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林場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04 06:36:00
導語:民國時期林場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云南的林場建立于何時,其發展情況如何?經多年查閱歷史檔案和文獻資料以及有關報刊資料證實:云南省國營林場,早在清朝末年就有林場的芻形。到民國元年(1912年)10月開始建立第一個國營林場--云南省立農事試驗場,地址在昆明打豬巷。當時的場長兼農藝主任為米立興,林藝部主任饒茂林。該場內分農藝、牧畜、林藝、蠶桑4部。林藝部設在昆明打豬巷底。所試驗之種類,有農林生育,播種量、播種法、播種期,移植、采種等。林藝部實際就是主管林木種植管理、采種等的試驗。該場隸屬云南軍都督府實業司種植局管轄。這就是云南國營林場創建之始。
是年,牟定縣實業所在縣城南門外創建縣級第一個農事試驗場,又稱為牟定縣第一國營苗圃場(即第二苗圃場),以后又改為牟定縣第一國營林場。共有公地2.2畝,主要是進行農林苗木的試驗。該場負責人代抻。民國2年(1913年),牟定縣實業所將化佛山各寺廟所有的山林收歸縣公有,建立國有林場,歸縣實業所經營。是年,個歸縣制定《個歸縣實業所倡辦林業簡章》,林業開始從植桑推廣養蠶業,并在三義廟后邊辟地建立農事試驗場,"幾經寒暑,而規模始具"。據云南《義聲報》1916年1月31日報道,永北縣(現永勝縣)分治員提倡種植,籌辦農林試驗場,已種活桐樹4000株,木棉3000畝。是年2月1日,該報又報道《大理縣倡辦林業》,并于2月1日設立林業試驗場。
民國6年(1917年),昆明縣謝知事呈云南省行政公署籌設森林苗圃場。地點:昆明城外先農壇,即五谷廟。《義聲報》為此作了專門報道。民國7年(1918年),云南省長公署政務廳林務處在昆明市西北打豬(珠)巷建立第一苗圃,占地80多畝,年產苗30多萬株。民國8年,保山縣實業所實業員段彤云,發起民間50余戶創辦"保豐森林有限公司",經營木材和集資造林。
民國9年(1920年),云南省會植樹節選定在昆明南關外公園內林藝試驗場舉行。是年4月15日,《義聲報》公布《云南省立林業試驗場暫行章程》,計19條。第一條規定:"云南省立林業試驗場就南城外公園內設立直隸于云南省長公署。"所掌事務為"接木插條分根分蕖各造林事項","造林整理及造林施業事項","防止森林各種災害事項","森林工藝及造林事業","生長狀況及材積調查事項","林產制造事項"等。還規定林場設場長,由省長公署委任,設技術員和事務員。"公園內原有林木果樹及花卉等均撥歸本場經理,其有應補植者,并得推廣栽"。本場經費,開辦費和經常費由云南省長公署籌給之,"均按月造具書表單據,呈報云南省長公署核銷"。是年4月,保山縣實業所于第一農事試驗場內設置苗圃育林,供機關團體植樹造林。此為保山最早建立的公營苗圃之一。是年,原晉寧實業所副所長創辦林業試驗田20余畝,培育云南松、櫟類等10多種。
民國11年(1922年)10月,省實業司在昆明金碧公園設農林館,由實業司農林課主管,轄內設司事、雜役;原晉寧縣實業所技正李紹彭在五里大閘西辦個人園藝場,植金沙李、青絲桃、湖桑等優良品種1000余株。民國12年(1923年),省實業司林務處興辦直屬造林示范林場。第一造林場設在昆明東郊雙乳山、照壁山,面積7800多畝;第二造林場,于民國17(1928年)建立,設于昆明北鄉鐵峰庵山,面積2.8萬畝;第三、第四造林場,成立于民國15年(1926年),分別設于昆明縣西鄉眠犬山和昆明北鄉老青山,面積分別為2600畝和3700畝;第五造林場,于民國22年(1933年)建立,設于昆明縣東鄉大麻苴之牧野山(石子山上),面積1000余畝;第六造林場,又名路南拖溝來林場,原有面積5萬余畝,其中天然林10萬余株,屬一匪產,民國21年(1932年)匪首伏法,經省政府沒收交由省實業廳管理。該場建立后,逐年補種樹木,共有混交林100余萬株,該場設于路南拖溝寺山。從民國12年(1923年)后,全省不少縣紛紛建立農林試驗場、林業苗圃、造林林場。如阿迷縣(今開遠)建立林場,縣建設局設有林警2名,專門負責全縣林場的巡查。
民國17年(1928年),省建設廳在宜良祿豐村將迤南區行道樹育苗場改建為祿豐村林場,林場主任為馬兆麗。該場歷史較長。早在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云貴總督在此設官木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官立木植局,經營管理山場森林的采伐、運輸,有面積4萬余畝;民國7年(1918年)改為云南官木采運局;民國15年(1926年)改為迤南區行道樹育苗場;民國17(1928年)才正式改建為祿豐村林場;民國18(1929年)9月改為省第二育苗場,民國21年又改為祿豐村造林場;民國30年(1941年)又改稱為祿豐村油桐林場;民國35年(1946年)后稱為農林改進所祿豐村林場,直至1949年12月,面積10萬畝。該場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一個國有林場,歷經數次更名,始終一直存在著,可以說是全省林場的縮影。民國18(1929年),省政府改第二農場為第一育苗場;改祿豐村油桐林場為第二育苗場;改河口農場為第三育苗場。是年,省政府公布《云南模范林場暫行章程》(共15條),規定林場范圍,"以鐵峰庵(昆明)脈為主","本林場以提倡造林,樹全省模范為宗旨"。林場隸屬于省政府建設廳;林場設場長、助理員、林警巡長各一名;規定造林場分為移植和插種造林兩種,造林面積暫定為1000畝。是年,省農礦廳(從省建設廳分出)林務處在河口興建熱帶植物試驗場,面積150余畝,試種咖啡、肉桂、苦楝等熱帶亞熱帶樹種;試驗場停辦以后,于1935年8月恢復,以后因抗日戰爭,又停下一段,至1948年3月再次恢復。《觀察報》1948年3月8日載:《農改所恢復河口熱帶作物試驗場栽培金雞納熱帶作物》。
是年(民國18年),省農礦廳籌建省立苗圃和省會造林場,設立滇南第一林場,林場設森林警察區署。
民國19年(1930年),云南省農礦廳公布《各縣區植桐辦法》,計11款(條)。規定各縣區政府設置林場,每年種桐5000株以上,各村每年種桐50畝以上,其縣鄉人民住宅四旁,亦應酌量種植。是年12月,省政府頒布《云南造林運動章程》。其中規定各地接到《章程》布告之日起6個月內,分別成立林場,逾期不建立者,即由該管官廳將其山場收回,招人承領造林。是年,省政府制定《云南造林運動宣傳大綱》闡述了云南造林運動的6個步驟。"云南全省荒山,就調查所得面積計算,已有二萬萬畝左右。"規定:10年內把全省的荒山荒地種植完畢。每一個村須就公有荒山中成立一個造林場,每縣至少應設立50個以上的造林場。上述《章程》、《大綱》呈奉省政府公布施行后,出現群眾造林高潮。據民國21~22年(1932~1933年),據實業部全國造林考成表(云南部分)載:云南編制林場3900余個。如元謀縣建設局編制林場68個,會澤縣編制林場93個,各設管理員1人。會澤林場造林成活約95萬株,育苗1.7萬株。民國23年(1934年)實業廳林務處對云南林場進行調查,公布統計數:共調查64個縣局,3964個林場,總計面積920.57萬畝。林場所有權分3種:公有20個縣,占64個縣的31.25%;私有5縣,占7.81%;公私所有39縣,占60.94%。又據《民國三十年林務工作報告》統計,全省編制林場個數、面積與上公布數相同。自民國28~30年(1939~1941年)各縣造林面積共157.3萬畝,占總經營面積920.57萬畝的17.09%,成活樹木6420萬株。這說明全省林場迅猛發展,已達到了頂峰。
民國20年(1931年),省農礦廳公布《云南農礦廳林務處第二林區模范林場暫行章程》,共6章20條。規定路南縣拖溝寺所有各山場力加整理,定名為云南農礦廳林務處第二林區模范林場,設場長、事務員、技術員各1員,林警2人,巡山4人,林工4人。是年,各縣擬定造林實施辦法,建立苗圃。如迤東各縣開始建立苗圃,魯甸縣在縣城東門外先農壇建立苗圃1畝培育烏桕苗。是年,省建設廳和鹽運使署撥經費飭由黑井場柴本借貸所,于黑井古新寺側創建小規模林場1個,面積約10畝。
民國21年(1932年)3月24日《義聲報》載:全省編制林場1600個。"各縣應成立之苗圃及籽種承發所共有40個縣"。11月18日,昭通縣編制林場37個,除第一號中山林場為公有外,其余36個均屬私人林場。
民國22年(1933年),《云南推廣造林運動章程》,經實業部修正核準,省政府公布施行。規定每個縣建立面積在200畝以上的林場50個。是年,實業廳林務處在昆明北郊右營建立省立第二苗圃;省實業廳在河口建立云南實業廳河口育苗場,于1935年改為河口第三育苗場。
民國24年(1935年),建設廳籌建海口河沙防造林場,由省林務處副處長的楊克學力兼任場長,于民國27~28年(1938~1939年)實施造林,并造林1萬多畝;是年,省建設廳在個舊籌建個舊礦區造林場;在昆明東郊建第三苗圃;在黑鹽井籌建黑鹽井造林場;在白鹽井籌建白鹽井造林場。黑白鹽井兩個造林場的造林業務均由省建設廳負責,每年派員督種并函鹽管局備案,直至1945年1月撤銷。
是年7月,省政府公布《推廣造林章程》,規定"各地方辦理造林,須擴大范圍同時舉辦,并限定由民國24年起至30年,共6年以內一律完成",各林場每年造林面積至少須占該林場全面積的1/5以上,各林場實施造林均定于每年春夏秋3季舉行;各林場設森林巡警,代用森林警察。民國25年(1936年)4月8日,云南省總司令部和云南省政府公布施行《云南省會近郊墓地的造林辦法》;省政府公布《云南省會近郊墓地造林保護辦法》;4月16日又公布《云南全省縣區近郊荒山墓地造林辦法通則》(計21款)。按上述規定,當年省建設廳在昆明古幢庵建省會墓地林場;在昆明黑林鋪建省會藥用林場。
民國26年(1937年),省建設廳在昆明的妙高寺建省會保安林場,在昆明鐵峰庵建省會紀念林場;10月,省建設廳籌建呈貢果木品種試驗場。1939年2月10日,云南省政府委員會606次會議決定成立呈貢果木試驗場,共有私荒500畝。
民國27年(1938年)6月,省建設廳在宜良西門外的二公里處建宜良工藝植物造林場,由劉秉政技術員負責籌辦。《云南新商報》于1938年6月9日作了報道。是年,滇西企業局在一平浪籌建一平浪農林課(林藝股)相似林場性質,負責山林經營,解決一平浪鹽礦區生產生活用材。民國28年(1939年),省建設廳采用獎勵辦法實行造林,選定"華坪等19個縣先成立林場,作人民指導模范",并撥給辦林場專款。民國29年(1940年)2月,省建設廳建柞樹林場,面積約4000畝,王嘉猷任林務主任;4月,省建設廳在昆明小馬村船房陸家營建立桉樹林場,由技士李方伯負責;8月30日,川滇鐵路公司撥款籌辦林場;9月1日,省建設廳林務處與昆明建筑材料公司簽訂合辦路南拖溝寺林場協議。民國30年(1941年),省建設廳林務處直屬林場有省會林場、祿豐村油桐林場、白鹽井林場、黑鹽井林場、海口砂防林場、保安林場、妙高寺林場、第一至第五林場、紀念造林林場、墓地造林林場計15個;新建省直屬第一、第二兩個苗圃和楚雄蠶桑推廣部。各縣相繼建立一批苗圃。《民國日報》1942年11月19日載,省建設廳派員到保山縣枯柯河壩團山壩建立迤西熱帶作場試驗場,試種木棉,營造金雞納等防瘧植物。是年,河口熱帶林場培育的金雞納(桉樹),經過9次試驗失敗終獲成功,已有開花母樹250株,二年生幼樹2000多株,幼苗2萬株。民國31年(1942年)1月,農林部在麗江設金沙江流域管理處,秦仁昌任處長,員工20多人,設有森林警察隊30余人,并建立苗圃。4月1日,思普企業局籌設樟腦種植場,仿造日式蒸餾試驗樟腦生產之最佳方法,在云南省尚屬首例。
民國32年(1943年),省建設廳在省會昆明建立省會造林林場。
民國33年(1944年),省建設廳林務處選定昆明西站外虹山一帶為速成林場場址,占地950畝,種有楸木、洋槐、扁柏、藍桉、白楊、華山松櫟類等樹種。有管理員楊春1人負保護之責。2月,省建設廳在昆明小屯后建立省會紀念林場。據《朝報》2月27日報道,省建設廳在黃土坡和定光寺建林場兩處設專人管理,每年植樹節在此植樹。
民國34年(1945年),省建設廳林務處新增設第二育苗場(昆明屠羊場)和林務處迤氵育林場。民國35年(1946年),云南錫業公司造林隊在個舊成立,在個舊的馬拉格礦山周圍造林,時有員工20人。1月,省建設廳在昆明建昆明林場,何弘德任場長。12月1日《觀察報》載《建設廳擬就36年度各縣鄉鎮造林計劃公私荒地作林場》,年底縣報每鄉鎮設林場一所,苗圃一處,林場、苗圃設鄉管理員。省建設廳訓令各縣成立植樹節示范林場。民國36年(1947年),省建設廳在昆明金殿右側,建立昆明華南林場(原為林務處籌設)。民國37年(1948年)3月,省建設廳制定《云南省鄉鎮造林實施細則》,共13條。規定全省各地以鄉鎮為單位,分別設置500畝以上的林場,分4年辦理完竣,每年造林3萬株,共計12萬株;除林場外,每一居民應于夏季就村莊四周以田頭溝邊屋旁隙地,最少植樹5株。6月7日,省政府訓令建設廳恢復河口熱帶作物試驗場。是年,一平浪煤廠設立一平浪林區,對周圍200余里森林設員監護;楚雄縣政府批準民間創辦的楚雄縣純武林場,并發給經營執照;騰沖縣尚存來鳳山、寶峰寺和國殤墓園紀念林場3個;保山縣還保留寶蓋山、龍泉、保岫公園林場和蜈蚣山植樹示范林場4個,且多數林場名存實亡。
民國38年(1949年)1月,云南省建設廳訓令頒布重新修訂的《云南林場管理規則》,計8章21條。規定本省境內之公私森林均應進行登記,并編制為林場。是年,曲靖縣制定《夏季造林實施辦法》,并在廖廓山林場、麒麟山林場、各鄉鎮山場等處栽樹、點播,共出動2350人,點播飛松一公石六公斗,植樹1萬株。
至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時止,僅存省級、類似林場的經營機構4個,即云南省滇西企業局一平浪農林課林務股、云南省農林改進所祿豐村林場、河口熱帶作物試驗場、省會(昆明)林場,以及部分縣的少數林場。
從上述史實可以看出,民國時期云南省各級政府對植物造林,建立林場是比較重視的,是有一定成績的。林場的發展可以說是馬鞍形的。大體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民國元年~12年(1912~1923年)為初期階段。主要是建立農事林藝試驗場,屬于苗圃性質的試驗,規模相對較小。第二階段為發展階段,民國12~30年(1923~1941年)。從省立第一造林場建立開始,接著又建立了省立5個林場,并公布了《云南模范林場暫行章程》,推動了縣級林場的建立。特別是民國19年省政府頒布的《云南造林運動章程》、《云南造林運動宣傳大綱》,均規定在6個月內分別成立林場。因而各縣紛紛建立林場,一個縣少則12個,多則101個。到民國22年(1933年)全省林場達3900多個,省林務處民國23年(1934)統計,云南林場達3954個,面積近千萬畝。第三階段林場建立逐漸減少,民國31~38年(1942~1949年)。到1949年12月僅剩下少量林場,縣鄉林場大都名存實亡。總之,38年來,云南林業是有發展的。頒了不少林政法規,建立了不少林場,種了不少樹,應實事求是地給予肯定。
- 上一篇:公路路基施工技術探討論文
- 下一篇:漢代農業生產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