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08:06: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蘇州大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蘇州大學

獨立學院品牌建設論文

一、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概述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成立于1997年,2005年改制為獨立學院,其母體高校為江蘇省省屬大學——蘇州大學。目前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下設商學院、工學院、時尚學院、中興通訊學院、海外教育學院五個二級學院,它還設有1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和1個應用技術教育研究所。此外,它還獲批了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江蘇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試點高校、江蘇省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蘇州市校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昆山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定點機構、昆山市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基地等。目前設有本科專業31個,在校生7600余人。母體高校的品牌知名度和與其所在區域資源優勢為應用技術學院創造了堅固的發展平臺。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位于江蘇省昆山市周莊,與蘇州大學獨墅湖校區相距20公里,車程約半小時,其地理位置同時與蘇州工業園區、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吳江高新技術開發區、花橋國際商務城相毗鄰,由于地處蘇南經濟發達地區,在區域資源方面有較大優勢。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的母體學校是蘇州大學,為江蘇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211院校”,目前設有26個博士流動站、2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21歌專業學位碩士點、127個本科專業。

二、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的品牌建設

(一)堅持科學管理。2016年,學院進行大部制改革,擴大一個部所管理的業務范圍,把職能相近的部門相對集中到一個部管轄,大幅精簡管理部門數量。目前,學院形成了校務部、教學科研部、學生事務部、信息資源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六個大職能、寬范圍的綜合性部門。其中,校務部包括了院辦、黨辦、質量辦以及后勤與保衛處,學生事務部則將學生工作處與招生就業處相合并。改革后有利于減少部門溝通成本,以適應學院現階段的發展需要。(二)重視教學保障體系和質量監控。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自2016年設立了負責學院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工作的質量辦公室,定期對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質量進行檢查、監督、評價。同時,從蘇州大學本部與院內聘請資深教師組成督導組,實行督導隨堂聽課,對教學方法、課堂組織等進行全面督查和指導。此外,學校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探索建構適應學院實際的卓越績效管理標準和考核方法,鼓勵全校教職工全員參與學院的內部質量保障與評價機制。(三)專業品牌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以培養高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逐步形成了多位一體的產教合作模式。具體的產教合作模式包括共建產教融合基地、企業冠名班、開發企業課程、聯合開展應用型科研等。1998年起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就成立蘇州大學高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以系科為單位分別成立了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全體委員會議,主要根據社會需求商議專業及專業方向(課程群)的設置、各專業培養目標的調整;專業教指委不定期開展活動,根據培養目標討論培養方案,逐步形成自身的專業特色,真正實現與母體高校各專業的錯位培養。(四)特色的師資配備。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目前擔任各類課程的教師中高級職稱者占60%以上,通過充分依托蘇州大學雄厚的師資力量與優質教育資源,承擔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教學;以學院的專任教師為骨干,其中雙師型專業教師達到80%;此外,有40多位來自行業企業的既有實踐經驗又有較高學歷的專家擔任學院的企業兼職教師。現有教育部高職高專服裝紡織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骨干教師5人;蘇州市高技能人才1人;蘇州市大師工作室負責人1人,成員9人;多名教師被聘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國家級、省級各類專業職業技能大賽的專家組成員或裁判組成員等。(五)全面構建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VI系統。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規模。2017年,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制定了《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實施綱要》,并全面啟動體現學校核心價值觀的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其中包括基礎設計、品牌應用、環境導視、VI手冊等設計。為了加強視覺形象方面的品牌宣傳與推廣,通過對校園整體視覺的設計,增強學校的藝術氛圍;通過中英雙語的標識系統設計,營造國際化的學習氛圍;通過吉祥物的征集與設計,增強感情因素。預計將于2019-2020年全面實施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參考文獻:

[1]學院概況[EB/OL].tec.suda.edu.cn,2017-10-08.

查看全文

后勤社會化改革路徑與保障措施

一、后勤社會化的路徑選擇

高職院校選擇后勤社會化的路徑,要根據學校的辦學規模、特色和師生需求決定。不同改革路徑的選擇,既是廣大師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對后勤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矛盾的積極回應,更是解放和發展后勤生產力、解決后勤歷史包袱的有力舉措。(一)后勤社會化路徑選擇的目標。高職院校后勤社會化要有明確的目標愿景,有長期、中期和近期的目標取向,制定改革規劃和不同階段要達到的目標。一般來講,后勤社會化改革應該涵蓋以下幾個基本目標:(1)后勤成本。后勤運行成本可以對照在校生規模核定。一般來講,后勤社會化改革成功的高職院校,后勤運營成本呈逐漸下降的態勢。后勤管理人員隊伍通過分流、內退和托管等措施,可以減輕辦學壓力。(2)運行效率。后勤社會化改革后,學校后勤主管部門按照后勤服務外包合同,負責對服務企業進行監管,減少了自辦自管后勤中的“扯皮”、“推諉”,提高了辦事效率。很多改革后的高職院校,按照服務合同考核,按照考核結果進行費用支付,也極大的調動了服務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師生滿意。師生滿意是判斷后勤社會化改革得失成敗的一個重要標準。從調查數據來看,社會化改革后師生滿師生意度逐步上升,“眾口難調”現象得到有效緩解。(二)后勤社會化路徑選擇的原則。高職院校后勤社會化選擇要堅持“頂層設計優、運行效率高”二大原則。(1)頂層設計優。在推動后勤社會化的過程中,學校要設置新型后勤管理服務體制,按照管辦分離的原則,改革優化后勤監管部門,重新擬定后勤監管部門職能和下屬部門職能,適應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管理要求。(2)運行效率高。要按照“高效能、低阻抗”的原則,選擇適合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路徑,提高辦事效率。近幾年,高校后勤社會化過程中發生一些“倒退”現象,其主要原因就是運行效率未提高,甲乙方“扯皮”“斗嘴”現象反而增多,甚至出現社會服務單位和學校打官司的現象。因此,選擇懂得高校教育規律的后勤企業顯得尤為重要。(三)后勤社會化路徑的基本模式。從后勤社會化的具體實踐來看,主要有完全外包型、部分外包型、合作型三種模式。(1)完全外包型。完全外包的模式在后勤社會化改革起步較早的院校比較常見。這是一種把原先后勤部門管轄的業務,“能外包的”都外包給社會企業了,比如物業、餐飲、綠化、車隊、設備維保等,學校后勤部門按照后勤服務合同約定“純監管”。蘇州大學在后勤社會化改革道路上進行的探索極具示范效果。上世紀90年代,蘇州大學就開始積極探索后勤社會化改革之路,2004年蘇州大學通過產權明晰,在原蘇州大學后勤集團的基礎上組建蘇州蘇大教育服務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大教服集團)。蘇州大學以“學校零產權,員工均股份”為原則成立的蘇大教服集團是獨立的社會企業,企業運營不受學校黨政領導,學校也不會對其有資本投入。蘇大教服集團與其他社會企業同臺競爭蘇大后勤市場,歷經近15年的磨礪,成長為服務100多所高校,橫跨19個省份的后勤服務企業,蘇大教服集團的成功證明了蘇州大學后勤社會化改革思路的正確性。這種模式的特點如下:一是甲乙方權責清晰。后勤實體和高等院校之間的關系,是由行政隸屬關系轉化為合同制約的甲乙雙方關系。雙方按照后勤服務合同約定開展各自工作,權責利清晰,秉承契約精神,共同為學校后勤構建優質保障體系。二是社會化改革徹底。全部外委的模式,是一種較為徹底的后勤社會化改革。原先后勤服務部門合并到監管部門或者予以裁汰,人員予以分流、托管,學校構建起高效精干的后勤監管部門。三是運作效率較高。學校直接按照合同約定進行監管,減少了之前的“同級”或下屬部門的管理溝通環節,提高了辦事效率。(2)部分外包型。顧名思義,部分外包就是將學校后勤市場的部分業務進行社會化招標。如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堅持“一甲多乙”的體系格局,其社會化進程的特點是“穩健、有序、不倒退”。目前社會企業在餐飲方面的占比接近100%,樓宇宿舍方面超過80%,在多家社會企業的競爭、學校宏觀調控的大環境下,提升了后勤服務質量。部分外包型的后勤社會化改革有如下特征:首先,領導思路審慎性。學校和后勤部門領導對后勤社會化改革持審慎推進態度,避免因全盤社會化可能帶來的局面失控。學校領導班子和后勤管理部門在逐步放開后勤市場的過程中積累監管經驗,促進未放開后勤板塊的服務品質提升。其次,改革路徑的彷徨性。部分開放的后勤市場,既可以進一步深化放開,也可以收回,這是一種改革的“膠著化”樣態。但是從長遠來看,經過客觀比較,也經過一定時間的歷史包袱消化,學校能夠看清改革的前進方向的,那就是全面深度的后勤社會化。(3)合作改革型。采取合作型的后勤社會化改革模式也逐漸見于國內高校。這種模式主要是學校和校外企業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共同成立后勤服務(或者餐飲、物業等)企業,進行工商注冊。按照《OECD公司治理準則(2004)》的要求,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完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理事會等重要治理結構,明確法人代表、總經理、會計等基本崗位職責,按照法人治理結構進行企業運轉。南昌大學的校企合作也是一種典型模式。南昌大學后勤集團與中快餐飲集團合資成立餐飲公司,各占50%股份。南昌大學只分配了5名人員對食堂工作進行監管,堅持“學校只管不做,公司只做不管”,合資企業既有中快餐飲的品牌效益和市場勢力,又有學校文化背景,經營合作更加穩定。合作改革型的后勤社會化路徑,有如下特征:一是乙方的重塑性。這種合作成立后勤服務公司的模式下,對學校的后勤乙方進行了重塑,無論是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人員機構等都有了新的變化。學校選派人員和社會企業人員在一起進行磨合、融合,按照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和后勤社會化改革目標進行各項建設,重塑后勤服務體系。二是文化的沖突性。在雙方共同成立的合作公司內,學校人員和社會企業人員會存在一種文化上的沖突。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學校可以選擇有高校教育背景的社會企業,這樣在文化的融合性上就沒有多大問題。三是合作的單向性。一般看來,高校合作成立的后勤服務企業,對于合作的前景,是短期還是長期;合作目的是消化內部職工,還是培養新型后勤隊伍;企業的未來發展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學校政策的變化和企業內部的意志變化都可能導致合作終止。(四)后勤社會化路徑選擇的步驟。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一般要包括如下步驟:一是開展調研活動。高職院校要想選擇一個合適的改革路徑,必須加強調查研究。通過大量的分析、對比、論證,尋找出一條適合自身的改革之路。二是開展方案征集。后勤改革是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要通過廣泛征集管理方案,多方論證—20—方案的可行性,確定最佳方案。三是舉行師生座談。積極聽取師生員工對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意見和建議,是改革的“規定動作”。學校主管部門要多方了解各院系、部門和廣大師生對后勤工作的需求,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制定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改革方案。四是進行方案公示。按照學校有關流程要求進行后勤社會化改革方案的公示和行文。五是推進改革舉措。無論是采取部分外包、合作改革還是全部外包的模式,都應該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推進。六是做好體系運行。后勤社會化改革推進后,新的后勤保障體系開始構建,學校、后勤部門以及新的服務單位要行動起來,共同維系好這個新體系的運作。七是加強機制保障。后勤社會化后的高職院校,要按照現代后勤保障體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類保障機制,如甲乙方協同管理機制、成本控制機制、獎懲考核機制、質量保障機制、風險防范機制等。

二、后勤社會化改革保障措施探討

高職院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面廣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為了更好地推進改革的進行、鞏固改革成果,必須在改革保障機制方面做出有力舉措,為改革保駕護航。(一)政府主管部門要重視。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特別是高職院校主管部門應該重視高職院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積極制定有關政策,推動高職院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穩健進行。(二)學校黨政領導要支持。高職院校的黨委書記、校長(院長)應把后勤社會化改革放入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板塊來考量,不斷為后勤去行政化助力。(三)各類保障機制要健全。要建立健全有關制度機制,保障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行,確保改革目標不偏移,改革標準不變樣,改革水平不降低,夯實新型后勤保障體系的各項基礎。(1)成本控制機制。一方面要按照后勤總成本逐漸下降的原則,控制后勤社會化改革后的后勤支出成本,科學編制后勤預算。(2)權責明確機制。按照后勤服務合同約定,學校后勤監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和雙方約定進行監督考核,確保學校利益和師生權益得到保證。(3)風險防范機制。高校后勤社會化以來,各校對“風險”一詞,始終保持高度戒備,一些體量較大的高校,采取“一甲多乙”的形式,引入多個優質社會企業,確保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4)質量管控機制。后勤社會化后,后勤監管部門要熟悉質量管理過程的基本環節和要求,確保學校日常后勤保障、重大活動后勤保障能正常開展,避免后勤服務品質大起大落。(5)協同管理機制。從頂層設計來看,后勤社會化改革要設立“甲乙方”兩個對接體系,統一思想,增進互信,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保后勤。如蘇州農校建立的甲乙方信息通報制度,例會制度,應急溝通機制,月報表制度,重大活動聯席制度等,提高了后勤甲乙方協同管理的合力,獲得了較好的管理效果。(四)新型保障隊伍要搭建。后勤社會化改革以后,加強新型后勤保障隊伍建設顯得尤為必要。于甲方監管部門人員而言,要讓管理人員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監管的專業水平。于乙方服務部門而言,要配備懂得現代后勤服務需求的專業人才隊伍,才可以較好地服務學校。(五)甲乙雙方關系要理順。從本質上看,后勤甲乙方的目的是一致的,也可以說是“一個戰壕”并肩作戰的“戰友”。部分高校,甲乙雙方關系對立嚴重,違背了后勤改革的初衷,損害的也是雙方的利益。這種情況,應該避免和防止。

三、結語

高職院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已經在不同程度開展了,但是從總體上看還存在著改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如何尋找一條適合本校校情的后勤社會化之路,建立新型現代后勤保障體系,推動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值得探索的。

查看全文

醫學院入學教育輔導員講話

首先祝賀大家徹底擺脫了高三那魔鬼般的日子,來到擁有多年辦學資歷、在醫學界有相當影響力的**醫學院學習。大學生活已經拉開帷幕,新的人生目標也即將啟航。今后的三年是我們人生中最為寶貴、最有價值的三年,同學們將在醫學院這片土地上努力拼搏、揮灑汗水,走向新的成功與輝煌。在此,我和大家交流一下該如何度過黃金般的大學歲月。

第一,每位同學從踏進**醫學院大門的時候就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我來到這里是為了干什么的,走出**醫學院我想干什么。只有認真回答這個問題,大家才能在今后的大學生活中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始終堅持自己正確的生活航向,才不至于感覺到每天無所事事、空虛和無聊,才不至于沉迷于網絡游戲和別的浪費生命的事情中。

第二,我們要正確對待這個塵土飛揚、交通不便、遠離市區的新校區。有些同學剛來報道,一看這環境,大喊一聲:天哪!大學怎么會是這樣?我要告訴你的是:“大學者,大師,大學問之謂也,非高樓大廈,也不是**的東大街和北大街。”我是在蘇州大學念的研究生,蘇州大學的校區很多,而且每個校區都美的讓人陶醉,但是不幸的事情卻發生在了我的身上,我們那一批新生被安排在蘇州大學的新校區,當時那個校區建在的工業園區的最里面,周圍一片荒涼,通往市中心的路上只有一輛78公交車,除了學校的餐廳,你找不到可以去吃小吃的地方,所謂的湖也只是一個土坑,沒有一滴水,剛去的那一天,看到那樣的場景,我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有點痛恨,我就給同學打電話,說自己被發配到荒郊野外,而不是蘇州天堂,當時我同學給我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你是去學習的不是去享受生活的,而且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你如果想快樂的生活那就看他好的一面,并且將這種好放大,忽略不好的一面。就這樣我轉變的自己的觀點,三年后離開的時候,我有很多的不舍,因為那里后來修得很美,環境很好,還有把我當女兒一樣看待的導師,待我如姊妹的同學。離校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哭著離開的。

第三,同學們應該清楚大學和高中的差別。大學的學習目的、方式,和大學之前的中小學相比,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它更多的是對一種能力的培養,不再是為了中考、高考而拼命,而是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所以大學的老師不會和以前的高中老師一樣,逼迫你去學習、逐一分析你們的考試成績,大學的老師只是給你提供一個學習方向,至于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那只能靠你自己,你要有自己的目標,正所謂“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

第四,同學還應該在大學期間重點培養三種能力。一是適應能力。從高中到大學,需要一個過渡期,但是在這個過渡期內需要同學們主動去調整和適應。可能很多同學會感覺到大學生活不如自己理想中的好,或者生活條件艱苦等等。請大家記住,不管任何時候,一個人的適應能力將直接決定他的生存和發展。有一句話說的好:順著環境的人是能人,逆著環境的人是蠢人,創造環境的人是偉人。同學們,我們現在都不是偉人,但我們希望自己做逆著環境的人是蠢人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我們即使現在做不了偉人,我們也不愿做蠢人,我們只有做適應環境的能人。二是學習能力。在大學里,學習依然是第一位的,學習是我們的天職,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大學生要學會學習。有一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具備這一能力的重要性:孩子要出遠門,媽媽主張給孩子多帶些干糧,爸爸則主張給孩子帶一支好的獵槍,無論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憑手中的獵槍獲得食物,獵槍對于孩子遠比干糧重要。“獵槍”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學習的能力和專業的技能,只有會使用“獵槍”的人,才能不斷進步,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三是做人和做事能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作為大學生,要先會做人,才會做事,進而才能做貢獻。無法想象,一個人品不行的人能獲得周圍人的好感和幫助,人品這個東西裝不來、藏不住,處得久了,人人心里都會有一桿秤。所以,我們要真心地對待他人、尊重他人,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幫助。

最后,要有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離開父母,來到這個離家很遠的集體中,衣食住行的安排都需要自己去細心打理。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洗衣服,保持內務的整潔,獨立的面對一些矛盾、疾病,不要動不動就在電話里哭著說想家想媽媽,免得家里人擔心。

查看全文

在蘇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出征儀式上的發言

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和載體,將黨的政策法規、科學理論、實用技術和致富信息及時傳送到基層和黨員群眾,是黨中央全面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有力舉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惠及億萬農民群眾的創新工程和民心工程。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就是把農村黨員干部的教育手段載體化,教育方式制度化,教育內容經常化,全面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有利于實現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從手段到內容的創新;有利于探索建立“讓黨員干部經常受教育、使農民群眾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有利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有利于用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現代化,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根據中央的部署,2005年初,江蘇省委決定,將蘇州市列為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市之一,承擔探索經濟較發達地區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經驗的任務。根據全國和省遠程辦的統一部署,蘇州市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高效能學用”的原則,結合實際,努力在抓落實、創特色、出成效上下功夫,積極做到“管、學、用”并舉,探索發揮遠程教育工作的有益作用。各地針對黨員干部不同群體、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實際和黨員數量大、分布廣、居住較為分散的特點,充分利用遠程教育信息量大、自主靈活、方便快捷、生動直觀等優勢,組織農村黨員干部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經統計,僅2006年,全市1922個已建接收站點,共舉辦各類教學活動3.5萬多場次,累計參加教學活動的人數達155萬多人次(其中,黨員127萬多人次)。遠程教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被廣大黨員群眾形象的比作“黨員干部學習的大課堂、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農村信息化的新載體”。

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是一項直接面向農村基層的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由于基層管理人員知識水平、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在遠程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及時提供指導和服務。

去年,我市開展了首次“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在蘇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組織蘇州大學和蘇州科技學院兩所大學的40名大學生志愿者充分發揮所長到基層站點服務,協助配合各市、區遠程辦積極開展遠程教育接收站點設備的技術維護、站點管理員的業務指導以及站點“管、學、用”情況調研等工作,受到了基層的歡迎。服務活動結束后,各志愿小分隊還根據社會實踐活動調查情況,形成調研報告,對做好我市遠程教育工作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議和意見。

在總結去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市遠程辦和團市委將繼續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在蘇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對于這項活動,部領導進行了專題研究。蘇州團市委領導和在蘇各高校領導及校團委的同志高度重視,積極配合協調,做好大學生志愿者的招募等大量的工作。今年,除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學院外,我們還從常熟理工學院、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沙洲工學院、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昆山電視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吳江分院等8所高校150多名申報的對象中,共選拔了45名優秀大學生志愿者,利用暑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常熟市遠程辦根據需要另外增加6名)。主要目的:一是有利于加強市、縣遠程教育工作的上下聯動。通過大學生志愿者參與遠程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基層站點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深化全市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管理成效年”主題活動,扎實推進各地遠程教育工作規范有序的開展。二是有利于充分發揮高校黨建帶團建的平臺作用。通過大學生志愿者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堅定為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作奉獻的信念,在社會實踐中接受教育、得到鍛煉、茁壯成長,從而培養優秀學生入黨的良好氛圍。三是有利于建立“讓黨員干部經常受教育,使人民群眾長期得實惠”長效機制。通過各級社團組織積極參與基層黨建工作,必將充實基層黨建工作的活力,增強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加強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

希望參加此次活動的各位同志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從為基層群眾服務、為基層黨建服務,促進蘇州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大局出發,積極配合,加強團結協作,克服困難,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查看全文

物聯網專業實踐教學論文

1物聯網專業實踐課程內容設計

物聯網工程專業培養的是工程應用型人才,必須高度重視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的實驗教學環境建設。物聯網專業核心課程RFID的實踐教學是掌握RFID系統設計和開發的保證。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本課程的教學難度較大且不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課程內容較多地涉及電子學科的內容,專業跨度較大,而目前本三批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硬件基礎較為薄弱,導致學生學習困難。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首先明確RFID應用系統的本質是一個嵌入式系統,是軟件與硬件的綜合體,是軟件、硬件協同設計的工程,應該在一個整體的框架內協調工作,同時認識到計算機硬件研究與開發也是本專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具有軟件開發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次,應根據物聯網專業的特點適當刪減部分偏電子的內容,突出課程重點。射頻識別技術本身類型很多,實驗內容幾乎涉及所有類型的RFID技術,而實驗課時偏少,導致學生無法抓住重點,不能深入學習。針對這一問題,課程教學應選擇當前應用最普遍的高頻ISO14443協議下的RFID技術為對象,力求通過對該類RFID系統的學習設計,使學生掌握RFID技術的基本概念、理論、方法,從而對RFID技術有一個總體、系統的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可結合學習方法論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和掌握其他類的RFID技術。

2物聯網專業實踐硬件平臺

目前,市場上的RFID實驗設備都比較封閉,大多僅能完成驗證性實驗。為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我們設計了專業實驗平臺,在設計硬件時遵循模塊化的設計思想,以保證系統的通用性和可擴展性。實驗平臺設計為三大部分:主控MCU、射頻控制模塊、天線及匹配電路。主控MCU模塊是整個系統的核心,采用蘇州大學飛思卡爾嵌入式中心開發的SD-FSL-KL25-EVB開發板,MCU采用MKL25Z128VLK4芯片,其工作頻率為48MHz,性能達到0.93DMIPS/MHz。該板是KL25MCU的最小系統,所有I/O引腳引出,可外擴多種外設并提供豐富的再擴展接口,為接入超高頻及低頻RFID電路提供便利。射頻控制模塊主要提供對射頻讀寫芯片的控制操作,天線及匹配電路為RFID卡提供電源并在讀寫模塊與RFID卡之間傳送信息。采用模塊化設計為系統保留了較多的操作空間,學生通過查看原理圖可以快速掌握各模塊的功能和原理,對射頻控制模塊及天線電路進行電路焊接并方便地完成讀寫器的制作與調試。

3物聯網專業實踐教學創新

1)實踐平臺創新。為提供系統可擴展的創新實驗環境,減少重復的開發勞動,我們針對實驗平臺設計了在線編程功能,可將用戶的應用程序在線寫入MCU的Flash存儲區的用戶程序空間,支持用戶的二次開發。Flash存儲空間就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平臺在首次使用時,將讀寫模塊軟件燒寫并駐留在MCU的Flash存儲區中。駐留的讀寫模塊軟件占用部分存儲空間,剩余的存儲空間可供用戶的應用程序使用。讀寫模塊軟件由3部分組成:MCU監控程序、讀寫卡操作API接口以及與標簽通信的底層通信函數。監控程序可以實現用戶應用程序的在線寫入,每次系統復位后首先運行駐留的監控程序,判斷用戶存儲空間是否有用戶程序,若有則轉入用戶程序執行,否則等待。按照與標簽的通信流程,將底層通信操作使用函數的形式封裝起來,就形成了讀寫模塊的底層通信函數(或稱低級函數)。在此基礎上,將對標簽的操作按統一的接口形式封裝起來,構成高級函數,作為API接口提供給用戶,形成應用系統與標簽之間數據交換的接口。應用系統只需要向讀寫模塊發送操作命令,由讀寫模塊完成對標簽的讀、寫等操作。非接觸通信的所有具體操作細節則由底層通信函數完成。平臺支持學生模塊化地完成各類實驗,最終實現并部署一個實際的應用系統。

查看全文

地方高校音樂教育改革

一、吳地傳統音樂文化概述

從古至今,吳語地區的范圍界定相對穩定,大致包括現在的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湖州市、嘉興市和上海市一帶。吳地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地域文化之一,有著深厚的文明史和江南文化底蘊。吳地傳統音樂非常豐富且流傳廣泛,迄今為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認定的人類非物質和口頭文化遺產中,有兩項與吳地音樂有關———昆曲與古琴。其中,昆曲融詩、樂、歌、舞、戲為一體,將載歌載舞的戲曲形式發揮至“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藝術頂峰,成為名副其實的“百戲之祖”。除了古琴和昆曲,吳地還有吳歌、蘇州評彈、蘇劇、江南絲竹、蘇南吹打、錫劇、滬劇、常州吟誦、小熱昏、跳幡神等多項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地音樂是融合了音樂、文學、舞蹈、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藝術,有著自身獨特的審美語匯與文化特性,其形成與吳地的生態環境、民風民俗、審美意趣、語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吳地音樂既有靈動、智慧的地域文化特性,體現了豐富多樣的音樂表現形式和文化個性,也有江南文化詩性、柔美、秀麗、典雅的文化內涵。

二、基于吳地傳統音樂課程資源的地方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意義

吳地豐富的傳統音樂經過挖掘、提煉,能夠轉化為一系列的高校音樂課程的資源,包括民歌、器樂、舞蹈、戲曲、說唱、吟誦音樂等。基于這些課程資源的高校音樂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弘揚吳地優秀傳統文化

悠悠吳文化有著“謙和、禮讓、務實、創新”等能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泰伯精神”。“泰伯精神”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在吳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本地人民不斷傳承著“至德”文化,形成崇文重學、至善務實的樸實民風;不斷傳承“開拓”精神,不斷傳承著“求美”意識。因此,挖掘吳文化的教育價值,讓大學生受到吳文化的浸潤,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文化傳承的有效性和自覺性。比如:中國歷史最古老、范式最完整、藝術成就最高的戲劇———昆曲;具有三千年歷史,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而被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的古琴;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吳歌;與古琴、昆曲相仿,標志著民族文化的最高水準,具有文學、音樂、語言學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的常州吟誦;有著散文與韻文相互交織,其音樂和語言均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的蘇州評彈;抒情優美、悅耳動聽,具有秀麗的江南水鄉風格的錫劇等等。這些豐富的音樂品種在高校轉化為課程資源,有利于弘揚吳地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促使大學生理解吳地文化發展的歷史,產生探究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濃烈興趣。

查看全文

地方高校服務產業發展路徑

1地方高校服務產業發展的定位和優勢

地方高校一般是指由省市等地方財政支持建設,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著力為地方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高校單位,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1.1地方高校在服務產業發展中的定位。地方高校由當地財政支持建設,服務地方產業發展是地方高校的內涵要求和職責所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地方產業對技術創新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對高校的智力支持需求日益增加,地方高校作為地方區域創新體系中技術創新的創造者、知識創新的輸出方和人力資本的提供者,必須扎根地方產業,主動適應地方產業發展需求,成為地方產業服務的重要陣地。1.2地方高校服務產業發展的優勢。地方高校扎根于地方,在服務地方產業發展具有天然優勢。地方高校的發展要求高校重視地方產業服務,主動肩負起服務和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的責任,在應對地方產業發展應具備一定的主場意識;地方高校與地方產業具有地緣優勢,便于地方高校同本地產業緊密交流,熟悉和了解當地產業發展情況;此外,地方高校的生源多數來源于本地。地方高校是本地產業發展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為本地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1.3地方高校服務產業發展的劣勢地方高校受限于地域和資源投入等因素,在服務產業方面具有明顯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地方高校存在定位不清,容易照搬照學國家部屬高校發展模式,其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等與當地產業發展和技術需求有一定差距;整體科研創新能力不足,在高端創新人才集聚、科技成果培育等方面未能形成核心競爭力;產業服務手段缺失,一些高校地方產業服務停留在學校教師自由尋找橫向科研項目合作的“散兵游勇”狀態,沒有行之有效推動產業服務的抓手和途徑。

2“雙一流”建設對地方高校服務產業發展的指導意義

“雙一流”建設提出要堅持“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的基本原則,支持和鼓勵不同類型的高水平大學和學科差別化發展,為地方高校指明發展方向、創造了重要機遇。2.1“雙一流”建設是以沖擊“一流”為目標。“雙一流”建設的目標是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前列或行列,是一項突破性系統工程。“雙一流”強調的是扶優扶強、引領示范,因此,必須堅持高水平、鼓勵高水平、支持高水平。地方高校發展“雙一流”建設要堅持國家急需、特色鮮明、無可替代的原則,充分考慮與國家部屬高校錯位,避免走進“復制”、“追隨”的錯誤道路,同時也要與同類地方高校錯位,避免同質化競爭。2.2“雙一流”建設打破身份固化壁壘,構建開放式、更具競爭活力的高等教育體系。當前一些地方高校有不少學科進入國家重點建設學科,甚至部分學科指標已進入國際學科排行榜前列,具備沖擊世界一流學科潛力。《方案》明確“雙一流”建設重點破解原有高等教育領域中身份固化、重復交叉、競爭弱化等問題,實現開放競爭、動態調整,為高校發展創建更加開放平等的競爭環境。地方高校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不斷提升學校整體創新能力。2.3“雙一流”建設要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雙一流”建設強調要“深化產教融合,將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因此,應將學校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度納入到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綜合考查指標中。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在服務地方產業方面具有區位、人才、產研對接等天然優勢。在面向地方產業經濟轉型升級中的戰略需求上,地方高校應充分發揮產業融合優勢,在促進產業升級同時,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彎道超車。

3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產業的路徑探析

3.1緊密結合地方產業優化學科戰略布局。地方產業發展需要高校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同時地方產業發展也為高校科技人員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更深的研究層次。“雙一流”建設鼓勵地方高校以解決地方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重大科學問題為導向,在促進產業升級中調整學科發展戰略,不斷優化學校學科和科研布局,實現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整體提升,學科建設取得新的突破。以蘇州大學為例。蘇州大學所處的江浙地區歷來是絲綢的重點產區和出口基地,圍繞絲綢上下游產業,蘇州大學建立起從栽桑、養蠶、制絲、織綢、產品設計、印染和后整理到服裝設計與表演的完整絲綢產業鏈學科群以及相關支撐學科體系。依托當地絲綢產業發展,蘇州大學紡織工程學科逐漸形成學校特色品牌,并在國家級科技項目、成果培育等方面收獲豐碩,特別是絲蛋白生物醫用材料應用研究成果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產業經濟方面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重大影響力。當前各地方高校高度重視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面向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學校戰略布局。寧波大學作為一所沿海地區的高校,強調“海洋化”特色,通過其他學科對接海洋學科獲得成功。蘇州科技學院以蘇州園林、城市建設為切入點,重點發展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環境工程等三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在承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級項目方面積累了深厚基礎。3.2“學科+產業”雙向渠道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高校核心競爭力關鍵在于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當前各高校人才引進戰爭硝煙彌漫,而地方高校在人才引進經費、科技創新基礎和條件等方面與國家部屬高校存在較大差距。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吸引高層次科技人才落戶本校,是地方高校關注的重點難題。扎根廣東產業的廣東工業大學提出“靠市場、靠機制、靠團隊和靠服務”的人才引進、隊伍組建原則,與廣東工業界聯合,先后從國內外引進“全球第一款GPS定位手機設計者”漢諾•凱霍寧教授等一批頂尖創新人才與隊伍,值得各地方高校借鑒。“學術+產業”雙向渠道聯合引進主要是通過高校與產業聯合引進海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高層次科技人才受聘于高校,在高校重點開展科研研究、人才培養等工作,同時在企業中兼職、創業,加強企業技術升級和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過為高層次科技人才提供“學術+產業”雙重資源,充分滿足高層次人才“創新在高校、創業在企業”的需求,同時有效保障高層次人才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風險。“學術+產業”雙向渠道聯合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對學校與產業深度融合提出較高要求。首先,高校學科領域必須要與產業有緊密的關聯性。其次,高校應加強與產業合作力度,一方面地方高校積極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員兼職等,為高層次科技人才創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高校還應學會“借船出海”,通過加強區域重點研究機構、產業龍頭企業協同創新合作,為高層次科技人才吸引更多區域內產學研協同創新資源,讓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落地生根、開花結果。3.3搭建協同創新平臺促進地方產業發展《方案》。明確要“深化高校綜合改革”,“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學校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近年來,不少地方高校探索圍繞產業上下游創新鏈條,與地方政府、龍頭企業等建立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的協同創新平臺,充分發揮協同創新平臺中各主體優勢,加速高校技術成果轉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地方協同創新平臺一般是高校與地方政府、企業等合作單位建立起的利益共同體,重點通過科技成果孵化、公共技術服務等,將科技成果和技術服務深入地方產業腹地。地方協同創新平臺一般由政府、企業、研究院所等多個主體組成,能最大限度集聚地方區域內的人才、資金、服務、設備資源,有效拓展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范圍。其次,協同創新平臺按照企業化模式運作,在人員薪資待遇、經費管理、設備采購等方面較傳統科研院所更加靈活開放,能充分激活高校科技人員動力,釋放高校科技創新活力。第三,對比單個科技項目合作、聯合共建企業研發機構等傳統產學研合作模式,地方協同創新平臺能夠集聚優勢資源,面向地方產業整體規劃和發展需求,為地方產業提供穩定持續的技術支持,對地方區域發展和產業創新起到引領驅動作用。以深圳大學為例,深圳大學目前與深圳市南山、龍崗等8個區合作建立了地方協同創新平臺,均為與地方政府、企業聯合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為學校教師科研團隊與深圳產業搭建了溝通橋梁,強化對深圳主導產業的創新力和貢獻力。近兩年學校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呈“井噴式”增長,2016年國際PCT專利申請量居全球教育機構前20名、全國高校第一。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技術研究所是由南京工業大學和企業共同組建的新型研發機構。研究所依托高校的人才和科研優勢,搭建起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平臺,目前已經衍生、孵化企業30多家,實現了人才、學科、產業的良性互動。

查看全文

經典閱讀與通識教育的關系

1國內外經典閱讀在通識教育中的應用

1.1外通識教育中的經典閱讀通識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于古希臘雅典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又稱人文教育或通才教育)。自由教育的提出者亞里士多德認為,教育的本質在于通過學習知識獲得理性,從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獲得心靈上的自由。在高等教育領域,通識教育的發源地是美國。1829年,美國博德學院(BowdoinCollege)的教授帕卡德(A.S.Parkard)首次提出了近現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概念。自概念提出之始至今,眾多教育先行者都做出了大膽而有益的嘗試,為通識教育打開局面。在美國現代大學的本科通識教育體制中,每個本科生都首先被要求接受高度強化的西方古典和經典教育。哥倫比亞大學是美國通識教育經典閱讀課程的第一個嘗試者。其通識教育經典閱讀課程由“當代文明”(contemporarycivilization)和“文學人文”(literaturehumanities)兩門課組成,這兩門課的教學內容都以經典閱讀為基礎。此后,至少有30所學校開始競相效仿哥大的名著課程[3]。芝加哥大學在20世紀30年代~50年起了一項重要的社會教育運動———名著運動(TheGreatBooksMove-ment),將名著課程改造為一種理論、方法和模式。天普大學(TempleUniversity)在1995年設立了旨在北美地區(后來面向全世界)推動人文科學核心文本課程的“核心文本課程協會”(ACTC,TheAssoci-ationforCoreTextsandCourses)。該協會的高校成員從1996年的12所,增加到2016年的67所。其中包括積極倡導通識教育的綜合性大學,如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老牌研究型大學,如耶魯大學、波士頓大學、紐約大學;還有亞洲推行名著課程的代表性高校———香港中文大學[4]。1.2國內通識教育建設中的經典閱讀實踐我國古代教育中也包含著“通識”之義。《論語》中提到“博學于文,約之以禮”(雍也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子張篇),反映了孔子主張博學的教育思想。民國時期高等教育制度建立后,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在我國高等教育界提出了最初的通識教育理念。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則明確提出“通識為本,專識為末”[5]。錢穆先生也提出,中國傳統教育所提倡的是通德、通識[6]。所謂“通”是指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識”是將學習知識與思辨精神相結合。1995年,國家教育部門在52所高校開展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標志著我國高校通識教育的起步。2003年11月,清華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在首屆中國人文教育高層論壇上發出《關于在高等學校進一步開展文化經典閱讀活動的倡議書》:倡議中國高校師生通過多多閱讀經典名著,從而提高自身文化修養。2006年4月,“中文學科通識教育改革———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研討會”在上海大學舉行。與會的專家學者提出,應打通文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教研,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同時強調經典閱讀,呼喚教學中對經典原本的回歸。許多高校也將經典閱讀納入到通識教育實踐中。2000年,北京大學王余光教授開設“中國名著導讀”課程,為不同專業的學生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文本;2000年后,武漢大學人文學院創辦的“國學試驗班”、“中西比較哲學試驗班”,旨在倡導經典原著的閱讀;2005年,復旦大學設立復旦學院實施通識教育,將“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納入核心課程體系;2009年,中山大學創立博雅學院,引導學生廣泛而深入地研讀中西方經典著作。種種嘗試進一步加深了高等教育界對經典閱讀的重視。

2關于經典閱讀與通識教育關系的調查

2.1蘇州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革概況筆者任教的蘇州大學(下稱“蘇大”)于2013年底正式啟動通識教育改革工作。在全面調研國內外知名高校通識課程開課經驗的基礎上,于2014年上半年完成了通識教育課程改革初步方案,并應用到2014級新生人才的培養中。經過3年多的建設,蘇大通識教育課程改革項目已經有200門課程立項,其中人文社科類通識課程(下稱“文科課程”)和自然科學類通識課程(下稱“理科課程”)開設比例為111∶89。筆者對蘇州大學通識課程任課教師群體進行問卷調查,旨在從教學主體出發,搜集任課教師對經典閱讀與通識課程教學相關問題的看法,考察目前在國內高校普遍開展的通識教育改革背景下,經典閱讀融合于通識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徑。2.2調查問卷回收情況本次調查通過“問卷星”生成在線調查問卷,發放給200位通識課程任課教師,共回收有效問卷74份。填答問卷的74位通識課教師年齡跨度為33歲~67歲,其中男性教師40人,女性教師33人(1人未填性別)。從教師職稱來看,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講師28人;從講授的通識課程屬性來看,文科課程有54門,理科課程有18門(其中有2位未填課程屬性信息)。筆者設置問題旨在面向所有的通識課程任課教師。從結果來看,多數參與填答的是文科課程的任課教師。部分未參與填答的教師(主要是理科課程教師)說明了不適合填答問卷的原因。如《社會•犯罪•被害》教師指出該課程內容以結合法學知識分析具體的實際案例為主。而《寵物飼養》課程主要通過講授與飼養寵物相關的客觀常識、科學技巧等等,達到知識普及的教學目的。鑒于課程的性質,并不適合以經典閱讀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科課程的技術性和以培養實踐能力為主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參與填答的理科課程教師肯定了經典閱讀的必要性。例如有兩位醫學院的教師指出,基礎醫學等生命科學學科更希望補充學生的歷史觀和人文情懷,建議給學生增加《大醫精誠》《黃帝內經》等經典閱讀書目,并給予相應學分。因此,問卷調查的結果進一步啟發了筆者對于經典閱讀與通識教育關系的思考,包括經典閱讀與通識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經典閱讀在通識教學中的落實,以及基于經典教育的通識教育改革。

3經典閱讀在通識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定位

3.1經典閱讀與通識教育目標通識教育的目標是“人”的培養,也就是培養現代公民所必須的基本素質。蘇州大學在通識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出,通識教育是大學教育理念的集中體現,其目標是培養“全人”,具體而言是培養具有人文與科學精神,擁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責任感的模范公民[7]。這也契合了蘇州大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校訓精神。在調查中,筆者將通識教育的目的分解為五點征求意見,贊同人數排名前三的是“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培養思辨能力,促進頭腦發展”、“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具體見表1。關于經典閱讀對通識課程教學的影響,參與調查的教師也普遍持肯定態度,約有38%的教師認為“影響顯著”,有57%的教師認為“有一定影響”。對于這三點目標,經典閱讀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其一,經典作品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思想,是先哲智慧的結晶。閱讀經典可以開闊視野,涵養性情,培養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例如《論語•陽貨》中有孔子鼓勵學生學習《詩經》的記載,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可見經典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學生們通過閱讀經歷未曾經歷過的生活,去認識、了解各種人物的復雜情感和個性,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二,經典作品立意深遠,內涵豐富,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所收獲。在閱讀過程中,思想游走在先哲著作的字里行間,時而提出疑惑而進行求索,時而舉一反三聯系辯證,仿佛在不斷地與大師進行對話。這樣的過程是對學生思維能力極佳的鍛煉,長期堅持必然會促進其頭腦發展;其三,經典作品豐厚的思想內涵與藝術魅力,具有啟迪智慧的持久影響力。閱讀經典為學生提供精神發育中重要的營養素,有助于其人文素養、道德水準、思辨能力與審美水平的提高,促進全面發展,形成更為健全的人格。3.2經典閱讀與通識課程教學與專業課程不同,通識課程是給外專業學生講授相關領域的知識。對于缺乏相關知識背景的講授對象而言,不能過于艱深。目前通識課程的教學方式往往是某一門學說寬泛的介紹,某一段歷史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的列舉,或者是美術、音樂或電影等藝術作品的簡單欣賞,從“XX概論”、“XX通史”、“XX賞析”、“XX鑒賞”等課程名稱上便可得知。然而浮光掠影的講授,帶給學生的是大量零碎的信息以及短暫膚淺的認識,缺乏深刻的體味和領悟,更勿論深層次的思考和有效的創新。關于通識課程教學,有21位教師選擇了“經典閱讀及討論”,占比約28%,略低于“概論介紹”,但大大高于“通史介紹”;此外有44位教師選擇了“通史、概論和經典閱讀及討論相結合”的選項,占比約59%,具體見表2。調查結果顯示一定數量的教師選擇了不止一種教學方式,說明他們認可并實踐著通識課程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通識教學要取得實效,必須認識到通識課堂不是興趣班和講習所,而是傳授人類文明和智識的場所,是為專業學習奠基的地方,因此各個學科的經典著作是課程內容的最佳選擇。不少通識課教師提出,通識理念置于目前的大學課堂來看顯得較為宏大,并不很好實現,但都肯定了經典閱讀的意義和作用。同時提出每個學科的經典書目都不一樣,不能一刀切。數位教師持相同的觀點,認為經典閱讀與通識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通識教育可以更好地推進經典閱讀,需要在通識課教育教學中突出經典閱讀這個關鍵環節。因此要接近這個通識教育的目標,就必須找到一個科學有效的切入口,找到一個聚焦點。以經典教育作為切入口、聚焦點便十分合適。在重閱讀的同時,更要重思考,在經典閱讀過程中傳承文化,更要重創新。3.3經典教育與通識教育課程改革的可持續性目前國內通識教育改革體現在教育體系建設和課程體系建設上,這兩方面都與經典教育密切相關。首先教育體系建設上一般采取“全校通識”+“書院制”的模式,代表了第一課堂的正式課程和第二課堂的非正式教育的融合。全校通識即面向全校本科生推行通識教育課程,實踐通識教育的理念,將結合課程體系設計深入分析。書院制是我國古代書院制度和西方住宿學院制度的結合,古代書院以教學和傳承為本,西方住宿學院致力于學習氛圍的營造,經典教育成為其實現通識教育目標的根本。蘇州大學唐文治書院通過打通文史哲專業的方式,實施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方式,培養復合型、學術型的高端文科人才。而打通文史哲的基本途徑,就是回到中國文化的“原典”,對文化史、思想史上的經典著作進行研讀和理解。另外,打通文史哲還需要處理好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書院教育時刻與現實生活保持聯系,實現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進一步融合,達到通識教育為人生的目的。其次,課程體系建設是全校通識模式實現的靈魂,在目前書院制普遍只針對少數本科生進行試點的情況下,面向全校的通識課程體系建設尤為重要。在調查中,關于經典閱讀對于通識課程教學的影響,認為“影響顯著”的有28人,占比約38%,認為“有一定影響”的有42人,占比約57%,僅4人認為“無影響”,占比約5%。關于經典閱讀應用于通識教育改革的途徑,我們列舉了六點征求意見,結果見下表。可見,贊同率排名前三的是“構建經典閱讀書目”、“學校圖書館提供館藏建設及服務”和“進行通識課程模塊化建設”。前兩點可看做是教學輔助工作,第三點較為統一的反映了通識課程一線教師對課程體系建設的意見,就是建設以經典閱讀為基礎的“核心課程”,這與通識教育改革取得較顯著成效的國內外高校不謀而合。

查看全文

探究檔案知識管理定量分析論文

摘要:通過對中國知網學術文獻總庫2000年~2009年有關檔案知識管理研究文獻的作者、來源期刊、研究機構、主題及被引情況等進行定量分析,可以看出檔案知識管理是近些年來國內檔案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中國檔案知識管理研究文獻的數量逐年上升,國內開展檔案知識管理研究的機構主要集中在高等學校,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重點是宏觀層面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檔案知識管理;文獻計量;引用統計;著者分析;學科主題;期刊分布

為了全面了解中國檔案知識管理研究狀況,本文基于中國知網學術文獻總庫進行了檢索。由于檔案知識管理研究涉及知識經濟、檔案管理范式、數字檔案館、知識挖掘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如果只以題名中出現“檔案知識管理”的文章作為檢索對象,將遺漏部分相關文章,為了提高查全率和查準率,作者選取主題和題名兩個字段進行檢索,制定檢索式“SU=知識管理andTI=檔案”,共檢索出2000年至2009年出版的文獻257篇。本文即以這一檢索結果作為研究對象,從多個角度對十年來中國檔案知識管理研究狀況進行全面整理與分析論文。

1文獻量統計與分析

在檢索到的257篇文獻中,223篇為中國學術期刊論文,21篇為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6篇為中國重要會議論文,6篇為中國重要報紙文章,1篇為中國博士學位論文。把這257篇文獻按照文獻出版年進行統計,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十年來的總文獻量、核心期刊發文量及獲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的數量都在不斷上升,說明學界持續關注檔案知識管理研究,尤其是2002年和2007年,2002年總文獻量較2001年增長108%,2007年較2006年增長50%,這兩年的總文獻量都較其前一年有較大幅度增長,學界對檔案知識管理的研究呈現階梯式遞增趨勢。另外,核心期刊發文量和獲中國優秀碩士論文的數量不斷攀升,說明學界檔案知識管理研究的理論水平不斷提高,對檔案知識管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和系統。圖1中擬合曲線表明:總文獻量在近十年中呈指數增長趨勢,增長速度較快;而核心期刊發文量和中國優秀碩士論文數的增長趨勢稍緩,大致呈對數函數增長,不難發現,論文質量和研究水平較高的文獻的發展還存在較大空間。說明:本文是在2009年12月底收集的文獻,由于數據庫收錄文獻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2009年的文獻數量是不全的。

查看全文

藝術設計基礎素描教學論文

【摘要】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基礎素描教學方式的探索與改革,拓展了這一基礎學科的訓練手段,同時教學理念得到了修正,成效是顯著的。筆者以為均衡地發展是藝術設計基礎素描教學應該堅持的方向。

【關鍵詞】素描教學;教學思路;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形象思維;創新思維;形式感

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中基礎素描教學方式的探索與改革實踐,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此項實踐包括了試驗性的課堂實踐與學術和教材上的探索.在此過程中同仁們反思以往的教學思路、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吸取國外藝術院校的成功經驗與做法,很多方面重新定位,重新構建。從起步到目前為止時間雖然不算太長,但從多方渠道了解到的教學現狀、教學效果以及社會實踐的反響來看成效是顯著的。

據本人在教學中所接觸到的教材.教學參考以及瀏覽各類相關出版物.經粗略的統計與歸納.我個人認為到目前為止其中三款藝術設計素描教學專著基本上可作為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改革,教材教參整編修正的兩個階段的代表。

首先是前期階段對藝術設計基礎素描教學較早著手改革的當推中國美術學院的王守中和許江二位教授.他們于2000年編寫出版了《從素描走向設計》這一專著,他們大膽創新,銳意進取,打破傳統的繪畫專業基礎素描教學的陳規舊俗約束,變更教學的內容與表現手段,以嶄新的教學理念來組織教學,注意開啟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潛能,很大程度上變再現性的觀察與表現為發現性、創意性的觀察與表現,注重物象的生長、物理及物質以及形式結構的表現。最為獨到的是他們在基礎素描中安排了聯想性、發現性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是為日后他們能夠逐漸具備隨機應變的“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的聯想創意表現才能。相比之下傳統繪畫專業的基礎素描訓練,由于強調的是整體的再現,重技巧、重宏觀,能夠引發靈感生成的細微之處卻被視而不見,是王守中與許江的《從素描走向設計》喚醒了人們的審美意識.讓毫不起眼的廢棄之物、腐朽之物也能“重然生命之火”.被他們注入新的形式、內涵要素的素描讓人耳FI一新。此專著面世后在學術界反響較大,對于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素描教學體系的重新構建,起到了較好的引領示范作用。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及藝術設計人員造型能力與審美素質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沒的。他們所推介的造型理念與訓練手段融入基礎素描的訓練中,使得之前的基礎素描教學與藝術設計相互脫節的不合理狀況得到了改善,促使基礎素描教學提早與設計實行了一定程度的對接。

在后期階段,北京服裝學院的安佳教授根據多年來該院設計基礎素描教學實踐所積累的經驗成果,于二00三年編寫出《素描基礎》這本現已被不少藝術院校設計專業作為教材、教參的專著。在教學的觀念上他認為素描是造型的基礎,通過訓練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塑造能力;其次是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用藝術的創意的眼光觀察體會自然;再其次因為訓練被注入藝術設計更為密切的內容,以認識對象為途經、以協調專業為目的,拓寬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造型藝術的綜合設計能力。在素描教學實踐與課程的建構上他將設計素描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結構素描的訓練,用以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觀察方法,提高對物象的認知能力;第二階段為凋子素描訓練,用以培養學生深入細致觀察與表現A然物象的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