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3 12:47: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丑小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丑小鴨設計教案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一只丑小鴨自從生下來就被人看不起,受人欺負,被迫離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發現自己不是丑小鴨,而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學生,從小就要懂得善待別人,互相尊重,同時要正確的對待自己。本節課以教師激趣,學生自主學習,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讀好前后不同的兩個部分。

學習目標:

1、會認“烘”等1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好句。

3、理解課文內容,是學生懂得從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時要正確的對待自己。

查看全文

丑小鴨教學設計管理論文

內容]

《丑小鴨》是根據19世紀丹麥著名董話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話改編的。從課文類型看,它是安排在“看圖學文”后的長“課文”。為了幫助學生讀懂課文,編者安排了4幅連貫的插圖。從課文特點看,它是一篇童話。教學時既要充分使用插圖,又要體現講讀課文的特點。

一、從整體入手,指導學生初讀課文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輕聲練讀課文,有不會讀的字可以查字典或互相問問,把課文讀通。

2.讓學生對照生字表把本課生字及其所組成的詞語勾畫出來。經過反復拼讀,力求讀準字音。

3.用“開火車”的形式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然后引導學生議論是否讀得正確(不讀錯字、不加字、不減字、不重復)。

4.聽教師(或請讀得好的學生)范讀全文,然后引導學生說說課文寫的是一件什么事。做好這四件事,意在培養學生通過自學初步讀懂讀文。

查看全文

丑小鴨教學管理論文

《丑小鴨》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學生對這篇童話很感興趣,引發了他們很多方面的思考。在教學中,學生的發言,遠遠超出了我預想的范圍。于是我開始思考,如何應對教學中的“變”。

一、教學設計因學生的提問而“變”。

在教學《丑小鴨》這課時,我是用課前看有關丑小鴨故事的方式激趣導入新課的。故事放到一半時,我對學生說:“我們要上課了,故事只能看到這了,你還想了解丑小鴨的哪些事?”在上課前我也曾設想過學生會提哪些問題,比如丑小鴨以后的命運會如何?后來大家喜歡丑小鴨了嗎?可學生提的問題和我原來設想的完全不同。他們有的說“想知道丑小鴨為什么這么丑?”有的說“丑小鴨為什么會變成白天鵝呀?”有的說“丑小鴨會找到他的天鵝媽媽嗎?”還有的說“天鵝蛋為什么會跑到鴨媽媽那?”顯然,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就是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所在,如果不理會他們的問題,依舊按照老師設計的教學思路走,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也會使提問環節形同虛設,肯定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把學生的問題巧妙的融合到預定的教學設計中。我設計的教學思路是請學生談談通過讀課文,都了解了丑小鴨的哪些事,讓學生以讀悟情。當學生說到知道丑小鴨長得很丑時,我就適時將問題推出,問:“丑小鴨為什么這么丑哇?”學生說他的樣子丑,和別的鴨子不一樣,和鴨子比,他個又大,嘴又扁,羽毛還是灰色的。難怪哥哥姐姐欺負他,公雞啄他,連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還有的說,他根本不是只鴨子,是只小天鵝。這時我又順勢引出課前的問題“丑小鴨顯然不是只鴨子,那天鵝蛋為什么會跑到鴨媽媽那里?”這兩個問題都是學生提出的,所以他們特別感興趣,思維活躍,發言積極。有的同學說,是天鵝媽媽粗心,把蛋下在了鴨窩里;有的同學說,是鴨媽媽好心幫天鵝媽媽孵蛋;還有的同學說,是因為天鵝媽媽要到南方去過冬,來不及照顧小天鵝了。我肯定了學生的說法,告訴他們,天鵝是一種候鳥,和大雁一樣每到秋天都要到南方過冬,他們都是集體一起活動的,天鵝媽媽必須和隊伍一起走,不能掉隊,也許就這樣留下了這個天鵝蛋。這樣,不但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向學生潛移默化的滲透了個人要服從集體的意識。以學生為主體,適時的改變教學思路,也增強了教師自身的駕馭課堂,駕馭教材的能力和應變能力,這個“變”,“變”得有價值。

二、教學設計因新生成的教學資源而“變”。

由于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路開闊,產生了許多新的教學資源。比如,當講到離家出走后的丑小鴨,仍然受欺負,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時,一個學生提出:“我認為獵狗傻,他為什么無緣無故追趕丑小鴨呢?”這時一個學生說:“獵狗有他自己的生存領地,當別人闖進他的領地,他就會把那個動物趕出去!”這時我肯定了他的說法,并告訴學生動物在大自然中都有他自己的生存法則,群體生活是他們保全生命的唯一方式。一旦離開他生存的領域,離開他的伙伴,就會有生命危險。這樣學生不但了解了丑小鴨離家后生活的艱難,還對大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盡管這只是課堂上偶然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稍加點撥,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又何樂而不為呢?

三、教學設計因教學效果而“變”。

查看全文

初中語文教案:《丑小鴨》(新課標)

第3課《丑小鴨》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積累本文中的生字詞語。

2、能力目標:認識《丑小鴨》這一部童話作品的自傳色彩。理解這一形象的社會意義,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3、情感目標:丑小鴨之所以能成為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想飛翔,讓學生懂得命運其實沒有軌道,關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學重點:通過丑小鴨的經歷,認識到要成為“白天鵝,要經過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鵝一般高貴的靈魂。

查看全文

淺談音樂困難生的轉化

音樂困難生轉化淺談

摘要:音樂課堂上不免會出現一小部分音樂學習困難生,即暫時的“丑小鴨”。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否則他們會掉隊離群,要用我們全部的愛心去呵護他們,讓他們全面和諧的發展。本文從學生心理出發進行分析研究,首先為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然后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最后細心開發學生學習的潛能。從而實現“丑小鴨”向“白天鵝”的轉化。

關鍵詞:音樂愛心呵護丑小鴨

一個班級的學生來自幾十個家庭,由于各個學生的生理、心理、遺傳、家庭環境等不盡相同,音樂課堂上出現學習困難生在所難免。例如學生伴有五音不全、沒有節奏感或不善表演等情況,他們往往被看成是音樂課堂上的“丑小鴨”。這些小鴨子掉了隊,希望得到集體的接納,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迎合“丑小鴨”的心理需要,加倍地關心和愛護他們,不讓他們離了群。用我們的真心去貼近他們,用我們的耐心去開導他們,用我們的愛心去呵護他們。盡力為“丑小鴨”建造一個溫馨的“家”,讓他們有“家”可歸,讓他們快樂地成長,讓他們展翅飛翔!

一、愛心呵護,讓“丑小鴨”樹立壯行的信心

“丑小鴨“壯行需要足夠的信心。由于他們在音樂方面存在著某些不足,自卑心理往往奪去了他們的自信。因此,教師首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他們,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利用他們自身的優點來鼓勵自信。

查看全文

音樂困難生的轉化淺議論文

摘要:音樂課堂上不免會出現一小部分音樂學習困難生,即暫時的“丑小鴨”。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否則他們會掉隊離群,要用我們全部的愛心去呵護他們,讓他們全面和諧的發展。本文從學生心理出發進行分析研究,首先為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然后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最后細心開發學生學習的潛能。從而實現“丑小鴨”向“白天鵝”的轉化。

關鍵詞:音樂愛心呵護丑小鴨

一個班級的學生來自幾十個家庭,由于各個學生的生理、心理、遺傳、家庭環境等不盡相同,音樂課堂上出現學習困難生在所難免。例如學生伴有五音不全、沒有節奏感或不善表演等情況,他們往往被看成是音樂課堂上的“丑小鴨”。這些小鴨子掉了隊,希望得到集體的接納,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迎合“丑小鴨”的心理需要,加倍地關心和愛護他們,不讓他們離了群。用我們的真心去貼近他們,用我們的耐心去開導他們,用我們的愛心去呵護他們。盡力為“丑小鴨”建造一個溫馨的“家”,讓他們有“家”可歸,讓他們快樂地成長,讓他們展翅飛翔!

一、愛心呵護,讓“丑小鴨”樹立壯行的信心

“丑小鴨“壯行需要足夠的信心。由于他們在音樂方面存在著某些不足,自卑心理往往奪去了他們的自信。因此,教師首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他們,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利用他們自身的優點來鼓勵自信。

、不讓“丑小鴨”離群

查看全文

自主探究小學教學藝術論文

一.精彩互動情境,張揚學生個性

1誦讀吟詠,感悟文本。誦讀吟詠是語文學習的一種手段。誦讀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之間的有效對話方式。充滿情感的誦讀,猶如一首動聽的歌曲,飄入耳中留于心田,永生難忘,放飛了想象。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學會在誦讀中品味優美的文字,體味作者的心聲,感悟文本閃爍的思想。如:學習《游園不值》一課時,教師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游園未遂的原因,觀賞紅杏出墻的動人情景,課件出示動畫,配以優美的古箏曲子,詩人站在柴門輕輕地敲門,著急地來回踱步,可是那扇柴門久久未能打開。使人一抬頭看到院子里一枝紅杏伸出墻頭來,以動人的畫面吸引學生。此時教師讓學生隨著音樂誦讀,學生會在誦讀中感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前兩句詩,要讀得語速平緩,以柔聲為最美;后兩句語速要輕快、上揚,以洪亮又不失穩健的聲音為最妙。反復誦讀吟詠,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學生讀得搖頭晃腦、如醉如癡,暗示著有生命活力的東西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住的。吟詠誦讀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自主探究,升華情感。自主探究是小學語文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是學生理解文本的一種方法。教師必須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重視學生對文本理解的過程,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教師要很好地引領,抓住課文中關鍵性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有層次地進行剖析和點撥,幫助小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如:學習《丑小鴨》一課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品詞想象,很好地體會丑小鴨“被欺負”的情景,教師給學生布置自學任務: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丑小鴨被欺負的詞語,然后小組討論丑小鴨當時的心情如何?小組匯報。學生說:“咬、啄、討厭是描寫丑小鴨被欺負的。”一個學生補充:“孤單、鉆出、離開也是描寫丑小鴨被欺負的詞語。”同學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教師及時表揚他們很會找關鍵詞:“丑小鴨的哥哥姐姐們也咬它,公雞也啄它,養鴨姑娘也討厭她,這時為什么呢?請大家看圖。”學生說圖意,溝通文本與作者之間的情感。課件出示第5自然段畫面:“一群美麗的白天鵝在空中翩翩起舞,丑小鴨看到了,它會怎么想?它想:如果我也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那該多漂亮啊!”文中用“又驚奇,又羨慕”這些詞語表達了丑小鴨的羨慕之情。用羨慕的語氣讀這一段,學生搖頭晃腦、如醉如癡,盡興品讀。

二、結語

總之,質樸、原始、本真的語文課堂,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教師要落實“以小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準則,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語文現象,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積極探究,打造高效課堂。

作者:黃珊珊單位:泉州市豐澤區湖心實驗小學

查看全文

情感朗讀閱讀語文教學方式

【內容提要】

情感朗讀作為一種常見的閱讀教學方式,它不僅是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語言文字,去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調,透視文本的情感焦點,讓孩子們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他們個性的張揚,讓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

【關鍵詞】情感朗讀情感基調情感焦點情感共鳴

情感是作者創作的原動力,也是文本的生命力。在課堂中,情感朗讀充滿著想象,充滿著不可言喻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只有“入情”,才能將自己的思想融進文本,身臨其境,心入其境,把文本的無聲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

因此,教師在指導情感朗讀時,要引導學生傾聽文本釋放的信息,捕捉文中“情感焦點”,善于透過字里行間,來挖掘語言的情感因素,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一、解讀文本——把握情感基調

查看全文

低年級閱讀教學分析論文

小學低年級課文語言優美,淺顯易懂,是落實大綱要求的極佳載體。如果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能落實以讀為本,就能優化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我現就低年級的閱讀教學談幾點我的看法。

一、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自由式朗讀

依據學生對新異知識特別感興趣的特點和低年級課文全文注音的優勢,教學開始,可在解題的基礎上提出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饒有興趣地去朗讀課文。

如在教學《小松鼠找花生》一課時,在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小松鼠的花生哪去了?他能找到花生嗎?花生到底在哪?這些問題可能提的不是很邏輯,但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卻是新奇而有趣的,他們的心理上會產生躍躍欲試的欲望。此時,教師就要把握時機布置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提出如下幾方面要求:(1)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遍。(2)一邊讀一邊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3)讀完后標出自然段,畫出文中生字新詞。學生此時按要求進行的自由式朗讀既有對生字新詞的感知,又有對課文內容的初步了解,長期這樣訓練,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從整體上著手,一邊讀一邊想,一邊讀一邊畫的良好閱讀習。

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性閱讀

查看全文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的運用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實踐證明,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情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圖片、音頻、視頻等信息技術手段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營造入情入境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情動于衷,全身心投入學習狀態。例如,在《黃河頌》這首現代詩的教學中,讓學生欣賞《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黃河頌》,在激情澎湃、氣勢磅礴的歌聲中拉開課堂序幕,給學生以強烈的精神震撼。在昂揚的旋律與豪邁的情感中,引導學生感受黃河波瀾壯闊的雄偉畫卷以及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抗戰到底的決心和勇氣,起到了先聲奪人的課堂效果。又如,在《看云識天氣》一文的教學中,我先以圖片展示各種變化多端的云,繼而讓學生聆聽課文范讀,耳聞目睹,更加形象直觀。隨之鼓勵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以天氣預報員的身份解說圖片上各種云彩與天氣變化的關系。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達到了寓教于樂的課堂效果。再如,《西游記》名著導讀的教學,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我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大話西游之取經故事會》的微課視頻,視頻以生動的畫面、熟悉的配樂和細致的講解,回顧了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車遲國斗法、真假美猴王、三調芭蕉扇等十多個主要故事,既深化了閱讀記憶,又激發了學生深入探求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故事情節來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課堂效果。

二、豐富教學形式,激活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就必須摒棄傳統語文課照本宣科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豐富了教學形式,激活了課堂氛圍,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益。例如,《賈生》一詩的教學,在“知人論世”環節,我分別播放了兩段動畫視頻,生動地展現了李商隱仕宦生涯中的“牛李黨爭”以及賈誼的生平經歷與文學成就,幫助學生理解李商隱在詩歌中寄寓的懷才不遇的感慨。視頻畫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使學生全神貫注,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枯燥與乏味,豐富了學生的直觀感受。同時,課件上濃墨重彩地突出重點,使學生一目了然。在“整體感知”環節,我運用配樂指導學生把握誦讀的節奏、語調和感情,使學生掌握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古詩朗讀技巧。全詩教學輔以多姿多彩的課件、音樂和視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了生趣盎然的課堂氛圍。

三、建立微信平臺,創造展示機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關于寫作教學,則要求:“積極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激發寫作興趣,增加學生創造性表達、展示交流與互相評改的機會。”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也為學生的朗讀與寫作創建了更為廣闊的展示平臺。例如,我校初一語文備課組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聲動筼筜”欄目,學生錄制的詩文朗誦音頻。初二語文備課組也開設了“朝花惜時”專欄,推送學生的習作集錦與美文感悟。這些娓娓動聽的聲音、珠圓玉潤的文字,以及筆酣墨飽的篇章通過公眾號被分享給更多的同學和家長,既鼓舞了學生對于誦讀與寫作的熱忱,又增進了家校互動。例如,在自讀課《丑小鴨》一文的教學中,我緊扣“丑小鴨的自我追求與自我實現”這一教學重難點錄制了一節微課,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在微課中,先由一小段動畫引出本課教學的中心問題———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只是因為它原本就是一顆天鵝蛋嗎?接著要求學生用自主學習的方式閱讀課文,并完成任務單上的問題:①丑小鴨在成長過程中遭到哪些歧視和打擊?②在這些打擊面前,丑小鴨抱什么態度,有什么追求?這兩個小問題激起了學生的思維高潮,啟迪學生層層深入地解讀丑小鴨的心路歷程,從而水到渠成地領悟課文主題,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思考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