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樣性研究范文

時間:2023-12-25 17:36: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植物多樣性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植物多樣性研究

篇1

關鍵詞:丹霞地貌;苔蘚植物;α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Q949.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3001004

1引言

四川福寶地區是黔北丹霞的一部分,“黔北丹霞”是一個生物地理學區域,主要包括四川、貴州和重慶三省區接壤處附近的丹霞地貌地區。在大地貌單元上,屬于云貴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帶,是貴州高原和四川盆地差異性抬升與多種外動力綜合作用的產物[1]。“丹霞地貌”這個專業術語起源于中國,我國針對丹霞地貌的研究是最早的。目前對于黔北丹霞植被的研究較少,并且主要以竹類等維管植物為主[2~4],對苔蘚植物的研究較少。苔蘚植物主要營無性生殖,遺傳信息比較穩定,所以苔蘚植物的分布情況基本上可以真實反映分布區的環境條件,所以研究某一地區的苔蘚植物,對研究當地的環境、地質等自然條件有著重要意義。

2研究地區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地區自然概況

福寶地區地處長江上游,東與重慶市四面山風景區接壤,南與貴州省黔北毗鄰,地勢南高北低,東南部和西南部為中低山地,中部和西北部為平壩和丘陵地帶,主要河流有長江、赤水河、大小漕河等。地屬亞熱帶溫濕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7.8 ℃,年降雨量1040 mm,區內有地球同緯度地區唯一存在的原始常綠闊葉林帶,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2.2研究方法

2.2.1野外調查及樣方設置

樣地的設置采用典型取樣法,根據收集的相關資料,兼顧各種生境條件,并考慮到苔蘚植物生長的小生境及海拔高度、水分條件、植物豐富程度等諸多因素,選取天堂壩、轉龍山、桃子巖、承露谷、玉蘭山5個樣點,共設置12個樣地,樣方的設置采用隨機取樣法,在10 m×10 m的樣地范圍內隨機設置9個1 m×1 m的樣方,樣地基本情況見表1。樣方內不同種類苔蘚植物的蓋度用網格法測定,采集樣方內的苔蘚植物,帶回實驗室鑒定到種[5~20]。

2.2.2分析方法

采用以下4種多樣性指數對群落α多樣性進行評估和分析[21,22]。

Dahl豐富度指數:

D=(S-)/InQ(1)

(1)式中,D表示物種多樣性指數;S表示樣方內的物種數;Q表示樣方數目。

Shannon多樣性指數:

H′=-∑(Pi×InPi)(2)

Simpson優勢度指數:

D=1-∑P2i(3)

Pielou物種均勻度指數:

Jgi=(1-∑P2i)/(1-1/S)(4)

(4)式中,S表示物種數,Pi是在樣方或群落中i物種蓋度占全部物種S總蓋度的比例。

2016年7月綠色科技第13期

楊冰,等:四川寶地區苔蘚植物物種多樣性研究植物與植被

3結果與分析

12個樣地共采集標本397份,對這些苔蘚植物標本進行鑒定和統計,共得到108種苔蘚植物,隸屬于35科55屬。

3.1樣方中的優勢種

將在樣方中出現次數大于3的種列為優勢種,樣方中優勢種情況如表2所示。

樣方中優勢種隸屬于11科14屬,有些科屬在中國或世界上的種類本身就較多,例如青蘚科(Brachytheciaceae)、灰蘚科(Hypnaceae)、真蘚屬(Bryum)、灰蘚屬(Hypnum)等,這些科屬是各個苔蘚植物區系中常見的優勢科屬。而在樣方中的優勢種中,有些種所屬的科屬在世界范圍內分布的種類就少,例如,溪苔(Pelliaepiphylla)和小蛇苔(Conocephalumjaponicum)等,這些科屬極少可能是某苔蘚植物區系中的優勢科屬,但由于這些種適應能力較強,對生長基質的要求不局限于一種類型,受人為干擾因素不大,分布范圍廣,會在某些苔蘚植物區系中形成優勢。樣方中的優勢種情況更能反映取樣點的苔蘚植物狀況。

3.2樣方中苔蘚植物α多樣性分析

α多樣性是指某個群落或生境內部的種的多樣性,筆者研究的是局域均勻生境下的苔蘚植物物種多樣性,所以進行α多樣性分析。對區域內12個樣地的4個α多樣性指數進行了運算得出結果見表3。

為了更直觀地反映各樣方α多樣性的關系,運用Excel將各樣方的α多樣性數據制成線形圖(圖1)。

由表3和圖1可知,樣地3的種數和Dahl豐富度指數都是最高的,因為樣地3位于轉龍山,轉龍山幾乎無人為干擾,環境良好,苔蘚植物種類較多,蓋度也大。樣地10的Shannon多樣性指數最高,說明樣地10中苔蘚植物群落的復雜程度高,群落所含信息量大。樣地9的種數、豐富度和多樣性都是最低的。樣地9和樣地10都位于玉蘭山的竹林下,但是其海拔高差將近100m,且樣地9的人為干擾較為強烈,這兩方面的因素對苔蘚植物多樣性有一定影響。

在圖1中可看出,12個樣地中苔蘚植物Dahl指數曲線和Shannon指數曲線趨勢一致,Simpson指數和Pielou指數也呈現出很強的相關性。為研究α多樣性的4個指數的關系,對12個樣方中苔蘚植物α多樣性的4個指數和樣方所含種數運用SPSS 18.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通過分析可知,12個樣地中的種數與Dahl豐富度指數和Shannon多樣性指數,關系極其顯著,相關系數都達到0.9以上,而12個樣地中的種數與Simpson優勢度指數和Pielou均勻度指數關系相關性較小,說明樣地中的苔蘚植物的種數對樣地苔蘚植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起決定性作用。Shannon優勢度指數與Simpson均勻度指數之間也極顯著的關系,因為樣地種苔蘚植物的優勢度和均勻度都與各種苔蘚植物的在樣方中的蓋度有關。Dahl豐富度指數和Shannon多樣性指數之間也有極其顯著的影響,高達0.907,由于Dahl豐富度指數是用樣地內的種數計算出來的,而Shannon多樣性指數與樣方中苔蘚植物的蓋度有關,所以研究中所選的12個樣地中苔蘚植物的蓋度沒有出現很大或很小的極端現象。

3.3不同生境樣方的苔蘚植物α多樣性分析

12個樣地包括了石壁、毛竹林兩個典型丹霞地貌生境,另外還有闊葉林和河灘生境,將這4個生境樣地中的苔蘚植物進行α多樣性分析,結果見表5。

由于苔蘚植物的優勢度和多樣性與樣方種苔蘚植物的種數密切相關,樣地數量的多少又對種數有重要影響。石壁和竹林的樣方數量多于闊葉林和河灘的樣方數量,所以在豐富度和多樣性的分析上把樣方數目相等的景觀歸為一類進行分析。

由表5可知,石壁和竹林這一組中,石壁的苔蘚植物豐富度和多樣性都高于竹林的,這是因為石壁景觀中,高大的喬木都生長在石壁的頂端,這樣喬木層即起到了遮蔽陽光、給苔蘚植物創造陰濕環境的作用,又不會與苔蘚植物搶奪生長地和養分;而在毛竹林中,由于毛竹的葉面積較小且其它喬木分布較少,郁閉度普遍較小,環境較為干燥,不利于苔蘚植物的生長。在闊葉林和河灘這一組中,闊葉林中苔蘚植物豐富度較大但多樣性較小,這是因為闊葉林中雖然有高大喬木、灌木的遮蓋,環境陰暗,有利于苔蘚植物的生長,但是在土壤、水分資源的利用上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所以闊葉林下的苔蘚植物雖然種類較多但蓋度不大;在河灘景觀中,河岸周圍雖然會有高大喬木、灌木的遮蔽,但它們是不會生長在河灘上,不會與苔蘚植物爭奪空間和養分,所以河灘上的苔蘚植物蓋度普遍較大。

在優勢度和均勻度方面,雖然石壁-毛竹林組和闊葉林-河灘組有一定的差別,但這種差別也是由樣方數量的差別造成的,因為在12個樣地中苔蘚植物α指數的各項指標的相關性分析中,雖然種數對優勢度和均勻度的影響較小,但也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因此也將兩組分別討論。在石壁景觀和毛竹林景觀中,苔蘚植物優勢度和均勻度差別均不大;在闊葉林-河灘組中,闊葉林景觀中苔蘚植物的優勢度和均勻度都較小,這是因為在闊葉林中,苔蘚植物被喬木或灌木在空間或養分分布上分隔成小斑塊,造成苔蘚植物群落均勻的度降低。而在優勢度方面,由于其它植物(主要指高大喬木、灌木)參與空間和養分的分配,苔蘚植物的種數會受其影響而減少。

綜合α指數的各項指標,在福寶丹霞地貌地區中,苔蘚植物α多樣性,巖石基質生境(石壁、河灘)高于土壤基質生境(毛竹林、闊葉林)。這主要是因為巖石基質土壤較少,不適合其它植物生長,所以在巖石基質上苔蘚植物在種類上和蓋度上都會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也體現了苔蘚植物在生態演替上的先鋒作用。

4結論

對四川寶丹霞地貌地區苔蘚植物的調查研究表明:該區內的苔蘚植物比較豐富,對該區12個樣地,采集到的397份苔蘚植物標本進行鑒定和統計,共得到苔蘚植物108種,樣地中有16個出現次數大于3的優勢種,隸屬于11科14屬。對該區12個樣方苔蘚植物的α多樣性各項指數進行分析得出:樣方內苔蘚植物的多樣性指數主要是受樣方內物種種數的影響。人為干擾、海拔高度等環境因素對苔蘚植物的分布有影響。對12個樣方中按照生境的不同歸類,并進行α多樣性計算,結果顯示苔蘚植物α多樣性方面,巖石基質生境(石壁、河灘)高于土壤基質生境(毛竹林、闊葉林)。

參考文獻:

[1]熊源新.貴州丹霞地貌蘚類植物的研究[J].貴州科學,2001,19(4):54~64.

[2]陳曉紅.赤水市竹類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對策[J].竹子研究匯刊,2001,20(3):52~54.

[3]楊龍,容麗.赤水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J].貴州林業科技,2006,34(1):41~43.

[4]茍光前,王培善.貴州卷柏屬(卷柏科)一新種:習水卷柏[J].植物分類學報,2005,43(1):71~72.

[5]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十七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6]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十八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7]吳鵬程,賈渝.中國苔蘚志(第八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8]吳鵬程,賈渝.中國苔蘚志(第五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9]吳鵬程.中國苔蘚志(第六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0]胡人亮.苔蘚植物學[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1]胡人亮,王幼芳.中國苔蘚志(第七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12]高謙,吳玉環.中國苔蘚志(第十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3]高謙.中國苔蘚志(第一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14]高謙.中國苔蘚志(第九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15]高謙.中國苔蘚志(第二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16]黎興江.中國苔蘚志(第三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17]黎興江.中國苔蘚志(第四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18]馬克平.生物多樣性的測度方法I.α多樣性的測度方法(上)[J].生物多樣性,1994,2(3):162~168.

[19]張金屯.數量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77~80.

Study on Bryophytes Species Diversity in Fubao District of Sichuan

Yang Bing1,Zhang Xuxian2

(1.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Guiyang Guizhou550011;

2.GuizhouPublic Welfare Forest Management Center,Guiyang Guizhou 550001)

篇2

【關鍵詞】博斯騰湖;水位;生物多樣性

0 引言

博斯騰湖是新疆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是新疆水資源重要的儲存庫。然而由氣象資料分析表明,自20世紀以來,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增暖過程明顯,加之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土地[2],博斯騰湖水位不斷發生波動,造成湖面面積以及周邊植被分布不斷發生變化。

本文在對博斯騰湖植被調查的基礎上,分析研究博湖湖區植被多樣性特征及其原因,以助于了解博湖湖區植被現狀,為改善博湖水質及其濕地植被恢復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區特征及研究范圍

博斯騰湖位于焉耆盆地東南部的低洼處,地理位置介于41°56′~42°14′N,86°40′~87°56′E,既是開都河的尾闕,也是孔雀河的源頭[3]。由海拔2000~3000m的山地環繞,屬于山前綠洲湖泊。水位1050m,最大湖長81km,最大湖寬42km,面積約1005km2。湖泊最大水深為14m,平均水深6m,蓄水量達59×108m3。

本文的研究范圍為博斯騰湖湖濱帶一周,分別對湖泊周邊11個樣地進行植被調查。

2 資料與研究方法

2.1 樣地調查

野外的調查采用隨機抽樣法,借助GPS、測繩、卷尺等工具,圍繞博湖湖濱帶一周共抽取11個樣地,并根據每個樣地的植被蓋度、稀疏程度的不同以及生長狀況的差異,對于植被蓋度大,生長茂密的低矮灌木,采用5m×5m的灌木樣方;對于植被蓋度小的樣地,采用10m×10m的灌木樣方,總共26個樣方,調查記錄樣方內灌木的種名、數量、胸徑、冠幅、高度,用GPS測定樣地的經緯度、海拔,記錄樣地的總蓋度以及周邊的環境。

2.2 研究方法

生物多樣性是各種生命形式時間及其環境之間的多種相互作用,以及各種生物群落、生態系統及其生境與生態過程的復雜性。而生物多樣性指數則是對生物多樣性最直觀的表現。生物多樣性指數是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求得表示生物群落的種類和個數量的數值,用以評價環境質量。本文主要采用了α多樣性中的物種豐富度指數(物種數、Margalef指數、Gleason指數)、物種多樣性指數(Simpson指數、Shannon-Winener指數)[4],對博湖湖濱帶的植被分布狀況進行一個簡單地介紹。

①Gleason指數:

D=S/lnA

式中A為單位面積,S為群落中的物種數目。

②Margalef指數:

D=(S-1)/lnN

式中S為群落中的總數目,N為觀察到的個體總數。

③Simpson指數:

D=1-ΣPi2

式中Pi種的個體數占群落中總個體數的比例。

④Shannon-Winener指數:

H’=-Σpilnpi

3 結果與分析

3.1 調查結果

根據采樣地點的分布狀況,本文通過環繞湖區一周的4個區,即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在其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樣地(樣方)來分析調查結果。從采樣點的分布來看,樣地1、2、3為東南區,樣地4、5、6、7、8為西南區,樣地9、10為西北區,樣地11為東北區。以下是分別對這4個區的調查結果進行說明。

3.2 結果分析

1)從采樣點的分布來看,東南區地處半荒漠地帶,沿湖土地尚未被開發,也無居民點,植被類型多為梭梭、蓼子樸、沙蓬等耐鹽堿性強的植被,植被覆蓋率比較低,植被生長基本保持原始狀態,無人為干擾,因此東南區的1-4號樣方的物種豐富度和物種多樣性值較大,說明物種均勻度較高,物種多樣性較為豐富,表示該區域向著各子系統對區域性質均勻貢獻的方向發展[4]。

2)西南區地處孔雀河綠洲和開都河綠洲,在野外考察采樣過程中發現,樣地5的7-9號樣方,是以蘆葦為主,蓋度高達75%,周圍散布著沙棗樹、榆莢、鈴鐺刺、以及檉柳,公路的周圍種植有棉花、玉米等農作物,并且有居住點散布;樣地6的10-11號樣方,除了記錄下來數據的沙拐棗、梭梭、鹽生草等植被,周圍的檉柳、蘆葦很多,并且靠水的檉柳顏色是紅色;樣地7的12-13號樣方以蘆葦、檉柳為主進行了計算,總蓋度93%,其中又以蘆葦為主,蘆葦蓋度高達70%,該樣地位于揚水站附近,靠近湖的一面是蘆葦和檉柳,而公路的另一邊全是蘆葦,一年生的檉柳很多,說明湖水退化嚴重;樣地8位于大河口,在此采取了14-17號樣方,該樣地以蘆葦和檉柳為主,總蓋度90%,在考察過程中發現,在靠近湖500m左右的區域有植被,500m以外的區域全是耕地;從以上記錄分析,西南區植被的優勢種是蘆葦,該區域地處孔雀河綠洲,人為干擾大,植被類型較為單一,隨著綠洲人口的增加,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活用水等需求量增大,導致西南區湖水退化嚴重[5];因此西南區的5-17號樣方中,物種豐富度和物種多樣性都比較低,說明該區域向著單一系統對區域性質主要進行貢獻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該區域以蘆葦為主要貢獻者。

3)西北區的樣地9是鹽堿地,其18-19樣方以鹽穗木、檉柳、蘆葦為主,且總蓋度都很低,其中蘆葦的數量較高;樣地10位于和碩縣,其20-21號樣方以蘆葦、苦苣菜為主,其中蘆葦占據絕對優勢,總蓋度高達98%。蘆葦在西北區占了絕對優勢,造成了該區的物種豐富度和物種多樣性都很低,也就說明該區域向著單一系統對區域性質主要進行貢獻的方向發展。

4)東北區的樣地11位于博湖金沙灘,從22-26號樣方的采樣可以看出,該區域以檉柳、蘆葦為主,零星分散著梭梭以及一些未知植被,總蓋度90%;該區與東南區有著相似的地理環境,人為干擾比較小,因此植被狀態比較原始。東北區的物種多樣性和豐富度比較高,說明了該區域向著各子系統對區域性質均勻貢獻的方向發展。

4 結論

博斯騰湖湖區植物多樣性特征與人類的活動密切相關。

1)博湖東南區和東北區地處半荒漠地帶,植被多為梭梭、蓼子樸、沙蓬等耐旱耐堿性植物,并且由于受人類干擾小,植被特征多因自然環境變化引起,湖水退化相對較輕,其生物多樣性相對比較豐富。

2)博湖西南區和西北區地處開孔河綠洲,人口相對比較密集,加上近些年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土地,工業、農業、生活用水嚴重,造成了該區域的湖水退化嚴重,植被類型較為單一,物種多樣性比較匱乏,蘆葦為該區的優勢種。

【參考文獻】

[1]吳敬祿,馬龍,曾海鰲.新疆博斯騰湖水質水量及其演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學,2013,33(2):231-237.

[2]李世杰.中國湖泊變遷[J].森林與人類,2007(7):12-25.

[3]艾克拜爾.買提尼亞孜,阿里木江.卡斯木.博斯騰湖濕地景觀格局動態變化及其驅動機制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2,26(12):161-166.

篇3

南陽理工學院 河南省南陽市 473004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三種藥用植物內生細菌的多樣性。方法:選擇生長在強輻射且溫度波動大、海拔高環境下的黨參、連翹、黃芪這三種青藏高原移栽藥用植物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及分離培養方法等手段,對上述三種藥用植物內生細菌的狀態、遺傳多樣性等方面內容加以研究。結果:連翹、黃芪及黨參這三種藥用植物中,皆存在內生細菌且菌群類型非常豐富;其內生細菌由HGC、β-proteobacteria、CFB、厚壁菌門組成;具有耐鹽性,且存在對抗生素的抗藥性。結論:本次研究結論有利于更清楚、全面的認知在極端環境下,植物內生細菌的生理特性、菌群結構,可豐富青藏高原藥用植物內生細菌資源。

關鍵詞 黨參;黃芪;連翹;生細菌;多樣性

青藏高原太陽輻射較強、氧氣不充足,由于受到低溫及干旱的天氣影響,動植物在這里很難生長。本次研究的黨參、黃芪、連翹三種植物均喜涼爽氣候,抗旱、抗旱能力較強,其地下根系發達,可有效固土、防風。隨著人們對藥用植物需求量的逐漸擴大,發展人工種植藥用植物也變得重要起來。雖然就藥用植物的栽培技術與育種等方面來說有了很多研究結果,但在與微生物及藥用植物間的研究卻相當匱乏 [1]。本次研究通過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手段,對三種藥用植物內生細菌的多樣性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植物選擇。試驗所用黨參、黃芪、連翹,均未見有病害癥狀,無沖孔,根際土應同時帶回。

(2)內生菌的分離、純化。分別取黃芪、黨參及連翹三者1g 植物葉片,做無菌水沖洗處理,并使用濾紙將水分完全吸凈;依次再做如下處理:持續30s~1min 的70%酒精表面消毒,無菌水沖洗處理;8 分鐘~10 分鐘的1‰升汞浸泡,做徹底消毒處理,并無菌水沖洗;取200ul(最后一次沖洗葉片)的無菌水,涂抹在LB 固體培養基平板上,并在28℃的外部條件下,持續培養3d,最后檢測表面滅菌效果。

對已經做好了表面滅菌處理的植物葉片進行研磨,并借助于逐級稀釋法,將其稀釋到濃度保持在105 倍,在LB 培養基上,涂布200ul 不同稀釋濃度的勻漿液。濃度不同做三次重復,在外界溫度為28℃的條件下,培養時間持續2 天;記錄每個平板上菌落的數量,同時依據菌落的大小、顏色以及形狀等形態內容,選擇存在差異的菌落,將其放于相同的培養基平板之上,進行純化培養;將純化培養之后的細菌接種與相對應培養基的斜面上,于4℃的條件下保存。

(3)內生細菌16SrDNA 序列測定、同源性對比。做16SrDNA 基因測序時,選取有典型RFLP 帶型的菌株,序列長度設定為1500bp,對比采用BLAST,最終確定伴有較高同源性的16SrDNA 序列;應用CLUST-ALX 做序列對比。

(4)適合PH 值的測定[2]。取培養至對數生長期的各菌原液共100ul,將其加入到PH 值分別為4.0、5.0 依次直至11.0 的5lLB 液體培養基中,在28℃條件下,經過持續24h 的培養之后,觀察細菌生長情況。

(5)耐鹽性。取培養至對數生長期的各菌原液共100ul,將其加入到NaCL 濃度分別在5%、7%、9%、11% 的5ml LB 液體培養基中,培養1 天后,對其渾濁度進行觀察。

(6)抗藥性。取四環素、利福平、卡那霉素、鏈霉素、羧芐青霉素、慶大霉素的抗生物紙片,取200ul 培養至對數期的菌液加入到LB 固體培養基中均勻涂布,將抗生素紙片放入其中,于28℃條件下培養72h,觀察菌株生長情況。

2 結果

(1)內生細菌分離的結果。經分離結果表明,培養基中生長出了大量形態各異的菌落。這也說明,黃芪、黨參、連翹這三種藥用植物的葉片組織不僅存在大量內生細菌,而且其內生細菌的類群十分豐富。分離共獲得42 株內生細菌。依據其不盡相同的形態加以歸類。在分離出的內生細菌中,存在有83.3% 的菌株可產橘紅、肉紅以及黃素。

(2)內生細菌遺傳多樣性。三種藥用植物分離出的內生細菌具有較近的親緣關系;內生細菌可分為四大類群,即包括HGC(高G+C 含量的革蘭氏陽性細菌)、β-proteobacteria、CFB(黃桿菌/ 嗜纖維菌/ 擬桿菌群)、厚壁菌門(Firmicutes),種屬類型豐富。

(3)適宜PH 值。三種藥用植物內生細菌均不適宜在較強酸性的環境下生長,在PH 值為7.0~9.0 的中性偏堿性環境下可獲得較好長勢。

(4)耐鹽性。本次研究中各菌株在NaCL濃度為0%~8%的培養基中均可成長,說明菌株耐鹽性極強,均為耐鹽菌。

(5)抗藥性。黨參、黃芪、連翹三種內生物細菌皆存在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可豐富其生物學作用。

3 討論

本次研究對黃芪、連翹及黨參這三種青藏高原藥用植物內生細菌做了一些研究,在借助于各項檢測手段的基礎上,分析了植物內生細菌與環境的關系,就其本質來說,屬于對所處環境的適應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開辟了新思路去認識植物內生細菌,還需深入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 方曉梅, 張玉琴, 魏玉珍等. 藥用植物內生細菌的多樣性及其抗HIV 活性次級代謝產物的初步篩選[C]. 第四屆全國微生物資源學術暨國家微生物資源平臺運行服務研討會論文集,2012:110-111.

[2] 畢江濤, 楊薇, 李萍等. 瀕危藥用植物沙冬青內生細菌分離及其抑菌活性初步分析[J].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3,25(12):1621-1626+1652.

篇4

【關鍵詞】 川西亞高山 云杉人工林 結構調控下 植物與土壤動物多樣性 研究

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為人類社會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養料,在人們依賴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為生活保障的過程中,人工林生物多樣性卻持續在下降,嚴重破壞了森林生物的穩定性結構。植物與土壤動物多樣性的研究必須要保持同步性,綜合考慮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的需求,利用結構調控的治理措施,對人工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的格局進行規劃和完善。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結構調控下植物與土壤動物多樣性研究有利于提高人工林生態結構的完整性,也促進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所以生態系統研究人員必須要結合人工林植物與土壤動物的種類和分布結構,對其進行管理。

1 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結構調控下植物與土壤動物多樣性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內容

根據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基于人工林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標準,本文研究的內容包括:人工林更新林窗的促進情況、自然更新林窗、撫育間伐,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在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區域內設置了三個試驗地,每個試驗地之間留有過渡帶,在樣地內實施團塊狀采伐,采伐面積為50m2、100m2、150m2。在三個不同面積的林窗下,利用人工補植幼苗更新方式形成混交林,在混合林上種植不同種類的植株,均為一年生幼苗,株高為30cm左右,在這種自然生長條件下,研究不同林窗面積下生物多樣性特征及其變化規律過程。自然更新林窗種植面積和試驗地選取與人工林更新林窗一致,會形成人造林窗,撫育間伐采用強度分別為10%、20%、30%,進行帶狀撫育間伐,也對不同林窗面積下生物多樣性特征及其變化規律過程進行研究[1]。

1.2 研究方法

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會隨著植株的生產和變化體現出不同的多樣性,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基于植株和土壤動物表現出的多樣性,首先根據植物多樣性的體現,對植株進行取樣和每木檢尺,記錄喬木的高度、胸徑、枝下高、郁閉度的變化過程[2]。由于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冬季積雪過厚,所以不利于多樣性研究,研究人員需要利用外業調查和內業分析的方法對林下植物和土壤動物的多樣性在樣地內隨機設置研究樣本,記錄草本層的種類和蓋度。土壤動物多樣性利用外業工作方法對樣本進行采集和分析。

首先,研究人員需要在樣地內對大型土壤動物類群及個體數進行調查,在每個樣地中隨機布設三個樣方,然后對樣方區域進行挖取,中小型干生、濕生土壤動物土樣采集需要對土壤進行剖面處理,利用圓形取樣器從上至下提取,濕生動物由于活動性稍弱,每個樣地共取75ml,取到樣本后,迅速用100目尼龍紗包裹好,防止動物逃逸。大型、中小型土壤動物計數都采用直接計數法,計數過程要細致準確,避免出現誤差,影響到多樣性研究的結果[3]。

2 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結構調控下植物與土壤動物多樣性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結果

根據統計的研究發現,人工促進更新林窗調控、自然更新林窗調控、撫育間伐調控都會對植物和土壤動物多樣性造成影響,并會隨著結構調控力度的改變,影響程度也會逐漸加深[4]。

2.2 研究分析

人工促進更新林窗調控對植物和土壤動物多樣性造成影響主要表現在物種組成及豐富度、Shannon-Wiener指數、Pielou均勻度指數、SimPson優勢度指數、最適調控處理方面。物種組成及豐富度研究發現在一個樣本區域內,土壤動物的種類和類群數量逐漸在增加,樣地中的植物植株不同類群會生長在不同的樣地中。Shannon-Wiener指數表明,樣地在經過人工干擾之后,自然更新的云杉人工林不同面積林窗下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數不同,這就說明指數會隨著人為干擾強度的增加而增加[5]。Pielou均勻度指數經人為經營干擾后,自然更新云杉人工林不同面積林窗下植物的Pielou均勻度指數在整體上表現出隨面積的增大而增大,這說明Pielou均勻度指數與人為干擾樣地面積有關。SimPson優勢度指數研究表明,在人為經營干擾后,自然更新云杉人工林不同面積林窗下植物的Simpson指數在不同季節均隨著人為干擾強度的增加而增加,說明Simpson指數在不同季節條件下,多樣性指數范圍不同。最適調控處理方面受到人為經營干擾后,人工促進更新不同面積云杉人工林林窗下植物的simPson指數會隨著人為干擾強度的增加而增加,這時如果觀測不同季節的植物和土壤動物多樣性就會發現,在春季土壤動物多樣性的表現能力顯著大于冬季,其余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在夏季和秋季各處理間差異也不顯著。

3 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筆者發現,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下植物豐富度與土壤動物豐富度相關性不顯著,與土壤動物Shannon-Wiener指數、Pielou均勻度指數、SimPson優勢度指數均呈極顯著負相關。所以在結構調控的基礎上,研究人員要明確注重相關系數之間的變化,進而對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結構調控下植物與土壤動物多樣性進行全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良輝,孔立成,唐嘉欣,等.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分結構調控下植物與土壤動物多樣性研究[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13):120-122.

[2]黃玉梅,張健,楊萬勤,等.川西亞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動物群落結構特征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04(14):1646-1648.

[3]黃玉梅,劉慶,劉洋,等.亞高山森林植物層次去除對土壤生態過程的影響[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12,03(16):152-155.

篇5

【關鍵詞】 復發性口腔潰瘍;維生素;新凈界漱口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50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202-02

復發性口腔潰瘍(RAU)的發生率位居口腔黏膜病之首,臨床表現一般為反復發作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黃、紅、凹、痛”的臨床特征。目前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診斷完全基于病史和臨床表現[1]。很多口腔潰瘍患者常年反復發作,病程長達6-7年,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使其情緒低落。因此,對該病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本篇旨在對葉酸、維生素B2、甲鈷胺片、維E軟膠囊聯合新凈界漱口液治療口腔潰瘍的臨床研究。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就診的155名口腔潰瘍患者其中男66例,女67例,年齡24-70歲,年齡性別均無統計學差異。

1.2 納入標準、排除標準及療效標準 均采用2001年8月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通過的復發性阿弗他潰瘍療效評價的試行標準[2]以及能遵醫囑的患者。其中排除標準還包括三個月內服用與本研究相關的維生素類藥物及補品。隨機分為治療組52例,對照組Ⅰ48例,對照組Ⅱ36例,對照組Ⅲ19例。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連續治療一個月,觀察療效。

1.3.1.1 治療組 口服葉酸片每次5mg,一日三次;維生素B2片每次5mg,一日三次;維生素E軟膠囊每次0.2g,一日一次;甲鈷胺片每次0.5mg,每日三次;新凈界漱口液含漱,每次10ml每日7-8次

1.3.1.2 對照組Ⅰ 新凈界漱口液含漱,每次10ml,每日7-8次。

1.3.1.3 對照組Ⅱ 口服葉酸片每次5mg,一日三次;維生素B2片每次5mg,一日三次;維生素E軟膠囊每次0.2g,一日一次;甲鈷胺片每次0.5mg,每日三次。

1.3.1.4 對照組Ⅲ 空白對照。

1.3.2 實驗室檢驗 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外周血清進行檢驗,主要項目有血常規(血RT),血沉(ESR),鐵蛋白(SF)、葉酸(FA)、維生素B12(V-12)、促紅細胞生成素(EPO)。

2 結果

3 討論

3.1 維生素是機體維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在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雖然不是體內的供能物質,但在調節物質代謝和維持生理功能方面卻發揮著重要作用。維生素E是體內最重要的抗氧化劑,保護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維生素B2是體內氧化還原酶的輔基,缺乏時可引起口角炎、唇炎等。葉酸主要參與DNA的合成[3]。維生素B12是甲鈷胺片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由肝臟提取的含鈷維生素,在體內作為輔酶參與黏膜上皮核酸蛋白質的合成可,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加速新生組織生長、修復,促進口腔潰瘍的愈合[4]。通過多年臨床觀察發現將上述四種維生素聯合使用以后,能夠顯著提高口腔潰瘍的治療效果。此外維生素類藥物目前尚未發現明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得到患者的廣泛認可。

3.2 通過對口腔潰瘍患者外周血清進行貧血系列檢測發現,有的患者缺乏葉酸、維生素B12,進行補充后潰瘍痊愈,而在不缺乏的患者中進行上述葉酸、維生素B12的補充后,因潰瘍引起的疼痛、焦慮、情緒低落等癥狀明顯減輕。提示我們,在一部分人群中存在著葉酸、維生素B12隱匿性缺乏的情況,進一步支持了北醫口腔最近提出的隱匿性維生素缺乏的觀點[5]。155例患者均來自山西,由于地域差異等原因,北方人群的葉酸攝取率明顯低于南方人群[6],北方人群的葉酸缺乏可能是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病因。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E在人體的生理代謝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臨床檢測不缺乏的患者中上述維生素的吸收、代謝方面可能存在障礙,成為我們對復發性口腔潰瘍病因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3.3 新凈界漱口液是一種復合溶葡萄球菌酶漱口水,為含鋅的金屬蛋白酶,能夠直接裂解微生物細胞壁肽聚糖結構中的β-1,4糖苷鍵,使多糖支架松散,使細胞壁破裂,導致微生物死亡,經基因改變酶結構,有利于酶分子進入革蘭氏陰性細菌內膜,破壞細胞壁,而導致該細菌死亡;酶的活性中心含鋅離子,可促進創面愈合。生物酶成分無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柴曉紅新凈界漱口液在口腔潰瘍和口臭的防治中效果明顯[7]。

參考文獻

[1] 陳謙明.口腔黏膜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58-61.

[2] 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復發性阿弗他潰瘍療效評價試行標準[S].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2.37(3):234-235.

[3] 周愛儒.生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388-393.

[4] 陳楠,黃巖,周麗娜.復方維生素B12溶液治療口腔潰瘍的臨床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2(12):145.

[5] 劉曉松,華紅.口腔薪膜異常預測隱匿性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的臨床研究[A].亞洲老年口腔醫學學術研討會[C].

篇6

關鍵詞:植物多樣性;地理成分;海拔梯度;賀蘭山西坡;淺山帶

中圖分類號:S718.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23-5730-05

山地由于具有濃縮的環境梯度和高度異質化的生境、相對較低的人類干擾強度以及地質歷史上常成為大量物種的避難所和新興植物區系分化繁衍的搖籃等特點,發育和保存著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并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的重點區域[1]。山地植物群落多樣性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規律一直是生態學家感興趣的問題。馬克平等[2]在北京東靈山地區的植物群落多樣性的研究表明,該地區的物種豐富度指數和物種多樣性指數隨海拔的升高而下降,物種均勻度則隨海拔升高而增加;張麗霞等[3]對蘆芽山植物群落多樣性的研究結果也印證了這種變化趨勢;趙淑清等[4]對長白山北坡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的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海拔的升高,喬木層和灌木層的物種豐富度呈下降趨勢,而草本層沒有明顯變化;王國宏[5]在祁連山北坡的研究則表明,中等海拔地帶草本層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最高,灌木層次之,喬木層變化不明顯。此外,還有不少山地生物多樣性的案例研究[6,7]。然而,對于中國北溫帶草原和荒漠過渡帶的賀蘭山地區的植物群落多樣性研究相對較少[8,9]。

賀蘭山橫跨寧夏、內蒙古兩個自治區,隸屬于北溫帶草原和荒漠的過渡帶,位于銀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間。賀蘭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重要的水源涵養和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充分發揮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賀蘭山作為西北地區一道極為重要的生態屏障,不但阻隔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保護了寧夏平原,還對源于阿拉善的沙塵暴有巨大的攔截作用。通過實地考察,對位于內蒙古境內賀蘭山西坡淺山帶的植物多樣性進行了較為全面和系統的研究,不僅可以為我國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新資料,而且可為賀蘭山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供重要參考。

1 研究區概況

由于賀蘭山地處內陸,東南來的濕潤氣候因受秦嶺、六盤山等高山阻擋,對其影響甚微,而西北直接受蒙古高壓影響,全年為西北風所控制,加上西伯利亞冷空氣入侵,形成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干燥嚴寒,盛行西北風,夏季天氣干燥炎熱,降水量很少。山麓地帶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8.2~8.6 ℃,其中,1月平均氣溫-6.8 ℃,7月平均氣溫23.8 ℃;年≥10 ℃的活動積溫3 209.2 ℃;年降水量250~438 mm,降水量少而集中,多集中在7、8、9月,3個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蒸發量1 600~1 800 mm,年平均無霜期229 d[10]。

2 研究方法

根據2005年9月和2006年6月對賀蘭山西坡淺山帶(105°43′-105°56′E,38°24′-39°08′N)典型植被的調查結果,結合《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類型圖》(1990年版),在賀蘭山西坡山麓由南向北依次設置5條10 m寬的樣帶,包括在南段的狹子溝、中段的哈拉烏溝、南寺以及北段的大西溝、亂柴溝;在對每條樣帶分布的植被群落調查時,沿海拔梯度設置樣方,其中狹子溝設置8個樣方,南寺設置6個樣方,哈拉烏溝、大西溝和亂柴溝各設置12個樣方,5條樣帶共計50個樣方。灌叢樣方4 m×4 m,調查記錄灌木、幼樹的物種名、高度、多度和蓋度,并記錄樣方內出現的物種數和個體數;草本樣方1 m×1 m,調查記錄草本、灌木物種名、高度、多度和蓋度,同時記錄樣方內出現的物種數。

3.2 賀蘭山西坡淺山帶植物科多樣性

3.3 賀蘭山西坡淺山帶植物物種多樣性

由圖1可以看出,在海拔1 250-2 200 m,隨著海拔的升高,賀蘭山西坡的物種豐富度指數總體呈增大趨勢,海拔1 250 m處的物種豐富度指數僅為0.743,海拔2 200 m處的物種豐富度指數高達2.440,是海拔1 250 m處的3.28倍。Simpson多樣性指數和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均表明,在海拔1 250-1 950 m,賀蘭山西坡的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較低,分別為0.559~0.846和0.889~2.099,在海拔 1 950-2 200 m,植物多樣性指數明顯升高,Simpson多樣性指數和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最大值分別達到0.902和2.438。Pielou均勻度指數和Gini均勻度指數在賀蘭山西坡淺山帶呈雙峰形,即低海拔和高海拔植被帶具有較高的均勻度,中海拔植被帶具有較低的均勻度。

3.4 賀蘭山西坡淺山帶植物區系地理成分多樣性

賀蘭山地處蒙古高原中部南緣、華北黃土高原西北側,西南臨近青藏高原東北部,所以成為來自蒙古、華北、青藏高原以及其他植物成分相互滲透的匯集地,不僅使該地區植物區系的地理成分變得復雜多樣,而且具有顯著的過渡性特征。植物區系地理成分主要包括亞洲中部草原成分、哈薩克-蒙古成分、亞洲中部荒漠成分等9個分布型和4個變型,代表性的喬灌木及草本物種見表2。

4 討論

物種多樣性的空間分布格局受制于許多生態梯度的影響[11,12],而海拔梯度被認為是影響物種多樣性格局的決定性因素之一[13,14]。盡管幾個世紀以前,人們已經認識到了物種多樣性隨海拔梯度變化的現象,但就這一問題至今尚未形成普遍共識。

對賀蘭山西坡植物多樣性的研究結果表明,該地區物種豐富度指數隨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多樣性指數在中、低海拔帶較小,高海拔帶較大,均勻度指數在中海拔帶較小,在低海拔、高海拔帶較高。顯然,賀蘭山地區的植物多樣性分布規律與北京東靈山具有較大差異,與同屬西北干旱區山地的近鄰祁連山的植物多樣性分布規律也有一定的差異。這可能與賀蘭山正好是我國北溫帶草原與荒漠的過渡帶有關。在賀蘭山西坡,隨著海拔的升高,降雨量逐漸增加,氣溫逐漸下降,土壤水分條件有所改善,導致海拔梯度上物種豐富度指數呈逐漸增大的趨勢。低海拔帶由于降雨量稀少,蒸發強烈,加上近50多年的放牧干擾,導致1 600 m以下植被蓋度較小,多樣性指數較低;盡管中海拔帶降雨量有所增加,氣溫有所下降,水熱組合在該范圍內也達到了最佳,但由于形成了針茅屬群落的單優勢種,導致了海拔 1 600-1 800 m范圍內植物多樣性較低,也正是由于在該梯度范圍內形成了針茅屬群落的單優勢種,才使得中海拔帶的均勻度指數明顯小于低海拔帶和高海拔帶。在高海拔帶,灰榆、小葉金露梅、蒙古扁桃等灌木的蓋度并不大,這些稀疏的灌木枝條可以給地面提供更多的光照,加上適宜的溫度和降水,導致高海拔帶具有較高的植物多樣性。

賀蘭山西坡植物群落的均勻度指數呈雙峰形表明,海拔 1 800 m處的生境異質性較高。因此,1 800 m可能是荒漠草原帶和疏林灌叢帶的分界線,基于此,今后植物資源保護工作的重點有必要放在這個地段。

參考文獻:

[1] 方精云.探索中國山地植物多樣性的分布規律[J].生物多樣性,2004,12(1):1-4.

[2] 馬克平,黃建輝,于順利,等.北京東靈山地區植物群落多樣性的研究Ⅱ.豐富度、均勻度和物種多樣性指數[J]. 生態學報,1995, 15(3):268-277.

[3] 張麗霞,張 峰,上官鐵梁.蘆芽山植物群落的多樣性研究[J].生物多樣性,2000,8(4):361-369.

[4] 趙淑清,方精云,宗占江,等.長白山北坡植物群落組成、結構及物種多樣性的垂直分布[J].生物多樣性,2004,12(1):164-173.

[5] 王國宏.祁連山北坡中段植物群落多樣性的垂直分布格局[J].生物多樣性,2002,10(1):7-14.

[6] 郝占慶,于德水,楊曉明,等.長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樣性及其隨海拔梯度的變化[J]. 應用生態學報,2002,13(7):785-789.

[7] 沈澤昊,張新時,金義興.三峽大老嶺森林物種多樣性的空間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釋[J]. 植物學報,2000,42(6):620-627.

[8] 梁存柱,朱宗元,王 煒,等.賀蘭山植物群落類型多樣性及其空間分異[J]. 植物生態學報,2004,28(3):361-368.

[9] JIANG Y, KANG M Y, LIU S, et al. A study on the vegetation in the east side of Helan Mountain[J]. Plant Ecology,2000,149:119-130.

[10] 鄭敬剛,董東平,趙登海,等.賀蘭山西坡植被群落特征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J].生態學報,2008,28(9):4559-4567.

[11] PALMER M W. The coexistence of species in fractal landscapes[J]. American Naturalist, 1992, 139: 375-397.

[12] HUSTON M A. Biological Diversity: The Coexistence of Species on Changing Landscape[M].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篇7

關鍵詞:黃喉噪鹛 月亮灣 自然保護小區 植物 監測

中圖分類號:S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c)-0071-03

自然保護小區是我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載體,該文在野外植物調查、植物標本采集、整理和鑒定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調查生態監測工作,研究了黃喉噪鹛繁殖地月亮灣自然保護小區喬木樹種和草地監測樣地的維管植物物種組成,植物科、種區系分布類型等。

1 監測時間

調查分兩個年度開展,時間分別為秋季、春季和夏季,共11個野外調查工作日。

2 監測范圍

以月亮灣自然保護小區為范圍開展種子植物調查,其中對喬木樹種全面調查,對草本分區域設立10個樣方(1 m×1 m)及3條樣線開展調查。

3 監測統計

月亮灣自然保護小區目前發現種子植物31科44種,其中喬木19科24種(裸子植物2科2種),灌木1科1種,草本14科19種。具體見表1。

生態監測的結果表明,月亮灣自然保護小區植物科數占江西的14.49%,占全國的9.2%,種數占江西的0.94%,占全國的0.16%,總體較單調,以單種科為當地區系的主要構成部分,植物種類保護顯得較重要(見表2);植物區系分布類型廣布種占41.94%、泛熱帶占35.48%、北溫帶占22.58%,具有明顯的過渡型特點(見表3)。

參考文獻

[1] 陳圣賓,歐陽志云,徐衛華,等.Beta多樣性研究進展[J].生物多樣性,2010,18(4):323-335.

[2] 金孝鋒,丁炳揚,鄭朝宗,等.浙江百山祖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區系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4,26(6):605-618.

[3] 徐敏,駱爭榮,于明堅,等.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綠闊葉林的物種組成和群落結構[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7,33(4):450-457.

[4] 沈澤昊,胡會峰,周宇,等.神農架南坡植物群落多樣性的海拔梯度格局[J].生物多樣性,2004,12(1):99-107.

[5] 朱彪,陳安平,劉增力,等.廣西貓兒山植物群落物種組成、群落結構及樹種多樣性的垂直分布格局[J].生物多樣性,2004,12(1):44-52.

[6] 朱彪,陳安平,劉增力,等.南嶺東西段植物群落物種組成及其樹種多樣性垂直格局的比較[J].生物多樣性,2004,12(1):53-62.

[7] 唐志堯,柯金虎.秦嶺牛背梁植物物種多樣性垂直分布格局[J].生物多樣性,2004,12(1):108-114.

篇8

實驗的目的是通過全面細致的調查,明確小興安嶺地區白樺次生林植物多樣性現狀并預測其發展趨勢,評價小興安嶺白樺次生林生態系統,建立和完善小興安嶺生物多樣性數據庫。

關鍵詞:小興安嶺生物生態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1.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很豐富,名列世界領先水平。到了近代由于工業的發展和人口增加等原因,致使生物多樣性受到了的極大威脅,大量物種瀕臨滅絕的邊緣甚至已經滅絕,因而對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引起了全球的極大關注,在國家有關項目的支持下,我國建立了初具規模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

2. 國外研究現狀

20世紀60年代,《寂靜的春天》這本書的出版,使世界生物與環境保護發展了起來。此后在1916年美國與加拿大簽訂了《遷徙鳥公約》。出現了測度方法的研究,將其歸納為α多樣性、β多樣性和γ多樣性3 類。1948年聯合國成立了自然保護國際聯盟(IUCN),1961年,建立了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即現在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二.研究地概況與實驗方法

1. 研究地概況

地理位置:小興安嶺處于我國的東北部,北部及東北部以黑龍江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北部以黑河市的愛輝區和嫩江縣與大興安嶺相連,東部接壤三江平原,東南部與張廣才嶺相對,西南部與廣袤的嫩江平原相連。占黑龍江省土地總面積的25.3%。

水文和氣候:小興安嶺年平均降水量為550~700毫米,以7、8月為最多,最為集中。地質地貌:低山丘陵地貌的基本格局。

土壤:本地區有7個土壤類型:亞高山草甸森林土、山地棕色針葉林土、暗棕壤、白漿土、草甸土、沼澤土、泥炭土。

2.植物群落數量特征的調查與研究方法

調查分為詳查和踏查兩部分,詳查面積為30×30m2,利用森林羅盤儀設定樣方。樣方詳查包括樣地基本情況調查、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調查。

(1)喬木調查

首先利用網格法將樣地均勻劃分為5×5m2的小樣方36個,對每個小樣方內的喬木進行調查,調查項目包括樹種、樹高、胸徑(

(2)灌木植物(含攀援植物)調查

根據均勻性原則,在喬木調查的36個樣方內選擇10個2×2m2小樣方(使用4m、每m標記的線繩圈定)進行灌木植物(含胸徑

(3)草本植物調查

在灌木植物調查樣方內,再在其內隨機設置1×1m2小樣方一個(總計10個,使用每m標記的線繩圈定,調查項目包括植物名稱、平均高、多度、蓋度、物候期和生活力。

三.生物多樣性的測度方法

1. α多樣性的測度方法

α多樣性,它是針對某一特定群落樣本的物種多樣性。通常包括:①物種豐富度指數;②物種多樣性指數或生態多樣性指數;③物種均勻度指數[18]

(1)物種豐富度指數

物種豐富度的測定本文采用較為常用的Margalef指數,是以一個群落中的種數和個體總數的關系為基礎的。

(2)物種多樣性指數

①Simpson指數(1949)(優勢度指數)

②Shannon-Wiener指數

(3)均勻性指數

Jsw=(-∑Pi㏑Pi)/㏑S

2. β多樣性的測度方法

β多樣性,即在一個梯度上從一個生境到另一個生境所發生的種的多樣性變化的速率和范圍,還包括不同群落間的物種組成的差異。

Jaccard指數

Sorenson指數

Cody 指數

上述指數中,Sorensen 指數和 Jaccard 指數反映群落或樣方間物種組成的相似性;Cody 指數反映樣方物種組成沿環境梯度的替代速率。

3.重要值的測度方法

喬木層重要值計算公式如下:

重要值=(相對胸高斷面積+相對多度+相對頻度)/300

灌叢層、草本層的重要值計算公式如下:

重要值=(相對多度+相對頻度+相對蓋度)/300

四.內業分析及數據處理

在內業階段,用《北京植物志》等工具書、專著進行核對、整理;應用Excel對原始數據資料進行統計、計算。

六.實驗結果

1. 物種豐富度

物種豐富度即物種的數目,是最簡單使用的物種多樣性測量方法。物種豐富度和物種多樣性的變化格局中存在一種緯度梯度特性。

2. 物種豐富度的緯度梯度格局

根據地勢南北坡朝向的比較,。灌木層和草本層均為五營前鋒林場樣地的豐富度最高,高緯度的璦琿樣地豐富度最低,喬木層在研究地隨緯度升高,物種豐富度隨之下降。總體上,將物種豐富度按不同層次比較: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

3.重要值的分析

在分布最北的璦琿樣地中白樺樹優勢度、相對多度和相對頻度都最明顯。在五營樣地中白樺樹優勢度、相對多度和相對頻度都最明顯。在涼水樣地中白樺樹優勢度、相對多度和相對頻度都最明顯。

3個樣地的灌木層的組成樹種都各不相同,其中璦琿樣地中榛子的重要值最大,涼水樣地以珍珠梅最多。樣地中反映出生境的差異,即璦琿樣地相對較干燥,這與該地區其他白樺林生境相近,使榛子等適應于干燥氣候的灌木生長,而涼水樣地相對較濕潤因而適應于珍珠梅等灌木生長,這與所處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關。

3個典型樣地的草本層中以小葉章為共同存在的種類,反映出群落一致性的特點。

4.植物多樣性指數

(1)喬木層多樣性指數

研究結果表明,白樺、山楊次生林喬木層物種豐富度指數隨緯度升高呈明顯的遞減趨勢,3個地點中位于最南部的涼水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幾乎達到最北部璦琿群落的3倍,為1.69。可見,其寒冷干燥的氣候條件限制了樹種的分布。

(2)灌木層多樣性指數

白樺、山楊次生林灌木層物種豐富度指數(Margalef指數)、Simpson指數均隨緯度升高呈明顯的遞減趨勢。

(3)草本層多樣性指數

草本層多樣性的各指標也是緯度最高的璦琿群落最低。五營樣地具有較高的豐富度指數可能與其群落的年齡有關。涼水群落的Simpson指數和均勻性指數最高,反映出該群落的穩定特性。

五.結論與討論

1.小興安嶺白樺次生林樣地的物種豐富度

我們在緯度與多樣性的關系研究中,總體上,將物種豐富度按不同層次比較: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

2.樣地中不同緯度對植物多樣性的影響

綜合不同緯度上白樺次生林物種豐富度與緯度的關系表明,群落總物種豐富度隨緯度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而群落喬木層和灌木層物種豐富度指數則隨緯度升高而明顯下降,草本層的物種豐富度指數與緯度梯度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

3.植物多樣性指數

(1)喬木層多樣性指數

研究結果表明,白樺、山楊次生林喬木層物種豐富度指數隨緯度升高呈明顯的遞減趨勢。可見,其寒冷干燥的氣候條件限制了樹種的分布。

篇9

關鍵詞:森林撫育;植物多樣性;措施;云南景洪

中圖分類號:S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7014702

1 引言

生物多樣性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特征之一,保持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是發揮其生態功能的重要保障。如果森林的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較差就很難抵御病蟲害的侵襲造成大面積的死林現象,并對于加快碳循環方面也是不利的,所以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得不到保障就會對森林的生態功能起到阻礙作用。若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結構存在問題,那么也將不利于森林的經濟效益,比如木材的采伐以及游客的旅游等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植物的多樣性。通過對森林的撫育能夠顯著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植物的多樣性,通過一系列的除草灌溉以及施肥等措施能夠顯著地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結構,能為森林的多種植物提供適宜生長的環境,進而促進森林生態系統植物的多樣性。所以積極地開展針對云南景洪地區的森林撫育對于保持森林生態系統植物的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 森林撫育對云南景洪植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2.1 云南景洪植物多樣性現狀

根據云南省景洪市植物統計相關資料, 景洪市是云南當地植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景洪市已知植物種類達264科1471屬3890種,植被類型多樣,自然植被有8個植被類型,13個植被亞型和29個群系;有哺乳動物102種,鳥類427多種,兩棲爬行動物115種,魚類近100種,昆蟲種類更為豐富。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14種、野生動物35種,又是我國珍稀動植物的薈萃地。景洪地區植物的多樣性不僅是我國植物學界研究的重點也是世界植物學界研究的熱點區域, 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以及采集樣本較為困難的限制,該地區還有很多瀕危的樹種以及生物還沒有被發現。

2.2 森林撫育對植物多樣性影響

森林撫育的目的是調整樹種組成與林分密度,平衡土壤養分與水分循環,改善林木生長發育的生態條件,縮短森林培育周期,提高木材質量和工藝價值,發揮森林多種功能。

云南省景洪市具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來源于其較為厚實的天然林基礎,但是目前對森林的砍伐現象較為嚴重且尤為突出,所以亟待采取措施展開對云南省景洪市的森林進行撫育,最大限度的保持該地區植物的多樣性。

對于森林進行撫育能夠顯著的改善林分產能。通過進行森林撫育能提升森林的經濟價值以及碳匯集能力還能夠顯著提升森林的生產力。通過對于云南省景洪市的森林撫育的部分試點的成果可以看出,通過進行森林撫育使得景洪的儲蓄量明顯的增加了。林地生產力的提升是林地植物多樣性的保障。通過進行森林的撫育有效的避免植物生長過程中的競爭現象, 為很多生長條件較為苛刻的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通過森林的撫育還能夠有效地調節林下的制備。據有關資料表明對于林下的制備進行較低強度的采伐對于植被的種類、密度以及蓋度等參數影響較小,而具有中強度或者是大強度的砍伐則對于森林的影響較為嚴重。進行撫育采伐要選擇較為合理的采伐的方式,通過合理的采伐方式來降低植物數量減少所帶來的不利的影響,為植物提供更加適宜的生長環境讓其進行休養生息。

另外通過合理的采伐還能夠顯著改善土壤的結構。在對森林撫育的過程中進行適度的采伐,使得植物生長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由于增加了土壤對于有機物質的分解能力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另外通過合理的間伐也能夠顯著改善土壤的活性,也正是由于土壤酶的集聚為微生物的生長和發育提供較為合理的環境,為微生物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此外森林撫育還能夠營造更加具有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的體系。通過森林撫育的過程也顯著的改善了當地的衛生環境,減少了火災發生的可能性。這些舉措對于維持和培育森林生態系統植物的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 加強景洪市森林撫育的重要措施

按照提高生態功能和促進林木生長的原則,主要采取定株撫育、生態疏伐、衛生伐和景觀疏伐等撫育方式。

加強對于森林撫育作用的宣傳, 并完善關于森林撫育相關的法律法規,雖然經過多年的森林撫育工作,當地積累豐富的森林撫育的經驗,人們也深入了解破壞森林所要面臨的法律刑罰,但是面對著巨大的經濟利益還是有很多的單位和個人鋌而走險,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違反森林撫育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要結合到森林撫育的法律對當地的人民群眾積極地宣傳破壞森林撫育的嚴重后果,將經營撫育的措施確實落實到位。

加強撫育技能推廣,能夠顯著的改善操作的技能和經驗, 對于森林的撫育包含多項的內容和程序, 在森林撫育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采伐技能,是否采取了合理合情的方式進行森林采伐。在這個過程中將透光撫育以及生長撫育二者協調好,解決不同的樹種之間以及不同的植物之間的競爭生長的關系。作為云南省景洪市已經開展了多年的森林撫育的工作,應該多召開一些森林撫育的經驗交流會來交流森林撫育的經驗。

林區的補償與補貼顯著提升了, 對于森林進行撫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當地群眾廣泛地參與,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的發展,作為當地的企業應該著眼于長遠,正確處理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關系。在實施森林撫育的過程中做到公益補償兼顧公平。采取政府主導市場推進以及生態保護等原則,建立起由財政和林區的政府對當地群眾的直接補償以及間接補償的措施和完善相應的體系。

4 結語

云南省景洪市具有十分豐富的植物資源,當地森林覆蓋率較高,林區的植物種類達到了264科1471屬3890種是一個巨大的基因庫,對于生物物種科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時林區植物的多樣性也能夠有效的提升森林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使得森林系統的生態功能得到保障,通過對森林撫育以及植物多樣性的研究發現,森林撫育能夠有效的改善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因而積極的開展森林撫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譚惠瑜.曲靖市國營海寨林場森林資源現狀及撫育關鍵技術[J]. 綠色科技,2013(8).

[2]陳 麗,董洪進,彭 華.云南省高等植物多樣性與分布狀況[J]. 生物多樣性. 2013(3) .

篇10

Abstract:Greenways pal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ment and city grade. This paper is tring to describe the method of building greenways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iodiversity, based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city greenways and biodiversity, hoping to afford some advise and help to the builing of beautiful China.

關鍵詞:綠道,物種多樣性,城市生態系統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Keywords: greenways, biodiversity, city eco-system.

1 綠道概念辨析

1.1綠道概念

綠道(greenways)自20世紀90年代一直是保護生物學、城市規劃、景觀生態學、景觀設計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熱詞。“綠道”這一術語,內容涵蓋了生態基礎設施、生態框架、生態網絡、城市開放空間系統 、多功能使用模塊 、棲息地網絡、野生動植物廊道 、景觀生態修復等等。在實際應用中,綠道的生態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保護與促進地區生物多樣性,改善環境污染問題。

1.2物種多樣性的概念

物種,簡稱 “ 種 ”, 是生物分類學研究的基本單元與核心,也是物種多樣性研究的基礎與前提。物種數目是物種多樣性程度的直接量度,也可能是相對可靠的量度。物種多樣性與否取決于物種數目的多少。研究綠道中物種多樣性為形成更穩定的城市生態環境,營建更豐富的景觀空間具有現實意義。

2物種多樣性在綠道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

綠道中物種多樣性的維持不僅可以有助于實現綠道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而且對于形成城市綠色交通體系以及構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多樣性地域景觀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保護物種多樣性可以依靠綠道綠廊系統控制實現地區城鄉生態景觀環境的有效整合,對恢復和增強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全面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約束城市的無限擴張,保障自然過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物種多樣性是維護系統穩定性的基礎性條件,是區域生命支持系統的核心,也是支持區域穩定與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物多樣性不僅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的生物資源,而且生物改造環境的作用賦于生物多樣性巨大的環境價值,它所產生的實際效益要比它的直接經濟價值大得多。綠道作為城市生態系統和城市景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物種的多樣性對于維持城市生態景觀穩定性和推動系統良性發展演替具有重要作用。因物種多樣性所造就的綠道為人類創造美麗景觀提供了現實的材料,帶來的娛樂休憩、生態旅游、野趣條件可以啟迪人們的智慧,提供科學研究對象和文學、美學創作的源泉。

3 綠道中物種多樣性的營建

綠道規劃是建立在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和復合種群理論基礎上的規劃思想[1]在物種多樣性方面,在確保安全的區域景觀格局基礎上,綠道有助于維護鄉土植物和動物的多樣性,包括維持鄉土棲息地生態環境的多樣性、維護動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動物遷徙和生活的場所等,使之形成一個健康有序、完整合理的生物群落。

3.1 綠道的景觀評價

綠道的景觀評價可以基于景觀生態學、城市地理學等多學科進行。綠道所具有的生態功能、休閑游憩功能、社會文化和美學功能等,直接影響著綠道的景觀評價。其中綠道的生態功能不容小覷。綠道可以保護內部生境以免受外部的干擾,成為生物保護的棲息地;更為重要的,綠道提供了動物運動的通道,使物種在不同棲息地之間可以季節性覓食,增加物種基因交流,還可以通過在不同棲息地之間遷徙來適應全球氣候變化。

3.2綠道的植物多樣性營建

植物多樣性是實現綠道物種多樣化和生態化的重要手段。多樣性植物有利于營造動物棲息地,漿果類等鳥嗜植物可吸引鳥類停留,芳香類植物可招蜂引蝶,植物多樣性最終演化成生物的多樣性發展。綠道規劃建設通過植物多樣性的保護與規劃建設,既保證了群落的地域性和穩定性,提高了生物多樣性,又突出了群落的景觀價值,實現了景觀及生態化規劃。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礎上,植物配植采用當地鄉土樹種和特色園林樹種相結合的種植模式,適地適樹,大力建設鄉土植物苗圃,積極保護和構建多樣化根據地區自然植被的生境條件,以及植物群落的組成、外貌和結構特征,可將地帶性植被分為低地常綠季雨林、山地常綠闊葉林、溝谷雨林、竹林、灌叢、草叢 、園林植被等類,各植被類型都有其特有的優勢種。模擬自然植物群落、恢復地帶性植被,構建出結構穩定、生態保護功能強、養護成本低、植物之間相生、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在恢復地帶性植被時,應大量種植演替成熟階段的種、忽略先鋒樹種、首選鄉土樹種,構建喬、灌、草復合結構,撫育野生地被。

3.3 綠道中物種多樣性的營建

除了植物多樣性營建的必要性外,綠道中物種多樣性還可以通過構建綠道網絡來實現。我們可以從宏觀的區域層次、可實施的城市綠道及宜人的區級綠道三個層次進行規劃,并在各個層次上做到相互銜接和控制。

以深圳為例,基于對自然資源、游憩資源和歷史資源分析評價,規劃了兩條經過深圳市的區域綠道,形成 “一橫、兩片”的結構,主線總長度約300km。通過規劃建設城市綠道和區級綠道,完善深圳市綠道網結構。服務范圍涵蓋特區的6個區,串聯深圳重要的公園,實現公園網絡的連通與銜接。形成了關注生態功能和物種多樣性、游憩功能與文化功能并重的多功能綠道網絡規劃。其中深圳示范段之一的大運支線段南起仙湖植物園北門,北接大運中心。仙湖植物園近萬畝用地經歷了二十幾年的建設,已具有相當的規模,自然植被恢復良好,近六成為生態保護林地,其地帶性植被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群落外貌終年常綠,結構復雜。經過近十年多的嚴格保護、管理,至今已恢復為有一定結構森林植被、林冠連續,外貌終年常綠,藤本植物比較豐富,野生動物的種類逐漸增多,規劃開辟恢復深圳地帶性原生植被保育保護區、深圳地區垂直生態植被景觀保護區,成為科普游覽的園地。仙湖植物園從荒山到景觀和物種多樣性的良好恢復與綜合性公園游憩系統的建立,其實踐過程為綠道建設提供了一個標桿與榜樣。仙湖植物園的成功經驗充分證明:實現景觀多樣性與生態效益應成為綠道建設的首要任務與出發點,在綠道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切實注重生態保護與維護,加強恢復鄉土地帶性植物群落,致力營造地區特色的生物多樣性; 運用各種生態化技術手段, 提倡可持續發展的新技術、新能源的提高、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綠色施工方法。

4結語

現階段,我國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和實踐大都專注于綠化隔離帶和單個公園的建設,城市綠地呈現“點狀”“斑塊狀”,在線性空間和綠化方面缺少系統的實踐。綠道作為近來的熱點詞匯,逐漸引起國內城市建設者們的重視,然而綠道中的物種多樣性方面的研究甚少。隨著人類活動的劇烈干擾,棲息地破碎化和數量的劇減已經使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面臨巨大的威脅。因此,本文從綠道中物種多樣性的營建方面入手,試圖從另一角度闡釋綠道建設的方式方法。希望對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周年興,俞孔堅,黃震方.綠道及其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06,2(9):3108-3116.

[2] 朱強,劉海龍.綠色通道規劃研究進展評述[J].城市問題,2006(5)11-16.

[3] 李昌浩,朱曉東.國外綠色通道建設進展及其對我國城市建設的啟示[J].世界林業研究,2007,20(3):34-39.

[4] 李開然.綠道網絡的生態廊道功能及其規劃原則[J].中國園林,2010(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