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5 02:38: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非政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現狀及挑戰

當前,中國非政府組織已逐步進入大發展的歷史時期。一方面是國內非政府組織大量涌現,另一方面則是境外非政府組織大舉涌入,二者相互交織,共同促進。對此,需要正確認識并引導其健康發展。

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進入大發展時期

(一)非政府組織產生的必然性及大發展的特定歷史條件。非政府組織或非營利組織以民間性、非營利性、公益性、自愿性與組織性為特征,與政府及企業相比有其獨特優勢,它最初產生于19世紀中葉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人類社會與政治經濟條件發展到一定階段,由于僅靠政府與企業所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大量涌現,所以非政府組織就應運而生,它是時代的產物,是推動公民社會發展為相對獨立于國家與市場之外的第三部門。當今非政府組織的大發展則是以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社會現代化、全球化為特定背景。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的全球化階段中,非政府組織蓬勃發展:一是各國產業結構與社會形態發生重大轉變,政府改革與私有化導致非政府組織大發展;二是發展中國家非政府組織開始成為重要力量;三是發達國家非政府組織大量介入國際事務。至此,以非政府組織為代表的公民社會出現了欲與國家、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發展勢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薩拉蒙教授通過對35個代表型國家長期跟蹤研究指出,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這35國的非政府組織部門支出總和構成了全球第7大經濟體,達1.3萬億美元。而發達國家更是普遍存在龐大的非政府組織部門,其經濟規模平均占各國GDP4.5%,雇傭人員占非農業人口5%、服務業人口10%、政府公共部門就業人口27%。有學者指出,非政府組織在當代世界的蓬勃發展,其“具有的社會和政治意義有可能同17世紀民族國家的崛起相媲美”。

研究證明,當一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處于1000到3000美元之間時,由于社會經濟與政治條件開始具備,社會土壤與政策環境有利于非政府組織的發展,該國非政府組織將因此出現爆炸式增長。1000到3000美元階段既是一國“黃金發展期”,也是其“矛盾凸顯期”。而不少國家的成功經驗則是在此期間普遍重視對非政府組織的培育與管理,發揮其獨特作用,從而有效疏緩社會矛盾與保持社會穩定。

(二)中國非政府組織大發展的條件已初步具備。經過長達27年的經濟持續高增長,中國綜合國力大幅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3.65萬億元,財政收入2.63萬億元,進出口貿易總額1.15萬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2003年,中國電話普及率為每百人42.16部,其中手機普及率為每百人21.02部,出國旅游人數高達2000萬。中國現有1億網民,位居世界第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屆三年,并從2005年開始進入“后過渡期”。

查看全文

探討非政府機關參與公共危機管制

摘要:在應對公共危機中,政府參與公共危機治理是大勢所趨,但非政府組織有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必要性和優勢,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現實中存在著多種制約因素影響著非政府組織的參與,對此,應在從政府層次、非政府組織自身角度以及社會層次三方面努力推進非政府組織的發展,使其在公共危機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公共危機治理;政府;非政府組織

非政府組織作為日漸崛起的重要社會力量,在多次公共危機事件中已凸顯其獨特優勢。因此,加強對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探討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依據

(一)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社會必要性

非政府組織作為介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第三部門,具有非營利性、公益性等特點。這與政府公共機構的公共價值目標相同。兩者在為社會提供高質量、多樣化、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方面,是不沖突的。突發公共事件的管理,具有非常明顯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屬于典型的公共產品。市場在提供公共產品時會出現“市場失靈”的問題,因此,公共產品主要提供者應該是政府。但是政府也存在“政府失靈”,政府在提供公共產品時可能出現低效與尋租的情況。所以,在公共危機治理的過程中,政府、市場與公民社會可以進行互動合作,實現政府危機治理能力的提高。非政府組織的生存空間正是以市場缺陷和政府失靈的存在為前提。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重大突發事件過程中,非政府組織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同時還能極大減輕社會管理的成本。

查看全文

非政府組織發展對策分析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宜昌非政府組織的現狀;宜昌非政府組織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及采取的應對措施;宜昌非政府組織的發展趨勢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宜昌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狀況、宜昌非政府組織目前所發揮的作用及其特點、宜昌非政府組織目前的經費來源、宜昌非政府組織目前的監督管理和培育發展情況、有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對非政府組織管理工作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行政管理力量嚴重不足、總體數量偏少,規模較小,在公共服務部門所占比例較低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非政府組織;社團:民辦非企業單位

論文摘要:在改革浪潮和經濟體制變化的推動下,非政府組織在我國社會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非政府組織自身也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成長、日漸成熟,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它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問題。以下我們將以宜昌市為例,對宜昌非政府組織現狀調查研究分析其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換以及單位人向社會人轉化等.非政府組織在我國基層社會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非政府組織依靠自身的力量,本著以公益需求發展和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目的,形成了各種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在這種大背景下,宜昌也積極發展非政府組織事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宜昌非政府組織的現狀

(一)宜昌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狀況

查看全文

非政府組織研究論文

摘要: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縮寫為NGO),出現于50年代,興起于70年代,在過去20年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如今非政府組織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世界民主化浪潮波及全球,公民的政治參與成為當代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是比較低的,誰能“領導”公民參與政治,非政府組織無疑是最好的領導者!

關鍵詞:非政府組織;政治參與;市民社會;政治文化

Abstract: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NGO)cameintoexistenceat1950s,sprungupat1970s,andhasachievedhugeprogresssincethepast20years.Nowadays,NGOhaspenetratedintoeveryaspectofthesociallife,andhasmoreandmoreeffect.Alongwiththedemocratictidespreadingovertheworld,thepoliticalparticipationbecomesthesignificantpartofthemodernpoliticallife.Butbecauseofvariousreasons,forChinesecitizen,boththescopeandthedepthofthepoliticalparticipationareonthelowlevel.Whowillbetheleadertoguidethecitizens?TheNGOisundoubtedlythebest.

Keyword: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Politicalparticipation;CivilSociety;Politicalculture

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縮寫為NGO),出現于50年代,興起于70年代,在過去20年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如今非政府組織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雖然非政府組織已經存在了半個世紀,但是人們對于到底什么是非政府組織卻還是模棱兩可。雖然很多學者都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非政府組織的某些特征,但是如果要是給非政府組織下個準確的定義真是難于上青天。當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就是萊斯特•薩拉蒙教授所給出的定義。他給出了非政府組織的七個特點或者是屬性,認為只要符合這些屬性的就是非政府組織。“組織性,就是有正式的組織機構,有成文的規章制度和固定工作人員;民間性,就是在組織上是獨立的,不隸屬于政府部門,也不受政府支配;非營利性,就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即使有了利潤,也不能分配,而只能用于組織的正常運作;自治性,就是有獨立的決策和執行能力,能進行自我管理;志愿性,成員的加入或者組織資源的集中不是強制性的,而是自愿性的;非政治性,不是政黨,也不以政治權力為訴求,也不參加競選等政治活動;非宗教性,不是宗教組織,不開展傳教、禮拜等宗教活動。”[1]

一、非政府組織領導公民政治參與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論非政府組織貿易組織關系

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當今全球化愈演愈烈,世界貿易組織(WTO)作為全球化的產物,也應該適應這一趨勢。全球化向WTO提出了加強透明度、提高國民社會參與度的要求。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簡稱NGO)對于加強世貿組織的民主性和參與性具有重要意義。WTO制度中已經有了關于非政府組織的相關規定和實踐。但是相對于國際社會的要求來說,這還遠遠不夠。值得注意的是,WTO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依舊對非政府組織的介入持有懷疑態度,這是有著深刻的原因的。本文作者建議WTO借鑒其他政府間組織針對非政府組織所采取的措施,切實改善與非政府組織之間的關系。中國剛剛復關,中國領域內的非政府組織的成長與發展有利于維護我國政府和人民的切身利益。關鍵詞:非政府組織WTO透明度關系一,非政府組織對于

論文分類

國際經濟國際貿易行業經濟新經濟學中國經濟國債研究發展戰略稅收理論稅務研討財政稅收財政政策財稅法規財政研究金融研究證券金融證券投資債務市場地方戰略銀行管理公司研究經濟學理論保險學西方經濟經濟貿易保險信托計量經濟財務分析期貨市場

內容提要:當今全球化愈演愈烈,世界貿易組織(WTO)作為全球化的產物,也應該適應這一趨勢。全球化向WTO提出了加強透明度、提高國民社會參與度的要求。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簡稱NGO)對于加強世貿組織的民主性和參與性具有重要意義。WTO制度中已經有了關于非政府組織的相關規定和實踐。但是相對于國際社會的要求來說,這還遠遠不夠。值得注意的是,WTO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依舊對非政府組織的介入持有懷疑態度,這是有著深刻的原因的。本文作者建議WTO借鑒其他政府間組織針對非政府組織所采取的措施,切實改善與非政府組織之間的關系。中國剛剛復關,中國領域內的非政府組織的成長與發展有利于維護我國政府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關鍵詞:非政府組織WTO透明度關系

查看全文

略論非政府組織中國特色

摘要:非政府組織(NGO)是一個介于政府體系和市場體系之外的龐大的社會組織體系,又稱為第三體系或第三部門。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非政府組織相比,我國的非政府組織具有自身鮮明的特色———政治參與的非政治化,黨在非政府組織發展中的特殊地位,與政府以支持和配合為主的關系等。存在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非政府組織產生與發展的路徑、擔負的歷史任務不同。對這些問題的闡釋將使人們對我國非政府組織的基本情況有一個更為明確的認識。

關鍵詞:非政府組織(NGO);中國特色;成因。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政府組織(NGO)在世界許多國家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

進入21世紀,轉型國家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更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焦點。與我國在這方面理論研究的滯后相比,近些年來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卻呈現出猛烈的發展勢頭:從扶貧、民主選舉到保護生態、救死扶傷,非政府組織活躍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在面對諸如下崗、震后救援與重建等突出社會問題的時候,非政府組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與此同時,非政府組織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諸多問題也使人們日益認識到簡單地套用西方的理論與管理模式是不適用于中國的。對于中國非政府組織與國情相契合的獨特之處應該有明確的認識,這將有助于我國對于非政府組織的管理與引導。

一、非政府組織的基本概念。

查看全文

非政府組織考察交流

社區建設是現代城市高度發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隨著**城市市場化、國際化程度的提高,社區建設已經關系到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關系到政府管理社會領域模式的全新重塑,成為整個社會領域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非政府組織的產生、作用與發展趨勢的簡介

**是一個實行分權制的聯邦國家,生產力極其發達,在世界經濟舞臺上起著主導的作用。但是,盡管**的經濟極其發達,政府并沒有包攬一切社會事務管理,恰恰相反,是通過積極培育和推動非政府組織的發展,來承擔許多具體的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的工作。在**的舞臺上,主要由三大部門在唱主角,即政府、營利部門(企業公司)和非營利部門,其中非營利部門又稱為非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主要致力于社會服務和管理,政府是在這兩者之間,站在更高層次上,通過政策調節、法律制定和財政支持,來實施宏觀調控和宏觀管理。**的這種政府管理模式,用我們當今中國改革的話來講,就是既體現政企分離、又體現了政事、政社分離的雙重要求。這對我們的經濟與社會管理的改革,是很有啟發和借鑒意義的。

(一)產生動因

**的非政府組織的誕生淵于社區的發展,其基本宗旨就是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它從十八世紀開始出現,十九世紀后逐步走向繁榮。目前,**非政府組織共有100萬個左右,遍布**大小城市的社區內。促使非政府組織發展的原因是非常的多,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大因素:

首先,**的市場經濟發展起步很早,人們共同生活所形成的一定區域內的社區理念也就較早地產生;同時由于家庭功能的局限而產生一系列人們的生活等問題,就轉變為社區管理的問題,人們迫切希望在社區的范圍內,有專門從事社區服務與管理的運作機構,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這是非政府組織產生的最主要動因。

查看全文

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探究論文

一、小額信貸在中國發展緩慢的原因

迄今為止,中國的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和項目達到300家左右。比較大的機構和項目的覆蓋面達到5000左右的農戶,小的不到1000戶。在這300家左右的小額信貸機構和項目中,能正常運行的不到五分之一。目前真正能達到操作可持續性的機構(即剔除補貼后,利息和其他收入可以補償操作成本,呆賬損失和帶有補貼性的資金成本)屈指可數,能達到財務可持續性的機構(即剔除補貼后,利息和其他收入可以補償操作成本,呆賬損失和按市場利息率計算的資金成本)更是微乎其微。不少小額信貸機構面臨嚴重的挑戰,貸款資本金在不斷縮小。可以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外來的資金支持,沒有小額信貸機構自身動筋傷骨的改革,在未來三到四年內,現有的絕大多數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和項目會陷入困境,停止運行。

中國非政府小額信貸發展不順利的原因是多重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缺乏發展小額信貸的政策環境。小額信貸發展比較好的國家,政府都有一定的支持小額信貸長遠發展的制度框架。其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兩點:一是給予小額信貸機構明確的法律地位,并在小額信貸機構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允許其擴大金融業務,直至可以吸收存款;二是對小額信貸有一個監管的框架,不吸收存款時采用非審慎監管的辦法,或注冊登記的辦法,可以依法進行小額信貸業務。在吸收存款時轉為正規的小額信貸銀行,銀監部門采用審慎監管的辦法。由于小額信貸機構不同于一般金融的特點,對小額信貸的監管可以是現有監管機構中新成立的獨立的部門,或獨立于現有監管機構以外。此外,政府還對經營良好的小額信貸機構給予支持,如提供批發資金。而在中國,迄今為止,小額信貸機構的法律地位仍不明確。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注冊成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單位,不能依法從事貸款和其他金融活動,也難以轉成小額貸款公司或金融機構。正式從人民銀行和扶貧辦取得試點文件的只有社科院的扶貧社和UNDP的小額信貸項目。盡管已經經過十四年的試點,非政府小額信貸仍然處于試點階段。試點也沒有一定的評價標準,仍在黑暗中摸索。政策對小額貸款機構的貸款利率也有一定的的影響,包括商業銀行現行的利率水平和基準利率的四倍限制對小額信貸的影響。

第二是與小額信貸機構及其人員有關。在國外,非政府的小額信貸機構也有項目進行得非常成功的(如孟加拉的ASA組織)。也不是非政府的小額信貸機構一定需要轉變成商業性的小額信貸公司或小額信貸銀行。但與國外成功的非政府的小額信貸機構相比,中國的小額信貸機構和項目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們調查的67家小額信貸項目和機構中,41家成立了獨立的機構,但成立民間社團的只有31家,其他仍然是項目辦公室的形式。成立了民間社團的,其獨立性一般要高于沒有成立的,因為理事會里會有其他方面的成員。成立民間社團本身也說明這些項目在把可持續性發展作為目標。

就是已經成立了機構的那些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也與國外的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大多數的小額信貸機構并不是真正獨立于地方政府的,而是在實質上從屬于或受制于地方政府,這主要是指縣級和地區級的政府部門,如政府辦公室、農業局、扶貧辦、婦聯等機構。小額信貸機構受制于地方政府部門主要是因為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必須要有一個掛靠單位,這個單位必須是當地的政府單位。更為重要的是,縣級及地區級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的管理人員大多是當地政府正式的工作人員。他們在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任職是當地政府及其部門委派的,他們仍享受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他們一般也不愿意放棄這樣的位置,專門從事小額信貸。也就是說,如果小額信貸不成功的話,一般而言,管理人員會有后路。他們主要是對政府負責,而不是對非政府的小額信貸機構負責。在這種情況下,也無法建立對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而這對小額信貸的機構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最后,小額信貸機構受制于地方政府部門是由于在名義上理事會是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的決策者,而大多數理事會的理事長是由當地政府的副縣長,或婦聯主席,或其他政府官員擔任的。此外,小額信貸機構不能獨立于地方政府還與小額信貸資金的所有權密切相關。在中國,到目前為止,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的資金主要來自于國際機構的贈款,而國際機構的贈款是贈與中國政府,或是贈與當地的貧困農民的(這仍然是一個沒有完全搞清楚的問題)。在項目結束以后,地方政府可以代表中國政府或當地貧困農戶實際控制這部分資金的所有權。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對資金所有權、小額信貸機構的管理人員和對小額信貸機構理事會的控制來控制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

查看全文

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論文

一、小額信貸在中國的發展和創新

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首先將與國際規范接軌的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的小額信貸引入了中國,成立了“扶貧經濟合作社”,首先在河北省的易縣,河南省的虞城縣和南召縣和陜西省的丹鳳縣建立了以孟加拉鄉村銀行的小額信貸為貸款模式的小額信貸扶貧社。1995年開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在全國17個省的48個縣(市)推行以扶貧等為目標的小額信貸項目。開發計劃署后來在天津和河南的部分城市開展了針對下崗職工的城市小額信貸項目。隨后,還有一些國際組織相繼在我國開展了一些小額信貸項目。我國非政府小額信貸的機構和項目發展的情況見表一。

表1中國小額信貸發展情況一覽表

從表一可以看出,在中國國內較早開展和資助小額信貸項目和機構的包括多邊捐贈機構,如聯合國的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農發基金,歐盟等;雙邊援助機構,如加拿大發展援助署,澳大利亞發展援助署,荷蘭政府等;國際非政府組織和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如中國扶貧基金會和社科院在縣級成立的扶貧社。需要說明的是,扶貧社和中國扶貧基金會也是收到國內外捐贈者資助的。以上的項目和機構,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國際上成功的小額信貸所采用的一些貸款方式,如小組擔保、分期還款、貸給婦女、動態激勵等。從項目覆蓋的縣數和資金投入總量來看,在國際多邊和雙邊捐贈機構中,國際農發基金,UNDP,聯合國兒基會,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和澳發署是最重要的捐贈機構。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一般把國際農發基金在中國的項目看做是農業發展項目,而非小額信貸項目。主要原因是國際農發基金的項目由縣級政府機構執行和負責償還,一般是通過縣、鄉、村級政府機構發放與回收,對農戶貸款的利率低,期限長,和一般的小額信貸不一樣。

中國的小額信貸以國際機構資助的項目為主,基本是屬于引進的,而非本土成長起來的。以聯合國發展署、聯合國兒基會所占項目的比例最高,對至今中國小額信貸項目/機構整體的影響也很大。即使是列入國內項目的,其中部分資金也是外來的。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目前最主要的非政府的小額信貸機構包括商務部交流中心管理的由UNDP資助的小額信貸機構,社科院的扶貧社,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小額信貸和四川省鄉村發展協會。

查看全文

非政府組織法論文

「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乃構成公民社會的重要中介機制,就我國而言,解嚴后迄今已十余年,在千禧年回首,確實可以發現民間公益組織已如雨后春筍,勃然興發,實已蔚成不可遏止的社會力了。尤其九二一震災之后,民眾憬然領悟,社會之攜手合作、心心相連,才是更美好社會重建的關鍵;在共同受災救災經驗的引領下,另一波「公民社會組織」已漸漸組成,更多的非營利組織更是蓄勢待發了。

從九二一震災之殷鑑,民間社會已漸漸覺悟,也開始強烈地針對政府無力回應社會要求的現象,提出批判。政府一再採用一些時髦的口號,卻忽視了應由下而上地結合民眾力量,政府應以團隊合作方式,具體地解決民眾生活實際問題,而不是一味以形式主義及官僚作風來徒增民眾反感。

此種反省,對正面臨政治、經濟和社會劇變沖擊下的我國政府,實深具啟示作用,吾人應針對當前如何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以實現公共服務使命加以深入探討,實際面對變動中社會,針對問題,共同提出問題解決方案。

基本上,當前面對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各方面空前未有之變化,學術研究及其實踐工作,將愈來愈顯得必要和重要。而且,也應加強公民社會的自我反省能力,針對如下之課題,加以考量。

首先,政府不僅應著重管理效率的達成,更應重政治民主、經濟平等與社會倫理的考量。而且,政府應將其使命和價值,定位在促進民主政治、保障人權,和實現公共利益之上。另外,民主理念之落實,端視政府措施是否具有及時回應性?是否能促使民眾有心和有力去參與?是否在分配國家資源時,符合公平及正義的社會價值?最后,也是相當重要的,政府不僅應積極地謀求社會福祉的增進,同時更應致力於解除人民的痛苦,如貧困、疾病等問題。

為了國家之長治久安,我國政府應採取各種「公民參與」和公私部門資源整合的策略,亦宜促使公共部門與民間社會力量結合時,主動尋求與「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即第三部門)及自發性「公民社區/社群」合作,期能一方面增進行政績效和民主,另方面,亦有助於我國「社區組織」和「公民社會」之創發,以重建國家與社會之美好未來。祈愿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社會是充滿愛、和平及公義,且讓我們虔誠禱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