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門診藥房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0 19:4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品牌門診藥房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了解當地醫療市場的狀況和媒體的一般特點;
調研內容包括:市場的飽和度、市場的疲勞度、競爭對手的實力和當地可利用的廣告媒體種類,以及每種廣告資源的特點、行情、價位和各種剩余醫療廣告資源等。
2、了解競爭對手的操作模式
調研內容包括:競爭對手的廣告投放力度,媒體組合營銷的全面性和市場終端營銷的薄弱環節
3、了解競爭對手目前營業狀況;
調研內容包括:門診掛號量、門診治療量、門診輸液量等各組參數來判斷競爭對手所處的市場環境,為下一步制定和調整媒體企劃戰略方案提供參考數據。
二:企劃定位
1、市場定位
對當地醫療市場的飽和度、媒體的疲勞度、媒體的可信度、醫療廣告的敏感度、患者對民營醫院的信任度等進行定位衡量,評估該地區醫療市場是否適合投資。
2、廣告投資力度定位
根據市場定位和企業級別定位,確定啟動該地區醫療市場每月所需要的廣告資金和投資力度。
3、文案寫作和廣告后期制作定位
根據企業定位,確定文案寫作的方向(包括:形象廣告臺詞、醫院實力廣告臺詞、技術廣告臺詞、醫療促銷廣告臺詞、醫療保障廣告臺詞和各種綜合化廣告臺詞等)和各種媒體廣告后期制作檔次與質量。
4、媒體組合營銷定位
1)各種媒體“多元化投放”的側重點定位;
2)各種媒體“立體化投放”的側重點定位;
3)各種媒體“時段組合”定位;
管理方面:
一、了解新醫療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
1、下屬醫院管理文化;包括:下屬醫院的組織結構框架、企業診療框架、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醫療工作制度和各部門主管的領導藝術等。
2、下屬醫院品牌文化;包括:市場調研、企劃定位、固定品牌推廣模式和市場終端銷營的操作方式等。
3、下屬醫院經營文化;包括:經營的主導思想、預期達到的標準、開展經營工作的方法、步驟以及相關技巧。
4、下屬醫院財務管理文化;包括:財務集團公司垂直管理與下屬醫院綜合管理的一般特點。
5、下屬醫院后勤保障文化;包括:后勤醫療保障物質的采購、儲存、陪送和監管等機制,以及員工生活保障的基本模式等。
二、根據公司企業文化,擬訂下屬醫院的結構框架:
1:擬訂下屬醫院組織結構一般框架;
1)醫院分成:決策層、執行層、基層等三個等級。
2)根據醫院投資規模,科學整合:企劃、經營、醫務、后勤、財務、人力資源等執行層各個部門。
3)按企業戰略規劃和醫療工作制度,科學成立基層各部門。
2:擬訂下屬醫院的企業診療框架;(通過定位來完成)
1)醫院的級別定位
根據投資資金、醫院占地面積、醫院的裝修程度等,對所經營的
醫院按:星級醫院、常規醫院和社區醫院(門診)等進行科學定位。
2)診療布局定位
對醫院內部的導診臺、掛號室、收費室、藥房、診室、檢驗部門、治療部門、手術室、住院部、輸液室、候診室等各部門按醫院的級別定位進行合理的布局。
3)診療人群定位
根據醫院的級別定位,對社會不同消費層次的人群和相對特殊的社會群體進行合理的診療定位。
4)診療項目定位
根據醫院級別和診療人群定位,科學引進不同檔次的診療設備、藥品品種、科學制定高端治療方案3、對醫院和擬訂各種收費項目。
5)診療價格定位
根據診療人群定位,對診療不同級別的社會群體,制定不同檔次的治療方案和價格體系,并對門診平均處方量進行正確引導。
6)醫療服務定位
根據醫院級別和診療人群定位,對不同檔次的社會群體制定不同質量的醫療服務體系。
所有崗位的人員進行戰略性配備
1)下屬醫院設立總經理負責制;
2)對整合后的職能部門分別設立主管和配備專業人員。
篇2
200*年是我院面對新的挑戰,新的發展機遇的一年,按照醫院工作計劃,把“創優質品牌醫院”和糾正行業作風作為今年醫院工作的重點。在區委、區政府等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關懷下,在衛生局的直接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全院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院現有在職在崗職工xx人,其中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xx人,中級職稱xx人。現有編制床位xx張,實際開放床位xx張。
業務指標及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一)、全年業務指標完成情況:
門診人次xx,較去年同期上升19.5%;
出院人次xx,較去年同期上升4.37%;
住院床日xx,較去年同期上升3.7%;
床位使用率xx%,較去年同期上升3.15%;
(二)、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業務收入xx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88%;
業務支出xx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19%;
收支結余xx萬元,較去年增長11.30%。
二、今年重點抓的幾項工作
(一)、切實抓好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創品牌服務”醫院
1、堅持學習“三個代表”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使全院職工樹立“一切為病人”的工作理念。推動醫院各項工作以來,院領導深刻認識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保持醫院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黨員先進性理論為指導。醫院上下以開展“八榮八恥”的社會榮辱觀教育為契機,醫院結合實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一是在黨員干部和醫護人員中開展了救死扶傷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二是結合醫院特點,廣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重點強化以人為本的職業責任、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教育;三是開展“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務于病人”的理念教育,進一步強化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愛心、關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宣傳教育,使我院職工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學習,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2、改善醫患關系,“創服務品牌”醫院
1、讓職工充分認識創品牌醫院的目的和意義,樹立品牌服務觀念。我院將創服務品牌醫院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以衛生部提出的“醫院管理年”為契機,提高醫院服務質量,改善醫患關系。隨著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服務質量必將成為病人選擇醫院的一個重要指標,相對于醫療技術提高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服務質量提高也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投入,這將提高我院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的發力點,好的服務態度也能為醫院帶來良好的口碑和就診量。
2、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等各種方式對職工進行服務培訓。今年上半年,我院先從門診窗口(如掛號室、門診藥房、急診科、病員服務中心)等部門抓起,逐步以點帶面全面展開,并明確責任人和責任科室,層層簽定責任書。我院請xx大酒店的客戶經理來醫院開展講座,重點培訓醫院職工的服務態度和投訴處理,同時將門診窗口的部分職工送到xx大酒店、移動公司等窗口服務企業學習禮儀和醫患溝通。
3.為切實落實“創服務品牌醫院”活動,醫院還成立領導小組、質控小組和監督小組明確分工和職責,層層落實,醫務科重點負責醫療秩序規范工作;護理部重點負責護理知識培訓和考試考核工作;營銷科重點負責服務禮儀的培訓和考試考核。我院將任務落到實處,現在病員服務中心每天到病房收集病人滿意度情況,職能科室定期到責任科室監督和考核,并及時處理病員投訴。經過這段時間的整治,醫院職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觀,病員反映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非常滿意,“創服務品牌”醫院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二)、加強醫院的內部管理,提高醫院硬、軟件設施。
1、狠抓醫療質量與安全醫療。醫院全面引入與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與服務理念,堅持“醫療安全無小事,病人利益無小事”的質量理念。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做了以下幾點:一是進一步建立各組織機構,各組織按各自的職責開展各專業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評價、督促。努力使上級主管部門制定和部署的工作要求落實到實處;二是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工作質量標準、管理方案、管理辦法,使醫療護理活動有章可依,有規可循,嚴防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三是強調對一些特殊用藥的管理,并對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環節的科室又進行了重點要求,對重要崗位及工作環節不定期的進行了抽查,確保了安全醫療。四是加強對臨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嚴格三級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療區查房情況及門診首診負責制執行情況。
2、繼續加強醫風醫德建設和行風評議活動,治理商業賄賂。堅決杜絕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收受回扣、開大處方等行為,實行處方評議制度和病歷評閱制度,從源頭上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按照衛生局的統一部署,我院將反商業賄賂、行風行業評議作為醫院抓內部管理的重點。一是抓好學習教育。以科室和支部為單位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使人人知曉有關治理商業賄賂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運用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進一步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對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嚴重性和危害性的認識,自覺抵制和治理商業賄賂行為。二是抓好自查自糾。對重點部門和崗位的人員要認真進行自查,對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組織工作人員對醫藥購銷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進行自查自糾。三是抓好整改提高。針對自查自糾中發現的問題和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查找漏洞,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防治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堅持邊查邊整改邊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3、建立公開、透明的藥品、器材采購和基建維修管理機制。首先,成立了廉潔、高效、務實的藥品、器材采購小組和基建維修領導小組。選擇廉潔奉公、責任心強、工作熟悉的人員組成,采購小組總人數達45人,職工代表比例在20%以上,分3組隨機抽取。在決定重大事項時實行票決制,堅決杜絕院領導“一言堂”。其次,實行辦事與監督分離的新機制。在成立采購組織的同時,還組建了采購監督小組。院主要負責人只管監督,不參與具體招投標工作,采購監督小組由醫院工會主席任組長,職工代表組成。采購監督小組有權利列席相關會議;有權了解整個決策過程和經費支出情況,中標公司情況,有權向上級紀委反映情況。每次公開招標形成的材料交院辦公室存檔備查15年。第三,開放藥品、醫用耗材、醫療設備市場,引入競爭機制。每次公開招投標,都必須要提前在院內和網上公開招標信息,引入競爭機制,杜絕不規范招投標,第四,規范采購程序。制定了《藥品、設備器械、耗材物資采購及基建維修管理辦法》和《一次性醫用耗材申領、庫房管理制度》,對藥品、耗材、設備采購和基建維修的關鍵環節、工作程序進行了規范。醫用耗材、后勤物資凡單品種年采購量1萬元以上的都納入公開招投標。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醫院內部運行管理機制僵化。現行獎金分配方案完全不適應當前工作,急需調整,人事用工制度也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2、醫療技術水平不高,服務態度需要改善。醫療糾紛較多,醫院美譽度不高,社會形象有待改善。
3、由于醫院占地太小,周邊無發展空間,業務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西班牙政府480萬歐元貸款項目即將落實。因此,區中心醫院建設問題十分緊迫。
四、對今后工作的打算
1、抓住區級衛生資源整合機遇,制定科學的醫院發展戰略。要抓住西班牙政府480萬歐元貸款項目和建設xx區中心醫院這兩大發展機遇,通過醫院重組實現規模擴張,通過實施貸款項目使醫療設備達到市級醫院水平。要制定科學的醫院發展戰略,規劃中長期發展目標,保持區醫院在xx的區域醫療中心地位。
2、增強適應社會主義經濟能力,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一是以改革總攬醫院工作全局。要加大分配制度和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力度,在向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傾斜的同時,研究對醫院管理層考核、激勵的辦法,提高醫院管理層待遇。認真執行下崗、轉崗等“五崗制”,搞活人事用工制度。積極探索醫院保潔等工作實現后勤社會化的可能。二是推行現代醫院營銷策略。對醫院業務組合進行分析,確定今后重點業務發展方向,統籌人、財、物資源促進重點業務科室(項目)發展,進一步滿足xx醫療市場細分的需求。三是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加強科學管理,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以經營為主”的管理模式,繼續做好“創服務品牌”醫院的活動。
3、一手抓廉潔行醫,一手抓醫院發展。堅持并完善藥品、器材采購“陽光工程”,實行院務公開,進一步探索新時期加強監督的新機制、新辦法。與此同時,必須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
篇3
20*年是醫院深化改革的關鍵年,今年來,我們緊緊圍繞醫院年初制定的總體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醫院管理年工作主題,堅持把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放在第一位,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保障醫院可持續發展,全方位提升了醫院的醫療質量。作為分管醫療工作的業務院長,現將半年來所做的工作向仁濟公司領導及院領導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回顧
(一)、落實醫院管理年活動有關工作
醫院管理年活動,本人作為領導小組成員之一,兼醫院管理年辦公室主任,根據***省及***市《醫院管理年活動考核細則的通知》精神,對醫院管理年活動的內容任務進行了分解,制定了本院《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醫院管理年活動工作計劃》及本院《醫院管理年活動考核細則》,其中對質量與安全要求相關質量指標等方面的內容,正在組織實施過程中。
(二)、醫療管理工作
1、不斷完善和落實醫療工作制度
修證完善了我院醫療工作制度已匯編冊,待校對后即可發致本院醫務人員,本制度涵蓋了各項關鍵性醫療制度及常用醫療工作制度、醫療事故、糾紛防范和處理預案、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處理預案以及本院抗感染藥物應用實施細則等。同時,對關鍵性醫療制度強化了環節管理,把每周一次的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統一了全院關鍵性
醫療制度落實過程中八個登記本,規范了記錄的要求,使醫院的各項制度的落實正在向規范化方面進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強化基礎質量管理,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
全面提升全院醫務人員的“三基”水平是強化基礎質量的關鍵之一,今年則重抓了學習,抓學習首先要抓學風,與學習制度的落實,尤其要側重醫務人員實際工作水平的提高與應急能力的綜合素質的提高;第二是抓學習制度的落實,規定每周二為醫院業務學習日;第三是抓學習的內容,包括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操作常規、各規章制度及規范以及專業相關的專業理論及醫學進展;第四是抓學習的方法,包括全院性及科室業務講座、病例討論、遠程教育、外出參加學術活動,選送上級醫院進修及短期培訓,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克服困難,選派了數十名醫務人員去上級醫院進修與短期培訓,針對我院的現狀,尤其側重了高級職稱人員的繼續再教育問題;第五是以考促學,注重考試的實用性,以及考試的深度與廣度。強化“三基三嚴”訓練,對全院45周歲以下在職在編的醫技人員舉行三基考試2次,參考人數達268人,在參考人員中隨機抽考83人再次考試,兩次成績均達良好。
3、抓病歷處方質量的提高。
上半年召開病案管理委員會議3次,就如何提高我院病歷書寫質量進行討論,同時對各科的歸檔病歷、處方質量評審結果進行展評,及時總結梳理,剖析存在問題,及時反饋,要求各科室限期整改,并組織復查整改情況。除了院內每月組織對病歷、處方進行自查外,上半年共抽取315份歸檔病歷在自查的基礎上,送到****人民醫院評審。在共計315份送審病歷中,甲級病歷284份,乙級病歷28份,未定級病歷1份,丙級病歷2份,甲級率達90%。對丙級病歷的個人給予了嚴肅處理:1、待崗兩個月處分;2、扣發人民幣1000元;3、全院通報批評。同時,當事人所在科室扣季度績效考核分5分。對質量差的病歷和處方以《醫療通報》等形式在院內公開曝光,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促進作用。
上半年我們進行了我院處方的重新認定工作,確定了具有處方權的218名醫生,落實了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試行)》,在全院組織醫務人、藥劑人員學了《處方管理辦法》的要求,采取了落實措施,4月1日正式起用新處方。在提高病
歷、處方質量方面還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增加了抽取歸檔病歷的樣本量;②檢查現住院病歷每周一次,所查病區包括所有的現住院病歷;③由往年一查了知到今年文字通報科主任,到目前在檢查的第二天,直接由醫務科在科室晨會上進行通報,對存在的問題形成文字資料,每一位醫生人手一份;④處方質量檢查由往年每季一次改進到每月一次,到目前的每月檢查三次;⑤在要求上一定按規范嚴格執行,不允許檢查人員有老好人思想。強化了檢查過程中的嚴肅性、嚴謹性、規范性,強調了檢查的質量,通過采取以上措施目前盡管我們的病歷處方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總體已有明顯提高。
4、規范管理,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因病施治。
為進一步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觀念,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減輕病員不合理負擔,根據省衛生廳《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糾正不正之風的通知》(*衛辦[2004]**號)和省衛生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控制醫療*機構藥品收入比例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制定了****人民醫院科室藥占比控制指標。今年以抓抗菌藥物使用為突破口,努力降低藥品收入占業務總收入的比例。出臺門診病人處方最高限額,制定了我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目前,我院絕大部分科室已執行抗菌素分級使用原則,目前對少數未執行科室近期已采取相關措施。
5、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醫療安全意識及防范措施。
上半年組織全院人員進一步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業醫師法》、《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增強法制意識和醫療安全意識,加強工作責任心,規范各項診療行為。加強醫療質量督查,每周組織一次醫療安全檢查。召開全院醫生會議5次;組織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考試1次;組織“病歷規范化書寫與醫療事故防范”專題講座1次,進一步提高全體醫護人員對病歷重要性的認識,就如何從法律的角度認識病歷書寫的重要性,如何使病歷書寫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開展討論;邀請*****市衛生
局有關專家分別作“醫療安全與醫療糾紛的防范”、“醫療事故的確認與法律責任”專題講座,布置各科室就如何防范醫療糾紛、事故的發生開展討論,排查引發糾紛、事故的隱患,制訂整改措施,在中層干部會上交流,同時形成書面材料上報;全面加強基礎質量、環節質量、終末質量的管理和控制,加強對高危人群、高危科室、高危時段的安全督查力度,每季度按醫院績效考核要求提供考核數據;組織相關手術科室學習《江蘇省手術分級管理規范》(試行),進一步完善手術審批備案登記制度,并進行了手術審批備案專項檢查。下發衛生部《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并組織學習,從7月1日起對會診進行規范管理;進一步規范各種同意書的書寫,督促臨床衛技人員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從整體上講上半年醫療糾紛發生率較往年有所下降。
6、注重學科建設,增強醫院發展后勁
現代醫學的高速發展,學科專業分工既向精細化深入,也
“醫院業務院長述職報告”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向高度綜合發展,傳統的學科專業不斷分化,融合與重新組合,使醫療單位在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中跨學科、跨部門的技術問題也越來越多加強,因此,加強學科建設是醫院管理的重要課題。今年醫院確定了六個培養發展重點建設學科,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上半年先后兩次召開了重點學科帶頭人專題會議兩次,組織學習《醫院學科建設要求》,各學科制定學科發展規劃,4月份開始按計劃逐步實施,期間,我們先后成立了兒童哮喘診療中心、泌尿疾病診療中心和膽道疾病診療中心。消化內科今年已開展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因設備因素還未正式掛牌,但其基礎工作已在開展,并意向與****聯合組建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通過加強重點學科建設達到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發揮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帶動其他學科發展的作用。
7、制定醫療質量管理方案與考核細則
上半年根據醫療質量管理要求及醫院績效工資考核細則要求,制定《醫療質量控制方案》、《病區醫療質量考核標準》、《門診醫療質量考核標準》、《急診急救質量考核標準》、《藥劑科質量考核標準》、《外科管理工作要點》等。
8、其他工作
①年初***市衛生局2004年年終檢查工作,計劃生育執業資格檢查,愛嬰醫院檢查;②綜合病區開設工作,疼痛門診開設工作;③協助新出臺績效工資發放;④年初兩院合并醫生配備與調整工作;⑤協助全員競聘上崗工作;⑥主持制定EMSS(緊急醫療救援體系)建設方案(待討論實施);⑦業務工作與手術;⑧主持重危病人搶救與突發成批傷員的救治。
(三)、防保工作
1、傳染病管理
會同防保科對全院醫護人員分期分批進行了流腦防治知識培訓和霍亂防治知識培訓以及相關工作的落實。
督查本部和分院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傳染病總登記本和肺結核轉診登記本完善情況。
2、健康教育
在“4.7世界衛生日”、“5.31世界無煙日”、“6.6愛眼日”分別組織醫務人員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教3次,上街、赴義診3次,累計接受義診、健康咨詢560余人次。按創衛要求整理了近幾年健康
教育資料,并對分院集中培訓。
(四)、藥劑管理
1、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樹立良好窗口服務形象,堅持站立收方服務。
2、狠抓藥品質量,堅持藥品質量“三把關”制度,即驗收、領藥、發藥三把關,未發生假劣藥品事件。
3、堅持雙人復核調配制度,上半年未有差錯事故發生。
4、召開全科人員會議,狠剎購銷領域不正之風。嚴禁藥劑人員參與藥品供應商的任何經營活動。門診處方雙人統計裝訂,嚴禁統方。
5、積極籌備市藥監局、市衛生局關于創建星級藥房工作并順利通過了市藥監局的初驗。
6、完成了制劑室的凈化設計、裝修和凈化室的凈化監測及制劑室換證前的前期準備工作。
7、積極配合*****藥品統一招標配送工作,協調處理配送過程中的相關事宜。
(五)、醫保工作
1、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重申了醫保病人的具體要求,抽查了280余份醫保病歷,則重檢查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的情況。
2、針對醫保工作存在的問題,如:用藥檔次高,用藥數量偏大,部分用藥不合理或無指征,出院帶藥超劑量,住院時間較長,用藥無醫囑等問題,分別在中層干部會議及全院醫生會議上進行了傳達,加強了督查的頻率與力度,目前,以上現象已得到有效控制,1-7月份醫保費用已全部結算。
二、存在問題與改進措施
由于本人既是一個領導又是一個醫生,因此常常難以正確擺正管理與業務和關系,在某種程度上由于手術等因素影響管理工作,又由于我院以往在管理上嚴重缺乏一整套的管理方案與制度及考核細則。今年上半年看書動筆制定軟件資料較多,因此在某些問題的落實上還沒有完全到位,也由于歷史的原因在過去的管理上“欠債”較多,面對一大堆
問題,有時難免有畏難情緒,工作的力度還不夠大,今后要注意改進以下方面的工作:
篇4
一、今年以來工作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廣大衛生工作者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科教和中醫工作重點任務目標,尤其是農村衛生人員培訓、中醫藥特色優勢培育發揮等工作重點,結合本地實際,不斷提高中醫服務功能,不懈提升基層衛生人員素質,各項工作按時序進度開展順利。
1、實施技人員專項培訓和重點學科人才培養建設。
一是各縣(市、區)按計劃落實了全科醫師、社區護士、社區公衛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報名任務,相關培訓工作按計劃實施。二是組織全市69名住院醫師參加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統考,同時組織16所市、縣人民醫院、中醫院申報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三是按照省統一要求,市一院對省重點人才博士年度培養計劃落實情況進行追蹤督查;市、縣衛生主管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加強了全市衛生科教人才工程重點學科、重點人才建設培養合同項目的計劃實施。四是組織“GSS系統治療垂直不穩定型骨盆骨折”等10個項目申報省廳新技術引進獎,上報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系統市級管理平臺”等6個項目參加省廳重大科研課題招標,市一院“根治性膀胱切除及‘T’型原位回腸新膀胱術”等兩個項目申報省科技進步獎,市直單位30個項目申報了市科技進步獎。近期對申報的78項市級新技術引進獎項目和148項市級科研課題立項項目進行了評審。
2、開展鄉村醫生中專學歷補償教育等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工作。
今年以來,在崗鄉村醫生中專學歷補償教育列為省委省政府民生、衛生的重點工作內容。年初省廳電視電話會議上,廳長親自到會部署這項工作;接著省廳、衛校也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培訓,我市根據省廳統一要求,月日至日組織學員報名、月日前完成資格審查和報名工作、月日發放入學考試準考證、月日進行全省統一入學考試,月旬至月組織了補注冊及補報名,月日又進行了全省補入學考試;月旬進行了學員注冊工作;月、、日根據省統一步驟,分三批組織了教學點管理人員培訓,落實中專學歷補償教育學員注冊及教學點設置工作;經市縣兩級統籌安排,完成教材分發、教學服務器安裝調試等工作。全市10693名鄉村醫生中,有7407名鄉村醫生參加了全省統考、7308通過入學考試、6045人注冊入學;全市設立了148個教學點、分204個班開展補償教育活動,學員將集中在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教學點、通過“在崗鄉村醫生中專學歷補償教育”視頻教育系統開展為期三年的教學工作。
3、認真組織中醫建設規劃項目實施推進工作。
一是堅持項目帶動,認真實施“十一五”建設規劃項目。市中醫院門急診綜合樓、縣中醫院病房樓及市中醫院門急診綜合樓等基建規劃項目進展順利。目前縣中醫院10800平方米病房樓及射陽縣中醫院2600平方米病房附屬樓項目均已完成,近期內已投入使用;市中醫院、市中醫院的門急診綜合樓也已列入地方政府社會事業發展規劃,正積極籌措實施各項準備工作。二是認真實施市中醫院腫瘤科的國家“十一五”中醫重點專科建設任務,以及骨傷科的省中醫重點專科建設要求;加強了對市中醫院創建國家地市級重點中醫院計劃以及市中醫院眼科和射陽縣中醫院骨傷科建設國家級農村中醫藥特色專科計劃項目的指導推進。三是嚴格按照全省第三輪薄弱中醫院幫扶建設方案要求,推進薄弱中醫院建設工作,落實了幫扶縣中醫院、縣中醫院、市中醫院建設專項資金;近期加強薄弱中醫院的專科扶強建設的檢查力度,進行了中醫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跟蹤問效調研,促使薄弱中醫院重點落實中醫科室建設、專科專病培育和中醫人才培養等建設任務,提高中醫院診療硬件條件、服務能力和技術服務水平。
4、努力促進中醫藥診療特色的保持發揮工作。
年初,我局組織專家檢查了年度二級中醫院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工作情況,專門印發了通報,對二級中醫院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的年度考評積分情況進行了公布,同時對中醫重點學科、專科和特色專病專科工作情況進行了檢查;組織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加強綜合(專科)醫院中醫藥工作的指導意見進行討論,研究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的措施,明確按“綜合(專科)醫院中醫臨床科室基本標準”和“綜合(專科)醫院中藥房基本標準”、加大對中醫藥科室和中藥房建設的工作要求;近期,又組織專家對市中醫院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工作進行了年中督查,針對目前中醫藥特色醫療指標完成不夠理想的情況,進一步嚴格中醫藥服務特色評價考核,加強中醫臨床專病專科培育項目,規范執行中醫藥特色診療基礎管理。
5、扎實推進農村基層和城鄉社區中醫工作創建。
一是積極組織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各地將建設國家、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市)作為農村中醫工作抓手。已建成國家、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的射陽縣、市、市,保持一貫的工作力度,農村中醫工作穩定在較好的水平;市啟動了創建國家級、縣啟動了創建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市)工作,市創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工作已進入總結評審階段,年底前將接受國家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評審。縣經過認真準備,也向市局打了申報創建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的報告,我局組織市級專家調研指導以后,認為初步符合條件,近期將向省中醫藥局申報。二是認真開展省市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單位中心建設。下發了“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評估標準”,對近兩年已轉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檢查指導,強化了社區衛生服務中醫藥功能建設。在市、市等開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特色創建工作的同時,組織了全市36個單位按照中醫藥特色建設標準開展了創建工作。繼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列為“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單位”之后,又申報了區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省級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
現在距年底也就個月多一點的時間,今天組織召開這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緊扣年初工作目標,強化農村衛生人員培訓組織管理,推進衛生科教人才工程項目實施,穩步實施“培養名醫、創建名科、建設名院”和中醫藥服務“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的“三名三進”工程,進一步加強城鄉衛生院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推進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和中醫藥保健預防服務體系建設。具體要落實一項農衛人員培訓任務、三項科教管理、四項中醫基礎工作。
1、一項任務,即加強農村衛生人員培訓的實施管理。
這包括鄉鎮社區醫護人員的全科醫師、社區護士培訓工作,村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全科醫學知識崗位培訓,和今年新開展的鄉村醫生中專學歷補償教育工作。一是根據年社區衛技人員培訓工作計劃進度,全面落實800名全科醫師、社區護士培訓、1280名鄉村醫生全科崗位知識培訓任務;目前各縣(市、區)根據鹽衛科教[]7號通知要求組織了培訓報名,有的縣已按計劃完成了鄉村醫生全科崗位培訓;但涉及全科醫師、社區護士的第二批培訓班,各地要按照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要求統一安排,督促相關學員及時入學,幫助解決學員的工學矛盾,確保月日前全面完成培訓任務。在月底的全省統考中取得好成績。各地還要高度關注60名社區公衛人員培訓和20名全科骨干培訓任務的落實,及早籌備落實社區公衛人員在社區實踐培訓基地的社區實踐和全科骨干在在二級甲等以上綜合醫院即全科臨床培訓基地為期8個月的臨床科室輪轉培訓。二是認真啟動開展歷時三年的鄉村醫生的中專學歷教育。首先要嚴格按照教學標準和管理要求,確定教學場所、提供教學必須的電視機及通訊線路,確保落實視頻教育系統遠程教育的基礎條件。20人以上的教學點均要添置大屏幕的背投電視或投影儀,教學點人數較多,不能保證視頻教學效果的要及時分班。各縣(市、區)衛生局要加強統籌指導,讓鄉鎮衛生機構切實承擔起這項工作,加強對集中教學點、指定負責人和管理員的組織管理,保證學員考勤、學習活動告知秩序,嚴格學習場地、設施的維護等工作,確保每一教學點均做好開學授課和日常教學工作的組織、管理。其次,嚴格按照教學步驟,落實教學管理和教學實施任務。因為學員主要集中于所在鄉鎮教學點開展課程教學,因此教學點要按照教學計劃安排學習進度,課時安排的形式要以縣(市、區)相對統一,不得隨機變動。管理人員要用管理員卡刷卡開機,學員刷學員卡開始學習;管理人員定期將學員的學習進展、單元測驗成績和考勤情況上傳到教學管理網站;每個教學點都要按照計劃組織學員落實每項授課教學任務,三年要完成的教學課程有必修24門、選修1門,其中考試課程16門、考查課程9門。目前一些縣區、鄉鎮的學員卡和分班學習情況存有錯漏,各地要進行一次全面督查,總結整理本地各類缺卡、漏卡、補報的情況,切實保證教學點常態運轉,提高教學效果。
2、三項科教管理工作,即繼續教育、科技進步和衛生科教人才工程管理工作。
第一,加強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組織管理。
繼續嚴格實行衛技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制度,規范衛技人員的繼續醫學教育“登記卡”和“證書”使用;按要求進行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年度驗鑒證,通過學分審驗考核的方式推進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實現經常化、規范化。繼續利用現代網絡手段開展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習,做好衛生部“好醫生”網站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報名學習工作,設置學習、考試網點的單位射陽、、、鹽都、響水等縣(市、區)衛生局更要過細工作、規范管理,杜絕代考現象,優化、簡化程序,融合管理與服務職能,使所有衛技人員都能夠比較方便地參加繼續醫學教育。今年,全市明確了186項市級和經省認定的9項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已完成了3項省級、86項市級項目,各地各單位要按照公布認可的省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計劃,做好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活動的組織和管理;特別是市一院、市三院和市、射陽縣要精心籌辦好已獲省廳許可公布的省級繼續教育項目,按照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審批內容、時間步驟和資質要求組織項目活動,嚴格按照學習計劃開展活動。
第二,加強新術引進創新的應用研究等技術進步工作
。各單位要圍繞“增進兩個效益”目標,立足年度考核任務目標,依托重點學科、重點人才等系列工程開展填補省市空白的新技術、新項目的引進應用,在臨床和預防一線廣泛開展技術創新。各級醫療衛生單位根據自身實際開展實用型臨床醫學科研課題立項和成果報獎工作,廣泛開展技術創新、科學研究,提高我市衛生科技開發研究水平。今年的省市科技進步獎、新技術引進獎及科研立項課題已申報評審,相關結果我們將及時予以公布,同時,各地各單位也要相關技術專業分工協作,籌劃今后的技術發展和科研進步的計劃措施,要根據各自工作目標規劃,組織科研課題立項,著力提高課題設計水平,認真組織科研獎項申報,爭取更多的科研成果獲獎。通過技術進步來推進業務發展,真正提高衛生服務科技含量和服務水平,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的兩個效益。
第三,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新一輪衛生科教人才工程確定了全市衛生科教人才工程的24個醫學重點學科、28位衛生科教領軍型人才、72名醫學重點人才。從年起,對省級重點人才,按每年5—10萬元的標準進行資助;對入選“市衛生科教人才工程”的重點學科、按每科每年4萬元、每人每年0.5萬元的標準進行資助。各地各單位重點做好市縣“衛生科教人才工程”專項資金的籌集,年統籌經費未交納的必須于8月底落實。加強省市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人才培養工程的合同管理和項目管理力度,重點對入選重點人才、重點學科合同的執行情況和合同內技術科研、培訓進修等細節落實工作進行追蹤,進行目標管理,對高層次人才進行臨床科研、引進新技術、開展新項目、參加學術活動,在創造工作環境、專項經費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各地各單位要積極宣傳、鼓勵、推廣對醫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的各種獎勵、激勵舉措,努力營造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的良好氛圍。今年,市衛生局將繼續按照《醫學科技人才工程獎勵基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對成績優秀的學科和重點人才進行獎勵。
3、四項中醫基礎性工作,即中醫院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農村中醫、綜合醫院中醫及中醫規劃建設項目工作。
第一,努力推進中醫院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工作。
一是經省局統一部署,第一周期評審已取得“二甲”中醫院的中醫醫療機構月旬將進行市級復評,復評主要以省中醫藥局年下發的“省二級中醫院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考評細則(試行)”為依據,達900分或以上為復評通過;達不到900分,則黃牌警告,限期整改。第一周期未參加分等標準評審的中醫醫療機構須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的第一周期“二級中醫醫院評審細則”及年下發的“省二級中醫院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考評細則(試行)”為依據,進行自評,自評達900分以上,再申請進行市級初評。各地要按照中醫院等級評審(復審)標準,認真搞好技術、服務項目等中醫特色建設的同時,要不斷強化醫院的管理。、月份是醫療事故糾份高發的季節,今年、月份又是奧運會、殘奧會召開之際,8所中醫院更要將醫療安全防范落到實處。要進一步加強關鍵科室、關鍵崗位的制度建設、明確責任、強化督察,確保三季度醫院的安全運行。
二是積極實施中醫藥“名院、名科、名醫”的“三名”戰略。市中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按照國家級重點專科創建計劃,開展項目周期建設;市中醫院骨傷科以及市中醫院中醫眼科、射陽縣中醫院骨傷科落實省級中醫重點專科標準的人才、技術建設任務;進一步加強名中醫的培養力度,命名表彰一批“名中醫”,發揮名醫的品牌效應。三是加強青年中醫藥人員的中醫“三基”訓練。各市、縣中醫院要按省局“青苗工程”要求,規范開展中醫類別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加強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師承帶徒教育的組織管理,篩選新參加中醫臨床工作的青年醫師,開展以院內跟師學習為主的臨床師承教育;按照省局優秀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的研修計劃,加強優秀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培養,加快中醫技術骨干隊伍建設;以省局印發“《中醫臨床“三基”訓練考核大綱》和《中醫臨床“三基”訓練習題集》為依據,開展中醫藥人員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三基”訓練教育,各單位要認真組織中醫醫務人員學習,組織安排每年不少于2次的考試考核,市局將進行不定期年度抽考,以切實提高中醫藥人員的基本業務素質。今年的抽考初定于月中旬。四是開展中醫“治未病”工作,構建以‘治未病’為核心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務體系。各市縣中醫院要根據國家局和省局要求采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多方參予”的運用機制,以主要應用中醫理論和技術為手段,構建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于一體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模式),探索建立中醫保健預防服務體系。“KY3H‘治未病’中心”由-公司與國內知名中醫院等醫療服務機構合作建立。目前,-公司已經與曙光醫院、浙江省中醫院、省中醫院、 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立了“KY3H‘治未病’中心”,我市各中醫院都要積極追蹤、研究、積極探索中醫“治未病”的服務模式、服務范圍和服務方法,培養具有養生保健康復基本知識、掌握中醫特色技術方法的中醫“治未病”職業技能實用型人才,開展“治未病”試點工作。請市中醫院、市、射陽縣中醫院先行在月底前擬定“中醫”“治未病”工作方案,我們將適時組織此項工作的專項交流考察。
第二,加強農村基層社區中醫工作。
一是深入開展農村中醫先進縣市創建。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轉型建設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的過程中,根據國家中醫藥局頒發的全國農村中醫先進縣建設標準,抓好中醫科、中藥房基本條件達標建設。市要不斷增強縣、鄉、村醫療網的中醫服務能力,提高農村中醫工作水平,做好評審前各項準備,確保創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市)通過省級和國家級評審,縣完成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創建年度工作任務,市、縣爭取列入國家級、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建設單位。二是繼續按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的規范建設,區和市要進一步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省級達標建設。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努力爭取今年申報省級創建單位的評審驗收。三是扎實推進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的“三進”工程。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和中醫藥宣傳工作。醫院不光要從建筑設計、標牌標志、櫥窗宣傳等多方面注重反映中醫藥文化的特色,更要將中醫藥文化的精髓灌輸給全體職工,使中醫藥醫務人員體現出在中醫藥文化熏陶下的高尚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各地要精心組織“中醫中藥中國行——站”大型科普宣傳活動。活動的具體時間初定于月份,活動具體安排,我們將根據省中醫藥局的具體部署,再召開專題會議予以落實。目前射陽縣和市已篩選組織一些中醫藥適宜技術對鎮鄉兩級衛技人員進行了培訓推廣;各地都要進一步擴大中醫藥適宜技術基層運用的范圍和效果,使一批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適用農村的中醫藥適宜技術在基層廣泛運用,真正促進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市局近期將編印中草藥自種自采指導手冊,鼓勵鄉村醫生邁出第一步,開展自種、自采、自用中草藥試點;月份計劃在射陽召開一次全市中醫藥“三進”現場推進會,請射陽縣衛生局及早進行有關工作的準備。
第三,強化綜合醫院中醫工作。
各地要按照國家、省下達的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中藥房建設標準,完善綜合性醫院中醫科、中藥房等中醫藥服務功能,明確綜合醫院中醫藥業務重點發展方向,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加大對中醫藥科室的診療設施設備、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經費投入,保證中醫藥科室與其它臨床科室同步發展;要探索建立中醫臨床科室與醫院其他臨床科室密切配合的協作機制,通過定期會診、轉診和到病區開展中醫特色服務等方式,把中醫藥服務拓展到醫院相關臨床科室;月旬,市局將組織對各綜合醫院的相關工作情況進行考評,重點對綜合醫院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全院執業醫師比例達3%、中醫臨床科室門診診室數、中藥飲片品種數、中醫專業門診和煎藥室的設置、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調劑室面積、中醫病床占醫院總床數3%等硬指標進行檢查,相關結果列入年度衛生工作主要任務目標考核積分。各地各單位要圍繞建設標準,進一步規范強化綜合醫院中醫科室、中藥房的建設工作,促進綜合(專科)醫院中醫服務能力建設。
第四,大力實施中醫院基礎建設項目。
篇5
1體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1.1各項改革有序推進
1.1.1切實加強了領導,為醫改有序推進提供組織保障2009年5月,我省成立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并于同年11月明確了發改委、財政廳、衛生廳等16個成員單位職責,省政府加強了對醫改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市、州、縣、市、區也相繼成立了醫改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形成了上下聯動、部門協調配合的醫改工作新格局。根據中央精神,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先后制定出臺了醫改實施方案、醫改重點工作安排以及18個配套文件,大部分市、州出臺了醫改實施方案,有力地推進了醫改工作。
1.1.2加大了醫改投入,為醫改有序推進提供財力支持2009年撥付醫改五項重點資金144.1億元(含基數和新增數,下同),2010年撥付165.6億元,2011年1至4月省級財政已撥付69.6億元。按中央和地方已明確的投入政策和預算安排看,年底肯定將超額完成三年新增425億元的投入任務。落實公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發展經費、人員經費、運行經費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經費,創新經常性收支和建設發展支出管理方式,進一步規范了補助方式和補助標準,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推進村衛生室建設,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保障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運行經費。
1.1.3堅持試點先行,為醫改有序推進提供制度基礎重點抓了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聯系試點城市株洲市的改革試點工作。株洲市推行資產重組、整體轉制、公私混合經營、功能轉換、聯合體、托管與合作、成立醫院集團等多種改革模式;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實行領導年薪制、全員聘用合同制、職稱評聘分離制、會計委派制、后勤服務社會化等改革舉措;初步建立董事會和院務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為自主經營和科學決策奠定了較好的制度基礎和運行環境。在全省公立醫療機構逐步開展了網上掛號、預約診療、“一卡通”、無假日彈性工作制等服務,積極推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推廣臨床路徑管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電子病歷等多項試點。1.2四大體系基本建成
1.2.1全民醫保的目標基本實現據統計,2010年全省新農合平均參合率達95.37%,與2005年相比較參合人口增長8.25倍;共籌集資金172.70億元,累計補助7168.06萬人次,補助支出162.11億元;次均住院補助由2006年的685.25元增加到2010年的1294.48元,實際住院費用補償率也由29.16%提升到了49.81%。同時,2010年湖南農村五保對象在縣、鄉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基本醫療費用全額減免。2011年我省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到1822萬人,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0%以上,基本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參保問題。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80%的統籌地區實現醫療費用即時結算(結報),新農合在100%的統籌地區、80%的省、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實現醫療費用即時結算(結報)。并且做好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保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工作,推行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的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在補助城鄉所有低保對象、五保戶參保的基礎上,對其經醫保報銷后仍難以負擔的醫療費用給予補助。對農村五保戶在縣、鄉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基本醫療費用全免政策。另外,開展了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重大疾病醫療保障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1.2.2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進一步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使老百姓就醫看病更為方便。2009年總投資22.76億元,在實施1195個基層醫療衛生項目建設的基礎上,2010年啟動1100個建設項目,其中縣級人民醫院4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4個、鄉鎮中心衛生院65所、村衛生室920所、精神衛生服務機構8所,極大地改善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硬件條件。在加大硬件建設的同時,積極加強軟件建設,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重點為鄉鎮衛生院招收400名定向免費醫學生、招聘70名執業醫師、安排870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進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鞏固完善40個三級醫院與120個縣級醫院對口協作關系,安排264名縣級醫院骨干人員到三級醫院進修學習,在崗培訓鄉鎮衛生人員9276人次,村衛生室衛生人員4.439萬人次、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3892人次。全省2010年為鄉鎮衛生院人員培訓3.14萬人次,村衛生室衛生培訓5.25萬人次,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培訓5545人次。同時,為提高基層衛生人才的待遇,省里投資3000萬元在150所鄉鎮衛生院建設公轉房1500套。通過強化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進一步明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和服務模式,全面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逐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群眾就醫的首選之處。
1.2.3基本公共衛生體系趨于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朝著均等化的目標邁進在2009年人均15元的基礎上,2010年按人均17.5元的標準安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2011年的標準進一步提高到24.5元;在城鄉組織實施了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6個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并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惠及上千萬居民。全省兒童一類疫苗免費接種由6種擴大到14種,完成了1056萬個兒童的麻疹強化免疫和300萬個15歲以下補種人群的首針接種。在76個農村縣市區開展了常見婦科疾病免費檢查,啟動了國家下達的20個縣區宮頸癌、乳腺癌檢查項目和123個縣區農村育齡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費補服葉酸項目。從2009年4月1日開始,全省農村婦女在縣鄉醫療機構平產分娩實行免費。為1.1萬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開展了復明手術,完成2.2萬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以及13萬戶地氟病區改灶,并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新農合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救助試點。開展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工作,實行健康檔案信息化管理。截至2010年11月底,全省城鎮居民健康檔案平均建檔率達到44%,農村居民平均建檔率達到21%,超額完成了國家規定的目標任務。
1.2.4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基本藥物體系全面實行建立了基本藥物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優先配備、合理使用制度。成立了藥品采購交易中心,建成了全省統一的藥品采購網絡交易平臺,實行網上采購交易。除國家確定的307種基本藥物外,還將省內增補的198種非基本藥物經專家遴選后也納入集中采購程序。組建編制為30人的省藥品集中采購服務中心,明確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負責全省基本藥物的集中采購和配送工作。1.3衛生服務公平性基本實現從衛生資源配置的角度,實現了村村有衛生室,鄉鎮有衛生院,社區有衛生服務站,各地、州、市城鄉居民每千人口醫生數、每千人口病床數等指標的區域差別不斷縮小。從衛生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改變了應就診未就診率、應住院未住院率較高的狀況,基本實現城鄉居民“病有所醫”。據統計,2005年年末,長沙、衡陽、懷化三市每千人擁有醫生數分別為2.11、1.38、1.22;而截止2010年年末分別為2.8、1.31、1.34;2005年年末每千人口病床數分別為4.41、1.93、2.31,2010年年末分別為6.53、2.77、3.47。除長沙市外,其他地市的資源配置水平差異明顯縮小,其中,2010年末的每千人口醫生數接近全省平均值1.56,每千人口病床數接近全省平均值3.29。1.4居民醫療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居民醫療費用負擔明顯減輕,這得益于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基本藥物實行以省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其價格比省基層醫療機構原零售價平均下降了47.12%,比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平均下降了53.21%。據統計,2010年上半年,36個試點縣(市、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次均門診費用為50.33元,同比下降39.42%,次均住院費用為780.92元,同比下降16.9%。各級政府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從2009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0年人均120元,2011年已提高到人均200元。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統籌區域內門診統籌率達到100%;2010年全省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2.8%、60%、65.1%,2011年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將不低于70%。所有統籌地區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的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新農合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6倍以上。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基本醫療保障運行效率有待提高
2.1.1“四分問題”導致醫保運行成本過高“四分”指制度分設、城鄉分割、管理分離、資源分散。全省城鎮職工及居民醫保系統歸屬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新農合系統歸屬于衛生廳,各自擁有一套獨立的管理和經辦服務機構。據統計,全省城鎮職工醫保系統共有在崗職工3502人,新農合系統在崗職工2800余人(2009年數據),按人均5萬元/年的標準計算人頭經費和辦公經費,每年分別需要1.5億元左右。在調研過程中,兩個系統均表示編制不足,經費緊張;各自需要一套費用不菲的信息系統,尤其是新農合急需投巨資建設自己的信息系統,如此高昂的管理和建設、運行成本,極大地影響了基金運行效率。此外現有城鎮與農村兩個醫保體系,政策差異較大,信息平臺不同,不僅造成病人之間的誤會和不平衡,而且大大增加了醫院與醫師的工作量,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苦不堪言!隨著參保人數增多,基金規模擴大,人口流動速度快,加上新醫改提出了醫保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之間有效銜接、異地就醫及時結算、統籌層次提高等一系列新問題,建立城鄉統籌、平臺統一、一體化管理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勢在必行。
2.1.2醫保支付范圍及方式單一、結算明顯滯后、引發連鎖反應(1)醫保支付重住院輕門診,造成“住院難”。現行醫保制度在統籌資金極其有限的情況下,一方面醫保支付范圍太寬,只有住院基本上可以報銷;另一方面門診控制太嚴,除特殊病種之外,門診費用不能報銷,使得參保病人舍門診擠住院的現象十分嚴重,縣以上醫院人滿為患,病床使用率多數超過100%;(2)醫保支付按項目不按病情,誘導“過度醫療”。現行的按項目付費方式易誘導過度服務及“過度醫療”,造成醫療總費用的不斷上升,成為“看病貴”的原因之一;(3)醫保結算明顯滯后,引發“三角債”。醫保管理機構與醫保定點醫院就經費結算事宜本有協議約束,實際操作中由于費用審查費時、經辦人員不足、服務意識不強等多方面原因,一般要3個月才能結算,有的還更長。由于結算周期長,支付不及時,造成醫院資金周轉困難,影響醫院正常運轉,醫院只好延后支付藥品及材料、設備供應商的資金,一般延后半年以上,造成企業資金運轉困難,引發新的“三角債”。
2.1.3醫保基金籌措困難,個人帳戶沉淀積壓一是醫保基金征繳沒有建立合理的動態機制,基金征繳不能足額到位,影響了醫保的支付能力。醫保基金支付的原則是“以收定支,收支結余,略有盈余”。據了解,我省醫保基金繳付比例是1998年確定的,至今已十多年,這期間物價指數、城鎮居民收入也上漲,由于醫保基金來源不足、籌措困難,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卻越來越廣、支付標準越來越高,造成醫保基金明顯不足,長此以往將難以為繼!據統計,2010年全省醫保基金年收入增長21.2%,年支付卻增長31.8%,收支相抵,虧損8個億。二是職工個人帳戶資金沉淀,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據統計,目前全省醫保基金規模為133億,其中個人賬戶上的資金就有70多億,占52.6%,所以實際醫保基金可用資金是嚴重不足的。由于對醫保個人資金缺乏有效的使用、監督措施,有的被用于在零售藥店購買生活用品,不能發揮其醫療保障的功能。
2.2基本藥物難以滿足用藥需求
2.2.1基本藥物品種不足在我省已確定的505個藥物品種中,約有30%的品種由于毒副作用較大或耐藥性等原因在大醫院已基本淘汰。抗生素類藥品由于長期以來濫用普遍,相當部分病人對目錄中的主要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在農村,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已經成為影響農民健康的重大威脅,屬于慢性病防治的重點病種,緩釋劑需求量大且療效持續穩定,但目錄內該類藥品很少。
2.2.2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形成“鄉鎮孤島”目前,基本藥物制度僅在鄉鎮衛生院一級實行,上至縣及縣以上醫院,下至村衛生室都沒有實施,對于轉診病人形成明顯的用藥差別。鄉鎮衛生院難以執行上級醫院回轉病人的醫囑,不能滿足轉出機構的處方要求,或者不能保證病人治療的連續性,或者因為病人自購藥物帶來嚴重的醫療安全隱患。
2.2.3基本藥物制度受到了社會藥店的沖擊社會藥店普遍采用價格競爭的辦法來爭奪藥品市場,以低于鄉鎮衛生院招標采購價向農民出售基本藥物,給鄉鎮衛生院帶來了一定的沖擊。
2.3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運行機制不健全
2.3.1村衛生室條件差,功能不健全所調查鄉鎮的村衛生室從業人員素質差,60%以上沒有經過系統培訓;衛生人員服務過程中存在嚴重陋習,特別是無菌觀念差,醫用材料、藥品、醫用廢棄物等隨意堆放,甚至有一次性注射器重復使用的現象;實行鄉村一體化后,村衛生室沒有編制,衛生人員沒有“五險一金”,鄉鎮衛生醫療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措施。
2.3.2鄉鎮衛生院補償機制不健全我省各地財政狀況差別很大,對鄉鎮衛生院的縣財政補償受到當地財政狀況的制約,在補償標準、補償資金到位的及時性等方面差異明顯。
2.3.3鄉鎮衛生院用人制度不完善,激勵機制不健全(1)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標準滯后,影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開展和相關醫改任務的落實。目前我省鄉鎮衛生院的編制仍沿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編制標準,但目前鄉鎮衛生院承擔的任務與當時有較大區別,現在的鄉鎮衛生院除承擔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外,還提供了大量的公共衛生服務、衛生監督、對村衛生室的管理和業務指導等工作,其編制標準應適時調整。2009年省編委出臺文件規定: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按每1000人服務人口配備0.8~1.2人的標準核定,但如何根據各地實際,將鄉鎮衛生院的編制落實到位、落實到人則還有很多工作要做;(2)專業衛生技術人員聘用制度不完善。在許多鄉鎮衛生院的在崗人員中,自籌經費的聘用制人員占較大比重。這些自籌經費的聘用制人員,都是近年來新招的工作人員,往往呈現學歷較高、技術能力較強等特點,是目前各個鄉鎮衛生院開展業務工作的生力軍。但由于政策限制,難以入編,影響了這部分人的積極性。此外如果只對在編人員實施績效工資,將會引起新的矛盾,一方面導致非在編人員工資無法解決,另一方面導致那些停薪留職人員重新回鄉鎮衛生院領取績效工資,從而造成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的不穩定;(3)醫改后,一方面由于藥品提成等隱形收入受到了約束,較之沒有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績效工資制度的其他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待遇下降明顯。
2.4公立醫院改革進展緩慢
2.4.1公立醫院“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然突出樣本醫院調查顯示,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門診“三長”(掛號候診時間長、檢查排隊時間長、劃價取藥時間長)現象依然嚴重,病人住院等候時間長,醫療費用水平并無明顯下降。
2.4.2公立醫院體制機制改革無突破從試點的情況來看,目前改革大多圍繞較易推動的項目來進行,如住院醫師培訓、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醫療服務信息化、集團化等,對深層次的關鍵問題,如管辦分離、法人治理結構和人事制度改革等卻并未從根本上予以觸及,以藥養醫的模式沒有打破。
2.4.3公立醫院規模擴張迅速,債務負擔沉重且繼續增加2008~2010年,我省累計批準醫院基建項目24505個,實際完成投資額2181838萬元。3年內累計房屋竣工面積1197818平方米,新增固定資產606722萬元,因新擴建增加床位13169張。公立醫院規模擴張反映出政府和醫院的投資需求膨脹,也反映出區域衛生規劃對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缺乏應有的指導作用和約束力,同時醫院的規模擴張帶來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2.4.4公立醫院管理惰性嚴重,改革動力不足在現行的體系中,由于缺乏有效激勵,再加上供給誘導需求所帶來的持續回報,使醫院產生了管理惰性,突出表現在對成本控制的不力和對知識資源的開發不夠。由于藥品和物化技術手段給醫院帶來了豐厚的盈余,使醫院獲得了“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經驗,從而產生了對藥品和物化技術手段的依賴與迷信。所以,盡管醫療機構與醫務人員作為遭受公眾輿論批評最為強烈的一個利益集團,他們缺少改革動力,另外,在醫改過程中,醫院和醫務人員被作為改革對象而使其對醫改缺乏熱情,表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狀態。
2.5醫藥定價機制急需改革
目前我國的藥品價格采取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市場調節價三種管理形式,分別占已上市藥品數量的0.8%、22%、77%。現有醫藥定價機制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2.5.1藥品價格管理政府不占主導地位70%的藥品品種由企業自行定價,不在政府價格管理部門管控范圍,為藥價“虛高”開了方便之門。醫院用量極大的醫用材料及耗材也由企業定價,為商業賄賂及回扣留下較大空間。
2.5.2管控品種價格審定缺少客觀依據我國目前實行分級管理,國家及省價格主管部門任務重,人手嚴重不足,同時,缺乏醫療服務和藥品生產流通的成本信息,因而也難以制訂出科學合理的醫藥價格,基本上以企業報價為基礎,或以此備案。此外還允許處方藥品在進價基礎上收取差價,導致多開藥、開貴藥很自然就成了醫院的“常規行為”。
2.5.3醫療服務價格不符合市場規律(1)最基本的常規服務項目收不抵支。改革開放以來,醫療服務收費價格指數變化不大,大約只是消費價格指數變化的1/4,湖南省醫療服務價格自2002年制定后,一直未調整。導致最基本的常規服務項目收不抵支,如診查費、護理費、注射費、針灸推拿費、手術費等;(2)定主項目不定細目引發分解收費。尤其是一些新項目,初期物價部門提供的收費標準缺乏明確的界線,僅規定了主項目,但沒有對服務項目包括的醫療用品和輔助服務作出明確規定,而醫院的反應是分解收費,將更大的注意力和熱情轉向藥品和能夠增收的項目等;(3)高新服務項目收費收大于支。物價部門容許“新設項目新定價”,這些項目所定的價格基本上收大于支,如早期CT、MRI等的過高收費,后期則起到了鼓勵醫院想方設法增加新的服務項目的作用,即使是過去的一些常規項目也以更新的儀器設備重新定價。所以,我國CT、MRI等高新尖設備按人口配置密度,不亞于西方發達國家。
2.5.4缺乏合理的價格浮動機制藥品價格只降不升,而且一降再降,有的已接近或低于成本,其結果是降一次價格,死一批藥品,老百姓很難享受到藥品降價帶來的實惠。藥品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原材料是受市場價格波動而變化的,尤其是中成藥,原材料屬農產品,價格波動非常大,以常用的幾種中藥材為例,2011年與去年同期比較:太子參漲價600%,黨
參漲價400%,漲幅之大出人意料!如果不管原材料價格,一味強調降價或采用行政干預不準漲價,其結果是藥廠停止生產,市場無藥可賣,最終受影響的還是消費者和患者。2.6中醫藥在醫改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2.6.1中醫藥在醫改中具有明顯優勢,但遇到了發展難題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在降低群眾疾病的經濟負擔、促使健康觀念的轉變,在治療、調理慢性病,健康飲食,營養搭配等預防保健領域有著不容置疑的優勢和前景。中醫藥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方面應當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對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滌教授一周(2011.8.7~2011.8.14)的全部門診病歷計1078例小兒常見病例的分析,結果顯示,次均費用95.98元,其中掛號費50元,中草藥費43.26元,西藥費0.29元,中成藥費0.04元,檢查費1.84元,治療費0.50元,去掉掛號費,實際次均費用僅45.98元。可見,發展中醫藥有利于節約降低醫療費用,有利于醫療收費價格的合理化,也必將有利于節約醫療保險基金的支付水平。但是,中醫發展面臨巨大困難,過去中醫藥在基層,尤其在農村廣受歡迎,現在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以寧鄉某衛生院為例,年藥品銷售收入600多萬元,其中飲片收入僅10萬元,而且全靠一個兼通中西醫的老醫生在門診使用。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中醫藥診療服務收費標準低,補償機制不健全;二是中醫特色發揮不夠,“簡、便、驗、廉”的實用技術和方藥推廣不力;三是中藥材大幅度漲價所帶來的中藥生產成本提高,使中藥企業的生產面臨諸多難題。
2.6.2缺乏過硬的、實質性的扶持政策對于中醫如何在醫改中發揮積極作用,如何制定既能鼓勵醫療機構提供,又能引導患者選擇中醫藥服務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如何完善鄉村、社區中醫藥服務網絡,探索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的途徑和方法等方面,并沒有明確的意見和具體的措施。
3對策與建議
3.1加強領導、堅定信心、當好保障者
3.1.1增強全局意識善于從全局的高度,宏觀的角度,準確地分析當前衛生事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善于捕捉各種有利于醫改發展的良機,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統籌謀劃整體工作。各級領導干部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理論素養。勤于實踐,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3.1.2增強責任意識,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醫改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各級政府要強化對深化醫改的組織領導,細化分解工作指標,層層落實責任。完善組織領導體系,構建分工明確、上下暢通、運轉高效、執行有力的工作機制,使各項醫改任務和政策措施能夠及時有效地落實到基層。充分調動每一位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做到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殫精竭慮、真抓實干求實效。
3.1.3增強效率意識要統籌兼顧,注重效率,突出重點,狠抓不放。高度重視抓好落實,落實重于一切。堅持把督查考核作為推動醫改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逐級督查、定期督查、隨機抽查等制度,加強對改革進展和效果的考核評價,對各項任務進行動態監督管理,及時查找不足,落實整改措施。結合醫改目標任務的落實,查找并解決管理不嚴、執行不力、效率不高等問題,通過治庸治懶,改進作風,優化服務,提能增效,創優爭先,使管理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效能明顯提高。
3.1.4加強輿論宣傳醫改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最終要看老百姓是不是滿意,看病難、看病貴的困難有沒有實質性的改觀。應該做到“人人知曉,個個參與”,各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堅持正面引導,廣泛宣傳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成績,及時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科學引導社會預期,讓老百姓知道惠從何來、惠在何處,增強群眾的改革信心,消除群眾疑慮,增強群眾信心,使社會各方面和廣大民眾理解、支持并積極參與改革。充分發揮企業,慈善機構,社團團體,非政府組織,民間自助組織,宗教組織的作用,匯聚民力。重要制度設計應該充分論證,多方征求意見,匯聚民智。
3.2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當好改革者
3.2.1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制度在考核導向上,要突出公益性,堅持社會效益優先,促進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在考核內容上,要突出服務效率,合理量化,綜合評價,實現多勞多得、優勞優得;在考核方式上,要突出群眾參與,將行政部門考核與群眾滿意度調查結合起來,將專業評估與群眾感受結合起來;在考核結果運用上,不僅要把考核結果作為財政核撥補助經費和績效工資的依據,而且要作為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負責人評價、任用的依據。同時,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內部績效考核工作,形成以崗位責任和績效為基礎的獎懲機制。
3.2.2建立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通過技術支持、專家定期坐診、人員培訓等方式,帶動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發展;通過合作、托管等方式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逐步實現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加快建立社區首診制度和雙向轉診制度,努力形成公立醫院與基層機構之間長期穩定的、制度性的分工協作機制,建立上下聯動、城鄉一體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探索建立家庭醫生制度,以家庭醫生式服務模式起步,逐步形成家庭醫生首診制和醫保預付制,使家庭醫生真正成為居民健康的守護人。
3.2.3高起點規劃和推動衛生信息化建設一是要認真研究制定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方案,根據醫改的目標和方向,按照整體設計、系統集成、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實用高效的原則,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設目標和任務;二是要加快建設以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的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逐步將疾病控制、醫療服務、醫療保障等業務系統整合、聯通起來;三是要同步推動醫療衛生系統的縱向和橫向合作,對醫療管理與服務等進行整合規范,促進分工協作、雙向轉診等機制的建立,有效降低醫療成本,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效率和公平程度;四是統一各醫院就診卡,建立病人唯一號,實現醫院間就診卡通用。將醫保卡、身份證等與就診卡捆綁,多種形式并存,實現城鎮居民一卡通。“一卡通”工程要以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發放的醫保卡為基本卡,以湖南省衛生信息中心為平臺,以各醫療機構自行研發的多功能自助服務機為載體,以整合醫院、預防保健機構、社區、社保、銀行信息資源為突破口,實現區域內居民在不同醫療機構與預防保健機構個人健康信息的實時共享。
3.2.4加快培養使用農村衛生人才一是加強培訓工作。組織鄉鎮衛生院醫生到縣醫院、縣醫院醫生到三級醫院層層進修,提高在職人員技術水平;二是大力培養一批人才。做好農村定向免費培養大專生工作,并積極為農村基層免費培養本科層次醫學人才;三是構建人才培養使用長效機制。建立和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制定完善基層衛生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辦法,努力用好的制度和機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3.2.5扎實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1)著力解決衛生行政部門與公立醫療機構管辦不分的問題。這是因為:第一、由于管辦不分,盡管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名義上是法人,但其法人治理結構根本沒有建立起來,其法人代表根本不能自主決策,更難以獨立承擔民事和刑事責任;第二、由于管辦不分,衛生行政部門必然要保護公立醫療機構的利益,在其履行醫療衛生行業監管職能時,必然會不公平地對待非其下屬的或民間資本舉辦的各類醫療機構;第三、還是由于管辦不分,醫療衛生事業行政管理體系支離破碎。目前醫療衛生事業可謂九龍之治水,而相當一部分政府部門實際上缺乏對醫療衛生事業進行公共管理的專業知識、專業信息和專業技能。在管辦分離得到落實的前提下,醫藥衛生行政部門應該也必須成為醫療衛生事業全行業的監管者,因此,醫療衛生監管體系的整合必須提上議事日程。這一整合的必然選擇就是“大衛生制”,而“大衛生制”的可行組織形式可能是“湖南省健康委員會”之類;(2)建立協調統一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界定公立醫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責權,明確政府對公立醫院的發展建設、投資補償、資源調配和衛生行政部門對公立醫院的宏觀調控、依法監督職能;落實公立醫院法人地位,建立以醫院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制定公立醫院院長任職資格、選拔任用和以公益性為核心的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公立醫院院長激勵約束機制,推進公立醫院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成立隸屬于衛生行政部門的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履行對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重大事項審批和相關事務管理職能。建立公立醫院所有權和經營權相互分離,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的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3)建立高效規范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建立公立醫院內部決策議事機制和規范化管理運行體系,推進醫院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制度,切斷醫院與醫藥銷售之間的利益聯系,促進醫院合理用藥,減輕群眾用藥負擔。科學合理地核定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以聘用和崗位規范化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合同用人機制;完善醫護人員以專業技術能力、醫療服務質量、業績成果和醫德醫風為主要標準的考核評價和職稱評定制度;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探索注冊醫師多點執業,充分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嚴格醫院預算和收支管理,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落實醫院內部審計制度和引入現代會計管理制度。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規范用藥、檢查和醫療行為,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制度,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嚴格醫院內部準入制度,健全診療規范標準和常見疾病檢查路徑,逐步實行統一的醫院電子病歷。強化醫療安全管理,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全面實施醫院信息公開制度,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鼓勵醫院參加醫療意外、醫療責任等多種醫療執業保險,減少公立醫院的醫療事故責任風險。
3.2.6建立保障有力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政府主要承擔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償等,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全額補助,對政府指定的緊急救治、救災、援外、支農、支邊和支援社區等公共服務經費給予保障,對急救中心、中醫院(民族醫院)、傳染病院、精神病院的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予以全額補助。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財政補助和服務收費兩個渠道。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后,醫院由此減少的收入或形成的虧損通過增設藥事服務費、調整部分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解決。藥事服務費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報銷范圍。但政府補貼必須要把握:第一,政府的財政補助不能過多地干預醫療服務市場;第二,財政補助必須要透明、公開,不能是一筆糊涂賬。如由于醫院管理經營不善而導致的虧損不應屬于財政補貼的范圍,否則醫院依然沒有脫離原有的靠政府吃飯的行政管理體制。
3.3政府為主、市場為輔、當好監管者
3.3.1切實保障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強化各級政府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的責任,強化政府在制度、規劃、籌資、服務、監管等方面的職責,維護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促進公平公正。轉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職能,實行衛生全行業管理。按照“行業管理、統一規則、培育主體、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的職責要求,實行管辦分離,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高效、透明、廉潔、公正的醫療衛生市場監管體制。堅持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衛生需求。研究制定公立醫院設置規劃,合理確定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優化結構和布局。實行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配置資源有機結合,推進我省國有醫療衛生資源戰略調整。各級政府不再新辦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的公立醫療機構,重點資助一定數量的能確保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及體現區域水平的綜合性醫院。引導多元投資主體在新區、遠郊新建多元化多層次的醫療機構。推進城區社區衛生機構的規范化建設。各級政府在新建小區的公共建設配套設施中,應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用房,確保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需要。各區、縣(市)要加大鄉村醫院建設的力度,加快鄉鎮衛生院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變。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完善各項配套政策。著重研究“管辦分離”、“寬進嚴管”、“醫藥分家”、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兩條腿”走路等重點、難點問題。針對“產權”和“人”等改革癥結,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大膽探索,突破不利于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條條框框,以改革創新的理念,制定符合湖南省實際的醫院改制、醫藥分離、公共衛生、藥品流通、醫療補助、醫療救助、農村合作醫療、企業退休人員門診醫療費社會統籌等具體的實施細則和方案。
3.3.2著力構建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醫療機構并存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建立以高水平的綜合性醫院為龍頭、以特色專科醫院為骨干、以提供“六位一體”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的醫療服務網絡;建立科學、協調、靈敏的公共衛生管理體制,保障有力的公共衛生專業機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機制;形成具有多元組織形式、規模結構、所有制成分,符合群眾防病治病健康要求,適應市場機制運行的藥品消費格局;構建城鄉一體化、覆蓋全社會的醫療保險救助制度。以小病不出社區、大病確有保障為目標,構筑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的較為完善的現代醫藥衛生和醫療保險救助體系,讓群眾享有價格合理、質量優良的醫療服務,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設立慈善醫院。按照“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兩項任務”的運行模式,依托現有非營利性醫院興辦慈善醫院,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行業管理,對全省城鄉低保戶、特困戶和困難戶等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慈善醫院在掛號、診療、護理、住院等方面為基本醫療救助對象實行優惠減免措施。取消市場準入限制,制定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對慈善醫院進行投入,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通過各級慈善機構向慈善醫院捐資贈物的,在年應納稅所得額3%以內(個人30%以內)的部分給予稅前扣除。
3.3.3充分發揮民營資本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1)開放醫療市場,構筑多元化投資興辦醫療機構的新格局。一是鼓勵湖南省以外的境內醫療機構或民資、外資在湖南興建中外合資、合作醫院;二是鼓勵境外資本、民資投資收購或興建護理院、老年病院、康復醫院、精神病院、傳染病院等公益性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三是鼓勵境外資本建立專門為來湘商人提供醫療服務并連接境外醫療保險體系的營利性醫療機構;四是設立公開、公正的游戲規則,一方面允許甚至鼓勵醫療服務領域的多元競爭,另一方面通過指導或引導(例如提供配套資金或補貼等)來防止有害的過度競爭。(2)鼓勵興辦營利性醫療機構。堅持“政府不舉辦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基本原則,制定相應政策引導、鼓勵境外資本、民營資本興辦營利性醫療機構。一是營利性醫療機構不受區域和數量限制均可申辦,并且享受工業企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二是凡新辦的醫院,前3年取得的醫療收入直接用于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對財務制度健全、核算準確的,可考慮給予特殊優惠政策,如申請免征營業稅及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和自產自用制劑的增值稅等;按照前3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額度(含計稅工資的納稅調整),通過單位申請,由財政給予專項資金補助。后3年參照企業有關政策所繳納的各種稅收(地方留成部分),通過單位申請,由財政給予減半補助;三是符合條件的營利性醫療機構經申請核準可為醫保定點單位。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準入標準和考核辦法,加強監督管理,強化并完善考核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四是新辦營利性醫療機構用地采取出讓和租賃兩種方式供地。采用出讓(租賃)方式供地的,按市政府批準的醫療衛生設施用地價格受讓(租賃)土地,并按“收支兩條線”返還一定比例土地出讓金(租金)。(3)加快公立醫療機構產權制度改革。鼓勵民資、境外資本以收購、兼并、重組等方式,參與公立醫療機構產權制度改革,改革后設置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的,3年內不減少原有經常性財政撥款。制定公立醫療機構改革的總體方案。需轉制的公立醫療機構,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認真清產核資,嚴格資產評估,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可以通過投標掛牌拍賣等形式公開整體出讓。出讓過程中,要注重投資者的信譽與資質,不以簡單的出價高低為選擇標準,注重醫療機構的無形資產,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對規模較大的公立醫療機構,可吸收境外資本、民資投資參股,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造。原則上國有資本退出控股地位,鼓勵經營者持大股,不提倡租賃承包、委托管理、分立改制等做法。現有公立醫療機構轉制過程中,可享受改制企業的土地出讓政策,土地出讓金允許在3~5年內分期付清。公立醫療機構改制后,國有醫療衛生資產管理,組建一個獨立的國有醫療衛生資產管理委員會,承擔法人化后的公立醫療機構所有者職能,代表出資者參與其法人治理。這個機構最好隸屬于財政部門或國資委,以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3.3.4建立嚴格有效的醫院監管機制管辦分開是當前公立醫院改革的最大難點,也是改革的主要瓶頸之一。目前改革試點中所出現的許多嘗試大多囿于形式,并未真正突破管辦合一的局面,一些法人治理結構也大多是議事性組織而非決策性機構,其人事制度改革也與所有事業單位改革一樣面臨著諸多障礙。必須徹底轉變傳統管理理念和政府的行為方式,實現辦醫機構的真正“獨立”———相對于政府的獨立,而對“獨立”后的醫療機構的管理也必將從傳統的行政化管理向專業化管理過渡。對衛生部門來說,管辦分開意味著轉型上的困難,必須要從原有上級主管部門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向現代意義上的依法監管轉變。實踐中許多衛生部門對此并未有充分的準備和認識,因此始終無法突破。衛生部門的行業監管需要依法而行,因此要求相關法律規則的建立、細化與可操作性。全省所有醫療衛生機構不論所有制、投資主體、隸屬關系和經營性質,按照屬地化原則,均由衛生行政部門統一規劃、統一設置、統一準入,依法實行全行業監管。建立對醫療機構、人員、技術、設備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標準、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和信貸行為;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范圍,明確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服務的10%;控制公立醫院非國家基本藥物使用比例。完善公立醫院管理評價制度和醫療質量安全評價體系,加大公立醫院財務和資產監管,建立健全公立醫院財務決算審計和醫院院長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實行財務公開,接受有關部門監督。發揮商業保險等社會多方和醫療行業協會對公立醫院的評價監督作用。
3.3.5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在醫改中的積極作用在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中,商業健康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障、多種補充醫療保險共同構成了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其中,商業健康保健的作用主要是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保險需求。市場銷售的健康保險產品達到上千種,包括疾病保險、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此外,保險業還以委托管理等方式開展了新農合、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經辦管理業務。保險業提供經辦管理服務,建立了“征、管、監”互相分離、互相制約的運行機制,提高了服務水平和保障質量,節約了政府成本,拓展了保險業服務領域,取得了政府、群眾、醫療機構和保險業多方共贏的局面。本次醫改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參加商業健康保險解決基本醫療保障之外的健康保障需求。建議從3個方面來推動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一是要開發個性化的健康保險產品,提供優質的健康管理服務。滿足廣大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保障需求;二是開發補充醫療保險市場。根據基本醫療保障對象和保障范圍的變化,及時開發與其互為補充的健康保健產品,與基本醫療保障形成良性互補,滿足人民群眾更高的健康保障需求;三是積極穩妥地參與基本醫療保障經辦管理業務,提高經辦管理服務質量,確保基金安全,服務國家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3.4轉變觀念、創新機制、量入為出不冒進,當好購買者
3.4.1加大衛生投入,建立投入機制設立醫藥衛生發展資金,加大政府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各級財政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不低于同期財政支出增長比率,強化政府對公共衛生資源的配置。公共衛生事業投入主要用于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設備添置、業務項目開展、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機構人員經費及經常性經費。婦幼保健、精神衛生等其他公共衛生機構按其工作性質、承擔的任務,財政予以一定比例的補助;新增衛生投入重點用于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和城鄉困難群眾基本醫療保障。按分級包干的原則合理劃分市、區、鄉鎮各級政府的投入責任及機制。對境外資本、民資興辦的醫療機構從事公益性醫療活動,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和優惠政策;對興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將采用與公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同樣的稅收、價格政策和財務制度。慈善醫院的資金除通過各種渠道募集捐贈外,不足部分由政府用醫藥衛生發展資金資助。
3.4.2更新管理理念,健全多渠道籌資機制創新公共財政機制樹立公共財政理念,探索公共衛生“政府出資,企業化運作”的市場機制,破除國家單一投資的觀念,建立穩定政府主導的多元投入機制,明確政府、社會和個人投入分擔責任和比例。力爭用2~3年的時間,建立合理的政府、社會和個人投入分擔機制,確保政府籌資在衛生總費用中的比重達到40%,穩定社會和人民群眾個人投入,使得社會和人民群眾個人投入在衛生總費用中的比重各保持在30%左右,并按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率同步增長。采取國際上通行的“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建立“養事不養人”機制,制定政策鼓勵多元化產權的衛生機構參與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節約資源,提高效率。
3.4.3擴充醫保基金,完善基金管理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一個重要基礎條件是要增強醫保基金的共濟和保障能力,以讓更多百姓獲得醫療保障的機會,并通過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減輕百姓看病負擔。加大基本醫療保險擴面和基金征繳力度,切實妥善解決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問題。實行“投資少回報多;特殊困難人員不需繳費,無門檻參保;擴大門診特殊病種范圍;實行直報,方便就醫”等惠民利民措施。保障的范圍也要從保大病為主,逐步向門診的多發病、常見病擴展,逐步解決保障水平從低到高的問題,并且均衡城鄉和地區之間的待遇。完善相關醫保的管理辦法、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最大限度地發揮基金使用效率。加強制度銜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與衛生部門都有各自的醫保基金管理隊伍,兩個部門應合作建立統籌城鄉醫療機構保險基金的專業管理機構,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3.4.4改革付費方式,提高基金效率目前,我國主要采用的“按服務項目付費”的支付方式雖然對每一個醫療服務項目有明確的收費標準,但整個診療過程中該使用哪些項目、每個項目該使用多少次,并沒有加以規定。醫務人員受利益驅動,無依據用藥和擴大高值耗材使用的現象時有發生,加重了患者和醫療保險部門的負擔。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已勢在必行。按病種支付方式(DRGs)在美國正式頒布實施后,大大減緩了醫療費用增長速度,減少了醫療服務中的不合理消費,降低了平均住院天數,提高了醫院經營能力及管理效率,并對世界范圍的醫療費用控制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發達國家的醫保付費正在逐步統一地向DRGs模式轉變。但病種支付方式(DRGs)是以臨床路徑為前提,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減輕企業和個人的醫療負擔,又要照顧醫院利益,不能降低醫院收入,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事情。推行病種支付方式(DRGs)這項改革觸及政府各部門深層次體制性和機制性問題。在我國普遍實行現代的單病種付費制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長的路要走,單純依靠衛生部門協調單病種付費項目很難取得重大進展。因此,需要政府宏觀主導,推行基于臨床路徑的單病種付費項目試點及以后的實施工作。我省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發展方向:一是建立多元化、混合的費用支付體系;二是“預付制”代替“后付制”,逐步實施DRGs;三是醫院采取有效的舉措適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 上一篇:醫院門診部門工作計劃
- 下一篇:門診質控中心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