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6 06:23: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環保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保教育

環保教育演講稿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環境的惡化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嚴重的災難。環境保護是防治污染,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保證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造福后世子孫的千秋大業。近年來,隨著環保宣傳的不斷深入,人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也日益增強,已成為全體人民的共識。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保教育是提高全體國民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而要做好環保教育工作應從“娃娃抓起”,從中小學生著手,從規范中小學生的日常行為和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抓起。中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學知識、觀念意識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積極開展中小學環保教育,注重培養其保護環境的態度和行動,激發青少年的愛護環境之情,是提高全民族環保意識的基礎工作。

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環保的好壞取決于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環保水平。如果一個人在中小學階段就受到良好的環保教育,那么長大成人后,當他們踏入社會為祖國建設做貢獻的時候,就會增強自覺性和減少盲目性。因此,讓環保教育早日擺上中小學課堂,增強中小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他們關注環保問題,讓他們在受教育、學知識、長身體的同時,培養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高尚情操。使他們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責任,提高環保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落實環保行動,關注家庭、校園、社會、國家及全球的環境問題。

搞好環保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要想使我們的城市環境變得更加優雅美麗,清新壯觀,環保意識必須從娃娃抓起,環保教育一定要擺上中小學的議事日程。建議編寫《中小學生環保知識手冊》,要求學校將環保教育納入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教務處把環保教育與學科知識滲透列為教研課題之一,各學科組、教研組探討學科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環保教育。政教處應把環保教育與德育教育、行為習慣教育、法制教育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知識競賽、即興演講、黑板報等方式及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等競賽,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豐富學生的環保知識。組織學生到風景區踏青、寫生、撿垃圾,激發學生愛國愛鄉、愛生活的情感,增強他們參加環保活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從而將環保教育從單一的知識灌輸,擴展到知識、意識、技能、態度、參與五個方面的目標發展。

環保教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環保教育的行動任重而道遠,為了子孫后代,為了人類的生活品質。

查看全文

淺談環保教育路徑

一、珍愛生命及自覺保護環境教育的內涵

珍愛生命及自覺保護環境教育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理解生命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及環境的態度,樹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在生物教學中,重視珍愛生命及自覺保護環境的教育是一種科學技術知識及社會價值的教學,讓學生掌握科學概念,學會科學方法,而且懂生物學知識與社會有關的問題,提高他們的素養。在生物教學中重視珍愛生命及自覺保護環境的教育顯示出鮮明的生物教學的特點,具有強烈的時代色彩。

二、珍愛生命及自覺保護環境教育的目標

教育學生珍愛生命應該是人的一種道德堅持,同時,讓學生理解人與環境的關系,生命的存在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環境,從而懂得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成果,啟迪人認識了過去沒有認識或不能夠正確認識的環境問題。例如,過度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對氣候的影響,以及經濟開發對生物物種的影響;人為排放的廢氣引起的溫室效應和對臭氧層的破壞對陸地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等。我國和世界各國一樣,都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為此我們必須重視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了應付全球氣候變化,防止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土地荒漠化和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必須依賴科學技術手段和全體公民良好的環境意識。生物教學中珍愛生命及自覺保護環境教育會滲透到學生未來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對于培養學生素養,提升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實施珍愛生命及自覺保護環保教育的途徑

1.在課堂中進行有意識的教育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善于發現、挖掘和表達知識間的聯系,把學到的生物知識與社會生活、環境保護等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愛生命的情感,進而去解決實際問題,并增強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及參與解決自然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查看全文

幼兒環保教育路徑

生態環境問題是本世紀人類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由于污染的蔓延和生態平衡的嚴重破壞,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已亮出了黃牌。例如,黃河的斷流,沙塵暴的頻頻出現,科學家們對保護瀕危動物的呼吁無一不在警示著人類:愛護地球,保護環境。幼兒期的教育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是良好習慣及個性形成的關鍵期,在幼兒中開展環境教育將為他們一生的環保意識及良好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初步讓幼兒知道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幫助幼兒萌發保護環境的意識,做個環境小衛士,是我們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進行環境教育是保護地球的實際行動,是面向未來的事業。

筆者依據幼兒心理學: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思維主要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來進行的。幼兒較成人更容易受情感的支配,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對幼兒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很適合幼兒的思維特點。同時筆者結合幼兒教學實踐,就幼兒環保教育活動作了探究。

1、在植樹節對幼兒進行愛護花草樹木的教育

3月12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植樹節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事情?然后,我們把為孩子們準備的小工具、小樹苗拿了出來。種樹活動開始了,我們先請了一位種樹工人示范,然后教幼兒一只手拿小樹苗的干,一只手托包裝著樹根的塑料袋,輕輕地把它放在坑里。讓幼兒進行討論:包樹根的塑料袋是否要拿掉?孩子們討論的很熱烈,最后老師明確告訴幼兒,要去掉塑料,因為塑料袋不透氣,阻礙了樹根吸收水分。讓幼兒二人一組共同配合,一個扶樹苗,一個鏟土覆蓋,最后澆水。種樹結束后,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參觀自己種的樹,邊參觀邊和幼兒交談:這塊地原來是怎么樣的?現在怎么樣?將來會怎么樣?今后我們應該怎樣照顧樹苗呢?種樹活動之后,我們還結合各門課程把這次活動加以延伸,音樂課上,學唱了歌曲《愛護小樹苗》,語言課上講了故事《樹的遭遇》,常識課上講了“樹是怎樣生長的”、“樹的用途”。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幼兒充分認識到了植樹造林的好處:樹是大氣中的吸塵器,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樹木還是監測大氣污染的哨兵;是防暑降溫的天然設備,夏天大樹爺爺伸出綠葉,為我們遮陽,為我們扇風;是污水的凈化器;果樹還能結出又甜又香的水果!

2、利用“愛鳥周”進行愛護鳥的活動

我們先帶幼兒到公園里參觀了各種鳥,活動室里布置了鳥展,有鳥的標本、鳥圖片、鳥的習性圖、鳥的食物等,有的幼兒還從家里拿來了鳥籠里養著的鳥。之后,我們又帶幼兒到野外尋找小鳥,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問幼兒:你們看生活在什么環境中的小鳥最快活?幼兒異口同聲地回答:“樹林里。”我乘勢又問道,我們應當怎樣對待鳥?鳥與人有什么關系嗎?孩子們有的說,鳥能吃害蟲;有的說,我們應該愛護鳥,不逮鳥,不掏鳥蛋。又進一步總結道:鳥是人類的朋友,它們是森林和莊稼的衛士,可以消滅很多害蟲,它們還給大自然增添了各種美麗的顏色和美妙的聲音,使自然更美。我們要保護鳥,不打鳥,不掏鳥蛋;冬季,鳥的食物少了,我們可以給鳥喂一些食物;在樹林里釘一些人工鳥巢,招引更多的鳥來“安家落戶”,為森林站崗放哨。我們還要特別注意保護一些珍貴的鳥,隨意捕殺珍貴的鳥是違法的,嚴重的還要受到法律制裁。

查看全文

幼兒教育的環保教育分析論文

一、寓環保教育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萌發幼兒環保意識,增加幼兒環保知識

一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的總目標和計劃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在主題教育活動和各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如在“6·15世界環境日”之際,開展“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帶幼兒外出觀察,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中色、形、聲的美妙,產生對美好環境的情感。同時,通過講故事、觀看錄像、欣賞圖片、談話討論等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相應的環保知識教育。針對四、五月份沙塵暴天氣,讓幼兒在切身感受的基礎上,展開討論“環境被破壞后,我們的生存條件會變得怎樣?”并通過對比,知道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生命的重要,從而,教育幼兒減少廢物垃圾,保持環境整潔。如教給幼兒正確的洗手及節約用水的方法,培養幼兒用水后關緊水龍頭的習慣。針對“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嗎?”等問題,組織幼兒在觀看錄像“寶貴的水資源”后,找出地球儀和地圖上有水的地帶,知道海水和淡水,知道水來之不易,如果不節約用水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幼兒園還可在各科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也注意將環保教育滲透其中,如故事《窗外的垃圾》教育幼兒環境美好,人人有責,歌曲《小手娟》,教幼兒愛清潔,講衛生。

二是環保教育應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環境行為。將環保教育與生活習慣的培訓緊密結合,是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之一。我們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如教育幼兒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雜物;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說話、走路輕要輕;愛護圖書,愛護玩具;養成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紙張的好習慣。平時,多組織孩子收集廢紙,易拉罐,玻璃瓶,果凍盒等廢棄物品,把它們再生利用,做成各種新穎、有趣、立體、直觀的玩教具,既可以節省材料,又可以減少污染。這些既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又是環保的基本要求。另外,我們還十分注意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首先,創設舒適、整潔的生活環境,如桌椅、玩具擺放整齊,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同時,對活動室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布置,一邊是題為“綠色世界”的植物園墻飾,一邊又是“我為環保出份力”的主題墻畫,窗臺上,設置了養殖園、種植角,讓小朋友親自養殖各種動植物,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在感受了付出時的艱辛,長大后的喜悅時,孩子們會更加自覺地去關心身邊的動植物,從而喚起了他們保護環境的迫切愿望。

三是把培養幼兒環保意識同幼兒觀察、實踐和行動結合起來。為了激發幼兒環保意識,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我們帶領幼兒去實地調查,讓幼兒聽馬路上的喧嘩聲、市場上的叫賣聲和朗朗的兒歌聲、優美的音樂聲,通過比較、感受,明白好聽的聲音叫樂聲,不好聽的聲音叫噪音,從而了解噪音污染對人們情緒及聽覺的影響。另外,通過觀察,增進幼兒對環境的了解。到馬路邊觀看車水馬龍的情景,讓幼兒知道廢氣的來源,親身感受到廢氣對空氣的污染和人體的危害。同時,注意引導幼兒把環保意識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組織幼兒拾落葉、掃垃圾、為花草樹木澆水、整理圖書、玩具等,這也正是他們保護環境的行動體現。

四是充分利用戶外豐富的環境資源開展教育。孩子一出生,就處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之中,他們喜歡大自然,眷戀大自然,自然界中鮮艷的花朵、飄動的云彩、飛舞的蝴蝶以及高大的樹木、碧綠的小草等都會使孩子樂不開支,流連忘返。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自然是興奮的和愉快的,保護環境的情感便會自然萌生。

二、增強教師的環保意識,提高自身的環保素質

查看全文

教育局環保教育活動意見

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文件精神,引導廣大中小學生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提高全市中小學環境管理水平,努力形成關心環保、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根據市委領導的指示精神,結合教育實際,決定在全市中小學深入開展環保教育活動,現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如下:

一、進一步認識開展環境保護教育的重要意義

環境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是經濟社會賴以發展的基礎。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未來。中小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對他們加強環境保護教育不僅影響到當前社會的環境建設,而且將影響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要進一步提高環境保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從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把環境保護教育作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切實抓緊抓好。

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保護教育活動

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學校要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富有特色的環境教育活動。

查看全文

幼兒教育的環保教育研究論文

【摘要】:大自然對我們人類一無所求,而人類只有大自然的蔭蔽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本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今社會,環保教育意義深遠。當今的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世界的締造者。因此,如何喚起這些幼小心靈的環保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作為教師,是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盡自己的心去把幼兒溶入保護環境的大家庭里,讓幼兒親自去接觸自然環境中的森羅萬象,并擅用人類天生的探索性、歸納性,將所經歷的經驗做學問式的整理,最后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活用。

環保作為一個全球性的課題,正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孩子是未來的主人,加強對他們的環保教育,意義重大而深遠,它將直接關系到我們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幼兒園是幼兒環保啟蒙教育的重要場所,教師應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為依據,充分利用特有的環境資源和條件,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一、寓環保教育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萌發幼兒環保意識,增加幼兒環保知識

一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的總目標和計劃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在主題教育活動和各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如在“6·15世界環境日”之際,開展“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帶幼兒外出觀察,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中色、形、聲的美妙,產生對美好環境的情感。同時,通過講故事、觀看錄像、欣賞圖片、談話討論等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相應的環保知識教育。針對四、五月份沙塵暴天氣,讓幼兒在切身感受的基礎上,展開討論“環境被破壞后,我們的生存條件會變得怎樣?”并通過對比,知道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生命的重要,從而,教育幼兒減少廢物垃圾,保持環境整潔。如教給幼兒正確的洗手及節約用水的方法,培養幼兒用水后關緊水龍頭的習慣。針對“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嗎?”等問題,組織幼兒在觀看錄像“寶貴的水資源”后,找出地球儀和地圖上有水的地帶,知道海水和淡水,知道水來之不易,如果不節約用水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幼兒園還可在各科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也注意將環保教育滲透其中,如故事《窗外的垃圾》教育幼兒環境美好,人人有責,歌曲《小手娟》,教幼兒愛清潔,講衛生。

二是環保教育應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環境行為。將環保教育與生活習慣的培訓緊密結合,是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之一。我們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如教育幼兒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雜物;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說話、走路輕要輕;愛護圖書,愛護玩具;養成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節約紙張的好習慣。平時,多組織孩子收集廢紙,易拉罐,玻璃瓶,果凍盒等廢棄物品,把它們再生利用,做成各種新穎、有趣、立體、直觀的玩教具,既可以節省材料,又可以減少污染。這些既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又是環保的基本要求。另外,我們還十分注意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首先,創設舒適、整潔的生活環境,如桌椅、玩具擺放整齊,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同時,對活動室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布置,一邊是題為“綠色世界”的植物園墻飾,一邊又是“我為環保出份力”的主題墻畫,窗臺上,設置了養殖園、種植角,讓小朋友親自養殖各種動植物,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在感受了付出時的艱辛,長大后的喜悅時,孩子們會更加自覺地去關心身邊的動植物,從而喚起了他們保護環境的迫切愿望。

三是把培養幼兒環保意識同幼兒觀察、實踐和行動結合起來。為了激發幼兒環保意識,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我們帶領幼兒去實地調查,讓幼兒聽馬路上的喧嘩聲、市場上的叫賣聲和朗朗的兒歌聲、優美的音樂聲,通過比較、感受,明白好聽的聲音叫樂聲,不好聽的聲音叫噪音,從而了解噪音污染對人們情緒及聽覺的影響。另外,通過觀察,增進幼兒對環境的了解。到馬路邊觀看車水馬龍的情景,讓幼兒知道廢氣的來源,親身感受到廢氣對空氣的污染和人體的危害。同時,注意引導幼兒把環保意識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組織幼兒拾落葉、掃垃圾、為花草樹木澆水、整理圖書、玩具等,這也正是他們保護環境的行動體現。

查看全文

談環保教育在生物教學的運用

我國的GDP現在已經超過日本,處于世界第二,但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卻日益嚴重。古代絲綢之路的消失、一九九八年的特大洪水、全國各地遭受的霧霾都是由于環境遭到破壞,工廠和汽車排污過多造成的惡果,這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由此可知,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發達國家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對此,我們應向發達國家學習。生物學科是滲透環保教育的重要學科,作為生物教師,我們在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同時,要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對學生經常性地進行環保教育,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為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奠定基礎。現我就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環保教育談談幾點看法。

一、課堂中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滲透環保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環保教育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環保知識分散于各個章節,我們生物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這些教材已有知識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還要不拘泥于教材中的案例,進行適當的拓展,聯系實際,因地制宜,讓學生對環境保護形成感性認識。例如,在講述根系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時,我聯系生活實際,做了一個實驗:分別選取有植物和無植物的兩塊土壤,用水沖擊它們,讓學生比較哪塊土壤被水沖走得較多。然后再選取含較多有機物和枯枝落葉的土壤(即老土)和光禿禿的新土壤,重復上述實驗,讓學生進行思考比較。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現在有的地區森林覆蓋率雖然提升了但災害(如泥石流和山洪暴發)卻更頻繁、更嚴重的原因。這跟原始森林的減少、次生林的根系不夠發達、樹冠不夠繁茂、腐殖土大量消失有關。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和討論,學生懂得:既要植樹造林,更要對一些老樹、原始森林加以保護。又如,在講到珍稀生物的保護時,我聯系社會生活實際,為學生展現了保護珍稀生物的緊迫性:若有一種生物絕滅,就會造成某條生物鏈的中斷,進而影響到生物鏈后面的物種的生存。而保護生物最主要的是要保護它們生活的環境。

二、課外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及環保宣傳,滲透環保教育

生物課外實踐活動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和延伸課本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參與和解決環保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對此,在每年的“3•12”植樹節,我都會組織學生進行植樹造林、綠化美化校園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大多數植物的生長都是很緩慢的,要十年才能成材,應當愛護一草一木。每年的“愛鳥周”活動,我也會組織學生去觀看鳥展,并讓學生充分利用圖書、搜索互聯網或訪問一些老農去深入了解鳥類,讓學生知道絕大多數鳥類對人類都是有益的,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都值得我們好好保護。在開展上述實踐活動之余,我還積極向學生做各種環保教育的宣傳。我們地處農村,山火時常發生,山火過后,到處一片焦土,山泉斷流,一下大雨,由于森林的調節能力沒有了,下面的梯田不是被沖走,就是被泥土覆蓋,最終導致農業的減產,甚至絕收,因此我常教育學生上山絕不能帶火種,不能亂扔玻璃瓶。隨著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規定嚴重環境違法可違法入刑加大了法律的懲戒力度,我們應加強法制教育和管理,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及時向學生和家長進行環保宣傳。

三、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滲透環保教育

查看全文

生物教學中的環保教育研究

摘要: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隨著環境的日益惡化,人們對環境也越來越重視,并且環保問題是我國所面臨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本文從生物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兩個方面來介紹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認識自然資源的價值,提出開展環保教育勢在必行。

關鍵詞:生物教學;環保教育;環境

環境問題已成了現階段討論的熱點,可以說它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并且當前嚴峻的環境問題也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這也是學習生物學科應該關注的。只有懂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更好地把握人類的未來,所以環境問題應及時地充實到生物教學中以加強學生的環保知識教育。使學生意識到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喚起學生的憂患意識,珍惜自己所生存的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環保教育。那么在生物教學中應該如何滲透環保教育的觀念呢?

一、在課堂教學中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堂是傳授知識的重要場所,而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素材和依據。并且生物學課本中富含生態環境、環境保護等知識內容。由于環境保護問題是教材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環保資源,把環保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環保教育內容講解,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環保教育。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環保資源。生物教材中有許多地方蘊含著生態與環保的因素,教師可利用這些現成的資源,把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例如,在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中的信息資料說到,一個人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可見空氣質量直接影響人體的健康[1]。教材的學習可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及保護環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喚起學生的憂患意識并珍惜所生存的環境,使其于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環保教育。比如,講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時,可以將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一系列環境變化與植物對氣候調節、凈化空氣、消聲降噪、放風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現象、土地荒漠化、當前嚴重的霧霾等問題,以及“退耕還林”和“退耕還牧”引入學生的意識中去[2]。使學生認識到森林一旦被破壞,會出現水土流失,甚至可能會導致泥石流等嚴重災害,給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2.適時有效地整合課內外環保資源。當然,教材中有關生態與環保的內容也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查閱更多的環保教育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如:利用網絡、書籍、報刊等獲取相關環保教育資源并將其導入生物課堂教學,將課內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既可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又可促進和鞏固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建立。例如,在家里使用過的廢舊地膜、電池是如何處理的?它對環境有何影響?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從課堂知識來引發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另外,在教學青蛙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前搜集的資料:一只青蛙一天可捕捉一至二萬只害蟲,但由于劇毒農藥的使用以及人類為滿足胃口的需要,致使許多農田青蛙基本絕跡,表明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環境災難將使人類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從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學生就會自覺地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

二、結合實踐活動開展多渠道的環保教育

查看全文

環保教育和學科教學探討

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全球性的資源和環境危機,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保護環境,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人類的歷史使命。作為學生環保教育的主渠道——學校,環保教育更應該放在足夠重要的位置上。然而,由于思想上的缺失和認識上的不足,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家庭、學校和學生環保意識非常淡薄,環境道德水平較低,這不僅影響著學校的環境,更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新的形勢下,學校必須著力研究和探索環保教育的科學途徑和有效方法,不斷提高中學生的環保意識,幫助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要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環保教育要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

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就是要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樹立新型的自然觀。人類必須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必須轉變觀念,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惟有此舉,才能拯救地球,才能繼續人類的自身發展。

教師,作為環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在進行“環保”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教師要不斷學習,了解當前世界三大社會問題之一是保護環境。了解當前對環境保護的幾大問題:如保護水源、保護森林、保護生態平衡、凈化空氣……不斷提高認識,增長知識。有機地與日常教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將環保意識的培養與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以加強品德教育促進環保意識的提高。

因此,學校各學科老師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材內容向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知識教育。課堂上,既要教給學生一定的環境保護教育知識,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給學生開展環保的方法,在作業當中布置適當的社會調查,開展一定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做作業、社會調查,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保持生態平衡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是人類應盡的義務。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深入研究,善于發現,靈活滲透的原則。

二、環保教育要與主題活動進行融合

查看全文

語文環保教育教學論文

當今,環境問題已成為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1項重要問題。森林濫伐、水土流失、地球變暖、臭氧層出現空洞,以及各種各樣的污染,時時刻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更危害著我們的子孫后代。同志在黨的"104大"報告中指出:"要增強全民族的環境意識,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礦藏、森林、水等自然資源,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學校是育人之地,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對同學們滲透環保教育,使同學們感知現今社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自覺養成環保的良好習慣,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1個重要環節。下面我們來談談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可采取的1些做法。

1、借圖啟思,滲透環保教育

低年級教材插圖多,色彩鮮艷,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利用教材的優勢,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滲透環保教育。

如《秋天》1課,可先讓同學們觀察課文插圖:天那么高,那么藍,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藍天白云,色彩多么美麗!令人多么舒服!我補充講述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讓同學們了解到天空是藍色的原因。再讓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思考:為什么現在我們已經很少能見到這么藍的天空?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而引起的。所以,我們小朋友也要行動起來,從身邊的事做起,比如叫父母不必要時少使用私人汽車、冷氣機等,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保護大氣層,讓天空永遠都那么藍,那么美。又如第3冊《歸類識字1》第2課的8幅插圖分別介紹8種樹:高大秀拔的楊樹、蔥綠蒼翠的松柏、枝葉如蓋的榕樹、紅葉如彩霞的楓樹……教師讓同學們看圖讀詞語,圖文對照,認識8種樹木的形狀與名稱。再看圖自讀兒歌,了解這幾種樹木不同的特點。然后引導同學們思考:為什么常說植樹造林,造福人類?讓同學們知道我們根據樹木生長的特點,在不同的地方種植不同的樹木,可以提供氧氣、除塵、防風沙、美化環境等。并告訴同學們,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在這1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進行植樹活動,我們也要加入到這1隊列中,綠化番禺,美化祖國。這樣,對學生進行了植樹造林的教育,增強了環保意識。

2、讀中品味,滲透環保教育

低年級課本中有許多瑯瑯上口,語句優美,富有童趣,描寫大自然美麗風光的詩歌與短文。優美的文字中蘊含了不少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思想和知識,它們為教師進行滲透環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材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