。]
師:原文與該文哪個好?為什么?
生2:當然原文好。因為原文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方法,讓我們仿佛親眼看到了恐龍走路、飛翔的樣子。
生3: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的寫法,課文比較有趣,讓我們想進一步了解恐龍。
師:如果我們換用別的說明方法,比如下定義、分類別,可以說明上述幾種恐龍的科學知識嗎?
生4:(小組討論后)不可以,運用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的寫法描述上述幾種恐龍的特點最適當。
這樣,教師在梳理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說明方法的運用做了點撥。
三、引導學生“用教材學語文”,并在遷移運用寫法中訓練語文能力
在當前的科普類說明文教學中,不少教師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知識的傳授上,而忽視了語言理解的指導。這樣的閱讀教學課往往異化為科學課,充其量是一般意義上的課外閱讀課,學生在學習說明文時始終游離在語言文字訓練之外,他們的語文能力與語感的訓練就成了無源之水。因此,筆者建議在教學中應重點突出以下兩方面:
(一)加強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學會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
比如教學《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文時,筆者設計讓地球寫“尋人啟事”,先由學生自己寫,然后小組討論,最后全班展示。有的同學這樣寫:“我的孿生弟弟火星與我的相似之處如下:與我同樣有南極、北極;同樣有高山、峽谷;同樣有白云、塵暴和龍卷風,同樣四季分明,一天的時間很接近。”有的同學這樣寫:“我的孿生弟弟火星與我差異很明顯:火星比我個頭小很多,對物體的吸引力也小得多。火星在太陽的照射下,表面的大部分水蒸發(fā)成氣體,逃離火星。”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每個學生都明白了火星與地球的相似之處以及差異之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的是課文的語言,講述的是課文的語言,在生動活潑的講故事活動中,學生輕松地將概括、整合內容的方法學會了。
(二)加強學生的模仿表達能力
如學習了《大自然的文字》一文,為了引導學生模仿表達說明大自然的文字,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平時生活中,你是不是一個有心人,是否發(fā)現了大自然的文字呢?大自然的動植物是文字,天上的云也是文字。請你們先讀現代詩歌《大自然的語言》,找找其中的大自然文字。
生:白云、螞蟻、大樹等。
師:你們能模仿詩歌,描述一種大自然的文字嗎?
生:當然能!
生1:(交流)花草樹木萌芽,大自然在地面寫著春姑娘已經來到人間。
生2:你看早晨天上有棉絮云,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它告訴人們,午后必有雨淋淋。
生3:魚兒浮出水面在冒泡,大自然在水面寫著出門要帶雨傘。
師:從大自然的文字,不僅可以讀出科學知識,還可以讀出人物的品質。例如從“螞蟻運骨頭”,讀出做事要合作互助;“雪松遇到大雪,先彎曲,作出讓步,后反彈”啟發(fā)人們在逆境和巨大的壓力面前,也要學會退讓,以退為進。
這樣的練習不僅拓寬了課程資源,還讓學生對學到的表達方法進行了訓練。
總之,科普說明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始終是它的主要目標,因為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是語文能力,語文能力的核心又是語感。因此,科普說明文教學應將獲取知識、領悟方法、靈活運用等要求有機地整合到語感訓練這條主線上來。
只有我們在教學科普說明文時,心中牢記一個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始終把三個基本點――獲取知識、領悟方法、運用方法整合在語感訓練這條主線上,科普說明文才會成為語文學習的金礦。
參考文獻:
[1]姜梅紅.如何把說明文教出語文味[J].小學語文教師,2012(2).
[2]滕衍平.感知科普味,感悟語文味――科普類課文的特色解讀與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