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教實踐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7 15:42: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義教實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意義
摘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教學是以語文課程目標為目的,結合學生自身的社會經驗,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及體驗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形式。本文以此為切入點,探尋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通過綜合實踐教學的形式,促使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實現語文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同時建立起更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期提升語文課程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開展
職業教育一直都是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為社會輸出各類的技能型人才,而中職語文教育,則是為了讓學生在學好專業技能的同時具備更好的文化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建立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以達到社會各行業對技能人才的多樣化要求,這樣讓學生可以在職業道路上更具競爭力。因此語文課程有利于中職教育功能性作用的發揮,這其中又以其綜合實踐教學發揮的作用最為重要。
一、新課改下的中職語文教學
隨著新一輪課改實施,促使各級學校不斷加大對課程改革的力度,每個學科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教學思想及手段上進行革新[1]。教育部門開始結合當下教學的主要形式,對一些學科以及學校的課程標準予以調整。現階段,中職語文要達到教學大綱方面的要求,就需要在教學目標、方式以及教材等方面進行調整,以適應全新的局面。如今在語文課程教學中,不僅僅要進行語文知識體系構建的培育,更要注重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因而,教師要在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進行鍛煉和強化,從而使學生形成文化意識并具有人文精神。
二、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教學的意義
思政教育實踐教學的意義
一、實踐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
高等教育職業學院(以下簡稱“高職院校”)與一般本科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高職院校主要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實踐性和應用性是高職教育的顯著特征。將實踐教學法納入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范疇,并按照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一系列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改革和探索,對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工學結合背景下開展思政教育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工學院院長赫爾曼•施奈德認為:對于技能,學生無法在課堂和實驗室里學到,只有在車間和工廠里才能學到。所以,要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就必須在學校的組織下到企業去參加實際工作,然后再回課堂學習,這就是工學結合模式。當前,這種模式在國內高職院校已形成了共識并被廣泛應用。這種模式一方面使學生操作技能、動手能力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企業縮短對新入職員工的培訓時間,節省了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率。面對高職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開展思政教育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將實踐教學法引入到高職院校的日常教學中有利于在工學結合背景下開展思政教育。首先,實踐教學法符合高職人才培養規律。高職院校教育著重突出提高學生的實際技能水平。實踐教學法能通過一系列具體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在實踐中接受教育,提高認識。其次,實踐教學法能在高職學生實習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導向教育。在學生進行工學結合的實習之前,學校可以集中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業觀的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再次,實踐教學法可以組建專門的實習指導師和學校教師共同參加的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機構,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前移。
2.有利于主體性思政教育模式的嵌入
所謂主體性思政教育模式指以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主體性的充分發揮為保障和體現,以培養、開發教育對象的主體性為目標導向和價值追求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著兩類具有主體性的個體———教育者和教育對象。我國在過去較長時間里,存在著視教育者為唯一體的唯教育者主體觀,忽視了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不可避免地強制高壓、單向注入和命令主義,挫傷壓抑了教育對象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增強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實效就必須改革過去“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學生”的單一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模式改變為主體性思政教育模式。實現單一教學向互動式教學的轉變。建構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立足于培養、開發和充分發揮教育對象的主體性。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教育對象,以教育對象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把教育工作落實到激發教育對象的主體性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上。實踐教學法強調在具體實踐教學環境下,學生要把掌握的知識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學生是實踐教學的主體。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情況分類指導,突出教學的針對性。
探究師范院校藝術教育中藝術實踐的意義
內容摘要:藝術行為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認識、體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就藝術教育的總體來說,無論哪個方面,藝術的教育都必須是通過“藝術的行為”來實現的教育。藝術的體驗性特征要求我們的藝術行為首先是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實現認識的目的。藝術的行為是以視覺作為體驗事物的基本方式來拓展人的認識能力的1個實踐。如果,藝術行為本身不是在相應的環境和生存需求中發生,人就不能通過藝術的行為來實現對現實精神的體認,我們也就無法依靠這種行為改變或構建我們的藝術觀念,獲得藝術的創造能力和體驗能力。
關鍵詞:師范藝術教育藝術實踐藝術素質
目前,師范類美術教育的討論中,就專業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對過多的專業教育,或反對過多的職業教育。其討論的焦點,更多地集中在師范生應具備的專業技術程度的作用上。前1種觀點認為,針對中小學美術教育,完成教學工作無須過高的技術要求。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過“審美”活動認識和理解藝術的含義,通過創造性的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成長教育,而不應以掌握某種美術技術為目的。因而,藝術教師的培訓,重在教育理論和藝術理論的掌握。而持后1種觀點的人則提出,藝術學科的教育如果沒有技術的含量,就不能稱為藝術的教育。尤其在中學的課程中,沒有良好的技術水準,教師不僅難以向學生提供優秀的示范作品,技術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導致低水平藝術的教育。
上述討論,無論就師范的性質,還是美術專業的性質,都在忽視1個問題,在師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礎教育的初學者而言,藝術素質的培養過程中,藝術行為的實踐性價值對人所具有的本質意義。筆者認為,藝術行為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認識、體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藝術教育首先應該是針對人的教育,應該是具有藝術含義的教育,1個開放的而非形式規定的教育。
就廣義的美術教育來講,美術的教育內容在3個方面展開:1.文化知識的教育;2.藝術技能的教育;3.藝術行為的教育。就藝術教育的總體來說,無論哪個方面,藝術的教育都必須是通過“藝術的行為”來實現的教育。但在上述師范教育的討論中,不難看出,我們對藝術教育目的的認識,是在將藝術教育的技能培養、知識教育與藝術素質教育的要求分離開,來強調藝術教育中的技術能力和泛文化意義,而忽略了藝術行為自身對于人的文化價值。無論是中小學美術教育還是師范高等專業教育的討論中,我們雖然在不斷地強調藝術的創造性和文化性意義,但這1強調,大都是將創造性和文化性從藝術體驗的行為中剝離開來,孤立地談它的社會意義和價值。由于這種觀點更多地傾向于藝術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義,從而,使藝術行為本身的實踐性與創造性分離開來,使藝術行為的價值與人生活的本質要求分離開來。造成我們的藝術教育所針對的目的與藝術對于人的根本價值在事實上的背離。
藝術的本質是通過藝術的活動實現對現實的體驗,通過某種情感的行為方式來實現對現實精神的體認。因而,藝術的行為也適用于認知的原則,它總是在相應的環境和生存需求中發生。以幼兒學說話的過程為例,1個母親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的同時,必然通過各個方面的能力開發使孩子獲得言語的基本條件。語言能力的發展必然伴隨著認識能力的成長而實現。語言能力的成熟,實際上是孩子在整體成熟過程中的1個方面。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語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過實際的運用過程才能領悟其意義,創造性必然蘊含在這1運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脫離與生活緊密關聯的運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藝術的文化性意義來說也是1樣,它不僅包含文化知識的內容,藝術對人的意義,更多地在于我們用藝術的方式來領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價值。審美體驗來自于我們內心深處對事物所做出的回應性體驗。生成美的感悟和體驗依賴于我們的體驗過程,就如同我們經歷生命的過程1樣。藝術的領悟同樣是在1種實踐性的過程中來實現的。因而,藝術的行為也必然總是針對現實做出的實踐。由此,反觀上述對藝術教育目的的討論,不難看出,在師范藝術教育的認識中,我們對藝術行為的實踐性價值和作用,在事實上是忽視的。
口腔醫學教學改革重點與實踐意義
[摘要]傳統的口腔醫學教學模式已經難以培養出具有職業競爭力的人才,就需要針對教學方面的內容實施必要的調整。著重探究了目前口腔醫學教學的改革重點并分析其實踐意義。
[關鍵詞]口腔醫學;教學改革;實踐意義
近年來,口腔醫學的快速發展,各種新的技術和新的儀器被應用于醫療機構中,相應地對口腔醫學專業人才質量要求也有所提高。面對口腔醫學專業學生普遍動手能力不足的問題,學校就需要實施教學改革,以培養符合職業要求的高素質的實踐型人才。
一、口腔醫學教學改革的重點
(一)教學理念的改革
口腔醫學教學延續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即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學生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以考試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質量。雖然在中國的教育領域中,這種教育模式培養了大批的口腔醫學專業人才,但是,口腔醫學的快速發展,加之口腔醫療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就需要口腔醫學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著力于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型人才。隨著教學理念的改變,口腔醫學教學改革就要相應地改變教學觀念,以此為指導思想實施口腔醫學教學改革。所以,口腔醫學的教學改革要順利實施,就要改革教學理念,圍繞著理念擬定教學計劃,以提高教學改革的有效性。
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的必要性與意義
摘要:國務院關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其中包括建立100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作者在經歷了企業實踐鍛煉的基礎上,思考和總結了職業院校青年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的必要性和意義。
關鍵詞:職業院校教師;實踐鍛煉;必要性;意義
1實踐鍛煉的必要性
職業院校任課教師,多數都是從學校畢業就進入職業院校任教,欠缺教學經驗,而且動手能力差,缺少實踐經驗,難以解決職業院校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問題,影響教學效果,也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1-3]。另外一些教師,雖然有一定教學經驗,但年齡偏大,知識更新步伐慢,對于新技術與新工藝不熟悉,同樣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脫節。針對這樣的問題,國家層面已經出臺了相關文件,鼓勵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使得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4-6]。我們學校也制定了下廠實踐鍛煉政策與文件,實現了下廠實習鍛煉常規化和制度化,我們教研室幾位老師有幸進行了下廠實踐鍛煉學習,收獲頗豐。
2實踐鍛煉的意義
2.1下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師動手能力。高職院校針對學生的培養,重點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職業能力和素養,要具有較高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水平。作為合格的專業課教師,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必須具有較高的實操技能,才能為學生做好示范和引導。所以青年教師下企業務必從一線做起,自己親自動手,進行實踐鍛煉,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實操水平,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參與企業的技術指導,進行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制定生產工藝,不僅僅提高自己的實操水平,對于自己所教授的理論知識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使得本人所教課程實用性和針對性增強,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師生進行技術開發,提高師生解決實際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下廠實踐鍛煉,特別有助于彌補青年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因為青年教師往往是從學校畢業直接進入職業院校工作,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而在職業院校中,青年教師是學校中堅力量,承擔著學校大部分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很多職業院校每年都會引進優秀的碩士生,現在不少職業院校也開始招聘博士生,提升師資科研水平。新引進的青年教師,理論知識扎實,能夠很好地把握科學前沿,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但是他們缺乏實踐經驗,也無研發工作經歷,教學經驗不足,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做一名真正雙師型教師還有一定差距。通過青年教師下企業進行實踐鍛煉,讓他們真正接觸到實際生產,熟悉產品生產過程,了解生產工藝,掌握產品生產中所用到的設備。在這個實踐鍛煉中,能夠發現企業面臨的技術瓶頸,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與青年教師自己所研究領域相結合,嘗試與企業合作共同研發和解決技術難題,也能提高青年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2通過下企業鍛煉,有助于青年教師把握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職業院校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有助于他們掌握本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以至于在所教授課程中及時引進新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行業發展主流和動態。避免理論和實踐嚴重脫節,讓同學們走出校門,就能夠很快熟悉行業發展情況,做到學校和企業無縫對接,減少學生適應過程和時間。2.3下企業實踐鍛煉,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職業院校教師通過實踐鍛煉活動,能夠了解當前本行業相關企業對大專生需求現狀,掌握人才供需情況。通過自己實踐鍛煉,熟悉企業人才需求,對大專生要求具備哪些理論知識、持有什么證書、實操能力和水平如何等等,實踐鍛煉結束后,針對性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培養企業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論水平的應用型技能人才。根據企業需求和各工種不同要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整合教學資源,重新規劃課程體系,根據理論知識結構劃分若干模塊,依據技能水平劃分若干項目,按照水平高低劃分任務,真正做到教學做一體化,實現理實一體,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通過下企業鍛煉,了解企業對員工身心體美勞等其他方面的要求,重新規劃人為素養課程、技能水平培訓等課程的比例,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2.4下企業鍛煉,有助于青年教師解放思想,提高動手實操學習積極性。下企業實踐鍛煉,有助于青年教師解放思想,轉變教學理念,提高他們的動手實操學習積極性。在后期的授課過程中把教授的理論知識與工廠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能做到理實一體,又使得教學生動具體,充實了教學內容,培養的學生更符合企業要求,筆者有較深的感悟,通過實踐鍛煉活動,做一名真正的雙師型教師。2.5下企業鍛煉,實現學校、企業和教師“三贏”。進行下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活動,不是學校發展的權宜之計,而應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決策,這項活動提高青年教師動手實操能力,還可以進行校企合作和技術研發,提升青年教師科研實踐水平,也是符合國家和學校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通過下企業實踐鍛煉活動,能夠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利用在企業鍛煉時間,深入了解企業技術開發和應用規律,掌握行業發展現狀,熟悉企業文化,更好地培養社會有用人才。高職院校應該進一步完善下企業鍛煉活動相關規定,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將這項活動與青年教師自身利益相聯系。學校和企業共同搭建產學研平臺,教師積極參與,共同解決技術難題,共同培養雙師型教師,實現學校、企業和教師“三贏”。2.6有助于推行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打造“雙師型”人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能夠充分掌握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做到深入調研,為更好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規劃新的課程體系、改革授課方式、刪減或增加授課內容、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據。現在很多高職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學徒制培養模式,既有利于學校的專業建設,也有利于教育教學改革,為企業提高了競爭力,為學校更好地培養人才另辟蹊徑。在校企合作培養過程中,職業院校起到主導作用,學生的培養不僅有教師的理論指導,也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2.7通過下企業實踐鍛煉,有利于推動校企深度融合。目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企業和高校或科研機構聯系不密切,銜接松散導致的。大多數教師研究理論較為前沿,創新性論文和專利僅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因為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也沒有學校研究人員和學者參與進來,很難進行系統完善的研究,更不能進行推廣和應用。我們的這種現狀應該得到風險投資的支持,或者政府機構鼓勵和資金幫扶,更應該得到技術應用企業的支持,有助于促進學校與企業進行深度融合。青年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煉,要進行針對性選擇,選擇學生就業率高,企業生產技術與自己教學和科研緊密相關,在這樣的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容易搭建學校師生與企業深度融合的平臺,掌握企業真實的技術難題和技術瓶頸,并且嘗試共同解決技術難題,既能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也能提升自身科研價值,做到有的放矢,促成教師科研成果轉化,又能作為教學中的案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創新實踐是根植于企業生產技術土壤之中,拓展他們的認知領域。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通過下企業實踐鍛煉,切身感受理論知識在企業的生產應用,通過實踐鍛煉活動,與企業建立互信關系,然后進行技術合作。在有些企業,建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實踐鍛煉中心和大學生頂崗實習基地,在學校建立校企合作研發中心,實現“企業向學校輸入項目和經費,高校向企業輸出技術和人才”的雙贏局面,這樣對企業技術難題解決和創新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有利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和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并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也實現了自身的社會價值。通過在企業中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實現學校向企業輸出人才與技術,企業向學校輸入項目與經費,達到互利共贏。這種局面也能對企業創新發展,教師實踐能力提升和學生眼界的開闊具有促進作用,并能產生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
孝道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意義及實踐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構成社會公德的基石。小學階段是人生學習系統知識的開始階段,是學生成人的重要時期,故學校對學生的德育尤應抓緊抓好,而德育不容忽略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孝道教育。由于種種原因,在學校中,孝的思想并不被高度重視,孝文化不多見,孝的教育往往被忽視,盡管近些年有的學校在開展這方面的工作,但總的來說不成氣候。當今時期,應該強調孝思想、孝文化是學校德育的一部分,讓孝道教育成為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
一、“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的價值
“孝”在《漢語字典》里的解釋為:“對父母盡心奉養并順從”;《辭海》為:“善事父母”。“孝”是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1.孝是每個人最基礎的道德品質。孝是中國傳統倫理的本源。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倫理的禮儀之幫,形成了中華文化所特有的孝文化。中國的傳統倫理是做人的基礎,正是因為人有良心,有道德,才能組建社會,繁衍生息。孝又是道德品質在社會生活中的體現。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通過其言行表現出來,而最能直觀地顯現的地方,就是其生活的家庭,即對自己家人的態度和行為。行孝的會敬重長輩,鹿乳奉親;不孝的會只顧自己,拋棄甚至侵害親人。通常情況下,行孝之人也會遵守社會公德,自覺維護社會秩序。
2.孝是對優秀傳統道德的繼承。我們的祖先創造和積淀了孝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文化標志,以孝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儒家文化一代一代延續下來,造就了華夏民族生生不息的世界奇跡,造就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們的革命先輩正是繼承和發揚了孝道,才將國家治理和建設成屹立于世界的強國。主席在百忙之中還要抽出時間去看望韶山沖的親人;總司令在《回憶我的母親》中表達出濃烈的拳拳孝子之情;還有元帥幫母親洗衣的故事,都是孝的典型。前輩為當今青少年做出了榜樣,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3.孝是構建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人類自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孝就是中國人維系家庭和睦、社會穩定的精神支柱。孝道也可以說是社會、民族、國家的一種粘合劑,它不僅具有親和力,更具有凝聚力。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不贍養,對別人、對社會哪還能有真正的文明之舉?這樣的人與人交朋友不可能成為真朋友,和人打交道不可能有誠信。反之,如果人人都具有孝心,家庭必然和睦,整個社會必定和諧穩定。所以,孝是構建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二、“孝,德之始也”———孝育對小學生的意義
1.孝是孩子學習做人的根基。人并非天生都會有好的道德品質。父母是孩子入世最先遇到的人,孩子在接受父母的養育和教誨中會感受到親情,并由此產生反哺之心,這是人類的本性。由最純樸的孝的情感,自然會產生愛,又會促其產生自然的孝,會去崇拜父母。孩子懂得了崇拜,就會聽從父母教誨,懂得約束自己的欲望和言行,知道什么是對錯,從而進行無意識的自我修養,形成好的習慣和品行,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一定要讓孩子懂得尊長、護幼、有禮、誠實、敬畏、善待,這也就是從孝出發的品德軌跡。
淺析會計實踐對會計教學的意義
一、會計實踐對會計教學質量的影響
會計人員將理論知識成功地運用到具體工作實踐中,才能稱之為專業技能。而綜合技能則是指創造性思維及其運作能力、表達與交流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信息處理與決策能力、人際協作與管理組織能力、職業判斷能力、領導才能、企業家精神、終身學習能力、外語能力、應變能力等各項綜合能力。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方式,培養這些技能,困難重重。在各個高校努力培養會計專業人才之時,實踐教學是無可取代的重要部分。在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加強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自身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進行自主建構的能力。實踐課是與理論課程配套銜接的會計基本技能訓練,通過會計模擬實訓,一方面可以驗證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理論與方法;另一方面,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能更加系統地熟悉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方法,加深對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達到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踐的統一。在各大高校會計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會計教學的實踐性,增強會計教學的實踐部分,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現實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需要,是與國際會計教育接軌的需要。
二、相關對策
要改善會計教學質量,應當更加注重以實際應用為導向。會計實踐教學形式不能太單一。本來與數字打交道就有些無聊,再遇到單一的實踐形式,可能會大大影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計實踐教學形式其實可以豐富多樣,比如: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可以自己組合小組進行社會調查、案例分析、會計模擬實踐、角色扮演、公司實習等。以下提出針對高校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加強會計教學實踐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轉變教育理念,加大實踐投入會計專業的教學和實踐,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應加大實踐課的投入,包括經費、課時的增加,教師的培訓等。樹立以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新觀念、構建教學新體系、探索適合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當然,對每種會計實踐教學形式逐步、詳細、全面地分析,提出相關的對策和意見,再進行系統研究,并在教學中進行整體安排,這才是真正解決會計專業教學和實踐脫離的有效方法。
(二)完善會計實踐大綱,拓寬思路會計教學大綱是會計教學的指向性文件和課程設計指導。首先,教學安排是根本的教學指引,需要借此來指引各高校的會計專業教育。根據教學計劃,并落實實踐教學大綱,有效利用高校學生寒暑假的寶貴空余時間,盡一切可能,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能夠更系統地學習理論并進行實踐。
職業院校美術教育意義與實踐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職業院校的教學現狀、學生的思想動態,指出了美術教育對青年學生的重要性及在職業院校教育中開展美術教育的意義,總結了職業院校開展美術教育的實踐經驗,為職業院校開展美術教育提供了可參考的模式。
關鍵詞:美術;美術教育;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教學實踐
一.美術是人類心靈的雕塑師,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佐料
美術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一些關于美術的知識以及技能,包括美術作品欣賞和各種美術技法,如素描,色彩,速寫,油畫,國畫,裝飾畫,版畫,書法,裝裱,刻印章,平面設計,立體設計,動畫設計,攝影等一系列同美術相關的技能。廣義地講,美術包羅萬象。生活中處處都有美術創作的影子,如藍天、白云、街道、建筑、房屋、樹木、草坪、桌椅,書本、文具、書包、桌椅,等等。我們每天也會關注自己的服飾、發型,女生也會化妝。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美術。因而美術教育是人們必不可少的必修課。眾所周知,美術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從生命的早期開始就對美術和音樂有著特別的感覺和興趣。美術在幼兒教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也很受重視。但由于有中考和高考的壓力,初中和高中的美術教學就漸漸被邊緣化了。中小學時期是美術素養累積的關鍵時期,但這一時期的美術教育卻被忽視和冷落了。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象人人都喜歡唱歌一樣,其實人人也都喜歡美術。只不過唱歌張口就可以來,但美術有時候卻需要一定的工具。因此,人們往往壓抑了自己對美術的愛好和興趣。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有那么多不能繞過的必修課,但美術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必修課。美術教育的目標是教會學生如何研究美、表現美、創造美和應用美。也就是說,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美和美術,培養學生對美的感覺、認識和判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和健康的審美意識;要教會學生怎樣在生活中表現自己美的外表和內在。每個人的外表都有美的元素和瑕疵。每個人的性格也都有其獨特的美。如何充分表現自己美好的一面而修正或掩飾其瑕疵并非易事。學會并掌握和熟練運用美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美術能夠給人帶來切切實實的實惠。當人們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水準和美術技巧后便可以創造美,創造美的環境、美的服飾、美的容貌,等等。把創造出來的美應用到適當的環境、場所,讓環境變得更加美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讓世界變得美,讓人們感受到生活和世界的美好,增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使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這是美術教育的終極目標。美術教育可以讓人們學會從平凡的世界中發現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讓人學會欣賞美、熱愛美、追求美、愛護美和創造美。美術教育能夠培養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保護珍稀動植物;美術教育能夠培養人們對人類自身的欣賞和贊美,對人類生命的欣賞和贊美,使人們珍愛生命、重視健康,促進人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使人們能夠時刻發現美、欣賞美,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充實和豐富精神生活。美術教育能夠增強人們的審美素養,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人們對真、善、美與假、丑、惡的辨別能力,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傳統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地向人們灌輸思想道德觀念和標準,使人們逐漸認識形成思想道德標準并自覺遵守這些標準。而美術教育能夠讓人們主動地、自覺地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并心甘情愿地去遵守社會道德準則。美術教育能夠培養人們愛自己也愛他人的善良仁愛之心,培養人們愛祖國、愛社會、愛人民、愛家庭的高尚情操。美術教育能夠培養人們維護和諧、保護和平、遠離丑惡、遠離暴力的自覺性。美術教育尤其對青少年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心存美好,世界就美好。因而美術教育不僅僅是教會人們研究美、表現美、創造美和應用美,美術教育能夠培養美好的心靈、創造亮麗的人生。美術是人類心靈的雕塑師,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佐料。因此,美術教育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崇高的社會價值。做好美術教育是美術教育工作者光榮的使命。
二.職業院校開展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院校的學生正處在迷茫的青春期,思想和情緒都不穩定。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處在飄忽不定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正從管理相對嚴格的中學來到學習任務相對輕松的環境。這個時期的學生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同學朋友,也開始嘗試脫離學校和家庭的管教,逐漸產生了認識社會、探索社會的愿望和沖動。這個時期的學生喜歡穿各種風格的衣服、做各種顏色的發型,化各式各樣的妝,染指甲、戴耳環等。但因為缺乏美學知識和正確的審美標準,常常會穿得不倫不類,臉妝化得稀奇古怪,使本來青春靚麗的容貌失去了朝氣和魅力。職業院校的學生通常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相對較差,對學習文化課興趣不高,本身素質和修養也有欠缺。日常生活交流時臟話較多。對這些學生的管理相對也比較困難。因而怎樣科學地、人性化地培養這些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高尚的道德情操、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是一項迫切的任務,是我們教育工作不應忽視和逃避的責任。對職業院校學生開展有計劃的、持續的、科學的美術教育能夠逐漸地引導學生觀察和認識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美,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追求,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思想習慣,把學生的注意力從雜亂的網絡社會潮流中吸引過來,逐漸建立正確評判美和丑的標準,使自己的思想和生活不偏離正確的航向。職業院校的專業很多都跟美術有關,如服裝設計、裝潢裝修、餐飲娛樂等,很多專業都需要良好的美術素養,因而美術教育在職業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都有重要的現實價值。然而,絕大多數職業院校并沒有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和開設美術教育課程的價值和意義,并不重視美術教育。這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逐步提高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更需要美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開拓。
初中物理實驗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意義
【摘要】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學科,它源自生活,豐富于實驗,又服務于生活,通過揭示自然事物的運動發展規律將自然與人類社會進行有機聯系,其中豐富的理論指導提高了人類利用工具的技能水平。因此,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也更加不能忽略對學生物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采用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進行輔助教學十分必要。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初中物理;物理實驗
物理在傳統教學中常帶給學生枯燥、單調的直接感受,學生面對冗長的概念描述和計算公式,難以短時間理解、記憶和運用。因此教師在針對這一學科特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給予學科理論知識與實驗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以充分重視,為學生提供兼具趣味性和學科內涵的物理實驗活動設計,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科內涵的精煉融入,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物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忽略物理學科的實踐性而進行的實驗活動,不僅會使學生失去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也忽略了物理學本身所蘊含的獨特魅力和實用功能。
一、傳統物理學實驗的弊端
(一)教師物理實踐意識較差
傳統物理教學基本圍繞應試教育試題要求進行,教師將教材中的物理理論和計算方式進行重點標注,要求學生進行背誦和運用,將理科學習變成了文科學習,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教師的物理實踐教學意識不強。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消磨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更使物理學喪失了其自身應有的學科魅力,使學生在實驗實踐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這對于學生日后的物理學習是非常不利的。
探索實踐性教學形式的推行意義
【摘要】實踐性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員的求知欲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軍隊院校開展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全面培養學員創新能力的院校教育系統改革中,構建并著力推行新的實踐性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實踐性教學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要求高等教育實踐性教學擺脫學科型教學模式的束縛,進一步加強實踐性,以培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為核心,向按需施教、開發技能、掌握技能、注重實效、提高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發展,因此實踐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成為了高等教育實踐性教學改革研究的重點課題。
一、素質教育呼喚實踐性教學
為造就和培養適應未來高技術戰爭需要的新型軍事人才,總參謀部1996年下發《深化院校教學改革的意見》,首次提出“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強化素質教育”的思想,強調人才培養要堅持“三個面向”,搞好“三個瞄準”(瞄準軍隊現代化建設目標,瞄準世界軍事教育先進水平,瞄準未來高技術戰爭需要),增強學員的適應能力和發展潛力,培養跨世紀高素質建軍人才。
部隊院校教育受傳統教育的影響,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視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忽視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等現象。雖然近年來開始強調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并重,并著力倡導“學導式”、“發現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但由于“教學以教員為主、課堂以教員講授為主”的觀念根深蒂固,“重理論教學輕實踐鍛煉”的現象仍較嚴重。教員課前準備主要是講授內容、講授藝術、講授手段的準備,學員的學習精力也主要集中于聽課、整理課堂筆記以及按講授要點應付考試。課程教學質量的評價也多側重于教員的講授水平,而對應如何學,怎樣學才能更好地培養創新能力,“教”與“學”兩方面都關注甚少。以致于有的教員越講越細,有的學員也希望教員講全講細講深,個別學員甚至忙于翻印教員講稿和投影片。這種“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員的主體地位,嚴重阻礙了學員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