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用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6 15:27:2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金融信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金融信用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金融信用是市場經濟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一環。但是,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惡意逃廢債行為,以至銀行不良資產總量居高不下,金融信用現狀不容樂觀。本文從分析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指出金融信用不是國家(政府)信用,而是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的整合,進而分析了金融信用缺失的社會、經濟根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金融信用征信信用評級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運轉有賴于良好的社會信用。但近年來,金融環境中信用缺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企業和個人逃廢債務蒙受直接經濟損失約1800億元,信用經濟成了“賴帳經濟”;因為三角債和現金交易,增加財務費用約2000億元,三角債和多角債的大量存在直接阻滯了信用鏈條。有的地方政府從狹隘的地方利益考慮,在企業逃廢銀行債務的過程中推波助瀾,使得銀行在債權債務訴訟中“勝訴率高、執行率低”。金融業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經濟狀況的集中反映點以及經濟發展中矛盾和風險的反映點。因此,金融信用環境的惡化在嚴重影響金融業的同時,也直接阻礙了社會經濟的正常、快速發展,重建金融信用環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本文擬從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走出將金融信用等同于國家信用的誤區,進而分析金融信用缺失的社會經濟根源,并對發展和完善我國金融信用體系提出建議。
一、金融信用的本質
在西方,“信用”是一個純經濟學概念。它表示價值交換滯后產生的活動,主要體現為商業領域,金融領域和流通領域賒銷,信貸等交易行為。簡言之,即是對借的償還。金融業由于其特殊的性質,從產生伊始,就和信用相伴相生。對于金融業而言,金融信用在金融業的資產中無可置疑的占有首要地位。正如一位銀行家所言:“信用是銀行的生存之本”,金融信用作為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一方面是銀行必須確保存款人自由取款,另一方面需要貸款人確保按時、如數還本付息,缺一不可。如果貸款人都不對銀行恪守信用,那么銀行最終也無法對存款人恪守信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信用本質上是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的整合。銀行實為經營貨幣的企業,其資產大多數是億萬公眾的財產。但常期以來無論金融業內部或外部(政府、其他企業及公眾)均缺乏對金融業的認識,常常將國家(政府)的信用取代金融業的信用,主要表現在:(1)計劃經濟下,國家對經濟實際起包攬作用,從而將金融信用包攬其身,銀行是國家的,受政府指令運作,銀行信用自然也就轉化為對國家的信用。所謂三角債即國有企業及銀行都認為債務所涉及的信用問題均不是自己造成,也不是自己可以解決的,并不將其看成是自己極其重要的信用問題,因而債務難以清償,這一直延續至今。(2)改革開放20余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同時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抑制,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國債償還信譽好,所以國家作為整體對內對外均具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譽。因此,國內民眾即使不了解國內銀行的信用,也放心地將錢存入銀行。這就是為什么四大國有銀行在不良資產率高達20%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著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穩定增長。其實大多數公眾并不知曉什么是不良資產率,他們只知道銀行是國家的,可以放心將錢存進去,國家不會不還給他們的。而國外企業及銀行,即使無法了解國內企業的信用,也以中國國家信用為其信用的落角而提供信用貨款。而且這種信用又具體落腳于代表國家的各級政府以及政府所屬或支持的企業。
隨著市場化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已逐步退出市場,《商業銀行法》規定四大國有銀行的改革方向是建立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商業銀行。因此,國家信用不再成為金融信用的落腳點。然而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在打破了計劃經濟下高度集中統一的信用制度與體系的同時卻一直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規范的金融信用體系,造成了金融市場上信用關系的嚴重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風險行為。銀行業“惜貸”和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并存的現象說明沒有了信用作依托,銀行和企業間出現“雙輸”局面。
金融信用管理思考
【摘要】文章就我國目前金融信用缺失的表現形式、主觀客觀原因及根治對策進行了探討,提出金融信用管理對于借貸雙方利益、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金融信用;信用缺失;信用管理
一、信用在我國金融業中的重要性
首先,信用問題貫穿于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在市場經濟中,市場參與者的信用關系形成了一個環環相扣、互為前提的有機網絡,這個網絡中的某些環節斷裂,必然對整個網絡產生連鎖性的破壞,且這種破壞呈現放射性惡性擴張的特征。金融是信用網絡中的重要環節,若其相互信用等出現問題,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破壞就更為嚴重、影響波及面就更為廣泛和深遠,其實際破壞性要比表面上體現出來的大得多。
其次,信用問題從根本上制約著金融市場能否健康發展。資金從富余一方流向缺乏一方,意味著資金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也意味著資金所有權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若借款一方沒有信守承諾,沒有履行按時還本付息義務,將造成貸款方的資金損失。長此以往,將產生過分惜貸甚至拒貸現象,其結果是金融市場逐漸萎縮。
二、我國金融信用現狀
金融信用建設
一、信用在我國金融業中的重要性
首先,信用問題貫穿于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在市場經濟中,市場參與者的信用關系形成了一個環環相扣、互為前提的有機網絡,這個網絡中的某些環節斷裂,必然對整個網絡產生連鎖性的破壞,且這種破壞呈現放射性惡性擴張的特征。金融是信用網絡中的重要環節,若其相互信用等出現問題,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破壞就更為嚴重、影響波及面就更為廣泛和深遠,其實際破壞性要比表面上體現出來的大得多。
其次,信用問題從根本上制約著金融市場能否健康發展。資金從富余一方流向缺乏一方,意味著資金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也意味著資金所有權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若借款一方沒有信守承諾,沒有履行按時還本付息義務,將造成貸款方的資金損失。長此以往,將產生過分惜貸甚至拒貸現象,其結果是金融市場逐漸萎縮。
二、我國金融信用現狀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金融乃至整個社會信用體系沒有建立
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制訂與信用管理相關的法律,至今已形成較為完善的信用管理立法體系,包括公平信用報告法、平等信用機會法、公平信用結賬法、信用卡發行法、公平信用和貸記卡公開法、電子資金轉賬法、儲蓄機構解除管制和貨幣控制法、銀行公平競爭法、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等17項法案。這些法案的管理目標與內容主要是規范授信、平等受信機會、保護個人隱私。
信用助力金融精準扶貧探析
摘要:本文圍繞玉樹州金融精準扶貧貧困信用戶創評情況,從創評標準、創評流程、創評環境著手,對貧困戶信用創評工作在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中總體呈現出的信用信息采集難、維護難、應用難等信用助力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出銀村聯動協調機制、信用評定與信貸掛鉤、建立貧困戶信用評定信息系統、建立金融扶貧信用風險分擔機制、擴大金融扶持產業扶貧力度等對策建議,破除瓶頸。
關鍵詞:精準扶貧;信用建設;信用共同體;信貸扶持
玉樹州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也是青海省貧困戶的聚居地,所轄的六個市縣(縣級市)均為省定及國定貧困縣,其中四個縣為國定貧困縣,全州貧困戶數達3.5萬余戶,近年來,玉樹州通過積極開展信用培育、信用創評全面助力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玉樹州信用創評工作基本情況
按照青海省金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信用創評要求,人民銀行玉樹州中心支行組織轄內4家金融機構為精準扶貧主辦銀行,積極開展了貧困戶信用檔案建立和信用評定工作,實現了玉樹轄區貧困戶信用檔案建檔全覆蓋,以“信用創評+信貸扶持”的金融精準扶貧思路,積極推動信用助力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根據全省金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統一部署,人民銀行玉樹州中心支行組織轄區各金融機構積極開展貧困戶信用檔案建立和評定工作,根據玉樹州扶貧局核定精準扶貧貧困戶為35748戶,其中低保戶為19070戶,非低保建檔立卡貧困戶為16678戶,截至2017年2月末,玉樹轄區累計建立貧困戶信用檔案25149份,占金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100%;累計對25023戶農牧戶開展信用評定工作,占金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100%;累計對19567戶符合信用評定標準的農牧戶開展信用評定,并評定為貧困信用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54.74%,累計為1676戶貧困信用戶提供直接信貸融資支持金額達5995萬元,全面完成了金融精準扶貧建檔和創評任務。
(一)精準建立創評機制
金融信用分析論文
摘要:我國目前關于企業、個人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規還比較零散,通常分布在銀行、稅務、工商、公安、法院等十幾個部門內,既不統一,也不好操作,迫切需要一部統一的《征信法》來規范信用信息的征集內容、征集程序、征集范圍、征集對象及公開方式和公開限度。
關鍵詞:信用理念;信用環境;信用管理
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蔓延,金融信用的危機也在加大;金融信用成為當今經濟交往的焦點。
金融活動離不開信用,金融信用一旦缺失,就會出現無序金融,不健康的金融。據有關資料反映,我國前段時間由于金融信用的缺失,每年因企業和個人逃避債務,蒙受直接經濟損失約1800億元,信用經濟變成了“賴賬經濟”;因三角債、多角債的出現,我國由此增加的財務費用多達200億元,信用經濟變成了“無序經濟”等,為了重塑金融信用的真實面目,重建金融信用的良好環境,重樹金融信用的良好形象,有志之士要求整治金融秩序,建立健康金融的呼聲越來越高,提出的有效建議也越來越多。本文就金融信用缺失的防范問題作以下思考。
一、加大信用理念的宣傳力度
宣傳和倡導誠信文化,誠信理念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有長期堅持,長期教育,才能收到長期的效果。我國歷來重視誠信教育,儒家認為,“誠者天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誠者商之道也。”并說:“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政無信必頹。”古人把誠實守信一直視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進德修業之本”。我們已經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經濟活動已無國界,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經濟往來日見頻繁,此時此刻,我們怎樣做到友好往來,友好貿易,友好發展,我認為仍然靠的是誠實守信。對此,我們各級政府應牢記中國古訓,世界帝王條款,負責任的、盡義務的開展對全體公民、全體社會的誠信教育,運用多種媒體,不間斷地宣傳誠信理念,教育大家牢固樹立誠信價值觀,牢固樹立誠信的道德規范,牢固樹立誠信的職業操守,使全社會充分認識誠信在構建和諧世界、和諧社會中的極端重要性,在保證企業良好經營,個人能良好發展方面的極端重要性,做到人人知誠信,使誠信光榮,誠信無價成為全社會、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形成一個“有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憂”的良好信用氛圍。
農村信用社金融功能探討
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農村信用社)作為我國農村金融領域中的唯一的、正式的合作金融機構,自從產生后便隨著中國的經濟體制與金融體制的變革而屢經周折和變遷。在整個變遷過程中,農村信用社服務功能的變異,是引起眾多學者激烈討論的焦點之一。本文的中心論題是:金融(對經濟增長促進的)功能,從根本上講,取決于金融產權的有效安排。國家在金融產權安排過程中,具有必不可缺的作用,但是國家的不恰當的介入往往造成產權的殘缺或失落,從而導致金融產權安排的功能異化。建國后,40多年來的中國農村信用社的變遷軌跡表明:國家對農村信用社產權的“姿意”破壞,使得農村信用社的功能發生異化。
一、前人的研究
(一)產權制度的重要性
自科斯和阿爾欽、德姆塞茨、巴澤爾和張五常等新制度經濟學家的開創性工作以來,人們逐漸意識到,所有權的安排對于經濟資源的配置,已經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科斯[1]認為,在現實的經濟世界里,既然存在著交易費用不為零和信息非對稱,那么產權制度就會對經濟基礎行為和經濟效率發生作用。德姆塞茨[2]進一步指出,如果使經濟效率的潛力發揮出來,產權結構的某些變化是必要的。據此,有效率的產權安排會對經濟活動產生重要影響。
(二)國家與經濟組織(產權)的關系
在現實的生產和交易的活動中,由于經濟主體的多樣性、復雜性,產權規則不可能完全依賴于私人承諾來實現,因此,國家的有效保護就顯得必不可少了,[3]即具有“排他性收益”的產權有效履行需要國家強制性的實施。然而國家對產權提供的保護,并不是免費的,要為保護所有權所能花費的資源最終來自產權的“負賦”。[4]因而自所有權一開始確立起來,就注定了與國家發生聯系。
農村信用社金融產品研究
1農村信用社金融產品創新的歷史背景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協調、城市和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落后,究其原因是農村嚴重缺乏財政和金融的支持。“2016年,各級對于農村的財政支出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7.9%;農業貸款占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5.8%;中國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5.1%”在上述農村資金的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與農業和農村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農村人口的比例相比是不相匹配的。《建議》明確要求:“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促進公共財政體制建設,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和“深化農村金融體系”規范和農村特點相適應的金融組織。探索并繼續農業保險的發展以及對農村金融服務的改善”。根據這一要求,為擴大公共財政在農村地區的范圍,改善農村的金融服務。就需要加快財政和投融資體制的改革。這種改革在新經濟發展階段成為新農村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金融機構吸取的大量存款,其流向仍然從農村地區到城市,這些資金對促進一些其他部門的財政盈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卻不能滿足大量的農民、農業和其他農村經濟主體的有效金融需求。在農村地區出現農村金融市場的“空心化”以及“信貸真空”;農村的金融市場上較欠缺有效地競爭。金融產品及服務在農村金融機構比較單一。一方面,農村金融體系的脆弱和功能的缺失長期存在;而另一方面,在建設新農村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所需要的資金量很大;很明顯,我國現有的農村金融體系很難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資金需求。
2農村信用社金融產品創新的意義
在金融領域內金融機構和金融制度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可是,當有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產品迅速進入金融市場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觸及甚至破壞金融機構設置、金融秩序、金融監管等現行法律法規和制度條例,倒逼機制作用下,推動了金融制度和金融機構的創新和發展。雖然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是極其復雜的,但是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巨大推動力。金融產品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只有交易量的不斷增漲,不斷出現各種新的產品,市場中交易者的數量越來越多,才能建立起一個蓬勃發展的市場。隨著人們金融資產的日益增加,金融資產流動性改善,資產所有者都希望自己的金融資產能夠保值增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農村信用社的理財產品保值增值、適合百姓,就可以吸引更多理財者的目光,這家信用社就更具有競爭力。充分維護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利益、遵守職業道德標準和專業操守是農村信用社開展金融創新活動的基本前提。
3金融產品落后造成的影響
在我國國民經濟總體格局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于城鎮。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方,農村經濟在財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因為政府購買力不足,在農村基礎設施中投入不足,抑制了農業以及農村的經濟發展。金融產品的不足,進一步抑制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滿足不了現代農業的建立及發展的需求是現代農村日益顯現的現代農業特點,急需更多農業信貸資金。農村經濟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其發展需要開發出各種市場因素,需要生產資料市場、社會化的服務市場等。對信貸資金的需求也更趨旺盛,但問題是缺乏信貸產品的需求,使得信貸嚴重短缺,無法適應建立和發展現代農業的的需要。滿足不了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隨著農業及當地經濟的發展,農村中小企業(特別是涉農中小企業),更加需要一個與之相適應的便捷的信貸服務。私營經濟、非農個體經濟、以及農業產業化中小企業對于促進農業及當地的經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農業和當地經濟是否可以繼續健康的發展受到其發展優良的直接影響。其發展不僅急需很多較低成本信貸資金,還需要在貸款、結算、匯兌等諸多方面獲得更好的服務。比如永善縣具有特色的農產品砂仁、魔芋、竹筍、水果均處于基層處理,甚至是沒有處理的水平,收入極其不穩定,產品價格的波動范圍很大。
金融信用信息數據庫研究
摘要:隨著小微信貸機構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日益增多,部分機構因業務發展不穩定,甚至出現停業、倒閉等極端情況,履行數據報送的意愿或能力喪失。闡述建立接入機構退出機制的必要性,描述機構退出的主要情形,提出設置機構退出機制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建議構建包括退出標準、風險監測、退出程序等內容的接入機構退出機制,并妥善解決機構退出后征信數據的處理問題。
關鍵詞:征信系統;信用信息數據;接入機構;退出機制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金融機構特別是小微金融機構退出市場不再罕見,金融機構退出機制方面的短板較為明顯。與之相關聯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以下簡稱“征信系統”)接入機構的準入機制相對成熟,但相關的退出機制還不完善,準入與退出的失衡不利于我國征信系統的良性發展和信息主體權益保護。2017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明確對問題金融機構接管、重組、撤銷、破產處置程序和機制,推動問題金融機構有序退出”。因此,建立適當的征信系統退出機制,對促進征信系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推進我國征信系統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建立接入機構退出機制的必要性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6年建成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實現了信用信息的大集中。隨著金融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征信系統建設的全面推進,征信系統的接入機構范圍不斷擴大,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共收錄企業和其他組織2582.8萬戶,收錄自然人9.8億人,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分別接入機構3438和3531家。當前,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機構管理辦法》對征信機構退出有較詳細的規定,但對作為“信息提供者”——接入機構的退出尚未作明確規定。同時,由于接入機構提供信用信息的公共性與其影響面,客觀上對我國征信系統的數據質量和信息主體合法權益產生影響。(一)建立退出機制是規范征信業務活動的需要征信的核心是利用獨立第三方來共享債權人掌握的債務人的債務信息[1]。征信活動涉及征信機構、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和信息主體。2011年世界銀行了《征信通用原則》,對征信活動參與各方職責、征信業務適用規則作了規定。該原則1要求“征信系統應當擁有準確、及時和充分的數據,系統性地從所有相關并可得的信息來源采集數據,并且保存足夠長的時間”;該原則2要求“征信系統應當擁有嚴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標準,并且是高效的”;該原則3要求“應確保征信服務提供者和征信數據提供者的治理安排達到可靠、透明和有效地管理業務風險”。上述原則,均表明信息提供者是一個有效征信體系的重要組成環節,并且要求信息提供者能夠履行提供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的能力。(二)建立退出機制是落實監管要求的需要我國《征信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23條規定“征信機構應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準確性”。當信貸機構出現停業、倒閉等情形,將會影響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數據質量。美國《公平信用報告法》(FCRA)及其實施條例明確征信機構和數據提供商具有提供準確信用信息數據的法定義務,2009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等機構的有關提供商的一些規則要求數據提供商建立和實施一系列書面政策和程序,提高數據準確性[2]。美國金融消費者保護局要求個人征信機構(CRCs)加強對數據提供商的審查力度,包括審查數據提供商維持最低數據安全標準的能力,管理層變動是否會影響其滿足會員要求的能力,積極監測不活躍的數據提供商,對于連續數月不提供更新數據的供應商,停止接收其提供的數據[3]。(三)建立退出機制是維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的需要一方面,征信信息及時性、準確性直接影響信貸機構的風險管理,涉及信息主體的切身利益。信貸機構退出市場,如果沒有后續處置機制,將不可避免地影響信息主體的征信信息,侵害到信息主體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條例》賦予了信息主體異議權,《條例》以及《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落實〈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05〕393號)等文件對數據提供者做好異議處理工作、維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提出了明確要求,接入機構退出市場,基本喪失了異議處理能力,異議處理流程缺失了重要一環,將無法維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
二、接入機構退出的主要情形
信用體系對互聯網金融的作用
摘要:在現代經濟發展體系中,互聯網金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信譽機制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基石。在研究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首先要對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進行研究。以“芝麻信用分”作為案例,對信用體系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行了初步的解析。
關鍵詞:“芝麻信用分”;信用體系;互聯網金融;重要作用
信譽機制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基石。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中,構建信用體系和信用體系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起到基礎性作用。如何構建基于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特點的金融體系是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在思考的問題。
1信用體系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高度重視信用體系的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從信用體系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作用角度進行研究,能夠看出,在構建信用體系的過程中以全新的服務理念和先進的信息處理模式為核心開展各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使傳統信用評分模式發生變化,更好地建立完善系統信用體系,能夠結合先進技術手段、多渠道收集相關信用數據,并且促進交易數據、社交信用數據等的有機整合,為經濟、金融活動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服務。利用大數據,對信用體系的作用進行研究,發現其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提供服務,在海量信用數據的作用下可以構建完善的信用支持平臺,確保各項信用決策的制定可以將信用數據作為基礎做出判斷,提高互聯網金融決策的科學性。同時,在完善信用體系的支持下,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也能獲得相應的信用保障,所以,信用體系在互聯網經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信用數據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作用———以芝麻信用分為例
法律角度完善金融信用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金融信用的本質;金融信用缺失的根源;解決金融信用缺失的幾點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運轉有賴于良好的社會信用、“信用”是一個純經濟學概念、計劃經濟下,國家對經濟實際起包攬作用、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抑制,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歷史沉淀和制度性約束使我國金融信用基礎脆弱信用觀念淡薄、信用機制和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信息不對稱、盡快建立包括信用記錄、征集、調查、評價、中介等內容的完整、規范的金融信用法律主體框架、制定、修改、完善金融信用行為法、失信懲罰法等,具體請詳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運轉有賴于良好的社會信用。但近年來,金融環境中信用缺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企業和個人逃廢債務蒙受直接經濟損失約1800億元,信用經濟成了“賴帳經濟”;因為三角債和現金交易,增加財務費用約2000億元,三角債和多角債的大量存在直接阻滯了信用鏈條。有的地方政府從狹隘的地方利益考慮,在企業逃廢銀行債務的過程中推波助瀾,使得銀行在債權債務訴訟中“勝訴率高、執行率低”。金融業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經濟狀況的集中反映點以及經濟發展中矛盾和風險的反映點。因此,金融信用環境的惡化在嚴重影響金融業的同時,也直接阻礙了社會經濟的正常、快速發展,重建金融信用環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呼聲,本文擬從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走出將金融信用等同于國家信用的誤區,進而分析金融信用缺失的社會經濟根源,并對發展和完善我國金融信用體系提出建議。
一、金融信用的本質
在西方,“信用”是一個純經濟學概念。它表示價值交換滯后產生的活動,主要體現為商業領域,金融領域和流通領域賒銷,信貸等交易行為。簡言之,即是對借的償還。金融業由于其特殊的性質,從產生伊始,就和信用相伴相生。對于金融業而言,金融信用在金融業的資產中無可置疑的占有首要地位。正如一位銀行家所言:“信用是銀行的生存之本”,金融信用作為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一方面是銀行必須確保存款人自由取款,另一方面需要貸款人確保按時、如數還本付息,缺一不可。如果貸款人都不對銀行恪守信用,那么銀行最終也無法對存款人恪守信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信用本質上是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的整合。銀行實為經營貨幣的企業,其資產大多數是億萬公眾的財產。但常期以來無論金融業內部或外部(政府、其他企業及公眾)均缺乏對金融業的認識,常常將國家(政府)的信用取代金融業的信用,主要表現在:(1)計劃經濟下,國家對經濟實際起包攬作用,從而將金融信用包攬其身,銀行是國家的,受政府指令運作,銀行信用自然也就轉化為對國家的信用。所謂三角債即國有企業及銀行都認為債務所涉及的信用問題均不是自己造成,也不是自己可以解決的,并不將其看成是自己極其重要的信用問題,因而債務難以清償,這一直延續至今。(2)改革開放20余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同時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抑制,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國債償還信譽好,所以國家作為整體對內對外均具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譽。因此,國內民眾即使不了解國內銀行的信用,也放心地將錢存入銀行。這就是為什么四大國有銀行在不良資產率高達20%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著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穩定增長。其實大多數公眾并不知曉什么是不良資產率,他們只知道銀行是國家的,可以放心將錢存進去,國家不會不還給他們的。而國外企業及銀行,即使無法了解國內企業的信用,也以中國國家信用為其信用的落角而提供信用貨款。而且這種信用又具體落腳于代表國家的各級政府以及政府所屬或支持的企業。
隨著市場化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已逐步退出市場,《商業銀行法》規定四大國有銀行的改革方向是建立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商業銀行。因此,國家信用不再成為金融信用的落腳點。然而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在打破了計劃經濟下高度集中統一的信用制度與體系的同時卻一直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規范的金融信用體系,造成了金融市場上信用關系的嚴重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風險行為。銀行業“惜貸”和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并存的現象說明沒有了信用作依托,銀行和企業間出現“雙輸”局面。
二、金融信用缺失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