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轉移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7 06:08: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技術轉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技術轉移

淺析FDI技術轉移系統

在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大量涌入我國的情況下,利用FDI引進適用技術,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是我國大多數企業尋求技術進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一種現實選擇。FDI技術轉移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主體、客體、環境、實現方式等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

一、FDI技術轉移系統的主體

世界經濟的區域性科層結構特征、發展中國家的資源稟賦和技術能力特點及技術追趕戰略,決定了跨國公司與發展中國家共同成為技術轉移系統的主體。

1.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作為先進技術的載體和絕大多數前沿技術的擁有者,控制著技術的總體發展方向,把握著技術變革的速度。基于資源和市場的驅動,對外直接投資已成為跨國公司實現全球范圍內資源優化配置、利潤最大化的重要經營手段,而且跨國公司也是FDI活動最重要的承擔主體。

2.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組織或個人

查看全文

科委技術轉移服務申報

為了更好地實現國家自主創新戰略和首都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戰略目標,市科委于20*年實施“技術轉移服務專項資金”,支持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做大做強,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改善*地區的技術轉移環境,大力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服務業的發展。現將20*年專項資金申報指南公布如下:

一、支持對象

在*地區注冊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或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集團的成果轉化部門以及擔保公司。

二、支持范圍

為高技術的商品化、產業化及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的項目。服務項目內容應屬于以下情況之一:

(1)技術集成與經營服務:對引進的技術進行技術集成、二次開發或技術營銷后,實現技術轉移的服務;

查看全文

技術轉移體系試析論文

一、德國的技術轉移體系及其主要機構

德國的技術轉移體系是建立在其科研體系基礎之上的,與科研體系的緊密聯系是其最大的特征和優勢,這是因為許多科研機構不僅從事技術創新活動而且也深入到技術轉移和推廣的工作中,弗朗霍夫協會便是此中的典型代表。其第二大優勢是技術轉移體系與廣大中小企業的合作是廣泛而深入的,德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多、科技水平高,技術創新是企業戰略的重中之重,除內部研發外,尋求外部技術轉移服務是其開展技術創新的第二大途徑,德國大多數企業都接受過技術轉移服務,并且與技術轉移機構保持長期的服務關系。另外,這個體系是以各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專家團隊為人力支撐的,這是其高水準服務的首要前提。

德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主要有:德國技術轉移中心、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和弗朗霍夫協會。三者在定位和服務側重點上是有明顯的層次和分工的:德國技術轉移中心是國家級的公共技術轉移信息平臺,提供最基本的技術供需、專利等的信息查詢和簡單的咨詢服務;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是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并已在國內和國際上建立龐大的分支系統,其服務內容除了有深層次的技術咨詢、研究開發、人力培訓、國際性技術轉移外,還涉及企業管理運營方面的服務;弗朗霍夫協會則是憑借自身的物質基礎(實驗室、儀器設備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屬于自己的研究所,直接為德國各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創新和研發的服務。以下是各機構服務內容和運作方式的詳細介紹。

德國技術轉移中心

德國技術轉移中心是德國的一個全國性非盈利公共組織,它分布在德國各地,原則上每個州有一個分中心。各分中心是在各州經濟技術和交通部指導下開展工作,其運行經費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政府,即各州的科技基金會,另一部分來自工商協會,即各行業企業繳納的會費。中心的人員構成具有較嚴格的專業分類和配比,具有較多的高新科技領域的博士和碩士,同時聘請領域內權威人士擔任科技顧問。

中心針對企業的主要服務職能包括:

查看全文

企業競爭與技術轉移的規律芻議

在完全的市場經濟體制運行中,同一產業、同一產品的企業之間沒有長期的合作,他們只存在永恒的競爭。企業在競爭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同時淘汰落后生產力,這正是社會經濟科技向前推進、向更文明方向發展的規律所在。企業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求擴張,則必須占有優勢的綜合實力,而其中最關鍵、最核心的元素是技術實力。為此,本文將對技術在企業競爭中的作用及其轉移規律進行簡捷的研究。

一、技術在企業競爭中的作用

1、技術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和基礎,是第一重要元素

如果企業有了高科技、新技術、創新技術項目,就有了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就有可能實現競爭力,就有了通往市場的保證。高新技術及其產業有一個“勝者全勝”的永恒規律,技術領先一步、勝人一籌,就會占領大部份市場,而且市場的附著力、親和力也很強。例如日本、德國的汽車制造業,他們擁有和掌握了先進技術、關鍵技術,其性價比則優于同行,所以占領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多年來經久不衰,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又比如我國龍頭企業長虹集團,由于一直貫穿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戰略思想,長虹的產品沖破重重封鎖,不可阻擋地打入了國際市場,目前品牌價值已超過437.55億元;五糧液集團由于擁有高端的技術,長期居于市場之首,時下的品牌價值已超過386億元。以四川省為例,目前已有國家名牌29個,出口暢銷品牌3個,中國名酒6個,以及433個四川名牌產品,名牌總數居西部第一,名牌對工業強省的貢獻率已達27%。可見,技術創新、技術的占有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是企業存在的第一元素。

2、技術創新是企業提高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

從理論上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是體現生產力的靈魂,這一點已為中外經濟發展的事例證實。在近代,由于科技的高速發展,而促進技術發明、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和技術成果的爆炸式產生,與此同時,企業遇到不少困難,往往都促使他們在技術上查找問題,因此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所占比重在近代以后越來越大、越來越顯著。據統計,20世紀上半葉,美國經濟增長依靠技術進步的比重占45%,到了20世紀末,則占到80%左右;日本在上世紀50年代為55%,60年代為67%,70年代后約為82%;我國技術進步在國民經濟增長中所占比重差距很大,改革開放前30年約為23%,1978年以后約為31%,新世紀以來逐步增大,約為49%。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中國經濟靠技術進步的比重必須隨改革開放的進程擴大,只有加大技術創新、技術進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才能趕上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企業才能有生存、發展的資本,才會有參與市場競爭、發展生產力的原動力。

查看全文

技術轉移及風險投資研究

內容摘要: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該地區產業結構體系完整,城市密度高,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明顯的一體化趨勢。技術轉移和風險投資為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進程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持和資本支持,本文以2010-2019年十年間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經濟發展數據為研究對象構建空間計量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技術轉移效率解釋變量和風險投資總額解釋變量,與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綜合評價指數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通過技術轉移和風投資本引入,可以進一步推動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

關鍵詞: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技術轉移;風險投資;空間計量回歸模型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早設立的一批經濟一體化區域,包括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域的26個城市,該地區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基礎設施完備、產業集中度高、城市分布密度高且聚集程度較好。在長三角經濟貿易一體化的進程中,技術轉移和風險投資發揮出了核心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該地區技術轉移和風險投資過程及效果的研究,分析出這兩類因素在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程度與發展趨勢分析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早的經濟一體化區域,該區域經濟發達、城市密度高、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流通速度快,同時區域范圍內各經濟體之間的依賴程度也較高。近十年,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強化,本文以2010-2019年10年間長三角地區相關數據為樣本,采用熵權法評價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程度及發展趨勢,令所構建區域一體評價系統系統的原始矩陣H:其中樣本總數量為m、指標的個數為n,對原始矩陣做歸一化處理,并計算各評價指標的熵權wj:由于選用的數據為連續型面板數據,所計算的熵權wj與每個年度相對應,最后應用線性加權法得出每個統計年度的經濟一體化綜合評價指數。采用熵權法計算出2010-2019十年間,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的指數值變化,如圖1所示。相關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官網。從總體上分析十年間長三角三省一市的一體化趨勢呈現出穩定上升的趨勢,尤其是2015年以來一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從理論上考慮會帶動區域經濟總量的提升,統計三省一市十年間GDP總量占全國比重,及人均GDP總量的變化情況,統計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相關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統計和分析結果顯示,十年間長三角地區GDP比重和三省一市人均GDP數值都出現了增長趨勢,這表明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發展對于地區經濟增長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

技術轉移與風險投資對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促進作用

查看全文

國外技術轉移制度分析及參照

摘要:技術轉移體系是國家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是溝通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間技術供需的橋梁。德國技術轉移體系具有合理的層次結構和先進的運作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德國科技成果的轉化,對于我國技術轉移體系構建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德國;技術轉移體系;借鑒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后,德國憑借其保留的大量科技人才和工業基礎,以及有利的國際環境,迅速實現了經濟的恢復和崛起。德國的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是歐洲最大的技術擁有國和出口國,其科技產出能力在世界上占據領先地位,根據《2007年德國技術能力報告》中世界市場上的重要專利產出地統計,德國是每百萬人288件,美國是245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水平是173件。

德國國內的科研能力60%以上集中于企業,高校約占20%,科研機構所占不到20%。德國的技術能力集中度相當高,國內科技研究和發展能力30%以上集中在西門子、拜耳等7家大公司,這些大型跨國公司承擔著提高工業技術水平、開發新產品的重任。隨著科技競爭的日趨激烈和研究開發的難度加大,德國大企業間的合作日益增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技術轉移市場的發展。德國技術轉移市場發展的最重要推動力來自于國內的中小企業,德國工業企業中65%屬于創新型企業,服務業中這一比例也高達48%,而德國的中小企業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5%,技術創新是德國中小企業的生命所在,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小企業開始加大研發的投入,德國政府出臺一系列科技政策,積極資助科技成果向中小企業轉移,推進科技制度創新和科技型風險基金的發展;強化中小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經過近20年的發展,德國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已經比較完善,形成了結構合理,服務水平較高的技術轉移體系。

二、德國的技術轉移體系及其主要機構

查看全文

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節能技術;細紗車間

論文摘要:由于各車間熱量產生量不同,紡織企業在冬季能量浪費嚴重。本文提出了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即通過各車間熱能相互轉移分配來達到熱能節約利用的目的。該技術可以達到十分良好的節能效果。本文詳細介紹了這項技術的原理及方法,并以工程實例來驗證該方法的節能效果,為該方法的大規模應用和推廣提供技術參考。

紡織企業用電量很大,約和整個紡織企業的工人工資相當。作為勞動密集型的紡織企業,在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已無潛力可挖的情況下,節能已成為紡織企業可持續發展、增加企業利潤、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佳選擇。

目前很多紡織企業有的車間在冬季需要供熱,有的車間則在冬季把大量的熱量排出室外,能量比較浪費嚴重。如果能把排出室外的熱量轉移至需要供熱的車間,則可以節約大量的能量,該技術本文稱為紡織熱能轉移技術。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是紡織車間節能的有效途徑之一。合理使用熱能轉移技術,可使紡織車間冬季可不設供熱系統而達到工人熱感覺要求,節能減排效果十分明顯。

1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的原理

部分紡織車間如細紗車間由于機器發熱量大,在冬季車間熱量仍有剩余,需要大量排放到室外大氣中,大量熱能白白浪費;而部分紡織車間如絡筒車間和前紡車間在冬季則需要供熱。此時可采用熱能轉移、風量平衡的方法,把熱量剩余車間的熱量轉移至需要供熱的車間。該技術稱為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該技術的核心在于:不消耗或消耗很少的能量,將部分紡織車間的熱能轉移至另外的紡織車間。

查看全文

技術培訓推進鄉村勞動力轉移

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不僅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而且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加強科技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是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根本性措施,對于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各級各單位、全體農村黨員都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進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通過強化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大規模轉移,以此帶動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農民收入的持續穩定增長。

一、社會的快速發展形成了農民工就業技能競爭

技術含量低的就業崗位城市需求量逐年減少,從我鄉勞務輸出的實際看。而農村低素質勞動力當前狀況下供給充分,城鄉就業崗位的稀缺和就業技能貧乏的現實導致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受阻。而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建設現代農業、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農業部等部門—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的通知)因此,強化農民工的技術技能培訓是增強輸出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只有全面推進農民技術技能培訓,才能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任務非常艱巨。國務院一份統計數據表明,國是人口大國。目前,國農村有1.5億富余勞動力,每年還要新增600萬農村勞動力。農村勞動力素質不高,缺乏勞動技能,影響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的轉移,難以在城鎮實現穩定就業。9000多萬跨地區進城務工的農民中,有相當數量的人員沒有穩定的職業和居所。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僅占9.1%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新興產業的興起,缺乏轉崗就業技能的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難度越來越大。農民工素質亟待提高。

鄉黨委政府在不斷拓展農民致富渠道的過程中,從我鄉的實際看。近年來。結合本地實際,卓有成效地培育了勞務輸出這一產業,目前為止,鄉常年在外務工經商的農民達到1.5萬人以上,占全鄉勞動力的43%其中有組織、成建制輸出的務工人員達11000人,萬余名勞務大軍跳出貧困偏遠封閉的山鄉,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經受了鍛煉。為我鄉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十年來,匯入我鄉的勞務資金已達7億多元,成為我鄉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勞務輸出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的格局,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勞務經濟。今年以來,鄉勞務輸出模式受到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勞動·就業》金土地》山東電視臺《鄉村季風》和《南方周末》山東內參》等分別作了采訪報道,外來參觀者絡繹不絕。這是對全縣勞務輸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給鶴山鄉以極大地鼓舞與鞭策。南方周末》將我鄉勞務輸出的做法稱為“鶴山模式”

發現,勞務輸出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未經過培訓、無技術的崗位明顯比有技術的崗位工資低,且工種多為勞動強度大,環境差的行業,工廠后再實行培訓的人員,上班第一年有的不能實行同工同酬,有的因技術問題而被迫中止合同,造成失業返鄉。農民工技術技能差、整體素質低成為我鄉勞務輸出快速發展的障礙。因就業技能差的原因,鄉輸出人員的就業能力和發展空間都受到影響,對我鄉勞務產業產生較大沖擊。

查看全文

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分析論文

1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的原理

部分紡織車間如細紗車間由于機器發熱量大,在冬季車間熱量仍有剩余,需要大量排放到室外大氣中,大量熱能白白浪費;而部分紡織車間如絡筒車間和前紡車間在冬季則需要供熱。此時可采用熱能轉移、風量平衡的方法,把熱量剩余車間的熱量轉移至需要供熱的車間。該技術稱為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該技術的核心在于:不消耗或消耗很少的能量,將部分紡織車間的熱能轉移至另外的紡織車間。

發熱量較大的車間主要是指細紗車間。細紗車間用電一般占全廠噸紗基本生產用電的60%~70%,除一部分轉化為加工產品的機械能外,絕大部分電功率轉化為熱能散發到車間中。細紗機的主要產熱部件是電機,電機表面溫度甚至高達60℃[1],遠遠高于車間的溫度。因此為節約能源,目前細紗車間的電機基本上都單獨進行排風,稱為工藝排風。由于細紗車間熱量過剩[2],無論冬季還是夏季,工藝排風都排至室外大氣中。除工藝排風外,細紗車間的車間回風[3]稱為地排風。根據國家標準,細紗車間的溫度一般也高于其他車間的溫度。實際紡織車間中,冬季細紗車間的溫度甚至比前紡并粗等車間的車間溫度高10℃以上。

發熱量較小的車間包括有后紡的絡筒車間、前紡的并粗車間等。這些車間的機器數量較少,機器排布較稀,整個車間總體發熱量較低。在冬季,僅靠機器發熱量不足以保證車間的溫度。為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溫度,需要從外界輸入熱量。

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是指在冬季,把細紗車間的熱量轉移至后紡的絡筒車間、前紡的并粗車間等產熱量較小的車間。通過這種車間熱能的相互轉移分配,來節約能源。

2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的應用

查看全文

高校技術轉移建設論文

摘要:文章深入研究了江蘇省高校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的發展現狀和服務區域創新的主要模式,即共建政產學研平臺、共建校企合作載體、引聚國際創新資源和推動技術成果運營等,并指出高校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建議,以引導和推動高校技術轉移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技術轉移;建設;區域創新;江蘇

高校是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的重要力量,而技術轉移是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1]。江蘇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技術轉移工作,發揮省內高等學校眾多、科教資源相對豐富的優勢,建設了一批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2]。當前,江蘇正在大力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吸取借鑒美、英、日等發達國家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區域創新的模式和機制經驗,推動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建設發展,對促進江蘇技術轉移體系和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江蘇省高校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現狀

江蘇自2009年起專項啟動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建設,目前全省共立項建設高校技術轉移中心42家,累計設立分支服務機構150多個,從業人員1500多人,成為連接科技與經濟特別是產業的技術支撐與服務的保障平臺。近三年,全省技術轉移中心累計開展技術交易活動4100多場次、組織技術轉移項目3萬多項、合同成交額110多億元,有23家高校技術轉移中心被評為“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位居全國第一。1.1機構建設運行總體情況。1.1.1機構實體化。鼓勵支持省內科研能力較強和技術成果積累較多的高校建設技術轉移中心,如南京大學高校技術轉移中心、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支持省內科技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的高校與省外一流高校院所共建聯合技術轉移中心,如鹽城工學院聯合技術轉移中心(安徽大學)、徐州工程學院聯合技術轉移中心(北京理工大學);引導省外一流高校院所與地方合作建立專業從事技術轉移服務的獨立機構,如北京大學蘇州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全省共有15家中心完成了法人注冊。1.1.2運行科學化。推動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和規章制度,全省中心共建有規章制度400多個(平均每家建有規章制度約10個),包括機構章程、管理制度、服務流程、激勵政策、考核辦法以及學校制定中心執行的有關政策、規章、制度等。如常州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授權統一管理學校的技術轉移項目,并按照省內項目3%、省外項目5%的比例提取管理費,中介人員按照到款額的1%~1.5%提成績效。1.1.3隊伍專業化。支持各類技術轉移中心引進專業化、復合型技術轉移人才,定期開展從業人員基本業務培訓和工作交流,每年組織業務骨干參加國際國內培訓,業務骨干先后赴以色列、德國、英國等學習國際先進的技術轉移模式和理念。目前,全省技術轉移中心專職人員超過600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和技術經紀人、專利人、律師、知識產權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等資質證書的職員比例占50%以上。1.1.4條件信息化引導高校技術轉移中心主動對接“互聯網+”,強化信息化能力建設。所有中心都建立了專門的技術轉移服務網站或成果轉化服務網站,分別建有成果庫、專利庫、專家庫、企業庫、項目庫、需求庫、平臺庫等數據庫,總數據量超過10萬條、總訪問量超過500萬次;部分中心開發了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服務。省級層面建設了產學研合作信息服務平臺,信息智能分類推送,促進資源集成與共享。1.2服務區域創新主要模式。1.2.1共建政產學研平臺。南京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結合省內各市重點產業和特色園區的發展需求,以地方出財力、南大出智力的方式共建政產學研平臺,以學校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為依托,引領產業方向,培育產業創新集群。目前,南大與省內11個地級市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建立了22個政產學研平臺。近3年來,通過政產學研平臺建設,南京大學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服務隊伍,常年活躍在地方,服務江蘇企業3000多家,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及技術創新聯盟104個,為地方和企業培訓人才1萬人次以上,服務企業新增產值超過500億元。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組建的專業研究所首批轉正的8個分所中,有2個分所由南大政產學研平臺為主承建,學校新增3個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平臺。1.2.2共建校企合作載體。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在長期工作實踐中,探索出“校企聯合研發中心”模式,實現了校企合作的“四大轉變”:即由個人行為向學校的組織行為轉變,由部分科技人員的合作向覆蓋學校所有學科和職能的合作轉變,由單純的項目合作向平臺建設、成果轉化、人才交流等多方位服務轉變,由短期的項目合作向建立穩定長效合作關系轉變,并成為學校推進與企業長效合作的重要工作和抓手。目前,已建有校企研發中心100余家,年均到校科研經費逾億元,校企雙方共同申報發明專利近600項,獲得國家、省部級和市級科技獎項30余項;以聯合研發中心為基礎,學校還培育了1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一批省市級工程中心及行業公共服務平臺。1.2.3引聚國際創新資源。北京大學蘇州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先后與美國斯坦福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十幾所國際知名高校建立了常態合作機制,定期組織國際科技成果項目路演,評估篩選出具有產業化前景的國際項目。目前已在蘇州、張家港組織20場以上國際科技成果會,先后近200條具有產業化價值的國際科技成果資源信息,促成凱望藥業有限公司、葡萄牙模具產業聯盟等10多個國際項目落戶江蘇。其中凱望藥業注冊資本8982萬元,總投資為1.5億元。蘇州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與6家國際機構建立了常態化的跨國技術轉移“綠色通道”,與法國愛迪特集團共建的“蘇州大學-愛迪特測控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成功運作了數十個國際合作項目。1.2.4推動技術成果運營。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是代表學校從事技術轉移全過程管理和運營服務的專業機構。中心圍繞市場化運營進行了系列探索,建設了“專利超市”,解密專利技術黑匣子;探索了技術產權處置模式,破解職務技術運營難題;設立了技術轉移基金,打通成果從實驗室到商品的轉化通道;構建了技術專利池,助推成果集群轉化。目前,中心已實現了5000余件專利分類別、分層次,建立全維度的價值標簽;收儲運營了100余件成果,形成了3D打印、機器人、新材料技術群,依托機器人技術建設了南京機器人研究院;圍繞兵器裝備、船舶制造等產業需求,建成了國內先進的焊接裝備研發平臺,形成了高價值專利池。

2存在問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