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財會專業范文

時間:2023-04-02 01:05: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職財會專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職財會專業

篇1

一、中職財會教育現狀

(一)過分強調會計知識的傳授,忽視對職業能力的培養。現行的職業會計教育旨在訓練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教師只注重“應知”、“應會”內容的教育,把傳授未來會計人員所具備的知識放在教學首位,過分強調講授和作業的重要性,認為學生只要按照老師講的反復練習,上崗工作就沒問題了。其結果是學生裝了一腦袋制度和準則,出了校門卻發現許多知識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變化,遇到新問題時依然束手無策。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很多學生不會開支票,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支票。

(二)專業設置缺乏理論依據,課程間交叉重復現象嚴重。為了擴大生源及便于學生就業,許多職業學校設置的會計專業隨意性較大,有越來越細的趨勢,職業針對性很強。實際上,這種專業劃分只能使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窄、就業空間越來越小,難以適應會計人才市場的需要。此外,課程設置也很不規范,“輕基礎、重專業”,一方面培養職業能力的基礎課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知識傳授型的專業課越開越多,且課程間的交叉重復現象極為嚴重。此外,選用的會計專業教材陳舊,不能及時滿足教學需要。

(三)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學校不斷擴招,師生人數比逐年減小,造成部分教師負擔過重,形成有時一個老師教3~4門專業課的情況,如此大的工作量,難以保證質量。此外,中職教育是為了培養更多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一般性人才,與升學教育不同,中職教育更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而一般中職學校的實習、實驗條件差,實訓設備陳舊簡陋,難以滿足教學需要。

許多中職學校的專職會計教師大都畢業于財經院校,他們很少接受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知識的學習,不了解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對現代職業教育思想也知之甚少;還有一些教師是大學畢業后直接從教的,本身也缺乏會計工作的實踐經驗。另外,繁重的課務又使教師無暇更新知識。教師隊伍的素質大大影響了高素質會計人才的培養。

(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較簡單。許多中職會計專業采用的仍是傳統的“粉筆+黑板”式教學手段,知識傳授交流的效率較低。教學方法也多以講解教科書和習題作業為主的“滿堂灌”方式,沒有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這種教學法會讓學生誤以為會計就是同數字打交道,不用跟人打交道,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五)學生方面。中職學校門檻低,入學容易,現在的中職學生結構較復雜,多數中職學生是在層層選拔中被淘汰后才來到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生源年齡偏小、綜合素質偏低,基本屬于“淘汰產品”,學生起點較低。學生習慣于原來的保姆式教育方式,養成了被動學習、被動接受、“被看著”的習慣,其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學能力十分有限,入校后不能適應新的環境。由于沒有了升學壓力,中職生成了“60分萬歲”一族。在精神上表現為無所寄托,沒有遠大理想,既便有,也僅有三分鐘的熱情,三分鐘一過,一切便又歸于沉寂。他們認為,只要及格就有畢業證,就找得到工作,沒有了進取心,學習上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生普遍好逸惡勞。近幾年,這種現象尤為突出,怕苦怕累,遇到困難,只想退縮,缺乏鍛煉,很難適應將來的就業需要。如,安陽市第一職業中專和溫州大田公司有就業合作協議,學校的學生有多少大田公司接受多少,管吃管住,管來回接送,每個月至少800元,以后隨工作時間的增長還會增加,每天工作8小時,也不太累,條件很不錯,可去的學生干兩個月就承受不了了,非要回家,弄得學校和企業都很尷尬。

(六)教材方面。中專教材與初中教材銜接不連貫,有些知識脫節,學生基礎又較差,接受起來非常困難,有些課程偏難偏深,尤其是有些專業課,以現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學習確實強人所難;現用教材多數內容比較陳舊,缺乏知識更新,有些專業教材還是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有些新版書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只是更新包裝,內容還是原來的基本沒變。而近幾年企業在飛速發展,設備技術在不斷更新,專業教材卻還一成不變,已不能滿足現行教學的需要。此外,教材的實用性不強,理論偏多,指導學生進行生產操作的內容太少,與實際生產脫節,實驗課使學生產生“學了也白學”的想法。由于河南每個中職專業都有對口升學,考試的課程都是河南省職業教研室指定的教材,就是其他地方有更好的教材,學校也不能輕易選用,因為還要照顧到對口升學。

(七)資金方面。要讓學生真正擁有一技之長,除了專業理論知識以外還要有專業實習基地,但由于資金的嚴重匱乏,實習基地成為一紙空話,學生既沒有上大學的基礎,也沒有專業技能,所以,很多家長不愿把孩子送進職業高中的大門,許多學校為了吸引學生,不得不在高一的時候全部開設普通高中的課程,職業高中的性質發生了改變。還有的學校為了爭取資金,不惜利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等國家政策造假以騙取資金,形成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安陽也是,教育費附加大部分都給了普通中學和高中,安陽市第一職業中專原來還建有兩個財會模擬教室,各種設備都有,由于財會專業招生不穩定,有一年就招20多人,就把財會模擬教室撤消了。現在也沒有資金建設更先進的財會模擬教室,所以該校的財會學生基本不能實習,就是上理論課,最多上次財會模擬課程,效果很不好。

二、中職會計專業改革與發展

(一)改革中職會計課程設置,應突出學生能力培養。中等職業學校應以構建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素為原則,在對會計職業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進行充分分析和論證的基礎上設置課程。改革的方向應是“夯實基礎知識、優化專業知識、強化實踐技能”,此外,職業學校還必須鞏固其在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方面的優勢,強化實踐教學,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第一,要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理論知識。作為職業中學財會專業畢業的學生必須了解一定的經濟理論、理解掌握會計應遵循的基本法規,懂得會計的基本原理,在會計原理方面按中職的標準,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中職學校不僅要開好諸如《基礎會計》此類的課程,而且還要上好這些課程。

第二,要培養學生的熟練技能。職業中學培養目標的主體是初級會計核算人員,是第一線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作為中職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不但能用手工做簡單的日常賬務處理,還應具備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能以適應辦公自動化的要求,如電腦打字、會計電算化、打算盤、點鈔、能熟練地寫財經日常應用文等,在技能要求方面,不但要開設課程,而且要切實安排相當比例的操作時間和考核。

第三,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崗位工作。為了讓企業財會人員按要求工作,國家規定會計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所以,學校在課程開設上應向考證科目靠攏,如開設考取會計資格上崗證所必須要學習的《會計法規》、《會計電算化》等課程,同時再開設一些專業課程,作為專業儲備,以略高于會計持證上崗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職高生符合市場需要。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的良莠,影響著會計教育的質量,加強教師的培訓是當務之急,學校應定期或不定期派教師輪流到企業參加會計實踐,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參加會計實踐,教師可以從實踐中改善和充實教學內容。一方面用從收集過來的實踐案例來啟發學生思考;另一方面還應定期或不定期派教師參加理論學習。當今世界會計學新理論、新方法層出不窮,合格的會計教師必須不斷地吸收新觀點,學習新知識,及時傳遞給學生最新的會計知識和信息,使學生能迅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財會專業擔任一線教學任務的大多數是青年教師,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已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大都沒有接觸過會計工作實務,缺乏工作實踐經驗。學校應采取一些具體的措施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安陽市第一職業中專年輕老師(35歲以下的)占學校老師總數的一半多,都是近些年從大中專院校直接分配來的,教學經驗不足,理論知識多,動手能力不行。還有一些是從不適應初中、高中教學的學校轉到這里來的,對職業教育沒有什么感覺和經驗。

(三)加強會計專業的實踐途徑。加強與企業合作,建立校企實習基地,尋求實習的多種渠道,組織學生定期到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實習,請企業會計人員講解企業里發生的各項業務,讓學生們接觸企業的實際業務,配合模擬實習,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建立學校與會計市場的溝通與聯系機制,建立學校就業網站,由專業教師負責外界與校內學生的聯系,加強與中介機構的信息交流,及時掌握會計市場信息,為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機會。

(四)教學內容、方法、手段、觀念的創新是教學創新的關鍵。傳統課堂把教科書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從性質上,教科書只是使教師和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材料,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去完善和創新教學內容,以適應新形勢下學生就業素質的培養。要實現學生就業素質的培養,其教學內容應在學生掌握書本理論的基礎上,增加書本沒有的常識和技能。以會計專業為例,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增加企業工作流程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用計算機實現虛擬工商、稅務、銀行。再如,在電算化會計的學習過程中,每一筆經濟業務都應來源于企業日常碰到的會計實務,還應額外教會學生如何填制支票、匯票、辦理銀行轉賬業務等;另外,還應讓學生掌握如何申請成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如何辦理工商和稅務的登記、變更、年審等基本常識。這樣,學生就業后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就可以馬上進行實務操作,提高就業素質,增強競爭能力。

篇2

關鍵詞:中職院校:財會;實踐教學;問題

一、財會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會專業實踐課程和實踐教學環境需要改善

我國中職院校在教學上,雖然很重視財會專業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在平時的教學活動安排中也在采取相關的措施,讓財會專業的學生能系統地徹底地鉆研理論知識。但是在該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財會專業的實用性往往被教師淡化,具體表現在實踐課程的空缺,提供實踐教學的條件較差。財會專業的實踐教學質量上不去,會給學生在步入相關崗位時有諸多困惑和欠缺。

(二)專業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財會專業與其他專業有所不同,它的時效性很強,該專業的理論知識會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而有所改變。這些年,職業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快,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中職院校,這樣中職院校就需要不斷擴大招生計劃,這樣中職院校原有的教師數量就不夠用。伴隨著快速發展與人才缺乏這樣的矛盾,導致的不良影響就是,學校降低了對中職院校教師的聘請門檻,現在很多的教師就是理論知識很強,但實踐方面卻相當薄弱。這樣的教師帶出來的學生,同樣在理論和實踐水平上嚴重不平衡,就業困難。

(三)財會模擬實驗教材需要改進

現在,中國中職院校學生所使用的財會專業實踐課本存在一些問題,這些課本在會計核算部分的比重和理論知識論述部分的比重很大,在會計監督這方面的內容就很少。現在財會專業的實驗教材也有所不足,這些教材基本是在停留在“憑證-賬簿-報表”老套模式中,不重視審核和監督的部分的知識。而且在這些實驗教材中,沒有為學生提供可以明確采用的合法資料。這樣的教學導致的結果就是日后學生畢業上崗后對財會工作的審核有所不解。現在的中職財會教學對職業道德的批判也審視有所缺乏。

(四)學生培訓的安排不合理

現在,中國的中職院校財會專業會在學生即將畢業時安排一段實訓學習時間,但是,這種實訓是大量學生在一起的集中訓練,還帶有“突擊”意味,這樣是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短時間的實訓只能為學生找工作帶來即時的便利,等正式上崗便會暴露問題。真正有效的實訓應該被安排在整個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有計劃有目標性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這樣的有效的實訓還可以在學習致用的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加強和改進中職財會實踐教學的對策

循序漸進才是正確的實踐教學方式,在一點點的積累中將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并在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對技術的把握。所以,財會的實踐教學并不是絕對獨立的,應該是容在整個財會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唯有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的鍛煉,財會專業的學生才能活學活用,切實為社會服務。

(一)加強和完善專業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在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中職財會專業要繼續強化,同時不能忽略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即理論知識的更新要跟上時代的節奏,跟上社會的需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些就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理論與實踐兼具。教學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學校同樣也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對財會專業的教師集體進行必要的培訓,讓實踐教學的觀念深入教師的意識。除了上述這些,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利用更生動的課堂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運用多種評價方式評估學生的實踐成績

伴隨著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被更多人認可,以及實踐教學的不斷推進,中職院校也更加關注對實踐教學的評價的有效性。實訓的多變形式使得其評價體系也多種多樣。如何去評價中職財會專業的實踐教學,可以參考如下建議進行:第一,對考試題采取隨機抽取的方式,可以將考試的安排分布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擬定有針對性的考題讓學生及時抽取作答。這樣將考試安排在平時,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每一塊專業知識的學習。第二,在這樣靈活的考試安排中,加大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比例,讓傳統的考試形式變得多樣化。

(三)開發本校教材,編寫適合的課程內容

中職學校應該積極鼓勵教師根據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根據教師平時的教學經驗給予的不同解決方案,編寫適合于本校教學環境的教材。同時,學校可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學生的愛好等,從實際的崗位要求入手,編寫一些教材,因地制宜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社會經濟是在不斷發展的,學校也是為學生考慮,使其能夠盡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課堂教學中增加適當的案例豐富的教學內容

什么樣教學案例才是成功的中職院校教學案例?真實、典型、有針對性、有啟發性的特點才能稱得上是成功的案例。將這些成功的教學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在良好教學氛圍中,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財會專業教學工作者利用典型的教學案例提煉出成功教學的基本特點;通過成功的案例讓學生學會對知識的延伸,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利用成功的案例,讓學生看到整理知識構成體系對財會專業的重要性;通過成功的案例,將職業道德的培養融入此財會專業教學。

三、結束語

我們學習理論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實踐、更好地去解決問題,中職院校的財會專業有必要不斷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入比例,使財會專業畢業的學生擁有更扎實的理論知識,更牢固的實踐能力。所以,中職院校需要努力向前推進實踐教學的步伐,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為社會的發展不斷輸送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文英.淺談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實踐性教學[D].財經界:學術版,2010,(12).

[2]袁界峰.中職財會專業加強實踐教學的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2,(21).

篇3

關鍵詞: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

目前中職學校在財會教學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表現為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的系統性忽略分崗位的差別性;不少專業老師是缺乏實踐經驗,只會照本宣科,學生實踐能力差等。因此,加強中職學校財會專業實踐性教學是需要花大力氣解決的問題。

一、 打破學科體系課程設置、將社會需求和學生學習需求有機統一

原有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沒有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為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會計人才,中職學校的財會專業需要進行充分行業調研的基礎上,找到學生適合的崗位群,打破學科體系的課程設置,強調專業的實用性,以職業能力為依據,引入以行動導向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崗前實習,讓學生“零距離”專業對口就業,逐步使財會專業的課程體系與社會的要求相適應。只有這樣,中職財會專業才有自己的特色,才能乘上職教發展的列車,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如《企業經濟業務核算》這門課在經過一到兩學期的學習后,學生即將畢業,這時可安排一個月的手工賬的集訓,然后緊接著是一周同樣賬目的電算化實訓,這對鞏固、靈活運用會計專業知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大幅度提升學生的會計能力水平。

二、 加強師資的職業能力培養,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

目前財會專業的教師大部分是大學畢業直接進入校門,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經驗,與企業崗位需求和專業發展需要存在著較大差距。財會專業知識更新快和實際工作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師繼續學習和培訓的重要性。沒有相應水平和實踐經驗的老師,也就沒有合格的學生;沒有培養出相應專業化的老師,就不可能培養出專業化的學生。本校在解決師資的培養問題有一些創新的途徑:①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有計劃地安排教師深入企業進行社會實踐,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對新入職的老師要求必須去企業實習半年以上,專業教師兩年內必須有2個月以上的企業工作經驗。②校企結合,聘請企業資深的會計專家定期到學校進行實踐指導,我校與永昌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建成會計工作室,四名專業教師正在學習記賬相關內容。③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級的教師培訓,同行之間共同學習,資源共享。通過各種途徑,創造條件讓專業教師參加相關專業職業資格考試,不斷提高財會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使其成為雙師型教師。

三、 采用案例教學法,使學習由被動變主動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學、做合一”,他強調師生以“做”為核心,“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體驗,做到更具體、更生動、更深刻、更全面地學習。

由于財會工作崗位的特殊性,目前,真正讓學生上崗實習非常困難,而案例教學法解決了這一難題。在教師指導下,以案例為基礎,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對案例提供的客觀事實和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見解或做出判斷,從而鍛煉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案例教學法已廣泛運用于教學研究領域。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案例教學法的優勢是明顯的。例如,在《基礎會計》中講授“會計憑證的傳遞、裝訂和保管”時,第一步,組織學生進行憑證傳遞的模擬演練,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采購員、出納、會計、會計主管、單位負責人等,確定每個角色在整個經濟業務運行過程中的作用及任務,列出憑證傳遞程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會計憑證科學、合理地傳遞在會計核算中的重要性。第二步,針對“憑證的保管”這一內容,可以舉例“安達信安然銷毀審計資料”的案例,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中,學生認真剖析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形成了良好的自由討論氛圍。通過此案例的討論,學生認識到這種隨意銷毀憑證的行為是違法的,當事人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由此可見,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學,可將抽象的、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更能體現師生的教學互動。

四、 進行多元化考核評價,分層次考核

中職學生是在應試教育下怕考試,一提考試就害怕。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多元化考核評價,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重點,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要打破原有的期末僅用一張卷紙考核所有學生成績的辦法,可采取分層次考核,將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分組學習時責任的承擔、會計手工賬的編制等都納入考核評價體系,重點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行測評。另外,中職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對文化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制定的考核標準適當高些,顯而易見,對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制定的考核標準降低一些,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不能采取同一標準進行考核。分層次考核是一種動態式的,絕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對學生也是一個激勵。在會計實踐考核中,要重點考核學生填制憑證、賬簿登記、填制報表的正確性和熟練程度。在考核中還要分階段進行測試,至于分幾個階段由教師掌握,最后進行累加出學生的綜合成績。

還可以聯合班級一起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中職學生雖然基礎較差,但動手能力很強。本校去年就舉辦了技能月活動,老生加深了對技能的培訓,新生明確了學習的方面。全校點鈔、翻打傳票技能通過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篇4

關鍵詞:財會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雙師型教師;校企合作

作者簡介:趙芬(1975-),女,江蘇省高淳中等專業學校一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中職學校的會計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75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6-175-02

中職教育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確定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突出職業教育特色,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已經成為眾多中職學校的共識。因此,對于專業課教學就應該突出專業技能培養這個重點,這是學生就業的基本條件,也是職業學校彰顯辦學特色的一個方面。但對于財會專業來說,這卻是專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一、中職財會教學的現狀

中職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是考核學校教學質量的一個指標,但財會專業學生的對口就業率卻比較低,真正從事會計工作的卻極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除有人才競爭激烈外,更主要在于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弱,獨立處理業務能力差,在單位不能很快適應。由于學生在校期間,只學習了理論,對會計實踐很少訓練,畢業后,對會計工作既希望又害怕,希望的是能找到一份財會工作,但害怕的是如果給我這樣的機會,卻又難以勝任。有相當多的畢業生,就是由于這種擔心而放棄了自己所學的專業,于是造成大部分學生畢業后不得不改行。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的財會專業的教學基本上是圍繞著“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而展開,學校的財會專業課程設置,課時的安排,都是以“會計從業資格證”為中心。從而導致了某些學生即使考到了資格證,但仍然“看不懂原始憑證,不會開賬、登帳”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實踐課程的教學不到位,教與學脫節,學與用脫節,專業教學真的成了紙上談兵。

二、中職財會實踐課程教學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脫節

在財會專業課的教學上仍偏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課時較少。理論教學時主要以講授為主,和實踐教學的聯系不大,而實踐教學又脫離了理論,學生被動去做,把實驗實訓當做作業來完成,尤其是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學生入學就有厭學情緒,而部分教師對實踐課程教學的不重視更加加重了這種現象。如在實驗實訓課上,老師在上面布置一下,然后由學生自己做,對重要的問題,難點的問題,不總結,不討論,學生只要做了就算了事,甚至有的連改都不改,最后答案五花八門。有的學生做的過程中進度不一樣,到最后很多學生都沒有做完,老師隨便打個分數,沒有具體的考核標準,導致學生完成和不完成一個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失去了學習興趣,不愿意動手去學。

(二)教材建設滯后

目前在教材市場上,中職學校會計實訓使用的教材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教師很難找到一本適合自己學校教學特點的教材。如果自主開發校本教材,卻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老師們的教學任務就已經很繁重,很難再去組織、編寫。

(三)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真正深層次的合作尚未開展,學生也沒有在其中得到真正鍛煉。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導致了一個企業很難容納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前往實習。即使有單位能夠接納,最多只能容納4~5名同學。另外,由于現實的原因,有些單位害怕商業機密的泄露,不愿意接納學生前往,還有些企業,就算安排了學生,也不會讓學生真正頂崗,只讓他們跑跑腿、打打雜,而90后的學生卻沒有耐心去做這些。

(四)專業教師的實踐性不強

職業教育的發展,教師是關鍵。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和特色決定了職教的教師必須既懂理論知識,又能實踐操作;既能上得講臺,也能下得企業。但現在大多數教師是直接從學校(大學)到學校(中職),本身也沒有實踐經驗,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實訓。很多學校雖然有規定每年專業課教師必須頂崗一個月,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企業高管人員往往不愿讓局外人接觸財務信息,很難接收教師頂崗實踐。這直接導致了教師下企業鍛煉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達到效果。可以說,會計實踐課程開設的效果不好,不是學生怕上,而是教師本身就對會計實訓內容“懵懂”而不敢教,只能是照本宣科、紙上談兵。

三、推進中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的對策

(一)轉變教學觀念,加大理論與實際的銜接

按照學生專業能力的遞進規律,可以將會計實踐分為四個階段:(1)專業課教學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案例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以企業真實業務作為教學案例,培養學生的基本業務處理能力;(2)按會計工作內容分成不同的教學模塊,讓學生實際操作、動手體驗每一模塊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基礎實踐能力;(3)進行綜合實驗項目,即將模擬實驗室建設成“模擬企業”“模擬公司”學生實踐時可輪流地模仿每個崗位(出納、制單、審核、記賬、成本核算和會計主管)角色,在進行會計崗位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明確從事該職業崗位的人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同時,手工處理與電算化處理要求相互配套,相互協調,對于一套實習資料盡可能地以手工處理一次,再以電算化處理一次,對兩種處理方法進行比較,這樣既可以加深對實習內容的掌握,又可以發現它們各自的優缺點;(4)畢業前通過相關企業的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通過實訓課程的不斷開展,使學生理解專業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會計技能,在畢業面向社會之時輕松過渡,迅速適應實際工作,不再困惑迷惘,為畢業后盡快勝任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熱情

讓學生在仿真的環境中實際操作,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知識,同時也要求教師在實驗實訓課中要改變教學方法,采用各種積極有效的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以各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和評比,選出準確、符合規范并且又美觀的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展示出來,讓學生享受自己的成果,也讓其他學生參考,激勵學生實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會計的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零距離、畢業與就業零距離,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會計教師要會做賬,能做賬,對于實驗實訓項目應該要求每個教師一一過關,并能熟練運用會計軟件,及時了解本行業的發展動態,將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融為一體。學校應定期或不定期地派教師參加學習,如參加財政部門組織的會計繼續教育、到高校進修培訓等,應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提高自己的會計業務水平,參加全國會計職稱考試,鼓勵專業教師在企業兼職,提高業務素質。此外,要“以賽助教、以賽帶學”,會計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和自身參加會計技能大賽,來洞悉會計政策和行業的變化,使自己始終站在行業發展的第一線。

(四)加強實訓實驗室的建設

財會專業的實訓實驗室主要有財會模擬手工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這兩大主要實驗實訓室。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都有會計專業,但卻幾乎都沒有專門的會計電算化實驗室。軟、硬件滯后于目前實際中的應用,大多數軟件為演示財務軟件或盜版財務軟件,沒有完整的會計電算化模擬數據系統,實踐過程缺乏系統性等問題并不少見,經常出現系統過期、系統中某一功能不能正常操作,數據庫無法打開等故障,教學設施上根本無法保證實訓需求。因此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的建設,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校內實訓基地。在會計電算化實訓室的建設上,應突出仿真性。即做到全方位地模擬實際的工作流程,工作環境,職能崗位,有利于實踐教學。在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通過會計軟件,將會計手工模擬實驗資料轉換到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操作,這樣,使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和電算化模擬實驗很好地銜接起來。通過操作,使學生對實際的會計業務處理流程了如指掌,體會會計電算化的方便與快捷,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大大地縮短了工作崗位的適應期。

總之,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既是財會專業的重要教學環節,又是提高實際專業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們要通過各種措施,提高財會實踐的有效性,為完善教學質量、學生畢業后適應崗位、發揮專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衛黎.對財會專業教學實踐的幾點思考[J].時代金融,2011,(09).

[2] 滕為.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研究[J].會計之友,2006,(05).

篇5

所謂案例教學法,即是一種將案例應用于教學,通過教師展示案例,組織學生討論案例,教師歸納提煉,學生最后演練等教學程序來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策略體系。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是實證研究在教學中的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在職高財會專業的主要課程中,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經濟法、稅法等課程理論與實際聯系很密切。在教學中通過對模擬仿真案例的應用來促進對本專業課程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可使學生由被動聽講轉為主動參與,將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于財會實際工作,也會鞏固已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創新意識及適用社會的綜合能力,從而深化財會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對教師而言,采用案例教學法能促使教師深入到財會實際工作中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對搜集到的財會案例資料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整理,選編出適用于教學需要的不同財會專業案例。而教師指導學生剖析財會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也會使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及科研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課堂案例討論與分析總結課堂案例討論最能體現現代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觀念。在課堂討論中,每一學習小組要選派一名代表走上講臺發言,闡述本組經討論形成的觀點、理由,然后再由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評說。允許有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辯駁,展開雙方或多方的探討。在不同觀點的撞擊、不同角度的論證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與升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境。在討論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案例討論緊緊圍繞中心展開。在討論中教師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避免學生產生依賴思想。學生應珍視這一難得的發言機會,應大膽主動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以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團隊組織能力、合作精神等。這一環節雖然很好地體現了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但教師的作用卻是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既要對課堂統籌規劃,積極進行引導組織,又要讓學生自己歸納,對于學生的疑難問題、不足之處進行講解、補充。

課后案例報告的撰寫案例報告的撰寫是案例教學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導學生由口頭表達上升為文字表達的重要階段。經過這一階段,學生可理性地對所討論案例進行思考總結,也可以把自己在課堂中意猶未盡的觀點寫下來。同時寫好案例報告也是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一個好方法,為今后經濟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教師應對案例報告做出評語并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另一部分。

課堂教學案例的選取與制作職高財會專業課堂教學案例的選取與制作,一般應符合以下特征:一是實踐性。即教學案例應符合市場經濟工作的實際,不能隨意主觀臆造脫離實際的教學案例。二是適用性。教學案例的對象是中職財會專業的學生,案例設計時一定要考慮職高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各方面問題,案例的教學效果才會更好。而不應當把適用于大學生教學的案例直接拿來使用。三是目的性。教學案例的選材要適應教學目的的要求,而每個教學案例的設計總是要求在討論中能突破課程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對課程中的一些問題有較深的理解,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的提高。要能和當前社會工作實踐的環境相一致,從而為今后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正確處理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案例教學法固然很重要,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學手段,因為培養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增長學生知識的教學手段有很多。如常規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業務實習、進行財會業務的模擬實驗、做一定數量的習題以及進行必要的測驗和考試,都是重要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環節各有各的用途,是案例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只有我們充分認識到案例教學的優點和缺點,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才能把有能力和技能,會管理能創新的職高學生真正推向當前經濟日益發展的社會中去。

篇6

關鍵詞:實訓教學;改進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7-016-01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現階段許多中職學校開設了財會專業,相應地開設了實訓課,但效果都不理想,學生畢業后很難勝任工作。在此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接受能力差

現階段經濟發達地區中職學校招生相對容易,學生素質較高,但許多地區職業培訓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而生源卻連年萎縮,中職學校為了生存,根本不要求錄取分數。學生成績普遍較差,理解能力低,學習不主動,實訓課難達到預定目標。

2、實訓指導教師缺乏實踐能力

財會專業教學需要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教師不僅要取得專業技術職稱,而且要真正參與企業會計實務工作,緊跟現行會計相關規定。但大多數實訓指導教師從未親身經歷真實的會計工作,僅從書本上學習會計理論和技能。

3、缺乏優質實訓教材

目前市場上會計實訓教材多是簡單空洞、陳舊過時、錯誤百出、前后矛盾,較好些的實訓教材提供的資料信息也與會計實務有一定距離,基本不涉及企業部門與會計崗位設置、憑證傳遞程序、產品及生產流程等內容,使得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支離破碎,不能形成完整的體系。

4、教學環節缺乏聯系

會計教學過程中理論課時較多,教師因為自身缺乏實踐能力,造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一般手工實訓與電算化實訓各自配備老師,在講授過程中教師之間沒有溝通,實訓資料差別很大,造成了手工實訓與電算化實訓不能相互脫節,各門課程的教學不能形成合力,不利于學生加深理解。。

5、實訓環境與實際相距甚遠

大多數中職學校財會專業的實驗設施,可以用簡陋二字來概括,除了桌椅、電腦等外,僅在實訓室墻壁上張貼一些圖片,以創造實訓氛圍,學生無法體會企業與工商、銀行、稅務部門之間,企業與客戶供應商之間、企業內部的各部門之間的聯系。

6、考核方法主觀簡單

考核是檢查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會計實訓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在實訓期末,教師考評學生完成的憑證、賬簿、報表等資料,在資料是否齊全、字跡是否清楚、數據是否正確等方面給出大致判斷,再結合學生平時的出勤、學習態度打分,一般只將考評成績分為三四個等級,這種考核方法主觀性很強,缺乏科學性,不能真正反映學生實際的技能水平。

二、現存問題的改進方法

1、情景表演調動學生積極性

會計實訓教學應讓學生模擬業務發生的情境,站在相關人員的角度進行操作。例如:在進行采購員預借差旅費這一業務實訓時,教師可讓學生扮演采購人員、部門負責人、主管、出納、記賬員等角色,教師引導、幫助學生完成業務實訓,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充分體會到不同角色的工作職責和業務處理流程。在會計實訓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問題,教師可以直接講解,也可為學生準備現行會計準則,提供網絡查詢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訓中遇到問題知道如何查找法規依據,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

2、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中職學校注重會計教師的理論水平,更要為教師提高實踐能力創造條件。如經常安排教師外出參觀,了解不同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過程,積極支持會計教師參加相關資格考試和繼續教育,鼓勵會計教師到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兼職,至少可以聘請幾名從事財務工作業務能手到學校兼任實訓指導教師。

3、不斷充實完善實訓資料

為了能夠獲得與現行會計實務、學生技能水平相當的實訓資料,實訓指導教師應將在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實習所收集的各種實訓資料進行比較,去粗取精,認真編寫不同實訓目標和難易程度的實訓資料,在實訓過程中根據實訓效果和新收集的實訓資料及時進行調整,使其不斷更新、不斷完善。

4、種實訓方法相結合

為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會計實訓應多種方法結合運用。首先在講授專業理論課的同時按章節進行單項實訓,其次進行手工綜合模擬實訓,從大量的實際業務中選擇一定數量的典型業務作為實踐內容,讓學生進行手工處理,第三,把手工實訓中的會計案例進行調整,使其能夠利用財務軟件再次重現,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手工處理和電算化處理的聯系與區別。第四,開展多種形式的模擬實踐競賽活動,如,聘請有實踐經驗的財務人員擔任評委,使競賽活動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第五,教師帶領學生到企業和記賬公司學習,接觸企業真實的憑證、賬簿、報表,親歷會計業務處理的流程。

5、建立全真模擬實訓環境

為建設仿真模擬實訓室,中職學校要積極爭取進入國家示范校行列,獲得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支持,盡快建立裝備水平較高的現代化實訓室,設立工商登記、銀行、中介機構、報稅等多個服務窗口,以分組實習、定期輪換的形式,通過整套實訓掌握工商登記、銀行結算、納稅申報等實際操作技能。

6、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

篇7

關鍵詞:職業生涯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 財會教育

隨著社會人員學歷的不斷提升,就業競爭更趨激烈。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中職畢業生在就業與擇業時,常常顯得不知所措。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他們無法認清自己,無法辨別什么樣的單位更適合自己,什么樣的工作更能發揮自我的特長,什么樣的崗位更符合自我的興趣、能力。因此中職畢業生在就業擇業時,更多時候是事業的失敗,表現出的是沮喪、茫然或者是盲目的自信。這與學生缺乏一個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我國,職業生涯教育起步較晚,教師們往往注重文化、技能課的傳授,忽略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教育。

一、中職財會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會計”專業選擇存在較大的盲目性

中職學生在初中考高中落選后,無奈才選擇報考職業類學校。在以“升學為目標”突然轉為“以就業為目的”時,學生多數聽取的是家長、老師、朋友的意見來選擇專業,而忽略了自身的興趣、愛好。往往聽到學生們在報考所學專業時常說的一句是“隨便”。專業的選擇對于學生個體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和領域有較大的限制作用。如果專業不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在中職的學習生涯中,學生不但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會為當初選擇了這個專業而苦惱不堪,喪失對自身職業生涯設計的積極性,人生目標無從談起。

(二)學校忽視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

職業生涯教育是指通過社會、學校的共同努力。幫助個體建立切合實際的自我觀念,并借助職業生涯選擇、職業生涯規劃,以及職業生涯目標的追尋實現與個人相適應的職業生涯目標。職業生涯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學校教育和勞動世界脫節問題,引導受教育者更好的從事自己的職業、實現確定的人生目標。在日本,從幼兒開始就對學生實施職業生涯教育,培養學生了解自己,積極主動地選擇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態度。

(三)社會對財會人員需求的變化對會計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據統計,全國各大城市熱門職位排行榜中,財會專業明顯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企業對財會人員需求的縮減,使中職財會專業學生畢業后,真正從事財會工作的就業率很低。職業學校設立的招生就業指導部門專門對學生的就業推薦,其服務重點放在如何為學生尋找就業“門路”,為了擴大學生的就業率,也就經常關注于學生的短期就業。而忽視了學生整體職業生涯的發展。

面對目前中等職業學校財會專業職業生涯教育的諸多情況,會計專業的中職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在教育形式上。從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出發,將會計專業知識與政治、經濟、文化、法律、道德等多學科進行整合,使學生發現自身的優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情感。在教育理念上,將職業生涯教育融入到中職會計教育體系中,幫助學生去規劃他們的職業理想和人生目標,確定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并設計實現各目標的步驟、方法,積極努力的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奮斗。

二、中職財會專業職業生涯教育體系的構建

中職階段,財會專業職業生涯教育體系應從新生入學開始至中專畢業,針對學生的生理與心理,讓學生充分認識自我,認識專業,從自身條件和能力出發,分階段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目標,提出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順利實現就業,并為尋求更佳的職業發展目標不懈努力。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可具體分四階段實施。

(一)中專一年級階段

在一年級階段培養學生初步具備設計職業生涯目標的能力,制定中職階段會計專業短期學習目標,并規劃實施方案加以執行。一年級中職學生。對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不曾有過認真與理性的規劃,對自身的優缺點缺乏理性的認識,獨立開展職業生涯發展目標設計的能力弱。針對這些特點,一年級階段的會計職業生涯教育目標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會計專業。會計專業教師在會計專業教學中除了介紹會計專業特點、滲透會計行業的道德標準外,平時請會計專業高年級的學生在班中做學習本專業的心得體會,請已經畢業的學生來校做經驗介紹,鼓勵學生利用寒假、暑假參加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會計專業課學習的感性認識。

(二)中專二年級階段

教師在本階段要讓學生總結前一短期目標實施情況,做到及時反饋與調整,讓目標的制定更切合實際,并在此基礎上開始設計自己職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會計專業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會計知識,具備了對會計基本操作技能和會計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社會的需求情況,搜集與就業相關的信息,以便學生能更為客觀的設計職業生涯目標。會計教師在職業生涯教育別要注意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比如會計人員必須熱愛本職工作、遵守國家法規、誠實守信、不做假帳等,使學生初步具備會計人員應有的職業操守,為第三學年的實習做好充分準備。

(三)中專三年級階段

中專三年級是職業生涯規劃重點實施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學生將在招生就業處的指導下,參加就業實習。每一位學生在中專階段制定的職業生涯目標能否順利實施,與這一年的就業實習將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選擇實習單位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善于發揮自我才能的崗位,同時教會學生求職、面試等技巧。在實習階段,教師多去企業看看學生的情況,要求學生多問自己“這份職業讓我學習到了什么?”、“這份職業是我喜愛的嗎?”、“這份職業是我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基礎嗎?…這份職業是否背離了我實現總的職業生涯目標”“我該如何調整下一階段的行動”等問題。

(四)畢業后的人生階段

這一階段。學生由在校期間的老師指導過渡到社會指導。根據社會與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學生利用在校學習到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進一步完善自我的職業生涯發展路徑,在擇己所愛、擇己所能、擇己所需的基礎上,慢慢實現擇己所利。學生是否能夠有效的設計自我職業生涯目標,并通過自己的意志成功地勾畫出人生美麗的藍圖,是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教育成功與否的一個長遠評判標準。

三、實施職業生涯教育體系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職業生涯教育要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相結合

社會在不斷進步,稅法、會計準則等知識不斷發生變化。這要求財會專業學生為實現其在職業生涯規劃目標時,善于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才能成功。中職階段,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實現最終職業生涯目標提供有利保障。

(二)職業生涯教育要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注重學生個體發展

黃炎培在其職業教育思想中提出過“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的口號,表明職業要與個人的喜好相關聯。如果學生在中專會計專業學習一開始,就不喜愛這一專業,教師應當從人本角度出發,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個體的發展,根據學生特點,設法引導學生對會計專業產生興趣,或者幫助學生尋找其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在學習會計的同時,選擇適合的其他專業發展之路。真正做到在教育中致力于人的全面發展,讓職業生涯教育用于滿足人開發潛能的需要,幫助學生籌劃多元化的職業生涯目標,使學生朝著目標積極進取。

(三)加強教師與家庭的溝通

家庭教育,對于學生人格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要與家長多溝通,培育學生正確的職業觀、人生觀。同時,傾聽學生的思想、看法,鼓勵支持學生,使其樹立信心,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實現職業生涯目標。

對于會計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生涯教育只是學生人生中職業生涯教育的一部分。會計專業的教師,應力求在學生的中專階段,幫助學生理性的認識自我,找到人生的方向,作好職業生涯規劃,為社會培養有目標、有勞動觀、價值觀的有用人才,使他們在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同時,實現人生的美好理想。

參考文獻:

[1]谷峪,日本的職業生涯教育及其啟示,職業技術教育,2006,(10):81-84

[2]楊秋萍,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中等職業教育,2005,(20]:20~23

[3]黎日葵,指導中職生制訂好職業生涯規劃,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1):151~153

[4]何存璋,構建中職學校職業生涯教育體系的思考,職成教育研究,2007:(1):151~153

篇8

關鍵詞:中職財會;經濟法;課程改革

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盡管不同于基礎教育,有其自身固有的特點和規律,但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帶有普遍性的教育理念,依然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當前中職財務財會專業《經濟法》課程的教學原則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人為本,二是現代教育理論,三是體現中職財務財會專業《經濟法》課程的教學特色。結合自身中職財務財會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的經驗,分析了當前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相關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建議。

一、中職財務財會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現狀

當前,中職教育經濟法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教材老、舊,不夠創新;當前,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應用型人才為主,老、舊的教材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并不能符合和滿足社會對現代經濟人才的需求。因此,應該使用新教材,增強教材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教師的守舊問題;對很多教師來說,一旦掌握了一套教學方法,他們就不愿意再去嘗試其他的教學方法。這樣一來,經濟法教學就成了裝在套子里的教學,教師堅持“填鴨式”的灌輸方式,不給學生參與的機會,一個講解一個記筆記,這種傳統的模式最終會使學生乏味,并且失去開闊知識面的興趣和熱情,而且課堂教學效率會大打折扣。不注重學生的實踐,要讓學生學以致用,必須讓學生到社會上、到不同的崗位上鍛煉。但是當前中職學校經濟法課程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影響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中職財務財會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現狀

(一)中職財務財會專業《經濟法》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經濟法課程改革中的重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地方。我們考慮到學生的綜合情況,所以就要改變教學方法。要用課堂講解、自我管理學習、課堂課下討論相結合的方法。教育學上最常用、 最有效果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啟發式教學,我們在課堂上應該多用啟發式教學來引導學生學習。在經濟法教學中由于中職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算太高,在啟發式教學時,有的個別內容要由教師具體講清楚,還有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可以由學生自己組織講,教師當一名聽眾更容易抓住學生在經濟法學習中的不足和不清楚的地方,這樣再稍加講解后,學生的印象會更深,而且也會讓學生增加對經濟法學習的熱情。一般的話,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由問題來引導學生。

要積極使用案例來教學,教師和學生要有平等的學習地位,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觀察到法律概念的形成,比如,在《合同法》中,對于合同的訂立,教師采用具體的案例分析來講解會更有效果。要求學生不要局限于課本,用想學到的法律知識來進行分析,并且要理清是《合同法》中的哪一條,說清為什么違反了這一條,這樣學生就仿佛自己是一名律師,在為自己的當事人來辯護就好了,這對教學是非常有效的。

(二)深化改革,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在進行中職院校財會專業《經濟法》教學改革的推進實施過程中,要充分地認識到中職院校財會財會專業的教學課程體系改革是以學生就業為目標和指導,以學生的能力培養作為基本,改革實施過程中是以學生作為中心,注重對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專業知識的培養提升,以使經過培養教育的學生能夠具備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獨立的專業技能,能夠應用于實踐操作中,完成相應的工作實踐任務。

在進行中職院校財會財會專業《經濟法》教學實踐與改革的推進和深化過程中,注意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開展與教學改革的注意對象,重視對于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與開展。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以教師灌輸式的教授和學生被動式的接收為主,不僅容易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效果,還容易造成在這種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學生失去對于課堂教學的興趣與積極性,進而影響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培養,達不到教學開展的目的。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在教學開展中,結合會計專業本身實踐性比較突出的特征,運用項目教學等實踐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實現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

(三)進行中職財務財會《經濟法》的實踐教學方式

中職院校財會財會專業《經濟法》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以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因此,我們要從培養應用型人才入手,在教學中要將實踐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要不斷增強學生的會計職業意識,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模擬實踐教學,提高財務會計《經濟法》模擬實踐課教師的業務水平,建設雙師型,師資教學隊伍,聘請社會有經驗的專業會計來校授課,兼職模擬實踐教學內容。改革以往的教學模式,不但擁有專職教師為我們講解理論知識,還要擁有兼職教師為我們指導理論實踐,專職為主、專兼結合,重建財務專業教學體系。嚴格實踐課的考核,促進學生認真完成實踐內容,提高實踐課的效率,使學生不斷提高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靜波,行動體系框架下工作過程導向課程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07.

[2] 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篇9

一 會計模擬實習的必要性

財會專業特別是會計、審計專業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經濟理論基礎和初步的經濟管理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而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必要在學校里培養。調查說明:在本科畢業生中,從事科研、教學的人數約占畢業人數的10%,分配在企業從事實際經濟工作的約占90%。在專科畢業生中,分配在企業從事實際工作的占98%左右。既然社會需要財經專業絕大多數畢業生從事實際工作,那么我們的課堂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就要適應這一要求。因此,學生亟待解決的是實踐能力問題而不是理論知識問題。通俗地說就是到了工廠、商店等企業內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適應會計業務工作。而對于從事科研、教學的人來說,如果不接觸實際,理論研究必然無法解決現實問題。為了學生一畢業就能勝任實際工作,縮小理論與實際的距離,在學生學習期間就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完全必要的。

那么學生的實踐能力怎么在學校里培養?辦法就是在學校里建立會計模擬實驗室。以往,財經專業的學生大多依靠到工廠、到商店等途徑來培養、鍛煉和提高其實踐能力。多年的實踐證明,到工廠、到商店的實習,往往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效果。主要原因有三:(1)經濟管理,特別是會計管理方面的記錄,有很強的法律嚴肅性和一定的保密性,接受實習的單位對于從未接觸過會計憑證、會計賬冊和會計報表的學生從事這類實習,往往持不信任態度。(2)學生除了書本知識外,既無生產經驗,又無社會經驗,在實習過程中,事事要實習單位人員帶教,既占用了企業財務人員的有效工時,又影響了企業的財務工作流程,企業一般難以承受。(3)學生的獨立工作、學習能力較弱,自學性、主動性不強,實習效果欠佳。

根據上述原因,我們可以把到工廠、到商店實習的弊端歸納如下:客觀上接受實習的單位往往認為學生會給他們增添麻煩;主觀上,學生在無教師管理的環境中,容易放任自流,所學甚少。

建立會計模擬實驗室,在學校里為學生創造條件,可以達到到工廠、到商店同樣的效果。校內模擬實習,是一種在校內實驗室進行的以一個企業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基本業務以及前期的有關資料為基礎,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模擬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實務處理的實踐性教學形式。

我校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和實踐證明,在校內建立了會計模擬實驗室,能夠提供到工廠、到商店的同樣條件,達到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目的。學生和教師都認為,會計模擬實習不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而是走向社會、走向企業、走向工作崗位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二 會計模擬實驗的實習材料

會計模擬實驗室為學生提供的實習材料有:模擬紙幣、仿真硬幣、供給需求圖、生產周期圖、儲蓄盒、會計核算流程圖,還應有各類空白發票,如收據、普通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差旅費報銷單、支票、匯票、出庫單、入庫單、合同、協議;空白的記賬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納稅申報表等。

三 會計模擬實習的內容

思想道德方面:培養學生具有會計職業道德,具有愛崗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具有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基本技能方面:訓練學生點鈔、假鈔識別、粘貼單據、數字書寫技能等。

篇10

1、校本課程研究方興未艾。2001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傳統和優勢、學生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綱要》為各地校本課程開發起到了高屋建瓴的號角作用,拉近了我國課程與國際課程開發的距離。自1973年課程專家菲呂馬克和麥克米倫正式提出“校本課程開發”這個全新的概念之后,歐美各地學校先后掀起了“學校完善運動”“學校有效運動”,形成了校本課程開發的熱潮。我國隨著《綱要》的頒行,校本課程開發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彌補了國家課程的不足,促進了教育民主化進程,推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和老師專業化發展 。學校變成了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辦學思想、辦學方針和辦學措施方面更具有了自,教育者的課程觀、知識觀、學習觀都相應發生變化,一股沖破應試教育樊籬、培養適用型人才的清風在中國教育領域徐徐吹起。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順勢而為,以職業能力的發展為根本,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強大政策支持的良好發展機遇期, 校本課程建設突出時代、地域、市場、自身需求,邁出新步伐。

2、中職財會專業的形勢分析。在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嚴重社會問題的形勢下,中職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極大挑戰。中職必須進一步明確“以就業為導向,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適應學生終身學習實際需求”的辦學指導思想,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大力培養適用型人才。衡量職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標準就是培養學生是否具有綜合職業能力,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目前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體系中,校本課程基本處于空白,校本課程建設空間極大。目前,我們主要存在課程總框架上重理論輕實踐,授課模式上多仿效普教,實踐課無法形成體系的現狀,中職財會專業雖經多年培育,但仍存在課程結構單一,課程內容陳舊,職業能力不高,知識更新不快,基礎不牢固,學生所學的內容難以適應社會市場多元化需求,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已迫在眉睫。

二、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標

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力市場需求多變的形勢對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及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中職學校必須根據自身的發展定位,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開設綜合素養課程,打造出特色中職畢業生。建立校本課程開發的框架和理念、專業特色。研究如何在課程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探索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的關系。通過以職業能力發展為本的財會專業校本課程建設的研究,財會專業學生要在競爭中優化知識結構,提升能力素質,突出個性品質,為他們將來走出學校,服務社會打下堅實基礎。為此我們要做好四點:一是利用我校良好的社會聲譽和資源優勢,努力把財會專業辦成我校特色專業、骨干專業,吸引生源的龍頭專業;二是充分利用建設校本課程的政策,編寫更加科學、合理、針對性強、應用面廣的課程計劃,拓展教育的層面,更新學習的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三是探尋多種辦學模式,通過訂單式培養、受委托培養等辦學形式,達到與企業聯姻,與社會結合,使我們培養畢業生更加對口,更加符合社會需求,更受社會青睞;四是以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為出發點,鼓勵學生多學技能,參加職業能力考試,達到通過考試完善學習內容,檢驗學習成果的目的,從而為學生走向社會多一把求職的金鑰匙。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采取電話采訪、重點調查和問卷普查相結合的方法,對本校財會專業學生學況、畢業生就業現狀、行業發展前景進行調查分析。

2、文獻法:查閱有關文獻、文章,學習理論,汲取經

3、比較法:對實驗班與非實驗班、課堂教學與實踐實習進行比較,編撰相應校本教材。

4、案例法:校本課程在實驗班試行研究,獲得一定認知后再逐步擴大。

三、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理應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是職業能力的綜合研究,主要研究社會對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解決學生“出得去”的問題。二是崗位對專業職業能力的研究,主要研究本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和發展特征,專業的發展方向和相近專業的關系。三是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主要研究校本課程的框架的理念,專業特色,為專業課程建設打好基礎。四是專業與課程關系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并依據研究成果編撰相應的課程教材。重點是抓好四個模塊:會計基礎、財務會計實務、會計技能、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和財務會計實務主要運用“確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模塊教學法在實踐中的應用價值。會計技能則側重在技能培訓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運用激勵法和形成性評價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運用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相應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夯實他們的職業能力發展基礎。

(二)解決的主要問題

1、課程改革與建設要求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整合,改變課時、授課方式后,教師觀念和教學方法也須相應改變。

2、教師素質應適應校本課程建設的要求。要加大師資培訓力度、重新構建教師的知識結構。

3、課程改革后,教學資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實習費用增加,教學成本提高,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本課題的研究步驟

(一)課題論證階段:擬題,論證編制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

(二)前期研究階段:以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本校畢業生、家長為對象廣泛調研,據以編寫試用校本教材;

(三)實施研究階段:選擇實驗班,課堂教學與實習相結合,開展比較研究;