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05:49: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新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新辦建國60周年致辭稿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日本經濟新聞社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在東京聯合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研討會。這樣的研討會在國外還是第一次舉辦。兩國政要專家學者將共同就60年來新中國走過的道路、取得的經驗、發展的特點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這對于中日兩國從不同視角、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和中日關系發展歷程,進一步推動中日兩國在更深更廣層次上發展更加友好的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代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出席研討會的兩國政要、專家、學者、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也對日本經濟新聞社和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為此次研討會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60年來,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艱苦創業,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國內生產總值現已突破4萬億美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2.3%上升至2008年的7.3%,對外貿易額居世界第三。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教育、科技和文化等事業全面繁榮,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的公民權利、政治權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得到保障,全國各民族大團結進一步鞏固,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60年前,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主席莊嚴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今天,中國人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確實站起來了,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豪邁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為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領導下,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科學的發展、和平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和諧的發展。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走和平發展道路、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并且貫穿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延續,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國際安全形勢復雜,人類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共同分享發展機遇,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擴散和全球及地區形勢復雜變化的新的大背景下,中日雙方更加認識到中日兩個大國對促進世界和平所承擔的重要責任,中日關系面臨著進一步向前發展的大好機遇。我們應當以實際行動實現“和平友好、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中日兩國在新聞領域的交往源遠流長,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雙方就有信使往來,互通消息、互傳友誼。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中日兩國媒體為推動民眾了解和相互關系,促進中日關系持續穩定發展作出了貢獻。日本經濟新聞社是日本一家有百年聲望的著名媒體,擁有一支專業知識豐富而且訓練有素的記者隊伍,早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就積極開展對中國經濟情況的報道,曾受到總理的高度評價。日本經濟新聞社一直熱心中國報道和中日交流,為此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機會,我要感謝日本經濟新聞社以及傳媒界60年來對新中國客觀、理性的報道;要向所有關心、幫助、支持新中國發展的日本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國新辦建國60周年致辭稿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日本經濟新聞社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在東京聯合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研討會。這樣的研討會在國外還是第一次舉辦。兩國政要專家學者將共同就60年來新中國走過的道路、取得的經驗、發展的特點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這對于中日兩國從不同視角、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和中日關系發展歷程,進一步推動中日兩國在更深更廣層次上發展更加友好的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代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出席研討會的兩國政要、專家、學者、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也對日本經濟新聞社和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為此次研討會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60年來,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艱苦創業,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國內生產總值現已突破4萬億美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2.3%上升至2008年的7.3%,對外貿易額居世界第三。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教育、科技和文化等事業全面繁榮,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的公民權利、政治權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得到保障,全國各民族大團結進一步鞏固,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60年前,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主席莊嚴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今天,中國人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確實站起來了,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豪邁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為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領導下,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科學的發展、和平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和諧的發展。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走和平發展道路、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并且貫穿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仍在延續,全球經濟失衡加劇,國際安全形勢復雜,人類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共同分享發展機遇,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擴散和全球及地區形勢復雜變化的新的大背景下,中日雙方更加認識到中日兩個大國對促進世界和平所承擔的重要責任,中日關系面臨著進一步向前發展的大好機遇。我們應當以實際行動實現“和平友好、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中日兩國在新聞領域的交往源遠流長,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雙方就有信使往來,互通消息、互傳友誼。中日邦交正?;詠?,中日兩國媒體為推動民眾了解和相互關系,促進中日關系持續穩定發展作出了貢獻。日本經濟新聞社是日本一家有百年聲望的著名媒體,擁有一支專業知識豐富而且訓練有素的記者隊伍,早在中日邦交正?;?,就積極開展對中國經濟情況的報道,曾受到總理的高度評價。日本經濟新聞社一直熱心中國報道和中日交流,為此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機會,我要感謝日本經濟新聞社以及傳媒界60年來對新中國客觀、理性的報道;要向所有關心、幫助、支持新中國發展的日本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地震災區緊抓機遇思想匯報
編者按:我國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業人口,農業的發展一直滯后,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短板”??倳浿赋?,“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黨的十七大對“三農”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對農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今年以來,針對災后重建和抵御來自西方國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央出快拳、出重拳,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具體材料請詳見:
尊敬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組織:
學習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容以后,我們可以從字里行間感覺到科學發展觀就是把堅持抓好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以人為本”作為核心內容,把堅持全面、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要求。
木桶原理告訴我們:要想讓一只木桶容積更大,只有首先增加桶壁上短板的長度。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國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業人口,農業的發展一直滯后,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短板”??倳浿赋?,“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問題,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事實上,在一個農業大國,抓好城鄉統籌發展,對于穩定國民經濟的基礎、擴大內需、拓寬國內市場、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持續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都具有無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明確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方略,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農業、農村的發展出現了明顯向好的態勢。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就是“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黨的十七大對“三農”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對農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今年以來,針對災后重建和抵御來自西方國家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央出快拳、出重拳,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一是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城鄉統籌放到了突出位置,為突破“三農”發展“瓶頸”開出了良方,勾畫出了新一輪農村改革的路線圖,開辟出了“三農”發展的新天地。二是11月5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計劃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用于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快地震災區災后重建各項工作;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明年災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在國新辦11月27日舉行的新聞會上介紹說:4萬億大體是這樣構成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是2800億;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大體是3700億;鐵路、公路、機場、城鄉電網是18000億;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是400億;生態環境這方面的投資是3500億;自主創新結構調整是1600億;災后的恢復重建,重災區是1萬億。三是今年11月5日,《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公布,中央計劃投資1200億,用三年時間完成災后重建。其中教育、衛生領域的公共服務設施重建估算投資達677億元,超過總投資的56%。毫無疑問,中央的這些措施,為我們搞好災后重建、加快城鄉統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資金資助力度。
匯報人:*
存款保險制對城市商業銀行存款的影響
一、宏觀金融角度的影響
存款保險制度對全國整體金融體系的完善存在利好。不可否認,我國公眾對于該制度的了解程度不高,社會輿論產生了些許負面預期。各大媒體討論“存款搬家”,主要是指存款搬離中小銀行去國有銀行,很可能在短期上對中小銀行客戶產生一定沖擊。但是國家積極作為,從各主要媒體和網絡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的正面性,尤其是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2015年4月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不會引發中小銀行存款搬家的風險”。這個例行會議對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效果顯著。銀行作為信用中介,其經營的主要商品是特殊的金融商品,這就決定了不管是全國性商業銀行還是中小城市商業銀行,他們的基本特征都是高風險性和不穩定性,這是由銀行業務特征決定的。例如我國境內第一家倒閉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海南銀行,就是在經營不善、不良貸款增多激發民眾的擠兌風波,直至國家宣布由工商銀行托管海南發展銀行的全部資產負債才平息了民眾的恐慌情緒。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當實行該制度的銀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時,投保銀行可按照保險合同條款從存款保險機構那里獲取賠償或取得資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損失就會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護了存款人的利益。當公眾知道存款銀行已實行了該制度,即使銀行真的出現問題時也會得到相應的賠償,這從心理上給了他們以安全感,從而可有效降低恐慌感,進而減少了對銀行體系的擠兌。
二、城市商業銀行角度——贛州銀行為例
城市商業銀行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化解城市信用社累積的金融風險的產物。種種原因,大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整體實力不強,無論是經營能力、內部管理能力和員工素質,還是應對風險的能力都與全國性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存在較大的差距。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對城市商業銀行是挑戰,更多的是帶來了機會。該制度為全部存款類金融機構設立統一平等的存款保護措施,消除了中小銀行自擔剩余風險的責任,使中小銀行具備與大銀行平等競爭的制度基礎,從而為大、中、小銀行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各大媒體討論“存款搬家”,主要指存款搬離中小銀去國有銀行等,筆者不能完全認同,應確切解讀成“存款互搬”。從個人儲蓄存款來看,存款保險制度明確50萬元保費針對同一客戶在單家銀行的所有存款。該制度對50萬存款以下的客戶,增強保障,穩定性較強,由于得到全額保護,客戶可能傾向于存放在利率較高的銀行,這部分存款由利率較低的銀行轉移到利率較靈活、較高銀行的可能性比較大。故50萬元以上的客戶最保險做法在于分散資金,存于不同銀行。如此,則贛州銀行50萬元以上客戶可能分散一部分資金存在它行,并且其他銀行50萬元以上的客戶也可能分散一部分資金存入贛州銀行,此為“存款互搬”。通過對“存款互搬”概念的理解,只要比較各行非穩定存款比例和余額即可。以贛州銀行2014年的數據為例??蛻魧用妫捎?9.27%的客戶(含對公和對私儲蓄客戶)在贛州銀行存款低于50萬元,存款高于50萬元的客戶受眾比例很小,對此類城市商業銀行的客戶數量沖擊不大。存款層面,50萬元以上存款的對公客戶占了絕大部分存款比例,為98.99%,其中財政性存款、保證金存款和信貸衍生存款占比87.42%,受該制度的沖擊較小。儲蓄存款中,5萬元以上的存款余額占比14.71%,為可能面臨存款保險制度沖擊的余額。綜合上述計量,贛州銀行可能面臨存款保險制度沖擊的存款余額僅占全行存款比例13%。全國性商業銀行及股份制銀行由于其結算的便利性,預計可能面臨該制度沖擊的存款比例將遠大于城市商業銀行,在“存款互搬”的過程中對中小城市商業銀行有利。
三、城市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1.加強零售業務的擴張。主要目標在于擴大活期存款規模,降低定期存款比重,從而降低銀行攬儲成本,提前為“利率戰”做好準備。首先,積極拓展代收代付業務。以贛州銀行為例基,于城區支行先發優勢,目前已有代扣水電煤費、國庫集中支付、公積金歸集、住宅維修資金歸集和市級財政工資統發等相關業務。據統計,工資業務、代扣水電煤氣費等類業務能有效增加客戶資金的集中程度,從而增加儲蓄活期存款。再次,加大銀行卡業務的發展。加大銀行卡設計,包括以特惠商戶等形式吸引特定客戶和增強移動終端使用的便利性。例如辦理銀行卡與加油卡相綁定,給予一定比例的加油價格優惠,以期增加儲蓄客戶數量和提高客戶質量。最后,加大類存款產品(包含理財產品等)的創新研發。應加快理財中心、理財系統等建設,創新研發收益相對較高、風險相對較低的類存款產品,主要目的在于留住銀行現有儲源,吸收它行“存款搬遷”資金,積極引導它行50萬元以上客戶拆分資金流入。
黨建和思想政治是企業的軟實力
一、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工作、文化的重要內容。指出,要把加強思想政治作為黨建首要任務。當今社會文化和價值多元,面對各種各樣的思潮和誘惑,需要找到思想轉化的內在動機,引導人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接受正確的是非觀和榮辱觀,提高覺悟水平。這種轉換性的實現,就要靠思想政治工作。說過:“企圖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強制的方法解決思想問題、是非問題,不但沒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薄盃N爛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結出豐碩的經濟之果”,我一直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永遠都不會過時。
二、富潤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
30多年來我們堅持不懈地加強企業黨建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為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政治保證。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富潤的優秀傳統,成為我們的一個品牌,成為我們的軟實力。為推進轉型升級,去年股份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中國證監會無條件通過,公司進入大數據互聯網領域,形成“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并駕齊驅的格局?!罢憬粷櫋鄙鲜?0年,不同于一般上市公司的是,突出了抓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人還認為我們是不合時宜。2月26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國新辦會上指出,上市公司有一個共同現象,不論是國有控股還是民營控股或混合所有制,這個公司只要注重黨的建設,這個公司業績就好,立于不敗之地;搞壞的公司,就是不注重黨的建設,不注重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劉主席的講話堅定了我們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產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深化上市公司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提高業績,更要提升黨建;既要研究資本,也要研究成本;既要研究市值,也要研究市場,努力樹立浙江富潤獨特的形象。依靠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富潤控股集團是一家有特殊文化背景的企業。其特殊之處在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國有企業改革解困的特殊背景下,十年間急風暴雨式地兼并了當地22家困難國有企業和二輕大集體企業。兼并是思想的融合需要文化的統領,改革是自我的突破需要思想的引領,改制是產權的變革需要確立更高的追求,我們提出,不管牌子怎么換,體制怎么改,內部機制怎么變,企業黨組織的戰斗力不能削弱,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能放松,依靠工會和職工辦企業、民主管理的思想不能變,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強化不能弱化,國有企業的傳統政治優勢不能丟棄。我們喊響“忠誠于黨的事業,忠誠于國有資產,忠誠于富潤的事業,辦事認真,處事公正,經營廉正,艱苦勤奮”的口號,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不忘初心,不斷前行。全方位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堅持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就是要堅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按市場規律探索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化精神為物質。我們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黨政工團婦齊抓共管,黨員干部廣泛參與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網絡。黨委確定企業的經營方針、發展目標,確定階段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要求,分解、落實、考核到下屬各公司和部門,思想工作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展開。我們確立了“頭要冷,心要熱,勁要足,步要準,識時務,做該做能做且可以做好的事”的指導思想,把“團結愛廠、奮發進取”的企業精神提升為“敬業奮進、包容創新”,以虛促實,穩中求進,走好創業路上的每一步,努力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構建和諧本分的企業,讓職工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以《六十條》為主要載體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為改進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科學管理創新機制,1996年4月,我們把多年來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做法進行總結、歸納、整理、修訂、完善,形成了規范的《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條例》,全方位確立一套思想政治工作的運作機制,與生產指揮調度系統一起全方位同步運轉。《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條例》共八章六十一條,員工們親切地稱它為《六十條》?!读畻l》內容涉及職工生活管理、家訪慰問、勞動管理、勞動爭議和勞動安全、民主管理、表彰先進頌揚新風、黨建群團工作、離退休職工管理等,涵蓋生產勞動、工作學習、家庭生活、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每項條款的實施都有嚴格的操作方法,每項操作方法都落實提示人和責任人,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六十條》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辦好企業讓職工有個依靠,以貼近生活、貼近職工、貼近實際的真情實感,營造“我為你,你為他,人人為富潤,富潤為大家,大家為國家”的氛圍,激發積極性與創造性,做到職工的冷暖有人問,急難有人幫,生老病逝有人管,呼聲建議有人聽,成績進步有人贊,壞人壞事有人抓,好人好事有人夸,構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長效運行機制。2014年以《六十條》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在全國是首家。《六十條》獲得“半月談”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入選中國政研會思想政治工作年度創新榜(實踐榜),2006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向全國紡織行業作了推介。集團黨委被中組部命名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集團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紡織工業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創建和諧勞動關系模范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全國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先進單位等。
三、對加強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想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論斷、新思路和新舉措,對我們全面深化企業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對我們規范管理、提高依法治企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形成了更加嚴格的約束;對我們進一步加強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思想政治工作要與時俱進。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體現時代特征,適應社會潮流,不斷創新形式和內容?!读畻l》形成頒布后,我們廣泛發動干部職工以及員工家屬和社會各界,與時俱進作了七次修訂,查漏補缺,不斷賦予新的內涵。思想政治工作要與企業改革發展緊密結合。思想政治工作同經濟工作相結合,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經驗。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結合經濟工作一道去做,其保證、引導、服務的“生命線”作用才能得到體現。我們2017年的主要工作任務是三個“兩手抓”,即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手抓,資本運作和實業經營兩手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既要物質富裕,更要追求精神富有。
以黨內民主促進黨內和諧
自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的新命題后,黨內和諧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什么是黨內和諧?黨內和諧的判斷標準是什么?促進黨內和諧的路徑是什么?成為不能回避的問題。把黨內團結等同于黨內和諧,通過增強黨內團結來促進黨內和諧,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看法。黨內團結是黨內和諧的應有之義,但是,黨內和諧不是黨內團結能夠全部概括的,不能簡單地把黨內團結等同于黨內和諧。
任何政黨內部都不可能沒有矛盾,而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促進黨內和諧是一個不斷化解黨內矛盾的持續過程。在不同歷史時期,化解黨內矛盾的思維、理念、方法和途徑是不同的。黨內路線斗爭曾經是中國共產黨處理黨內矛盾的思維、方法和途徑,這顯然已經不符合今天促進黨內和諧的時代要求,而應當用民主的思維、理念、方法和途徑處理黨內矛盾,以黨內民主促進黨內和諧。
以黨內民主促進黨內和諧,要求加快推進黨務公開。黨務公開,增強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是黨內民主的前提條件。公開什么內容、誰來決定公開的內容、以及公開的時間等問題非常重要。在以往黨務公開實踐中,存在著事后公開多、事前公開少、過程公開少、公開不及時等突出問題。黨員特別想了解的內容和特別想知道的時候卻不公開,而黨員認為是無關緊要的內容卻遲到地公開,這在黨員心理認同上產生問題。如果黨員在心理上不認同黨組織的所作所為,黨內是難有和諧可言的。所以,事后黨務公開必要,但事前公開和過程公開更需要。近兩年來,中央有關部門在推進黨務公開方面已率先進行了嘗試,黨內外反響很好。每當黨內重大舉措啟動實施時,中組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記者的采訪,已經形成了慣例。2005年7月7日,中組部首次出席國新辦會,介紹在全黨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效果很好。2006年1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宣布中紀委、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臺辦、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等中共中央七部門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并公布了七部門新聞發言人及新聞機構電話,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的話說“這是質的飛躍”。今后,加快推進黨務公開,除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黨的各級全委會召開會議時,可根據議題事先征求同級黨代會代表意見或邀請部分代表列席會議”外,需要深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至少包括:各級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草案應提前廣泛、公開地征求黨代表、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意見;逐步推行黨代會像人代會那樣對新聞媒體有限開放;逐步擴大黨代會列席人員范圍;黨的代表大會期間黨代表提案和會議簡報在黨內公開。
以黨內民主促進黨內和諧,要求完善黨代會的開會制度。審議“兩委”(黨委和紀委)工作報告,討論和決定黨內重大問題,是黨代會的重要職權,也是開好黨代會的重要環節。聽取有余、審議不足,決定迅速、討論不充分,是一些地方黨代會存在的突出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大會期間審議報告和討論問題時是否允許黨代表發表不同意見和看法。從黨內一系列文件規定來看,沒有哪一部文件規定不允許,相反,卻規定“黨員有權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營造黨內不同意見平等討論的氛圍”、“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心里話”,專門提出上述要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決不是無的放矢。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恐怕在于對“跟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統一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上。實際上,強調跟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和統一思想是有特定的適用條件和范圍的,即決策后在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不得公開發表與黨的“四個基本”(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相違背的觀點和意見,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把握住這些特定的適用條件和范圍,有利于營造黨內不同意見平等討論的氛圍,以及黨員和黨代表在討論時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為此,要宣傳、認識和確立一些民主理念,這些理念在黨內受到推崇,堅持這些理念的黨員及黨代表,在黨內受到尊重,是黨內和諧的重要標志,是真正的黨內和諧。同時,還要有黨內民主制度來保障和落實這些理念,包括建立審議中黨代表進行質詢制度、黨代表在黨代會上的言論不受黨紀追究的制度。
以黨內民主促進黨內和諧,要求完善黨內選舉制度。黨內選舉是否民主、公平,直接影響著黨內和諧與否。如果候選人提名權過于集中,選舉人對候選人情況不了解,候選人沒有選擇性,雖然搞差額選舉卻指定“陪襯差”,以及投票規則偏離民主方向,選舉人和被選舉人雙方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不公平感,黨內難以和諧。從這個角度說,改進候選人提名方式,將候選人提名權和決定權對應分解給黨委常委會和黨委全委會(票決);自上而下地擴大差額選舉的比例,自下而上地擴大差額選舉的范圍,由目前的黨委委員、常委,逐步擴大到黨委書記、副書記差額選舉;總結試點經驗,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直接選舉的范圍,為自下而上推進奠定基礎,成為黨內民主發展的方向;處理好選舉和調動的關系,堅持選舉上任后除特殊情況外不宜調動原則,這對選舉人是一種尊重,對當選上任者則意味著責任取向。
以黨內民主促進黨內和諧,還要求完善黨的委員會制度。從理論上說,黨的委員會在同級黨的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是黨的領導機關,但是,各級黨的委員會開會次數很少而且時間有限,黨章也沒有對同級委員會職權作出明確規定。以地方為例,黨章第26條規定,黨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和同級黨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級黨的委員會報告工作?!邦I導本地方的工作”成為地方各級委員會職權的籠統規定,實踐中往往造成如果全委會不開會,則黨委的所有職權都將由常委會包攬的可能性,造成常委會在行使全委會職權后,哪些工作必須向全委會報告,哪些工作可以不報告范圍不清的現象,在實際工作中,全委會要了解什么、不要了解什么,自己沒有主動權來確定,而只能是常委會報告什么,全委會就聽什么。因此,建議通過修改黨章增寫黨的各級委員會的職權,與常委會職權作明確劃分,常委會職權應小于全委會職權,并貫徹執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黨內權力流向問題和黨內民主的體制問題,促進黨的組織內部的協調與和諧。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大學生就業
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也關系到金融危機下全國約2014萬失業返鄉的農民工,是社會安定團結的首要條件之一??梢哉f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是近年公眾與政府關注的焦點話題,也是近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錄用考試、各省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考查的熱點話題。在本文中從2014年《社會藍皮書》的新聞入手,闡述了國務院針對當前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相關政策。
新聞鏈接
一、2014年社會藍皮書150萬大學生難找工作
2014年12月15日,2014年《社會藍皮書》在京?!渡鐣{皮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和就業問題研究專家陳光金在會上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14年56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趨緊。
“除了大學畢業生以外,農民工的就業形勢也受到極大影響?!崩钆嗔终f,“盡管現在已有400萬農民工提前返回農村,但是大部分人并沒有回到原來居住的農村,而是在當地的小城鎮打散工。當地政府現在正在積極地采取措施幫助這一部分人渡過當前的困難時期?!?/p>
就業問題研究專家陳光金在會上介紹了2014年全國勞動就業總體形勢的三大特點。第一,就業形勢總體比較平穩。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全年目標任務,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第二,勞動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格局沒有改變。與2014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求職人數和用人市場有所下降,各下降5.5%和2.6%。第三,勞動力供求關系出現地域差異。東部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和求職人數在減少,中部地區呈現兩增長趨勢,即需求率增長3%和求職率增長5%,而西部地區則出現反向的增長變化,即整個勞動力市場都在增長,需求增長率為9%,供應率為6%。
新型圖書編輯應具備的職業素養探討
一、出版社為什么需要新型編輯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出版單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出版單位亟需新型編輯,原因如下。
第一,目前傳統出版業進入一個“內外交困”的境地,突出表現在“兩個流失”。
1.優質作者不斷流失。一方面是網絡文學、電子書巨頭們直接簽約作者,從源頭截走作者。2013年,非虛構類純電子書(E-only)品牌“中國故事”,同時在亞馬遜、多看、豆瓣、掌閱等電子書平臺上銷售。另一方面是微博大V、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興起,才華橫溢的作者們發現憑借好的內容,不通過出版社出書照樣能吸引讀者甚至是死忠的粉絲,寫篇稍有深度的文章發在微信里,一頓飯的功夫就把錢掙了,何樂而不為。
2.讀者大面積流失。隨著智能手機以及各類電子閱讀器的日益普及,使用智能手機通過社交軟件閱讀時間占據了現代人絕大部分的碎片時間。按照美國哈佛大學的網絡社會研究中心和瑞士圣加侖大學的信息法研究中心提出的概念,將互聯網時代的人類分為“數字原住民、數字移民、數字難民”三個群體,目前的狀況是,大批60后、70后、80后的數字移民從紙質閱讀轉移到數字閱讀上,更不要說那些90后、00后的數字原住民了。大批讀者從紙質圖書轉移到智能手機上,從深度閱讀轉向碎片化閱讀去了。深究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電子書閱讀方便、便宜的優勢外,最核心的是傳統出版內容的陳舊、大量低層次的重復、跟風抄襲、缺乏原創、內容不精致等,跟不上新時代讀者的需求,說到底還是缺乏真正了解當今讀者閱讀需求且能用互聯網思維策劃出優質圖書的新型編輯人才。
第二,新型編輯是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互聯網以及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像其他行業一樣,出版產業在時代的激流里,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新技術、新需求催生許多新的出版形態,傳統出版勢不可擋地與新興出版加速融合。出版社從選題策劃到出版形態,從營銷方式到銷售渠道,都在悄然發生著根本性轉變。
地勘單位發展戰略論文
一、地勘單位發展戰略研究的背景和現狀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資源總量大、配套程度較高的礦產資源大國之一。根據國新辦2004年6月18日《中國的礦產資源政策》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發現礦產171種,探明儲量的礦產158種。目前,中國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業原材料,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和30%以上的生活用水來自礦產資源。
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2006年度國土資源形勢分析報告》顯示,2006年我國地質勘查投入為416億元,比上年增長20.6%。這是我國地勘投入自2003年以來,連續第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河北省是一個資源消耗大省,社會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萬元產值耗礦量高達6.64噸。據有關部門統計資料表明,河北省99%的一次能源,87%的工業原料,70%的農業生產資料都取自于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已成為支撐該省社會經濟發展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河北省也是一個資源開發大省,礦產資源的年開采加工規模較大,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省國民經濟增長、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的形成影響巨大。鋼鐵、煤炭、水泥、玻璃、陶瓷、黃金等與礦產資源開采、加工密切的產業已成為省工業的支柱產業,構成全省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大量的資源開發所造成的水資源嚴重缺乏、礦山生態環境惡劣、地質災害頻發等諸多問題也日益嚴重。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市場不同情弱者。高起點繪就地勘單位發展藍圖,長遠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發展戰略規劃,能夠對地勘單位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指導性作用,同時,也能提高地勘單位的凝集力,使員工自覺融身于地勘單位的發展目標之中。如何突出各階段工作的重點,一步一個腳印,使地勘單位能更好的適應市場的變化,避免發展中的大起大落,實現地勘單位可持續健康發展。在當前地勘市場秩序已經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環境下,根據國家、河北省的中長期宏觀經濟政策,結合地勘單位目前的實際情況,明確發展的近期、中期、遠期目標,乃當務之急。
河北省地勘局作為國家和地方資源基礎、環境基礎、工程基礎,在地質找礦的同時,也擔負著服務華北地面沉降防治、重點工程建設、新能源開發、城市化進程、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沿海經濟發展以及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責任。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解讀
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也關系到金融危機下全國約2014萬失業返鄉的農民工,是社會安定團結的首要條件之一??梢哉f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是近年公眾與政府關注的焦點話題,也是近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錄用考試、各省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考查的熱點話題。在本文中從2014年《社會藍皮書》的新聞入手,闡述了國務院針對當前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相關政策。
新聞鏈接
一、2014年社會藍皮書150萬大學生難找工作
2014年12月15日,2014年《社會藍皮書》在京?!渡鐣{皮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和就業問題研究專家陳光金在會上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14年56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趨緊。
“除了大學畢業生以外,農民工的就業形勢也受到極大影響?!崩钆嗔终f,“盡管現在已有400萬農民工提前返回農村,但是大部分人并沒有回到原來居住的農村,而是在當地的小城鎮打散工。當地政府現在正在積極地采取措施幫助這一部分人渡過當前的困難時期?!?/p>
就業問題研究專家陳光金在會上介紹了2014年全國勞動就業總體形勢的三大特點。第一,就業形勢總體比較平穩。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全年目標任務,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第二,勞動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格局沒有改變。與2014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求職人數和用人市場有所下降,各下降5.5%和2.6%。第三,勞動力供求關系出現地域差異。東部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和求職人數在減少,中部地區呈現兩增長趨勢,即需求率增長3%和求職率增長5%,而西部地區則出現反向的增長變化,即整個勞動力市場都在增長,需求增長率為9%,供應率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