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話語分析生態哲學觀研究

時間:2022-04-22 03:10:11

導語:生態話語分析生態哲學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話語分析生態哲學觀研究

提要:生態話語分析是社會文化視域內生態語言學研究的主要路徑,強調“生態哲學觀”在話語分析中的指導作用。論文通過追溯生態哲學觀的形成背景和發展過程,指出其3個區別性特征,分別是個體性、科學性和歷史性。在此基礎上,論文系統闡釋生態哲學觀作為話語分析的倫理框架,在判定語篇生態屬性和引導人們日常行為實踐方面的作用和意義。鑒于生態哲學觀與話語建構的意識形態均屬哲學范疇,其研究邊界并不清晰,因此論文分別從階級性、觀念性和現實性3方面闡述生態哲學觀與意識形態的相同點。同時論文也從研究視角、社會語境層面以及對語言本體的依賴程度上區別生態哲學觀和意識形態這兩個概念,以厘清二者關系,為生態話語分析提供借鑒。

關鍵詞:生態哲學觀;話語生態屬性;意識形態

1引言

生態話語分析產生于全球環境危機頻發的背景下,旨在揭示引起生態破壞和社會不公的話語實踐,并積極找尋能夠促進生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話語實踐。其與話語分析的最大不同是生態哲學觀的參與。生態哲學觀(ecologicalphilosophy,ecosophy)最早由挪威哲學家ArneNaess(1995)提出,指與環境相關的一系列態度,價值和假說。這一概念的提出為判斷話語建構的意識形態是否符合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提供參照標準。論文首先闡釋生態哲學觀的個體性,科學性和歷史性特征,之后將生態哲學觀和話語建構的意識形態進行綜合對比,并系統梳理二者關系。

2生態哲學觀的屬性特征

生態哲學觀源于研究者對生物有機體與環境關系的科學理解,是生態話語分析的倫理框架,也是用以判斷人們的話語實踐是否符合生態系統良性運轉的重要尺度。無論是分析生態話語還是對話語進行生態分析,均有生態哲學觀的參與。通過追溯生態哲學觀的形成背景及發展動向,我們認為生態哲學觀具有3種屬性。一是個體性,即生態哲學觀并不是某一群體集體持有的、無意識的觀念;而是個體主動、有意識選擇的結果。黃國文指出,生態哲學觀是“由他們(生態話語分析者)的世界觀、哲學觀、價值觀、倫理準則影響和決定的”(黃國文2017:881)。研究者的生態哲學觀不同,其分析和判斷語篇價值屬性的倫理框架就不同,得出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因而生態哲學觀體現個體差異性。盡管個體的生態哲學觀蘊含的具體價值準則有所差異,但它們都涉及人類與其他生物體及生物體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問題,是對同一主題的不同回答。二是科學性,即研究者對生態哲學觀的選擇并不是隨性而為的結果,而是在充分考慮生態系統的運作規律,在科學的實驗和嚴密的邏輯論證基礎上進行。生態倫理框架的建立需要研究者對現有的相關文獻進行批判性地閱讀,需要仔細觀察有益于環境保護的行為實踐,并廣泛吸取積極的、符合自然規律的生態理念。之所以突出生態哲學觀的科學屬性,是因為它在哲學層面分屬意識范疇,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也會反作用于物質世界。科學的、符合自然規律的生態哲學觀能夠引導人們做出積極的、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行為選擇,也能夠助力于解決當下的各類生態環境危機。相反,消極的、違背自然規律的生態哲學觀則會加劇日益嚴峻的生態危機,威脅人類的正常生存和后續發展。三是歷史性,即生態哲學觀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揚棄曾經主流的生態觀念之上,并在充分考慮當下生態理論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起來的。研究者對生態哲學觀的選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科技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而變化。通過追溯中國傳統哲學與外交理念,何偉和魏榕(2018)在研究國際生態話語時提出“多元和諧,交互共生”的生態哲學觀。生態哲學觀的個體性、科學性和歷史性特征決定它能夠成為生態話語研究的倫理框架和生態評價標準,也是生態話語分析存在和發展的最主要區別性特征。探究生態哲學觀的內涵特征是進行生態話語分析的前提。

3生態哲學觀與意識形態對比

3.1相同點。生態哲學觀反映個體對環境污染、資源過渡開發、全球變暖等問題的看法和態度,為生態話語分析提供倫理框架。與此同時,生態話語分析也關注話語建構的意識形態特征。意識形態最早出現于法國哲學家DestuttdeTracy所著《意識形態的要素》一書中,旨在為一切觀念的產生提供哲學基礎。生態語言學繼承意識形態最樸素的定義,即認為它是有關世界現實的思想體系。同時也強調,它是“為社會中的某一特定群體所集體持有”(Stibbe2015:23)。生態哲學觀與意識形態同屬哲學中的意識范疇,能動地反映客觀物質世界。它們的相同點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首先是階級性。意識形態與生態哲學觀的形成均受社會階級的影響,因政治權利,經濟地位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別而不同。二者均反映某一特定階級的觀念和價值選擇。大眾對于生態的認識和了解總是源于社會中統治階級的宣傳和引導,進而形成長久無意識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這也是意識形態起作用的最主要方式。相較之下,對生態價值觀的選擇只是少數群體尤其是生態語言學者的自發行為。他們往往熟知生態系統的運作規律,且對已出現或是將要出現的生態危機負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一旦這些少數群體掌握政治權利或是話語權力等,他們所選的生態哲學觀就會被廣泛傳播為大眾關于生態的認知,進而成為意識形態的內容之一。其次是觀念性。意識形態與生態哲學觀都是存在于人腦中的觀念,是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屬于意識層面,對社會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積極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意識形態能夠推動社會進步,促進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相反,消極落后的意識形態則會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而阻礙整個社會的進步。同理,尊重自然、符合生態系統運作規律的生態哲學觀會引導人們進行綠色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征的實踐活動;而忽視自然、違背生態系統發展規律的生態哲學觀則會引導人們做出破壞自然、打破生態平衡等一系列消極的生態選擇。同時,意識形態和生態哲學觀不斷發展變化。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一方面為意識形態的傳播提供更為廣闊的路徑和平臺,另一方面由于其傳播內容的豐富性和自主性,也使得意識形態更加具有不確定性。最后是現實性。意識形態和生態哲學觀都依托于社會現實,是對現實的建構。Halliday(2003)指出,社會現實是有關人類活動的經驗,而經驗在本質上反映人類意識與物質的交互作用。意識形態存在于人類生活的每一個層面,是對人類集體經驗的加工。生態哲學觀是對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生物體的關系,以及對人類與環境關系的建構,表征個體對生態關系的認知。生態話語分析者力圖通過研究生態話語來揭示為大眾廣為接受和默認的意識形態特征,并通過與自身生態哲學觀的對比來判斷該意識形態是否符合生態系統的發展規律,是否有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3.2異同點。盡管意識形態與生態哲學觀均屬意識范疇,是對社會現實的建構,同時也體現相應的階級意志,但二者在研究視角、在對社會語境和對語言本體的依賴程度上均表現出較大差異。3.2.1視角不同。意識形態隱性地存在于語篇之中。大眾不會對影響自己生活和思維方式的意識形態進行反思和選擇,正如Fowler(1991)指出,意識形態是對社會關系的表達,一般不會被發覺,因為人們將其視作正常的,理所應當的存在。關于生態環境的意識形態也是隱性的,是生態話語分析者基于語言學理論,具體分析文本之后將其顯化,以便為決策者和大眾提供價值參考。與意識形態不同,生態哲學觀是顯性的,是生態語言學者主動選擇的結果。在具體的選擇過程中,他們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掌握生態系統的運行規律,并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和思維模式。因為沒有一種“客觀的算法”(Stibbe2015:24)可以決定語篇中體現的意識形態是否有利于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生態批評話語分析者只能將其與自身所持的生態哲學觀進行對比,才能判斷語篇的生態屬性。3.2.2對社會語境的依賴程度不同。意識形態與生態哲學觀雖是對社會現實的建構,但對社會語境的依賴程度卻并不相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集體意識的依賴程度。意識形態是整個社會給予個人的一種集體意識。集體意識一旦形成,就會引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做出不自覺的行為。因為它在整個人類意識中居于主導地位(Durkheim1933)。而生態哲學觀的形成并不依賴集體意識,是個人自主選擇的,可被反省的個體意識。其目的一方面是用于分析話語的生態屬性,另一方面就是影響人類改變現有的不良生態習慣,做出有利于生態系統發展的行為選擇。二是對社會情境的依賴程度。意識形態根據其具體發生的社會情境可以做抽象與具體之分。抽象的意識形態是統稱,統一指有關世界的集體意識。具體到某個社會情境時,則可以分為政治意識形態、科學意識形態和教育意識形態等(Kress,Hodge1979)。生態哲學觀沒有抽象與具體之分,因為它只能是具體的與生態環境相關的態度、觀念和價值選擇。當某一種生態哲學觀為大眾廣泛接受,并已上升為一種集體意識時,就成為意識形態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具體體現,即生態意識形態。但目前根植于大眾思維里的生態意識形態與生態話語分析者倡導的生態哲學觀仍有偏差,這便要求生態語言學家在喚醒大眾的生態意識、引導大眾進行環保實踐等方面做出努力。3.2.3與語言本體的關系不同。意識形態與生態哲學觀的另一異同點表現在對語言本體的依賴程度上。盡管二者在形成、傳播和起作用的方式上都離不開對意義符號的選擇和使用,但前者對語言本體的依賴遠高于后者。任何有關意識形態的理論都離不開對客觀物質世界與主觀意識關系的討論,而客觀的物質世界與存在于人腦的意義都是通過語言來建構。然而,目前學界對意識形態與語言的關系問題尚未形成統一的理論范式。形式語言學認為語言與意識形態分屬不同領域,二者無明顯關聯。世界是客觀的物質存在,并不受語言符號的影響。在Chomsky(2004)看來,意識形態的確在社會生活中發揮巨大作用,但語言與意識形態之間并無瓜葛。語言只是符號的集合,就其創造力而言,并不足以支撐或維持意識形態的運行。認知語言學與批評話語分析認為語言與意識形態部分相關。語言可以用來表征意識形態,但并不是所有的語言使用都先天具備意識形態特征,某些語言符號的使用可以避免意識形態的影響。Lakoff(1987)指出思維系統可以獨立存在于詞匯和句法表達外。批評話語分析認為意識形態是“組成和建構世界的一種實踐”(Fairclough1992:64),并不是普遍存在于語篇之中,而是當語篇中建構出不平等的階級地位時才顯現。系統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與意識形態緊密相關。意識形態的表征離不開語言,而語言的使用也總是體現相應的意識形態。Hasan(2009)指出,意識形態的建構源于意義,而意義表達的主要手段是語言。由此,語言為意識形態的構成和傳播提供各種資源。Halliday(2003)進一步論證語言的層級結構,兩種不同的體現維度,以及三大元功能使其具備表征意識形態的能力。生態話語分析認為意識形態作為一種集體意識,首先存在于人腦之中,是一種認知行為。其次,意識形態須借助語言的詞匯語法系統發揮作用,并不能獨立存在。作為生態話語分析的代表人物,Stibbe(2015)對媒體報道中有關生態的概念隱喻及認知框架做出闡釋,同時也對建構意識形態的語篇使用策略做出剖析,進而為分析生態語篇中的意識形態特征提供可借鑒的研究思路。相較于意識形態,生態哲學觀與語言的關系則顯得疏離,其形成主要源于對生態系統運作規律的了解以及對待人與自然關系的態度。生態哲學觀強調的不是對語言詞匯語法系統的有意選擇,而是判斷話語及行為實踐的倫理框架。典型的生態哲學觀有可持續發展、社會生態觀及深度生態觀。可持續發展倡導對資源的使用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也不能影響后代人的合理需求。社會生態觀認為生態破壞的根源在于社會中的等級制度以及統治與被統治的社會關系。深度生態觀鼓勵人們通過了解其他物種的深層價值來保護生態系統。這些觀點從不同角度分析造成環境危機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可以看出,對生態哲學觀的探討始終在實踐層面進行。通過反映生態系統的運作機制,生態哲學觀旨在說服大眾做出有益于生態環境的行為選擇。

4結束語

生態話語分析旨在分析并揭露引發環境與生態危機的破壞性話語,并為大眾提供有益于生態發展的價值選擇。本文聚焦生態話語分析的倫理框架,即生態哲學觀,系統闡釋其存在和發展的區別性特征,分別是個體性,科學性和歷史性。而且對比生態哲學觀與話語建構的意識形態,發現意識形態與生態哲學觀均是存在于人腦中的觀念,是對社會現實的建構,同時也體現特定的階級意志。但是,二者建構現實的視角并不相同,在對社會語境和對語言的依賴程度上也表現出較大不同。意識形態根植于每個社會人的思想觀念之中,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能力選擇并持有一種生態哲學觀。當某一生態哲學觀為統治階級所倡導時,該觀點則自然演化成意識形態的一部分,為公眾所接受。

作者:雷蕾 苗興偉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