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19:26: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洪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暴雨洪澇氣象服務論文
1“14•07”流域降雨情況
2014年7月11日晚開始一輪強降雨自湘西北拉開帷幕,14—16日上半夜,強降雨帶穩定維持在沅水上游地區,16日下半夜至18日強降雨北抬至沅水中下游流域,強降雨中心位于沅水上中游地區的湘西自治州中南部、懷化中北部地區。地處沅水流域下游的常德市,強降雨出現時間晚于中上游地區,持續時間短,累積雨量遠不及上游地區,然而由于位于沅水中游的五強溪水庫連續8次增加泄洪流量,加之與當地強降雨相疊加,使常德市沅水全線水位迅速飆升,逼近或超過歷史最高水位,全市共發生險情1000多處,其中潰垸性大險13處。
2流域水位情況
2014年7月11—18日,湘中偏北地區特別是沅水流域出現強降雨,11日8:00至18日20:00,湘西自治州中南部、懷化中北部地區累計降水量超過250mm,湘西吉首市累計降雨量達480.6mm,鳳凰縣累計降雨量達457.1mm,懷化辰溪累計降雨量達419.8mm,過程流域累計降雨量見圖2。受上游持續強降雨影響,地處沅水流域中游的五強溪水庫入庫流量不斷增加,水位逐步逼近保證水位108m。7月17日5:00,五強溪水庫下泄流量達到了26000m3/s,10:00沅水流域桃源站、常德站、漢壽站全面超過保證水位;17:00桃源站水位達到47.05m,突破1996年46.9m的歷史最高水位。與此同時,常德市境內沅水干支流地區也出現較強降水,導致沅水流域沿岸水位不斷上升,沅水流域桃源站7月17日23:00水位達47.37m,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47m,7月16日8:00至19日00:00,桃源站在警戒水位上運行了64h。此次沅水流域特大洪水持續時間長、強度大,給其下游地區農業、交通等行業及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據統計,此次特大洪水導致常德市140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0.01萬人,倒塌房屋781戶1779間,嚴重損壞1727戶419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3.5萬hm2,其中成災面積9.29萬hm2,絕收3.92萬hm2,直接經濟損失16.9億元。2預報預警從整個過程來看,常德市、縣2級氣象部門對此次暴雨過程在暴雨落區、強度預報基本準確,精細化程度也較高。常德市氣象臺提前5d關注了上游地區的強降雨及上游地區的大暴雨對下游地區水位的影響,特別關注到了中上游的五強溪水庫的蓄水情況,同時關注到強降雨帶后期會影響常德所轄區域。16—18日強降雨帶臨近常德市時,及時暴雨、雷電等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16日20:00至19日8:00共暴雨黃色、橙色紅色預警信號9次,共9縣(區、市)。據對市氣象臺此次過程的強降雨、暴雨等預警消息的提前量為5d左右,而對短時臨近預警信號提前量的統計,預警的提前量都在1h以上,部分預警的提前量在1~3h。
3氣象服務特點分析
“14.07”沅水流域暴雨洪澇決策氣象服務流程。根據決策服務工作流程,分析此次氣象服務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全鎮洪澇災情統計通知
各村:
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年洪澇災情統計工作的通知》精神,為進一步提高洪澇災情統計質量,切實做好年洪澇災情統計工作,通知要求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村及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洪澇臺災情統計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強化洪澇災情統計工作的管理。要明確一位業務素質高、責任心強、熟悉情況的同志擔任統計工作,并保持崗位相對固定,以保證工作的延續性。
二、嚴格制度,規范工作。各村要嚴格按照《水旱災害統計報表制度》的要求,認真做好洪澇災情統計及信息報送工作。統計人員要密切關注雨情、水情、災情,主動掌握災情變化情況,及時準確上報災情信息,杜絕錯報、漏報、遲報、瞞報和虛報災情現象,確保災情數據的時效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遇突發洪澇災害事件,一時難以掌握全面受災情況的,必須在第一時間先行上報災害的基本情況,之后再續報詳細情況,不能因個別指標統計不全而延誤上報時間。每場洪澇災害過程后要在及時上報災情數據的同時,上報相應災情綜述材料。
三、崗位“AB角”,無缺位工作制。為了確保災情統計的萬無一失,洪澇災害統計工作崗位均有兩人以上承擔,分為A角和B角。當A角臨時外出或公務繁忙時,由B角協助或配合A角做好相關工作,并對所做的工作承擔相應責任。
四、建立機制,加強核災。各村要切實加大洪澇災害核查工作力度,加強與鎮民政等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研究探索建立部門間行之有效的核災工作機制,確保災情數據合理準確統一。
洪患村鎮洪澇治理問題分析
摘要:江西省洪患村鎮洪患問題嚴重,本文介紹了江西省洪患村鎮的基本情況,分析了江西省洪患村鎮目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江西省洪患村鎮洪澇規劃及整治中應當采取的措施和應對對策,以期為江西省洪患村鎮治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江西省;洪患村鎮;洪澇問題;應對對策
1洪患村鎮的由來、概念及定義
江西省境內水系分布復雜,河網密集,近年來,通過對大江大河、重點圩堤進行整治,已經取得良好的防洪效益,江河總體安瀾。但是因為資金投入以及歷史遺留原因,對于具有洪水威脅的村鎮從未進行系統治理。這些村鎮因為區域性、連續性暴雨,經常造成房屋被沖、農田被淹等災害。基于這種背景,當時分管全省水利工作的羅小云副省長提出了全面解決江西省類似村鎮的洪澇災害問題,并首次提出“洪患村鎮”概念,此后江西省水利廳研究制定了《江西省水利工程補短板主要任務分工方案》,組織編制了《江西省水利項目建設提速年實施方案》,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洪患村鎮”。洪患村鎮通常是指因區域性洪水,每隔3~5年就可能被淹而造成洪澇災害的村鎮。基于對全省多年洪澇災害數據統計分析,《江西省洪患村鎮河流綜合整治規劃報告》中將其定義為“是指農村地區因洪水威脅而常年遭受洪澇災害的鄉鎮政府所在地或村莊”。洪患村鎮概念的提出,有助于科學認識江西省農村區域洪澇災害的現狀及成因,提出治理思路并進行系統化治理。
2江西省洪患村鎮現狀
江西省境內河流、湖泊眾多,流域面積10km2以上河流有3771條,湖泊面積2km2以上的有77個[1],這些河流湖泊在農業灌溉、城鎮供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區域降雨過大時,也會給沿線村鎮帶來很大的洪水隱患。據初步調查統計,江西省洪患村鎮多達2021個,洪患村鎮受洪水威脅村民近400多萬人,僅2019年洪澇就導致195.3萬人受災,因災死亡4人,累計緊急轉移16.54萬人,解救被洪水圍困群眾1.0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9.9億元[2]。道路、橋梁、水利等基礎設施被損壞因數量過多,難以統計[3]。江西省洪澇災害發生頻繁,平均年洪澇災害受害面積達到64.40萬hm2,致使村莊及耕地經常受淹[4],給農業生產及農民生活造成極大不便[5],洪澇情形嚴重時,造成糧食絕產,人員傷亡,對經濟以及社會造成巨大損害。
市洪澇倒房重建方案
今年5月28日開始,我市多次連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了特大洪澇災害,全市經濟損失巨大。災害發生時我市全倒房共3237戶,其中興賓區628戶(來華投資區48戶)、武宣縣309戶、象州縣369戶、金秀縣61戶、忻城縣1767戶、合山市103戶(礦區15戶)。為迅速做好我市今年洪澇災害災區民房倒房恢復重建工作,確保全倒房的災民在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前搬入新居,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20*年洪澇災害災區民房倒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災區倒房重建作為事關民生、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按照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為民解困,立足于早規劃,早行動,全力抓好我市今年災區民房倒房恢復重建工作,把受災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解決好,讓受災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二、目標和時間要求
確保在20*年11月底前,因災全倒房戶每戶至少建成30m2以上的牢固新房,使所有因災倒房群眾能全部搬入新居,安全、溫暖過冬。
三、基本原則
洪澇災害特征管理論文
摘要四川省位于亞熱帶氣候區內,是洪澇災害的多發區,每年的4~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澇發生,但主要集中在7、8月。根據洪澇災害的嚴重程度,把它分為嚴重和一般兩類,一般洪澇遍及全省,災情較重,嚴重洪澇出現在四川盆地,災情重。四川洪澇災害的特點:降水強度大且集中;災害突發性強、來勢兇猛、危害大、災情重;發生頻率高且地理分布不均;開始和結束期地理分布不均;有持續性和階段性等。嚴重洪澇除了與一般洪澇有相同的特點外,還有其獨有的特點。全省一般洪澇災害的多發地區是雅礱江中游岸兩岸、阿壩藏族自治州中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西南部。嚴重洪澇出現最多的地區是盆地西北部。
未來趨勢預測:從現在到2010年,四川的降水量比20世紀90年代多,洪澇災害比90年代重。1999~2003年,是洪澇由少到多的時期,洪澇重,2004~2007年洪澇較輕,2008~2010年洪澇重。
關鍵詞:四川洪澇災害特征趨于預測
一、前言
四川省包括四川盆地(以下簡稱盆地)和川西高原。每年的4~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發生,這是我省主要的、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生命財產危害嚴重的一種氣象災害。四川省的洪澇分為嚴重洪澇和一般洪澇,嚴重洪澇只發生在四川盆地,但它包含在一般洪澇中,一般洪澇遍及全省。過去,有很多人研究過四川盆地的洪澇災害,但沒有人研究四川全省的洪澇災害,四川洪澇災害的基本情況如何?還不太清楚,為防治和減輕洪澇災害的危害提供依據,我們對四川洪澇災害的若干特征進行了分析,并預測了1999~2010年洪澇災害的發生趨勢。本文統計洪澇災害的降水資料是四川各氣象站1951~1999年的降水資料,劃分洪澇災害的標準,是甘孜和阿壩兩州(以下簡稱甘阿地區)、盆地、攀枝花市及涼山州(以下簡稱攀西地區)用于日常業務的洪澇標準。
二、洪澇災害的標準
洪澇災害風險管理論文
1.前言
我國位于世界最大海洋與最大陸地之間,全國大部分地區為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極易形成暴雨洪水、融雪(融冰)洪水、冰凌洪水等多種形式的洪水。其中,經常發生并造成嚴重災害的主要是暴雨洪水。我國暴雨洪水一般具有:季節性明顯、洪水峰高量大、徑流年內分配集中、洪水年際變化大等特點。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江河整治工程建設。修筑水庫攔蓄洪水,修筑堤防防止洪水泛濫。這些工程的修建,取得了顯著的防洪效益,1949年到1987年的38年間防洪工程累計減淹成災農田約6600萬ha,加上減免的城市工業等其它損失,減少損失約3000億元。然而,近十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受洪水威脅區域內人口和資產的不斷增長,洪水造成的損失有逐步增長的趨勢,如圖1。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洪水造成2100億元損失;1998年長江大水經濟損失約2500億元。
50年來,通過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建設,人們普遍地增加了安全感,在河岸兩側開始大規模的建設,城市不斷擴大,人口不斷集中。然而,當下一次洪水泛濫發生時,人們發現洪水所造成的損失比以前有增無減,于是人們又要求提高江河的防洪標準……如此下去,便形成了防洪工程投入不斷加大,而洪災損失也不斷增長的局面。
我們應該認識到洪水是一種自然現象,企圖以工程手段控制和消除洪澇災害是不可能的,認識到洪水的風險不可消除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回避。洪澇災害的風險預測及洪災風險管理的概念便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提出的。
2.洪澇災害風險
預防洪澇災害工作通知
各村委會,鄉屬各單位:
根據縣委辦、政府辦下發的《關于防范強降雨和洪澇災害的緊急通知》的精神以及今年全縣強降雨天氣多于往年、并伴有短時陣時性大風的情況。各村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本著為人民群眾認真負責的態度,在7月至8月份切實做好洪澇災害的防范工作,把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確保我鄉農牧業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
加強領導,強化責任
各村、學校要成立防汛領導小組。各村由書記任組長,村委會主任任副組長,學校由校長任組長。主管本單位防汛救災工作。在本次防汛工作中,各村負責人及鄉屬各單位負責人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做好預防洪澇災害的防范工作。包村領導及包村干部要及時認真督查。對因預防不力而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加強配合,落實措施
各村要組織人員對日光溫室、畜禽圈舍、危舊房屋、農業機電設備等進行全面檢查。若存在問題,一定要加固維修。要加強組織調度,疏通田間及各村排水溝渠,努力減輕洪澇對村舍及農田的威協。陰雨天氣各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確保每位同學絕對不能出現安全問題
氣象災害和洪澇普查實施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市氣象災害普查、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質災害普查業務工作,根據省氣象局《2013年省暴雨誘發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實施工作方案》、《暴雨誘發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規范》、《省2013年暴雨洪澇災害風險普查技術方案》和《市氣象局氣象災害和中小河流暴雨洪澇普查實施方案》等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工作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市實際出發,以氣象災害普查、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質災害普查為重點,以氣象監測為主要手段,以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為目的,根據市局要求,在全市7個鄉鎮街道開展12種氣象風險普查,在通濟南河和新建河開展洪水災害氣象風險普查,在薛埠鎮茅東茶場村委會和薛埠鎮大石門礦山開展地質災害普查,初步建立普查數據庫和預警指標,為全面推進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服務業務化打好基礎。
二、組織管理
(一)、成立市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業務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二)、業務分工
城市洪澇災害應急管理框架探討
摘要:近年來,我國城市洪澇災害頻發,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加強應急管理、提高應對能力是城市洪澇防治的關鍵。總結了我國城市洪澇災害應急管理的概念、框架與組成體系,分析了與風險管理和危機管理等概念的關系,介紹了我國城市洪澇災害應急管理現狀及存在的不足,并借鑒國外應急管理的經驗,提出了對策建議,以期為我國各城市洪澇災害應急管理的建設和完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洪水;洪澇災害;應急管理;防洪減災
近年來,我國城市洪澇災害頻發,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城市看海”一度成為輿論熱點。如何有效避免和減輕城市洪澇造成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是我國災害防治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應急管理、提高應對能力是城市洪澇防治的關鍵。目前,我國有防洪任務的城市已經建立了一套針對本區域洪澇災害的應急管理體系,在洪澇災害防御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各城市洪澇應急管理的建設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城市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涵蓋了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監測預警,預案編制,現場處置等各個方面,另外法規和科技支撐等保障體系也需加強。本文結合國內外城市防洪應急管理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城市洪澇災害應急管理的基本框架及若干改進建議,以期為我國各城市進一步提高洪澇災害應對能力提供參考。
1概念與框架
1.1基本概念。應急管理是針對各類突發事件從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到事后恢復與重建等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是復雜、開放的系統工程。城市洪澇應急管理則是指針對城市洪澇災害及引起的次生、衍生災害而開展的上述管理行為。為有效開展工作,需要明確城市洪澇應急管理的主體和客體。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我國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因此,城市洪澇應急管理的主體為政府機構、社會團體以及人民群眾,其客體為江河洪水、漬澇、山洪、臺風暴潮等洪水源及其導致的各種災害。1.2基本框架。應急管理強調對突發事件全過程的綜合管理,按照城市洪澇的形成、發展和造成的影響,涉及預防、準備、應對和恢復4個階段[1-2]。各階段構成一個循環,每一階段源于前一階段,又是后一階段的前提,前后兩個階段甚至會存在交叉和重疊,其流程如圖1所示。災害預防是為減輕或消除洪澇災害而開展的各種預防性工作;防災準備為針對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開展的各種應對準備工作;防汛應急為應對城市洪澇災害、減輕災害損失而開展的各種處置和救援工作及為應對可能的更嚴重的災害而做好準備;恢復重建指災后為恢復正常狀態和秩序而開展的重建、救助及對本次災害的發展和應對過程進行總結。完善的應急管理體系一般由“一案三制”(一案指應急管理預案,三制指應急管理體制、應急管理機制和應急管理法制[1,3])和必要的保障與科技支撐體系組成。應急管理預案是應急管理的基礎,城市防洪應急預案一般包括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專題應急預案3類[4-5]。應急管理體制指應急管理機構、相關利益者等組織形式的制度,反映了應急管理的主體,包括領導機構、辦事機構、工作機構、地方機構和專家組等,是執行應急預案、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保障。應急管理機制指涵蓋城市洪澇應急全過程的各種系統化、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的方法與措施。應急管理法制明確了緊急狀態下特殊行政程序的規范,對緊急狀態下行政越權和濫用權力進行監督并對救濟做出的具體規定。各組成部分如圖2所示。1.3與風險管理和危機管理的關系。除應急管理外,在突發事件應對中,還存在風險管理和危機管理兩個與之相近的概念。應急管理是針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管理,而風險管理是對可能性的管理,二者的客體不同。風險指損失的可能性,較多描述的是一種概率,風險管理主要為對其三要素——危險性、暴露性和易損性的管理。危機管理的對象是危機,與應急管理不同,并且多被用于國際政治領域或者企業管理領域,較少在洪水管理中使用。根據應急管理、風險管理的概念,風險管理先于應急管理,但應急事件的嚴重程度高于普通風險。針對城市洪澇,一般首先分析區域的災害特性及洪水風險,用于防洪減災、國土規劃、保險等各個領域,以規避或減輕洪水風險。應急管理貫穿于整個災害發展過程,涵蓋災前的預防準備,災中的應對救援及災后恢復。風險管理的一部分內容既為應急管理的工作依據,又為其主要任務(圖3),如根據風險分析結果開展工程建設與調控、防汛物資準備、防汛應急預案的編制,又如災前的隱患點、風險點排查等。災害結束后,還需對災害及應急過程進行分析,以期對風險管理進行改進。
2我國城市洪澇應急管理現狀、問題與對策
全鎮洪澇災害工作匯報
鎮地處區中部,距城18公里,青東公路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189.8平方公里,耕地3.35萬畝,山地面積16.8萬畝,有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人口2.3萬人。是一個農業大鎮。自入汛以來,由于連降特大暴雨,使我鎮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災情十分嚴重,經濟損失巨大。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大面積農作物受淹
據統計全鎮3.35萬畝耕地有2萬多畝被淹,其中絕收面積達1萬多畝,近萬畝減產三成以上。經濟作物受災面積9000畝,其中果園2000畝,菜園5000畝,藥材、花卉1000畝。魚塘受災面積1800畝。直接經濟損失達2800萬元。
二、水利設施被毀
我鎮小(二)型以上水庫14座,其中小(一)型5座,小(二)型9座,小山塘近百座,主干渠道50公里,電排站9座,堤防兩條,4.7公里。這次洪澇災害使我鎮水利設施受損嚴重。水庫受損2座,小(一)型和小(二)型各1座,小山塘受損9座,其中2座小山塘被沖毀。電排站受損7座,其中有3座受損嚴重,現已無法抽水灌溉。水渠沖毀上百處近千米。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萬元。
三、公路交通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