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哲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21:50:3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態哲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態哲學

生態話語分析生態哲學觀研究

提要:生態話語分析是社會文化視域內生態語言學研究的主要路徑,強調“生態哲學觀”在話語分析中的指導作用。論文通過追溯生態哲學觀的形成背景和發展過程,指出其3個區別性特征,分別是個體性、科學性和歷史性。在此基礎上,論文系統闡釋生態哲學觀作為話語分析的倫理框架,在判定語篇生態屬性和引導人們日常行為實踐方面的作用和意義。鑒于生態哲學觀與話語建構的意識形態均屬哲學范疇,其研究邊界并不清晰,因此論文分別從階級性、觀念性和現實性3方面闡述生態哲學觀與意識形態的相同點。同時論文也從研究視角、社會語境層面以及對語言本體的依賴程度上區別生態哲學觀和意識形態這兩個概念,以厘清二者關系,為生態話語分析提供借鑒。

關鍵詞:生態哲學觀;話語生態屬性;意識形態

1引言

生態話語分析產生于全球環境危機頻發的背景下,旨在揭示引起生態破壞和社會不公的話語實踐,并積極找尋能夠促進生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話語實踐。其與話語分析的最大不同是生態哲學觀的參與。生態哲學觀(ecologicalphilosophy,ecosophy)最早由挪威哲學家ArneNaess(1995)提出,指與環境相關的一系列態度,價值和假說。這一概念的提出為判斷話語建構的意識形態是否符合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提供參照標準。論文首先闡釋生態哲學觀的個體性,科學性和歷史性特征,之后將生態哲學觀和話語建構的意識形態進行綜合對比,并系統梳理二者關系。

2生態哲學觀的屬性特征

生態哲學觀源于研究者對生物有機體與環境關系的科學理解,是生態話語分析的倫理框架,也是用以判斷人們的話語實踐是否符合生態系統良性運轉的重要尺度。無論是分析生態話語還是對話語進行生態分析,均有生態哲學觀的參與。通過追溯生態哲學觀的形成背景及發展動向,我們認為生態哲學觀具有3種屬性。一是個體性,即生態哲學觀并不是某一群體集體持有的、無意識的觀念;而是個體主動、有意識選擇的結果。黃國文指出,生態哲學觀是“由他們(生態話語分析者)的世界觀、哲學觀、價值觀、倫理準則影響和決定的”(黃國文2017:881)。研究者的生態哲學觀不同,其分析和判斷語篇價值屬性的倫理框架就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因而生態哲學觀體現個體差異性。盡管個體的生態哲學觀蘊含的具體價值準則有所差異,但它們都涉及人類與其他生物體及生物體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問題,是對同一主題的不同回答。二是科學性,即研究者對生態哲學觀的選擇并不是隨性而為的結果,而是在充分考慮生態系統的運作規律,在科學的實驗和嚴密的邏輯論證基礎上進行。生態倫理框架的建立需要研究者對現有的相關文獻進行批判性地閱讀,需要仔細觀察有益于環境保護的行為實踐,并廣泛吸取積極的、符合自然規律的生態理念。之所以突出生態哲學觀的科學屬性,是因為它在哲學層面分屬意識范疇,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也會反作用于物質世界。科學的、符合自然規律的生態哲學觀能夠引導人們做出積極的、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行為選擇,也能夠助力于解決當下的各類生態環境危機。相反,消極的、違背自然規律的生態哲學觀則會加劇日益嚴峻的生態危機,威脅人類的正常生存和后續發展。三是歷史性,即生態哲學觀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揚棄曾經主流的生態觀念之上,并在充分考慮當下生態理論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起來的。研究者對生態哲學觀的選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科技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而變化。通過追溯中國傳統哲學與外交理念,何偉和魏榕(2018)在研究國際生態話語時提出“多元和諧,交互共生”的生態哲學觀。生態哲學觀的個體性、科學性和歷史性特征決定它能夠成為生態話語研究的倫理框架和生態評價標準,也是生態話語分析存在和發展的最主要區別性特征。探究生態哲學觀的內涵特征是進行生態話語分析的前提。

查看全文

生態哲學思維范式分析

一、生態理性的起源及國內外主要觀點

“生態”的詞源可追溯于希臘語的“house”或者“environment”,起初是指家或者人們所處的環境,后來“生態”一詞發展成為有機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理性”是人類通過思考做出的合理行為的能力,因此,生態理性即作為有機體的人類在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下做出的符合理性的行為能力。按照經濟學家的解釋,人類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并非能夠直接實現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尤其在心智方面還存在著短期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本性,這就直接導致了人類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往往走向暫時趨利于人類的道路,在不斷的試探中總結經驗調整自身的行為模式。由此看來,生態理性反映了人類的受動性和主動性在與環境的反復互動中形成的一種適應性行為能力。國外關于生態理性內涵的探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德雷澤克認為生態理性指人類與環境構成相互依存和協調的系統結構,并且在人類與環境的互動下使系統向低熵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高序的穩定系統結構,這種觀點認為人類應該合理的控制自身行為,以可持續的方式作用于生態系統[1]。第二,以高茲為代表的生態馬克思主義認為生態理性是基于生態條件的經濟活動的效能限度,它反映的是生態文明時代適應環境的意識形態[2]。吉仁澤等人強調了人類的認知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不斷發展,并且形成人類做出反饋于環境信息結構的合理行為策略[3]。第三,哈耶克和史密斯認為生態理性體現了人類在自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產生的社會秩序,而這種社會秩序深深的植根于在此之中的個人,由此影響著人類對待生態系統的行為,它強調了社會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形塑作用[4]。國內關于生態理性的論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唐代興指出現代人類文明所沾沾自喜的由科學理性構建出的新技術革命文化,其直接催生了全球化的生態危機。因此,要應對形勢窘迫的生態危機,必須突破科學理性的瓶頸,構建生態理性[5]。種海峰認為生態理性是對人類現代性文化的批判與繼承,即通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理性思辨,將人類文明實踐引向新的方向,是人類文化理性進步的體現[6]。牛慶燕認為生態理性的思維范式包含三個層面:生態理性是系統有機的思維范式,生態理性是主體與客體相統一的思維范式,生態理性是事實與價值相契合的思維范式[7]。因此,總結國內外關于生態理性的論述可以看出,生態理性是現代人在認識、完善自身與自然界的過程中形成的,規范、約束和指導自我實踐活動的自覺意識,表現為對人類生存終極意義的真切眷注。這是一種追求全球生態系統安全的理性,它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智性分析與悟性體驗相統一的綜合性思維方式,它遵循最優化價值原則、追求限度性的和諧生活方式。生態理性會引起哲學、心理學和經濟學的廣泛關注,并且引導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展開。

二、生態理性、生態哲學與生態文明的邏輯關聯

工業革命帶來的直接結果是物質的極大豐富,但是過度追逐資本會導致工具理性的猖獗,并逐步建構成人類社會的主要理性形態,工具理性的過度擴張最終引起生態問題進而引發生態危機。生態環境是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生物的棲息、繁衍和發展的根基,人的自身發展離不開水、大氣、土地等自然資源,但是部分自然資源的增長是極其漫長的過程,當這種增長速度無法滿足人類發展需求時,就會反向成為人類發展的客觀制約因素。應該看到,古代四大文明古國的誕生都是基于充沛的自然資源,并且因為環境危機而淘汰的人類文明也比比皆是。例如,美索不達米亞區域起始的人口膨脹導致居住環境惡化,產生土地沙漠化、森林破壞、動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進而直接使該區域的人口急劇下降。因此,和諧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是人類永續發展的先決條件,當代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從而讓人們反思現有理性形式的可行性,以生態理性為基礎思維范式建構的哲學體系推動了全新的文明形式———生態文明。首先,生態理性指導著生態哲學的思維范式,促使我們對工業文明的哲學基礎進行反思。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與自然的共同演進中形成的現代化工業文明逐漸暴露出諸多弊端,生態理性在人類的反思與批判中應運而生,是對工業文明下人類觀念的超越。主要體現在:一是哲學自然觀的轉向,工業革命催生的人類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主從關系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轉變;二是生產范式的轉變,即從以現代科學為知識資源的征服性技術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向可再生環境技術轉變,最終實現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三是發展理念與目標轉向,生態理性下人類不再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單一效益,而是權衡經濟、生態、社會等方面的綜合效益,拋棄財富至上的價值觀念。因此,生態理性從某種意義上講孕育了生態哲學,促使人類通過對現代文明的批判與反思,為文明的發展方向予以哲學思考。其次,生態哲學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之基與實踐之源。生態哲學通過哲學的思辨指導綠色運動的開展,又不斷的發展生態哲學自身,以至于逐漸走向成熟。從生態哲學的內核來看,它顛覆了傳統主客對立的二元論,而是以人與自然共處的有機生態觀作為理論核心。生態哲學的發展為我們系統地認識自然、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更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指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德國哲學家薩克塞認為,人類在深入探究生態問題之后,逐漸跳出了追逐客觀物質欲望的深淵,推動了現代社會人生意義邁向更高境界[8]。毋庸置疑,生態問題關乎人類命運的延續,面對生態問題,就是人類理性深刻思考人何以存在的問題。這不得不促使我們對當代人類文明發展形態及其前途命運進行深刻反思,在工業文明窮途末路之際,人類必然會重新思考工具理性,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在生態哲學的引導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全新的實踐路徑。最后,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理性和生態哲學發展的價值歸宿與最終目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過程也能更好地推動生態理性的擴展覺醒、生態哲學的不斷完善。西方現性的精神啟蒙無不散發著人類至高無上的地位,自然不再是人類敬畏的對象,而是在人類通往自由彼岸必須要克服的障礙。與此同時,人類對社會文明程度的衡量標準以人類戰勝自然能力的強弱為劃分,在現性以從必然實現自由的思想引導下,不斷刺激人類增強自身控制自然之力,并最終完全實現支配自然。因此,工業文明的思維范式就是工具理性與資本邏輯結合后的無限謀利理念,工業文明的生態危機實質上是其哲學基礎的危機。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在生態理性思維范式引領下、在生態哲學理論指導下的生態實踐行為,是生態理性覺醒和生態哲學發展的價值歸宿。同時,我們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中,也能更好地完善生態理性與生態哲學的發展。因此,生態理性、生態哲學和生態文明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生態理性是思維范式先導,它的覺醒能夠促使人類對傳統工業文明哲學基礎進行反思,構建新的哲學體系;生態哲學是理論實踐基礎,它是在生態理性引導下對工業文明哲學基礎的反思與批判;生態文明是終極價值歸宿,也是生態理性覺醒與生態哲學發展的具體實踐,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能反過來促使生態理性與生態哲學的完善。

三、探尋生態理性的實踐路徑,推動生態哲學與生態文明的新發展

首先,應當塑造和培育生態理性的人格。理性是人所獨有的能力,生態理性最終必須轉化為生態理性人格(生態人)。相較受生物本性和自然本性驅使的“自然人”,生態人更強調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的主體性;同時,相比資本邏輯主導下的“單面人”,生態人突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對于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生態價值和社會意義;與經濟理性支配而形成的“經濟理性人”相比,它要求人類承擔起保護自然的歷史任務。因此,我們需要完成生態理性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機結合,讓生態理性成為核心價值觀的內在滋養,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生態理性的社會實踐??偠灾?,培育和發展生態理性,是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理論基礎。其次,應當構建和弘揚生態經濟理性。生態經濟理性就是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在經濟物質發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必須弘揚生態經濟理性,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改變傳統粗放式生產模式,盡可能降低能耗、環境污染而獲得高質量的經濟產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也只有充分考慮生態效益的經濟發展,才能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持續性。再次,應當審視和彰顯生態科技理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將生態理性融入科技理性中去。首先,要求人類必須扭轉形而上的機械自然觀,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調解人與自然有機系統的內部矛盾。其次,要求我們實現科技價值觀念的生態轉向,將生態價值尤其是生態道德引入到科技理性中,以此維護人在自然實踐中的合理行為。同時,要依靠21世紀新科技革命的發展趨勢,實現科技體系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21世紀以新一輪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為代表的科技與產業變革在眾多領域都將實現生態化、智能化的轉向,這也是我們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最后,在工具技術理性和生態理性之間保持合理的張力。目前,我們將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源多是推給了工具理性,然而適當尺度的工具理性是推動社會進步中力量,之所以導致生態危機,是資本與工具理性的深層纏繞,致使工具理性失去限度。在資本的操縱下,人類逐漸喪失了主體性,被裹挾著追求無限增長的物質欲望,生態危機也就從中“應運而生”。20世紀60年代,生態危機造成的危害促使人類反省對待自然的粗暴行徑,生態意識的覺醒使人類開始重新思考工具技術理性。相比而言,生態理性是新生兒,思想體系還尚未成熟,依然未能完全擺脫技術理性框架。但是,理論總是在實踐中才能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生態理性也會隨時代的發展得到修正,一旦新的思想發展成熟,舊的問題就會消失。

查看全文

生態哲學論文

一、生態哲學產生的背景

20世紀是工業文明發展達到登峰造極的一個世紀,社會勞動生產力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飛速發展,全球人口持續膨脹,社會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然而,這些所謂的繁榮景象相對來說都是局部的,是有代價的,那便是大氣水體污染、地球增溫、土壤侵蝕、糧食能源和其他資源短缺,人類已經被迫淪落到四面楚歌、危機重重的地步了,生存環境不斷地變得惡化。大自然不再像往日那樣溫順地按照人類想要的方式發展,于是它便開始瘋狂地向人類報復,生態嚴重破壞、環境不斷污染、資源日益變得枯竭,從而導致大自然朝著不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而這時人類方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去改造和征服自然,應該尊重和保護大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和諧地相處。與此同時,人類為此而采取了大量而廣泛的行動,爆發了一場又一場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宗旨的生態運動。緊接著生存的本能使得一些有識之士透過由于人類行為而導致環境問題的表面現象,從哲學的高度以批判的精神和反思的態度去審視人們自身對待大自然的態度,進而去研究和探尋引起生態危機的本質原因,從而可以探索出關于人與自然的在未來的關系。所有的這些行為其實都是人類想要向前進步和發展的必要前提。有關這方面形成的一些理論成果也深深地影響著人類自身的文化命運,不僅為人類的當代同時也為下一代的文化創造注入了新的動力。當今,通過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自身的反思,我們應該從哲學的視角來重新認識自然、社會、人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對于人類應該怎樣更好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深刻啟發。改進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緩解人與自然的尖銳矛盾,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生態系統和諧平衡有序,這便是生態哲學的終極目標。

二、生態哲學的內涵

生態哲學實際上是一個理論體系,分別由生態哲學本體論、生態哲學認識論、生態哲學價值論和生態哲學方法論這四個部分有機構成。生態哲學本體論是生態哲學最根本的問題,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來看,世界既不僅僅指客觀的自然界,也不是單純指人類世界,而指的是作為整體的“自然—社會—人”的復合生態系統。人與自然是相互作用的,既表現為自然的人化,也表現為人的自然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態哲學認識論突破了傳統的人類中心論,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主宰自然的世界中心,而是作為生態系統中的其中的組成部分,與自然是相互聯系、影響與依附的關系,共同構成世界乃至宇宙的有機整體。生態哲學價值論則認為自然不僅具有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的外在價值,或者叫做工具價值,還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內在價值。人類的實踐與認識活動只有在正視自然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相統一后,才可能促使人類社會與大自然的協調發展。生態哲學方法論主張用生態思維,即生態觀點來認識和解決問題。提倡人們用辨證的思維方式來思考人類以及其他生物與生態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建立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的核心價值。

三、東方的生態思想

“天人合一”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有關生態方面的核心思想,是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傳統。其中,特別是以對天、地、人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反思為主。再加上我國是傳統的農耕社會,對氣候、天氣的依靠性很大,因此“天人合一”作為我國哲學的基本內核,貫穿始終,超越時空,并且影響著中華傳統文化,最終形成深層內涵:一直在追求和執著于宇宙自然與社會人生的親和、統一的境界。同時,作為一種精神觀念已經融入進了我們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學藝術中,融入進了中國人的日常思維方式中,從而形成了代表我國文化的民族形式,如“天人相參”的思想。儒家文化強調人與自然之間要和諧相處,認為人類社會與宇宙自然是協調統一的。在儒家學者看來,人作為自然界中的某一組成部分,應該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與自然對立,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道家將尊重自然規律作為自己的最高準則,與儒家強調的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同,認為人必須遵從順應自然。老子的相關思想理念是最接近生態倫理的,他最先表達了有關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彼鲝執?、地、人三才都統一于“道”也即自然,從而提出了“齊同萬物”的觀點和“重人貴生”的理念,同時從宇宙的整體性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生態倫理思想。佛教雖起源于印度,但是卻在中國得到發揚光大,其中漢傳佛教便是中國與印度文化相融合的最好例證。佛教中的“緣起論”闡釋出的“整體共生”的生態觀便是以系統性、相關性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認為自然萬物與人之間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著,它們之間應該是一種彼此依存、互及互入的關系。

查看全文

生態哲學思考論文

【摘要】當代人類的全部生存危機產生的根源是無限度論哲學思想。這一哲學思想的內在精神支撐力,是其觀念理性向理性的共謀;它的基本思想是人類中心論、物質幸福目的論、消費主義生活方式,物質霸權主義行動綱領和技術理性行動原則。21世紀要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生存的危險處境,必須創建起以生態理性為價值支撐的、融會貫通人類精神原創智慧、體現人類精神要求和人類未來方向的限度論哲學思想,這一新型哲學思想的整體認知方向是“萬物有靈”,其基本生存法則是生生不息,其生存目標是物質與精神協調幸福觀;其行動綱領和行動原則是(、社會、人文)環境生態主義和(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當代與后代之)整體互動原則。

【關鍵詞】限度論生態理性生生精神限度生存限度生存原則

在地球上,人以及所有生命既生存在一個無始無終的宇宙之中,又生存在一個有邊有限的世界里,這是因為,整體之于個體始終是無限度的,而個體之于整體則永遠是限度化的。生命、物種、人以及地球之于世界,始終是個體之于整體,所以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一個限度的世界,當我們的行為與活動超出了世界所給予的限度,必然導致整個世界生態失去平衡――而形成生命存在的災難性根源。本文即是從此出發,通過在考察形成當代人類生態危機的無限度論認知-思想根源的基礎上,嘗試重建限度地存在的生存觀、倫理理想和行動原則,以為當代人類消解生態危機提供新的視野、態度和。

一、無限度化生存的當代危機

自近代革命以來幾百年間,由于其無限度化的生存追求,累積出當代人類全球化生態危機。這種整體性的生態危機,首先表現為生命系統出現多樣性銳減狀態和非平衡化的分離狀態,生命的這種多樣性銳減狀態和非平衡化的分離狀態直接來源于:(1)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對動物世界的生命予以狂捕濫殺;(2)生命的故鄉――森林,日益變成了沙漠;(3)污染和生活污染對生命系統的全方位侵襲:這些大量排放的污染不僅使水變成了有毒物質,而且更空氣變得不干凈與不清潔:“由于人們不再擁有清潔的空氣,只得把清潔空氣包裝起來送給他們。在城市中安裝起像電話間的氧氣室,使居民可以花錢呼吸氧氣。這難道就是明天所有城市將出現的情景嗎?我們是不是如此地破壞了自然給予我們的遺產,因而我們將死于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保?](4)化學藥品和化學工業品的廣泛使用,使人生活在一個“癌變的世界中”[2]

其次,整個地球上的生存資源系統遭到根基性的破壞,生命與生命之間、資源與資源之間失去了存在意義上的關聯性,使它們之間的活力消失或生命停止:“環境危機就是個標志:生命和它的周圍事物之間精心雕琢起來的完美的適應開始發生損傷了。由于一種生物和另一種生物之間的聯系,以及所有生物和其他周圍事物之間的聯系開始中斷,因此維持著整體的相互之間的作用和也開始動搖了,而且,在某些地方已經停止了。”[3]

查看全文

易傳生態哲學論文

《易傳》是由十篇不同文字組成的解《易》的著作系統,包涵著豐富的哲學思想,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究天人之際”,并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思路。應當說,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即“天人關系”問題在《易傳》中表現得最為突出,中國哲學思維的有機整體性特征在《易傳》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人們把這種有機整體觀說成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但這種和諧統一是建立在《易傳》的生命哲學之上的,這種生命哲學有其特殊意義,生態問題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講“天人之際”首先必須講“天”,但“天”究竟是什么?歷來有爭議。在《易傳》中,明顯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內容,“天”或者是神,或者是自然界。但是從《易傳》各篇的論述來看,答案似乎是明確的。

《易傳》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如果天、地相對而言,天泛指地面以上的整個天空,如果再分而言之,大體上又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當時人們所能觀察到的宇宙空間,似與天文學、宇宙學有關;一是指地球以上的大氣層,似與氣象學有關。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易傳》中都有論述,前者如日、月、星、辰,后者如風、雷、雨、露,等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易傳》在談到“天”之諸象時,都與生命現象有關,如“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彖傳》)、“天地變化,草木番”(《坤·文言》)。如果天、地合而言之,則常常以“天”代表天、地,亦即代表整個自然界。在《易傳》看來,天地間的萬物皆“統”之于天,地與天相輔相成,不可缺一,但地畢竟“順承天”,因此,天能夠代表天地自然界。以天為最高神的思想,在《易傳》中已經基本上沒有了。

地與天相對而言,指人類和一切生命生存于其上的大地,它是人類賴以存在的家園。沒有任何一種生命是能夠離開大地的,天空中飛鳥也不例外。天地乾坤如此重要,所以《易傳》稱之為“易之門”,“易之蘊”,從這個意義上講,“周易”就是講天地自然界的,天地自然界即是“易”之所蘊涵,這是一個分析的命題。正如《系辭上》所說:“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薄兑讉鳌凡粌H用天、地代表自然界(亦可稱為宇宙自然界),而且看到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意義,這才是《易傳》“自然觀”的特點。它是從人的生命存在出發去理解自然界的。乾卦之《彖傳》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坤卦之《象傳》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比f物的生命來源于天,生成于地,正因為如此,《說卦傳》將乾、坤二卦視為父母卦?!扒?,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边@所謂“父母”,是指宇宙自然界這個大父母,不是指人類家庭中的父母,是講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不是講人類自身的血緣關系。當然,這里的父、母二字是從人類引伸而來的,因此有人說《易傳》對自然界的看法是一種“擬人化”、“移情說”,并進而歸結為原始神秘主義。

我們說,這種比擬確實具有某種“原始性”,因為它是從人類生命的最原始、最初始的根源而言的,但是如果把這說成是人與自然混而不分的神秘主義,則是有問題的。因為《易傳》不僅明確區分了人與天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材”學說(下面還要討論),而且肯定了人的主體精神。《易傳》講天人關系,常常用比擬的方法,(“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比類”、“擬議”等等),這里有深刻的哲學道理,并非一般的自然哲學語言或認識淪的邏輯語言所能說明。因為它處處都關心生命問題,關心人的問題,講自然界也是從人與自然界的生命關系立論的,不是將自然界單純地看作一個“對象”。

查看全文

綠色生態設計哲學分析

摘要:近年來,工業的高速發展不僅僅帶來了文明,也對自然環境與生態平衡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壞,也使人類與生存空間之間的矛盾越發突出。人們開始考慮把居住環境作為一個統一體,隨之提出了綠色設計??茖W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現代空間設計水準和理念的不斷提升,在從哲學本體論的層面而言,以人為核心的價值觀是對于人的主體性地位的確立,同時家居空間設計的綠色生態設計理念遵循著美學、光學、生態學的基本規律與原則。綠色生態設計理念本身反映著生態美學的和諧生態價值觀,反映著建筑與文化的有機融合,體現著科技發展與科學發展的統一。

關鍵詞:綠色生態設計;哲學;和諧;文化;發展

綠色室內設計是以保護地球生態和對人類生活生存環境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新型設計,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輕地球的負載,并使得人類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健康。在進行室內設計時,利用自然的元素與天然的材料來創造自然質樸的室內環境,在此過程中注重強調自然材質肌理的運用,著重表現纖維植物、竹類、木材和金屬等。對于那些含有對人類身體有傷害的放射性材料一律禁止使用,像含苯的石膏板、涂料或者是含甲醛的粘膠劑等這些都是不允許出現的。

一、室內綠色生態設計的興起的價值原因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保理念的提高,我們對環保和室內設計的結合越來越重視。這些體現最為顯著的是人們對自己居住空間材料的運用以及居住環境的設計?,F代建筑和設計的發展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逐漸脫離人的主體性的價值準則,而成為追逐利益的工具。狹窄、單調的家居空間設計不但不會帶來身心的休整,反而壓抑著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對于建筑本質的回歸,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家居空間設計的人本性,現實表現為人們開始注重選擇使用環保的木地板以及很多的實木家具,摒棄了傳統的大芯板、壓縮板、膠合板等一些威脅我們健康的材料。據調查研究表明,人待在室內的時間是最長的,大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所以人們對于室內空間環境的要求有很大提高,雖然科技的迅速發展使我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變,讓人類的生活也變的便捷。但我們在享受有利的一面的同時也要接受不利的一面,我們所使用的裝修材料、家具、油漆等都會散發很多有毒的氣體,嚴重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

二、家居空間中綠色生態設計的哲學理念

查看全文

傳統生態哲學構建現代生態倫理模式

今天,當人類面臨環境和生態危機的時候,人們重新審視人和自然關系,認識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還必須承擔人對自然進行保持的道德義務和道德責任。因此,我們必須擴展道德功能的領域,把傳統道德調整人和人之間關系擴展到調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關系,重視道德保護環境、保護自然的功能。中國傳統哲學中豐富的生態思想內涵和西方生態倫理構建過程中的東方轉向和,說明中國傳統生態哲學隊當代生態倫理的建構具有重要的啟發。

一、現代生態倫理學的興起及其東方轉向

現代生態倫理學是在人們反思人的自然的關系中產生的。生態倫理學興起,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早期,英國哲學家邊沁第一個主張把道德范圍擴大到動物,他認為感受苦樂的能力是獲得平等權利的根本特征。1864年,美國學者喬治•帕金•瑪什在《人與自然》一書中首次從倫理學角度探討自然保護問題。1923年史韋茲出版《文明的哲學:文化與倫理學》一書,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后來又提出把道德關懷擴展到一些生物,要求對所有生物行善。(《敬畏生命:50年來的基本論述》)1933年,萊奧波爾德(AldoLeopold)發表了《大地倫理學》一文,提出將倫理作為輔助手段管理自然,拓展傳統倫理學到自然領域的觀點,并在1949年出版的《大地倫理學》一書中提出了生態倫理學的概念,創立了生態倫理學,把倫理學的研究范圍擴展到人與大地的關系,人為人是自然界共同體的成員,應該承認人以外的實體固有的權利,并且確立了生態倫理的科學基礎和價值取向。上個世紀6、70年代以后,由于美國生物學家卡遜《寂靜的春天》和羅馬俱樂部的報告《增長的極限》帶來的對全球生態危機的更廣泛共識的形成和世界生態運動的深入,生態倫理思想也走向系統化。1979年,哈格洛福、羅爾斯頓等人創立了《環境倫理學》學刊,成為該學科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牌。1986年泰勒(P•W•Taylor)的《尊重自然》一書問世,他主張生命體由于各具其“固有的價值”,自然界的存在并不簡單地是我們開發利用的對象,也不能將自然生物僅僅當作是我們利用和消費的資源。美國學者羅爾斯頓1986年出版了《哲學走向荒野》一書,論證了生態倫理學的合理性,呼吁應當將所有地球上的自然存在——大氣層、巖石圈、地質層、生態圈等都看作是與人具有同等價值和生存權利的存在,應當將道德權利賦予這些存在物。納什(R•F•Nash)在1989年出版的《自然的權利》著作中指出權利不是人的特權,還應包括動物、植物、土地,甚至所有自然的無機物體。1992年日本倫理學家丸山竹秋發表《地球人的地球倫理》一文,提出地球倫理學以人的生存和地球要素(環境保護)為最大和最終目標。生態環境倫理道德的建構,標志著人類道德的進步和完善。它超越了以往狹獈的人類中心主義的視野,積極擴展倫理的范圍,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納入到倫理關懷的范圍,用道德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新時代人類處理環境和生態問題的新視角、新思想,也是人類道德的新境界。在現代生態倫理學的構建過程中,學者們不斷反思西方文明模式,反思人對自然的粗暴統治所造成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他們把生態危機的根源歸咎于西方文化主流中的主客二元分立的本體論、人類中心主義的認識論和功利主義的價值觀。他們以現代環境運動作為其現實基礎,以現代生態學作為其科學依據,以后現代主義及其它人文主義的思想作為其理論來源,力圖建立一種包括人、自然乃至宇宙在內的整體主義的生態價值觀,用生態倫理來重新界定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構筑現代生態倫理的過程中,由于看到西方主流思維方式的狹隘性,現代生態倫理學家在尋求構筑生態倫理的思想資源時,紛紛把目光轉向了東方文化,他們認為東方文化特別中國傳統哲學中包含了十分豐富的“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思想。著名學者F.卡普拉(F.Capra1938——)認為佛教、道家、儒家、禪宗等中深蘊有各種生態智慧,他曾說了一個廣為流傳的評價“在諸偉大傳統中,據我看來,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態智慧,它強調在自然的循環過程中,個人和社會的一切現象和潛在兩者的基本一致?!爆F代生態倫理學的創始人施韋茲和羅爾斯頓等也十分推崇中國傳統文化蘊涵的尊崇自然、道法自然的生態智慧,老子、莊子、孔子、荀子、墨子、孟子等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名字及其有關著述經常出現在他們的著作中。施韋茲說:“屬于孔子(公元前552-前479年)學派的中國哲學家孟子,就以感人的語言談到了對動物的同情。老子(公元前6世紀)學派的列子認為,動物心理與人的心理的差別不很大,即沒有象人們通常所想象的那么大。楊朱(應是‘程朱’,指程顥、程頤、朱熹)反對動物只是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見,主張它們的生存具有獨立的意義和價值。”國際環境倫理學會主席、美國哲學家羅爾斯頓指出,東方傳統文化思想對倫理學的理論突破有所幫助,“在這方面似乎東方很有前途。禪宗佛教有一種值得羨慕的對生命的尊重。東方這種思想沒有事實和價值之間或者人和自然之間的界限。在西方,自然界被剝奪了它固有的價值,它只有為工具的價值,這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而增加的價值。自然界只是人類開發的一種資源。但是禪學不以人類為中心的。它不鼓勵剝削資源。禪宗佛教懂得,我們要給予所有事物的完整性,而不去剝奪個體在宇中的特殊意義。它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學和生命的神圣統一起來?!?/p>

源于西方的生態倫理學的這種轉向,說明了我國傳統生態哲學思想和現代生態倫理追求具有內在一致性。通過挖掘和梳理我國傳統文化的生態倫理思想,能夠對現代生態倫理的構建提供寶貴的思想資源和啟發。

二、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態倫理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儒、道、釋、法、墨各家都有深厚的思想資源,盡管各家學說分立,但是也有著共同的特征:以非人類中心主義的世界觀為基礎,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關注生態、珍惜生命。天人關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中國傳統哲學以崇尚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基本精神,對人與環境關系的高度重視形成了中國文化的生態傳統。

查看全文

人學視域下生態文明哲學思考

摘要:將生態文明拆分來看,生態是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聯系,是按照自然規律發展的;而文明是人類社會獨有的,是人類文化創造的積極成果。生態本身無所謂文不文明,只有當它與文明相結合之后才具有人學意義。從這個角度看生態問題就是人類問題,所以從人學的角度進行審視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人學;生態文明;工業文明;利己主義;人類中心主義

生態文明建設主體是人,從人學角度研究生態文明建設主體、反思生態困境、構建生態文明理論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從反思工業文明帶來的生態困境出發,尋找建構生態文明理論的人學依據,最終將生態文明理論進行人學意義上的創新實踐。

1對工業文明的生態反思

1.1工業文明背景下生態觀的人學依據。工業文明出現之前,人與自然并不分開談及,更無所謂與人分開的自然概念。工業文明出現之后,人與自然相分離,人類變成與自然相對的理性存在物,人類中心主義成為工業文明以來最核心思想。人類中心主義認為在這個宇宙中人類才是至尊榮耀的,擁有絕對目的主體和絕對理性主體兩個身份,而自然界只是滿足人類物質需要、具備有用性的一種客觀實在[1]。這種界定彰顯出人類中心主義以滿足人類利益為中心任務,內在包含利己主義與整體主義兩種誤區,下面逐一說明。1.2利己主義生態人學觀。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尖銳、人與自然關系不斷緊張,人類中心主義并不像過去那樣對自然進行強力控制,而是變成“弱式人類中心主義”,即反對絕對人類中心主義、反對個體化利益和絕對化利益,以人類整體利益為中心評價行為正當與否并主張對自然進行適度合理開發。這是一個有意義的轉變,因為它改變了以往對待自然狂妄態度。但不得不承認弱式人類中心主義還是沒有改變以利己主義為核心規定人進而規定自然界的價值觀。除此之外,以利己主義規定人的人類中心主義還面臨兩個困境:第一,以利己主義為核心價值觀是否能真正保護自然環境?不論是強式人類中心主義還是弱式人類中心主義,核心都是以利益為中心并對自然加以控制。其實我們并不糾結于是否以人類為中心,而是糾結于“利益”作為衡量道德善惡的標準。如果利益二字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雖然存在人類理性力量調和,但這種以利益作為追逐對象的人類只能是利己主義、具有生物性質的人[2]。如此一來,不論一個人有多么高尚,離開了利益也就失去了保護自然的動機,自然界也就無法逃脫淪為人類利益附屬品的命運。第二,以利己主義為核心價值觀是否真正帶來人類社會行為進步?事實證明,世俗、奢侈的利己主義價值觀滋生出奢侈消費的種子。奢侈,就像是非法情愛嫡出的孩子,隨著他的出世,資本主義也隨之產生[3]。工業文明帶來消費社會,而利己主義形成奢侈生活方式向各個社會階層蔓延。這種奢侈消費伴隨奢侈需要,導致人們對自然資源更大規模進行索取。利己主義看似滿足人類需求,成為人類發展更高級表征,實際卻為人類釀造更大災難,這并不是一種進步,而是一種倒退。1.3整體主義生態人學觀。人類中心主義從人類整體利益出發,看似有理,實際卻大大超出具體利益,具有欺騙性。這種欺騙性體現在,真實可觸碰的利益都是具體的,而抽象、超越局部利益的人類整體利益并不存在。想讓人類活動從人類整體利益出發,消除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對立,只有消滅生產、生活資料私有制,實現共產主義制度,但這在今天并不現實[4]?,F實中存在很多具有差異性和相互抗爭性的不同利益主體,他們更愿意從實實在在的特殊利益與短期利益而不是抽象整體利益出發來處理環境問題。正如馬克思所說,少數人靠多數人的勞動滿足自身需要,這些少數人得到發展權;而那些多數人,他們卻要為迫切需要的東西進行斗爭,實質上,多數人發展可能性被耽擱了,能真正受益、壟斷發展的只是少數人[5]。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環境問題上相互推諉、呼喊著“全人類利益高于一切”口號掩蓋弱勢群體的聲音、隱藏資源分配不公事實,人類整體主義所代表的正是這部分人的利益。必須明確,西方發達國家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國家資源為代價獲得本國發展是極不道德的,他們對自身錯誤并不自知,反而更加蠻橫責難發展中國家減緩甚至停滯經濟發展。從這個角度看,整體主義就成為發達國家阻礙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理論依據,歷史也已證明這一點。所以整體主義并不能真正立足人類整體改善生態環境。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構的人學維度

查看全文

生態化學理念下教育哲學

葉圣陶先生所說的“生活化教育”的境界是生態的,《學記》中所說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境界是生態的,肖川先生所說的“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的境界也是生態的。新課程背景之下,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應該是和諧的、互動的、生態的,高中化學教育也不例外。它應是以“對話”為載體,以溝通與交流為基本特征的動態行為。生態化學教育理念下的“對話”其實只是一個隱喻,意思是使師生保持一種平等、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對化學未知領域與對象的探索中,通過合作交流、激發提升,從而達到拓展視野空間、優化認知結構、升華人生境界的功效,并在對化學教育問題的追問中發展為一門“教育哲學”。教育生態學是20世紀60-70年代在英美等國家興起的新興邊緣學科。生態學原本只是屬于自然生態學的范疇,后來,生態學的基本原理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并從自然科學領域延展運用到教育科學領域。“生態化學”則又是教育生態學的一個分支,它是由教師、學生、教學資源、教學信息流、教學手段等多要素構成的一個具有信息傳遞功能和一定結構的基本系統。這其中“對話”為師生、生生、生本交互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條件,使得新課程下的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富于創造性的“視界交融”過程。“對話”———作為一種平等互動的課堂認知方式,最好地契合了“生態化學”的本義,相對于傳統的“獨白式”教學而言,廣義的對話并不是一種具體的化學教學模式、方法或技術,而是一種融教學價值觀、知識觀與方法論于一體的教學哲學。對話是教學主體之間思維的碰撞,智慧的交鋒,是一種創造性行為活動。有效的化學學習就是通過思想與思想的撞擊,情感與情感的交流,知識與知識的鏈接來達成的。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造力被激發,智慧的火花被點燃。

一、“對話”是生態化學課堂實施的新需要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也就是說教育不像一部有序運轉的機器,而更像是有機的生態系統。既然是生態系統,那就是有生命的、動態的、結構多元的……隨著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更多地開始關注學生的生存方式、關注學生的心理世界、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關注學生心智發展特點,而對話教學能夠比較好地將這些對學生的種種“關注”統一在具體的教學中。變教材、教本為對話文本和溝通橋梁,使新課程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真正走進對話時代。

1.“對話”是生態化學教學模式變革的需要新課程背景下對化學教育真諦的深度追尋,教學價值觀念的嬗變,迫使人們重構具有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在教學論層面上,其核心問題就是要改變傳統化學教學中以“講授法”為主導地位的教學,引入如“實驗法”、“探究法”、“情境體驗法”等,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培養能“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諧發展的人”作為最重要目標。生態化學觀就是要“讓課堂回歸自然,組織一個健康的課堂生態系統,不僅給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機會,也給予學生可持續發展、終身發展的機會。”在課堂生態系統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民主的、平等的“對話”關系,并通過“對話”來維持良好的學習生態,讓課堂回歸自然、回歸生活,使學生在動態開放的過程中發揮潛能、體驗自我價值。

2.“對話”是生態化學有效教學實施的需要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應當是一種有效互動,是化學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這也是“對話”型化學生態課堂的建立依據。生態化學下的課堂是教師、學生、教學資源之間的對話過程,盡管當下的化學課堂已經開始關注師生的對話,但還普遍存在著對話重心知識化、內容預設化、過程形式化等弊端,使化學課堂教學很難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以保證知識的主動建構,課堂中如拋出“濃、稀硫酸鑒別思路和解決策略”等能讓學生充分對話的問題,就可以有效地激發起他們的思維。生態化學理念主張課堂實施對話教學,強調通過對話使得學生創新知識、生成個性、豐滿人性,順應高中化學新課程以“對話文化”為主導的教學哲學。

3.“對話”是生態化學教學價值體現的需要生態課堂是師生一道來重新“發現”科學真理的平臺,是課堂教學價值的必然體現。新課程下化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不是把別人的“現成知識”接受下來,而是把知識變成探究對象,在解決理智問題與生活世界中的問題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思想和體驗。因此,生態化學理念下真正的知識學習從來就不是孤立進行的,必然伴隨學生新思想、新體驗的誕生,是創造新知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生態化學從感性向理性的華麗轉身使得“對話”不再僅僅流于形式,而是成為了一種心靈的對視和溝通。如“化學教學中常見的中毒事故和你的感悟”對話話題,能讓學生從傳統課堂的“無話可說,無話想說”,到民主課堂的“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再到生態課堂的“有話敢說,有話會說,”這既有助于知識的創造,又是知識本性的必然要求。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說“沒有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對話作為一種教育精神和原則,使新課程下化學教學的要素在對話中被賦予了創新的意義。

查看全文

中西生態倫理觀念差異的哲學研究

【摘要】中西生態倫理比較研究實質是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在生態領域的對壘,不能預設前提,只能從哲學基本問題出發,才有比較研究的意義。本文主要從以上觀點出發,探討下中西生態倫理的思辯性。

【關鍵詞】生態倫理;第一性

恩格斯在總結哲學史的基礎上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彼季S是人類在生物界的特權,脫離人類就不存在哲學的基本問題,也不會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是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物質存在,當然這個定義不是哲學概念里的物質。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的不同,造成了中西生態倫理觀念的差異,本質上還是哲學基本問題。

1人類中心論與非人類中心論

當下,中西方學術界普遍認同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視為生態倫理研究的基本問題。這一問題在學界表現為人類中心論與非人類中心論的爭執,爭論的實質是以什么為標準和參照系來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1.1狗在中西倫理觀念中的不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