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存款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4 20:53: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儲蓄存款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儲蓄存款分流與貨幣結構變動
該項研究得到中國體改基金會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的資助,許多觀點是在與樊綱、余永定、米建國等教授的中形成的,在研究過程中還得到孫濤、羅振宇、李紹光、袁平等幾位博士的大力幫助。
提要:近一時期以來,中央銀行連續降息,導致居民儲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來的資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樣進入實際產品市場,進而拉動消費和投資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匯集于一級市場,由此產生巨額資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廣義貨幣收縮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不僅造成總需求進一步萎縮,而且大大降低了整個經濟體系的金融效率。為此,國家應及時采取措施,通過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增發國債和利率市場化等方式,引導儲蓄存款資金進入實際生產領域,提高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效率。
一、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其發展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持續增長階段:1978-1988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長30%以上,1988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3798億元人民幣,為1978年210億元的18倍。(2)高速增長階段:在基數已經較大的情況下,1989-1996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年均增長率達到31.6%,至1996年儲蓄余額上升為38520億元。(3)減速增長階段:1996-1999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雖然繼續增長,1998年底達到5.3萬億元,但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的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增長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時,新增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開始出現負值,其中1997年增長率為-12.4%,1998年為-8.2%。
進入1999年,居民儲蓄存款形勢發生新的變化。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到12月末為59621億元,同比增長率僅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個百分點,其中6至9月新增儲蓄存款僅為39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億元。特別是,6月、10月和11月,當月新增儲蓄存款出現負值,儲蓄存款減少數額分別高達25億元、94億元和84億元。上述情況表明,居民儲蓄存款分流進一步加快,投資、消費、金融結構等方面都由此產生一系列變化,分析儲蓄資金流向、貨幣資產結構及其經濟效應對于宏觀經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儲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深究居民儲蓄存款計量經濟
一、問題的提出
1978年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儲蓄也出現高速增長的態勢。進入90年代以后,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這對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有著有利的一面,但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所以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刺激國內消費和投資需求,分流儲蓄,但是居民儲蓄依然持續增加。由于居民的儲蓄存款直接影響著居民的消費行為,影響著貨幣的供給量,進而間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對我國居民存款儲蓄問題的深入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有助于認清現狀,做出合理的決策。
二、變量的選取及分析
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時期,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種因素對居民儲蓄行為的影響,必須立足于我國的國情。1998年后,我國經濟運行進入了一種新的體制約束狀態,出現了明顯的供給過剩,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與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投資、消費膨脹的內在動力明顯不足;同時,由于我國市場機制尚不健全,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市場體制的控制力還有限,從而不能形成一種有效地傳導機制。市場化改革對人們的經濟行為、心理行為帶來了很大影響,銀行開始考慮貸款風險,投資者開始考慮投資回報,而消費者也開始考慮最佳的消費時機和預期收入。
這說明,我們的微觀經濟層面已生長出一種內在的約束機制,然而社會各個方面對這些積極的因素還很不適應,微觀主體內在約束機制較強與宏觀經濟市場傳導機制不暢之間的矛盾,導致了投資行為受阻、消費行為審慎和儲蓄持續穩定增長。當前影響我國居民儲蓄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居民對社會經濟形勢的預期、可選擇的投資渠道、信貸消費的發展、利率因素的影響、“假性”存款的影響、消費領域的信用等級、高收入階層消費狀況、就業形勢壓力、體制改革、居民收入水平等。
筆者綜合考慮,選取一部分變量進行研究,而且為了方便查找數據,只建立我國城鎮居民儲蓄存款模型進行研究,選用當年的收入增長率來考察收入因數對儲蓄率的影響。用城鎮居民的鍺蓄率作為被解釋變量。另外還選取了我國1981年到2009年各年的城鎮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一年期儲蓄利率和通貨膨脹率作為解釋變量。
淺析儲蓄存款實名制
一、什么是儲蓄存款實名制
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法人對支付個人收入的申報制、個人收入申報制和儲蓄存款實名制?!眱π畲婵顚嵜埔殉闪巳藗兘终勏镒h的話題,儲蓄存款實名制對加快建立個人信用體系,加強稅收,遏制腐敗,完善社會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調節機制具有深遠的意義。1998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劉明康副行長在署名文章中,透露出中國人民銀行目前正在研究、醞釀儲蓄存款實名制,說明儲蓄存款實名制即將在近幾年進入實施階段,因此現在在經濟理論界、銀行界探討儲蓄存款實名制正逢其時。
儲蓄存款實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機構開戶和辦理儲蓄業務時,必須出示有效身份證明,銀行員工有義務給予記錄,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單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護個人利益和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促進金融體系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進行,保證個人金融資產的真實性、合法性。
我國建國五十年來,儲蓄存款制度一直實行的是記名(虛名)儲蓄制度。其記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碼亦可以是親友的名字。特別是活期儲蓄,銀行只認存折不認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鑒或輸對密碼(由取款人開戶時約定)銀行即按折付款。
儲蓄存款實名制是發達國家早已實行的一項金融制度,也是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實行的金融制度。在美國,存款人在銀行開戶必須有美國的社會安全號,這個安全號是公民從出生到死亡都不變的,一旦用這個社會安全號開立了銀行帳戶,帳戶持有人的所有存款利息及帳戶往來都由銀行自動報送稅務局。存款人可以在多個銀行開戶,但必須用社會安全號,因而無論你有多少帳戶,在稅務局都能匯總個人的總收入,從而為個人報稅、稅務局核稅提供根據。在美國,個人所得稅占了財政收入的90%,公民納稅意識很強,按章納稅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這并不是因為美國人天生思想境界高,而是美國的儲蓄存款實名制建立得比較完善,基本上沒漏洞可鉆,即使鉆了,成本很大,風險更大。現金交易和收支本來是一個漏洞,但美國人基本上不用現金交易,而是用支票和信用卡,在公司工作發放加班補貼,哪怕就是小小的十元錢,老板也會開十美元的支票給雇員而不是支付現金。為了制止和槍械的黑市交易,在十多年前,儲戶到銀行存取現金凡是超過三千美元的,銀行要報給稅務局。而現在這個標準已下降到一千美元。如果儲戶化整為零,多次存款或取款,稅務局就會懷疑這個人的犯罪傾向,跟蹤他,調查他。
二、為什么要實儲蓄存款實名制
儲蓄存款分流結構論文
該項研究得到中國體改基金會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的資助,許多觀點是在與樊綱、余永定、米建國等教授的中形成的,在研究過程中還得到孫濤、羅振宇、李紹光、袁平等幾位博士的大力幫助。
提要:近一時期以來,中央銀行連續降息,導致居民儲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來的資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樣進入實際產品市場,進而拉動消費和投資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匯集于一級市場,由此產生巨額資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廣義貨幣收縮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不僅造成總需求進一步萎縮,而且大大降低了整個經濟體系的金融效率。為此,國家應及時采取措施,通過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增發國債和利率市場化等方式,引導儲蓄存款資金進入實際生產領域,提高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效率。
一、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其發展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持續增長階段:1978-1988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長30%以上,1988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3798億元人民幣,為1978年210億元的18倍。(2)高速增長階段:在基數已經較大的情況下,1989-1996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年均增長率達到31.6%,至1996年儲蓄余額上升為38520億元。(3)減速增長階段:1996-1999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雖然繼續增長,1998年底達到5.3萬億元,但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的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增長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時,新增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開始出現負值,其中1997年增長率為-12.4%,1998年為-8.2%。
進入1999年,居民儲蓄存款形勢發生新的變化。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到12月末為59621億元,同比增長率僅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個百分點,其中6至9月新增儲蓄存款僅為39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億元。特別是,6月、10月和11月,當月新增儲蓄存款出現負值,儲蓄存款減少數額分別高達25億元、94億元和84億元。上述情況表明,居民儲蓄存款分流進一步加快,投資、消費、金融結構等方面都由此產生一系列變化,分析儲蓄資金流向、貨幣資產結構及其經濟效應對于宏觀經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儲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我國居民儲蓄存款變化分析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對1999-2004年間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發現,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貨膨脹率以及通貨膨脹預期造成實際利率的變化,居民消費支出、房地產投資、金融投資收益及渠道的變化對儲蓄存款的增長產生了重要影響;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上調存款利率調控宏觀經濟等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居民儲蓄存款;影響因素
居民儲蓄存款增長情況的變化
2004年第3季度末,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15458.7億元,增加額從2003年第3季度以來出現了連續下降的勢頭(2004年第1季度除外),由2003年第3季度的3214.03億元持續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666.27億元;同比增長率也由2003年第3季度的19.22%連續下降到2004年第3季度的14.44%。中國人民銀行在2004年10月公布上調存款利率,雖然居民儲蓄存款增加額和同比增長率在2004年第4季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如果這種勢頭繼續保持下去,2004年將是維系了近10年高速增長的居民儲蓄的拐點。本文利用了1999年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的季度數據,對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化趨勢和影響因素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居民儲蓄-[飛諾網]
通過分析發現: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增加額和儲蓄率表現出幾乎完全一致的走勢,即1999年第3季度至2002年第2季度一直穩定上升,2002年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復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數據相比較,儲蓄存款增加額和儲蓄率從2000年至2004年均穩步上升。根據儲蓄率的定義(儲蓄率等于儲蓄存款增加額與可支配總收入的比),當收入不變時,儲蓄率隨儲蓄存款增加額的變化而變化,即兩者同步變化并表現出一致的走勢;但實際情況是,我國居民收入是不斷提高的,只有當存款增加額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時,儲蓄率才會表現出與儲蓄存款增加額一致的走勢,所以我國居民的平均儲蓄傾向是不斷上升的。每年1季度的儲蓄率遠大于其他3個季度,這進一步驗證了上述觀點: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增加額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儲蓄傾向是不斷上升的。這一期間,1998年12月、1999年6月和2002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兩個指標并沒有因利率下調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調利率時,兩個指標均大幅度上漲。這一反差說明我國居民存款對名義利率下調的利率彈性小,而對名義利率上調的彈性大,即我國居民儲蓄意愿非常強烈。綜上所述,收入是影響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儲蓄存款增長變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儲蓄存款實名制探討論文
一、什么是儲蓄存款實名制
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法人對支付個人收入的申報制、個人收入申報制和儲蓄存款實名制?!眱π畲婵顚嵜埔殉闪巳藗兘终勏镒h的話題,儲蓄存款實名制對加快建立個人信用體系,加強稅收,遏制腐敗,完善社會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調節機制具有深遠的意義。1998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劉明康副行長在署名文章中,透露出中國人民銀行目前正在研究、醞釀儲蓄存款實名制,說明儲蓄存款實名制即將在近幾年進入實施階段,因此現在在經濟理論界、銀行界探討儲蓄存款實名制正逢其時。
儲蓄存款實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機構開戶和辦理儲蓄業務時,必須出示有效身份證明,銀行員工有義務給予記錄,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單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護個人利益和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促進金融體系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進行,保證個人金融資產的真實性、合法性。
我國建國五十年來,儲蓄存款制度一直實行的是記名(虛名)儲蓄制度。其記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碼亦可以是親友的名字。特別是活期儲蓄,銀行只認存折不認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鑒或輸對密碼(由取款人開戶時約定)銀行即按折付款。
儲蓄存款實名制是發達國家早已實行的一項金融制度,也是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實行的金融制度。在美國,存款人在銀行開戶必須有美國的社會安全號,這個安全號是公民從出生到死亡都不變的,一旦用這個社會安全號開立了銀行帳戶,帳戶持有人的所有存款利息及帳戶往來都由銀行自動報送稅務局。存款人可以在多個銀行開戶,但必須用社會安全號,因而無論你有多少帳戶,在稅務局都能匯總個人的總收入,從而為個人報稅、稅務局核稅提供根據。在美國,個人所得稅占了財政收入的90%,公民納稅意識很強,按章納稅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這并不是因為美國人天生思想境界高,而是美國的儲蓄存款實名制建立得比較完善,基本上沒漏洞可鉆,即使鉆了,成本很大,風險更大?,F金交易和收支本來是一個漏洞,但美國人基本上不用現金交易,而是用支票和信用卡,在公司工作發放加班補貼,哪怕就是小小的十元錢,老板也會開十美元的支票給雇員而不是支付現金。為了制止和槍械的黑市交易,在十多年前,儲戶到銀行存取現金凡是超過三千美元的,銀行要報給稅務局。而現在這個標準已下降到一千美元。如果儲戶化整為零,多次存款或取款,稅務局就會懷疑這個人的犯罪傾向,跟蹤他,調查他。
二、為什么要實儲蓄存款實名制
儲蓄存款分流結構變動論文
該項研究得到中國體改基金會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的資助,許多觀點是在與樊綱、余永定、米建國等教授的中形成的,在研究過程中還得到孫濤、羅振宇、李紹光、袁平等幾位博士的大力幫助。
提要:近一時期以來,中央銀行連續降息,導致居民儲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來的資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樣進入實際產品市場,進而拉動消費和投資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匯集于一級市場,由此產生巨額資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廣義貨幣收縮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不僅造成總需求進一步萎縮,而且大大降低了整個經濟體系的金融效率。為此,國家應及時采取措施,通過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增發國債和利率市場化等方式,引導儲蓄存款資金進入實際生產領域,提高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效率。
一、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其發展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持續增長階段:1978-1988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長30%以上,1988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3798億元人民幣,為1978年210億元的18倍。(2)高速增長階段:在基數已經較大的情況下,1989-1996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年均增長率達到31.6%,至1996年儲蓄余額上升為38520億元。(3)減速增長階段:1996-1999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雖然繼續增長,1998年底達到5.3萬億元,但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的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增長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時,新增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開始出現負值,其中1997年增長率為-12.4%,1998年為-8.2%。
進入1999年,居民儲蓄存款形勢發生新的變化。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到12月末為59621億元,同比增長率僅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個百分點,其中6至9月新增儲蓄存款僅為39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億元。特別是,6月、10月和11月,當月新增儲蓄存款出現負值,儲蓄存款減少數額分別高達25億元、94億元和84億元。上述情況表明,居民儲蓄存款分流進一步加快,投資、消費、金融結構等方面都由此產生一系列變化,分析儲蓄資金流向、貨幣資產結構及其經濟效應對于宏觀經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儲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制度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儲蓄機構取得人民幣、外幣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的個人,應當依照本辦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納稅人取得的人民幣、外幣儲蓄存款利息所得。
第四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減按5%的比例稅率執行。減征幅度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第五條對個人取得的教育儲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的其他專項儲蓄存款或者儲蓄性專項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前款所稱教育儲蓄是指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指定銀行開戶、存入規定數額資金、用于教育目的的專項儲蓄。
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分析論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經歷了幾個重要的增減階段?,F階段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總量較大,增長速度較快,居民儲蓄意愿仍然較高。居民收入,居民消費,利率,金融環境等是影響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的重要因素。分流儲蓄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經濟的一種必然。
【關鍵詞】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儲蓄分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我國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儲蓄存款量也不斷的增加。在改革開放以來近30年中,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經歷了幾個顯著的增長階段。(1)改革開放近十年,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30%以上,這一階段是增長最快的時期。(2)1989—1996年,進入第二個增長高峰期,存款余額年增長率達31.6%。(3)1998—2000年,增長率開始一路下滑,甚至出現了負值,其主要原因是股市火爆促進了儲蓄的分流,更多的資金從銀行流入了股市。(4)2003—2006年,居民儲蓄存款沖破了幾個大關:03年9月首破10萬億元,05年超過了14萬億元,06年2月,12月份分別突破15萬億元和16萬億元。
一、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現階段的特征
近年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每年都在以較大的比率增長,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一)居民儲蓄意愿繼續增高,但是居民儲蓄動機有所變化
儲蓄存款分流與貨幣結構變動論文
該項研究得到中國體改基金會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的資助,許多觀點是在與樊綱、余永定、米建國等教授的中形成的,在研究過程中還得到孫濤、羅振宇、李紹光、袁平等幾位博士的大力幫助。
提要:近一時期以來,中央銀行連續降息,導致居民儲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來的資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樣進入實際產品市場,進而拉動消費和投資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匯集于一級市場,由此產生巨額資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廣義貨幣收縮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不僅造成總需求進一步萎縮,而且大大降低了整個經濟體系的金融效率。為此,國家應及時采取措施,通過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增發國債和利率市場化等方式,引導儲蓄存款資金進入實際生產領域,提高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效率。
一、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其發展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持續增長階段:1978-1988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長30%以上,1988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3798億元人民幣,為1978年210億元的18倍。(2)高速增長階段:在基數已經較大的情況下,1989-1996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年均增長率達到31.6%,至1996年儲蓄余額上升為38520億元。(3)減速增長階段:1996-1999年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雖然繼續增長,1998年底達到5.3萬億元,但這一時期,儲蓄存款余額的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增長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時,新增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開始出現負值,其中1997年增長率為-12.4%,1998年為-8.2%。
進入1999年,居民儲蓄存款形勢發生新的變化。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到12月末為59621億元,同比增長率僅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個百分點,其中6至9月新增儲蓄存款僅為39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億元。特別是,6月、10月和11月,當月新增儲蓄存款出現負值,儲蓄存款減少數額分別高達25億元、94億元和84億元。上述情況表明,居民儲蓄存款分流進一步加快,投資、消費、金融結構等方面都由此產生一系列變化,分析儲蓄資金流向、貨幣資產結構及其經濟效應對于宏觀經濟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二、儲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