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5 14:08: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本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本閱讀重視題干要求

三年來,江蘇語文高考的文學類文本,從文質兼美、充滿哲學理性思考的散文《上善若水》,到具有濃郁西南風情的阿城的《溜索》,再到寫抗戰時西南聯大生活的《這是你的戰爭!》,文本的風格一直在變,文本的問題設置方式也一直在變———一般是因文而問,因文設題,學生面對這樣的試題,會有強烈的陌生感,往往無所適從,可能導致發揮失常。其實,到了高三復習階段,學生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文本,積累了一定的閱讀經驗,也習得了一些常規的答題方法,對于文學類文本閱讀題的答題指導,教師不妨將關注點落在對“題干要求”的分析上,讓學生更有效地呈現自己的文本閱讀經驗,充分發揮它們的“用武之地”。

一、加強審題意識,提高應變能力

每年都“換臉”的文學類文本閱讀題的設問,在給學生以新鮮感的同時,更多的是陌生感與突兀感,往往會讓學生產生“不知從何說起”的困惑。這些設問本身也是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應加強學生的審題意識,提高他們的應變能力。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圈點關鍵詞,注意問題設問小點的增減

在學生接觸的模擬題中,更多的是傳統的問法、常見的設題角度,當然,問題中也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這些地方正是需要學生仔細加以分辨的。教師應強調對問題中的關鍵詞以及設問小點的增減的分析。不妨比較兩個問題的“題干要求”:《馬羅大叔》一文要求分析畫線句的“表達特色”,《在城市紀念那些農具》一文要求分析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一般而言,分析表達特色是以找出具有特點的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語言特色等為主;而如果直接要求分析表達效果,那就應該在指出特色后將回答的重點移到效果的分析。在學生的實際答題過程中,恰恰有許多學生疏忽了這點,導致回答不全面,或者答得不到位,流于泛泛。

(二)把握關鍵詞含義,關注限定內容

查看全文

文本閱讀失分解析

文學類文本閱讀在全國各份高考試卷中都有呈現,且絕大多數為必做題。文學類文本閱讀賦分一般都比較大,在20分左右,有的省份達到25分。雖然賦分多,但考生在此題上的得分卻不多。據統計,得分率一般在50%左右,個別小題的得分率甚至低于30%。這是什么原因呢?拋開慣常所說的理解不透徹、表達不規范、書寫不清晰等因素,本文結合2011年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從學的角度、考的角度和改的角度,進一步分析此類考題失分的原因。

一、學的角度:文體知識及有關表達知識的建構不系統

文學作品主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文學等四種體裁。一直以來,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都集中在散文和小說上。2011年全國17套高考試卷,考查散文閱讀的有8套,考查小說閱讀有9套。雖同為文學類文本閱讀,但二者所需要的知識支撐卻不盡相同。拿小說閱讀來說,小說閱讀試題一般都緊緊圍繞小說的“三要素”和主題思想來設置,考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三要素”等知識,就不太可能全面而準確地回答相關問題。例如全國新課標卷文學類文本閱讀選用的材料是林海音的小說《血的故事》,第(2)題考查的是情節中“細節”的作用:“小說一開始就寫乘涼會上的‘南腔北調’,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考生假如不了解小說情節的發展是為塑造人物和表現主題服務的,就很難回答出“表明乘涼會上的人們的外省人身份”(形象塑造作用)、“揭示小說‘中華民族血濃于水,應該一家親’的主題及解讀路徑”(表現主題作用)和“照應下文出現的各種方言”(情節自身的作用)。第(3)題考查的是人物形象,題目直接設問:“‘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一般說來,概括人物特征、分析典型性格,離不開人物形象塑造的知識。比如:可以直接從人物語言、動作看性格,從肖像描寫看性格,從神態特點看性格,從心理活動看性格等;還可以通過作者的議論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評價等間接地看性格。考生如果缺乏這些“人物”知識,一般很難準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就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直接設題或間接設題的就更多了。如廣東卷《嚴冬海獵》第16題:“閱讀文中兩處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請分別說明作者描寫的意圖。”江蘇卷《這是你的戰爭》第14題:“請探究文中自然景物敘寫的深刻寓意,以及對表現人物的作用。”浙江卷《第九節車廂》的第14題:“賞析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江西卷《晚秋》的第16題:“請指出小說開頭畫線部分景物描寫的主要作用。”回答這類問題,只有熟知景物描寫的一般作用,如揭示時令、渲染氣氛、襯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等,才可能根據具體的景物描寫,有針對性地答題。否則就只能信口開河,不得要領。文學類文本閱讀就有關表達知識直接設題的也很多。如浙江卷《第9車廂》第13題:“故事的主體部分采用第幾人稱敘述?有什么效果?”湖南卷《想飛》第17題:“談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第二人稱的好處。”考生如果沒有較好地掌握人稱使用知識,回答問題就很難答到點子上,也難免答得不夠全面。掌握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和基礎。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盡管以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能力、鑒賞評價能力和探究能力為主,但考生如果缺乏必要的文體及表達知識,分析就可能抓不住要點,綜合就容易掛一漏十,鑒賞評價或許就不知從何入手,探究就更難找到路徑。當然,“死”的知識必須同“活”的材料緊密結合,才能使答案有骨架、有血肉,否則只能是貼標簽、述名詞,也同樣會失分。

二、考的角度:命題專家深度研讀和考生淺層理解不匹配

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鑒賞評價和探究能力都是通過考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來實現的。命題專家在對文本進行深入研讀的基礎上,根據考點要求,設置相應的考題并提供參考答案,擬定參考答案也是挖空心思和集思廣益。而考生在考場這個特殊的空間和極為短暫的時間里,閱讀文本只能淺嘗輒止,對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廣度與命題專家很難相提并論。所以,考生在回答命題專家命制的高考試題時,難免失分。例如全國大綱卷《針挑土》第16題:“文中反復出現的‘針挑土’有哪些豐富的內涵?”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考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文中出現“針挑土”的地方,并加以分析、綜合。第一次出現“針挑土”是在文章的開頭,主要句子是“黑妮就是在針挑土”。這句中的“針挑土”,“揭示了黑妮的工作狀態,從一點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積土成山”(參考答案)。再一次出現“針挑土”是在文章的最后,主要句子是,“我查了針挑土的俗語,原來是這樣說的,‘成家好似針挑土,敗家好似水推沙’,‘賺錢好似針挑土,花錢好似水推沙’”。這里“針挑土”的內涵,參考答案提供的是“水滴石穿、永不言敗的精神象征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考生能夠理解到這樣的深度并概括出這兩點來,實在不易。更不容易的還在于參考答案的另一點,是作為第二小點呈現的,即“‘湘援游’現狀的隱喻:苗族傳統文化正在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態和文化可持續發展,如針挑土”。可以說,這個參考答案有點莫名其妙。一是文本敘述“湘援游”時,根本就沒有出現“針挑土”這個詞,與題干“反復出現”的表述不符;二是參考答案所挖掘的“內涵”,是小說中間部分情節的內涵,而不是“針挑土”的內涵。(懷疑在刪改時刪掉了某個帶有“針挑土”的句子)考生如何能答出這一點呢?此題賦分6分。也就是說,考生回答得再好,也只能得4分,另兩分幾乎沒有得到的可能。再如福建卷《走進騰格里》第15題:“文章第輯輥訛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談談你的看法。”可以說,命題專家對這段文字不知道讀了多少遍,并在集體智慧的基礎上,結晶出非常完美的三點答案:①對城市“物資”生活的不滿和批判(“用自來水沖洗身上的汗漬和沙粒”“用漢堡包、用啤酒填塞腸胃”“用燈光和電視照耀空余的生活”“詛咒過的物資”);②對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離開的無奈(“像一根駱駝刺把根扎在這里”“像一匹駱駝”“把這里的天空,這里的沙漠,這里的夜裝進胸間,帶回去”“我還得回到那個世界里去”“我沒有辦法……”);③對未來生活的希望(“讓他照亮我的精神”“讓靈魂有個呼吸的地方”)。筆者不知道評分細則是什么,但知道考生如果僅答出其中的一點或兩點,絕不可能得到滿分6分。如果要求考生必須回答出其中的兩點或三點才能得滿分的話,也應該給考生一個提示,把題干改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情感”。這樣的話,考生的回答就可能不只局限于其中的某一種情感了,失分的幾率就相對少些。考生對文學類文本探究類試題的回答,和命題專家的深度探究所得差距更大。如浙江卷第15題:“第9節車廂的故事帶給你哪些思考?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參考答案提供的示例是這樣的:①疏于管理、不負責任的工作作風會給他人帶來麻煩和傷害,乘務員、列車長、摘車廂的人似乎都在糾正差錯,可差錯卻越變越大,個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風的問題;②判斷問題勿機械武斷,解決問題勿依賴慣性思維,錯掛兩節車廂造成的差錯之所以遲遲未能得到糾正,和列車長、摘車廂的人思想僵化、缺乏獨立思考精神是分不開的。這兩點“思考”當然沒有問題。可小說為我們提供的思考也許遠不止這些。難道第9節車廂的乘客就沒有值得讓人思考的地方?如果考生寫出參考答案之外的思考,恐怕很難得分。

三、改的角度:苛刻執行參考答案和評分細則不變通

查看全文

期刊中的音樂文本研究

1世紀末20世紀初,維新改良派與民主革命派等思想傳入貴州,貴州不少學者受此影響,創辦了學堂、書店、書局等,為貴州最早一批期刊的設立奠定了基礎[1]。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淪陷區的大批文教、出版機構遷至祖國西南,為抗戰時期貴州期刊的發展注入了新血液。在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方面,期刊成了貴州音樂文化發展的重要依托與主要媒介。本文對抗戰時期貴州《新歌曲》《貴州征訓》《貴州省政府公報》《貴州新生活運動促進會會刊》《貴州文獻會刊》5本刊物中的音樂內容進行了整理、歸納,發現刊物中的音樂文本豐富、內容涉及范圍較廣、抗戰主題鮮明。對于抗戰時期貴州期刊中的音樂文本研究,部分學者主要從歌曲分析、音樂理論等角度入手,對期刊中音樂文本的整體分析研究較少。本文以這5本期刊中的音樂文本為主要研究對象,希望由此挖掘抗戰時期貴州音樂文化的發展狀況,展現出抗戰時期貴州音樂發展的特色。

一、抗戰時期貴州期刊的發展概況

抗戰時期貴州期刊密集創辦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1世紀末20世紀初,維新改良派與民主革命派等思想傳入貴州,啟迪了民智,為期刊的創辦提供了一定的創辦基礎;二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貴州遷入了大量的優秀文化人才和高質量的文教機構,為貴州期刊集中創辦提供了建設條件。如貴州最早的期刊《白話報》創刊于6年,同年創辦了《貴州教育官報》。隨著貴州期刊的發展進程,創刊數量不斷增加,種類不斷豐富,既有文藝期刊《抗建文藝》《藝風》《每周文藝》《民聲周刊》等,也有地方性行政刊物[2]。不過,抗戰時期貴州的音樂期刊并不多見。通過對《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4)》進行檢索,僅有《新歌曲》是唯一的專業音樂期刊。當然,抗戰時期的貴州期刊數量較多,也有不少期刊涉及了音樂內容。總體來看,抗戰時期的貴州音樂期刊(包含非專業期刊的音樂文本)與重慶、廣西等其他抗戰大后方地區相比,其專業音樂期刊種類與期刊出版數量相對較少。

二、抗戰時期貴州期刊中的音樂文本分析

抗戰時期,音樂是鼓舞人心、宣傳抗戰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音樂期刊則是傳播抗戰音樂的最重要載體。抗戰時期,貴州創辦的期刊通過刊登種類豐富的音樂文本,為貴州人民提供音樂精神食糧,也是在音樂教材匱乏的情況下,彌補音樂教材的重要方式。本文擬對抗戰時期貴州最具代表性的5本期刊中音樂文本進行分析研究。

(一)《新歌曲》

查看全文

汽車英語文本翻譯研究

摘要:汽車英語文本翻譯常見的問題主要有兩大類。一是詞匯,主要問題有:忽略一詞多義或多詞一義,思維限于少數意思;詞性轉換,例如某些英文名詞,生硬地譯為漢語名詞;指代詞:遇到某些指代詞如the+名詞,it,they等,未聯系上下文還原出這些指代詞的含義。二是句法,主要問題有:習慣性地按照順序逐字逐句翻譯;語態轉換:英語多用被動句式,而漢語多用主動句式;后置定語,如定語從句,引導詞that,which,when等的翻譯不夠規范。基于以上兩大問題,結合目的論的原則,探討解決方法,為汽車英語文本譯者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翻譯;目的論;汽車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需求不斷上升。這將導致兩個結果:一是中國汽車產業將蓬勃發展,在汽車行業的出口進口方面需要大量優秀譯者。二是汽車用戶也需要具備特定的翻譯技巧,才能更好地理解國外汽車結構、性能等要素,使得駕駛更加安全。本文以《汽車專業英語讀譯教程》[1]第11單元為例,探討目的論指導下汽車英語文本的翻譯技巧,為譯者提供一些實用性建議。

一、目的論綜述

目的論由德國功能學家尤金·奈達提出,他認為在翻譯過程中應該首先確定文本目的,還要考慮讀者需求。[2]汽車英語有特定的表達規范。翻譯好汽車英語文本事關人身安全,因此譯者不能只是簡單追求還原原文字面意思,更加要注意翻譯目的是準確還原出原文應有的準確性和規范性。目的論學者提出了翻譯過程中應遵循的三大法則,即“目的法則”(譯文的交際目的),“連貫法則”(譯文必須符合“語內連貫”的標準,即譯文必須讓接受者理解,具有可讀性,并在語文化及交際環境中有意義)和“忠實法則”(即對原作和原作者的忠實)。[3]

二、汽車英語的特點

查看全文

職場禮儀文本

工作制服不應到處穿

許多職業女性不夠注重自己的身份,夏天的時候。穿起頗為性感的服飾。這樣你智慧和才干便會被埋沒,甚至還會被看成輕浮。因此,再熱的天氣也應注重自己儀表的整潔大方。

因此工作制服只適宜在工作崗位上穿著,工作制服是為體現身份或者方便工作的服裝。下班后應立即換上便裝,不要衣著制服逛街、就餐、娛樂,尤其是公職人員更要注意。工服的衣著方面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常有餐廳工作人員,甚至是廚師衣著工作服進出公共廁所。這樣不只會令顧客對餐廳的印象大打折扣,也是不符合食品衛生規范的此外,美容、餐飲等對衛生要求較高行業的從業人員去公共廁所前也都應先換下工作制服。而且還要注意,不要衣著工作服到商場、車站這類人員密集的場所。

但是職業場所還是應該堅持一定的穩重形象,雖然女性應該堅持年輕的心態。不宜為了使自己看起來年輕而以可愛款式的娃娃裝”來裝扮自己,幼稚、職業化的服裝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禮儀細節之手機

工作時間忌用搞笑彩鈴

查看全文

中美師德規范文本對比探討

【摘要】師德規范,即教師所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規范,我國歷來重視師德規范的建設,美國作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代表也十分注重師德規范建設,本文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專業倫理規范》兩國師德規范文本代表對二者做出比較研究,以期提高我國師德規范建設水平。

【關鍵詞】師德規范;中美;比較

一、我國師德規范文本

我國現行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為2008年9月由教育部頒布實施,新頒布的《規范》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的優秀師德傳統,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新的《規范》共6條,可將其分為基本原則、如何對待學生、社會角色要求和自我要求四個方面。基本原則是指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包括第一條“愛國守法”和第二條“愛崗敬業”。教育工作的本質在于培養國家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做到“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同時,“愛崗敬業”是教育工作的內在要求,也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如何對待學生是指在教育工作中對待學生的行為規范,具體包括第三條“關愛學生”和第四條“教書育人”。在這部分中對教師的角色進行了定位:要求教師“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對教師的行為進行了規范:“關愛全體學生,不得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并進一步要求教師“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因材施教,不得以分數評價學生”。社會角色要求是教師社會角色的內在要求,指第5條“為人師表”。在中國教師具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究其原因,不僅在于教師傳授給了學生專業知識,更是在無形中透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的品行及價值觀,教師應正確處理與各種社會角色的關系,并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自我要求是指教師對自己的要求,指第六條“終生學習”。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科學知識日新月異,教育工作者應當傳授給學生的是先進的科學知識。教育工作的這一內在要求,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應該堅持終生學習的理念。

二、美國師德規范文本

美國現代教育體制形成較早,現行的《教育專業倫理規范》(以下簡稱《倫理規范》)是由美國教育協會于1975年通過并實施至今的,主要分為“序言”、“原則一:對學生的義務”和“原則二:對專業的義務”三個部分。序言部分只對《倫理規范》的總體說明,對教師的基本要求進行了闡明;對本《倫理規范》的意義進行了說明。原則一規定了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對待學生的基本義務,即“力爭幫助每個學生實現其潛能,使之成為有價值而又有效率的社會成員”。具體規定了教師不得逾越的行為:不得阻礙學生獨立行動,不得阻止學生接觸不同觀點,不得阻止學生接觸進步教材,不得使學生處于危險之中等。原則二規定了教師的專業義務:“教育工作者必須竭盡全力提高專業標準,促進鼓勵運用專業判斷力的風氣,爭取條件以吸引值得信賴者步入教育生涯,并且幫助阻止不合格者從事教育專業”。這一部分強調公眾賦予教育工作者信賴和責任,因此規定了教育工作者專業義務方面的8方面的職業道德要求。總的來說,《倫理規范》在對待學生方面更注重學生的獨立精神的培養,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偏向于服務和引導,對教師的行為要求和專業要求詳細列出了規范。

查看全文

傷痕文學文本形態瓶頸

“傷痕文學”作為新時期文學的序幕呈現出了自身特有的文本審美形態,主題方面呈現為傷痕的揭露與展示,對傷痕制造者的控訴與批判,對黨和國家以及美好人性的歌頌。它在敘述形態上,仍然可以窺見“十七年文學”以及“”文學的影子。這些文本形態的生成受制于諸如時代、政治的需求和影響以及讀者因素等文學外部環境因素,創作水平和創作態度等創作者的主體性因素,主流意識形態對創作者的規訓與懲罰以及創作者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政治無意識的認同等多種因素。本文通過考察“傷痕文學”的歷史語境,對制約“傷痕文學”文本形態的諸多因素進行分析。

一、文學外部環境因素

(一)時代、政治的需求和影響

“”結束后,整個民族和國家都沉浸在對“”倒行逆施的控訴和對“”運動的反思之中。在時代情緒影響下,展示十年浩劫中人們遭受的肉體和心靈的雙重創傷,在展示創傷的同時給人們以心靈的撫慰,成為這一時期文學的基本主題。“”期間,激進派推行的“”文藝路線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藝看做是、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的文藝黑線,徹底否定了“十七年”時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造成了社會主義文藝“百花凋零”的局面。“”結束后,“”文藝路線被廢止及“肅清”,“堅持的革命文藝路線,貫徹執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成為黨指導文藝的政治方針。貫徹“雙百方針”被視為文藝上的撥亂反正、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正確道路,即文藝“只能‘放’,不能‘收”[1]。

(二)讀者因素

“傷痕文學”時期的讀者都是“”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也是“”浩劫的受害者。“傷痕文學”對災難的展示和批判以及作者所具有的社會責任感獲得了讀者的認同,契合著讀者的閱讀期待。中國作協和《人民文學》編輯部從1978年起開始舉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活動,重要參考之一就是讀者的推薦。讀者在推薦信的附言中對作品予以肯定,指出“近年來出現的短篇小說佳作,反映了人民的生活,表達了人民的心聲,以革命的銳氣提出并回答了廣大人民普遍關心的問題”[2]。1979年的小說評選活動,讀者熱情更加高漲,“被稱為‘選票’的優秀作品推薦表,像雪片一樣從四面八方向編輯部飛來……一百天內共收到‘選票’二十五萬七千八百張,比上一年增長十二倍以上,推薦小說兩千篇”[3]。

查看全文

財務匯報文本

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6.2%。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8億元,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20.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公共安全支出1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教育支出8.7億元,比上年增長33.8%;科學技術支出4.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9億元,比上年增長32.4%;醫療衛生支出7.2億元,比上年增長21.7%;環境保護支出4.4億元,比上年增長30.5%農林水事務支出8.4億元,比上年增長57.7%。

全市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市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財政支出保證了社會事業發展需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7.2%。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01.3億元,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64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5.6%。

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8.5%。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是增值稅收入13億元,市本級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1.2億元。比上年增長31.4%;營業稅收入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2%;個人所得稅收入4.1億元,比上年增長25.6%;企業所得稅收入10.7億元,比上年增長53%;城市維護建設稅收入7.9億元,比上年增長37%;契稅收入7.4億元,比上年增長51.4%;行政事業性收費及罰沒收入8.4億元,比上年增長7%;專項收入3.8億元,比上年增長2.8%。

按現行財政體制測算,全市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查看全文

略論從文本到習俗

摘要“禮”文化承載著儒家關于國家與社會治理的理想。在漫長的歷史之中,卷可在書本上的“禮學”思想影響著現實的制度的建構與社會秩序的形成。而“鄉土社會”秩序同樣深受“禮”文化的影響,本文指出這種涌向是通過“禮”文化憑借其內在的道德約束,通過“禮儀”、“禮俗”的途徑來約束與規范這一熟人社會中個體的行為來實現對鄉土社會的秩序的構建。

關鍵詞禮學鄉土社會禮俗

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禮”文化承載著儒家關于國家與社會治理的理想。“禮”文化內容豐富,包含著“禮學”、“禮制”、“禮俗”三個主要方面豍。在漫長的歷史之中,鐫刻在書本上的“禮學”思想影響著現實政治制度的建構與社會秩序的形成,由此形成了傳統社會的“禮制”體系與觸及社會生活的“禮俗”體系。作為傳統中國的主要社會形勢,“鄉土社會”秩序同樣受到“禮”文化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禮”文化憑借其內在的道德約束通過禮儀與禮俗的途徑來約束與規范這一熟人社會中的個體的行為來實現對鄉土社會秩序的構建。這一過程的本質就是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熟人社會中,“禮”文化在其演變過程中所具有的外在行為約束力與內在的道德約束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釋”禮

“禮”首先是社會生活中相互交往的一種行為規范。儒家的“禮”是指涵蓋與社會各個方面的,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的政治制度、等級觀念、道德行為規范及各種禮節儀式。所以,在傳統社會中,“禮”既是修身齊家的基本準則,又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綱領;既是道德評判與法律制裁的最終依據,又可以是社會機構運作中的一切精神的體現。

現在一般認為“禮”起源于遠古時期仙人的原始宗教,與原始的祭祀有關,如《說文》釋禮。“禮,履也,所以事鬼神致福也。從示從豐”;同時也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始諸飲食,本于婚”豎。至周朝,周公“援德入禮”對遠古流傳下來的原始禮儀及傳統習俗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與改造,使之系統化、制度化,成為一套完整的以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為中心的行為規范以及相配套的典章制度,這就是所謂的周禮。這使禮成為“宗法之禮”。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以孔子為代表,儒家重“禮”。“克己復禮為仁”豏,孔子“援仁入禮”實現了以人自身道德情感為內在依據的,由外在向內在的理智與德治的價值轉換,使禮“宗法之禮”轉變為“人倫之禮”。同時,孔子開啟了禮學發展的“內圣”、“外王”兩種路徑,并分別為孟子、荀子所發展。孟子則“援義入禮”,直接秉承了孔子“以仁釋禮”。此時,禮更多是源于人的內心道德。而荀子“援法入禮”,提出了隆禮重法的主張,更強調禮的外在的規范原則和行為準則的含義。

查看全文

供銷合同文本2

A外貿合同書(現匯)

________市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國________________市____外貿公司(下稱外貿公司)與____國______________市公司(下稱公司)簽定本合同如下:

第一條合同標的和價格

________外貿公司在____國界車上交貨條件下按本合同附件1向________公司提供商品。商品以美元計價,系____國界車上交貨價,包括包皮、包裝和標記的費用。

根據附件1由________國向____國供貨的總值為________美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