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03:53: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設計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歷史保護下老街改造設計探究
摘要:連云港老街是擁有豐厚歷史文化的古街道,但是由于缺少一定的保護與宣傳,老街已經成了所謂的“名城”了,后來,政府開展了對連云港老街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但是由于修復理念的欠缺,導致街區文化線索提取失誤,最終造成了街區景觀文化營造較為欠缺以及街區受到了“建筑性破壞”。隨著我國歷史街區保護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對歷史街區的保護和整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桐鄉烏鎮和紫陽古街這兩個典型的案例中可以得出連云港老街的歷史文化保護應該從保護與再生這兩方面來展開,首先,保護是對歷史街區景觀風貌保護以及建筑保護性規劃設計,而再生就是研究如何對連云港老街景觀進行再生設計,思考出相應的辦法來實現連云港歷史文化街區景觀的保護與再生。
關鍵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再生
歷史文化街區是指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某一歷史時期傳統風貌以及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它是構成城市特色景觀的最主要的體現。它記載著這一城市的過去的歷史與風貌等內容,他的責任是連接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目前在進行連云港城市老街及其周圍建筑環境的保護的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地保護連云港老街單一建筑很難使人們對其歷史文化意義和價值有深刻的印象或感受,所以應該結合其周圍的城市環境進整體的景觀的保護與改造設計,這樣才能形成整體的文化歷史感。對連云港老街的景觀風貌的改造設計必須同時兼具時代文化特征和當地城市特色,不僅使城市歷史街區景觀風貌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使用等需求,也應延續和重現連云港的城市文化、當地特色。所以在現階段對連云港老街的景觀風貌保護與再生改造進行研究具有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1失落:從“名城”到“城名”
在對歷史街區的保護和發展上,我國正在穩步前行。從1930年的《古物保存法》到今年的國務院對文化歷史街區的保護,我國對歷史街區的保護是先從單個的歷史建筑的保護到整個歷史建筑群的保護。但是在以前的保護中,并沒有明確界定歷史文化古城的保護范圍,因此沒有解決古城保護與城市發展的矛盾。其結果往往是沒有保護名城整體,而常常只成為擁有“名城”這一招牌,許多歷史街區與古城受到了“建設性破壞”,而且原生態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作為連云港城市名片,連云港老街以文化為招牌、以商業為內涵的歷史文化街區曾經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值。但街區景觀文化營造較為欠缺,對于歷史文化街區的修復理念還稍顯遜色,尤其體現在整體風貌設計上,街區文化線索提取失誤,使連云港歷史文化街區急需尋找到一個符合城市文化和街區文化的線索,并對這些文化進行轉譯與再生。目前連云港歷史街區設定的主題景觀線索是民主路為民國風情街、連云港老街突出民國文化和港口文化、鹽河巷為市井文化、二營巷則是廟會文化,并沒有充分挖掘和呈現連云港城市獨有的歷史文化底蘊。歷史文化街區不應該只是考慮到單體建筑,還應該考慮到整體的構造以及山水格局,街區景觀的保護和再生尤為重要。在建筑整體的構造方面,并不是用現代的鋼筋水泥以及一些燈光設計進行建筑外立面的包裝,而是需對建筑進行原真性修復。還有在街區的布局上,應將自然環境、河流水系以及其中的古樹名木一并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不應該完全因為考慮到游客的現代審美和消費需求,而對游客進行“妥協"。通過對整體的考慮,既能讓游客和市民感受到對文旅消費的滿足感,又能充分地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
2沉思:古城的“淚”與“傷”
歷史文脈與空間現狀設計研究
摘要:本課題為城市街道景觀改造設計,基于場地現狀和問題給出完整系統的解決方案。理事廳街作為開封市的老城區街道,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但是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下,這條老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也不能完成對歷史文脈的繼承?;诖?,本課題的目的和意義便是通過設計解決街道的現狀問題:如基礎設施缺乏,歷史文化缺失等,重新梳理街道秩序,重建街道歷史文化。從而探索一種歷史街區的改造模式,為國內同樣問題的地區提供可參考的解決方式。
關鍵詞:街道改造;景觀提升;空間設計;文脈傳承;街道秩序
一、設計實驗的開展根據
理事廳街顯現出來的問題很多,這些問題引導了我的設計方向和內容。首先,理事廳街上有四所學校,近三千名學生,可是街道路寬只有五米,長有近三百米,形成了一條擁擠的高密度的狹長小巷,那么研究的首要內容便是如何通過設計來解決道路交通問題,重新梳理混亂的交通秩序:其次,理事廳街作為歷史街道,街道上有開封市的歷史建筑群、非遺“汴京燈籠張”老店和開封天主教區的大教堂,這些建筑都有悠久的歷史和保護價值,所以,如何通過景觀設計來重新打造街道的歷史文脈也成了研究的主要內容;第三,理事廳街由于街道建筑太過狹窄擁擠,導致缺乏大量的功能空間,像街道居民的日常交流休息這樣的空間、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空間、游客游覽參觀的空間等,因此,研究的主要內容還包括如何在街區中打造被需要的多種功能空間這一課題。
二、場地現狀的實地調研
在設計初期,對場地進行了多次的深入調研,發現很多的場地問題。首先,針對場地復雜的交通人流問題,將場地的使用時間分成了高峰期,平常期和低峰期三個時間段,人流高峰期為每天的上下學高峰期,人群主要集中在街道的東西兩個入口的學校附近,學生和家長、上下班的居民為主要人群,高峰期時街道承載力完全超負荷水平;平常期則是上下午的非高峰期時間,會有少量的游客出沒在“汴京燈籠張”老店和天主教堂附近來參觀非遺和老建筑,其余主要人群便是街道的原住居民,無論是游客參觀亦或是原住居民的日常休息交流,都缺乏一定的使用空間。在對于街道建筑與建筑空間的調研中,將街道上的所有建筑大致分成了四類:居住區、學校建筑區、歷史建筑民居和教堂建筑區域。其中最多數的是歷史建筑民居和居民樓,人流量最大的是學校建筑區。通過建筑分析繼而將整條街道劃分成為四種空間:開放空間、半開放空間、私密空間、可拓展空間。這其中可拓展空間便是街道中的違章搭建和可拆除的非歷史建筑,這類建筑在整條街道中完全可以拆除以滿足街道各類人群的空間需求。在對街道基礎設施的實地調研中,發現該街道的基礎設施完全處于年久失修和嚴重缺乏的情況。街道上空管線漫天,一些電線已經垂落到地上,有極大的安全隱患。街道上僅有一處垃圾桶,兩個舊式路燈,更沒有設置相關導視,這對于有大量學生和住戶的老街來說是必然無法滿足各類人群需求的。同時街道因為狹窄,全街綠化程度近乎為零,但是毫無疑問,人們希望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對于人群需求與行為分析兩個重要部分的信息調查發現,理事廳街目前的街道主要使用人群分三類,分別是街區原住居民、學校教職工、學生及家長、游客與路人。其中前兩者人數眾多,游客與路人只占少量,無人參觀的很大原因要歸結于街道的治理不善,不具備良好的游覽條件,這是本次設計需要重點改善的地方。對于人群行為的調研分析中,將街道內的主要行為也分成三種,分別是校園上下學、街區住戶的活動交流和參觀游覽。這也是根據街區三大人群而相對應的,且參觀游覽活動也在整體的人群活動中占據很少比例。在街道人群的民意調查中,抽取了一百人作為樣本進行訪問調查,結果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認為道路太過狹窄擁擠,高峰期無法正常通行,基礎設施老化;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認為環境臟亂差;超過百分之四十的人認為歷史文化缺失,在街道上無法體驗出這是一條有悠久歷史的古街,沒有文化內涵。這些調查信息都為課題的設計方案做著現實支撐。
高中歷史任務設計策略
一、符合高中學生歷史學習特點
高中生處于青年時期,其身心正走向成熟,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價值判斷能力、探究的欲望,情感相對于初中生穩定,但是容易走極端;有一定的歸納、演繹推理及運用邏輯法則進行正誤判斷的能力。這就要求高中歷史的表現性評價任務要有趣味性的同時更要重視歷史知識的邏輯性、規律性,關注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學生置于情感沖突的情景中,用探究、討論、辯論等方式引導其尋求符合社會利益的答案,并發展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這是歷史學科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這也是歷史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要求。
二、關注需要復雜認知技能和學生表現的學習結果
任務的趣味性是重要的,但這還不夠,應該根據《歷史課程標準》參考其中“教學活動建議”重視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因此,應重視學習內容的重要性和評價學生歷史思維、問題解決過程的可能性。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評價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學生表現的觀察分析,評價學生在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與人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積極的態度、科學的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情況。然后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并在此基礎上給學生提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三、重視指導語、評價標準的導向作用
明確的指導語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任務,含糊的任務指導語會導致非常不一致的行為表現以至不可能用公平或可靠的方式評價他們。運用評價標準使學生清楚地了解要完成的預期目標,并確保評價任務與評價目的高度相關。
服裝設計專業史論課教學設計研究
在服裝行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服裝設計專業教學面臨新變。服裝設計教育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禁錮,探索新式教學方法,不斷優化教學設計,以適應專業的發展。在服裝設計專業教學體系中,史論課程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不斷提升史論課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專業基礎素養,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全面而有效的課程教學設計,架構專業建設的橋梁。《中外服裝史》一書秉持歷史眼光,展現了中外服裝發展歷史的脈絡,探討了中外服裝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風尚變遷,分析了中外服裝的基本款式與主要特點,列舉了中外名家的服裝設計案例。該書以大量的考古學資料為基礎,梳理了中外服裝設計方法要點,對比展示了中外服裝的剪裁結構、工藝細節等,提出了歷史經驗轉換為實踐設計的技巧,為相關學習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吨型夥b史》共分為十章,主要詮釋了中外服裝歷史的發展流變,探析了中外服裝的時代風尚,分析了基本款式與主要特點,列舉了大量實例與設計范本,提供了設計方法與實踐經驗。該書對照中西服裝發展歷史,講解了中西服裝設計案例。服裝設計歷史貫穿于人類文明之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服裝設計歷史體現了區域的民俗歷史,是人們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服裝伴隨勞動產生,是物質文明的產物,也是精神文明的結晶。追溯服裝發展歷史,不同學者存在相異觀點。有些學者認為人類為保護自己創造服飾,有些學者認為人類為遮羞而創造服飾。祖先經過長期歷史演變,在無衣狀態下度過了風雨飄搖的歲月,艱難地跨入到文明時代,嘗試用衣物遮身護體。追求美是人類的共性,服裝除了被賦予實用功能之外,還被賦予審美功能,熔鑄了人們的生活習俗、個人偏好、文化心態、宗教信仰等。該書首先梳理了中國服裝發展歷史。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國服飾裝點了文化與藝術的門廊,具有獨特的東方韻味,顯示了東方之美。從原始社會開始,在對大自然進行探索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可用于服裝的原生材料,包括植物纖維材料、動物纖維材料等,并且不斷摸索、創新紡織技術,形成了棉麻織物、毛織物和絲織物等,這些都為服裝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歷史材料記載,商代人已經能夠織出精美的絲綢衣服,且用色非常厚重。到了西周時期,我國逐漸確立了等級制度,不同等級需要穿著符合自己身份的服裝。周王朝設立了專門負責服裝制作的官職,專門為王室提供服飾。我國的冠服制度就形成于夏周時期,掌管服飾制作的部門也在周代趨于完善。到春秋戰國時期,服飾雖然類型多元,繁簡不一,卻都有了上衣與下裳,使中國服飾的規制基本定型。這一時期織繡工藝獲得了長足進步,服裝材料日益精細,各種華麗服飾圍繞衣料脫穎而出,使傳統工藝發揚光大。秦漢時期,紡織印染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促使了秦漢服飾得以繁榮呈現。馬王堆遺址出土的精致絲繡織品,種類之多、品質之高,充分反映出漢代織造工藝的高水準,再現了當時獨特的服飾風貌與內容。在服裝構成上保留了春秋戰國以來中國服飾深衣的基本形制,面料重錦繡,體現出了較為嚴格的等級制度,主要體現在服飾的樣式、色彩和佩飾的規定上,確立了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從漢代開始,隨著多民族間的融合與交流,傳統服裝文化呈現出多元性與包容性,表現在異域服飾材料與紋飾等在傳統服飾上的呈現與融合。這一時期,張騫奉命出使西域,形成了溝通中原與中亞、西亞文化、經濟的大道——絲綢之路,也促進了中西服飾文化的融合發展。唐朝時期我國從分裂走向統一,服飾發展高度繁榮,外來服飾傳入國內,胡服新裝備受追捧。明清服飾不再受到異域思潮的影響,以傳統服裝為主,但等級性更加明顯。近代以后,時代變革較明清時期更加劇烈,中山裝成為社會改革的標志,一度成為中國的國服。進入現當代,社會秩序越發穩定,中國服飾文化與異域服飾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新的服飾體系正式生成,中國服裝逐漸走向了新紀元。
該書其次展現了西方服裝發展歷史。西方服飾文化發源于以地中海為中心的東方與西方世界,包括古埃及、古代西亞、古希臘、古羅馬等地區,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推動了服飾文化的變遷。服裝發展經歷了從二維到三維的過渡與演變。在古代,服裝一般不經過裁剪,通過幅布披掛纏裹構成衣的形式。服飾面料以亞麻、羊毛等自然纖維為主,由于生產力的局限性,衣料匱乏,以及社會階級觀念,對于衣料的分配與占有存在森嚴的等級,衣服成了身分、地位的象征。中世紀宗教文化盛行,教會組織結構嚴密、影響深遠,促成了羅馬式、哥特式服飾風格的出現。文藝復興時期也是資產階級運動時期,男子服飾上寬下窄,女子服飾強調細腰豐臀。在文藝復興的照耀下,歐洲興起巴洛克、洛可可藝術,服裝敞口輪狀褶領。十八世紀,西方服飾趨于輕便。十九世紀,宮廷服裝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宮廷化服裝既有典型的洛可可風格,又有古典主義的閃光,使服裝文化進入新的發展期。二十世紀,西方國家大多進入工業化階段,服飾文化迎來變革,服裝被分為禮服、西服、戶外服等,為現代服裝的出現奏響了序章。縱觀中西方服裝發展歷史,可以發現二者存在本質的區別:中西方服飾文化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服裝的構成形式與穿著狀態上,導致這種差異的核心在于中西方文化觀念的不同。中國傳統服裝構成呈現出一種自然而含蓄的設計理念,在服裝裁剪上以二維的平面化裁剪為主,不追求對人體的塑造,強調服飾與裝飾的和諧統一,體現出“天人合一”的中式哲學。西方服裝更加強調自我呈現,強化了對于服裝造型的研究,在裁剪方法上以一種理性的服裝結構設計來表現,甚至強化身體曲線的美感,創造一種復雜的三維“構筑式”的服裝形態。服裝與服飾設計學習是理論、視覺與形式有機結合,服裝史課程設計需要通過不斷加深理論與實踐對等關系,強化專業史論課對于專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在進行服裝歷史學習的同時,探討關于服飾文化語言的應用,使課堂教學兼具知識性、技術性和審美性,能夠有效提高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就目前來看,我國絕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服裝史論課程,將其作為服裝專業教學體系的重要分支。服裝史教學與服裝設計密不可分。一方面,前者為后者奠定基礎。服裝史課程內容豐富,涵括了中外服裝文化發展歷史,這其中有大量的實踐案例,可以為服裝設計提供重要參考。學習者可以通過服裝史課程了解人類文化的發展脈絡,把握服裝設計的基本規則和評判標準。服裝史課程的教育任務之一就是講述中西服裝的發展流變,分析服裝的歷史延續性。服裝伴隨人類文明一路走來,在繼承傳統時推陳出新,在承載歷史中保持時尚。不同區域、不同民族有著相異的服飾特征,這些特色服飾都為服裝設計提供了思路。中國唐代流行胡服,西方流行中國風服飾,都體現了服裝設計的革新,體現了國與國服飾文化的交融。把握東西方服飾發展歷史,能夠共享服裝設計的現代元素,巧妙應用這些視覺元素,創造不拘一格的服飾,推動服飾文化的繁榮發展。在服裝史課程作用下,學習者的基礎功底將更加扎實,對服飾設計規律的把握將更加駕輕就熟。服裝史見證了時尚的流動性,見證了服飾從宮廷走向民間,從貴族走向平民。學習者在服裝史課程中遨游,不僅能夠洞察服裝的變化,而且能夠領略經濟社會的變遷,了解政治文化對服飾流行的影響。另一方面,前者為后者提供素材。東西方服飾歷史中出現的各種風格的服裝,最終都會成為學習者的靈感來源,為學習者開展設計實踐指引方向。對于服裝設計者而言,必須對傳統服飾進行解構,樣式顛覆必然以傳統服飾為前提,服裝史記錄了各種服裝樣式,利于服裝設計者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緊跟后現代時代設計的浪潮。除了要對傳統服飾進行解構之外,還需要泛化風格,模糊不同風格服飾的界限,整合類型服飾的優點。泛化風格的服飾往往能夠采集眾家之長,在時尚領域掀起討論熱潮。為了推出獨具個性化的服飾作品,設計者必須相當熟悉各個時期的代表服飾,了解東西方服飾文化發展史中的流派,游走在不同風格的服飾之間,確保自己能夠立足在時尚的前沿,此時從東西方服飾歷史中尋找靈感,能夠助力服裝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服裝史文化學習對服裝設計意義重大,應該充分發揮其基礎性作用,注重服裝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呼應,突出服裝史課程在服裝設計專業培養體系的重要地位。首先,應該深入剖析課程,重塑知識框架。服裝史課程內容龐雜,所涉獵的范圍較大,教學難度較高,學習者在吸收知識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混淆狀況。為保持知識接收的連貫性,應著重梳理東西方服裝歷史發展的線索,通過朝代演變探究中國服裝文化的發展規律,按照時間順序把握西方服裝文化的發展特點。在講授過程中應該形成不同的時間板塊,按照時間架構教學體系。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也可以對量大板塊進行細致劃分,對同一時期的東西方服裝進行對比研究,揭示這一時期服飾發展的共性特征,從而讓學生產生思維跳躍,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其次,應該注重場景教學,做到寓教于樂。課程知識過多會打消學習者積極性,導致學習者失去學習興趣。理論課程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知識獲取的需求,教育者需要整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設計中掌握理論運用的方法,在理論學習中積累實踐設計的經驗。服裝史課程中的設計案例不勝枚舉,教育者可以通過場景再現的方法,對歷史場景進行還原,使學生在情景中認識某一時代服裝的面貌。再次,應該利用模塊知識,進行項目訓練。專業驅動教學方法對學習者而言有積極作用,教育者應該堅持專業導向,根據任務模塊對學生進行項目訓練。比如,要求學生根據某一階段的服裝史內容查找相關現代設計案例,教師通過案例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設計師對于不同歷史時期服飾文化的現代化、時尚化表達,而后進行專業設計實踐體驗。項目訓練實現了課內與課外的無縫連接,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最后,應該注重思政教育,實現教育融合。為推動服裝設計教學改革,應該并重服裝史教學與思政教育,使學習者把握服飾文化發展、社會發展與價值觀的關系,樹立新的服裝設計理念。我國服裝行業蓬勃發展,服裝課程展開需要進行有效的專業驅動設計。通過服裝史教學設計,分析不同歷史時期的服飾文化特征、貫通服裝歷史文化與現代服飾發展的聯系,引導學生欣賞古今中外服裝文化,補充設計資源,開拓設計思維,落實實踐環節,為日后的服裝設計理論基礎與創新思維提供依據與借鑒,強化史論課程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發展的導向性作用。
作者:陳健 單位:淮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歷史文化名城景觀規劃設計與實踐
摘要:在我國大力發展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規劃設計獨具特色的濱水景觀,不僅可以打造城市名片,為城市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有助于充分展示城市優秀的歷史文化。因此,文章從明確城市歷史文化與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之間的內在聯系入手,結合具體設計案例,著重圍繞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濱水景觀規劃設計與實踐進行簡要分析研究。
關鍵詞: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濱水景觀;景觀規劃設
計通常將含有水域及其周邊各種陸域元素的整個景觀系統稱之為濱水景觀,在歷史文化名城中規劃設計具有特色的濱水景觀,為當地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提供集中場所之余,使得人們能夠從中充分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元素,并有效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閑娛樂需求。
1城市歷史文化與濱水景觀設計的內在關聯
1.1濱水景觀設計可有效顯示城市歷史文化。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濱水區作為其一大重要區域,伴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也積累形成了大量的優秀、特色歷史文化。通過結合城市歷史文化開展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一方面可以對原本城市中分散的歷史文化資源及相關要素進行集中整合與有效保護,另一方面,城市濱水景觀規劃設計也可以對城市優秀的歷史文化進行集中展示,成為城市獨具特色的文化與風景“名片”,并推動著城市歷史文化的繼續發展。1.2濱水景觀設計以城市歷史文化作為基礎。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濱水景觀規劃設計需要將城市中的歷史文化要素作為根本基礎。歷史文化名城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創造了大量寶貴的城市歷史文化資源,而這些資源真實記錄著整個城市的發展歷程、真實展現著城市的現實生活,市民所開展的各項文化活動均以城市歷史文化為依托[1]。因此,需要設計人員在規劃設計濱水景觀時可以從城市歷史文化出發,對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生活行為等進行充分考慮,在有效利用各種城市歷史文化資源下,以便可以有效豐富濱水景觀設計效果,并使得城市歷史文化得以借助濱水景觀設計獲得新發展。
2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濱水景觀規劃設計的實踐
藝術設計史論課興趣教學法
興趣不僅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角色,還能在學習過程中起到持續的動力作用。對于重視實踐的高職美術教育而言,史論課程雖不可或缺卻只能占據很少學時。因此,如何在極短時間內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用理論有效引導學生設計理念直至產生持久效果,是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以平面設計專業為例,此專業史論課通常是平面設計史或世界平面設計史。課程主要內容為世界平面設計發生、發展及表現的歷史,其中包括簡略通史、風格流派以及設計師個人資料和經典設計。授課時間通常被限制在36學時左右。如果教師僅僅使用流水式史實描述,即便配備精美圖例,也很難在整學期授課中吸引學生全程關注并產生共鳴。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蹦敲矗绾瓮ㄟ^激發學生自身興趣來推動平面設計史教學各個環節?筆者嘗試從以下五方面進行分析。
一、教學目標清晰多層,學生興趣有的放矢
任何課程都有既定教學目標并在教學大綱中給予明確表述。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由于教師對史論課程重視不足,教學目標經常會在教學過程不斷模糊并發生偏移。常見的情況有兩類:一是過度理論化,教師忽略了高職美術教育不是培養學術型研究人才而是培養能夠將史論消化吸收并轉化成作品的設計型人才。這會使學生將平面設計史誤解為一門單純的歷史課,與設計和其他課程無關,教師只是簡單的歷史復述人。學生很快會陷入疲倦和乏味,對課程完全喪失興趣。二是過度娛樂化,教師為提高學生聽課興趣,把設計師的逸聞趣事貫穿始終,將平面設計史演變為歷史人物故事課,完全偏離了教學目標。筆者認為平面設計史課程可以設置三種不同層次教學目標,以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讓他們在了解課程的基礎上找到自己可以駕馭的范圍,提高對課程的興趣。(1)基本知識要求:對平面設計史主要發展階段、設計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可以做到基本的辨識;(2)知識記憶、重現和整理要求:熟悉平面設計史主要發展階段、歷史背景、設計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并能對上述內容進行梳理、表述及總結;(3)知識與審美的轉化、提升及設計要求:掌握平面設計史主要發展階段、歷史背景、設計特點、代表人物及作品,既可熟練復述史實又能對經典作品進行模仿創新設計。以上三種層次目標也可簡單歸納為:眼睛認清楚、嘴巴說明白、手腦能設計。任何學生看到這個教學目標,都能做到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同時也能意識到平面設計史課程與其他手繪、軟件類課程的相互關系。
二、教師重視單次教學,學生期待積累興趣
高職平面設計史教學通常安排為每周2節,18周完成,所以每2節可以算作一個單次教學,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單次教學可以充分抓住青少年求新求變的心理特征,將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法引入傳統的史論課堂。筆者根據個人經驗將部分教學方法歸納如下:(1)教師主導的教學方法:1)專題講授,也稱之為“以點帶面”,通常用來講授重要的設計階段、設計流派或大師級的平面設計師。例如:“新藝術”運動時期的平面設計,“交通招貼畫之王”愛德華德•邁克耐特•考弗(EdwardMcknightKauffer),美國現代平面設計師保羅•蘭德(PaulRand)等。2)對比賞析法,重在進行平面設計作品歷史性的橫向或縱向對比。例如: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戰爭海報對比,波蘭三代平面設計師的作品對比,以女性造型見長的朱里斯•謝列特(Julescheret)、阿爾封斯•穆卡(AphonseMucha)和查爾斯•吉布森(CharlesDanaGibson)的設計作品對比等。(2)學生主導,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方法:1)學生授課法。教師預先設定幾個授課專題,要求每位學生制作可以講解10分鐘左右的PPT,課堂抽2人講課,教師現場評價,其余學生上交PPT紙質打印版。此方法可以確保全體學生參與,并能避免個別學生偷懶和僥幸逃避的心理。2)資料分享法。教師設定資料收集范圍和要求,調動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考查學生收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辨析。資料收集可包括限頁文字、設計圖例、相關視頻等。3)現場設計法。選擇多位設計師作品作為講課內容,講授完畢師生自行選定作品進行模仿,當堂繪制草圖。師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單可以加深對設計師設計風格的印象,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魅力,還能增進師生的互動、交流和理解。4)結合現實法。選取有代表性的當代平面設計作品,讓學生尋根溯源進行辨析,考查學生對平面設計史的熟悉程度,鍛煉學生縱向比較今昔差異的能力。5)專題討論法,選擇有針對性的專題。譬如:包豪斯教學模式和當前高職美術教育的共性,多國公共標識系統的設計風格及文化內涵等。6)分組制圖法。將歷史階段、主要設計師和設計風格以樹狀圖的模式繪制出來,鍛煉學生梳理歷史脈絡和合作學習的能力。7)參觀賞析法。在課余時間積極組織學生參觀一些平面設計展,做到提前了解資料,之后討論觀感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學生的興趣在第一次課上被調動起來,就會為下一次學習積累期待心理。這種期待心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提升,漸次漸強。雖然單次授課存在相對獨立性和完整性,但學生的學習興趣卻是存在于單次教學間的重要有效的連貫因素,并可以使整個課程環節構成良性循環。所以教師選定恰當的教學方法上好每一次課,就能產生逐層推進的教學效果并對整學期教學產生重要意義。
三、階段授課前后呼應,學生興趣穩固提升
歷史文化在園林設計中的呈現
1歷史文化概述
歷史文化是指一定時期物質和精神的成果。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歷史文化是城市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是人們代代相傳的歷史積淀。從內容上來說,歷史文化包括自然環境、城市形態、城市建筑物、城市生活特征、歷史人物和事件。自然環境是指城市中的山水、動植物等,這些雖然是自然因素,但在城市建設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人工痕跡,成為城市的特色歷史文化景觀。城市形態,即城市的道路、地標等,園林設計師通常以這些為題材呈現城市的歷史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有價值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是凝固的歷史,是城市歷史文化的積淀,包括房屋、陵墓、亭臺樓閣等。通常我們對城市的生活關注較少,然而這恰恰是最有價值的文明,是設計師從生活的角度出發,是城市不同情趣的展現。歷史人物和事件與城市的文化發展緊密相關,使城市更加具有歷史氣息,如名人故鄉通常有名人的雕塑;歷史事件反映了城市的歷史,使城市彰顯獨特的歷史意義,如沈陽背部柳條湖地區的“九一八事件”紀念碑。
2城市公園中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
2.1能夠讓觀眾了解歷史
城市園林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文化,通過觀察能夠讓人們了解歷史,獲得情感的升華,同時,人們在欣賞公園中的建筑時可以回憶歷史、反思歷史,升華成精神認同,發揮教育功能。在城市公園設計中要有明確的道德方向,如痛斥侵略者的侵華戰爭、歌頌民族英雄等。如南京大屠殺期間,日本侵略者殺害30多萬手無寸鐵的同胞,造成史無前例的戰爭災難。因此不能忘記歷史,政府修建了21座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以此提醒國人勿忘歷史,反映中國人民對歷史的態度,來這里參觀的游客能夠目睹和反思歷史中的“南京大屠殺”。
2.2能夠讓人們懷念過去和憧憬未來
高中歷史多元作業設計策略研究
摘要:高中歷史作業的設計對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極為重要的。本文提出的歷史作業設計類型包括:辯論型作業、論文型作業及調查型作業等,這些作業類型的設計經實踐驗證均是有效的,值得進一步推廣,希望本文的寫作可以進一步激發高中歷史教師的作業設計欲望。
關鍵詞:高中歷史;作業設計;策略
教師的教學工作涉及的內容很多,不僅包括日常的課堂教學工作,還包括作業設計。作業設計能力是高中歷史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專業能力,作業設計質量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會在一定程度產生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高中歷史教師并不注重歷史作業的設計,甚至根本不給學生布置任何形式的作業,這樣的做法不值得提倡。為提高歷史教學質量,歷史教師必須注重多元化的歷史作業設計,通過作業設計來有效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那么,究竟如何設計出高效、多元的歷史作業呢?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具體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辯論型作業的設計
辯論型作業與傳統的書面作業形式不同,它需要學生通過辯論的方式最終完成。這樣的作業設計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有效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作業設計形式。例如,執教《抗日戰爭》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辯題讓學生進行辯論:抗日戰爭究竟國民黨做出的貢獻大還是共產黨做出的貢獻大?這樣的辯題很容易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正反雙方的激烈辯論,最終大家一致認為: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均為我國的抗日戰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又如,執教《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辯論型作業:究竟計劃經濟好還是市場經濟好?通過相關資料的搜集,正反雙方亦展開激烈辯論。通過辯論,大家認為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市場經濟更符合人類發展需要。計劃經濟是歷史的產物,其歷史地位不可忽視。辯論型作業看似費時費力,但其取得的成效卻是傳統作業遠遠無法比擬的。它沒有固定答案,是一種開放型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形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作業完成興趣。通過辯論型作業的完成,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也會在無形中不斷得以提升。
二、論文型作業的設計
景觀設計城市歷史文化應用
北極閣廣場以北極閣(山)為名,2002年開始,南京市將建設北極閣風貌區列為老城整治的重點工程。希望由此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北極閣被作為城市重點文化廣場進行設計,目標是建設成為城市的標志性文化廣場。然而在濃郁的文化背景中,歷史文化的特質的不明確,以及景觀元素中歷史文化的不徹底不適當的運用,影響了基地的表達,歷史得不到充分體現,使得北極閣廣場的建設沒有達到預計的文化效果。
1文化背景及特質
文化特質是文化組成的最小單位,是景觀人文空間特色塑造的基本要素。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北極閣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作為在南京這樣一個有著豐富歷史文化背景的城市中所存在的景點,北極閣必定會背負上南京的歷史,六朝的文化,而忽略了北極閣自身也有著其獨特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北極閣的氣象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南北朝時期,北極閣便建有“靈臺候樓”,用來觀天測候;明,洪武年間,又建造了“觀象臺”,又名“欽天臺”,既觀氣象又觀天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燁南巡,登山眺望后,在此題了“曠觀”二字。北極閣的氣象觀星史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其獨特的文化,便是北極閣自身所特有的文化特質。
2現狀對比與分析
2.1文化小品的主題選擇
位于下沉廣場之中的雕塑文化墻,是體現整個北極閣廣場歷史文化內涵的主體景觀,文化氛圍以此為中心展開。此景主要由瀑布及文化墻構成,文化墻依托于仿自然山體的巖面雕塑,設計的初衷是將其打造成整個文化廣場的點睛之筆,以突出“金陵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內涵、燦爛的六朝藝術”為宗旨,所以浮雕墻附有大量六朝時期的雕刻、磚墓壁面、浮雕、書法碑帖等,依附著山體走勢“濃縮”于文化墻之上,然而這些歷史痕跡卻沒有起到明顯的文化表達效果,由于內容多而雜亂導致主次關系小明確,主題不突出,北極閣所特有的古代觀星及氣象文化更足被淹沒其而無法得到強調,導致失去了景觀文化特質。加上文化墻的建造在材質運用上使用了人造手法,從而使墻體與自然lJ體的背景產生了脫節,更加削弱了整個景觀應有的效果。作為一個表達人文歷史背景的景觀節點,苗先,就是要突基地的文化特質,而不是泛泛的引用區域環境所固有的相同的文化背景。凸顯歷史文化特質,才能鮮明的表現基地文化,使景觀具有特殊性。杭州西湖風景區的涌金段景觀,恰好能說明凸顯文化特質的重要性。涌金門為古代杭州西城門之一,因傳說此處為西湖中金牛涌現之地,唐景福二年,故在此處開城門,命名為涌金¨。在涌金廣場的設計中,以唐風紋樣為主要裝飾紋樣,而廣場西側的湖面中更設有“金牛出水”雕塑,訴說著基地的故事。西湖涌金段景觀的設計,在古杭州眾多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底蘊中,只提取了與景觀節點所關聯的文化特質加以刻畫,生動的表現了基地的歷史文化內涵,特征明顯,內容豐富,使得景觀點有了特殊的內容和含義。
歷史環境中新建筑設計研究
摘要:針對歷史環境中新建筑的不足之處,提出了歷史環境中新建筑設計的理念與原則,并從城市肌理織補、借鑒歷史傳統、建筑形體化整為零等方面,闡述了歷史建筑中新建筑的設計方法,使新建筑與歷史環境相互協調、統一。
關鍵詞:歷史環境,建筑設計,城市肌理,歷史文化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歷史建筑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生活娛樂需求,而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新舊建筑之間的矛盾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我們所研究的著重點在于如何在不破壞歷史環境的前提下設計新建筑。歷史環境就是指與一定范圍土地上與之相關的文化遺產所組成的物質環境,它是發展變化的,是城市的自然地理、物質技術和人文精神的綜合反饋,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合,是歷史的載體。城市歷史環境由城市布局,傳統的街道構造,傳統建筑組群及其周圍公共設備,園林綠化,街道陳設組成。建筑的新舊是相對而言的,我們所指的舊建筑,是指處在歷史環境中的有修復價值和值得保留的傳統歷史建筑,新建筑即是區別于舊建筑而言的存在于圖紙上或剛建成一段時間的建筑。研究歷史環境中的新建筑設計,就是研究新建筑在歷史環境中避免與舊建筑發生沖突,與環境不協調,破壞城市風貌,產生不良的效果。
1歷史環境中新建筑設計的不足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存在新舊建筑發生沖突的情形,城市建設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更加明顯,存在于城市的各個區域,我國的城市歷史環境被破壞。歷史環境中的新建筑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新建筑對歷史環境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