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中的環保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15 09:35:36

導語:生物教學中的環保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物教學中的環保教育研究

摘要: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隨著環境的日益惡化,人們對環境也越來越重視,并且環保問題是我國所面臨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本文從生物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兩個方面來介紹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認識自然資源的價值,提出開展環保教育勢在必行。

關鍵詞:生物教學;環保教育;環境

環境問題已成了現階段討論的熱點,可以說它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并且當前嚴峻的環境問題也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這也是學習生物學科應該關注的。只有懂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更好地把握人類的未來,所以環境問題應及時地充實到生物教學中以加強學生的環保知識教育。使學生意識到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喚起學生的憂患意識,珍惜自己所生存的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環保教育。那么在生物教學中應該如何滲透環保教育的觀念呢?

一、在課堂教學中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堂是傳授知識的重要場所,而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素材和依據。并且生物學課本中富含生態環境、環境保護等知識內容。由于環境保護問題是教材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環保資源,把環保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環保教育內容講解,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環保教育。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環保資源。生物教材中有許多地方蘊含著生態與環保的因素,教師可利用這些現成的資源,把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例如,在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三節《空氣質量與健康》中的信息資料說到,一個人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可見空氣質量直接影響人體的健康[1]。教材的學習可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及保護環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喚起學生的憂患意識并珍惜所生存的環境,使其于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環保教育。比如,講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時,可以將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一系列環境變化與植物對氣候調節、凈化空氣、消聲降噪、放風固沙等方面的作用,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現象、土地荒漠化、當前嚴重的霧霾等問題,以及“退耕還林”和“退耕還牧”引入學生的意識中去[2]。使學生認識到森林一旦被破壞,會出現水土流失,甚至可能會導致泥石流等嚴重災害,給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2.適時有效地整合課內外環保資源。當然,教材中有關生態與環保的內容也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去查閱更多的環保教育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如:利用網絡、書籍、報刊等獲取相關環保教育資源并將其導入生物課堂教學,將課內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既可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又可促進和鞏固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建立。例如,在家里使用過的廢舊地膜、電池是如何處理的?它對環境有何影響?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從課堂知識來引發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另外,在教學青蛙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前搜集的資料:一只青蛙一天可捕捉一至二萬只害蟲,但由于劇毒農藥的使用以及人類為滿足胃口的需要,致使許多農田青蛙基本絕跡,表明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環境災難將使人類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從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學生就會自覺地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

二、結合實踐活動開展多渠道的環保教育

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而課外活動的開展恰好能有效地鞏固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運用,只有通過實踐更好地讓學生去了解環保教育,懂得愛護環境。而環保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因此在生物教學課中,作為生物教師應該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生物內容的實踐活動、組織課外環保小組活動和課外活動,以促進對環境保護的一種有效宣傳,讓身邊更多的人關注環境保護環境。1.組織課外環保小組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組織起來成立一個環保小團體,讓學生自己去種植、飼養各種小動物,然后進行一些小實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與探索興趣,既鞏固了課堂知識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比如,進行一個綠色班級創建活動,將一個班級分組后養花種草以達到教室的綠化、美化。由此來凈化這一個小小的教室環境。更重要的是以此可以促使學生達到語言、行為及心靈的環保意識的強化,倡導學生利用一切資源進行環保宣傳。還可以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在班級中設置廢電池專用回收箱,供師生平時投放廢電池,定期回收后交有關部門統一處理。垃圾桶分類處理:在教室中放置可回收物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可回收物垃圾是指各種紙類、塑料瓶、玻璃瓶等可通過廢品回收站回收利用的物品,由班后勤組統一回收。2.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環保實踐活動。將環保教育貫穿到教學中,實踐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向大自然,開展生物學習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在實踐中充分感受到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到鄉村的田野,去調查環境受污染的情況、植樹造林情況等寫成調查報告。也可以帶領學生去小河里或者池塘里去觀察小河與池塘里的種種景象讓他們寫一個觀后感,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并且全力地投入到環境保護中來。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深入當地的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區及環境污染區等去進行實地的考察探究,將不同地方不同環境因素進行對比,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人與大自然密切相關的,破壞環境就等于自毀美好的家園,從而提高學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3.利用各種環保節日或環保法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說到環保節日,并不缺乏,比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土地日、中國植樹節、中國愛鳥周、無煙日、世界糧食日、世界水日、土地資源保護宣傳月等都是我們傳統的環境教育日。利用這些節日配合有關主題舉行專題講座,通過校報和墻板、手抄報比賽等活動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向學生進行環保知識的宣并使學生了解國內外環保動態[3]。如能很好地利用環保界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環保宣傳工作,不僅能彌補單一的生物課堂教學的許多不足,還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倡導每個學生為環境保護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目前我國已經頒布的相關法規包括《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利法》等[4],學校可組織學生定期學習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并進行全校范圍內宣傳展覽提高學生的環保參與意識。在實踐課堂上定期地讓學生自覺組織一些有關環保知識的演講以及各種辯論賽等,把環保教育深入學生心中。這些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對于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對于保護人類這唯一的生存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三、環保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的價值

環保教育看似與自然資源沒有任何聯系,其實它們有著很大的淵源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身邊出發,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很重要的,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是重要的,讓學生保護自然保護地球,離開自然的支持就沒有周圍的生物,更沒有人類。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人類不加節制地掠奪式地開發、索取自然資源,最終會威脅到人類自身。例如,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能源,而且對與農村來說常見的能源有柴、煤、電,利用太陽能的卻很少。而柴來自農村的秸稈、荒草、樹木,而煤又是幾千萬年以前樹木經過歲月的變遷,深埋在地下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而形成的,如果不加節制地去開采,它們就會越來越少,最終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的生存。此外人類一刻也離不開空氣,空氣污染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甚至會奪取人類的生命[5]。還可以通過播放河流、海洋、森林、農田生態系統的視頻或圖片向學生展現自然資源之美及其重要的作用,激發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從而能夠從自己做起來從小事做起。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愛護人類的家園。

四、開展環保教育勢在必行

總體說來,環保教育是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生物教學是進行環保教育的有效途徑。作為一個生物老師應具有強烈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要充分認識到加強中學生的環保教育是生物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僅具備環保意識是不夠的,保護環境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所有公民都應該具備的基本觀念并付諸于行動,使學生通過生物教育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量減少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行為,還要能夠向身邊的親友宣傳環保的重要性,為環境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教師對學生的環保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還要通過教育讓學生能夠以環境保護為己任,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能自覺得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如: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一水多用,不亂扔塑料袋垃,圾分類放置,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不去破壞它們,并且教師和學生必須共同發起養一盆花,栽一顆樹,愛護每一片草,地保護人類森林的呼吁[6]。通過生物教學中環保教育的加強,讓學生真正認識到人與自然是種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讓學生明白并自愿付諸行動來保護環境,從而,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作者:田先嬌 單位: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萍.淺談中學生物教學中的環保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3,(08).

[3]李曉靜.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環保教育的滲透[J].課堂教學研究,2013,(01).

[4]焦穎.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J].理論創新,2013,(05).

[5]施少琴.淺談中學生物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J].理論創新,2012,(01).

[6]季峰.談生物教學中的環保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