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9 07:02: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jīng)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腦卒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腦卒中護理

1運動障礙及其護理

1.1早期過去認為腦卒中后偏癱一旦發(fā)生,大幅度的肢體被動運動可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jié)僵硬,促進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現(xiàn)代康復醫(yī)學認為:正確的床上體位對避免患者將來出現(xiàn)異常的痙攣模式是相當重要的。因此,被動的床上患肢姿勢擺放和定時變換體位等護理工作就成為早期康復治療的重要內容。護士在康復護理時要記住:絕不能完全排除患者自身的主動活動,無論做什么活動都應該給予患者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主動配合進行,其療效與完全被動訓練相比大相徑庭。

1.2軟癱期對軟癱的患者要協(xié)助醫(yī)師通過誘發(fā)患者的聯(lián)合反應和共同運動促使患側肌力、肌張力恢復,以增強患者的信心,但同時應注意軟癱期必須對痙攣進行預防性康復。應鼓勵患者進行主動的床上運動,如床上翻身、起立訓練、橋式運動,內收肌和內旋肌的夾腿運動和骨盆肌活動等,這些主動活動不僅可以使患者的肌力增強、防止痙攣的產(chǎn)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強患者的信心,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能動了”這種功能能夠恢復的信心給患者心理上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對今后的醫(yī)務人員的進一步合作十分有益。

1.3痙攣期本期的治療是整個康復治療的關鍵時期。痙攣必然出現(xiàn),患者只要想運動,就會因痙攣而以異常的運動模式出現(xiàn)。護理關鍵是配合醫(yī)師在坐位、站位、行走時要牢記任何幫助者都要不去用力牽拉患側的上肢。因為患側的上肢的恢復一般較下肢晚且困難,若將當處于癱瘓狀態(tài)的維持肩關節(jié)緊張的肌肉拉傷,會給后來的恢復造成極大的障礙。讓患者遵循醫(yī)師規(guī)定的程序循序漸進地訓練。在護理中要使患者始終對各種訓練感興趣,必須不斷地讓患者看到治療的效果,從而逐漸建立正常的運動模式。

2言語障礙及其護理

腦卒中患者如果病變損傷了優(yōu)勢半球的言語中樞可引起言語功能的異常。臨床表現(xiàn)為失語癥、言語失用癥和失寫癥,其中失語癥最常見,分類也最復雜。失語對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響極大,有時甚至超過運動功能障礙,因此,重建言語功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

查看全文

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護理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4.6月-2005.9月在某三級醫(yī)院門診及住院治療的PSD患者45例,所有患者全部經(jīng)CT或MRI檢查確診,并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及符合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標準(總分>8分)。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43~86歲,病程<6個月者26例,6個月-1年者14例,>1年者5例。患者神志清醒,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智力障礙,內源性抑郁或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類實驗研究的自身對照法,其方法是由經(jīng)過培訓的研究者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評定(ADL)Barthel指數(shù)對研究對象進行評定,作為初評,然后進行護理干預,時間為1個月,再由該研究者為患者做上述評定,作為末評。

1.2.1心理護理

(1)溝通交往與心理護理發(fā)病階段,首先全面收集資料,評估患者情況,制定系統(tǒng)有效的護理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在了解了心理需求和動向之后,應多與患者接觸,注意與他們的感情溝通。根據(jù)職業(yè)注意恰當?shù)姆Q呼,切忌以床號相稱。

(2)在了解了心理需要和動向之后,多與患者接觸,注意與其感情溝通。以坦誠的態(tài)度與他們交談,對他們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詳盡耐心地解釋患者的疑問,聲音要大而不急,語調要柔和,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現(xiàn)實,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查看全文

腦卒中營養(yǎng)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01年2月~2003年5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標準[1],發(fā)病1周以內的急性腦卒中患者,并排除已有明確的肝、腎疾病和惡性腫瘤者。共入選109例患者,男67例,女42例。

1.2方法

1.2.1病史記錄

回顧病史記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既往卒中病史,同時記錄患者有無吞咽困難、意識障礙等一般情況。

查看全文

急性腦卒中護理論文

關鍵詞亞低溫;腦卒中;腦保護

摘要體溫升高會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變化,加重病情,影響預后。文獻資料證明,亞低溫治療急性腦卒中有顯著的腦保護作用,溫度每下降1℃,耗氧量與血流量均降低679%,同時可避免深度低溫的副作用。為進一步提高療效及護理經(jīng)驗,我科于2002年11月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亞低溫治療。經(jīng)臨床觀察,療效顯著,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2年11月~2004年1月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72例,均經(jīng)過CT或MRI檢查證實為大面積腦梗死或腦出血(腦干梗死或出血除外),年齡38~81歲,平均(55.6±8.61)歲,男40例,女32例,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嚴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1.2方法

1.2.1分組將發(fā)病在12h內入院的72例急性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亞低溫治療組36例,常規(guī)藥物治療組36例。亞低溫治療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36~80歲;常規(guī)藥物治療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38~81歲。兩組病例年齡、性別、疾病的輕重程度、發(fā)病及開始治療時間、并發(fā)癥以及既往史評分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研究論文

【摘要】從早期康復治療的機制、開始時間、治療方式、早期康復治療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對近5年來腦卒中后早期康復治療現(xiàn)狀進行綜述。早期康復治療作為腦卒中患者康復的第一站,采用科學、合理的康復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在進行早期康復治療時,同時需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砀深A,要因人而異,制定合適的康復方案。

【關鍵詞】腦卒中早期康復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腦卒中的死亡率明顯下降,但其致殘率仍居高不下,達80%以上[1]。此類病人生活質量降低,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促進病人各項功能的盡快恢復是醫(yī)務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早期康復治療能夠明顯改善病人的各種功能和預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本文將腦卒中后早期康復治療的近況作一綜述。

1早期康復治療的機制

腦可塑性和大腦功能重組理論是康復治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損傷最重要的理論基礎。繆鴻石等[2]認為,通過反復的特定的康復訓練可使腦損傷區(qū)喪失的神經(jīng)功能由原不承擔該區(qū)功能的腦區(qū)部分代償。經(jīng)失神經(jīng)超敏反應,潛伏通路和突觸的啟用及軸突出芽等機制[3]可實現(xiàn)CNS的功能重組。早期康復治療可以促使?jié)摲泛屯挥|的啟用,大腦對刺激發(fā)生反應性的突觸形成,周圍神經(jīng)組織通過軸突的側枝芽生,可能使臨近失神經(jīng)支配的組織重新獲得支配,病灶周圍組織的代償使神經(jīng)反饋回路得以重建。

早期康復針對病灶周圍半暗帶,通過增加腦血流量(CBF),從而改善短期內尚存活的腦細胞。李飛等[4]的研究證實,早期康復組大腦平均CBF比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CBF的增加對減少半暗帶區(qū)神經(jīng)細胞死亡有益,反復的感覺沖動傳入中樞,對軸突出芽,潛伏通路和突觸的啟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

腦卒中患者護理論文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49例腦卒中患者,其中男36例,女13例,年齡34~86歲,平均(60.13±11.24)歲;其中腦出血后19例,腦梗塞后31例。調查的患者均無意識障礙及精神病史。

1.2調查方法

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對住院1周內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并計算出百分率。問卷填寫時需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患者解釋說明,失語或肢體活動障礙而不能獨立完成的,由護士征求同意后代為填寫。

2調查結果

查看全文

腦卒中護理論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100例腦卒中患者均經(jīng)頭顱CT或MRI確診,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癱瘓。觀察組50例系2007年4月~200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年齡32~76歲,腦出血18例,腦梗死32例。對照組50例系200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年齡36~78歲,腦出血20例,腦梗死3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別、偏癱程度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觀察組在神經(jīng)內科常規(guī)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隨時將患者癱瘓肢體擺放在對抗痙攣的位置,不論在各種治療及護理操作后、體位變換、大小便后等按良肢位要求擺放患者體位,并加強病房巡視,隨時檢查良肢位的保持情況。對照組只給予神經(jīng)內科常規(guī)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

1.3評價

查看全文

腦卒中患者的早期恢復護療

我院收治的42例腦卒中患者,通過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42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分為訓練組21例,對照組21例;訓練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齡62歲;對照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齡64歲。在一般資料和疾病資料方面包括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月收入、醫(yī)療支付方式、腦卒中類型、病變部位、并發(fā)癥,訓練組和對照組均衡可比(P>0.05)。診斷參照文獻標準,并經(jīng)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

1.2方法腦卒中發(fā)生后應以臨床搶救為主,康復護理措施的早期介入應以不影響臨床搶救為前提,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生命體征穩(wěn)定,48h就可以進行康復治療和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訓練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積極給予康復訓練,包括患肢運動康復護理、語言康復護理、心理護理。觀察2組療效。

1.3評定標準以平均住院天數(shù)、患肢肌力恢復情況、失語恢復情況、心理狀態(tài)恢復情況為主要指標進行比較。

2結果

查看全文

腦卒中康復護理論文

1臨床資料

選擇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神經(jīng)內科住院的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的病人40例,經(jīng)頭顱CT或MR確診為腦梗死或腦出血病人,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診斷標準,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40—87歲,平均(66.5±12.4)歲;其中腦出血8例,腦梗死32例,全部病人均為發(fā)病3天以內者。

2護理

全部病人均在入院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神經(jīng)功能缺損無進行性加重、病人有一定的配合能力時即實施吞咽障礙的早期康復護理,采用吞咽功能肌肉訓練、進食訓練、VitalStim吞咽障礙理療儀理療三者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訓練。

2.1吞咽障礙的評估在為病人進行吞咽障礙訓練時,必須對病人進行充分的評估,并將評估貫穿于訓練前、訓練中及訓練后的整個訓練過程。主要評估內容包括:病人的意識狀態(tài);智能;合作能力;下頜、口唇、舌、軟腭及頰肌運動情況;咽反射及流涎情況;觀察病人進食時喉結的上下移動情況;有無營養(yǎng)不良及肺部感染;家庭的照顧能力。同時以洼田飲水試驗對吞咽功能進行評級:讓病人按習慣喝下30ml溫水,根據(jù)飲水結果進行分級:Ⅰ級:能不嗆咳地一次飲下30ml溫水;Ⅱ級:分兩次不嗆咳飲下;Ⅲ級:一次飲下,但有嗆咳;Ⅳ級:分兩次以上飲下且有嗆咳;Ⅴ級:屢屢嗆咳,難以全部咽下。

2.2吞咽障礙的基礎訓練包括頸部活動度訓練、咳嗽訓練、口腔吞咽肌訓練。訓練時如病人病情許可則取坐位或半坐臥位,輔助者在健側,按以下順序指導病人進行訓練。①頸部活動度訓練:活動頸部,指導病人做抬頭、低頭、轉左、轉右訓練10—20次(有頭暈頭痛者暫停此訓練)。②咳嗽訓練:張口→深吸氣(腹式)→呼氣時做咳嗽動作5—10次。③口腔吞咽肌訓練:口腔操:鼓腮10—20次;咀嚼10—20次;舌運動:張大嘴,做舌的外伸、后縮運動10—20次;將舌頭盡量伸出口外,舔上、下嘴唇及左右口角10—20次;做舌繞口唇的環(huán)繞運動10—20次;舌舔上腭運動(卷舌)10—20次。

查看全文

腦卒中多器官衰竭分析論文

【摘要】根據(jù)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闡述了腦卒中多器官衰竭之病因、病機,診斷、辨證要點,急救處理原則和分型證治規(guī)律。揭示中醫(yī)藥治療有獨特的優(yōu)勢。

【關鍵詞】腦卒中多器官衰竭病因病機辨證施治

腦卒中多器官衰竭(Mutiplcorganfanfailure,MOF),多屬中醫(yī)“中風變證”范疇,是造成或促使卒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jù)文獻報道占52.17%)。“病之大而且重莫過于此者”。充分發(fā)揮中醫(yī)藥優(yōu)勢,防止MOF發(fā)生,是降低中風病死率的有效途徑,亦是當前臨床研究所面臨的重大難題。

1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高齡之人,積虛彌年;罹胸痹、眩暈、喘嗽、消渴等內傷積損,受病已久,復因飲食勞倦七情所傷,以致臟腑氣偏,陰陽失調,氣血錯亂,瘀痰風火直沖犯腦,阻閉心神清竅,遂發(fā)為卒中。因卒中而內風旋動不已,再傷五臟精血,臟腑功能衰退與宿疾并存,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致使心肺血氣無主、肝腎精血消盡,脾胃生化告竭,真元為之耗亡,陰陽不相維系,而證見五臟虛衰欲絕的危候。

腎為一身之根本,肝系臟腑十二經(jīng)氣化之總司,心乃五臟之君主,“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故卒中后因心肝腎精血的再損,易于出現(xiàn)“內干五臟”“五臟皆有風”之多器官(臟腑)衰竭證候。臨證或因內閉氣血、灼陰耗氣而戴陽厥脫;或風火相煽、屢犯清竅而昏搐不止;或心腎陽衰而肢腫心悸;或肺腎衰憊息微而喘;或脾腎虛衰嘔逆尿閉;或脾胃衰敗呃逆不已;或風火迫血吐嘔便血而亡血;或津虧液燥消渴風動。如是變證蜂起,危殆立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