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4 15:54: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吉林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吉林省長韓長賦談吉林西部土地開發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民網視頻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十七大代表、吉林省省長韓長賦。省長,非常歡迎您接受我們的采訪。首先請您和網友先打個招呼。
【韓長賦】: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
“西部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建設標準農田450多萬畝
[主持人]:我們知道吉林省日前啟動了一個西部土地開發整理重大項目,請您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項目,并且給大家介紹一下它最新的進展情況?
【韓長賦】:吉林省最近啟動實施了“西部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可以說這個工程是吉林省在土地開發整理,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的一個歷史上的最大的工程。我們覺得,它現在也是我們國家這個方面一項重大工程。吉林省省委省政府決策實施這項工程,主要是國家需要糧食,農民需要脫貧,吉林西部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需要改善。這項工程,現在已經完成了全面的工程實施規劃,而且,在西部我們又一共規劃了幾片,其中鎮賚縣50萬畝已經開始開工建設。我剛才講,國家需要糧食,我想保證糧食安全,提升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能力,這一方面適合各個方面,包括廣大網友都是非常關注的,我想不必更多的解釋。
說農民需要脫貧,我們工程規劃的重點地區,4個縣區有三個縣是國家貧困縣,有一個縣是民族自治縣,所以吉林過去有句話叫“困難在西部,潛力在西部,希望也在西部”,西部在吉林相對中部和東部來講,貧困面大一些,農民的收入偏低,所以通過實施這項工程,為農民的脫貧致富創造了基本條件。
赴吉林經貿活動考察報告
應洮南市人民政府的邀請,9月上旬,縣長李洪敏及縣領導譚權遠帶領政府辦公室、商務局、糧食局及兩家企業代表赴吉林省進行了為期七天的經貿考察?,F將考察情況通報如下。
一、考察基本情況
考察組首先參加了在長春市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隨后到洮南市就農業產業化、農產品貿易、農產品加工及工業園區建設等工作進行了考察,并與洮南市結為友好市縣。
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是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家商務部、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吉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國際性大型區域綜合博覽會。博覽會以商品貿易、投資合作、專業國際會議及商務周(日)活動三大板塊為主要內容。參會客商5萬多人,其中來自東北亞的俄、朝、韓、日、蒙及美、法、德、英等62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外客商達7300多人,世界500強參展參會企業達81戶,參觀公眾達32萬多人次。博覽會對外貿易成交額達4.5億美元,其中出口成交額3.2億美元、進口訂貨0.9億美元,國內貿易成交額12.7億元人民幣。博覽會上,考察組重點參觀了食品(農副產品)展區、高科技(電子)展區、投資洽談區,深入細致地調查了各地小雜糧產品品種及價格,收集了招商引資的相關信息。
洮南市位于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交匯處,是大興安嶺腳下、科爾沁草原腹地的一個縣級市。國土面積5103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45萬人。是吉林省老工業基地,有紡織服裝、生物制藥、有機食品、機械制造、清潔能源、粗精飼料和優質農產品精深加工等七大重點產業集群。是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優質細毛羊基地、吉林省奶牛大縣,是全國有名的綠豆之鄉、雜糧雜豆之鄉、辣椒之鄉、西瓜之鄉、粉條之鄉。在洮南市,考察組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考察:一是對洮南工業經濟的考察。參觀了洮南恒威毛紡織有限公司、洮南香酒業有限公司等4家工業企業,重點考察了洮南市金升冶金產品有限公司和洮南香酒業有限公司在生產、銷售、管理等方面的情況。二是對洮南工業園區建設的考察。參觀了洮南市工業園區,重點了解了洮南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發展思路、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方面的情況。三是對農副產品貿易市場和企業的考察。參觀了洮南市物資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綠緣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等5家實力比較雄厚的雜糧雜豆企業,了解了這些企業的設施設備、生產能力、經營理念。四是對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發展進行了考察。參觀了全國辣椒第一鎮——洮南市福順鎮的辣椒生產基地和金塔、愛迪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辣椒初精深加工企業。
二、考察成果
婚慶禮儀:吉林民族風情
朝鮮族民俗村
居住在吉林市的朝鮮族現有18萬多人,約占吉林市人口總數的4.3%,朝鮮族是一個勤勞、智慧、樂觀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稱。
朝鮮族的婚禮習俗非常熱鬧,尊老習俗備受稱道,有一日四餐的飲食習慣。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是"搗衣"勞動。每到中秋左右,婦女們都要拆洗被褥衣服,進行洗曬噴漿,待其半干后疊成長方形在砧上捶打,這就是"搗衣"。
永吉縣興光村朝鮮族民俗村,已被辟為旅游景點。主要旅游活動有:村民與游客共同歌舞聯歡;到村民家中參觀民族生活習俗;在具有民族特點的火炕上品嘗朝鮮族風味餐。朝鮮族的米飯、米酒、打糕、冷面、小咸菜、山野菜、狗肉全席等風味飲食和充滿熱情的招待會令游客留連忘返。
烏拉街滿族鎮
吉林市是滿族的發源地之一,又是朝鮮族集居的地方。滿族有14萬多人,約占全市人口的4%。全市有34個滿族鄉鎮,1個滿族朝鮮族鄉,其中以永吉縣烏拉街滿族鎮居住的滿族人口為最多。
吉林市低碳經濟城市發展思考
摘要: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向低碳經濟轉型已成為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關鍵詞:區域經濟;低碳經濟
一、低碳經濟概念的提出
所謂低碳經濟,就是以減少含碳物質的排放,提高環境清潔度為宗旨的經濟。“低碳經濟”最早是由英國政府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率先提出來的。“低碳經濟”提出的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業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針對氣候變化對各國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挑戰,在國際氣候制度層面,國際社會建立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等相關機制,確認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在國際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制度下,許多國家已經積極展開減排行動,扭轉傳統經濟對于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賴,在低碳排放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政府作為聯合國重要成員和能源消費大國,積極支持和參與應對國際氣候變暖行動,大力提倡和發展低碳經濟。
二、關于吉林市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
第一,吉林市發展低碳經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參與全球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低碳經濟發展的目標與國家倡導的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本質是一致的。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具有保護全球氣候的責任和政治意愿。同時,作為發展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我國在國際氣候制度構建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國際壓力,也面臨著未來國際貿易中以氣候變化為借口的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中國的長期發展戰略選擇必須要融入世界低碳經濟發展浪潮。吉林市作為典型的高碳型老工業基地城市,實現向低碳經濟的轉型,是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積極參與國際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是城市發展責任感的體現。第二,吉林市發展低碳經濟是探索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模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需要。盡快擴大經濟規模,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產業是吉林市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振興的重要任務。在進行大規?;A設施建設和固定資產投入的同時,充分考慮、吸收、消化低碳發展理念,積極開發利用新型替代能源和技術,避免對常規產業和技術的簡單復制,避免投資回報期和資金的“鎖定效應”,培育新的低碳型產業成為全市經濟新的增長點,是提升產業與技術在全球低碳化經濟競爭中的競爭力,實現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的必由之路。第三,吉林市發展低碳經濟是促進節能減排,解決資源能源環境問題的內在要求。吉林市要實現工業城市與山水生態城市屬性的有機結合,必須解決目前嚴重依賴石油、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和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突出的問題。吉林市具備大規模發展水電、核電、風電、生物質能等“零碳”能源的優越條件,現有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空間巨大。發展低碳經濟,是有效解決資源能源和環境問題,促進節能減排的根本出路。第四,吉林市發展低碳經濟是加強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的重要機遇。當前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合作進入了嶄新時期,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在積極推進與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利用國內外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超前認識,超前部署,超前投資,加強國際合作,大力發展和推廣先進清潔能源和低碳技術及產業,將為未來在區域和國際低碳經濟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創造先行者機遇。
吉林職校英語教育的難題研討
目前,不少用人單位已將英語水平作為錄用人才的必備條件之一。然而,吉林省中職英語教育現狀存在著許多問題制約其發展。因此,尋找中職英語教育中存在哪些問題,從而分析其成因,找出解決對策,成為當前吉林省中職英語教育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選取吉林機械工業學校、吉林財經學校、吉林信息工程學校等吉林省15所中等職業學校為調查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對其不同專業學生及英語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并針對問卷中模糊選項對部分教師及學生進行訪談。以測試檢驗問卷的信度和效度。
二、數據收集
本次調查設計了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各一份。內容主要包括:吉林省中職校英語師資建設、生源素質、英語教材建設、英語教學、教學手段、英語教育評估等方面。本次調查共發放學生問卷750份,收回714份,有效問卷69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2%。本調查共發放教師調查問卷40份,全部收回,沒有無效問卷。
三、數據分析
小議吉林省汽車產業自主創新模式
汽車產業是我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入WTO后,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成為必要。選擇合適的技術創新模式,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是吉林省汽車制造行業解決該問題的關鍵舉措,是取得領先優勢的保證。
1技術創新相關理論
1.1技術創新定義技術創新的理論觀點,首先由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熊彼特認為,“創新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即實現生產要素的一種新的組合”,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①創造或采用一種新的產品;
②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
③開辟一個新的市場;
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研究
一、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從財政上看,吉林省財力相對有限,客觀上也制約了吉林省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由于信息網絡發展滯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也阻礙了吉林省與國際間的信息交流,吸引投資能力較差。
二、相關金融概念及中央指導性意見的提出
2012年4月7日,“金融四十人年會”上,謝平首次公開提出了“互聯網金融”概念。2014年3月6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互聯網金融”這一概念,從提出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只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是本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主題,被稱作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范發展”。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又對金融服務“三農”作了更加明確的指示: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強化激勵約束機制,確?!叭r”貸款投放持續增長。支持金融機構增加縣域網點,對涉農業務較多的金融機構,落實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支持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縣域,加大服務“三農”力度,健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支持金融機構開展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訂單融資和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深入推進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開展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產設施抵押貸款業務。加快農村各類資源資產權屬認定,推動部門確權信息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共享,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
三、互聯網金融為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策略
(一)大數據助力吉林省農業智慧化。農業資源管理方面,基于“3S”(GPS、GIS、RS)技術,建立吉林省區域經濟地理地圖,對省內農業種植用地進行科學決策、精細化管理。在農作物生產管理方面,整合傳統統計數據及農業資源管理信息,對省內不同區域內農作物進行有針對性的種植管理。農業大數據技術的日臻完善和普及,對于加強數據挖掘、關聯分析、知識發現等大數據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夯實農業信息化技術基礎,提升以大數據為支撐的農業信息化、智慧化產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二)互聯網金融深耕農村土地流轉。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以來,借助互聯網手段,探索加快“三農”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了目前最為惹人關注的焦點。根據農業部的統計,截至2016年6月末,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承包耕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達到4.6億畝。在部分東部沿海地區,這一比例已超過了50%。土地流轉對農村金融提出了巨大需求,而隨著國家對土地流轉市場的重視,農村金融還將探索更多激活土地市場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因此,互聯網企業、互聯網金融企業也適時推出了各種金融業務,除了提供農資貸款、農業保險,搭建銷售平臺等服務外,在近幾年較熱的土地流轉領域也進行了積極嘗試。借助互聯網平臺優勢,近兩年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以土地流轉為主營業務,提供信息服務、交易服務、金融借貸、保險和土地檢測等業務的第三方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形成了農地流轉O2O模式。比如,土流網、土地資源網、地合網、來買地以及京東金融投資合作的聚土網,都是專門從事土地流轉服務的平臺。在互聯網金融的席卷之下,新型金融機構開始深耕“三農”,并瞄準了尚處于“探索期”的土地流轉市場。(三)創新金融產品服務“三農”。2011年4月起,吉林省率先在全國首推“糧食直補資金和農資綜合直補資金擔保貸款”,開展至今發揮了很大作用,有效解決了貸款擔保不足的問題,降低了農民的辦貸成本。但從貸款的資金量上來看,仍稍顯不足。為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靈活變通的優勢,為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融資便利,結合目前我國土地流轉相關法令,借鑒互聯網金融貸款平臺1分鐘申請,10分鐘審核,快至30分鐘到賬,0抵押0擔保0接觸的模式。在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的基礎上,筆者設計提出了一款土地租賃權融資貸款產品,期望這款創新金融產品能夠為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新型地權融資貸款模型:()()111ttCrPrrε×+−=××+式中:P——貸款金額;C——土地租賃年金;r——貸款年利率;t——貸款年限;ε——調整系數。模型解讀:主要以土地流轉市場的市場價格為依據,根據家庭耕地面積的多少,農民以耕地租賃權為抵押,向銀行或互聯網金融機構申請貸款,若一旦出現還款困難或無力償還的情況,可由貸款人將土地轉而租賃出去,以租金收入抵償應收本息。
吉林市特色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研究
摘要:指出了精準扶貧是脫貧攻堅戰發展到一定時期的一種新型手段,從吉林省吉林市的鄉村實際出發,對已有的資源進行分析和重新設計,為吉林市特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精準扶貧;特色;鄉村旅游
“精準扶貧”是黨的重要方針政策,對解決貧困地區脫貧問題具有指導性意義,特色鄉村旅游扶貧是一種精準扶貧體系,是通過對特色旅游資源及產業的開發,提升農戶的內在發展動力,進而帶動其脫貧。自2006年國家旅游局定為“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年以來,我國鄉村旅游一直呈現快速發展狀態。而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長白山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的松花江畔,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該地區聚集了森林、溫泉、霧凇、冰雪等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滿族文化、吉菜文化等多種人文資源??側丝跒?29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占45%,貧困人口占28%,解決農村人口的貧困問題,是打贏吉林市脫貧攻堅戰的關鍵環節。
1吉林市特色鄉村旅游資源現狀及問題分析
鄉村旅游是旅游行業發展的一個新業態,與其他形式的旅游(以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景觀為主體)資源相比,具有眾多差異,也可稱之為“農業旅游”或“綠色旅游”,同時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強調“讓游客感受和體驗返璞歸真的鄉村性”。吉林市特殊的地理緯度,使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資源,如霧凇島的霧凇、北大壺鎮的冰雪資源、樺皮廠鎮的溫泉資源等。同時,吉林市也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吉林市融合了漢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回族等多個少數民族。目前,吉林市已經擁有多個鄉村旅游示范點,如神農莊園溫泉休閑度假村、圣鑫葡萄酒莊園、插樹嶺影視基地等。農家樂接待戶有霧凇島、窩集口村、烏林朝鮮族民俗村、恒陽生態園等。圍繞上述優勢資源,近年來吉林市“霧凇冰雪節”“開江魚美食節”“農家樂”“采摘”等旅游產品的開發都形成了一定特色。但是,這些旅游產品開發仍存在較多缺陷,游客分布區域較為分散,未能針對當地的旅游產業進行統一的管理與組織,其旅游市場也未能形成一定的規模,同時,長期以來一直受傳統思想和農業勞作的影響,都是以個體經營為主,未能將資源進行合理分配與整合。進而導致吉林市鄉村旅游產業未能發揮出應有的經濟效益與規模效益。在吉林市周邊,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每年農閑時間要遠遠大于農忙時間,而農閑時間并沒有被合理利用,特別是冬季。這也使得廣大農村地區出現大量貧困人口,這對地區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極為不利,成為制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經過調研,這些貧困地區都有特色產業開發的潛力,如豐滿區小白山鄉青山村、永吉縣北大湖鎮擁有冰雪資源,昌邑區孤店子鎮大荒地村擁有溫泉資源,蛟河市黃松甸鎮擁有食用菌資源等。如何將這些優勢資源合理整合,充分發揮當地的自主造血功能,是拉動就業、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所在。
2吉林市農民收入及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
吉林西部歷史文化遺跡及其保護
一、吉林西部歷史文化遺跡概述
歷史文化遺跡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歷史積淀的精華,是一個民族、國家、地區、城市、社會共同生活人群的集體記憶,是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具有不可移動性的遺址、遺存,能夠體現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對現代歷史研究和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歷史文化遺跡不可再造,長久以來,人們一直關注的是比較聞名的歷史文化遺跡,而忽視了那些散在民間的、名不見經傳的歷史文化遺跡。吉林西部,特別是在白城市所轄的洮北、鎮賚、洮南、通榆、大安等縣、市、區境內分布著多處歷史遺跡。新石器時代后期,這一地區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人們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用具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依托一江兩河,繁衍生息,留下了一些遺跡遺物,同時豐富多彩的民風和民俗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吉林西部人民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吉林西部歷史文化遺跡有待于去保護,有待于展示給世人。城四家子古城坐落于白城市洮北區德順蒙古族鄉的洮兒河北岸。古城是一座典型的遼代古城,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又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疤於鞯鼐帧蔽挥诩质′鲜信d隆街中段北側,始名于清末光緒皇帝賜封札薩克圖郡王旗“蒙荒行局”。歷經滄桑,幾度易主。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閻寶航、陶鑄同志曾駐“天恩地局”辦公。幾經戰亂,除前院“雙門照壁”被拆除和后花園被占建房外,無重大破壞,保護尚好。1987年11月,被定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洮南雙塔,俗稱“雙塔子”又名保安塔,為清初十五旗葛根廟的寺前喇嘛塔。雙塔距洮南市區9公里,瀕臨洮兒河,西距遼金泰州城址,僅1.5公里,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遺址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葛根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東南30公里洮兒河左岸,陶賴圖山南坡腳下。葛根廟建于1798年,是東北地區最大喇嘛廟,仿西藏斯熱捷布桑廟式樣的寺廟群,共有梵通寺、廣壽寺、廣覺寺、宏濟寺和慧通寺五大殿堂,總面積6萬多平方米,鼎盛時曾有1200名喇嘛,目前廟內共有喇嘛20多名,在每年4月15日的廟會日,參加廟會的人達4000多人。吉林西部及其周邊地區還有許多歷史文化遺跡值得我們去保護、去研究、去利用,這里限于篇幅主要介紹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讓大家通過窺一斑而見全豹。
二、吉林西部歷史文化遺跡的特點
吉林西部歷史文化遺跡有鮮明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歷史悠久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吉林西部分布著多處歷史文化遺跡,在20世紀80年代,對包括白城市區和當時白城地區所屬的9個縣市進行統計研究,早在一萬年以前的吉林西部就有人類活動。吉林西部的所轄地區新石器時代開始于大約7000年前,而止于距今3500年前后。在這個歷史階段中,生活在這個區域的先民勤勞勇敢,機敏智慧,同大自然進行著英勇的搏斗,并創造出了絢麗多彩的物質文化,成為我國光輝燦爛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世代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則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