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2 02:24: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師職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師職業論文

職業院校教師職業素養論文

1現代職業教育對教師職業素養的要求

1.1具備跨學科的綜合知識結構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應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它應是一個整體、系統的教育,具有鮮明的綜合性和跨學科的特點,不能被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學科,而是與各學科相互交融,因而作為職業教育的教師不僅要有精深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交叉學科、新興學科、跨學科的綜合知識結構。

1.2具備習慣思辨,善于想象的思想

作為教師應具有習慣思辨善于想象的靈活思維。教師應經常審視自我,反思自己的行為、作風是否符合一名教師的準則和規范,是否做到了為人師表的要求,應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為學生發展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1.3具備敏銳的信息素養

查看全文

職業教師職業素質論文

摘要探討了職業教師所需具備的職業素質,了職業院校教師在職業素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職教教師職業素質的措施。

關鍵詞職業職業化措施

1職業教師所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1.1熟悉一線,注重

有,會教學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必要條件。但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又有不同于高等學校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基礎理論適度夠用的前提下,著重于實際運用。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近半數的是實踐課,即使是理論教學其應用色彩也十分強烈。因而,熟悉一線,掌握并注重技術的應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顯著特征。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都應是理論或技術的“應用型”教師。無論是教授技術基礎理論課還是教授技術專業理論課,著眼點都是“應用”。他們具有較強的將理論闡釋淺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較強的應用理論解決實際技術的能力、較強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

1.2重職業道德,具有“關鍵能力”

查看全文

教師職業壓力原因分析論文

一、教師職業壓力的現狀

當今中國社會的發展正處于一個多重轉型相疊加的時期:經濟體制在轉變,社會體制在轉型,道德規范在轉換,也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現代社會。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并且在社會的進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職業壓力普遍存在于各行各業中,而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也使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尤其在當今不斷深化的教育改革的形勢下,國家和社會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更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增加了教師的壓力。

教師職業壓力過大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疾病。教師體驗到的職業壓力,在教師的心理與行為的各個方面,使教師的心理、生理、情感、認識、行為等方面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心理方面,易焦慮,情緒異常。在生理方面,經常產生疲勞感,缺乏精力,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在情感方面,易情感失常,體現為職業觀熱情和動力的喪失。在認識方面,自我效能評價下降,體會不到成就感,產生職業厭倦。在行為方面,職業壓力大的教師會行為沖動,減少與學生的交往,易與學生發生沖突,同時對工作失去興趣,工作積極性低。

據重慶晚報聯合重慶市政府公眾信息網進行的“重慶教師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大型調查”結果顯示:1117位老師參與此次調查的教師中,近80%的教師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感到累,88%的教師生理健康狀況不佳,46%的老師表示,最大的壓力來自“所做的工作不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與回報”。

幾乎參與調查的所有老師都表示目前在工作中出現倦怠。據統計,有38%的老師出現了中度工作倦怠,41.7%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工作倦怠。而對于抑郁的心理問題,絕大部分的教師找不到有效的手段來減壓,近90%的教師遇到壓力選擇“逃避”和“消極等待”。

查看全文

青年教師職業道德論文

一、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

1.敬業意識和育人意識淡薄。教書育人應是教師最神圣最基本的職責,也是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多數教師都能夠盡忠職守,安貧樂教,為培養一代新人奉獻美好年華,但少數青年教師對此卻缺乏正確的認識,錯誤地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把教書與育人截然割裂甚至對立起來。也有部分青年教師敬業意識淡薄。他們缺乏認真負責精神,事業心,責任感不強,他們把從事教育僅僅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厭倦和鄙視本職工作,授課照本宣科,工作敷衍了事。這種人雖然不多,但卻嚴重地損壞了教師的形象。

2.為人師表不夠。為人師表,是教師應有的基本職業道德要求,可是少數青年教師卻不大注意自身的形象,有的甚至忘記了自己的教師的身份,而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社會青年;有的青年教師缺乏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對教學工作不負責任;有的法紀觀念淡薄,通宵打牌搓麻將,甚至搞賭博;有的青年教師缺乏起碼的社會公德,不守公共秩序;有的衣冠不整,待人接物缺乏文明禮貌。

3.精力投入減少,缺乏孜孜不倦的勤業精神。精通業務,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但是受趨利原則的影響,部分青年教師的人生價值取向趨于“中性人格”。表現為:人生理想趨向實際,價值標準注重實用,個人幸福追求實在,行為選擇偏重實惠。在外兼職精力投入過多,對工作投入時間和精力減少,個別教師還把大量精力用于市場投機及一些商業性的服務活動之中,心分幾頭,直接影響了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4.示范作用降低。教師的行為具有顯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但部分教師因缺乏完善的師德修養和精神風貌,在政治態度、工作作風和言談舉止上難以成為學生的表率。個別教師甚至將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行為帶給學生,在學生的心靈上產生了極壞影響。雖然這些現象在青年教師中不是普遍現象,但是無論對教師本身還是對學生都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

二、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滑坡的原因

查看全文

教師職業成熟度意義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師職業成熟度標準

論文摘要:學者們用“成熟度”來衡量一個人的生命發展狀況的標準,同樣用職業成熟度來作為教師職業發展情況的標準。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其實質就是促進教師職業成熟的過程,提出了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標準,進而指出如何促進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措施。

一、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意義

成熟是個體生命發展的質量標準。成熟者是指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精神力量,與環境建立和諧關系的人。成熟是一個過程,一個階段。任何一種成熟,都孕育著一種新的起步。成熟對于個人來說,是一個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又是一個人自強不息的過程。

教師的職業成熟度是指教師在職業認識、情感和個性品質等方面所達到的對教師工作的適應程度。教師的職業成熟過程是從進入教師職業準備時開始的,以后不斷發展完善,教師職業成熟度越高,其教育工作質量也就越高。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其實質就是促進教師職業成熟過程。

二、教師職業成熟度的標準

查看全文

職教教師職業化探索論文

摘要探討了職業教師所需具備的職業素質,分析了目前職業院校教師在職業素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職教教師職業素質的措施。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化措施

1職業教師所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1.1熟悉一線,注重應用

有理論,會教學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必要條件。但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內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學校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基礎理論適度夠用的前提下,著重于實際運用。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近半數的是實踐課,即使是理論教學其應用色彩也十分強烈。因而,熟悉一線,掌握并注重技術的應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顯著特征。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都應是理論或技術的“應用型”教師。無論是教授技術基礎理論課還是教授技術專業理論課,著眼點都是“應用”。他們具有較強的將理論闡釋淺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較強的應用理論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較強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

1.2重職業道德,具有“關鍵能力”

查看全文

職教教師職業化探索論文

摘要探索了職業教師所需具備的職業素質,分析了目前職業院校教師在職業素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職教教師職業素質的辦法。

職業教育職業化辦法

1職業教師所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1.1熟悉一線,注重應用

有理論,會教學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必要條件。但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內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學校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基礎理論適度夠用的前提下,著重于實際運用。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近半數的是實踐課,即使是理論教學其應用色彩也十分強烈。因而,熟悉一線,把握并注重技術的應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顯著特征。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都應是理論或技術的“應用型”教師。無論是教授技術基礎理論課還是教授技術專業理論課,著眼點都是“應用”。他們具有較強的將理論闡釋淺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較強的應用理論解決實際技術新問題的能力、較強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

1.2重職業道德,具有“關鍵能力”

查看全文

教師職業內涵與地位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師職業內涵地位發展

論文摘要:在教師職業發展的長河中,因為歷史的積淀,教師作為一種社會職業形成了被社會所普遍認同的職業角色內涵。長期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雖然教育的組織形式不斷發生變化,教育的組織規模越來越大。但職業角色內涵一直傳承下來,教師地位也沒有發生多大變化。但知識經濟的到來,學習化社會的出現,傳統的教師職業角色內涵受到挑戰。

一、老師職業角色內涵歷史形成時期教師地位

整個社會都是由一定的社會角色構成的。就教師而言,教師也是一種社會角色,這種角色也存在一定的職責和義務。在人類為了生存而不斷地勞動中,人類創造了自身的歷史,社會生產和生活經驗的傳授,產生了人類教育的萌芽。當古人類脫棄動物的本能,不斷創造新知,人類的間接經驗—文化積累越來越豐富,文化總量的擴大和復雜程度的增加,給文化的傳授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人是文化傳遞和傳播的中介環節,雖然物化或有形化的文化可以因物的存在而保存下來,但若這種外化或物化的文化不為人知,文化的傳遞和傳播也不可能實現。文化只有被人激活,被人理解,被人傳授,文化才能不斷得到延展,而這種激活和傳授實質上就是教師的一種職業內涵。

教師職業的出現,前提是教育的專門化—學校的出現,知識的有形化。在知識有形化的初始階段,由于勞動生產力還比較低下,不可能供養一批專門施教的“世儒”,同時,教學所需的“書”與“器”有限,也無力大面積在民間擴散,勞動人民也沒有閑暇,沒有精力,更沒有機會來接受教育。在中國古代“居官之人,亦即教民之人”}1}(P78),居官貴族占有有形化的精神資料,壟斷文化教育。在古代埃及,閱讀和書寫只教那些祭司候補人和從事公務的青年官吏。由于書寫是文士的秘傳技藝,所以文士一般集抄寫員、律法師、注疏者于一身,形成了專職教師行會。

從古代教育發端看,“教師隊伍”或兼職,或專職,但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掌握和擁有文化,占有有形化知識。他們仰仗知識文化的權威,使自己至高無上,備受世人景仰。甚至有些部落首領世襲知識和技能,以壟斷知識經驗來鞏固他們的顯貴地位。如舜的先祖“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fl)(P32)這種預報氣象的候風知識本領成為舜的世襲家學,使他們世為虞君。

查看全文

職教教師職業探討論文

摘要探討了職業教師所需具備的職業素質,分析了目前職業院校教師在職業素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升職教教師職業素質的措施。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化措施

1職業教師所須具備的職業素質

1.1熟悉一線,注重應用

有理論,會教學是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個必要條件。但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內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學校的地方,主要體現在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基礎理論適度夠用的前提下,著重于實際運用。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近半數的是實踐課,即使是理論教學其應用色彩也十分強烈。因而,熟悉一線,掌握并注重技術的應用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顯著特征。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都應是理論或技術的“應用型”教師。無論是教授技術基礎理論課還是教授技術專業理論課,著眼點都是“應用”。他們具有較強的將理論闡釋淺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較強的應用理論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較強的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

1.2重職業道德,具有“關鍵能力”

查看全文

大學教師職業責任論文

引論:問題及意義

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現時代,大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了。大學不容置疑地成為社會的知識工廠和思想庫,成為科技進步的“孵化器”和社會進步的“加速器”,由社會邊緣的“象牙塔”成為現代社會的“軸心機構”。大學同時也成為“社會的良心”,成為現代社會“世俗的教會”。高等教育在中國仍然是一個由“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的有強勁發展勢頭的行業,擁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是該國文明綜合發展水平的標志,也成為該國有沒有國際競爭力的標志之一。我們也正努力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市場在若干年中仍會呈現出持續增長和擴大的態勢。高等教育事業近年來獲得了很大發展,我們不僅在硬件和招生規模上有較快的發展,而且在努力恢復大學精神和大學傳統,努力與世界大學的傳統與制度實行接軌,進行觀念與制度方面的創新,從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大學的進步。社會公眾對大學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他們不僅關心擴招以后的教學質量問題,而且也關心大學主體——教師的學術水平和道德狀況。學術界和高教界對自身的學術規范、學術腐敗與學術道德也越來越關心了,一些學術不良行為被媒體披露出來,不僅引起了學術界自身的警惕,而且也為社會公眾所廣泛關注。但似乎揭露、批評、譴責的多,如何積極建設則似乎關注的還不夠。在學術打假、抨擊腐敗、揭露嫖竊等等事件連續發生之后,我們能否靜下心來思考一些積極的建設措施呢?大學的成與敗都系于其主體教師身上,要使中國的高等教育或大學得到長足發展,學術不良行為少發生或不發生,大學教師的職業責任與職業道德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竺可楨先生曾稱“大學猶海上之燈塔”,“大學是社會之光,不應隨波逐流”。大學不僅在培養人才、發展學術、從而推動經濟社會進步方面發揮著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作為社會的良心、道德的燈塔對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也負有其不可推御的責任。因此作為其主體的大學教師不僅要學問淵博,而且還應該道德高尚。在這種社會期待下,重新反思和討論大學教師的職業責任與職業道德,不僅在理論上是必要的,而且也為實踐所急需。這種討論也將在更微觀和更深層次上推動大學自身的發展進步。對建立和恢復社會公眾對大學的信任和樹立對全社會的道德信心也是有積極意義的。這樣就使討論大學教師的職業責任與道德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微觀的職業主體的道德問題,而且具有廣泛而深刻的社會意義。因為道德的燈塔如果倒塌了,那么對全社會的道德建設的影響將是可想而知的。

一、根據、現狀與特點

首先,我們應該從大學教師這一群體的身份角色的性質,來討論一下大學教師道德的必要性這一前提性的問題。這本來是個不是問題的問題,但似乎近年來也成了問題。大學教師首先是一個職業群體,但同時它構成了知識分子這個精神性群體的主導部分。在近年來知識分子問題的研究與討論中,有人認為,在當代社會,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代知識分子面臨的挑戰,首先是知識分子公共性的喪失。不再以天下為已任,而主要是承擔一種學術的功能,只是某個知識領域的專家甚至是缺乏人文關懷的技術性專家。當代知識分子只是一名學者,更確切地說是有一技之長的專家。第二個方面是知識分子的再度邊緣化。與政治、經濟的分離,使知識分子不再處于整個社會的中心,而只是社會中眾多分子中邊緣的一員而已。知識分子不是一個道德人,而是一個知識人,他應該以一種知性的方式存在。知識是知識分子賴以存在、證實自己的最根本的理由,是其他非知識分子所不具備的。有人認為這才是恪守了知識分子的崗位意識,知識分子不再背負“道”這個沉重的十字架,這種觀點似乎認為知識分子在當代只需要“妙筆著文章”就行了而不需要“鐵肩擔道義”了。這一方面放棄了自己的道德責任,也拒絕了社會和公眾對自己的道德要求,使知識分子的道德必要性成了問題。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過于偏激,知識分子在當代可能更加知性化、專業化、邊緣化、平民化,但仍然是最具精神性的一個社會階層,完全放棄了社會良知和對自己比較高的道德要求,則知識分子就會失去其質的規定性。講求道德文章皆佳,學問道德兼備從來是知識分子的光榮傳統,中國自古以來也是把“尊德性”與“道問學”并提,亦即道德與學術實為二而一、一而二者。這也是知識分子能夠發揮其社會批判、引導民眾的社會作用的價值基礎。

大學教師作為知識分子群體的主導部分,其群體道德的根據首先來自于這種階層的本質規定性。另外作為一種職業道德和責任則來自于其職業的社會地位、功能,自由和權利。任何職業都有其職業責任和道德,由于大學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社會功能,使其職業主體的責任和道德變得更加重要。其職業主體的職業責任和職業道德狀況不僅影響著大學目標的實現,而且對社會的道德風貌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職業責任就是某一種職業從業人員對其職業團體的職業目標實現和功能發揮所應承擔的義務。這種義務體現在職業主體的職業實踐活動中,表現為一種做事的行為規范要求。而職業道德則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職業目標和功能,從業人員所應具備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個人品質和人際規范。本文側重從人際規范的角度來論述大學教師的職業道德。二者在職業的范圍內都具有做事做人所應履行的義務的含義,而且這種義務性的規范均主要是*自覺自律得以實現的,這種義務雖然也包含了某種職業雇用的強制性,但更多的體現為一種道義性,這是由教師職業育人的人文性和崇高性所決定的,因而其差別并不是很大,即都體現為具有道德性質的義務承擔和行為規范,但出于敘述的方便,我們把責任看作是做事方面的義務,而把道德主要看作是做人的要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