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創新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4 05:14: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建筑科技創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建筑科技創新

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途徑

摘要:文中指出了中原地區建筑業科技創新現狀以及制約因素,闡明了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模型及主要內容,探討了構建中原地區建筑企業科技創體系的基本途徑,并給出建立新型人才管理機制、創建科技創新信息系統等相關建議。

關鍵詞: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激勵機制

1科技創新的相關理論

1.1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新體系的內涵

“創新”是由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先提出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創新理論的價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研究科技創新的熱潮。科技創新是提出新觀點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的統稱,包含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站在新的角度對已知事物進行再認識等。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已經成為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越來越依賴于科技創新[1]。科技創新體系是由創新主體、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等互相聯系和制約的各種要素組成的統一體[2],包括知識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管理創新體系三大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可以通過不斷的自我調整與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潛能,使體系充分發揮整體效能。

1.2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的特征

查看全文

建筑企業科技論文

1科技創新體系研究綜述

1.1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創造和應用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科技創新涉及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社會公眾等多個主體,包括人才、資金、知識產權、制度建設等多個要素,是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種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科技創新正是科學研究、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協同演進下的一種復雜涌現,是這個三螺旋結構共同演進的產物。[1]科技創新能促使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形成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創新是一個價值實現的漫長過程,技術進步要對經濟發展產生作用,必須采取產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業可以通過科技創新來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建筑產品的附加價值,進一步促進企業增加科技創新的投入,使其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創新體系

科技創新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由知識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管理創新體系三大體系構成。知識經濟社會環境下三個體系相互滲透,互相支撐,互為動力,推動著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管理和制度創新的新形態,促進了創新知識的循環流轉,增強了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目前對科技創新體系的研究主要從國家、區域、產業、企業四個層面展開,研究各創新主體、創新要素的相互關系和作用。關于科技創新體系的研究則主要基于高新技術發展方面展開,忽視了經濟中傳統產業以及服務業的研究。[3]隨著社會發展及科技創新范式的轉變,建筑產業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傳統產業,有必要站在行業發展和用戶需求的角度,來研究知識經濟社會環境下的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

2復雜性科學視角下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特征

查看全文

建筑施工企業科技論文

1建筑施工企業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自主創新動力不足。

由自身的行業特點所決定,建筑施工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的局限性較強,具體表現在科技創新活動基于某一具體的工程項目,而每個工程項目都有項目費用控制、業主方要求、設計方確定、施工方成本控制等多種因素,如果該項目本身不具有創新性,那么科技創新關注的重點就往往落足于小改小革、精細化管理等方面。新產品的運用、新技術的研發需要較大額度自主資金投入,對以營利為目的施工企業而言,很難激發其主動性。

2)自主創新條件受限。

絕大部份建筑施工企業都存在項目性質單一、技術成熟的特點,前后項目在施工技術的運用上差異不大,深度開發和外延開發的外在條件不足,不易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工藝創新。

3)存在科技創新趨同現象。

查看全文

縣長在建筑業發展會發言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新春伊始,在節后上班的第一天,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建筑業工作會議,邀請省市主管部門領導親臨會議指導,縣四套班子相關領導與會,這既表明了省市主管部門對建筑業工作的關心支持,也充分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建筑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借此機會,我代表中共縣委、縣政府衷心感謝各位領導對我縣建筑業工作的關心和幫助,感謝各位同志一年來在建筑業工作中付出的辛勤勞動,并給大家拜個晚年,衷心祝愿各位領導、各位同志新春愉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今天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認真回顧總結2011年全縣建筑業各項工作,全面部署安排2012年全縣建筑業工作任務,動員全縣建筑行業廣大干部職工,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負重拼搏、勇爭一流,全力推進我縣建筑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過去的一年,全縣建筑業搶抓機遇、迎難而上,發展成績斐然

2011年是我縣建筑業發展史上的又一個豐收年。一年來,各地、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緊緊圍繞我縣打造“建筑強縣”的目標,危中搶機、逆勢而上,大力拓展新興市場,切實加強科技創新,積極主動應對和化解發展難題,努力實現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全縣建筑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發展質態持續提升。去年以來,在宏觀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面臨困難比較集中的情況下,我縣建筑業承接了往年以來的發展態勢,建筑經濟由“快”變“好”、由“快”轉“穩”、又“好”又“快”發展的趨勢明顯。2011年,全縣共完成施工產值171.19億元,同比增長23%,高出全市5個百分點;施工面積233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其中新開面積109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累計在手工作量204.7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上年結轉工作量79.5億元、同比增長14%;當年新簽合同額125.24億元,同比增長26%;全員勞動生產率達22.2萬元/人,同比增長8%;實現建筑業增加值41.9億元,同比增長22.3%;職工收入達20.27億元,實現利稅11.03億元,上繳地方稅收3.2億元,對全縣GDP的貢獻率達13.4%,建筑業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柱產業地位顯著增強。

查看全文

建筑施工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研究

摘要:科技引領發展、創新產生動力,建國以來我們的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帶來的效益。作為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建筑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也被逐步重視,但在企業創新機制方面一般比較單一,突出的問題是創新動力不足,迫切需要梳理重建良好的內部環境,建立有效的創新管理機制,促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文章在梳理以往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存在諸多問題的情況下,提出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創新模式,可作為建筑業企業傳統技術創新管理的補充,試圖改善建筑業企業中部分技術創新與生產脫節的局面,引領企業技術創新良性循環發展。

關鍵詞:企業技術創新;問題導向;創新驅動;新技術推廣應用

1企業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當前建筑業企業創新缺乏活力,創新活動不被重視和理解。綜合企業目前創新工作現狀,大多數的創新是住建部推廣的十項新技術應用上進行升級、改造,是在消化吸收基礎上的再創新,沒有新意,不被認為是創新。企業為了適應市場和政府針對資質的要求被動地進行專利、各個級別的質量獎、科技進步獎、工法、QC成果等成果申報。長期以來,創新成果推廣應用不足,開發的工法、專利往往束之高閣,不能及時服務于生產,產生即時經濟效益,造成多方誤解,使創新徒增成本。1.2缺乏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氛圍。建筑施工項目是建筑施工企業一切管理的基礎和根本,也是技術創新的主要來源。一方面工程現場技術人員要在冗繁的工程建設同時,參與技術創新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企業主管技術創新部門,缺乏有效的傳幫帶、服務指導以及必要的激勵措施,直接導致現場技術人員進行研發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不注重總結,不能潛心技術攻關和研究。這樣一來,工程建設、技術人員成長和企業發展之間相互制約,使現有技術成果得不到傳承和發展,企業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氛圍。1.3科技創新缺乏統一協調、引導,產生多點重復創新情況。在多數建筑企業中,工程項目點多、面廣,作為企業創新主管部門,如果不建立有效的協調、統籌機制,就會在創新方面選題的實施過程中,彼此之間缺乏合理的分工與合作,導致在不同的項目部都進行類似的科技創新工作,使得企業的資源在同一水平上重復投入,增加創新成本。同時,由于項目之間缺乏有效統籌聯動機制,不能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借鑒的網絡和集群。1.4課題研發的深度和外延受限于項目的獨立性和時效性。建筑企業大多實行項目管理制管理,一個工程任務完成后,項目部的人員會轉而從事另一個新的項目,有的項目團隊還會因為各項目的工作內容不同,而進行重新整編,人員流動性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造成基于一個項目進行的科技創新活動取得一定成果后,由于項目人員的變化造成已有成果得不到鞏固和發展。如果企業創新主管部門沒有好的協調機制的話,必然造成科技成果的深度開發和外延開發不足,科技創新得不到認可,級別難以提高的狀況。

2“以問題為導向”的技術創新

2.1“以問題為導向”的含義。問題指的就是企業及項目技術創新過程中的“短板”。“短板”這一詞的起源是著名的“木桶理論”,而“木桶理論”指木桶的最大容量并不取決于組成木桶的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于組成木板的那塊最短的木板。對企業和項目來說,整體技術創新能力的強弱就相當于這個木桶,要想使容量變大,內在創新能力就越強。要使企業更好地發展、擁有更好的前景,就必須找到創新能力目前所存在的“短板”,以短板問題為導向,補足短板,解決問題,從而使技術創新管理水平能有持續的提升。2.2“以問題為導向”技術創新的優勢。“以問題為導向”理念在建筑業企業技術創新中具有多重優勢。首先,“以問題為導向”理念有利于在技術管理層面樹立適合企業實際情況、有利于解決企業可持續發展,出現的現實問題,從而企業整體的技術規劃、協調整合企業內部研發力量,避免創新趨同現象和關聯效應的不明顯。其次,“以問題為導向”理念在管理規范的具體實施方面,有利于及時發現在研究開發和具體實施兩方面的矛盾和沖突。從而及時發現,對癥下藥,及時解決問題,盡早轉化生產力,使企業創新成果更接地氣,落地轉化難度降低。增加企業投入研發的獲得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氛圍最后在員工方面,建筑業企業的主體是員工,一個項目的圓滿完成靠的也是員工,而“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技術創新管理,能大大增加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在日常工作當中積極發現問題,上報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不僅能幫助員工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還能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有利于企業發展。

查看全文

建設廳科技協講話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在全省建設系統認真貫徹中央和省關于擴內需、保民生、促增長各項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之際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剛才,會議選舉產生了省建設科技協會新一屆領導成員,部署了下一步的協會工作。在此,我代表省建設廳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多年來辛勤工作在建設科技、教育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建設科技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科學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是第一生產力。建設事業是多學科、多領域、多層次科技創新和成果的集合,科學技術在城鄉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先導和引領作用。近年來,全省建設系統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推動建設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大力推進建設科技體制改革、技術難題攻關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設科技政策引導力度不斷加強,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技對建設事業發展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為全省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省建設科技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對科技創新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推進科技創新的自覺性、責任心和使命感還不強。二是建設科技投入仍然偏低,多元化、多渠道的建設科技投入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建設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還缺乏強勁的動力。三是整體科技水平仍然不高,人才總量和素質還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滯后,導致科技研發水平不高,科研項目數量不多,獲獎項目偏少,特別是技術研發應用能力不強,科技對行業發展的貢獻率不高。這些問題必須引起各級建設部門的高度重視,切實采取措施,著力加以解決。

當前,建設事業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我國經濟出現了投資后勁不足,工業增速下滑,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形勢嚴峻,財政增幅回落等突出問題。為防止經濟過快下滑,中央和省分別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促進經濟增長。這對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緩解目前困難,保持經濟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設系統在增加投資、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中,負有重要責任。中央和省都把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作為擴內需、保民生、促增長的首要措施,并對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保持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等建設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當前和今后三年,建設系統承擔著繁重的工作任務。前不久,根據中央和省的部署,省建設廳提出了最近三年的建設計劃與具體項目:計劃到2010年底,全省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776億元,解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28萬戶,改造農村危房60萬戶;完成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130億元。兩類項目合計總投資906億元。這些計劃和項目,均已納入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擴內需、促增長的21條措施中。完成好這些任務,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以先進科技的運用為著眼點,進一步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促進建設事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各級各部門都要充分認識建設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提升建設科技水平、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自主創新、推動建設領域資源節約和節能減排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為推動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保持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新貢獻。

查看全文

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物質空間形態研究

摘要:吉林省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的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空間形態尚處于建設形成過程中。本研究基于深入剖析吉林省特色科技創新小鎮在空間形態構成方面的建設現狀及特征,通過對合心軌道交通文化特色小鎮及集安清河人參特色小鎮的案例分析,詳細了解特色科技創新小鎮在建設過程中在空間形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從空間特色構建、項目建設落地、區域空間延展及空間功能復合等四大方面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吉林省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空間要素;空間布局形態

1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空間形態要素特征分析

1.1相關概念。空間是指與時間相對的一種物質存在的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表現出來[1]。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空間是指在規劃面積內各種物質要素組合而成的承載人居、產業活動的載體[2]。空間布局形態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小鎮空間用地、道路肌理、建設界面以及生態資源,是特色小鎮空間布局形態的影響因素,又是構成特色小鎮空間布局形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3]。1.2構成要素特征。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的空間構成主要通過空間布局手段實現,將小鎮的功能劃分、主題彰顯、道路肌理、建筑布局、景觀環境營造等構成要素在空間上的合理組織和規劃,主要體現以下三點特征:立足特色科技創新主題。特色科技創新小鎮多立足特色科技創新主題,針對小鎮的科技創新模式、特色文化傳統和未來主導發展方向,篩選、提煉并確定相適宜的建筑風格、環境風貌,并按照小鎮風貌控制要求,落實總體性的概念設計方案和重要節點的意向效果,塑造完整、連續、有辨識性的小鎮形態風貌[4]。強化功能整合與疊加。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的空間布局立足各項功能定位,進行功能空間形式的細分,并按照復合集約利用的導向,將其中可整合、疊加、聚集的功能空間類型進行歸并設置,采用復合型建設方式,以期達到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場地利用與交通網絡建設。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空間布局應因地制宜,多利用場地環境特點,如河流水系、山地、平原等場地,依托用地開發現狀及資源環境,組織安排相應的功能活動。同時特色科技創新小鎮要構建便捷的交通網絡,能夠實現城鄉區間多向流通的無障礙性。

2特色科技創新小鎮空間土地利用現狀

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于市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區別于行政區劃單元和產業園區[5]。特色小鎮與傳統園區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構建了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比傳統園區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6]。為準確掌握吉林省特色科技創新小鎮土地利用情況,將吉林省86個特色科技創新小鎮規劃區范圍與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成果進行圖形疊加,利用信息化手段,基本摸清了特色科技創新小鎮規劃區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情況。其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約118平方公里,現狀仍為集體土地約60平方公里,農用地約46平方公里,耕地接近12平方公里。2.1小鎮建設緊扣省市重點產業導向。吉林省特色科技創新小鎮主要聚焦高端裝備制造、信息經濟、旅游休閑、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兼顧農產品、襪業、人參等歷史經典產業以及地域特色產業,并選擇一個具有當地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細分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使之成為支撐特色科技創新小鎮未來發展的大產業。2.2小鎮建設土地政策較為優厚。吉林省對特色科技創新小鎮建設的土地政策作了明確規定:賦予市(州)政府示范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權,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大力支持在特色小鎮開展試點項目,通過整理農村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所節約的土地,在滿足農村發展用地的前提下,節余指標可在縣域內用于特色小鎮建設。加強土地市場建設,鼓勵市(州)、縣(市、區)政府提高對特色小鎮存量土地的利用強度,擬開發建設的工業、商業、旅游、娛樂、房地產等經營性用地實行收購儲備。綜合考慮城鎮容納空間等因素,根據特色小鎮人均建設用地規模,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和工礦廢棄復墾利用試點項目。

查看全文

建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通知

市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啟動了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各項工作。“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建設”作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的重點保障措施,寫進了《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已報科技部。并列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

建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作為一個以展示最新科技成果,開展科技人才交流、技術貿易、科技信息交換的科技交流活動中心,是適應科技進步與發展的必然選擇。有利于搭建更為順暢的科技服務與交流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新技術引進,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有利于將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的工作進行集中展現,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驗收提供保障。

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作為我市區域性標志建筑,其設計不僅要體現科技的內涵,而且要作為建筑藝術、建筑技術的典范。該中心占地30畝,總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投資總額2億元。分為1棟主樓和2棟裙樓,主樓20層。其功能設計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面向全國的科技資源集散基地、科技市場交易基地;二是面向企業的科技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基地、專家診斷與科技信息咨詢基地;二是面向全省的科技人才培訓基地、科技會議接待基地;四是面向全社會的科技展覽展示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五是以網絡為基礎的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同基地、科技文獻信息和科學數據共享基地。該中心雖為公用性建設,不僅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也有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它既可以提升我市乃至全省科技水平的知名度,也可以吸收尖端高新技術企業入駐中心創新創業。

鑒于該中心的功能要求,經過多次考察論證,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擬選擇在貴縣區域內建設,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1、貴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貴縣科技工作亮點紛呈,成績卓著,成為全市、全省及至全國的科技工作先進縣。把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選址定在貴縣,更能體現科技的價值。

2、貴縣位于城區的主要拓展區,縣城鎮屬城市規劃的兩鎮為市“一核五片”中的兩個組團,全縣有70余平方公里面積在市城市規劃區內,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省會的輻射功能。交通發達便捷。西站也都納入了市總體建設規劃,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相互銜接、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網絡。當前,市加緊實施“一江兩岸”建設,紅谷灘的開發,市政府的北遷,特別是紅灣公路已經開通,已使貴縣縣城與市城區渾然一體,加上省第二高校園區在城郊省莊規劃建設,貴縣已成為商住、投資、興業、辦學的熱土。

查看全文

建委科技創新工作意見

為全面提高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建設行業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又快又好發展,根據國家、省和市有關科技創新的法規政策,結合我市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實際,現就推進我市建設行業“十二五”科技創新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建設行業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意義

科技創新是發展的動力。當今時代,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在發展上掌握主動。科技創新能力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實力最關鍵的體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行業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就能在產業分工鏈條中處于高端位置,就能創造激活行業發展的各種要素,就能擁有重要的動力源泉,引領行業又好又的發展。總之,科技創新能力是當今社會活力的標志,是社會經濟發展最先進的生產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活百活的勝負手。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委屬有關單位必須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切實把提高建設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加強領導,統籌協調,采取有力措施,推動我市建設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上一個新臺階。

二、推進建設行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科技創新工作全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注重吸收、消化、再創新,加強科技成果的引進和推廣,突出特色,重點突破,圍繞建設行業發展的需要,加強建設行業科技創新機制建設,逐步建立完善建設行業科技創新的扶持和獎勵機制,營造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全面提升建設行業科技創新能力。

查看全文

建筑節能與科技工作方案

根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2012年省建筑節能與科技工作要點〉的通知》、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工作的意見》要求,為切實做好我市2012年建筑節能與科技工作,制定如下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目標,以實施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節能和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筑為重點,以節約使用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新型工業化為發展路徑,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確保完成省、市下達的年度節能工作目標任務。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原則,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創新機制、強化支撐、依法監管、提高能力”的總體工作思路,提高建筑業能源的利用水平,切實降低建筑使用能耗,促進我市能源、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十二五”建筑節能與科技取得新進展開好局、起好步。

二、切實抓好建筑節能

全面總結回顧“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工作的主要經驗,科學分析建筑節能工作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深入貫徹《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強化體制機制建設,提升整體工作水平。

(一)繼續深入抓好新建建筑節能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