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專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5 00:52: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環保專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境科學學會工作報告
在市科協、市環保局、市民政局的領導和指導下,本學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圍繞全市科協和環保中心工作,積極開展環境科普科技活動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2011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一、學習貫徹科普法,努力開展各種環境科普活動。學會辦公室、市環境宣教中心、市環保監測站等單位會員多次參加區、市組織的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月活動,宣傳、印發環境科普知識宣傳材料。
1、5月份,在全市開展的“生態·科學”科普活動月中,組織會員參加了全市在縣的啟動儀式和科普宣傳,印發環境科普材料,掛宣傳板報。接著到賓陽縣進行“生態·科學”宣傳。
2、參與市科協舉辦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科普報告會。
3、在“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中,全市數百名會員在環保行政部門領導帶領下積極參加宣傳世界環境日主題和節能減排科普知道,印發科普材料20萬份,組織節能減排板報100多塊進社區展覽,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環保科普知識。
環境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改革與實踐
摘要:根據環境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特點和目標,從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過程管理、考核機制和校企聯合指導等方面進行改革。
關鍵詞:環境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畢業設計(論文)是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工程素養和解決復雜環境工程問題的重要環節[1-5]。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工程教育認證是世界工程教育改革和追求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重要方式。“以學生中心,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作為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理念,指導和推動工程教育改革[6-7]。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核心理念為指導,對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過程進行優化,以提升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強化畢業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存在問題
(一)選題內容脫離環保工程實踐
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指導能力是決定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師工程經驗相對缺乏,缺少與環保行業企業急需解決的相關課題,選題內容偏重理論研究。由于指導教師不能及時跟蹤技術前沿和企業技術新需求,選題內容陳舊,缺乏創新性,無法滿足學生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職業教育環境教育工作計劃
一、總體規劃
我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構建具有職校特色的環境課程體系,在專業課教育中結合專業特點解決諸如能源減耗、廢物利用、旅游環境設計等問題,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主人翁的責任感。
(一)機電與數控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在機電與數控等理論課中貫穿環保機械理念,在數控車床、數控銑床、鉗工等實踐課中將數控設備的噪音污染和數控加工的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滲透其中,鼓勵學生積極研究。在專業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節約實訓材料,節電的習慣和合理管理利用廢料愛護工作環境的良好習慣。
(二)電子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我國是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今后幾年我國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將大幅度上升。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果貯存、拆解、利用或處置不當,將會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電子企業的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制造、綠色回收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三)財會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財會專業課可結合誠信教育與節儉教育,引導學生在從業過程中把好企業財務關,做好企業參謀,減少資源浪費。
(四)烹飪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環境保護的目的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保障我們健康的生活,在烹飪專業課教學中要教育學生重視食品衛生,這和環境保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教育學生在烹飪過程中注意減少油氣污染和污水排放。
我國室內設計現狀分析論文
一、中國室內設計的現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的綜合國力的提高,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發生了日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新月異的變化。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都與時俱進,室內裝飾成為了消費的一個重要內容。
隨著人們對裝飾標準與質量的需求不斷提高,必然要求住宅建設不斷增加科技含量,實現住宅產業的現代化,進而要求其內部設計要打破以往的盒子式設計,使功能空間更加明晰,住宅部件設計向系列化、集約化、智能化、配套化方向發展。中國室內設計發展到現在也已具有一定規模,雖然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但它的發展在當下也呈觀察思考23現出新的時代特征。
1.多元性。進入21世紀以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國際交流的增加,世界已聯成一體。室內設計也不例外,各國帶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優秀設計涌入中國,各種流派、各種不同風格的設計影響著中國的室內設計,每種設計不盡相同,但又相互協調,彰顯出個性。而中國的設計師在相互交流中汲取營養,相互滲透,有利于在國內形成一個蓬勃發展的多元化格局。
2.復合性。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新材料的不斷出現,新的設計理念的提出,傳統設計觀念不斷受到挑戰和突破。技術與藝術,傳統與現代,外來文明與本土文化,不同地域的各種設計,形成了不同組合方式的復合性設計。它不是各種形式的任意的拼湊,也不是任何無次序的權宜變通,它是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的設計觀念的融合,是多樣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的設計語言的體現。
3.時效性。新設計替代舊設計,新材料替代舊材料,新理念替代舊理念,中國的室內設計也慢慢跟上時展的步伐,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盲目模仿歐式的設計到現在影響深刻的亞設計流派;由最初的“生存意識”進展到現在的“環保意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識”,中國的室內設計在其中尋找契機,尋找突破,緊跟著時展的需要。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內的現代化設計與建筑設計已率先打開國門,無形中也將推動室內設計邁向更高的水平。
但是我國的室內設計要走向世界,較國際水平還相差一定的距離。同發達國家的裝飾行業相比,我國室內設計行業還不規范,室內設計師的整體水平還不高,帶有中華民族特性的室內設計,其個性還不鮮明,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態等等。
綠色信貸制度思考論文
[摘要]綠色信貸是銀行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大舉措。本文借鑒國際經驗,闡述了綠色信貸的涵義、商業銀行推行綠色信貸的必要性以及綠色信貸與傳統信貸的區別,并對當前我國銀行業推行綠色信貸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綠色信貸,可持續發展,環境風險管理論文本科論文畢業論文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改變以往過度透支環境和能源的粗放發展模式,“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資金是經濟活動的血液,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社會資金融通樞紐的銀行業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把履行企業的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統一起來,努力推進生態文明,為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做出貢獻。2007年7月,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推出的“綠色信貸政策”,通過在金融信貸領域確立環境準入門檻,切斷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無序發展和盲目擴張的資金來源,正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為此,有必要從理論上對我國商業銀行推行綠色信貸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
一、綠色信貸及綠色信貸產品
所謂綠色信貸,指的是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等金融機構依據國家的環境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對研發、生產治污設施,從事生態保護與建設,開發、利用新能源,從事循環經濟生產、綠色制造和生態農業的企業或機構提供貸款扶持并實施優惠性的低利率,而對污染生產和污染企業的新建項目投資貸款和流動資金進行貸款額度限制并實施懲罰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目的是引導資金和貸款流入促進國家環保事業的企業和機構,并從破壞、污染環境的企業和項目中適當抽離,從而實現資金的“綠色配置”(鄧聿文,2007)。國際上普遍認同的綠色信貸規范是2006年7月重新修訂的赤道原則,該原則適用于項目資本成本超過1000萬美元(含1000萬美元)的項目,這也將是我國銀行業綠色信貸標準的藍本。畢業論文
綠色信貸要求商業銀行采取“三重底線”的方法管理其業務,即商業銀行開展業務不僅要滿足合作伙伴(客戶、股東、員工、供貨商、社會)的需要,同時還要意識到自身的行為必須對社會以及生態環境負責。從國際經驗來看,綠色信貸產品一般包括(UNEPFI,2007):
淺議高校工商管理課程改革路徑
一、傳統的高校工商管理課程設計存在的問題
工商管理學科是管理學一級學科門類下的一個二級學科群,是以微觀營利性經濟組織的活動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的一類學科。在不同的高校,工商管理學科的本科課程設計理念具有較大的差異,有的偏重于科學研究,如部分研究性大學;有的偏重于應用,如部分地方性高校或者二本三本院校;有的定位于職業技能和一線應用,如大部分職業技術學院。雖然各個高校的工商管理學科本科課程設計理念具有一定差異,但傳統工商管理學科的課程設計理念大致可以概括為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專業素養、基本能力、技能與方法要求以及基本身心素質等幾個方面。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方面。工商管理學科屬于典型的寬口徑學科,要求學生掌握較為寬泛的經濟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要求學生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企業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熟悉國內企業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慣例與規則。專業素養方面。掌握工商管理專業所需的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及必要的專業知識,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基本能力、技能與方法方面。
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能力;具備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工作和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具有創新能力和較強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終身學習能力、獲取及處理信息能力;掌握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能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和方法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決策;掌握企業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基本身心素質方面。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生態文明視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課程設計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課程設計的內容與課程評估標準,均沒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需求。首先,課程設計理念上缺乏生態意識。如上所述,傳統工商管理本科課程設計理念中主要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知識和技能,能否運用這些知識、理論和方法為企業服務。
這種課程設計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只關注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運行,以效益經濟作為企業運行效率的唯一標準,缺乏生態理念,只會被動履行或者隱性逃避企業的生態責任,更不會主動實施清潔生產與生態管理。總之,沒有融入生態文明理念的課程設計理念也會培養出相應的缺乏生態理念的企業管理人員們、企業家們乃至企業們。其次,課程設計內容上缺乏環保教育。在工商管理本科課程設計的內容上,無論是理論教學內容還是在實踐教學內容中,都難以找到基本的環保通識課程和環保專業課程,如傳統的工商管理本科課程設計中缺乏基本的環保課程、日常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教育以及環保實踐操作,更不必說企業的清潔生產、循環生產等綠色課程。最后,課程考核環節缺乏環保導向。傳統的工商管理本科課程設計的考核環節基本上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為基點,考查學生解決企業管理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可以認為現有的課程考核環節是單向的以知識和能力為導向的,缺乏基本的環保導向,如沒有要求學生進行清潔生產、循環利用方面的社會調查和生產設計,沒有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必要的環保知識等等。
二、生態文明視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課程設計改革
如前所述,隨著人類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工商管理學科也應該融入生態文明理念,越來越多地關注生態環境,不斷地進行課程設計改革探索。
大學生研究院實習感想
今年暑假我被導師安排到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實習,該所主要承擔省內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課題研究,編寫各級生態規劃報告,此外還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近兩個月的實習中,我主要參與了《》課題研究,并直接參與了報告的編寫工作。在研究工作完成后自己還協助所內工程師編制完成了兩份環境影響評價表。期間得到的鍛煉自然不言而喻。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收獲:
“學有所用”
我的研究領域是環境評價原理與方法,畢業后如果能投身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實習期間非常幸運,自己不僅可以了解報告書(表)編制的整個工程,還直接參與到兩份環評報告表的編制中,特別是看到平時經常研究的預測模型、預測方法被運用到環評報告中,真有一種莫大的欣慰感。不過,現實中的環評與理論中的環評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環評報告中的評價方法一般都選用最成熟、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在環評技術導則中都有具體的規定,從理論上說,這些方法都是比較簡單比較實用的方法,我們在發小論文的時候往往不會選用這些方法,但在現實中卻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以前導師也說過這兩類環評的差異,通過實踐自己對這種差異認識的更加形象,這給我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小小的啟發,那就是嘗試著改進現有環評方法,使它們在評價、預測現實環境時更加實用、更加準確。
“積累經驗”
說實話,現在環保行業的就業情況不是很樂觀,在實習中通過與一些專家、企業用人單位交流后發現其主要癥結在于:雖說我們是所謂“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其實我們并沒有掌握好能勝任這個行業的必要技能,一提到環境工程就是水處理,一提到環境科學就是環境管理、環境評價。這種經驗缺失其實就是知識的片面和技能的單一。通過實習我就發現環評工程師真是一個知識面要求廣泛的職業,不僅需要了解環保相關政策法規,掌握必要的環評理論,此外化學知識、建筑學知識都要有所涉及。退一萬步說,如果你的文字功底不強,也不太能勝任這個行業。所以說,如果不在學習中多掌握點技能,很容易在工作中犯原則性錯誤。在我接手的兩個項目中就遇見過上述問題,有個項目單位在申報時總是口口聲聲地說他們的生產過程沒有污染,甚至還想在污染物排放量上做點文章。通過向單位工程師學習咨詢,我對其中的厲害關系有了一個清醒認識,其實企業是想逃避建設配套的環保設施,當然最終我得按章辦事。我想如果沒有單位專業人員的幫助,我是不會認清企業這類行為的本質的。
“體察現狀”
環保課程教學計策研究
一、“創新工作室”課程內容
以服務民族為指導,充分考慮地區特色,指導學生關注在國家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和資源領域的科技需求,重點以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為研究對象,開展環境污染預防與治理的相關研究。在實施創新計劃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調查研究、試驗設計、研發創新,讓學生把握環境熱點和方向,從選題、方案設計、創新實踐等方面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1.主要教學內容(1)以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為基礎,探索具有創意的節能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污水回用技術、污泥處理和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技術;以環境化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為基礎,通過試驗探索新興污染物的環境歸趨、污染預防和評價技術。(2)以社會實踐為依托,參與國內外專業競賽和大學生“挑戰杯”等賽事活動。2.選題節能型廢水預處理技術研究;城市污水脫氮除磷新技術研究;污水處理廠節能型污泥處理技術研究;污水處理新技術研究;污水處理廠提標增效優化技術研究;污水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污泥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污泥調理劑研發;除磷劑研發;地域特點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根據實際情況,這些內容皆可適當調整。
二、“創新工作室”教學方法和手段
“創新工作室”課程順應時代需求而產生,其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有別于傳統的課程。環境污染控制技術“創新工作室”課程主要采取下列方式進行。1.現場觀摩發揮校企合作科研項目以及研究室研發項目的優勢,通過現場觀摩,介紹環境污染控制技術開發項目研究的目的、意義,闡明技術機理、技術基礎,指出創新點在哪里,研究什么內容等,讓學生對科研項目有全面的了解,并產生感性認識。2.專題講座通過專題講座形式,介紹項目研究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實現途徑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同時,通過專題講座,讓學生接觸環境熱點,了解社會需求,培養發現問題、研發符合社會需要項目的能力。3.選題與分組根據指導教師的科研情況以及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自主設計研究方案并組織實施。在此過程中,學生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并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鍛煉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4.資料綜合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進行數據處理、資料分析、論文寫作、申請專利等。鍛煉學術論文、科技研究報告、專利申請文本的寫作手法和內容、程序等,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數據處理、信息采集、文獻檢索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三、“創新工作室”課程授課方式和考核指標
授課方式:以學生參與為主,配合專題講座、現場講解和個別輔導等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考核指標:每人提交完整學術論文或研究報告1篇;或研究報告1份;或課題小組1篇;或課題小組獲獎作品1件;或課題小組申請專利1項。總成績比例分配:提交的最終成果得分占60%,平時(包括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完成試驗質量等)表現得分占40%。
大學生在研究院實習心得體會
今年暑假我被導師安排到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實習,該所主要承擔省內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課題研究,編寫各級生態規劃報告,此外還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近兩個月的實習中,我主要參與了《》課題研究,并直接參與了報告的編寫工作。在研究工作完成后自己還協助所內工程師編制完成了兩份環境影響評價表。期間得到的鍛煉自然不言而喻。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收獲:
“學有所用”
我的研究領域是環境評價原理與方法,畢業后如果能投身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實習期間非常幸運,自己不僅可以了解報告書(表)編制的整個工程,還直接參與到兩份環評報告表的編制中,特別是看到平時經常研究的預測模型、預測方法被運用到環評報告中,真有一種莫大的欣慰感。不過,現實中的環評與理論中的環評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環評報告中的評價方法一般都選用最成熟、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在環評技術導則中都有具體的規定,從理論上說,這些方法都是比較簡單比較實用的方法,我們在發小論文的時候往往不會選用這些方法,但在現實中卻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以前導師也說過這兩類環評的差異,通過實踐自己對這種差異認識的更加形象,這給我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小小的啟發,那就是嘗試著改進現有環評方法,使它們在評價、預測現實環境時更加實用、更加準確。
“積累經驗”
說實話,現在環保行業的就業情況不是很樂觀,在實習中通過與一些專家、企業用人單位交流后發現其主要癥結在于:雖說我們是所謂“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其實我們并沒有掌握好能勝任這個行業的必要技能,一提到環境工程就是水處理,一提到環境科學就是環境管理、環境評價。這種經驗缺失其實就是知識的片面和技能的單一。通過實習我就發現環評工程師真是一個知識面要求廣泛的職業,不僅需要了解環保相關政策法規,掌握必要的環評理論,此外化學知識、建筑學知識都要有所涉及。退一萬步說,如果你的文字功底不強,也不太能勝任這個行業。所以說,如果不在學習中多掌握點技能,很容易在工作中犯原則性錯誤。在我接手的兩個項目中就遇見過上述問題,有個項目單位在申報時總是口口聲聲地說他們的生產過程沒有污染,甚至還想在污染物排放量上做點文章。通過向單位工程師學習咨詢,我對其中的厲害關系有了一個清醒認識,其實企業是想逃避建設配套的環保設施,當然最終我得按章辦事。我想如果沒有單位專業人員的幫助,我是不會認清企業這類行為的本質的。
“體察現狀”
環境監測中心先進事跡
一、忠實履行監測職責,當好環境管理“耳目”和“哨兵”
在工作中,**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堅持為環境管理服務宗旨,恪盡職守,認真開展各項業務工作。年平均外出監測達350天以上,出具環境監測數據6萬多個,上報各類環境監測質量報告68份,環境空氣質量報告420份,為160多個委托項目提供監測服務,在依法保護環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在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成績顯著。緊緊圍繞改善流域和區域環境質量、摸清污染物排放情況和落實建設國家環保模范城目標,積極開展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全年365天對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進行24小時監測,并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空氣質量日報。多年來,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每月按時完成長江**段、四條內河、飲用水水源等共計42個點位、64項指標的監測任務;每年定期對全市24小時功能區定點噪聲、區域環境噪聲、17條道路交通噪聲計220個監測點位開展監測工作。工作中,監測人員風里來,雨里去,不分白天夜晚,走遍了**市城區大街小巷和工礦企業、農村,圓滿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環境質量監測任務,全面掌握了**市環境空氣、地表水、噪聲的質量狀況及各類污染源排污動態,為環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科學監測數據和資料。
2、在環保模范城市建設中貢獻突出。**市環保模范城市建設工作全面開展以來,圍繞創模各項目標和全市“碧水、藍天、綠地”十大環保工程,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同志凝心聚力,發揚敢打硬仗的精神,把創模中的各項監測任務落實到實處。許多同志放棄節假日和外出探親機會,有的同志推遲婚期,白天開展監測,晚上分析整理數據,連續奮戰十個月,完成了七項考核指標的監測任務。匯總、整編上報材料約100余份。在創模重點工程建設中,監測站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諸多困難,及時對雨山湖引水前后水質、底泥進行監測分析;在炎熱的夏天持續一個月對污水處理廠、慈湖河水體開展跟蹤監測。三年創模期間,監測行程超過前十年監測工作所走的路,廣大職工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環保模范城市之花,實現了“向創模沖鋒,為創模奉獻”的誓言。
3、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市作為重工業城市,為落實國家節能減排和總量控制指標,污染源監測任務十分繁重。長期以來,監測站堅持每月對影響環境質量的馬鋼、市屬70多家廢水排口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監測,每季度對120多個廢氣排口進行監測,平均每年獲得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約1萬個。污染源監測是一項又苦、又累、又臟、又險的工作,在廢水排口,監測人員開展工作要忍著刺鼻和有可能有毒的氣味,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和寒風凜冽的冬天,監測人員需要扛著幾十斤重的設備爬上幾十米高的煙囪,忍受爐溫的熏烤和寒風的肆虐,現場工作人員靠著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精神,堅守崗位,一次又一次地圓滿完成任務。
4、在環境執法監督中認真履行職責。在重大環境問題處置上,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尊重科學,嚴格依法辦事。在某區域粉塵污染的群眾信訪投訴案件處理中,我站監測人員秉公辦事、不循私情,認真接受用戶的監督,連續兩天24小時開展監測。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和信任,送來“精心監測、無私奉獻”錦旗。2007年以來,針對慈湖河、丹陽新河等環境污染問題,監測站人員頂著酷暑,踏著齊腰深的雜草,對受污水體及周邊排口進行調查,連續工作60天,為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我站還創新工作機制,派員進駐環境監察部門,開展現場執法聯動,推動了環保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