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18:46: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民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索民國瓷器研究

我們通常所說的民國瓷器是指1911年—1949年之間燒造的瓷器。據記載,景德鎮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成立了陶業管理局,在保存舊有手工生產的基礎上,提倡使用機械生產,彌補手工業生產地不足,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在九江組織光大瓷業有限公司,完全采用最新技術,制造新式陶瓷器。這些措施帶來了一段時間的瓷業振興。不久,景德鎮遭到日本人轟炸,瓷業生產嚴重受損,各個窯戶相繼停業。為了盡快恢復生產,又在萍鄉一帶設立民生瓷廠,從當地采取各種原料,由景德鎮提供機械和瓷工,在戰爭期間保持日用瓷器生產,滿足人們的急需。同時也適當地生產一些藝術瓷器,滿足一部分人送禮,欣賞和收藏的需要。此外,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廣東石灣等地窯廠也在頑強的維持生產的同時,不斷創新。在此基礎上,民國時期燒制出了很多工藝質量好,藝術水平高的瓷器,這一點需要給予公正的評價。然而,民國時期仿古瓷器占有很大的比例,數量多,范圍廣,可謂包羅萬象。三國兩晉時期青瓷;隋唐五代時期的白瓷,青瓷,三彩;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明清兩代各朝的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琺瑯彩以及各類單色釉;以至民國初年的袁氏御窯等,其中尤以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最為盛行,而且大部分模仿三朝的瓷器不是出于造假目的,僅僅是對其風格的繼承。因為很多模仿的器物,在造型,胎釉,彩料,紋飾等方面都完整的保留了民國時期的時代特征。

為了適應市場需要,民國時期還燒制出了大量造型獨特的藝術瓷器。據載,廣東瓷商吳靄生,在清代末年客居景德鎮,對瓶尊之類各種器物的造型進行改革,“參中西之長而出于己意,式樣新穎”,設計出了一批新穎的瓷器造型,成為當時瓶尊類器物制作的典范博得國內外人士的普遍贊賞。總體來看,這些器物一般或頸細肩圓,或頸細腹圓,或口細肩圓,或口細腹圓,或折肩直腹,具有造型纖巧的特點。

民國時期繪瓷藝術風格以海派和嶺南畫派為主。二十世紀初至四十年代,廣東國畫界高劍父,高奇峰和陳樹人創立了“嶺南畫派”,主張藝術革命,被稱為革新派。他們的作品在繼承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繪畫藝術的精華,提倡施法自然,注重寫生,所創作的人物山水,花卉走獸,技法獨特,號稱新國畫。他們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將國畫的沒骨法,撞水,撞粉技法與日本畫家的畫法結合,作品具有奔放雄勁的藝術效果。1912年他們在景德鎮創辦了“中華磁業公司”,1914年創辦江西瓷業公司,以制造出口瓷畫和瓷像為主,至此,他們把嶺南畫派藝術風格帶入瓷繪藝術中,形成了一個新的瓷繪藝術流派。

民國時期瓷雕藝術成就突出,涌現出一批著名的瓷雕藝人,如:福建的游蠻子,四川的李東山,臺灣的潘玉書等。他們的作品已不限于觀音,羅漢一類神仙偶像,開始涉足人體,特別是寫生雕塑。據載,游子蠻擅長捏像,對人目視手捏,惟妙惟肖。民國時期景德鎮開始使用錐拱,玲瓏,鏤雕等方法,同時又吸收了歐洲的雕塑技法,在人物衣紋的處理上改變了以往單調呆板的作風,使雕塑更加生動逼真。

查看全文

民國瓷器研究論文

我們通常所說的民國瓷器是指1911年—1949年之間燒造的瓷器。據記載,景德鎮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成立了陶業管理局,在保存舊有手工生產的基礎上,提倡使用機械生產,彌補手工業生產地不足,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在九江組織光大瓷業有限公司,完全采用最新技術,制造新式陶瓷器。這些措施帶來了一段時間的瓷業振興。不久,景德鎮遭到日本人轟炸,瓷業生產嚴重受損,各個窯戶相繼停業。為了盡快恢復生產,又在萍鄉一帶設立民生瓷廠,從當地采取各種原料,由景德鎮提供機械和瓷工,在戰爭期間保持日用瓷器生產,滿足人們的急需。同時也適當地生產一些藝術瓷器,滿足一部分人送禮,欣賞和收藏的需要。此外,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廣東石灣等地窯廠也在頑強的維持生產的同時,不斷創新。在此基礎上,民國時期燒制出了很多工藝質量好,藝術水平高的瓷器,這一點需要給予公正的評價。然而,民國時期仿古瓷器占有很大的比例,數量多,范圍廣,可謂包羅萬象。三國兩晉時期青瓷;隋唐五代時期的白瓷,青瓷,三彩;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明清兩代各朝的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琺瑯彩以及各類單色釉;以至民國初年的袁氏御窯等,其中尤以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最為盛行,而且大部分模仿三朝的瓷器不是出于造假目的,僅僅是對其風格的繼承。因為很多模仿的器物,在造型,胎釉,彩料,紋飾等方面都完整的保留了民國時期的時代特征。

為了適應市場需要,民國時期還燒制出了大量造型獨特的藝術瓷器。據載,廣東瓷商吳靄生,在清代末年客居景德鎮,對瓶尊之類各種器物的造型進行改革,“參中西之長而出于己意,式樣新穎”,設計出了一批新穎的瓷器造型,成為當時瓶尊類器物制作的典范博得國內外人士的普遍贊賞??傮w來看,這些器物一般或頸細肩圓,或頸細腹圓,或口細肩圓,或口細腹圓,或折肩直腹,具有造型纖巧的特點。

民國時期繪瓷藝術風格以海派和嶺南畫派為主。二十世紀初至四十年代,廣東國畫界高劍父,高奇峰和陳樹人創立了“嶺南畫派”,主張藝術革命,被稱為革新派。他們的作品在繼承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繪畫藝術的精華,提倡施法自然,注重寫生,所創作的人物山水,花卉走獸,技法獨特,號稱新國畫。他們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將國畫的沒骨法,撞水,撞粉技法與日本畫家的畫法結合,作品具有奔放雄勁的藝術效果。1912年他們在景德鎮創辦了“中華磁業公司”,1914年創辦江西瓷業公司,以制造出口瓷畫和瓷像為主,至此,他們把嶺南畫派藝術風格帶入瓷繪藝術中,形成了一個新的瓷繪藝術流派。

民國時期瓷雕藝術成就突出,涌現出一批著名的瓷雕藝人,如:福建的游蠻子,四川的李東山,臺灣的潘玉書等。他們的作品已不限于觀音,羅漢一類神仙偶像,開始涉足人體,特別是寫生雕塑。據載,游子蠻擅長捏像,對人目視手捏,惟妙惟肖。民國時期景德鎮開始使用錐拱,玲瓏,鏤雕等方法,同時又吸收了歐洲的雕塑技法,在人物衣紋的處理上改變了以往單調呆板的作風,使雕塑更加生動逼真。

查看全文

民國政府的貨幣改革

摘要:貨幣現代化是發展現代經濟的必要條件.南京民國政府在1932-1935年間推動的貨幣制度改革是中國貨幣制度現代化的開端,它為抗戰前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通過實施"廢兩用元"政策,民國政府統一了貨幣的對內價值,實現了貨幣發行的標準化;法幣政策的推行,使中國貨幣擺脫了傳統的銀本位制度,實現了紙幣作為信用貨幣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而民國政府后期法幣被迫退出流通市場,則說明以發行貨幣彌補財政赤字的手段是行不通的.

關鍵詞:民國政府貨幣改革廢兩用元法幣

統一貨幣是國民經濟保持高效運行的前提條件之一,也是政府推行貨幣政策的出發點。1932至1935年,南京民國政府在重重困難之下,對貨幣進行了大幅度改革。這次改革是中國貨幣現代化的開端,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廢兩用元”,它標志著金屬作為貨幣逐漸退出了流通領域,中國貨幣開始走向標準化;第二階段是“法幣政策”的推行,它意味著貨幣定價方式的徹底改變。這次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它使當時的中國經濟擺脫了30年代早期的大蕭條。后來由于連續戰爭,民國政府在缺少貨幣發行紀律約束情況下法幣發行惡性膨脹,最終迫使法幣退出了流通領域。目前,與本論題相關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僅有吳玉文①、劉方健②在評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經濟政策時,論及當時的貨幣金融政策。顯然,從貨幣金融的角度系統分析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貨幣現代化運動,對完善我國當前的貨幣制度具有重要的歷史借鑒意義。

一、構建以銀本位為基礎的統一貨幣單位

歷史上,中國多數朝代實行金屬本位制度,由朝廷規定貨幣金屬的成色和重量。明清時期隨著對外交往的增加,外國貨幣開始進入流通領域。由于流通中貨幣種類繁多,不同種類貨幣之間成色、重量各不相同,使得價值難以統一,兌換手續相當復雜。這種幣制的混亂不僅增加了經濟活動中的交易成本,也使得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受到一定的影響,“阻礙了工商財政的現代化。”③

要發展經濟,首先要完善貨幣制度,改變過去濫發紙幣、銀票,隨意濫鑄制錢的狀況。南京臨時政府剛剛成立,孫中山先生就于1912年2月試圖統一貨幣,通過接管江南造幣廠,使之成為“民國特設鼓鑄機關”。接著財政部又籌建了中國造幣總廠,掌管全國貨幣鑄造和舊幣的熔鑄。但因南京臨時政府存在時間較短,這次改革不了了之。1914年2月7日,袁世凱政府頒行《國幣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國幣”的鑄造發行權限屬于政府,公款出入必須使用“國幣”,市面流通的舊幣,由政府以“國幣”回收兌換。④軍閥混戰使臨時政府統一貨幣的努力付諸東流,地方銀行濫發貨幣現象日趨嚴重。四川、廣東、廣西、湖北、江西等省份各種貨幣混雜,泛濫成災,百姓深受其害。1913年,湖北省輔幣每元僅值銀元七角,廣東為八五折,東北的小銀元票跌至三分之一,四川軍票泛濫,貴州紙幣一元只抵四角,陜西軍餉則全靠官發紙幣。⑤

查看全文

民國初政黨政治研討

一、民國初年政黨概況

民國初年,政黨勃興。據臺灣學者張玉法統計,當時政治性的社團有312個,而由以國民、共和、民主、統一四黨影響最大,也更具有西方政黨特征。

1.國民黨。國民黨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為實行政黨政治、對抗立憲派、限制袁世凱的獨裁統治,在宋教仁等人的積極主持下,由同盟會聯合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等4個小黨派組成的,1912年8月25日正式成立。辛亥革命以后,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1912年3月3日,同盟會在南京召開本部全體大會,決定把同盟會改組為公開政黨。大會制定并通過了新的《中國同盟會總章》,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黎元洪為協理,為總務部主任干事,張繼為交際部主任干事。改組后,會務有所擴張,不到幾個月時間,會員增至10萬余人,支部遍于18個省區。臨時政府北遷后,同盟會本部由南京遷至北京。同盟會改組后,大批舊官僚、立憲派和各種投機政客紛紛涌入,成分復雜,組織上嚴重不純,革命性減弱。孫中山和黃興雖被推舉為主要領導成員,但不注重黨務,始終未能形成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實際事務只是宋教仁一人操持。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5個黨派,在北京湖廣會館召開大會,宣告國民黨成立。

2.共和黨。共和黨是立憲派為了對抗同盟會,聯合統一黨、民社、國民協進會、國民黨同志會、民國公會5個小政黨政團而組成的,1912年5月9日正式成立。共和黨以保持全國統一,取國家主義,以國家權力扶持國民進步,應世界大勢、以平和實利立國為政綱。在當時的政治斗爭中,國家主義就是反對同盟會、支持袁世凱的同意語。由于共和黨視同盟會為第一政敵,因此共和黨的成立及其活動,自然得到了袁世凱的大力歡迎和支持。其兩者的關系,正如同盟會的激進分子戴天仇所揭露的那樣:“袁氏欲利用共和黨而固其位置,共和黨亦欲利用袁氏而開其升官發財之路。”

3.。是1912年10月在上海合并組成的政黨。并入的有國民協會、共和建設討論會、共和促進會、民國新政社、共和統一會、共和俱進會等6個政團。4.統一黨。在統一黨并入共和黨8天后,章炳麟于5月17在北京本部召開大會公開宣布與共和黨分裂,統一黨復行獨立,并改理事制為總理制由他自任總理。政治傾向與共和黨基本一致,因此,并沒有什么作用,存在時間并不長。

二、民國初年多黨制政治失敗原因

查看全文

民國時期的建筑文化初探

摘要: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華民族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戰役中,重慶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南方局及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民國政府的“戰時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遠東指揮中心的所在地,同時也是第二次國共合作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要陣地。重慶經過十分壯麗的戰爭洗禮,從一個西部偏遠的城市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斗的重要中心之一,也從一個內陸口岸城市逐漸發展成為了西部乃至全國的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出現了一批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新型建筑體系,即近代民國建筑體系。本文就中國尚存的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筑狀況,通過對資料、方法等的基本研究,去發掘其文化,達到保護傳承的目的。

關鍵詞:重慶;陪都文化;民國建筑;保護傳承

一、研究現狀綜述

重慶民國建筑已經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朱軍、張覓對建筑遺址、區域、類型等進行統計并提出保護策略,指出重慶是全國保存抗戰遺址最多的城市;杜香蘭等綜述了抗戰遺址的價值、保護和利用狀況,提供了抗戰遺址的修復方法;歐陽樺從園林景觀的角度介紹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重慶民國建筑的造園手法、形態特征和地域特色。由此可見,對重慶民國建筑的研究主要還停留在類型介紹、現狀描述、歷史文化價值、保護方法和建筑風格等方面,而對于其建筑的本身的空間等研究較少也不夠深入。

二、民國時期的重慶建筑藝術

(一)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

查看全文

民國杭州學校體育研究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分析民國杭州學校體育開展情況。研究發現:幼稚園重在保育,通過各類游戲引導幼兒活動身體;中小學課程內容民國初期兵操為主,壬戌學制后進入雙軌制模式;弘道女中組織各種運動隊的訓練與競賽;浙江大學齊全的體育設施和豐富的體育課程為其亮點。研究民國時期杭州學校體育的發展情況,可以為今日學校體育提供歷史借鑒。

關鍵詞:民國時期;學校體育;杭州;開展情況

歷史是一面銅鏡,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校體育發展至今,自近代以來已有百余年。推行素質教育之工程,已有十年有余,可效果甚微。六藝中的“射”與“御”雖是體育內容,卻沒有像西方的球類運動發展成為體育項目。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民國時期,雖然只有短短的38年光陰,期間軍閥割據、政權林立、思想混雜,學校體育卻得以在夾縫中得到較好的生存空間,由于寧波為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五個港口城市之一,而寧波與杭州又地理位置相依,因此杭州的近代化進程自然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杭州的近代學校教育亦始于西方基督教傳教士的提倡與創辦。

1清末杭州學校體育教育

1.1西方體育的傳入與本土適應過程

1840年以后,沿海城市寧波、溫州相繼開埠,清•126•朝閉關鎖國的狀態被打破[1]。西方的文化、思想與教育也相繼傳入中國。正是趁著“西學東漸”這股勁風,中國的幾千年封建社會在強大外力的作用下逐漸瓦解??梢哉f,沒有近代的“西學東漸”,就沒有中國教育的近代化,沒有中國教育的近代化,也就沒有清末民初新式體育的傳入和生長,也就沒有學校體育的開展和發展[2]。據杭州市志(體育篇)記載,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求是書院開辦之初即聘日本人富長德藏教體操,這是杭州學校設體育課的開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杭州蕙蘭中學設體操課,并且在1903年按照《奏定學堂章程》在高等小學堂以上設兵式體操為主的體操課[3]。在當時保國強種的社會潮流之下,社會各界均認為中國人武力孱弱,唯有強身健體,發展武備才是上策。學校體育也是順應趨勢,兵式體操即為近代體育課程的雛形。

查看全文

探索民國時代金融革新歷史

從1911年開始的民國時期是中國近代史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中國從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發生在這一階段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大事件不勝枚舉。其中民國的金融改革就直接影響了中國普通百姓和中國社會的歷史命運。民國金融改革經歷了從廢兩改元到流通法幣,再到實行金圓券,最后發行銀元券的過程。本文將分別就上述重要舉措探源民國金融改革的歷史。

一、廢兩改元:開啟中國近現代金融改革的第一把鑰匙

縱觀世界貨幣史,一般沿襲的是“賤金屬—貴金屬—紙鈔”的發展規律。從民國建立至20世紀30年代初,銀元和銀兩是中國社會流通的主要貨幣,輔之以銅元和銀角,此外還有由各地林立的銀行發行的流通價值極低且貶值嚴重的紙幣。可以說,這一時期在全中國流通的貨幣種類繁多,金融亂象叢生。僅作為主要貨幣的銀兩的制式就有超過100種,如碎銀、銀錠、銀元寶等等。銀元的制式也有將近20種,如俗稱袁大頭的袁洋銀元、以孫中山先生頭像為標志的孫洋銀元,還有從日本、西班牙等國流入的銀元。復雜散亂的貨幣制式,給民國時期的經濟、商業等活動造成了諸多不便。例如日常商業往來和百姓生活大多使用較為方便的銀元作為衡量商品價值的流通貨幣,但銀兩又是政府征稅的本位貨幣。這就造成兩種貨幣經常需要往復折算、交易與幣制脫節的現象[1]141。針對上述金融問題及其所造成的經濟、社會秩序混亂的局面,1928年著名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馬寅初從理論上闡釋了統一貨幣、廢兩改元的緊迫性和可行性。四年后,南京國民政府在上海設立造幣廠,為大規模鑄造錢幣、統一金融幣制作準備。1933年3月,《銀本位幣鑄造條例》由國民政府正式頒布。條例規定以“元”作為銀本位幣的名稱,每元對應23.49公分銀兩,合乎成色和重量要求的銀元可在一定期限內流通使用,超出期限后再通過銀兩折算成“元”。民國政府財政部同時決定在上海建立金融中心,并在上海第一個實行廢兩改元。廢兩改元在上海實行并逐步推廣至全國之后,社會反響大多比較正面,它消除了過去兩元并存所造成的各種弊病。作為開啟中國近現代金融改革的第一把鑰匙,它推動了中國幣制的發展。改革前,政府財稅的本位幣是兩,但社會生活事關經濟的方方面面卻基本用銀元作為交易工具。銀元與銀兩、現實需求與貨幣制度都相互脫節。銀元與銀兩的往復折算一方面手續繁瑣,另一方面導致了大規模的金融黑市,吞噬著國家和百姓的資產。改革前,中國國內貿易多因貨幣品種繁雜、成色標準不一而內耗頗多,商賈們所涉商品的流通環節越多、流通距離越遠,損失就越大。廢兩改元后上述列舉的問題大多從金融制度方面得到了有效解決。

二、流通法幣:民國金融改革的再一次進步

盡管銀本幣改革平抑了過去中國金融秩序混亂的局面,但與國際金融體系橫向對比,民國的銀本位制并不符合國際金融發展的大趨勢。1933年,英國、日本、加拿大、芬蘭、挪威、奧地利、德國、美國等國家都已經相繼放棄了金本位。1934年,為徹底擺脫經濟危機困境,美國在全球高價收購白銀,同時禁止本國白銀出口。美國這種舍人救己、轉嫁危機的措施致使白銀從中國大量外流。1934年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統計全年白銀出超總額達到2.59億元,同比增長1750%。為阻止白銀外流的兇猛勢頭,1934年底加收白銀出口稅十個百分點。但被美國推高的國際銀價吸引了不少中國人從事白銀走私業務。根據民國財政部估算,1935年白銀走私規模超過兩億元。對于實行銀本位的中國來說,白銀外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通貨緊縮、財政枯竭、金融萎靡、經濟逆行。這種局面逼迫民國政府不得不放棄銀本位而建立新的金融貨幣體系[2]83。在國際金融大環境驟變情勢下,民國建立新的金融貨幣體系、再次進行金融改革已刻不容緩。1935年11月,民國政府財政部對外公布了新一輪幣制改革的公告,民國政府規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由中央政府直接管控的中央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發行法幣鈔票作為一切市場流通之貨幣形態,原來公私持有的銀本位幣應在規定時間內在指定銀行兌換成法幣。1法幣與23.49公分純銀等值,也就是說,銀元可按照1∶1的比率等值兌換法幣。從表面上看,法幣的發行流通并沒有使銀本位退出金融舞臺,純銀仍然在發揮衡量流通鈔票價值的貨幣作用。而且民國政府并未宣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失效。盡管如此,銀本位制在形態上還是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因為已嚴重緊縮的白銀儲備不可能支撐和衡量市場所需的法幣量,也就是說,流通中的法幣本質上完全達不到法定含銀量的要求。民國政府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財政部規定發行法幣的三家銀行可以不受任何國內限制買賣外匯,并規定1法幣可兌換0.125英鎊或0.3美元。這一規定說明,失去銀本位支撐的法幣可以用外匯匯率及其價值來衡量,可見以流通法幣為主的第二次金融改革使中國第一次出現了貨幣“外匯本位制”的特點。流通法幣的金融改革是中國近現代金融改革發展歷程中的又一次進步。它改變了中國幾千年以貴重金屬作為流通本幣的歷史,符合當時國際金融發展的大潮流,也適應當時中國社會的實際需求。但是,法幣的發行與流通也存在一定弊端并最終爆發。例如:用紙幣強行將白銀收歸國有,就是變相搜刮民眾財富,從而積累了民怨;法幣與英鎊、美元緊密掛鉤的外匯制度,使英美可以輕而易舉地以貨幣為工具操控中國財政、經濟大局;法幣作為一種紙鈔,其發行量由中央政府控制,但缺乏嚴格有效的監管機制,為政府后來濫發鈔票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埋下了伏筆。

三、實行金圓券:惡性通脹后的緊急金融改革

查看全文

民國時期漁業振興路徑

漁業是福建沿海居民的“生存之業”。但民國時期,由于海盜猖獗、賦稅沉重、日輪傾軋、漁船落后、漁民守舊等諸多要素的交織,當地漁業一度陷入困境。當時的福建省政府積極探索振興路徑,先后通過改組行政機構、設置水產試驗場、籌設教育講習所、合理布局漁區、設立金融機關、打擊海盜、設置遠洋公司等措施,逐步復興日漸衰落的漁業經濟。

一、民國時期福建省漁業發展之困境

1935年,陳鏞在《福建漁業之改進方針》一文中提到,中國是漁業大國,福建省作為沿海七省之一,海岸線北起浙江省南關灣,南至廣東省詔安灣,約占全國海岸線總長20%,1935年福建省漁業總量超過1萬t/年。雖有優越的“天時地利”條件,但囿于諸多要素,民國時期的福建漁業反而呈現“江河日下”之勢。據《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載,1929年福建省漁獲物價值多達5億元。1945年,廈門大學在《關于福建漁業調查報告》中提到,福建省漁獲量為28.87萬t,但總產值僅有1946.65萬元。同時,外來魚介海味(包括海參、干貝、魷魚、墨魚、蚶、蛤、魚翅以及各自乾咸制魚介與海產品)輸入量在逐漸增加。1905年~1930年福建省部分地區魚介海味輸入值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三都澳、福州市、廈門市等三大貿易集散地的外來海產品輸入逐年增加,1905年尚且僅有價值352.3萬元的海產品輸入福建,到1930年竟高達791.9萬元。外來魚產品輸入劇增,直接沖擊了福建本省海產品售賣和出口,漁業逐漸趨于萎縮。究其原因,民國時期福建漁業衰落是多種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漁民守舊。民國時期漁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較少,素質普遍不高、知識水平低下。二是漁船裝備陳舊。民國時期福建省沿海漁民大多采用木質漁船從事捕撈事業,效率低下、危險性高,遇到暴雨颶風天氣,極易遭遇生命危險,落后的木質漁船與先進的日本漁輪在競爭中也經常處于劣勢。三是資金缺乏、生產規模小。民國時期我國經濟不景氣,各地財政困難,難以滿足支持漁業發展的開支需求,漁業難以興旺。四是政府保護力有不逮。政府調控不周,一方面使得水產品價格持續走低,漁民基本收入沒有保障;另一方面政府對日本漁輪傾軋行為無所作為,加劇了漁業不振。民國經濟學家孫懷仁在《中國經濟現勢講話》中曾言,“日本帝國主義靠著地理上的優勢,獨霸東亞漁業。近在咫尺的中國沿海自然變成日本漁輪的第二故鄉?!蔽迨呛1I劫掠使得漁業萎縮。早在明嘉靖時期,福建地區就出現海盜活動,晚清民國伴隨海禁廢除和外海貿易繁榮,海盜活動更是肆無忌憚,致使福建省漁民怯于遠洋捕撈。六是外來水產品大肆傾銷。外來水產品沖擊我國市場,導致國產水產品囤積,難以銷售。據1935年《上海市水產經濟月刊》載,“近年我海產市場,受外貨傾銷影響,一落千丈?!?/p>

二、民國時期福建省漁業振興之路徑

漁業本為福建省優勢產業,卻因諸多因素一落千丈。1935年,中國海洋漁業專家黃文灃在《改進福建漁業之管見》中提到,“現在中國漁民所捕獲者不及每年應獲魚額的十分之一。”基于此,當時的福建省政府提出了數條振興漁業方針,力圖挽救日漸衰弱的漁業經濟。

(一)改組行政機構

查看全文

民國時期林場研究論文

云南的林場建立于何時,其發展情況如何?經多年查閱歷史檔案和文獻資料以及有關報刊資料證實:云南省國營林場,早在清朝末年就有林場的芻形。到民國元年(1912年)10月開始建立第一個國營林場--云南省立農事試驗場,地址在昆明打豬巷。當時的場長兼農藝主任為米立興,林藝部主任饒茂林。該場內分農藝、牧畜、林藝、蠶桑4部。林藝部設在昆明打豬巷底。所試驗之種類,有農林生育,播種量、播種法、播種期,移植、采種等。林藝部實際就是主管林木種植管理、采種等的試驗。該場隸屬云南軍都督府實業司種植局管轄。這就是云南國營林場創建之始。

是年,牟定縣實業所在縣城南門外創建縣級第一個農事試驗場,又稱為牟定縣第一國營苗圃場(即第二苗圃場),以后又改為牟定縣第一國營林場。共有公地2.2畝,主要是進行農林苗木的試驗。該場負責人代抻。民國2年(1913年),牟定縣實業所將化佛山各寺廟所有的山林收歸縣公有,建立國有林場,歸縣實業所經營。是年,個歸縣制定《個歸縣實業所倡辦林業簡章》,林業開始從植桑推廣養蠶業,并在三義廟后邊辟地建立農事試驗場,"幾經寒暑,而規模始具"。據云南《義聲報》1916年1月31日報道,永北縣(現永勝縣)分治員提倡種植,籌辦農林試驗場,已種活桐樹4000株,木棉3000畝。是年2月1日,該報又報道《大理縣倡辦林業》,并于2月1日設立林業試驗場。

民國6年(1917年),昆明縣謝知事呈云南省行政公署籌設森林苗圃場。地點:昆明城外先農壇,即五谷廟。《義聲報》為此作了專門報道。民國7年(1918年),云南省長公署政務廳林務處在昆明市西北打豬(珠)巷建立第一苗圃,占地80多畝,年產苗30多萬株。民國8年,保山縣實業所實業員段彤云,發起民間50余戶創辦"保豐森林有限公司",經營木材和集資造林。

民國9年(1920年),云南省會植樹節選定在昆明南關外公園內林藝試驗場舉行。是年4月15日,《義聲報》公布《云南省立林業試驗場暫行章程》,計19條。第一條規定:"云南省立林業試驗場就南城外公園內設立直隸于云南省長公署。"所掌事務為"接木插條分根分蕖各造林事項","造林整理及造林施業事項","防止森林各種災害事項","森林工藝及造林事業","生長狀況及材積調查事項","林產制造事項"等。還規定林場設場長,由省長公署委任,設技術員和事務員。"公園內原有林木果樹及花卉等均撥歸本場經理,其有應補植者,并得推廣栽"。本場經費,開辦費和經常費由云南省長公署籌給之,"均按月造具書表單據,呈報云南省長公署核銷"。是年4月,保山縣實業所于第一農事試驗場內設置苗圃育林,供機關團體植樹造林。此為保山最早建立的公營苗圃之一。是年,原晉寧實業所副所長創辦林業試驗田20余畝,培育云南松、櫟類等10多種。

民國11年(1922年)10月,省實業司在昆明金碧公園設農林館,由實業司農林課主管,轄內設司事、雜役;原晉寧縣實業所技正李紹彭在五里大閘西辦個人園藝場,植金沙李、青絲桃、湖桑等優良品種1000余株。民國12年(1923年),省實業司林務處興辦直屬造林示范林場。第一造林場設在昆明東郊雙乳山、照壁山,面積7800多畝;第二造林場,于民國17(1928年)建立,設于昆明北鄉鐵峰庵山,面積2.8萬畝;第三、第四造林場,成立于民國15年(1926年),分別設于昆明縣西鄉眠犬山和昆明北鄉老青山,面積分別為2600畝和3700畝;第五造林場,于民國22年(1933年)建立,設于昆明縣東鄉大麻苴之牧野山(石子山上),面積1000余畝;第六造林場,又名路南拖溝來林場,原有面積5萬余畝,其中天然林10萬余株,屬一匪產,民國21年(1932年)匪首伏法,經省政府沒收交由省實業廳管理。該場建立后,逐年補種樹木,共有混交林100余萬株,該場設于路南拖溝寺山。從民國12年(1923年)后,全省不少縣紛紛建立農林試驗場、林業苗圃、造林林場。如阿迷縣(今開遠)建立林場,縣建設局設有林警2名,專門負責全縣林場的巡查。

民國17年(1928年),省建設廳在宜良祿豐村將迤南區行道樹育苗場改建為祿豐村林場,林場主任為馬兆麗。該場歷史較長。早在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云貴總督在此設官木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官立木植局,經營管理山場森林的采伐、運輸,有面積4萬余畝;民國7年(1918年)改為云南官木采運局;民國15年(1926年)改為迤南區行道樹育苗場;民國17(1928年)才正式改建為祿豐村林場;民國18(1929年)9月改為省第二育苗場,民國21年又改為祿豐村造林場;民國30年(1941年)又改稱為祿豐村油桐林場;民國35年(1946年)后稱為農林改進所祿豐村林場,直至1949年12月,面積10萬畝。該場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一個國有林場,歷經數次更名,始終一直存在著,可以說是全省林場的縮影。民國18(1929年),省政府改第二農場為第一育苗場;改祿豐村油桐林場為第二育苗場;改河口農場為第三育苗場。是年,省政府公布《云南模范林場暫行章程》(共15條),規定林場范圍,"以鐵峰庵(昆明)脈為主","本林場以提倡造林,樹全省模范為宗旨"。林場隸屬于省政府建設廳;林場設場長、助理員、林警巡長各一名;規定造林場分為移植和插種造林兩種,造林面積暫定為1000畝。是年,省農礦廳(從省建設廳分出)林務處在河口興建熱帶植物試驗場,面積150余畝,試種咖啡、肉桂、苦楝等熱帶亞熱帶樹種;試驗場停辦以后,于1935年8月恢復,以后因抗日戰爭,又停下一段,至1948年3月再次恢復?!队^察報》1948年3月8日載:《農改所恢復河口熱帶作物試驗場栽培金雞納熱帶作物》。

查看全文

民國時期林場研究論文

云南的林場建立于何時,其發展情況如何?經多年查閱歷史檔案和文獻資料以及有關報刊資料證實:云南省國營林場,早在清朝末年就有林場的芻形。到民國元年(1912年)10月開始建立第一個國營林場--云南省立農事試驗場,地址在昆明打豬巷。當時的場長兼農藝主任為米立興,林藝部主任饒茂林。該場內分農藝、牧畜、林藝、蠶桑4部。林藝部設在昆明打豬巷底。所試驗之種類,有農林生育,播種量、播種法、播種期,移植、采種等。林藝部實際就是主管林木種植管理、采種等的試驗。該場隸屬云南軍都督府實業司種植局管轄。這就是云南國營林場創建之始。

是年,牟定縣實業所在縣城南門外創建縣級第一個農事試驗場,又稱為牟定縣第一國營苗圃場(即第二苗圃場),以后又改為牟定縣第一國營林場。共有公地2.2畝,主要是進行農林苗木的試驗。該場負責人代抻。民國2年(1913年),牟定縣實業所將化佛山各寺廟所有的山林收歸縣公有,建立國有林場,歸縣實業所經營。是年,個歸縣制定《個歸縣實業所倡辦林業簡章》,林業開始從植桑推廣養蠶業,并在三義廟后邊辟地建立農事試驗場,"幾經寒暑,而規模始具"。據云南《義聲報》1916年1月31日報道,永北縣(現永勝縣)分治員提倡種植,籌辦農林試驗場,已種活桐樹4000株,木棉3000畝。是年2月1日,該報又報道《大理縣倡辦林業》,并于2月1日設立林業試驗場。

民國6年(1917年),昆明縣謝知事呈云南省行政公署籌設森林苗圃場。地點:昆明城外先農壇,即五谷廟?!读x聲報》為此作了專門報道。民國7年(1918年),云南省長公署政務廳林務處在昆明市西北打豬(珠)巷建立第一苗圃,占地80多畝,年產苗30多萬株。民國8年,保山縣實業所實業員段彤云,發起民間50余戶創辦"保豐森林有限公司",經營木材和集資造林。

民國9年(1920年),云南省會植樹節選定在昆明南關外公園內林藝試驗場舉行。是年4月15日,《義聲報》公布《云南省立林業試驗場暫行章程》,計19條。第一條規定:"云南省立林業試驗場就南城外公園內設立直隸于云南省長公署。"所掌事務為"接木插條分根分蕖各造林事項","造林整理及造林施業事項","防止森林各種災害事項","森林工藝及造林事業","生長狀況及材積調查事項","林產制造事項"等。還規定林場設場長,由省長公署委任,設技術員和事務員。"公園內原有林木果樹及花卉等均撥歸本場經理,其有應補植者,并得推廣栽"。本場經費,開辦費和經常費由云南省長公署籌給之,"均按月造具書表單據,呈報云南省長公署核銷"。是年4月,保山縣實業所于第一農事試驗場內設置苗圃育林,供機關團體植樹造林。此為保山最早建立的公營苗圃之一。是年,原晉寧實業所副所長創辦林業試驗田20余畝,培育云南松、櫟類等10多種。

民國11年(1922年)10月,省實業司在昆明金碧公園設農林館,由實業司農林課主管,轄內設司事、雜役;原晉寧縣實業所技正李紹彭在五里大閘西辦個人園藝場,植金沙李、青絲桃、湖桑等優良品種1000余株。民國12年(1923年),省實業司林務處興辦直屬造林示范林場。第一造林場設在昆明東郊雙乳山、照壁山,面積7800多畝;第二造林場,于民國17(1928年)建立,設于昆明北鄉鐵峰庵山,面積2.8萬畝;第三、第四造林場,成立于民國15年(1926年),分別設于昆明縣西鄉眠犬山和昆明北鄉老青山,面積分別為2600畝和3700畝;第五造林場,于民國22年(1933年)建立,設于昆明縣東鄉大麻苴之牧野山(石子山上),面積1000余畝;第六造林場,又名路南拖溝來林場,原有面積5萬余畝,其中天然林10萬余株,屬一匪產,民國21年(1932年)匪首伏法,經省政府沒收交由省實業廳管理。該場建立后,逐年補種樹木,共有混交林100余萬株,該場設于路南拖溝寺山。從民國12年(1923年)后,全省不少縣紛紛建立農林試驗場、林業苗圃、造林林場。如阿迷縣(今開遠)建立林場,縣建設局設有林警2名,專門負責全縣林場的巡查。

民國17年(1928年),省建設廳在宜良祿豐村將迤南區行道樹育苗場改建為祿豐村林場,林場主任為馬兆麗。該場歷史較長。早在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云貴總督在此設官木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官立木植局,經營管理山場森林的采伐、運輸,有面積4萬余畝;民國7年(1918年)改為云南官木采運局;民國15年(1926年)改為迤南區行道樹育苗場;民國17(1928年)才正式改建為祿豐村林場;民國18(1929年)9月改為省第二育苗場,民國21年又改為祿豐村造林場;民國30年(1941年)又改稱為祿豐村油桐林場;民國35年(1946年)后稱為農林改進所祿豐村林場,直至1949年12月,面積10萬畝。該場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一個國有林場,歷經數次更名,始終一直存在著,可以說是全省林場的縮影。民國18(1929年),省政府改第二農場為第一育苗場;改祿豐村油桐林場為第二育苗場;改河口農場為第三育苗場。是年,省政府公布《云南模范林場暫行章程》(共15條),規定林場范圍,"以鐵峰庵(昆明)脈為主","本林場以提倡造林,樹全省模范為宗旨"。林場隸屬于省政府建設廳;林場設場長、助理員、林警巡長各一名;規定造林場分為移植和插種造林兩種,造林面積暫定為1000畝。是年,省農礦廳(從省建設廳分出)林務處在河口興建熱帶植物試驗場,面積150余畝,試種咖啡、肉桂、苦楝等熱帶亞熱帶樹種;試驗場停辦以后,于1935年8月恢復,以后因抗日戰爭,又停下一段,至1948年3月再次恢復。《觀察報》1948年3月8日載:《農改所恢復河口熱帶作物試驗場栽培金雞納熱帶作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