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6 22:01: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華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析海外華文文學
一、海外華文文學經典研究的基礎和特殊性
如果從1910年美國華工刻寫在天使島木屋墻壁上的漢語詩歌算起,海外華文文學的存在已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在百年的文學歷程中,無論是西方和東方,都出現過相當數量具有開拓性、令人矚目的著名作家,當中有程抱一、陳舜臣等在歷史上飲譽世界的文學大家,還有白先勇、王鼎鈞、鄭愁予、楊牧、洛夫、痖弦、於梨華、聶華苓、趙淑俠、余心樂、方北方、姚紫、吳岸、黃東平、司馬攻、云鶴等一大批作家,他們中有的以其藝術的突破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有的在其所在國華文文壇上率先創作出具有開拓性、標志性的文學作品,從而確立了自身在海外漢語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有活躍在當今海外華文文學領域中具有獨特個性和藝術影響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如嚴歌苓、張翎、虹影、陳河、抗凝(林達)、歐陽昱、陳大為、鐘怡雯、黃錦樹、林幸謙、黎紫書等。這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華文作家通過自己的創作,在世界各個地區和國家傳播和擴大了華文文學的影響,參與這一領域文學的經典化過程。正是這些優秀作家作品的沉淀,為我們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的經典化和經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海外華文文學是中華文化外傳以后,在世界各地開出的文學奇葩,是一種處于中外東西文化交匯點上的獨特文學現象,各種不同“質”的文化藝術精神、思想元素在這樣一個平臺上錯綜交織,豐富性、多元性、復雜性是它的突出特征。面對這樣的“文學場”,特別是其中的優秀作品,要對其解讀、研究、闡釋,如研究者不能以開放的思維,突破傳統的“國族”界線,就難以把握這一領域文學的特殊性。從現在我們讀到的許多海外華文文學作品看,有三個明顯的特點:①海外華文作家的作品,隱含著他們離家去國之后“離散”生涯的生命體驗,是一種有跨越性的獨特精神歷程的形象敘寫;②因其創作主體是在“本土”以外,處在各種“異”文化包圍的環境里,有多種文化的參照與介入,多數作品具有反思性和多元性;③這些作品淡化了中國歷史傳統主題的內容,更多的是“離散”華人在外生存狀態和生命意識的審美表達,在思維模式上,更加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在社會行為模式上,更重視現代價值的普適性和開放精神。這些只是我們在平時閱讀中感受到的,今后要在學術的層面從整體上探討這一領域的文學特質,認識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學傳統,還有待于學界同仁的通力合作,從廣度和深度上作研究,既要從百年長度梳理其興起、發展的文脈,也要通過具體文本的閱讀,在眾多文學作品中尋找、選擇出那些具有路標式的文學經典,并對其進行系列的分析和闡釋,從文化、文學上展示它們所蘊含的新的質素。由于歷史的原因,以往學界對中國新文學傳統和經典的研究,多從意識形態上看待問題,對其傳統的形成和經典特色的論說,也多依附于革命歷史的線索,因而在思維模式上不同程度存在“現代化革命大敘事”為主線的局限。在對新文學自身特質的尋找、分析中國新文學如何從古代文學蛻變過來的原因時,對其中的各種復雜因素,往往關注不夠,少有從文學自身的發展去作更深入的追問,在一些經典著作的研究成果中,也少有從文學傳統內在的變化和經典作家獨特的人生解讀展開其闡釋空間。近十幾年,一些現當代文學的學者,如黃曼君、陳思和、洪子誠等都曾在他們的著作中反思和論說過這些問題。黃曼君還特別倡導:要通過對經典著作的誕生、闡釋和論述,揭示新文化特質與“詩性轉向”的思、詩、史關系結構線索。也就是說,要從文化精神、審美詩性與史的定位,對文學經典的真正意義進行分析,通過對具體經典作品的闡釋,進一步認識、展現中國新文學傳統的特質。他們所論的雖是針對中國新文學傳統的研究,但對我們今天開展海外華文文學傳統和經典的研究,如何去突破那種原先可能有的思維定勢和某種局限,也是很好的提醒和啟示。經典作品是歷史承傳的標幟。文學經典既是文學傳統的集中表現,也是建構文學史的一個重要路標。任何文學經典都是以“詩性”為核心的思、詩、史的結晶。探討百年海外華文文學形成的新的文學傳統,同樣要通過經典化過程和經典文本研究,了解這一領域文學經典化復雜的歷史變動,展示其在新的文化語境中,思、詩、史不同組合形成的新文學經典特質;從文化和審美的視角,認識其從“本土”到“域外”文學傳統的變化、延伸和重構,特別是其獨具的審美內容,那種跨界超越的美學品格,以及由此而表現出來的某種原創性,那種能夠成為新的經典或新的文學經典性特征。
二、海外華文文學的經典化和經典文本研究
文學經典是經典化過程的結晶。開展海外華文文學的經典研究,首先是要對這一領域的經典化過程進行考察和研究。考察和研究海外華文文學的經典化問題,可以有多種角度,而其中的重要視角是文化上的從“一元”到“多元”。海外華文文學作為“離散”華人在域外生命體驗的審美表達,是中外文化交匯的藝術成果,尤其是當中的一批有才情和智慧的優秀作家的作品,這種多元文化、互識互補的特色就更為突出,具有新的文學經典性的特征:從精神意蘊看,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有一種多元文化跨界認同的開放品格,在文化和美學上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原創性;從藝術審美看,它們涵納了多個地區移民作家復雜多彩的心靈世界和“離散”生涯獨特精神歷程的敘寫,為讀者提供了與中國本土文學不同的審美經驗,有新的“詩學”內涵;從文學史的層面看,它們為世界文學史翻開了新的篇章。本世紀以來,國際學界不斷質疑現有的“20世紀世界文學史”,認為當中存在明顯的“西方中心論”印記,因而提出了重構新的“20世紀世界文學史”問題,其問題的內核正是:文化上應從“一元”到“多元”。而海外華文文學是20世紀興起、發展起來的具有世界性的華文文學領域,具有著從“一元”到“多元”的“跨界”文化、文學特質,作為世界近百年發展中出現的新的文學元素,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開展此領域的經典化問題和經典文本研究,既是“海外華文文學及其研究深入發展的關鍵”,也將為20世紀新的世界文學史的重構提供一個新的版塊。因為這個新的漢語文學領域,有多種“跨界”的文化特質,早就突破了中國文學“國族”的范圍,是新的20世紀世界文學史重構中不可忽略的內容。正如許多論者所言,文學經典的生成與確立,本質上是立足于審美接受的群體。而其之所以擁有審美接受的群體,前提是它自身是一個極其優秀的文本,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已成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能在各個時代的讀者中產生特殊的影響。用卡爾維諾的話說:“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因此,筆者認為,在開展此項研究之初,必須著重關注和回答下列這些問題:①百年來這一領域已經出版的眾多文學作品中,有哪些可稱為經典?②這些經典是怎樣誕生的?有何獨特的人生解讀和闡釋空間?③在其存在的歷史長度,審美群體對它的閱讀、接受、傳播和評價如何?④作品自身形成了怎樣的跨文化超越的形態與模式?在審美方面有何原創性的貢獻?而要回答上述這些問題,首先是要從這一領域大量的資料工作做起。饒宗頤先生在《文學與神明》一書中,曾具體談到掌握材料在學術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說:“不論做什么題目,都要材料,這是基礎。”還特別指出:對經典材料,更要反復地下功夫。“第一次或者了解不深、不透,第二、三次繼續了解。有時需要十次,或者十次以上。”他認為“只有掌握了材料,才有立足之地”。我們進行海外華文文學的經典研究,同樣要以材料為基礎。其次是要“直面作品”,在文本的閱讀上下功夫。通過對各種文學作品及其相關材料的閱讀、比較、篩選,突出文學性,從中選擇出更具有心靈感動、更具有審美內容,為社會、受眾公認的有代表性的名著。“直面作品”,不是孤立地面對文本,而是將文本和歷史結合起來(包括文學史、批評史、接受史和傳播史),與這一領域的文學歷史“對話”。因為同一作品,不同時代的人理解可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時代、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作品,在不同時間、不同語境,理解也可能會有差異。所以,在這個過程,研究者就要去面對歷史上這種種的差異,既要了解人們在各種不同情況下對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評價,以及他們解讀文本時不同的態度和方法,聯系他們不同的“文化身份”(一般讀者、批評家、專業研究者)、歷史背景和文化語境,分析其差異的原因;還要關注本領域特殊的文化、文學問題(如流散者的生存、生活問題等),把握與這些問題相關的特殊文學現象,思考、研究“經典”的選擇和確立的依據,闡明其在怎樣意義上成為經典。由于百年海外華文文學是一個在文化上有多種中外混溶的世界性文學領域,因而還有一個如何從國際化角度看待經典的問題。任何經典都是思想和藝術秩序確立的范本,所以此一領域中的中外文化、文學傳統的交融、對接(如古今傳承、中外交接),以及因不同地區、國家歷史時空的差異而衍生的多重文化觀照結果等,也將是我們經典研究的“焦點”問題。也就是說,我們還要從世界文學的角度,通過本領域文學經典化問題的追問和文學經典研究,展示其作為這一特殊漢語文學領域經典著作獨特的思想內涵、精神意蘊和審美品格,以及其所表現出來的原創性與新銳性、豐富性與超越性。
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經典化問題的研究,是關于這一領域文學經典形成過程的研究。而經典的確立,是基于藝術的本體,也就是作品所達到的一種新的藝術高度。所以解讀和闡釋經典文本,展現其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審美價值,是本課題研究最具意義的工作。西方著名學者納博科夫認為:一部文學作品的經典性和審美價值,“最終要看它能不能兼備詩道的精微與科學的直覺”。“因為這樣的作品才能給人一種既是感知的、又是理智的快感。”可見,作品的藝術本體和讀者的審美接受,是文學經典研究的兩個重要方面,中西方學者均有共識。由于海外華文文學是近百年新興的文學領域,因而我們面對的是一種新的文學經典研究,所以我們的工作是要去開發一個新的“礦藏”,這就需要從最基礎的“入門”工作做起,除上面所說的搜集資料、探清“史路”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各種文學文本的閱讀、解讀,特別是對其中的優秀文本的細讀、精讀和不斷地重讀,展示這一領域的優秀作家在文學作品中如何運用語言、結構、文體等創作手段和表現方式,組成不平凡的故事、情節和細節,使作品具有真正的藝術生命,怎樣令人讀了能產生情感的火花,引起了心靈的震顫。并通過各方面的比較,選擇出其中的經典名作,將其拆開、窺探,研究其風格、意象、體裁,從作品的藝術設計和構造,深入到作品內里最具創意和精美的部分,揭示其文學和美學上的不尋常價值,闡明那些經典名作為何得以成為經典,以及它們是如何生成的。藝術的魅力存在于作品形象的骨骼和思想的精髓里,任何經典著作都是一個獨特的“新天地”。我們要真正地了解和闡釋它,就必須“進入”到這一個個的“新天地”當中去。作為海外華文文學經典著作的研究者,在藝術上我們要“進入”的是一塊以往人們尚未涉足或涉足不深的“天地”,除了對其歷史進程、文化交匯應有所了解外,還應該具有想象力和藝術感,也就是藝術感覺。因為有了藝術感覺,我們才會在閱讀和研究時在自己和作者的心靈之間形成一種和諧關系,甚至隨著不斷重讀和研究日深還成了藝術上的“知己”。記得納博科夫在講解經典著作時,曾用一段形象的描述,來說明優秀讀者和優秀作家的那種難以言喻的共鳴感。他說:“在那無路可循的山坡上攀援的藝術大師,只是他登上山頂,當風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見了誰?是氣喘吁吁卻又興高采烈的讀者。兩人自然而然地擁抱起來了。如果這本書永垂不朽,他們就永不分離。”筆者認為,這種發自內心對藝術之美的共鳴感,對于文學經典的研究者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文本是歷史的,歷史是文本的。”我們要從世紀長度探討海外華文文學的特質及其所形成的新的文學傳統。
在大的方面,一是要梳理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發展的歷程,明“史實”;二是要對體現其歷史變化發展的文學經典進行闡釋,立“標幟”。前者,學界已有若干或詳或略的文學史問世;后者是近期才提出和被關注的問題。但從探討此領域所形成的新文學傳統的角度,這兩者都十分重要,而且它們之間有著密切不可分割的聯系。記得陳思和說過:“所謂文學作品和文學史的關系,大約類似天上的星星和天空的關系。”構成文學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學作品,是文學的審美,“就像夜幕降臨,星星閃爍,其實每個星球彼此都隔得很遠很遠,但是它們之間互相吸引,互相關照,構成天幕下一幅極為壯麗的星空圖,這就是我們所要面對的文學史”。事實上,任何一個文學的“天空”,都離不開那些“星星閃爍”似的文學作品,它們是“史”的基礎,“論”的依據,各種優秀文學傳統的生命之“光”,沒有它們的“燦爛”,我們就很難觀賞到壯麗的文學“夜空”。所以我們在探討百年海外華文文學存在、發展意義及其形成的新傳統時,就不能不關注這一領域那些類似“明星”的文學名著,因為只有通過它們,才能觀賞到這一特定“天空”夜幕中的深邃神秘。
華文媒體生態研究論文
一
近年來,學者們習慣借用生態學(Ecology)的基本概念來研究新聞傳播現象。筆者深以為然。因為解決好資源開發與環境系統的相互關系,是包括媒體在內的任何一個領域平衡發展重要前提。在此筆者還將引用生態學的一個核心概念——種群(Population),借以探討近年華人人口結構的變化對華文媒體生存環境和未來發展的影響。
按照生態學的界定,種群是指棲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種個體組成的復合體。1在自然界,種群是物種存在、進化和表達種內關系的基本單位,是生物群落或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引申到人類社會,種群可以界定為:在同一地域中有著相同的語言文字、文化歸屬、價值取向以及目標訴求的個體組成的復合體。也許這個界定容易使人聯想到較為熟悉的“族群”(Ethnicgroup)的概念,客觀地說,華人人口分布情況也可以用“族群”一詞描述之。為什么筆者舍“族群”而用“種群”呢?
首先,本文探討的是華人人口的世界性分布問題,而在大陸和臺灣地區,學者對“族群”的解讀和詮釋各不相同。在臺灣,族群是指人口構成的狀態(如將島內2300萬人口分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四大族群),而在大陸地區,“族群”一詞則是與“民族”、“家族”等聯系在一起的。
其次,自“族群”一詞出現以來,有關它的界定林林總總,但迄今為止尚無一個確定的、沒有爭議的定義。第三,“族群”一詞雖然可以用來解釋一國之內不同裔群之間的差別,卻難以解釋同為華裔族群的大陸移民與港臺移民之間的差異。
鑒于此,筆者寧可采用為讀者所不熟悉卻也毫無歧義的“種群”一詞,并賦予它引申含義。按照前述界定,從“種群”的角度出發,可以將海外華人的構成大體上分為三類:早期移民、港臺移民和大陸新移民。
網絡華文文學芻議研究
AStudyonInternetLiteratureinChineseLanguage
HuangMingfen,XiamenUniversity
Goingalongwiththeunchangeabletrendofglobalization,itisworthnotingthattheInternetliteratureinChineselanguagehasflourishedpromptly.TheInternetprovidesmuchmoreopportunitiesforoverseasChinesetowriteandpublishliteraryworksinChineselanguage,promotesactivecommunicationsbetweenoverseasChinesewritersandtheircompanionsinChina.Toagreatdegree,thefutureofInternetLiteratureinChineseLanguagedependsontheinteractionbetweenChineseandotherlanguages,between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othercultures,anddependsontheintegrationoftechnologyandliterature.
Keywords:InternetLiterature,ChineseLiterature,globalization
提要:網絡華文文學的興起與全球化存在密切關系。因特網為海外華人用漢語創作與發表文學作品提供了遠較過去為多的機會,并促進了海內外華文作家之間的交流。網絡華文文學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英語與漢語、中華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科技與文學之間的互動。
關鍵詞:網絡文學華文文學全球化
網絡華文文學芻議研究
AStudyonInternetLiteratureinChineseLanguage
HuangMingfen,XiamenUniversity
Goingalongwiththeunchangeabletrendofglobalization,itisworthnotingthattheInternetliteratureinChineselanguagehasflourishedpromptly.TheInternetprovidesmuchmoreopportunitiesforoverseasChinesetowriteandpublishliteraryworksinChineselanguage,promotesactivecommunicationsbetweenoverseasChinesewritersandtheircompanionsinChina.Toagreatdegree,thefutureofInternetLiteratureinChineseLanguagedependsontheinteractionbetweenChineseandotherlanguages,between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othercultures,anddependsontheintegrationoftechnologyandliterature.
Keywords:InternetLiterature,ChineseLiterature,globalization
提要:網絡華文文學的興起與全球化存在密切關系。因特網為海外華人用漢語創作與發表文學作品提供了遠較過去為多的機會,并促進了海內外華文作家之間的交流。網絡華文文學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英語與漢語、中華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科技與文學之間的互動。
關鍵詞:網絡文學華文文學全球化
海外華文文學完整性
一、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回顧與分析
海外華文文學主要指中國本土之外作家用漢語創作的文學作品(包括雙語寫作的華人作家用非漢語寫作又被翻譯成漢語的作品)。百年海外華文文學則指上世紀初以來發生在海外各國的漢語文學,目前分布于70多個國家,大致可分為東南亞、東北亞、北美、歐洲、大洋洲等不同“板塊”,近年來南美華文文學也有所興起。近30年來,包括大陸、臺灣、港澳在內的百年中國文學研究取得很大進展,而百年中國文學除在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等在內的本土取得成就外,也在海外有了豐富的延伸和重要的影響。一是中國作家旅居海外的創作;二是華僑、華人在東南亞、東亞、北美、歐洲、大洋洲等地創作形成的居住國華文文學,這種華文文學屬于居住國文學,但其以第一代移民和華僑身份創作的文學,與中國文學仍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香港、臺灣的公民身份政策和歐美等國的移民政策,使已加入外國國籍的華人與中國也仍有密切關系;三是各國漢學家對百年中國文學的研究成果(也可包括非華人用華文創作的作品,但數量很少),這雖不是華僑、華人所寫,但反映出百年中華民族新文學的世界性影響,也構成對民族新文學的重要影響,尤其是其中用中文寫作的內容。這三種形態在不同層面上反映了中華文化傳統在世界的傳播,構成海外華文文學的主要內容,也與百年中國文學構成密切的互動關系,其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東方與西方、雅與俗等重大問題上的實踐及其經驗已產生世界性影響,并使得漢語文學成為世界性語種文學,推動著世界各語種文學多元共生秩序的形成。而其本身已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和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借鑒,也是世界文化格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海外華文文學在近百年中生存強韌、發展強勁,1980年代以來遍及的國家更多,創作更豐富,提出的課題更多樣,而其分布廣,個人性文學活動多,顯得散零、邊緣的文學現象中有更深層的內在聯系。面對這樣的文學存在,展開整體性研究顯得格外重要,即在20世紀世界文學和中國文學的背景上,打通不同板塊、國別的華文文學,探尋其內在聯系,展開海外華文文學的“經典化”研究,在百年海外華文文學史的寫作、海外華文文學的重要課題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有文學創作就會有相應的文學研究,但有較自覺的學術意識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則大致開始于上世紀70年代。新加坡的方修等對馬華文學(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史的研究及相關文學史著述的出版,臺灣旅美學者對美國華文文學的研究及相關研究著作的問世,可以視作東、西方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自覺展開。40年過去,海外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依舊構成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重要一翼。盡管其研究大多出于華文教育和華人社會生存的需要,注重本國華文文學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但也不斷提出整體性的問題。
一是會從本國華文文學的現實境遇中產生出富有挑戰性的話題,這些話題往往事關海外華文文學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例如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界提出的馬華文學“經典缺席”等問題,新加坡華文文學界提出的“雙重傳統”等問題,美國華文文學界提出的“流動”文學史觀等問題,其實都涉及了海外華文文學發展中的根本性問題。二是在海外現代文學理論資源的直接影響下,會產生出一些文學的前沿性問題,這些問題的探討深化了海外華文文學的整體性研究,例如東南亞華文文學學者所作的“越界”研究,北美華文文學學者側重的“離散”研究等,都有多維度、多層次的研究特色,深入到海外華文文學的特質、價值等層面,對海外華文文學的創作和研究都起了推動作用。臺灣、香港與海外華人華僑的關系在1950年代后顯得格外密切,從華僑華人史研究中逐步獨立出來的華文文學研究,其重點除了香港、臺灣移居海外的作家研究外,更多的是中華文化傳統在海外華文文學中的傳播等。香港在東西方冷戰意識形態對峙的年代扮演了在海外延續、傳播中華文化傳統的重要角色,而臺灣國民黨當局也以“文化中國”的正統代表來聚集人心。這種情況使得臺灣、香港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較多地從傳統在“離散”中的延續和豐富的角度關注海外華文文學的命運。尤其是香港,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自覺打開了“海外華文文學”的窗口,充分發揮了其溝通東西方華文文學的橋梁作用,很多刊物、出版社在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創辦27年、出版發行了300余期的《香港文學》是全世界刊出海外華文文學專欄和作品最多的刊物,涉及的國家、地區和作家也最多。中國大陸的研究是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臺港文學研究擴展到八、九十年代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基本上是在“世界華文文學”的框架中進行。它的提出,與“大中國文學觀”、“文化中國”等觀念的倡導有密切關聯,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關系密切也就不言而喻,而海外華文文學強調的多重的、流動的文學史觀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也產生了影響;由于其“跨文化性”和“世界性”,也被比較文學學科關注,甚至已成為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它本身包含的“離散性”、“本土異質性”、“中心與邊緣”、“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民族與世界”、“東方與西方”、“現代與傳統”、“本土與外來”、“身份”批評等課題等也為文藝學所關注。這種研究“領域”的跨學科性如果得到深入溝通,海外華文文學的整體性研究也會得到深化。19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就其成果而言,大致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海外國別、地區華文文學的研究,東南亞國家的華文文學史尤其較早得到研究,歐洲、北美等的國別、地區華文文學史研究則顯得薄弱。例如陳賢茂主編的4卷本《海外華文文學史》(1999年版),東南亞華文文學占了近3/4的篇幅。之后,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國的華文文學史也得以出版,《海外華文文學教程》、《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等也都分國別展開華文文學史的敘述。這些國別華文文學史在國別華文文學研究上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但尚未有歷史的整合,有的在歷史的敘述上有較多缺漏,或缺乏史料的提煉,在作家、作品的“入史”上較粗疏,缺乏“經典化”,歐洲、北美等的國別華文文學史研究空白較多。倒是其中一些取專門的研究視角的國別、地區華文文學研究在海外華文文學的“內部”和“外部”研究上都有深入。二是海外華文文學的專題研究,這些專題一般都關注了海外華文文學的特質,并展開了相關理論的探討,如2000年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作為世界性語種文學的華文文學之研究”,2003年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從華人文學到華人族裔文學的當代轉型”,2004年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身份理論與世界華人華文文學”等,海外華文文學的“語種性”、“雙重傳統”、“越界視野”、“多重身份”、“離散寫作”等問題得到探討。
形象學的探討有深入,“異”的形象尤為受到關注,但也受視野所囿,問題的探討與文學史結合不夠。三是從中國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關系的角度展開的研究,或是將海外華文文學置于世界華文文學的歷史格局中予以考察的研究,這些研究溝通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海外華文文學的雙向內在聯系,不過,這方面的探討還較為表層。近年來,《中國與海外:20世紀漢語文學史論》(2004)、《中國現代漢語文學史》(2007)、《漢語新文學通史》(2010)等著作相繼出版,則反映了學界在中華民族文學的背景上對海外華文文學資源的關注,并從“漢語文學”這一角度作了開掘的努力。但這種努力剛剛開始,無論是海外華文文學資源的開掘和提煉,還是相關文學史觀的調整和深化,或是中國文學和海外華文文學關系的把握等等,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海外華文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關系的研究有深入,文化母題在異域環境中的嬗變尤為受到關注,楊匡漢的《中華文化母題和海外華文文學》對此作了很好的研究。四是海外華文文學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方面的研究,其中20世紀80年代后的“新移民”作家的創作尤為受到關注,新世紀以來的海外華文文學也得到相應研究,為海外華文文學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建設性意見,但還是顯得較為零散,同時由于受到一些非文學因素的制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仍被遮蔽,影響了整體上對“新移民”創作的評價。五是關于海外華人學者的文學理論、批評建樹和海外漢學的相關研究,近年也有拓展,以往較被忽略的國家的漢學研究開始得到重視,當代海外華人學者文學批評理論由于對中國大陸的文學研究產生的“沖擊”而被關注,對其研究也隨之展開。這些研究大半正在進行中,也還不足以覆蓋海外華人學者的文學理論、批評建樹和海外漢學的相關重要內容,尤其是兩者的“連接”點,如海外華人學者文學批評理論和實踐對海外漢學的影響等尚未受到充分關注。海外華文詩學研究,即在海外華文文學的批評實踐中建立海外華文文學學科研究的詩學范疇和方法,雖已提出多年,但尚缺乏深入。所有這些研究基礎和發展方向其實都指向了海外華文文學的整體性研究。
二、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整體觀
展開海外華文文學的整體性研究,理解歷史總體性的方法論和具有文學的生命整體意識是重要的。歷史總體性的方法論其實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即人類社會最終走向自由,人自身最終實現解放,而社會發展的現實與總體趨勢有著辯證的聯系和互動,總體化的歷史進程有著極其豐富的差異性,甚至以差異性作為前提,從而呈現開放性的格局。“五四”新文學運動開啟的現代意義上的“人的文學”表現出文學對于人的認識的深化和人性的全面解放的追求,反映了文學的歷史總體趨勢。現代中華民族文學的種種現象都是這一文學總體歷史進程中不同(特定)階段的表現,都會在“人的文學”的歷史進程中自我揚棄,直至走向“人的文學”的終極完善;而同時,文學的現實階段和眾多領域,在其復雜多樣的存在中,克服著理論與實踐、創作與現實之間的割裂,努力突圍出文學的異化、物化,使文學最終走向真正合乎人性的境界。這成為現代中華民族文學不同時期、不同區域文學之間的根本性貫通,也是海外華文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內在呼應。這里,強調“歷史總體性”并非遮蔽差異性,而要接納、揭示差異性是重要的。文學的生命整體意識則是指不同板塊、不同地區、不同層面的漢語文學尤其有著密不可分性,缺了任何一點點,民族新文學的血肉就少了一塊;對任何一種文學的傷害,都是對自己文學生命的致命傷害。而將各地區的漢語文學視為一個生命整體,就把握到了不同時期民族新文學的血脈走向,自然也能更好地審視海外華文文學。對包括東南亞、東亞、歐洲、北美、大洋洲、南美等地區各國在內的百年海外華文文學展開整體研究,其歷史整合就要打通“國界、洲別”,避免現有“海外華文文學史”羅列各國華文文學歷史,缺乏整體把握和有機聯系的情況。為此,除了文學史料要翔實,要對其進行很好的學術梳理和提煉,尤其要對目前還被忽視的一些海外華文文學重要資源進行深入開掘,既避免重要遺漏,又防止龐雜瑣碎外,還要在充分關注不同地區、國別海外文學的相異和不平衡性的基礎上把握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的歷史一體性、文學整體性和豐富差異性,探討切合海外華文文學狀況的文學史框架。如何完成這種歷史的“整合”,有多個方面是需要關注的。百年海外華文文學史的體例既要體現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的整體觀,揭示百年海外華文文學在20世紀人類進程和世界格局背景下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基本線索、形態,又要充分關注不同地區、國度(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和其他地區之間)由于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及對華政策不同影響下形成的華文文學豐富的差異性、不平衡性及其獨特價值。
中華文化對外傳播SWOT分析
[摘要]來華留學生是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媒介,搭建了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交流的平臺,推動了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融通。來華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有著其他主體無法比擬的優勢,但也有著自身的劣勢,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為了進一步加快來華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需要不斷健全民間組織傳播中華文化政策、發展留學生教育事業,擴大留學生規模、深化教育改革,擴大中華文化教育比重、提高來華留學生文化自覺,從而為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傳播提供制度、主體、智力和動力的保障。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文化傳播
文化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穩定性、變動性、民族性的觀念形態。傳播是文化的生命力,是其核心的基因,而文化傳播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文化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中華文化在對外傳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歷史上掀起四次文化傳播熱潮,塑造了東方文化,構建了東亞文化圈。進入新時代,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快,其對外傳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文化傳播主體過于單一,主要以中國政府、中國文化機構和中國民眾為主,較少借助于他國民眾,制約了文化傳播的效果。因此,拓展新的文化傳播主體,借助他國民眾傳播文化,是中華文化對外傳播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來華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應運而生。
一、來華留學生傳播中華文化的優勢分析
文化對外傳播是指主體基于一定的目的,運用相關媒介,將民族文化傳播到其他民族的過程,包含主體、客體、中介、內容與效果五要素。來華留學生相比較其他主體在與客體關系、運用媒介和傳播內容等方面都具有比較優勢。當前,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主體主要以政府和文化機構為主,運用電子媒介和紙質媒介,依據國家需要向其他國家傳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受眾的需要,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文化傳播,制約了文化傳播的效果。來華留學生了解本國民眾,能夠結合本國民眾特點采用適合的媒介與方式傳播中華文化,能夠極大程度上克服不同文化之間的排斥,推動中華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從而構建各民族文化共同體,促進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傳播的優勢具體如下:1.從主體角度,來華留學生以本國居民身份出現,更易被本國居民接受,他們的立場、觀點被認為更加的客觀和公正,能夠更加有效地推動中華文化對外傳播,削減了因為主體身份造成的文化傳播障礙。2.從客體角度,來華留學生社會交往面較大,影響的群體較多,能夠契合國外民眾的訴求,拓展中華文化傳播的覆蓋面。同時,也能推動中華文化傳播客體均衡性,實現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由精英階層向普通民眾轉移,不斷擴大直接受眾,將中華文化直接呈現給各國民眾。3.從傳播媒介角度,來華留學生既可以采取官方的形式展示中華文化,也可以著書立說,訪談、學術講座等民間方式傳播中華文化,將大眾傳媒和民間媒介有機結合,實現官方和民間的有機結合。4.從傳播內容角度,來華留學生與文化傳播客體之間具有相似思維方式,能夠以外國民眾的思維方式審視中華文化,從細微之處展示中華文化的精髓。同時,也能從不同角度,正反兩方面分析中華文化,而這被認為是客觀的,實現中華文化在傳播內容上的平衡。
二、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傳播的劣勢
中華文明的勃興教案
(一)教學目的
基礎知識:
夏商時期我國歷法的形成。夏朝時我國最早記錄了流星雨和日食。商周時我國已有了醫學分科。甲骨文和金文。我國古代青銅藝術的特點及在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夏、商、周時期我國音樂、舞蹈的發展。
思想認識:
1.通過講述使學生認識到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2.我國的青銅藝術,在我國和世界藝術史上歷史悠久,占有重要地位。
華文媒體研究管理論文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其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國越來越多地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新一波的“中國熱”也隨之興起。
上個世紀以來,世界性的“中國熱”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新中國的誕生,震驚了世界,在西方國家關于“誰丟失了中國”的大辯論中,在“黃禍論”的鼓噪聲中,對中國的封鎖、圍堵、遏制與打擊也全面展開。第二次“中國熱”出現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前后。這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由“圍堵”中國轉而打開“竹幕”的一個戰略性的步驟。這次“中國熱”,更多地表現為西方世界對中國這個帶有神秘色彩的東方文明古國歷史文化的探究,其結果是中國的長城、故宮、兵馬俑以及中國的醫藥、針灸、功夫等為西方媒體津津樂道,成為頗受矚目的話題。第三次“中國熱”始于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上個世紀80年代,一直延續至今,并呈現出逐步升溫的勢頭。在這一次“中國熱”中,世界輿論對中國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003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明顯增多;2004年下半年到現在,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報道的密集度也大為增加。例如在英國的主要報紙、雜志、出版物上,幾乎每天都能見到中國的新聞和相關報道。今年5月22日,美國大報《紐約時報》在頭版報道中,首次使用中文標題“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云”。美國著名記者及中國通紀思道評論說:“如果你看不懂上面的中文標題,你最好開始學中文,因為它是未來的語言”。無論這篇報道的內容如何,世界性的英文大報向西方讀者如此推介漢語的做法,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世界關注中國是一件好事,說明中國的國際地位的確在提高,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也的確在擴大。但是在世界性的“中國熱”不斷升溫的同時,我們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進行必要的“冷思考”。
首先我們注意到,雖然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迅速變化正在引起世界的關注,但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并不全面,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的認知還停留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的思維定格中,對它的偏見與誤解也普遍存在,比如對中國和平發展戰略的曲解,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中國威脅論”的論調。令人遺憾的是,在西方國家對中國發展及中國國力進行夸大式報道的同時,一些華文媒體也失去了應有的理性,對中國經濟、華人經濟以及大中華經濟圈做了不恰當的報道,客觀上為“中國威脅論”提供了某種注腳。由此可見,在當今這個西方輿論占據主導地位的國際舞臺上,如何向世界展示一個真正的中國,一個負責任的、和平發展的中國,改變世界輿論對它的誤解與偏見,已經成為包括中國本土和海外華文媒體在內的世界華文傳媒的共同課題。
其次我們應當看到,雖然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雖然伴隨著“中國熱”,漢語熱也在不斷升溫——據2005年7月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世界漢語大會透露,目前海外約有100個國家的2500余所大學教授中文,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漢語的人數超過3000萬。盡管如此,漢語卻不能算是強勢語言,它的國際化程度仍然比較低。目前將漢語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或工作語言的國家和地區不多,漢語在國際社會重要交際領域(如外交、貿易、科技、教育等)中的使用也十分有限;聯合國雖然將漢語列為其工作語言之一,但是地區性或國際性的組織、會議正式使用漢語的尚不多見。在這方面,漢語自然不如英語、法語,甚至不如日語。
海外華文傳媒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進入21世紀,隨著國際關系格局出現重大變化,有必要立足全球傳播和國際傳播的戰略性高度,重新審視海外華文傳媒的性質、特征及其作用。海外華文傳媒是國內傳媒在海外的延伸;它可能成為促進祖國統一的推動力量;它讓中國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隨著世界經濟發展重心的東移及海外華人經濟的進一步擴展,未來海外華文傳媒呈現集團化發展、多種媒體共存共依、向全球拓展、海內外媒體及受眾相互融合等趨勢。
[關鍵詞]海外華文傳媒戰略思考
Abstract:Sinceinternationalrelationschangegreatlyinthe21stcentury,itisverynecessarytoreconsiderthecharacteristicsandfunctionsofoverseasChinesemediafromtheperspectiveofglobalor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strategy.OverseasChinesemediaistheextensionofChinesedomesticmediaandcanbeadrivingforceforChina''''sunification.InviewofthedevelopmentofoverseasChineseeconomicsandChina''''seconomics,itisfavorableforoverseasChinesemediatomergewithChinadomesticmedia.
Keywords:OverseasChinesemedia;Developmentstrategy
據統計,目前世界華僑華人已近3000萬,他們分布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既與中華民族一脈相承,保持著血緣親情,又融入當地社會,為所在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著貢獻。而為數眾多的華僑華人媒體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如果從《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創刊(于馬來半島的馬六甲)的1815年算起,到這個世紀之交,海外華文傳媒已經有了180多年的歷史。這期間,海外共有52個國家和地區出現過華文、華文與其他文字合刊的報刊,累計總數約4000種。20世紀30年代,華語廣播電臺出現,60年代以后又開辦了華語電視臺。它們挾新科技手段后來居上,形成了蓬勃的發展勢頭。90年代中期,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和互聯網的興起,海外華文傳媒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一大批華文報紙進入網絡,出版傳統媒體的電子版,從而使海外華文傳媒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中華文藝復興美學內涵論文
【內容提要】中華文藝復蘊藏著深刻的美學內涵:(1)體現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讓中華兒女崇尚崇高;(2)與崇高緊緊相連的新中華理性美的光芒照耀;(3)非同一般的重視藝術、藝術美;(4)包括有“復美”、“興美”、“創美”環節的“創造新美”。應深入開掘這些美學內涵,使它們在中華文藝復興,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積極作用。
【摘要題】文藝復興與大眾文化
【英文摘要】ThereentailsprofoundaestheticconnotationintherejuvenationofChineseliteratureandarts.1.Theembodimentofloftyspirit.ItsloftybeautyexertsanedifyinginfluenceontheChineseyouth.2.Thebrightnessofsensewhichiscloselyrelatedwithloftiness.3.Artisticbeautywithspecialattentiontoart.4.Thebeautyofcreation,includingtherecovery.rejuvenationandrecreationofbeauty.Soitissignificanttoexploretheseaestheticcontentstomakethemplayactiverolesin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
【關鍵詞】中華文藝復興/美學/內涵
Chineseartandliterature''''srejuvenation/aesthetics/connotation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